作者 | Alicia莫名的迷恋上一个人......疯狂的迷恋上一个人,不可自拔......而且越得不到,迷恋的程度越深......当你有这种感觉,那个令你不可自拔爱上的,不是「他/她本身」,而是「符合你幻想的他/她」。
01 卑微的期待PUA大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关系中,极尽恶毒之词,通过贬低、羞辱,甚至殴打等暴力方式,打击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让这个人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是他/她自己有问题,但同时抛出橄榄枝,表示「只有我是最爱你的人,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以此洗脑对方,达到控制的目的。
刘娜比的前男朋友刘贤宇是典型的第一种恋爱PUA。
他是个很真挚的人,但他总是执着于赋予每件事意义,还有那无止境的譬喻在这段关系里,刘贤宇一直自说自话,刘娜比只是负责配合他偏执自恋的道具。
明明他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试探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偏偏要说成是用心良苦,有多重视这段感情。
明明是个控制狂,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自己的标准,却因为不满意刘娜比擦指甲油,硬要扯到对方不重视自己、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上,小事化大。
他这么做,无非是让刘娜比产生愧疚,然后乖乖接受他的偏执自恋与无理取闹。
刘贤宇的PUA话术如此明显,听了就让人觉得浑身不舒服,为什么刘娜比还愿意死心塌地的与之交往呢?
因为女主刘娜比是一个内心孤独,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极低的人,这是极度缺爱的典型表现。
当有人愿意主动靠近自己,说喜欢自己,对自己稍好一点儿,就会因为感动甘愿为对方付出,甚至会付出多过自己得到的。
从刘娜比总是腼腆害羞、梦幻和唯唯诺诺的状态中可以看出,她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她的忽视,冷漠,无回应,甚至是羞辱、剥削的教养方式,造成了她的自体虚弱,导致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懂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缺乏界限意识。
对于突然主动靠近、试图和自己亲近的人没有防备,因为她太渴望关注和肯定了,她需要感受到被爱,所以在与刘贤宇交往的过程中,她总是试图取悦对方,让对方满意。
刘贤宇的全方面掌控,对于极度渴望被爱的她来说,成了关心她、爱她的表现,所以她享受他的控制,享受自己专属于一个人的感觉,即便被无情的使用,她也会合理化他的行为,允许他侵犯自己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她不知道自己的妥协实际上是在物化自己,所以刘贤宇才敢擅自做主拿她的隐私当作品公之于众,且完全不用在意她感受。
他认为刘娜比就是任由他操控的随身物品,而谁又会在意一个物品有什么感受呢?
直到刘娜比得知刘贤宇劈腿,亲眼见证了事实,才决定摊牌分手。
但在此之前,即便他擅自将自己与之亲密时的姿势做成了雕像展出,也没有想过要分手。
她自知有问题,所以她才会想什么才是底线?
哪里才是尽头?
这些都充分说明她虽然感到不适,却还是无法主动离开这段关系。
如果刘娜比将刘贤宇的「控制」当做是「爱」的话,当他把这份爱(控制)给别人的时候,她就觉得他不爱她了,他去控制别人了,他不爱我了。
这才是她终于决定分手的原因。
摊牌的那一刻,她的心情是痛快的、重获自由的,这是她的真实感受。
但是很快的,刘娜比又陷入了空洞和迷茫中,这是她内心的情感缺失所造成的创伤感受,也是她明知对方渣却一直离不开的原因——即便他不好,她还是想努力维持,因为一旦没有了他,她就连仅有的一点点被人爱着的感觉都没有了。
其实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并没有爱,只是一种依赖共生的限制性关系,刘贤宇不爱刘娜比,刘娜比同样也并不爱刘贤宇,她对刘贤宇的「依赖共生」是基于「对理想爱情的幻想」,正如后面她很快又喜欢上的男主朴宰彦,也是同样的心理模式。
刘娜比虽然甩了刘贤宇,但并未醒悟,她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感情模式,结果就是好不容易送走一个渣男,马上又迎来了第二个渣男。
刘娜比上一秒还在失恋的打击(分离焦虑)中痛苦,下一秒就放下了渣男前任,因为她又迷恋上了表面上比刘贤宇好过千倍万倍的朴宰彦——她的「理想爱情」有了新的男主角,共生依赖的关系有了新的人选。
朴宰彦风度翩翩,举手投足优雅迷人,非常受欢迎。
他没有烦人的说教、厌弃的指责,反而接受有些笨拙的刘娜比,时不时的鼓励她,称赞她。
但同样不请自来,对刘娜比常有言语和身体上的撩拨(越界),且态度暧昧不明,目的性明显。
由于外型优势,以及说的都是好听的、令人充满遐想的话,很容易让人不自觉的沉溺在他编织的情网中,不可自拔。
这是PUA的第二种形式,以满足对方的想象,让其神魂颠倒来控制对方,使她甘愿保持暧昧关系、性关系,而自己则不用负责。
刘娜比一直在期盼爱,但是她却没有爱的能力,因为她不懂得爱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她吸引来的一定是和她一样,没有爱,不会爱的人。
那么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在玩游戏,一个名为《符合我想象的爱情游戏》。
互相寻找着对应自己心中理想情人角色的那个人,然后邀请对方进入自己编织的美好剧情中,演绎自己想要的爱情。
02 幻想中的爱情剧情设置女主的名字与男主颈后纹身同为娜比(蝴蝶),意为突显「两人犹如命中注定般的美丽相遇」。
而这种「致命吸引力」引发的其实是彼此生命早期情感连接与分离的发展性创伤,试图寻求治愈的需求。
生命早期的情感创伤会造成一种特别的情感需要,并且会以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方式不断试图获得满足。
因此在外人眼里,她/他的行为和决定经常会因为不符合常理而令人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不明白她/他到底为什么要那样做?
自从刘娜比认识了朴宰彦,整个人就一直处在患得患失的状态当中,反反复复经历着「从希望到失望」的心情起伏。
每当她觉得朴宰彦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男主角时,外在的事实就会给她一记当头棒喝,不是亲耳听到、就是亲眼看到他跟别的女生暧昧不明,就像他对自己那样。
这就是每当人们一陷入自恋妄想,就会被现实啪啪打脸的经典写照。
起初,她也觉得自己只是朴宰彦其中一个暧昧对象,不甘心当备胎,几次试图划清界限。
但每次只要对方一出现,询问几句,关心几句,假装生气的问为什么不理我,再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她就又沦陷了。
这时候,她对他的怀疑和不满全部抛之脑后。
这个男人,对我心脏有害。
朴宰彦总是让我很心动。
感觉有什么正要重新开始,我想那并不是错觉。
我很确定,我们的心意相通。
虽然知道没有命中注定这回事虽然知道不只有我一个但是依然无法阻止我想要得到理想爱情的决心......无论自己的直觉如何提醒这个男人不能碰,但只要对方给出一点遐想的空间,立刻就重新点燃希望。
眼神上的关注,及时给予的帮助,以及迷人的笑容,仿佛他给出的都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你的所有幻想都在他身上得以实现,还有什么比美梦成真更令人欲罢不能呢?
假如错过这一次,我要何时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呢?
由于内心太过匮乏,太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太想拥有美好的感觉,于是既顾不得事实真相,也顾不得自己的直觉与感受,迫不及待的纵身一跃,谁也拦不住。
这就是刘娜比明知朴宰彦危险,却还是打开了通往地狱大门的原因。
她太缺爱了,太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了。
因为得到自己喜欢的人的回应,是一种肯定。
当自己的意愿向外界发起时能够得到好的回应,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好的,即需要得到了满足,所以自我感觉是好的。
刘娜比就是为了这份肯定,再一次将自己推入深渊。
刘娜比的内心没有安全感,所以她会一直让自己处于情感危机之中。
她的精神总是不能安住在自己身上,好好看看自己。
她的心思总是在别人身上,渴望别人的回应。
cr:TUKKATA MICKIE比如,刘娜比的作业一直停滞不前,认识朴宰彦之后更是无心完成,一直到处找寻找他的踪影,想要见他。
虽然见到他之后很失望,但最终他还是来找她了。
当朴宰彦待在她身边时,她终于能安心的完成作业了,她的心终于不用再在去寻找什么了,她的世界暂时平静下来了,她可以安心做一会儿自己的事了。
0-2岁的宝宝需要恒定客体的存在,需要妈妈一直稳定的陪伴在身边,通过妈妈的及时回应与互动,持续获得情感上的连接。
妈妈只要离开一会儿,宝宝看不见妈妈了就会立刻放下手边的玩具,到处寻找妈妈。
刘娜比的内心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由于她始终没有得到过这份情感的连接(母爱),于是一直在向外寻找稳定的情感支持与陪伴,而且为了得到,不惜一切代价。
无论这个人品性如何,只要他能满足自己的想象,她就愿意飞蛾扑火,甘愿受委屈,再痛苦也不离开。
刘娜比的「春梦」揭示了她对「共生融合」的需求,同样是来自对生命早期「母婴融合」需求的不满足。
依赖共生是由生命早期6个月的发育创伤造成的,如果期间婴儿缺乏母亲的抱持,无法满足共生融合的需求,情感连接匮乏,就会造成心理创伤,长大后会一直渴求共生融合的弥补性亲密。
而母婴融合的幻想剧情,就是不停的在寻找爱情,寻求融为一体的亲密,以弥补不曾得到过的母爱。
正因刘娜比渴望「被爱」,所以她无法放弃实现梦幻爱情的机会。
正如我在《如蝶翩翩》中所说:一个情感缺失的人,抵不过内心对情感的渴望,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寻求情感上的弥补,不会放弃任何获得情感满足的机会。
所以为了让理想中的爱情能够演下去,刘娜比开始给自己洗脑:我觉得他对我是不一样的、我对他来说是特别的一个、只有我知道他的另外一面、他在我面前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而最后的终极幻想就是:我能改变他,最终他选择的会是我。
为了能让美丽的爱情梦可以一直做下去,不要醒来,一个人会不惜「自我欺骗」。
这是第三种PUA——自我PUA,也是最危险的PUA形式。
因为为了让事情如我所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做出很多伤害自己的事,陷入我执,直到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时,才会停下来。
而一旦「幻灭」后,就会指责对方渣男!
骗子!
混蛋!
殊不知,引领自己一步步走进悲哀的人其实是自己。
因为是你要求了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并且向外索取,那么能满足你的人,只能是骗子。
而这一切,都是「因母爱缺失引起的情感匮乏所导致的幻想」,让一个人不停的在寻求脱离实际的「理想爱情」。
而「理想爱情」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找「理想中的好妈妈」和「无条件的母爱」。
03 渣男之所以存在
本章节所有用图均来自TUKKATA MICKIE刘娜比明知危险,却被无意识一步步牵着鼻子走,最终还是和朴宰彦成为了「炮友关系」。
本来刘娜比和朴宰彦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了,她应该高兴才对,可她还是患得患失,总觉得心里有一个巨大的空洞,怎么也填不满。
对她来说,朴宰彦她到底得到了没有?
她到底是只得到了性?
还是感情?
她自己也分不清楚。
这个人明明就在身边,可总觉得跟他有个距离在那。
他们明明那么契合,那么甜蜜,可为什么他却不是自己的男朋友呢?
明知是地狱也要闯进去,宁愿受伤也要得到。
总是喜欢的要命,渴望与之亲密,可是每次满怀期待,结果都是败兴而归。
这个心理起伏,贯穿了刘娜比与朴宰彦的关系,而这个心理模式则是复制了她与母亲的关系。
刘娜比在生日当天选择了「应该」一起过生日的「确定关系」,没有选择「令自己开心」的「不确定关系」。
于是,本来不想回家的刘娜比,回家了。
当刘娜比欢欣雀跃的走进家门,想到终于可以见到妈妈了,她得到的是怎样的对待呢?
满桌狼藉,自己的生日蛋糕早已被人分食,妈妈一脸惊讶、嫌弃的抱怨她回来的不是时候,打扰了她和情人的亲密时间。
紧接着就催促刘娜比赶紧回避,要么躲进房间,要么躲出去遛狗。
对比那些一听说孩子要回家,开心的忙前忙后,欢迎孩子回家的父母,刘娜比她妈对她的态度就是人间地狱了。
在第一集中,刘娜比和她妈妈打电话时就已经明确透露了这个信息——因为她妈妈的男人总来家里,她感觉不适,所以才一直不愿意回家。
倘若刘娜比是单亲,妈妈有权利找新的伴侣,但是不明不白就把男人带回家,从不正面确定自己的关系、把新伴侣介绍给孩子认识,而是偷偷摸摸。
同时为了避免自己的尴尬和羞耻,一再让刘娜比回避,或是找借口让她出去,以方便自己享乐,这是在把自己无法消化的情绪丢给孩子,让孩子承担。
这些行为会一再的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会让孩子觉得:我对妈妈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远不如那个叔叔重要。
要等叔叔走了以后,妈妈才有空正眼瞧我一眼,而我永远是被忽略的那一个,永远有比我更重要的事。
久而久之,在刘娜比的心里会形成一个自我评价:我不重要。
而且妈妈对我尚且如此,那别人怎样对待我就都合理了。
刘娜比她妈妈对她的忽视和一次次的推开,让她的内心形成了深深的抛弃感。
每次对妈妈满怀期待,结果都以失望告终。
刘娜比正是从朴宰彦的身上找到了这种熟悉的感觉——「求而不得的爱」和「永远有比我更重要的人」。
刘娜比与朴宰彦的关系,完美复制了她与妈妈的关系。
这就是她为什么总被渣男吸引的原因。
生日,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代表了一个人被欢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纪念日。
刘娜比为什么过去每年的生日都和同学、朋友们一起过?
这里体现了母亲的缺位。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朋友最重要?
觉得可以没有恋人但一定不能没有朋友?
因为朋友成了亲密关系求而不得的替代。
家人靠不住,恋人会分手,只有朋友是可以永远存在的,这就是很多人离不开朋友、甚至见不得朋友跟别人走的近的原因,因为朋友在扮演着妈妈爸爸的角色,陪伴一个人成长,弥补着本该由父母做到的陪伴与支持。
我想,如果再没有刘娜比的姨妈,刘娜比的人生应该会比现在更加悲惨吧。
对比刘娜比对她妈妈的态度,和她接到姨妈电话时的神情,就知道谁更在意她。
在刘娜比的人生中,姨妈对她的关心远胜于亲妈,而亲妈也一直在把身为母亲的责任丢给姨妈,让姨妈去负责。
虽然刘娜比知道姨妈对自己好,更希望姨妈能是自己的妈妈,但她还是无法把姨妈当做是妈妈,因为这样做会让她对亲妈产生愧疚感,觉得自己抛弃了她。
刘娜比之所以一直想做交换学生,就是因为想要逃离她母亲。
可是妈妈几乎对她不闻不问,本来就像不存在一样,为什么她还要用「逃离」来形容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刚刚说的「愧疚感」。
她妈妈对她的态度让她很不满,内心积累了很多愤怒,但是她不敢表达出来,也不敢质问、指责妈妈。
一方面是来自社会标准的挤压和孝文化的道德绑架,让她对妈妈产生的愤怒感到很愧疚,觉得自己不该这样想妈妈,会觉得对不起妈妈。
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只要跟她妈妈接触她就愤怒不已,愤怒的同时带来愧疚太折磨自己,唯有远离她,减少接触,才能规避由内心矛盾带来的痛苦。
第二个就是刘娜比一直得不到母亲的关注,这令她感到非常失望和难过。
为了防御心里的绝望,她选择用远距离的方式来制造一个理由:不是妈妈不关心我、不在乎我,而是我们离的太远了,以此来合理化母亲糟糕的行为,为的是否认「我妈并不爱我」的事实。
而这个心理模式与她合理化前任渣男的模式如出一辙。
一个孩子,之所以会这么为妈妈找理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切断和妈妈的情感连接,因为孩子不想失去妈妈,这是还在渴望母婴融合的亲密无间。
妈妈本该是一起过生日的「确定关系」,但是却没有给出爱与陪伴;朴宰彦是不能一起过生日的「不确定关系」,却带给了刘娜比「令人开心」的关心与陪伴。
所以,到底是谁渣?
朴宰彦再渣,他只是不愿意跟刘娜比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而且早已明确说明。
他起码在刘娜比伤心、窘迫时给予了帮助和陪伴;在胖子学长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诋毁刘娜比时出言警告对方,让其收敛不少;在以为刘娜比在家里昏倒时夸张的报警(重视和在意);在看见她时奋力地奔向她;在她生日时陪她逛街、送她生日礼物;当一起坐下时,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她遮挡以防走光(关心与保护);每次在学校看见她时都很开心,开心她的存在。
朴宰彦至少让刘娜比感受到了片刻幸福的感觉。
而刘娜比的妈妈又为她做过什么呢?
刘娜比的妈妈看似在打电话关心她,其实说的都是自己想说的话,刘娜比只是听众(刘娜比与前任渣男关系的复制),而刘娜比想什么,她不关心,也不想知道,因为没空理会,而嘴上说说是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表面上跟你联系了,别说我没关心你,除此以外别要求我,要求了就是你不省心,是你有问题。
这样的联系,毫无意义,根本没有情感上的交流,这不叫母爱,只是在例行公事,多了就像骚扰电话一样,只为索取自己想要的、图自己安心而已,这就是很多孩子不愿意接父母电话,不愿意跟家里联系的原因。
所以,刘娜比为什么总喜欢找渣男?
因为渣男再渣,也给出了父母给不了的东西,这就是渣男存在的原因。
如果你总是遇到渣男、被渣男吸引,那么你一定有一对渣父母。
一个人如果能够从家里获得尊重、支持和肯定的幸福,她又何必苦苦的向外人索要呢?
正是因为从家人那里得不到才会向外索取。
刘娜比为什么还一直留着和前任渣男的照片?
因为她心里得到的爱实在太少了, 所以即使是片刻的温暖,一点点好的感觉她也想留在心里。
在第三集出现的学弟,表面上憨厚,总是萌萌的,但这可不是什么纯情小可爱,第一次一起玩耍就要亲亲抱抱,所以海王一眼就看清了这只扮猪吃老虎的小狼本相。
学弟的话术也十分明显,用句句讨好的低姿态,把刘娜比捧上了女神的位置,所以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和刘娜比一起吃饭看电影的机会,而这招以退为进非常容易攻下缺乏自信的刘娜比,即便不是情侣关系,也迅速占据一种特别亲近的关系位置,这就是备胎。
刘娜比渴望别人的肯定,所以很容易和说喜欢自己的人变亲密。
虽然她对学弟不是那种感觉,但是依然享受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因为她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
倘若一个人备胎很多,说明她在情感上很脆弱,对关系没有把握,对于这种失控的状态,就需要几个备胎来能防御分离、被抛弃的恐惧,以及对主要亲密关系求而不得的羞耻感。
所以备胎能在亲密关系受挫时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04 厌弃女人,又离不开女人
本章节所有用图均来自TUKKATA MICKIE朴宰彦只想要关系中的「亲密」,不想确立关系,说明他对「深度亲密关系」有恐惧,所以排斥。
朴宰彦和刘娜比一样,很少有人给他过生日,这里体现了父母对他的忽视,以及他本身很排斥见到父母,不愿意回家。
他看似在与人相处,却很少提起自己的事,尤其是关于父母的。
之前鲜少的和刘娜比提到过母亲但也不愿多谈。
这些都说明他的亲密关系是有问题的。
对他来说,亲密关系「只有开始是美好的」,一旦进入熟悉阶段,每个人就会露出最真实的样子,关系就成了恶梦。
很可能他父母的关系很不好,他经常看到父母争吵时互相指责对方、推卸责任的嘴脸,以及事后不会解决问题,只会逃避的态度,影响了他对亲密关系的认知,让他觉得建立关系的结果就是无休止的争吵和怪罪,既然如此还不如没有关系的好,所以他不想与任何人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
同时父母对关系不负责的态度,会让他觉得人在欲望面前其实没有什么原则可言。
所以他说:人们一旦越过那条看似合理的界限,就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
所以他才会用身体和言语的越界来打破别人的心理界限,比如刚认识就摸摸你头发、搂你肩膀,或是摆明我不谈恋爱,就只是玩玩的态度,但神奇的是,没有一个女人拒绝他的「越界行为」,于是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没错。
刘娜比曾经说她有个朋友,和朴宰彦一样,也不谈恋爱,但他的个性很冷淡,特别是对女生。
而朴宰彦则与之相反,不但喜欢人群,还表现的对女生充满兴趣,但同样不谈恋爱。
刘娜比的朋友因为不喜欢女人所以不想谈恋爱,这很容易理解,但是朴宰彦是很喜欢女人但不愿意谈恋爱。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朴宰彦是隐蔽型厌女症。
他对女性的态度不像刘娜比朋友那样明确直接,讨厌就是讨厌;朴宰彦对女人是又爱又恨,充满矛盾的。
这是来自他对母亲的不满:既渴望母爱却又痛恨她对自己的态度。
朴宰彦对母亲的不满可能来自妈妈只顾自己,经常忽略他,看不见他的需求。
他总要费力的讨好妈妈、哄妈妈高兴来博取她的注意力。
由于他需要妈妈陪伴和回应的需要总被拒绝,久而久之让他对「与女人建立关系」失去信心,长大后,他就本能的厌弃女人。
孩子生日,只是百忙当中「抽空」见孩子一面,给个礼物「关心」一下。
朴宰彦的妈妈自知亏欠才会用「豪车」来弥补自己给不出的母爱,试图用「物质上的丰厚」来替代「等同分量的爱」。
可笑的是,如果一辆玛莎拉蒂就能弥补情感,那所有富二代都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现在知道朴宰彦为什么会用「以后要不要偶尔见个面」来保持亲密关系了吧?
因为他妈就是这样「偶尔抽空」见他一面「给点礼物」就说是爱了。
孩子从小到大, 作为母亲从没有给过他尊重,没有肯定过他的自我价值,却妄想让他能自己懂得自尊自爱、在意自己、爱惜自己,这就是活在幻想里的父母。
一个小细节,朴宰彦的妈妈一见儿子,第一句说的是:你今天也很帅呢。
她看见的是外在帅气的儿子,注重的是外在。
而爱孩子的妈妈见到孩子的第一眼看见的会是孩子本身,关注的是孩子过的好不好的内在状态,而不是看孩子穿的好看不好看、帅不帅/美不美,这些没有用的东西。
短短几分钟的母子见面,把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刻画的淋漓尽致。
看看朴宰彦去见他妈时脸上的表情,这是一个人见到妈妈时的正常表情吗?
无论如何粉饰,一个人也给不出自己没有的东西。
而孩子也无法通过父母的洗脑得到自己未曾得到过的爱。
人缺少母爱,自然就会渴望亲密关系。
所以朴宰彦对女人有亲密融合的需要(为了弥补缺失的母爱),但是却没有建立关系的需要。
所以他只要亲密,不要关系。
它们有时会像这样,停在我脸上,那会让我心情很好,很惹人喜欢。
这是朴宰彦喜欢蝴蝶的原因,也是他喜欢的关系模式——带给我愉悦和满足就好,不需要更多了。
亲密关系中的正常需要,在朴宰彦的心里变成了负担,只要有女生表现出对他有要求,或是想缠着他要一个答案的时候,他就会立刻划清界限,表现的异常冷漠。
因为他觉得「我已经给过你想要的了」。
朴宰彦很会照顾人,又会做家务,这会给女生一个错觉,他会是个好伴侣。
其实这是他在与母亲早期关系中形成的「与女性营造共生融合」的假象。
朴宰彦一直在用「付出和牺牲自我」来保持与妈妈的情感连接,所以他知道如何通过「满足女人的幻想」来获得喜爱。
这就是朴宰彦受欢迎的原因。
由于妈妈没有好好呵护他,肯定他,让他拥有健康的自恋,于是他就靠到处招蜂引蝶,习惯性留情,见人就撩,以此来弥补缺失的自恋。
所以即便受到欢迎(得到了女性的认可),但他知道这都是用自己的付出换来的,都是有代价的,所以他不会珍惜。
因为他认为女人都是自私自利,爱慕虚荣的、肤浅的、需要别人来满足自己欲望的。
他从心里就看不起女人,所以不会与她们建立关系。
表面上,朴宰彦对女生很亲切、很温和、又有风度,看似很尊重女性,但他的行为却是在玩弄女性——以撩拨、暧昧的言行举止让女人心生爱慕,掉入恋爱的错觉中,为他如痴如醉。
他很享受女人为他沉沦,热切地渴望他、却又遭受拒绝的样子——因为这就是他渴望母亲看见他的真实需求,却一次次遭受拒绝时的感受。
开始会用如你所愿来满足你的想象吸引你,然后得手后,就会反过来折磨你——你越想要什么,我就越不让你如愿。
你想跟我建立关系、想让我承认你的存在,我偏不要。
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是你要迷恋我,与我无关,我又没说过喜欢你。
你凭什么要求我?
你是我女朋友吗?
总之,都是别人自作多情会错了意,我又能怎么办?
这就是雪雅说的:越喜欢的东西,你就越会折磨它。
我给了你们梦寐以求的浪漫爱情,难道还不够吗?
女人怎么都这么贪得无厌?
朴宰彦把对母亲的不满投射到了其他女孩的身上,反复折磨着想要亲近他的女人,在一遍又一遍获得了母婴共融的亲密后,再划清界限。
所有和他暧昧的女生都成了他母亲的替身,承接着他对母亲的愤怒。
因为他和刘娜比一样,不敢将愤怒指向母亲,因为母亲是伟大的(道德绑架)。
所以这份恨意就变成了隐蔽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05 恨错了人,恨意绵绵无绝期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都是在重复过去熟悉的模式。
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是如何被父母对待的,就成了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这些无意识的行为是在反复重演过去熟悉的戏码,因为你没见过别的相处方式,所以你以为关系就长这样。
这就是强迫性重复。
生命早期的情感创伤会造成一种特别的情感需要,并且会以强迫性重复的行为方式不断试图获得满足。
#02 幻想中的爱情朴宰彦看似不停的在更换暧昧对象,其实每个人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没有个人意愿、没有感受,只是提供他重复体验的工具人。
刘娜比经常说:朴宰彦所有行为都特别自然,令她心动——因为这个剧本他已经演绎了很多回了,早已驾轻就熟。
可见刘娜比的梦幻剧情与朴宰彦的剧情是相吻合的。
强迫性重复的核心是「掌控」。
创造关系的剧情,然后反复体验,这是想要获得关系中的「掌控位置」。
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能自己说了算,想什么时候开始就开始,想什么时候结束就结束,一切都是可控的,这是小时候被要求的太多,自我意愿遭到打压和拒绝造成的。
小时候被控制的太多,长大后就会一直防御别人,以保有自己的权利和控制权。
而进入深度的亲密关系,就意味着要进入二元关系,不再是自己说了算的一元关系。
自己的世界突然有另一个人的需求和意愿进来,规则就变了,这对从小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是非常失控的。
白天,人们还能活在自己设定好的人设(虚假自我)当中,可到了晚上就再也无法伪装,各自显露出内心真实的需要。
朴宰彦每次与刘娜比见面时的举动始终围绕着撩拨、腻在一起的甜蜜(亲密)与共生融合(性)。
这些就是他的需要,他的内心同样停留在了母婴融合的阶段,缺乏母亲的注视、爱抚、触摸、眼神交流、与及时满足的回应。
所以朴宰彦同样贪恋与刘娜比在一起的亲密,因为他也在他们的亲密关系中得到了片刻的平静。
明明心里很渴望,却要隐藏起来,不想让人知道,只想偷偷的获得满足,说明他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是不能表达、不能让人知道的,因为一旦让人知道他需要亲密关系的话,会有危险。
什么危险呢?
他从母亲那里求而不得的羞耻感——想要,又得不到,真的很丢脸。
初生婴儿需要肌肤接触来感受妈妈,以此获得温暖与自我确认,即:外在世界温暖的回应。
如果一个人的妈妈,整天只在乎自己那点儿事,从来不想了解孩子心里想要什么,甚至连抱都不愿意抱孩子一下,这个人能不对爱饥渴吗?
因为情感喂养的是我们的精神,一个人得不到爱,精神就处于饥饿状态,自然就会饥不择食。
然而,真正的亲密感不是从肉体上获得的,而是来自稳定、深度的情感连接。
朴宰彦换了电话号码说明他有改变的想法,但是距离真正的转变,还隔着千山万水。
他把刘海放下来的这个举动,代表他想用取悦刘娜比的喜好来再次靠近她,但这还是在用旧的模式——取悦对方,满足对方想象,因为他只会这一种方式来维系亲密关系,这就是他与母亲的关系带来的影响。
他摆脱的掉外在的蝴蝶,却摆脱不了内心的蝴蝶(伤痛)。
他与真实的自己失联了,他不明白自己行为的背后隐藏了哪些伤痛。
由于他的真实需求无法表达,所以和任何人都无法建立真正的亲密。
谁也碰触不到真实的他,包括他自己。
朴宰彦的内心还停留在孩子阶段,所以无法承担作为成年人在关系中的责任。
朴宰彦与刘娜比的相遇带来了看见自己内在情感模式的机会,但是能不能善用这个机会,要看他们有多大意愿想要走出情感的困局。
无法为自己负责的人,会以一种无意识、重复循环的方式不断轮回着。
就像刘娜比想以逃避的方式来否认妈妈不爱自己的事实,如今又用同样的方式逃避面对她与朴宰彦的关系,其实她逃避的都是内在真实的自己。
她对自己一无所知,所以需要从关系中去了解自己。
因为爱自己,是从看见自己开始的。
06 虽然我知道,可我做不到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做不到。
这是前来咨询情感问题的来访者最常说的一句话。
她们就像刘娜比一样,明知关系有问题,但是无法抗拒,甘愿沉溺在情感的漩涡之中。
本章节所有用图均来自TUKKATA MICKIE刘娜比总是拒绝不了朴宰彦,不是刘娜比「贱」,不懂得自爱;也不是刘娜比智商低,不知道自己「应该」拒绝他。
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她清楚的知道这一切,却还是选择「我要」。
其实刘娜比自己比任何人都烦,她也不想这样,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从开始明知朴宰彦不止有她一个,却还是选择「得到」这个「理想情人」;到洗脑自己是特别的那个、他在自己面前和在别人面前不一样;直到最后发生了性关系,而且是做完了才弱弱地问了一句:你没有性病吧?
不觉得晚点了吗?
刘娜比一直在用自己的人生赌博,仅仅就为了得到这一点点的温存和爱意。
没人能理解她内心的孤寂,以及她对「被爱」的渴望。
她的愿望是如此的卑微、令人愤怒。
但是刘娜比就是不敢说出自己的要求,也无法果断拒绝这份不清不楚的关系。
因为敢说「不」,需要「底气」。
需要一个人拥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拥有「你无权这样对我」的认知概念,而这一切的力量则来自「被人深深的爱过」。
这是刘娜比不曾有过的体验。
如果父母真的心中有爱,他们会鼓励孩子提出要求,表达自己,为自己争取权益。
同时,父母也会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并接住孩子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可以向父母表达不满,而不会遭到父母的打压、拒绝,也不会被威胁抛弃的话,她会任由渣男反复玩弄自己、无法反抗吗?
没有人爱过她,她就不会爱自己;没有人尊重过她,她就不觉得自己值得被人尊重;没有人提供她持续不断的情感连接和支持,她就得一直向外寻找,谁能给她,她就跟谁在一起,不管这个人是海王还是骗子。
而刘娜比从与她妈妈的关系(亲密关系)中学到的,只有:即使妈妈不在意我、不等我来就和情人吃掉我的生日蛋糕、嫌弃我回家早了,我很愤怒,我也要在事后听她打两个小时电话教育我,让我承认一切都是我的错——无论妈妈怎么样对待我,都是对的,只要我发脾气,我就是错的。
只有这样委屈自己,我才能继续和妈妈保持关系,幻想自己一直享有母爱。
这一套自我PUA的模式,就是她一次又一次无法拒绝朴宰彦的原因。
当一个人想要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却又死活都得不到时,要么就像朴宰彦一样彻底关闭这个需求不再乞讨;要么就像刘娜比一样不断妥协、退让,逼迫自己去接受妈妈不公平的对待,卑微的留在妈妈身边。
所以,凡是一个人有自轻自贱的行为,允许别人不尊重你,可以随意的对待你,不是你生来就贱,而是你的父母一直在轻贱你。
他们一直在忽略你、不尊重你、不接受你、压制你、欺负你,导致你不知道「自我尊重」为何物。
如果父母真的爱你,他们会接受你本身的存在,允许你是你自己,并且痛快地给予你想要的,即便他们能力有限,也不会把自己的无能丢到你身上、以指责你贪得无厌来回避自己的匮乏。
这是真的爱你,尊重你是你。
而那些只想给你「我认为好的、对的、有用的、有意义的」的父母,是在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意愿,这不是尊重,而是想把你改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于是才会有「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的」指令。
这样的父母活在自恋妄想中,分不清「孩子是孩子」「自己是自己」,他们把孩子当成了满足自己的工具,以让孩子低头(听话/懂事/孝顺)来得到我是好父母的感觉。
这是赤露露的在剥削孩子,这不是爱。
很多父母看似以孩子为中心,其实是像鬼一样缠在孩子身边,他们根本看不见孩子,只是一直在强塞自己的意愿,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那个自己渴望的理想的孩子,而不是孩子本身。
而孩子在不断满足父母内心的空洞中,只会觉得干枯、迷茫、无力,活着失去意义。
「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做不到。
」你当然做不到了,因为你从来就没被爱过,没有拥有过真实的自我,你一直都活在幻想里,从没在现实中扎根过。
所以,对于缺爱的人们来说,与其在一片荒芜中等待那「永远也等不到的回应」,不如跳进大海,投入海王的怀抱,溺水也总比渴死的好,至少还得到过片刻的满足。
07 没有关系,就没有分离
朴宰彦在很多地方都表现出了他的防御心理,比如和梁度赫对话时,他总是用笑容来掩盖真实的情绪。
你可以随时在梁度赫的脸上看到「沮丧」和「生气」,但是却只能从朴宰彦的脸上找到一种表情「我很好,我无所谓」。
之前送给刘娜比衣服和项链时说「不要就丢掉」,总之「不要还给我」——这是在害怕别人拒绝,害怕自己交付出去的真心被否定,说明他非常在意喜欢的人不接受自己。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朴宰彦死也不说清楚雪雅不是他女朋友,就这么反反复复吊着刘娜比?
前文(#04、05)我们分析了朴宰彦对女人矛盾、纠结的心理,以及他是如何把对妈妈的情绪转嫁到其他女人身上的。
朴宰彦的妈妈在他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所以他会成为海王,拥有N多个暧昧对象(备胎)就是为了满足自己「被喜欢、被接受」的需求,以防御「失去」的痛苦,以及「被抛弃」的恐惧,好让自己不再害怕没有女人(妈妈)陪伴。
虽然喜欢上刘娜比,但是让她(妈妈的替身)因为雪雅而紧张自己,时刻关注自己,哪怕质问自己都可以,以确保她(妈妈)在意自己,不会离开自己。
结果,适得其反,刘娜比与雪雅见面后,一声不吭的就跑了,让他找不到人。
他既担心她,也想念她,但是这也让他烦躁不安——朴宰彦去见他妈妈时,把「自己喜欢的人」说成是「烦人的人」,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唤起了他对妈妈的依恋,他会一直想着她,也就意味着他会像小时候离不开妈妈一样,也离不开这个人了,所以万一有一天刘娜比像妈妈一样离开他,他该怎么办?
她过生日时,他陪着她,而他过生日时,她却跑了?
朴宰彦对此其实是有些生气的。
本来就喜欢折磨喜欢的人,这下更想惩罚一下她了。
而且不说清楚,两个人就永远也断不了,他认为这样能控制刘娜比,以避免她抛下自己。
朴宰彦不建立关系无非就是害怕再次被女人抛弃。
没有关系,也就没有分离。
虽然表面上他是一个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依然是一个脆弱的孩子。
他之所以会去MT,就是为了见刘娜比,因为心里想着她却又见不到她,无法安心创作,就像刘娜比之前一样(#02),得见到了人(小宝宝见到了妈妈)才能回来安心做事,因为依恋得以重新连接了。
但是之后,他却没有打给刘娜比(刘娜比在等他的电话),因为小宝宝见到妈妈之后就安心的回去玩自己的了,不会反过来关照妈妈。
可是刘娜比不是他妈妈呀,她自己还是个宝宝在等着他的回应呢。
所以,这就是两个依恋不足的孩子,互相都指望着对方能像妈妈一样满足自己。
朴宰彦认为一旦关系确定,感情就会变得脆弱。
其实关系的脆弱,是基于两个内心脆弱的人都渴望对方的理解,却又因为彼此的脆弱而不断引发冲突,结果一个人的创伤唤起了另一个人的创伤,各自发泄着自己的情绪,而非情感上的给予。
最后谁也安抚不了谁的伤痛,最终形成了一种互相伤害的关系。
08 能让你幸福的那个人,是自己
当你正在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他/她也正在想着你......多么令人心醉的浪漫......这是在期待母婴之间的同频共振为自己带来的满足感。
第八集的结尾,朴宰彦又像及时雨一样,在刘娜比需要他的时候出现了——令她心中完美的幻想再次升起。
0-6个月的婴儿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及时回应来满足全能自恋的需求,即:只要我心中一想,妈妈就知道我要什么,然后立刻来满足我。
妈妈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全世界,所以妈妈爱的回应就代表了一个人被世界全然接纳的满足和喜悦。
所以当妈妈没有及时回应时,婴儿就会陷入焦躁状态,如果一直都得不到回应就会陷入世界毁灭的黑暗绝境中,从而产生婴儿式的自恋暴怒。
可想而知,刘娜比在反反复复想从朴宰彦身上获得母婴融合的过程中,对他积攒了多少愤怒。
可是再美妙的同频共振,也不可能一直持续,更何况刘娜比与朴宰彦之间的「心动」更多的是基于各自的幻想,经不起现实的碰触。
无论以何种理由包装,幻想就是幻想,一旦进入现实,就还得面对自己的问题。
所以,朴宰彦的一句“想去看蝴蝶吗?
”立刻又把她拉回了现实。
现实是,朴宰彦不会有任何改变,更不会如她所愿。
因为「真实的朴宰彦」就是如他所示的自己,不是刘娜比幻想的那个「理想情人朴宰彦」。
而刘娜比渴望的那个人,事实上并不存在。
所以,当幻想碰上现实,无力感自然产生。
于是,他们的关系僵滞了。
两个依恋不足的孩子,互相都指望着对方能像妈妈一样满足自己。
(#07 没有关系,就没有分离)刘娜比在MT拒绝朴宰彦最难过的是她自己,因为「拒绝」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这就像很多人「提分手」并不是真的想分手,而是想以「分手」这个严重的后果「要挟」对方满足自己,其实就是想说:你为什么就不能按我想的那样回应我呢?
刘娜比只是希望朴宰彦能提供她无法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安全感、满足感和无条件的回应。
至于朴宰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成为海王,他有着怎样的伤痛,她根本不想知道,也无暇理会,因为虚弱的她只想自己得到满足,没有能力看见真实的朴宰彦。
她只想改变他,好让他来满足自己。
对一个人表达喜爱,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接受,只要自己不满意,就觉得被拒绝了,于是就要想尽办法拒绝别人、排斥别人,对别人充满敌意。
这不叫喜欢,这是婴儿式的全能自恋,觉得别人就该满足自己,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即,我喜欢谁,谁就要对我的感情负责!
在自恋妄想的一元关系里,看似有别人,其实一切都和别人无关,因为凡事都围绕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关系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
所以,刘娜比自始至终都不愿意接受真实的朴宰彦,她只想要他「好的一面」,接受她喜欢的,排斥她讨厌的。
这和朴宰彦的妈妈只能看到帅气的儿子是一样的态度。
不接受别人的不好,却又离不开别人。
自己痛苦了,却攻击别人、让别人改变?
别人不愿意就生气。
当一个人失去了自我边界,就会受困在自己的囚牢之中,找不到出路。
第九集整集,朴宰彦都像个看妈妈脸色的孩子一样一直注意着刘娜比。
他很想为缓和关系做点什么,但是他和刘娜比一样,只会用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解读对方,总在用同样的方式妄想获得不同的结果。
我们在#06分析了刘娜比无法表达自我的原因。
而朴宰彦不但不会表达自己,他还会无意识掩饰自己的内心。
交往眼看着两人的关系慢慢走向分离,朴宰彦无法再用「无所谓」来掩饰了,所以他提议「我们交往吧」。
他想继续用「投其所好」来维持关系,但实际上他并不想交往,不是他在耍刘娜比,也不是想骗她,而是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一直以来他都诚实接受自己这一点,只是眼前他不想失去刘娜比,所以才「逼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因为他以为这就是刘娜比想要的,除此以外他也没有别的方法了。
明明害怕失去她,不想让她离开,却说不出口,结果丢下一句话就走了。
刘娜比本来就没有安全感,没头没尾的听了这么一句,自然感觉不到他的真心。
虽然刘娜比终于得到了这句话,但是过往的经验告诉她朴宰彦不值得信任,因为「妈妈不值得信任,每次只会让我失望」的感受早已深深置入在她心里,成为了她亲密关系的底色。
而朴宰彦形成不可依靠的印象很容易,但是想要改变这个印象则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
送手链明明是自己花时间、花心思做的礼物,代表着自己的心意,非要说成是「顺便」就为了掩盖对刘娜比的这份「在意」。
朴宰彦送给刘娜比所有的礼物(除了裙子)都是他亲手做的,谁会为了一个不重要的人亲手去做礼物?
然后在刘娜比表示喜欢这个礼物,夸奖他做的好时,他又为了掩饰内心被肯定的喜悦,用玩笑话模糊焦点,引得刘娜比一脸莫名其妙,让礼物失去意义。
本章节所有用图均来自TUKKATA MICKIE当一个人的需求和意愿不能在关系里正常的表达,就无法真正亲密起来。
感觉把自己藏起来了,安全了,结果代价就是从此失去了关系。
因为别人再也看不见你、碰触不到你了。
他们互相都没有向对方诚实表达过内心的想法,却妄想对方能完美的满足自己。
刘娜比对朴宰彦的不满从头忍到尾,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过沟通,任何疑问都埋在心里,谁都不知道对方心里正在经历些什么。
从朴宰彦「看到刘娜对梁度赫总是敞开心扉」,明明在意的要命,却假装无所谓,到「她真的好像一步步走向梁度赫而远离自己时」,他再也忍不住了,隐藏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而雪雅的离开也是朴宰彦对刘娜比产生执着,孤注一掷的原因之一。
雪雅对于朴宰彦来说只是一份想要留存的连接,就像那些离不开各种关系、或始终与前任保持联系的人,都是想利用过去好的那部分连接,以便在自己需要时可以拿出来随时使用,以此获得安慰。
其实这就是在拿对方当工具人——只有受挫时,才会想起你。
所以,雪雅可以不在他身边,他们可以不见面,但是不要断了联系。
只要联系不断,就能随时找到人,关系就好像没有分离。
但是雪雅最终想明白了,拒绝继续做他的工具人,彻底切断了「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这让朴宰彦从此少了一份退路,少了一个能够接住他的容器。
雪雅能做到释放自己,给自己自由,因为她选择去面对自己了。
但是刘娜比却做不到,她无法面对情感中的问题,既无法理解,也无法耐受。
因为她总想让别人为自己的情感负责。
反观吴光娜和南圭贤,同样经历了冲突与分手。
但是当他们对对方不满时,会明确的表达出来,当两个真实的自我在一起碰撞时,较劲在所难免,谁都想要坚持自我、不愿退让时,关系就结束了。
但是他们既能接受关系的冲突,也能接受关系的结束,并且各自耐受由连接断裂后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分手时明明白白,分手后也没有纠缠对方,所以他们知道关系的问题在哪里。
光娜同样是海王,但是她能够区分炮友和稳定情感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从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
同时,光娜和圭贤即便分手了,即便不满意对方,但他们并不怨恨对方。
他们也时常争吵,嘴上不饶人,但是心里都想复合,并且都愿意为复合付出努力。
所以彼此都能轻易捕捉到对方的意图,牢牢地抓住机会。
所以他们收获了亲密关系。
光娜和圭贤感谢彼此的存在。
而刘娜比和朴宰彦呢?
他们有感谢过对方在自己绝望的人生中曾经出现过、提供过帮助,给过自己喜悦,以及温暖的陪伴吗?
他们不但不感谢彼此,反而因为无法持续获得这些满足而怨恨对方。
因为他们始终都以自己为中心,理直气壮的要求对方按照自己心意满足自己。
他们的着眼点永远是自己,从来都不是关系,还误以为,这就是爱。
结果,两个人第一次向对方展示了真实的自己,谁也没有接住谁。
因为他们不是在表达、不是在沟通,而是在发泄情绪,手持利刃狠狠地刺向对方......所以,第一次吵架,关系就结束了。
他们一直选择压抑自己,就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内心有太多不满,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为了不破坏关系只能压抑情绪。
他们从头到尾都在自欺欺人,如果一个人在一段关系里是不可以暴露真实意愿的,那这样的关系能称之为关系吗?
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分别?
所以,在人们第一次选择隐忍的时候,这段关系就已经走向了结束。
而真实的关系,是允许矛盾出现的,因为随着关系的深入发展我们才可以更加了解对方,遇到冲突才能透过矛盾看到更完整的对方,能够触碰到真实的彼此,才能产生真正的关系。
而一个人演绎出来的幻想关系,永远经不起现实的重量,因为太过脆弱,所以一碰就破碎。
对于情感虚弱的人来说,关系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满足自恋。
为了捍卫脆弱的自恋,不惜一切代价,不惜牺牲掉关系,也一定要分出「胜负」、分出「我对,你错」。
刘娜比本想与朴宰彦成为亲密无间的恋人,结果却把他推得越来越远。
朴宰彦本想让刘娜比留在自己身边,结果却失去了她。
朴宰彦再一次体验了「妈妈离开了我」的抛弃感。
刘娜比再一次体验了「妈妈让我好失望」的绝望。
如果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什么,也就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失去」后的界限感,让朴宰彦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世界的混乱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
刘娜比的作品遭遇毁灭,这是在用外在世界的崩塌来体现她失去朴宰彦后内心世界的崩溃。
而外在世界对于她作品修复的静观其变,则意味着:要不要放弃与朴宰彦之间的关系,还要看她自己的意愿。
因为她要正视的,是自己对朴宰彦的感情。
至于朴宰彦要不要改变,那也是他自己要做的选择。
以「破碎后的重建,毁灭后的重生」为意喻的作品,也代表了他们共同为抢救这段关系做出了改变后所带来的「蜕变」。
最终,在看见了彼此的真实后,还能够接受彼此,并愿意看见自己在关系中的问题,才能建立真实的亲密关系。
对朴宰彦来说,这一次,刘娜比(妈妈)接受了完整的我,没有再次抛弃我;对刘娜比来说,这一次,朴宰彦(妈妈)愿意满足我,没有再次让我失望。
END关注Alicia,关注个人成长,+豆瓣关注
看完这部剧,其实让我思考的事情是怎么样在恋爱关系里去构建起比较合理的“供需关系”。
每个人都喜欢被爱,这种被在乎的感受真的会很让人上瘾。
但是过程里怎么样才能构建起比较恰当的距离、行动、思维才能默契地自然地成为恋人。
人人都说男主渣,但是这是不是也说明了其实我们中也有不知道怎么样爱和被爱,怎么样去构建合理的恋爱关系。
(当然女主也是。
)这个过程之中于女主而言是一个不能接受,到接受,到找到方法让两人的关系变成合理的健康的恋爱关系。
我爱你,然后我教会你怎么样和我相爱,这个过程也蛮微妙的。
说到文章的重点无法抗拒的恋爱关系是无法拒绝被爱的特权。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男主在多角关系之中,享受的是女人们的偏爱,那种亲昵的动作、暧昧的言语,同时他最快乐的时候想必是女人们对自己的爱。
这种被爱真的让人很上瘾,即使道德上他会被谴责也无所谓,因为被爱“我也不是主动犯错的”,因为这个背后的本质,他是自己,是自私。
女主的出现,让他渐渐发现原来的相处模式不奏效了,即使能够成功几次但是也会被拒绝,会被推开。
这让他开始思考恋爱关系,后来他为女主制作蝴蝶,做原来不会做的事,结尾他会为了女主的存在拒绝可能会产生的暧昧,这件事本身就是自私男主的改观。
从自私,变为会爱人。
女主的行为可能很贴近女孩子们的当下,如果有一个帅气多金的暧昧对象,但是他迟迟没有公布我和他的关系一开始理解,到发现问题,到疏离又亲近。
这个过程虽然(气得不行),但是这才是很多女生在恋爱里真实且现实会遇到的问题,他爱我好像是绝大多数女人会原谅的理由。
但是事实往往令人心碎。
不过好在,女主通过分清界限,把和男主的关系做了梳理,如果你要和我走下去,那么就要学会取舍,学会拒绝,学会爱人。
喜欢向往被爱,渴望特殊对待,可能是人的常情吧。
谁能拒绝被爱的特权呢。
趁着最近有空二刷了《无法抗拒的他》确实在那段时间里它一直牵动着我的情绪 不再相信爱情的人和只想暧昧不想恋爱的人。
娜比第一次见到他便忘记了上一秒失恋的伤痛 他会在她身上留下独特的蝴蝶标识 他会看着他毫无缘由的笑 他会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他会在睡前给她打晚安电话 但他也会在一些时候跟她划清界限 这让她感到很不安。
看到他和其他女生的互动也很亲密 她的心情会很糟 在那之后会刻意回避他的主动 说真的谁不想当唯一。
娜比知道没有一朵花会为了蝴蝶而开 “这个轻浮的家伙 应该对谁都这样吧”她也会这么想。
她几次三番刻意的和他隔开距离,她不想再当他的猎物 但是一次借着酒劲的接吻 打开了地狱的大门。
但是她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爱,而不是幼稚的嫉妒和失误 。
她开始主动去接纳别的人 妄想这样逃脱 但他看到她没有他也很快乐的样子很煎熬。
促进他们的或许是一次次的酒局 一次次的小组作业 她的新对象和他的前任 或许是嫉妒 又或许是爱。
虽然我知道即便如此,还是想错一次试试。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角度,觉得女主应该远离男主,明知是渣男还要沉迷其中的行为很傻,男主渣到让人生气,一点不觉得男女主的感情美好。
可是,突然,我想起来,自己在20岁的时候也陷入了一段这样的感情,好几年都无法自拔。
他跟男主一样,好像对谁都好,对谁都暧昧不清,来不拒绝,去不挽留。
我不知道在那几年,我对他来说是否会有些许特别,但与他相处的时间,我们确实建立了别人无可替代的默契,眼神即可交流,事事心意相通。
我们会在睡前通电话,大部分都是闲聊,一聊几个小时,他也会唱歌给我听,偶尔也会说一些让我心动的话,说着说着他就睡着了,还能听见他微微的鼾声,那个时候觉得幸福甜蜜不过如此。
他也会在我生气的时候给我买我喜欢的甜食,还会在我吃饭的时候给我夹菜然后一直看着我吃,会闲聊一些有趣的小事直到逗笑我为止。
他也会在听到电台里的DJ说想谁就给谁打电话时拨通我的电话。
也会在我们道别分开走后回头看我。
与他的相处,让我感到愉快自在,那些细枝末节在那个少女的年纪很容易就刻骨铭心。
以至于后来我在感情关系中都希望有这样舒畅的相处,在遇到分歧矛盾时潜意识里都是希望能像与他一起时那样解决,可是,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他了,我也不会再有20来岁的时光了……还记得有一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去公园闲逛,他靠在一棵樱花树下面跟我讲他儿时趣事,一阵微风,樱花花瓣纷纷掉落,粉红花瓣萦绕着他,他微笑着看我,那个画面在我心里就跟滤镜下的韩剧画面一样,浪漫温柔美丽,当天晚上回去我就写了一篇博客记录下来。
我也还记得有一次与他相约吃晚饭,我下班后打车到餐厅门口,一下车就看见坐在餐厅里落地窗前的他,裹着餐厅里夕阳一般的灯光,温暖至极,我楞在了那里,那一瞬间,我似乎幻想了与他共度的温暖余生。
以至于那之后,我开始喜欢上夕阳的色彩,每次看见美丽的夕阳,都会想起那个瞬间。
我也记得,因为他的捉摸不定,因为看见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时带给我的痛苦,我当时也像女主一样,非常非常想要脱离他,试过不接他电话不回消息,可是每当一看见他,每当他一对我温柔,真的就跟这剧里一样,无法抗拒。
一边想要退却,一边又疯狂想念无法自拔,我当时也是如此,所以理解了女主的痛苦。
可是现实始终不像韩剧那样美丽,拉扯了几年后,我们最终形同陌路。
或许是年龄的增长不再伤春悲秋,也或许是社会阅历的增加眼光变得更加现实,我不再疯狂想念他,只是偶尔会怀念起那些与他在一起的时光,怀念那时炙热的自己,带着他对我深刻的影响开始了完全没有他的生活。
虽然痛苦,虽然好像总是失落,但是我从来不后悔与他相遇,很多时候我都希望时光能倒流,回到我们相遇那一天,我想重新开始,爱得再勇敢一点再不计后果一点!
希望나비和재언正式交往后能幸福快乐一直走下去,希望他们面对平庸生活依然能找到乐趣,希望他们面对分歧和矛盾依然能记起自己对对方的爱,用爱化解一切。
希望재언断绝与其他女人的暧昧,希望나비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
我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海王。
只要我下定决心,我可以让任何男生对我动心。
但我现在没再做了。
我被人渣过也渣过别人。
/关于如何判断对方是不是海王、如何及时避开海王的问题,有几点我想写在前面。
/第一点,普遍来说竞争力比你低的人才会主动喜欢你。
自己几斤几两要好好掂量,没有那么大的魅力不要轻易相信从天而降的爱情。
你看的帅的帅哥别的漂亮姑娘看了也帅。
如果有竞争力比你强很多的男生来搭讪你的话,要提起警惕。
第二点,会发现推进关系特别快。
我撩人上手推进关系真的很快很快,这习惯养出来之后现在也改不掉。
讲话都是一套一套机械操作,不带犹豫。
而真正喜欢你的人会小心翼翼,条简单的信息都会犹豫一下措辞,生怕讲错了一句话。
第三点,他很简单地让你小鹿乱撞。
海王玩,都是玩一些懵懵懂懂的。
要不高手过招,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
如果对方段位比你高,陷进去的瞬间就输了。
我撩你,你心动了的话,我是百分百有把握的,而你撩我的话我是一点都不会动心的。
第四点,回消息真的慢。
我想他想得要疯了,但他却迟迟不回消息。
因为他是你的T0,但他的第一梯队肯定是新鲜感最强的。
他可以选择点进去的窗口有好多个,肯定按他的优先度来点。
/还有一点我想说,让海王收心的肯定不是女生而是他自己。
//怎么说呢,分析电视剧的剧情感觉很俗气,因为拍摄出来的内容无论如何都有留白。
如何填补这一份留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第二次看这部剧的时候,我只能站在朴宰彦的视角去看这部剧,我越看越憋屈。
虽说娜比不懂海王本心,但是她虐朴宰彦虐的也太狠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吗??????
//说来也很不好意思,我对照我自己的经验,在朴宰彦给女主拿青柠气泡酒的饭局上,就确信了朴宰彦对娜比的喜欢,这种喜欢是区别于其他女生的喜欢,是想把她放在身边的喜欢,是想拥有她的喜欢。
/就从朴宰彦角度的娜比来说,持久性的py关系只是朴宰彦对于爱情责任感的逃避,因为他不想受到任何束缚。
但这不代表朴宰彦在这段py关系中没有爱着娜比。
/朴宰彦从小妈妈就忙于工作,疏于教导孩子爱一个人的方法,别的孩子过生日再不济也能吃上海带汤,他却以吃不到这个状态为习。
他在明白别家小孩都有的吃的基础上,认同了自己没的吃的状态。
别的孩子有爸爸妈妈或多或少地陪在身边长大,他在疯狂地需要疼爱来成长的那一段时间里,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呢?
海王也分很多种,有玩得又脏又臭的,也有玩的清水一点的。
海王当中也很多人和朴宰彦一样,想要获别人的喜爱,却不懂怎么去爱一个人。
在坎坷的成长路上为了讨喜付出努力之后,就变成了海王。
我这么说不是为了给海王洗白,海王都是坏蛋!
海王都是坏蛋!
海王都是坏蛋!
只是说我对朴宰彦的一段理解是,他喜欢娜比,但不知道要怎么去喜欢她。
海王的特征就是这样,懂的怎么做能够让异性感到心动、感到开心,知道怎么去疼但不知道怎么去爱。
/“不谈恋爱就不可以和别人走得亲近吗?
”“是不是不可以和她对视,也不可以靠近她,就算她的头发上黏到了脏东西,是不是也得装作不知道呢?
”/抛开肉体关系,因为喜欢她,所以想和她吃饭,那就想要主动约她吃饭呀。
因为喜欢她,所以好奇她的一切,那肯定会像只小狗狗一样守在手机前呀。
因为喜欢她,所以对待她的时候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会记得她喜欢的青柠口味,会更加珍惜她、认真聆听并尊重她的想法。
因为喜欢她,所以想要以自己的最大限度,去疼她。
你不喜欢的男生你会在一大堆人聚在一起的饭局上偷瞄他吗???
/而去爱,就是去承担责任,承担对方生活的一部分。
/朴宰彦一直都知道娜比是喜欢自己的,因此他才会那样的得寸进尺。
但他不愿意被人束缚,自然也不愿意束缚娜比。
娜比想要结束关系,他自然会勉强自己去放手。
/娜比虽然没能从妈妈那边获得自然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爱情,而小孩都渴望妈妈的爱,缺爱的小娜比在这过程当中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前男友,以获得别人的疼爱。
/男二一直表现得接受娜比的生活,也让她走进自己的生活中。
那缺爱的娜比为什么没有选择善于爱人的男二呢?
因为缺爱也不能谁的爱都可以乱接受。
和学弟的那一段故事也是这样。
其实在和朴宰彦交往的过程中,娜比是收到了来自朴宰彦的爱的,这份感情让娜比得到了一定满足。
她意识到自己渴望的不是单纯的爱,而是来自自己喜欢的人的爱。
/看过结局就知道,朴宰彦一上来对娜比就是动了情的。
这一点造就了他对娜比和对其他女生的不同。
但他没有接受自己的这一份感情,有把它外化,但是没有把它内化。
这也是为什么py关系在舌根和杂语之末一触即破。
/那为什么最后娜比最后又和朴宰彦在一起了呢?
因为男的女的都被逼急了,心理上发生了一定改变。
很多情侣分手以后复合,复合以后还再分手,就是因为关系里面没有发生它该发生的改变。
娜比在准备展览会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又在展览会中得到的认可,找回自己的自信;宰彦见过妈妈之后,得到了一定的救赎,同时在被温顺的娜比吼过虐过之后,内化了对娜比的感情。
/所以这个结局是100%纯正的HE哦!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看出了朴宰彦对娜比的喜欢,之后就期待着两个人的进展。
有进展了就心动,没进展就着急。
海王我也当过,我太懂朴宰彦了!!!
备胎我也当过,我太羡慕娜比了!!!!!!!
/第二次看的时候,就只看到了朴宰彦怎么被虐……虐到我都看不下去了………………只能写一写我们宰彦怎么可怜来抚慰一下我对他的感情移入。
//P.S.海王基本上是不可能像宰彦一样因为某个特定的女孩或者男孩上岸的。
这么浪漫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现实当中。
上岸的理由基本要出于自身想法的转变,比如觉得年纪大了想安定下来过日子了,比如玩腻了、玩累了、不想玩了……所以不要想了,你压不住我们的^ ^
东亚女通讯录这种推拉感简直太戳了!
认识多年的朋友,从不知道自己的哪里来的占有欲,到有危机感慢慢确定自己的心意,太真实了啊啊啊啊,校园恋爱真的yyds,甜死了好吗尹率好勇敢啊!
但是一被知完靠近就开始慌张哈哈哈哈哈,喜欢根本就藏不住好吗!
而且好宠啊,知完一嘟嘴马上认输,别太爱了好吗知完在发现有“情敌”的时候,占有欲都溢出来了哈哈哈哈,然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占有欲其实是喜欢,小率一直是最重要的人,人生的一半都是她(娜比真的是最佳助攻)。
不要太可爱了小兔
最近集中被三件事击中“年轻人”这个点,分别是去了bm(三里屯的brandymelville)、看完怦然心动20岁、再到看到无法抗拒的他第四集,这一集的nabi给我感觉是最最真实的。
从回家准备和妈妈一起度过生日却发现蛋糕已经吃了、妈妈又和别的叔叔在一起,很委屈地说“你又不顾我了”,眼眶瞬间就红了那个地方,就觉得深有感触,这个剧拍的真细腻。
与其说是在讲和海王周旋的故事,不如说是nabi自己的故事,或者我们很多人都有影子的成长心路。
这一段的nabi和前几集在学校是很不同的。
从她在大巴上遇到发小、到回到家很开心地喊“妈妈”,她就开始卸下在学校的所有东西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一样,我自己其实也这样,所以看到这里就泪目了。
她变成了小孩。
所以很容易敏感脆弱,所以看到妈妈有叔叔在的时候,即便已经是大学生了,还是依然转身就离开家了,在地铁站的时候整个人一直是恍惚的。
看到几个追星的中学生,就回想到自己以前能单纯快乐和朋友度过生日的时候。
她其实在拥有“小孩子般的回忆”,是家乡的温暖让她卸下了防备、然后回到孩子般的状态了。
这里的回忆也很有意思,有三段回忆,第一个是和朋友们过生日,接着是和男主第一次上床、再然后是和前任过生日。
这三段记忆里第一和第三才是紧扣主题的,“回忆我的生日瞬间”,那为什么会有第二段而且插在中间呢,我觉得那是因为nabi想和男主过生日,nabi喜欢他、而且在想他。
nabi这个角色,其实我觉得不是很普通韩剧女主的形象、也不是非常戏剧性题材的“大女主”、“报复女主”,都不是,她给我的感觉更像《阿黛尔的生活》里的阿黛尔。
很真实也很复杂,但是有时候你觉得她非常简单。
有些惊讶,好像也是头一次看到恋爱题材韩剧里这么真实和个性化的女主形象。
我觉得nabi这个形象很难用一个标签去定义,她是复杂的。
她好像除了内心深处骗不过自己、其他方方面面都在修饰,在闪躲,的确像一只蝴蝶。
说她善良、她好像时不时在模仿着学校“朋友”的行为模式,对待异性,其实她不会、不然不会在学弟面前表现那么明显的“优越感”,独处的时候最真实,就是很可爱呆呆的一个女孩。
遇到有防御心理的男主,她明显比在朋友和学弟面前“聪明”,但这种“聪明”,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警觉而已,而不是“精明”。
从原著来看,这故事的争议焦点是男主爱过她吗,但其实她爱男主吗。
可能对于nabi这样的人来说,时刻需要保持一种“聪明”的感情,她不一定是爱的。
她自己的真实也许情感是一个问号。
但nabi整个人是立体、真实的。
在我看来非常有魅力。
率知完该cp出自韩剧《虽然我知道》(又名《无法抗拒的他》)的百合线。
该线讲述了忠心大狗狗尹率和甜心小白兔徐知完由双向暗恋到一步步挑明心意,双向奔赴的“友情变质史”。
尹率,高冷学霸,徐知完,可爱甜心。
尹率把偏爱给了徐知完,徐知完还在做钢铁直女谈恋爱。
直到一次醉酒,两人把关系挑明。
但尹率不知道徐知完是真心还是直女的小把戏,所以开始疏远徐知完。
徐知完对此很苦恼,在朋友开导下,决定和尹率说出真心,两人柳暗花明。
说真的,我好嗑尹率的颜啊!
套用剧中刘娜比同志的一句话:真令人羡慕啊!
爱情最完美的样子可能就是率知完的样子,在最好的年华,与最爱的人一起,所有的困难除了爱情上的左右踟蹰在她们眼中似乎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多好,这就是真爱,对,这就是真爱,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
我觉得作为背景板支线,在目前大环境整体下行保守的趋势中,通过每集短时间的一些演绎,能够表达出如此有深厚曲折意味的感情,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真的把一切做到了最优,可以给一个五星好评A级优秀,真的很感谢。
率知完最令人意外的一点是,刚开始在看的时候,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习惯了擦边球搞隐喻卖百合但是就不来真的,所以看着虽然欢喜但是根本不相信这会是一个真的百合剧情,刚开始看着的时候会把它当成一部,怎么说呢,跟之前无数部卖CP的剧一样套路的剧,你知道剧里有那个百合意思,编剧也故意想让你知道,但是他们就不说,我们自己high,但是这部不是。
所以,真的非常惊喜,两个女生的爱情从偷偷摸摸的模糊屏风后面第一次这样真诚大方的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吃惊的背后有着难以言说的喜悦。
这样的爱情真的让人羡慕啊,因为难以拥有,所以更显难得,但是每一幕都可以成为经典,都值得反复回味,这其实也让身为观众的我有了一次非常美好的体验。
青梅竹马、不离不弃、唯你而已、一生执念,这样的坚定和相守,就是我想要而不可得的。
就更不要说两位演员在形体和态度上的优秀,没有两位好演员的配合和揣摩,不会有屏幕上的这份感动,长得好看、三观又正的两位美少女谈恋爱,真的是世间顶美好的一件事。
B站上的剪辑我看过很多遍,有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美好!
美好里面还有虐,这份虐还挺让人回味的,恶趣味一下,这种互酸互妒是我内心小小的恶趣味,只要结果是美好的,来的多一些,我真的不仅不反对还十分的受用。
其实真正的爱情就是长久的陪伴。
我一直觉得能够陪伴彼此这么久的感情都已经超越了目前文化中所定义的友谊。
在率和朱赫相处的过程中,脑回路显得很“直”,但是我个人认为率本身并不是不懂朱赫的想法,作为娜比的亲友兼情感顾问,我想率其实更理解男女之间的感情,而且极其聪明,她应该能感应到朱赫对她的示好以及所蕴含的意味,但是她不是很在乎,她自己本身就是顺其自然,不拒绝,不亲近,她对所有人差不多都保持着这样一个礼貌得体的距离,无论男女,唯一的例外就是知完,她能感应到别人对她的爱意,但是她并不是很在乎,也不会因此而拒人千里之外。
虽然电视剧里面表现得更多的是知完的嫉妒和醋意,但是我更觉得率在这方面只会强于知完,就像两人在确定关系前,率都是克制的,处于被动的被搂状态,而确定关系后,率基本上手就没有离开过知完,满满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追知完,我怕率直接会炸裂。
要知道知完这个人对于率而说,可是比学业前途都重要的存在,知完吃醋只是发脾气,毕竟软妹子社交达人力度有限,率吃醋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我一直觉得知完是表面腹黑,率是重度腹黑,如果率想,她可以做到任何事情,知完难受就是酒醉抒情,率难受能把知完逼出柜!
这就是技术含量的巨大差异。
我真的很喜欢看这两个人之间的角力,喜欢看她们之间平淡的生活相处,喜欢看两个人互吃闷醋,两个人都很漂亮,都有着圆满的人物形象和细节勾画,而且时尚感很强,这扑面而来的荷尔蒙,真的让我这死气沉沉的内心突然长出了一颗小绿芽。
四个女生之间的友谊我也很喜欢,见多了满级女主和恶毒女配的样板戏,发现这种没有雌竞和批判的剧情实在是太美好了,都希望彼此好,都给别人的幸福添砖加瓦,甭管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错误的幸福判断,而不是彼此拆台,更没有阴谋诡计,可以了,拒绝雌竞,从我做起,互相帮助,欢乐磕拉,一起幸福,不好么。
爱情就是陪伴,爱情就是独占,还是娜比那句话,真令人羡慕啊!
值此,我也才突然意识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浪漫。
执手,就是最坚定的誓言。
但是,看完之后,很难过,真的很难过,因为见识过真正的爱情奇迹后,自己的生活对比之下就变得没有期待和意义。
突然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拥有那种爱情和生活,这悲凉感。
同时也都知道,率知完的故事已经戛然而止了,不可能再有了。
过于感同身受的剧 “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这不是爱情” 这不妥妥的situationship 想要亲密关系的一切但又不愿exclusive 不愿负责commit 除了他需要索取的superficial love的部分 一概不谈 不谈自己不谈你不谈关系不谈未来不谈感情不谈恋爱 虽然我很想以过来人身份说不要再对emotional unavailable的人上头了 但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前四集每一瞬间都让我似曾相识 他会让你心动感觉刺激但同时也无时无刻充满confusion 况且男主可以算是海王中的pro 拿捏女生心理一绝 知道女生会对什么心动 会被什么花言巧语拿捏 于是会用最假真诚的语气和眼神说出最不负责任的话 来回推拉拍拖 但又能让女生沦陷 以为自己幸运的专一的被特别的爱着 但只是激素上头在作祟罢了 对的人会让你感到safe 感到secure 感到自在 像男二一样 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若有似无的存在 像烟雾缭绕一样抓不住也放不开 但却笼罩着你模糊视线 还以为是唯美的画面要不是我亲身经历过这种痛苦 只是看剧还会以为fwb真的很美好 但对很容易attach的来说是灾难性的trauma 这是我见过最渣最心口不一油嘴滑舌的男主 从来没有这么期待过女主和没那么帅的男二在一起 悲剧的是结局她还是飞蛾扑火般天真选择了被浪漫花言巧语肢体接触sugarcoated的有毒关系 Halsey说远离让你内心butterfly的人
看完日版来补原版 各方面都好过日版 毕竟这个剧情和设定能发挥的有限 能拍出这种程度的氛围感算不错了 男主的名字qio到过无数次 终于对上脸了
是很有氛围感没错,但感觉更像是女性向的av非常刻意…自从感觉女主像女版鹿晗像刘涛,男主像许凯之后,就看不下去了……
双向暗恋的百合支线让人上头,矫情做作玩暧昧的海王恋主线让人下头
评论说好渣好喜欢~~~我是,开始看的时候,我去,这么渣这么恶心的撩法是男主?我来豆瓣看看这部剧评分… 有豆友分析这剧讲pua,忽然有点想看下去,想看如何分辨pua,结果又有豆友说,哇~~~好渣好喜欢,感觉还是弃了吧。被帅哥撩的确可以春心荡漾一下,因为这间接证明我美…但是太渣,里面的坏东西腐败出来,外壳也会丑陋的哦~弃
跑去翻完了漫画,现实又戛然而止的结局 顿时觉得值五星,不知道剧版会怎么改。的确大多数人都会迷恋暧昧悸动,但如何选择恋人 稳定长久维系一段亲密关系,远比暧昧来的难 来的可贵
清新柔软的配乐、精致的俊男美女、春天和樱花、艺术大学的灯红酒绿。好喜欢两个主演的脸。
为何宋江像只有性张力的大金毛
还是那个终极问题:你喜欢的和喜欢你的选哪一个?
少女的睡前套路爱情故事。。。
韩剧竟然能把渣男也拍得这么性感。韩素希脸很不自然啊大表情很出戏,圆肩驼背体态很差。闪耀和雪雅超好看啊!
微信视频号看了cut,看了评论才知道暗线是一对les,小破站还有cp磕。网友真的是各有关注点啊,同性异性都磕哈哈哈
我靠这剧三观碎一地!渣男为骗炮、关心女主几句还得发烧的女主给煮个面、早晨起来还得打个炮。海王自己有N多个女朋友藕断丝连、随意跟女人接吻,还不愿意女主与别的男生交往。女主愿意和谁接吻就和谁接吻,你是老几啊?这都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了,还传递这种垃圾三观当作是浪漫,韩国人脑子没病吧?这剧传递的信息如此贬低女人价值,弱化女人的意志,把女人塑造成一切情绪由男人主导而不是受自己主导和控制的角色。反观一些日剧比如大豆田所传递的三观真的非常先进了,女性的生活和感情由自己做主,结婚三次也仍然能够继续追求真爱。韩国真该汗颜!这真是我见过最恶心🤢的男主角了。太恶心了。要吐了。
无限拉扯太累了…年轻时为爱奋不顾身,年纪大了只想安居乐业…
百合嗑死我了!!!
果然是女导演!!!!女人懂女人!!!
男女主毫无看头,但小率和知完kswl,谁又哭又笑?是我。太配了,我祝你们幸福!我还回味了一遍cut,给我写同人又增添了一些灵感
男主女主太好看了
无语 渣男渣女啊
说实话女主角太漂亮太幸运了,就算没有男主角也有其他不错的男生不离不弃。而且最后男主角也对世俗的恋爱观念妥协了,编剧们到底认为这个男主角算渣男吗?如果是的话他对女主角的感情又很真挚,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他最后还是“浪子回头”了呢?说到底这个故事还是太理想化了。
...海王撩妹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