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前看了Donnie Darko,今天又把它重新下载下来再看了一遍。
这个由南加州大学电影系刚毕业的Richard Kelly的处女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有趣的地方,原来看的那遍现在看来是完全没有看懂,但仍知道是部不错的片子——但凡是有惊异的地方或者略带哲学意义而又不大容易懂的片子,我都有这个感觉。
先说说对它的总体感觉吧,死亡幻觉是中文译名,个人觉得只是一个极为表面的阐述,免不了商业运作的味道。
片子就像宇宙螺旋般的从开头到结尾让人感到时间的混乱。
这也是导演对于片子的一种说明,宇宙的结构就是一个寻不到何时开始何时结尾的螺旋。
Donnie所见的是幻觉么,这个并不重要,正如蝴蝶效应中你的重点不在于他为什么能够重写历史一样。
D为了拯救他的家人,他的女朋友,在最后的大限到来之时,也就是宇宙又走到了相似的“起点”之时,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在睡梦中以牺牲自己来保护他人。
片子是诗意的,虽然它有着这么一个惊愕的中文译名,听听他最后的结尾曲“MAD WORLD”Children are waiting for the day they feel good, 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电影最后一章“梦”中所有人都在思索自己所做过的错事,痛苦哭泣在这个漫绿的宁静的小城"no one knew me, no one knew me",有着创世纪般的奇幻色彩。
大概剧情是这样的:D(Donnie Darko)时常梦游,醒来时分发现自己躺在不同的地方,他被一个声音指引着走出房间,偶然躲过了飞机失事而掉落的一个飞机引擎,这个兔人告诉他世界的大限是28天6小时48分12秒以后。
D时常看到一个叫FRANK的兔人,他认为这是IMAGINERY,也是自己思维有问题,是精神分裂的前兆,他被这个兔人指引着去水淹学校,火烧伪君子家,而当他试图解释他所遇到的所有现象时,他的女友不幸被车撞死,而28天将过,他的母亲和妹妹因飞机失事而引起D要改变现状的冲动,他用“死亡幻觉”看透了时间旅行,选择了自我牺牲来拯救他周围的人,于是时间和历史沿着新的由头重新发展。
如果单纯看了这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导演想通过这些事件营造一种幻觉,德鲁·巴里摩尔所饰演的英语教师在有一堂课上问D,文章的大意是什么,D言:“破坏是创造的一种形式,他们想要改变旧世界”我想这才是影片想说的。
电影构建在这么一个由编剧既定的“事实”上:我们的宇宙正常为原发宇宙,而病态状况为离线宇宙,顾名思义即为脱离主线的宇宙,不稳定的宇宙,这种意外是很少发生,但是一旦离线宇宙出现,其本身就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周(影片为28天),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就会在原发宇宙内形成黑洞,它将摧毁一切存在(影片最后D所看到的风暴幻觉就是黑洞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兔人所说的世界末日。
水和铁是时空旅行的关键因素,水用来构造时空之门,铁用来构造圣物,离线宇宙出现的征兆就是圣物的出现,而圣物周围的人就处于危险时空涡流的震中,为了弥补这种可怕的后果,上天选择了一个“活体接受者”,我们可以认为是THE ONE,他需要将圣物送回到原发宇宙中,这样才能拯救世界,怎么送回呢,我个人认为是圣物与这个接受者的结合,因为片中提到这个活体接受者本来应该因好奇把圣物纳为己有,而D在最先并没有和圣物结合。
OK,我在说的更为浅显一点,圣物就是飞机引擎,而活体接受者为Donnie Darko,本来引擎应该把D砸死达到融合,但是因D的死亡幻觉他看到了兔人也就避免了自己的死,但是他也只有28天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活体接受者自己体内有种因素叫“活控体”,它是脑中的一股力量,驱使你去某个地方,免于自己在离线宇宙中泯灭,我理解为人的第6感潜意识,简单说就是趋利避害,常人容易认为他是精神病。
片中这个活控体就是兔人,他是D想象出来的,同时也让D最先免于一死。
D,他周围的人被称为被控体那些一定会死的人被称为死控体,他会设置陷阱以保证活体接受者把圣物送回原发宇宙,片中的死控体就是那个想在万圣节舞会上扮演兔人的人,他因为撞死了D的女友而被打死,同时也促使D为了拯救女友而做出决定,于是兔人的形象是活控体,而扮演活控体的那个人是死控体。
最后,也是电影的最后一章“梦”:当离线宇宙被拯救后,所有的被控体苏醒过来,他们仍然被噩梦缠绕,并会为其在“梦中”的不良行为深感懊恼。
幻觉?
幻觉!
点题呼,没有想到完全看懂了是这样一种舒畅的感觉,错过了中国对伊朗的球赛!
看片子记录了5张纸头。。
首先,这片看不懂没什么好难为情的,看不懂说明你智商正常,看懂了才不正常,该电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13分钟的影院版一个是133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前一个版本中导演活生生创造了一个世界观又不在电影里做一点说明,你能看懂只能说明你脑补YY能力超强且逻辑恰巧与导演一致,不过这概率太低了基本可以忽略。
后者的区别除了增加了一些片段,最重要的是展现了grandma death那本书的内容,这也是电影唯一对导演所设定的世界观作出的描述。
但也就那么寥寥几笔而已,而且网上流传的剪辑版字幕还并未翻译那本书上的文字(真尼玛坑爹= =那翻译渣爆了)能凭借那本书猜出影片全部内容依然很难,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看不懂电影中出现的书的章节的翻译链接: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662/discussion/51379472/看了下其它的影评,大段大段的科学理论看得人很头疼,我就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明一下剧情和设定吧:影片开头的引擎掉落是个时空意外,不小心将28天后失事的飞机引擎带入到了28天前,这个引擎的出现是毫无原因及理由的,因此扰乱了这个宇宙的秩序,从而出现一个新的”离线宇宙“,这个宇宙的出现也是意外,是错误的,所以“神”决定将这个宇宙毁灭,毁灭的方法便是利用操纵其他人的行为造出一些意外和事件令男主在离线宇宙度过28天后,主动愿意将离线宇宙失事的飞机所掉落的引擎通过时空隧道送回28天前,去赋予引擎掉落的意外事件一个原因,这样一切就因果圆满了,离线宇宙也将不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产生离线宇宙的原因并非是引擎的掉落,而是引擎的掉落没有“原因“,这个很重要。
那么最开始那个引擎究竟是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出现呢?
难道真的是一点儿缘由都没有?
电影里确实没说,但导演本人貌似表示是外星人扰乱所导致,并决定补救,也就成为“神”(不得不说这个解释真是弱!
爆!
了!
)至于男主角死不死其实并无关系,因为如果是他的存活引起的离线宇宙,那么由神控制的frank将男主叫出来就显得很无厘头了,他完全可以任由男主死在那房里,何必绕这么一大圈儿呢。
那他为什么还是死了呢?
有两种可能:①很简单,离线宇宙毁灭了,frank不会出现了,男主也自然不会下床走了,所以就挂了呗。
至于穿越来的离线男主,要么跟着离线宇宙一起毁灭了,要么穿越途中就消失了。
②这个就比较玄乎了,离线男主也跟着穿越了,那么不存在的就是原宇宙男主了,男主替换了以前的自己,那就不能用平行宇宙的方式来解释了。
那么死亡也就是他自己的抉择,看其他影评说导演本身认可的是这个理论,至于男主去死的原因导演也表明可以有两种1.以为自己在做梦。
2.经历了那么多看透了生死,不在乎了。
这两种解释也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剧情走向,如果是前者,就说明离线宇宙和原宇宙是平行存在的,每个角色都分别存在于AB两个宇宙,穿越完成后离线宇宙以及离线宇宙中所存在的人事物一同毁灭。
而如果是后者,就代表了离线宇宙就是原宇宙,只不过是原宇宙错误走向后的错误异变,同时也不存在AB版本的两个男主,两个女主两个妈妈爸爸……结局的那些人,他们同男主一样经历了离线宇宙的事情,但是他们却什么也不记得了经DVD幕后导演对话可知第二个是正解,个人觉得合理性还不如第一个,不明白干嘛这么设置。
-剧情剖析出来了,也就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难以理解了(不过这些都是楼主自己分析的,可能有些错误,欢迎指出)首先“神”以及轮回宇宙的设定,这是导致整部电影难理解的根源,因为一切事件发生的缘由又都是因为“神”,而一切事情的动机都是为了轮回宇宙的正常运转,而片中仅通过暗喻却并没有指明明它们的存在,观众自然是理解不了了。
然后,因为人物被神操控以及导演手法问题,电影经常出现一些有些匪夷所思的镜头和行为,不像其他电影,那些之前无法理解的剧情其实是精心埋好的伏笔或线索,那些东西除了影射出导演的世界观设定实际上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还有频繁切换的场景,宗教元素,略显晦涩的台词……也加强了影片难以理解的程度。
那电影究竟怎样?
我个人觉得,从纯粹的可看性上说,《死亡幻觉》相当难看作为科幻片,没什么科幻元素还剧情慢腾腾的跟个文艺片儿似的,剧情本身其实也不像《源代码》《蝴蝶效应》那样丰富。
作为悬疑片,它根本就没什么悬疑,它是“迷糊”。
悬疑片应该是设下疑点让观众去理性思考,而因为本片故事发生在一个导演所虚构的世界中,所发生的所有事都可以用“神”的旨意来解释,所以所谓悬念也都显得缺乏逻辑。
看其他悬疑片所冒出的想法是“这是什么原因?
怎么回事?
”看《死亡幻觉》则是“这人干嘛要这么做?
这件事发生的没理由啊!
这根本不合逻辑啊!
”留下了悬念还不做解答,这哪还有看悬疑片的乐趣。
所以,这片根本就不好看,这不是难不难懂的问题,它根本就无法产生观影乐趣,它很无聊。
那些说这着剧情深度啊高智商啊所以不应该打低分啊的人,我就问你们,你们在不了解剧情第一次看的时候,你觉得,好看吗?
但是一部电影评分高不是没理由的,我很佩服导演的构思,电影本身的确技术含量很高,剧本十分优秀,有关时间旅行的电影这应该是BUG最少的,结构和叙事都很有创意,剪辑和配乐也相当好。
所以这部电影会很讨影评人的喜欢,却没有观众缘。
就像就像一块华而不实的蛋糕,做工精细手法复杂令人赞叹,然而味道却十分难吃。
我从来不登豆瓣,今天之所以登陆,是因为这部电影曾经放在《看电影》上得到与返老还童,记忆碎片,迷雾等高评价电影一样的位子做过推荐,我一直就不想看这部电影,因为总感觉这部电影应该很平淡,今天看了,我只想说,这部电影像一坨史,我没见过这么差的片子,我看过很多小众片,而且基本上能得到过肯定的片子我觉得都挺好的,至少不会很排斥,但是这部电影,我想说,浪费了2个小时,难怪电影院票房这么低,这就是部差距的垃圾,完全不知所云,伪科学搞了半天,青春气息乌龙其中格格不入,很没有意义的剧情却描绘得像生死攸关的场景一样,配乐更是奇葩,你特麽是在拍悬疑片吗,吓唬人半天,劳资都已经疲惫了,你还不能给劳资带来一点快感,就是想折磨人是吧,好好学学人家昆丁,里奇,芬奇是怎么讲故事的,同样是很平淡的东西,你不能觉得自以为是地卖弄一些很平淡的东西就可以博得人们的刮目相看,肚子里没有货就别出来害人,结尾没有任何亮点,如果你想浪费观众两个小时的神经来反射出一个惊天动地的结尾那就错了,因为观众已经没有那个精力把电影看完了,就好比这个电影一上来就是空白,空白2个小时后,给你一个结尾,这个结尾就是地球毁灭,宇宙崩塌,XXOO观众也不会喜欢。
这是我看过的最垃圾的片子之一··
如果说故事修正了原发宇宙,那么影片最后砸死主角的“引擎”是哪来的?
肯定不是他妈妈坐的飞机的。。。
那是哪架飞机的?
(总有来头吧!
能量守恒)如果这个又是来自未来的(30号的),某架飞机上的,那么它又是“圣物”?
假设,因为主角死了,所以这次也许就换人了,比如他姐姐跟某人恋爱,某个兔子男来找她,然后他姐姐的恋人死了。。。。。
请教请教。
另外,“离线宇宙”28天后毁灭了,黑洞会另原发宇宙同时消失。
意思是说,主角拯救了“离线宇宙”?
那么。。。
等于他还在离线宇宙里?
那这个故事就没完了,圣物出现,离线宇宙出现,不能消灭离线宇宙,因为原发宇宙也会消失。
那么只能挽救离线宇宙 = 永远出于离线宇宙中。
除非那本书的作者是XXXXXXX,白吃到极致。
否则,这是什么狗屁理论。
时间是永久停止的,而且28天一轮回。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8607286.htmlDonnie Darko (2001)这是IMDB250中看过的电影中,最想重看的一部。
原因很简单,它很牛!
或者说它很费脑子。
我就喜欢这样的电影,考验智商。
看电影,首先要把剧情看懂。
可是影片情节复杂,再加上理解剧情的关键《时空旅行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即使在看好几遍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也会让人很难看懂。
因此,我们先要把《时空旅行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这本书看懂。
本书《时空旅行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没有官方的中文译本,下面是我找到的最好的译本。
《时空旅行的哲学》前言 此书为天行无常时之简易指南;我希望它纯属虚构;否则我只好为你祈祷;如若书中预言之事在我有生之年发生,请万务在为时太晚之前找到我。
1944年10月 罗伯塔·安·斯派罗 第一章 离线宇宙(Tangent Universe) 原发宇宙(Primary Universe)充满危机。
战争,瘟疫,饥馑,自然灾害。
人人难逃死亡。
第四维时间相对稳定,但并非无法穿透,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旦离线宇宙出现,其本身将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星期。
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其在原发宇宙内的遗骸——黑洞将摧毁一切存在。
第二章 圣物(Artifact)与活体(Living) 当离线宇宙出现,时空涡流附近的人们将处于这个危险新世界的震中。
离线宇宙发生的第一个征兆是“圣物”的出现。
当“圣物”出现,“活体”将出于好奇将其收回。
“圣物”通常为铁器,如来自古玛雅文明的箭镞,或中世纪欧洲的铁剑。
被送回原发宇宙的“圣物”经常被视为宗教图腾,因为它们在地球上的出现完全违背因果逻辑。
第三章 水和铁 水和铁是时空旅行的关键元素。
在离线宇宙中,水是用来构造时空之门的屏障元素。
铁是构造圣物容器的传递元素。
第四章 梦 当“被控体”(Manipulated)从离线宇宙苏醒时,他们仍会被梦魇缠绕,但大多数不会记起先前的经历,那些保留些微记忆的人会为其在梦中的不良行为深感懊悔。
“圣物”本身是它存在的唯一物理证据,其他一切均已在离线宇宙中灰飞烟灭。
据远古神话记载,一个马雅战士被箭镞射中而跌落悬崖,但附近却没有军队,没有敌人。
一个中世纪骑士被一柄尚未锻造的剑神秘刺穿。
主说,一切皆有原因。
第五章 活体接受者(Living Receiver) 活体接受者是选中的向导,负责把圣物置于返回原发宇宙的位置。
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或为什么被选中。
他将被赋予第四次元的神力。
强大的力量,念动,精神控制,召唤水与火的魔法。
他将被噩梦纠缠,幻视,幻听。
那些在他周围的人,称作“被控体”,将畏惧他,试图毁灭他。
第六章 死控体(Manipulated Dead) 死控体比活体接受者更加强大。
如果一个人在离线宇宙内死去,他将通过第四次元通道(Fourth Dimensional Construct)与活体接受者接触。
第四次元通道由水构成。
死控体据此控制活体接受者。
他会设置“引导陷阱”(Ensurance Trap)以保证活体接受者把圣物安全送还原发宇宙。
如陷阱运作成功,活体接受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在黑洞坍塌之前使用他的四次元神力将圣物及时送还原发宇宙。
第七章 活控体(Manipulated Living) 活控体通常是活体接受者周围的朋友/邻人。
不幸的是,出于返还圣物的任务要求,他们会经常表现出无理性的暴力倾向。
在此条件下,他们会不惜一切免于自己在离线宇宙的湮没 。
了解书的内容后,还需要明确一下电影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下面将电影中发生的主要事件一一列出:事件00,Donnie Darkoy从马路上醒来,回到家中。
晚饭时与家人争吵。
睡前与母亲发生口角,Donnie Darkoy在自己房间内睡着事件01,1988年10月2日0时,Donnie Darkoy在睡梦中被“Frank”叫醒,“Frank”告诉他世界末日的期限:28天6小42分12秒事件47,父亲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睡着。
妹妹回到家中事件02,Donnie Darkoy早上在高尔夫球场醒来,回到家中发现房子被空中坠下的飞机零件砸毁事件03,联邦航空局工作人员收走飞机零件,并与Donnie Darkoy父母签订保密协议。
全家人住进酒店事件04,Karen Pomeroy在英语课上教授格雷厄姆·格林的《破坏者》事件05,Donnie Darkoy与Gretchen Ross初次见面,两人产生好感事件06,Donnie Darko在看心理医生的路上差一点撞到Roberta Sparrow。
Roberta Sparrow在Donnie Darko耳边说道“所有生物都会孤单地死去”事件07,Donnie Darko与心理医生聊天,聊到“Frank”。
Donnie Darko认为世界末日的说法感觉荒谬事件08,Donnie Darko在Kitty Farmer的课上学习Jim Cunningham刻服恐惧的方法事件09,1988年10月6日深夜,Donnie Darko接受“Frank”的指示砸坏学校水管事件10,学校被水淹后,在回家路上与Gretchen Ross接触,两人确定关系事件11,Donnie Darko看心理医生时,在催眠状态意淫Gretchen Ross事件12,学校混混被误认为是水淹学校的罪魁祸首,混混怀疑是Donnie Darko告密。
混混开始对Donnie Darko抱有敌意事件13,Donnie Darko与朋友玩时聊起“蓝精灵”的由来,并发现Roberta Sparrow总是在等待来信事件14,家长会上,Kitty Farmer因为Karen Pomeroy在课上教授《破坏者》,两人交恶。
同时,Donnie Darko的母亲对Kitty Farmer产生反感事件15,Donnie Darko再次见到“Frank”,发现因为水的阻隔,他无法触摸到“Frank”。
“Frank”引出“时空旅行”事件16,英语课上,Donnie Darko朗诵自己写的诗:“弗兰克说道,暴风雨要来了,暴风雨要吞噬孩子们,我会把他们从痛苦的国度送走,送他们回家,把怪物赶进地狱,赶进一个除了我就没人知道的地方,因为我是Donnie”事件17,Donnie Darko继续在Kitty Farmer的课上学习Jim Cunningham刻服恐惧的方法。
Donnie Darko反对Kitty Farmer的说法,用语言攻击Kitty Farmer事件18,父母因为Donnie Darko用语言攻击Kitty Farmer被叫到学校,使得Donnie Darko母亲与Kitty Farmer关系恶化事件19,1988年10月10日,因为“Frank”提到“时空旅行”,Donnie Darko向老师Kenneth Monnitoff咨询时空旅行的问题。
他从老师那里得到Roberta Sparrow写得《时空旅行的哲学》一书。
随后,Donnie Darko与家人聊起Roberta Sparrow,对她初步了解事件20,看心理医生时,Donnie Darko聊到Roberta Sparrow和“Frank”的关系,认为这不是巧合,他们之间有一定联系,还认为世纪末日将要发生,他感到恐惧事件21,Donnie Darko在家中看到时间轨迹,追寻轨迹后找到一把手枪事件22,1988年10月18日,“Frank”再次出现,Donnie Darko用刀戳“Frank”的右眼。
同时,心理医生向Donnie Darko父母提出增加用药剂量和加强催眠事件23,Donnie Darko在Jim Cunningham的演说会上羞辱Jim Cunningham事件24,Donnie Darko告诉Gretchen Ross关于《时空旅行的哲学》的事情,并指出书中所写都是真实存在事件25,Donnie Darko和Gretchen Ross一起去找Roberta Sparrow。
Roberta Sparrow不想见两人。
一个声音告诉Donnie Darko,让他给Roberta Sparrow写信事件26,英语课上,Karen Pomeroy迫于学校压力停止教授《破坏者》,转而给大家讲授理察·亚当斯(Richard Adams)的《瓦特希普高原》(Watership Down),这是一本有关兔子的童话。
Karen Pomeroy让Donnie Darko与“Frank”一起看事件27,Donnie Darko在路上捡到Jim Cunningham的钱包,知道了Jim Cunningham的住址事件28,看心理医生时,Donnie Darko谈到时间轨迹。
但是他向心理医生撒了谎,没有说出找到枪的事情事件29,Gretchen Ross在课堂上遭到混混的嘲讽,Donnie Darko安慰她,使得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
他们接吻后,一起去看电影事件30,“Frank”出现在电影院,用电影银幕暗示Donnie Darko去烧毁Jim Cunningham家。
此时“Frank”右眼因为Donnie Darko的攻击而受伤,Donnie Darko看到之后很开心事件31,Donnie Darko放火烧毁Jim Cunningham的家。
同时,Donnie Darko妹妹、Kitty Farmer女儿等几人组成的歌舞表演很成功,大家都很喜欢事件32,Donnie Dako与父亲聊天,Donnie Darko认为自己不是疯子,父亲认同这个观点,并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坚持自己的想法事件33,1988年10月24日,Donnie Darko妹妹、Kitty Farmer女儿等几人组成的歌舞表演获得去洛杉矶表演的机会。
警察在Jim Cunningham被烧毁的家中发现黄色儿童出版物,将他被抓了起来。
Karen Pomeroy遭到学校解雇事件34,英语课上,Karen Pomeroy播放《瓦特希普高原》的动画片。
Donnie Darko对于动画内容的理解很浅显,他显得很焦虑事件35,Kitty Farmer为了帮Jim Cunningham申冤,委托Donnie Darko的母亲带领孩子们去洛杉矶表演。
Donnie Darko寄出写给Roberta Sparrow的信。
Donnie Darko与姐姐一起送走母亲和妹妹事件36,Karen Pomeroy临走前,告诉Donnie Darko“CellarDoor”是最美的英语单词。
Donnie Darko告诉偷听的亚裔女孩:明天会更好事件37,看心理医生时,Donnie Darko在催眠状态下说出“Frank”让他做的事情,并告诉心理医生这么做的原因——更好的理解“Frank”的计划。
他还提到自己可以制造时间机器,并对世界末日的来临感到担忧。
心理医生对Donnie Darko说道:“若天空破裂,那规则,定律就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你和你的记忆,只剩下你的抉择,你所触碰过的人,若是有世界末日。
那只是你和他的末日,与旁人无尤”。
Donnie Darko离开前,心理医生告诉Donnie Darko:药都是安慰剂,没有任何效果,以及Donnie Darko是不可知论者事件38,1988年10月29日,Donnie Darko回家后,得知姐姐考上了哈佛大学,要为她开庆祝派对。
事件39,1988年10月30日,派对开始。
心理医生给Donnie Darko留言,让他马上回电话。
Gretchen Ross母亲失踪,她来找Donnie Darko。
Donnie Darko母亲电话留言,告知家人她与妹妹坐当晚的飞机回来事件40,Gretchen Ross和Donnie Darko亲热后,Donnie Darko看到众人的时间轨迹,并在眼中闪烁的片断中了解到自己的使命。
眼中闪烁的片段最长的一部分为赛车游戏,游戏中车被撞毁。
他带领Gretchen Ross和朋友们前往Roberta Sparrow家。
事件41,在Roberta Sparrow标有“CellarDoor”的小屋内,Donnie Darko与Gretchen Ross遭到学校混混袭击,Gretchen Ross晕倒在小屋外的地上。
事件42,Frank与朋友驾车路过Roberta Sparrow的小屋。
Roberta Sparrow站在路中间,为了躲避她,Frank驾车从Gretchen Ross身上碾过。
Gretchen Ross当场死亡。
事件43,Donnie Darko很伤心,用枪打死Frank,吓跑Frank的朋友。
Roberta Sparrow催促Donnie Darko抓紧时间,世界末日马上来临。
事件44,Donnie Darko带着Gretchen Ross的尸体驾车到小镇外。
上车前,Donnie Darko手捂腹部。
警车出现。
此时,乌云密布,天空中出现异常天气事件45,1988年10月30日6点42分12秒,Donnie Darko母亲和妹妹从洛杉矶飞回的飞机坠毁事件46,1988年10月1日,Donnie Darko哈哈大笑后入睡事件47,父亲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睡着。
妹妹回到家中事件48,1988年10月2日,Donnie Darko被空中坠下的飞机零件砸死事件49,小镇中众人从梦中醒来事件50,Donnie Darko家人对Donnie Darko的死感到很伤心事件51,Gretchen Ross路过Donnie Darko家时发现Donnie Darko被砸死。
此时,她并不认识Donnie Darko事件52,Gretchen Ross与Donnie Darko母亲挥手告别通过以上事件以及《时空旅行的哲学》一书,分析如下:第一,活体接受者、死控体、活控体分别是谁?
《时空旅行的哲学》中提到了三种人,分别是活体接受者、死控体、活控体。
根据书中定义,Donnie Darko为活体接受者,因为只有他具有超凡的能力,见事件21。
而且,根据书第五章,可以知道活体接受者被选中是没有原因的,Donnie Darko只是单纯被选中而已。
活控体在片中较明显的是学校的两个混混,因为只有这两人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其他人并不明显,见事件12、事件41。
装扮成兔子的“Frank”为死控体,因为只有他一个人通过第四次元通道与Donnie Darko发生了接触,见事件01、事件09、事件15、事件22、事件30。
片中有两个Frank,一个是穿着兔子装的“Frank”,一个是在派对后碾死Gretchen Ross的Frank。
他们两个并不相识,“Frank”只是Frank的黑夜化身,因为他总是在夜里出现,而且Frank并不记得“Frank”的所有行为。
Gretchen Ross,也是死控体,只因她是离线宇宙中死去的人。
但是她没有通过第四次元通道与Donnie Darko发生接触,而是直接在生活中引导她。
第二, Frank与Gretchen Ross的死亡都是在离线宇宙后期才发生的,为什么“Frank”在很早就救出Donnie Darko?
这个可以可以从后面我的结论“主说,一切皆有原因”中可以知道,因为离线宇宙的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死控体已被确定,他们什么时间死已经不重要,他们的出现是随着离线宇宙出现同时发生的。
第三,什么是原发宇宙和离线宇宙?
《时空旅行的哲学》中提到离线宇宙和原发宇宙两个概念,在理解这两个定义前,先要搞清楚一个基础理论——宇宙是一个连续、线性、稳定的宇宙,而且是单一的。
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书中第四章提到“当‘被控体’从离线宇宙苏醒时”、第一章提到“第四维时间相对稳定”,可知人或事物是单一的,否则被控体不会从离线宇宙中醒来,而且离线宇宙的出现是因为时间上在第四维被打破,因此离线宇宙和原发宇宙都在一个时间轴上。
了解这个基础之后,才能真正看懂剧情。
在电影中,因为某种原因第四维时间发生穿透,离线宇宙产生,原发宇宙时间停止,原发宇宙的事物继续在离线宇宙中发展。
根据剧情可以得知,事件00、事件46事件52发生在原发宇宙,事件01事件45发生在离线宇宙。
离线宇宙产生的原因并不清楚,从书中“离线宇宙发生的第一个征兆是“圣物”的出现”可知,“圣物”的出现并不是离线宇宙产生的原因,只是离线宇宙的第一个表现。
第四,两个宇宙的时间轴分别是什么?
离线宇宙存活时间只有几个星期,即字幕不断倒数的28天6小42分12秒,所以离线宇宙存在的时间为:1988年10月2日0时至1988年10月30日6点42分12秒。
随着离线宇宙的产生,原发宇宙(也就是在1988年10月2日0时之前的时间)时间停止,离线宇宙的时间接续原发宇宙之后的时间继续发展。
离线宇宙极其不稳定,在28天6小42分12秒后发生坍塌,坍塌之后产生的黑洞将毁灭整个原发宇宙。
说的简单一些,因为离线宇宙的产生,造成原发宇宙时间停止,离线宇宙在28天6小42分12秒后坍塌,坍塌之后两个宇宙都将毁灭。
第五,“圣物”究竟是什么?
根据书第二章以及显而易见的事实,可知空中坠落的飞机零件就是“圣物”。
刚才已经说过,“圣物”并不是离线宇宙产生的原因,但是它也不是离线宇宙中母亲乘坐飞机坠落的零件。
因为书第二章写到“被送回原发宇宙的‘圣物’经常被视为宗教图腾,因为它们在地球上的出现完全违背因果逻辑”,可知“圣物”出现是没有原因的。
反之,有原因的事物它不是“圣物”。
因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最后砸死Donnie Darko的“圣物”是离线宇宙中Donnie Darko自己送还的“圣物”,且是被联邦航空局收走的那个,第二个结论:离线宇宙出现的飞机零件同样是没有原因的,它只是第四维时间被打破、离线宇宙产生之后的产物。
至于,离线宇宙中母亲乘坐飞机失事,则是因为离线宇宙坍塌造成的,这是电影给观众的误导,实际上这架飞机没掉下任何东西。
第六,原发宇宙如何不被毁灭?
关于这一点,《时空旅行的哲学》并没有明确指出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就会防止原发宇宙被离线宇宙坍塌所产生的黑洞摧毁一切。
相反的,根据书中记录,可以得知离线宇宙必然坍塌,坍塌之后产生的黑洞必然毁灭原发宇宙。
因此,圣物是否送还并不会改变原发宇宙被毁灭的事实,因为造成毁灭的原因——离线宇宙,已经存在。
可见,这是书的遗漏之处。
根据剧情本意,应该是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黑洞就不会摧毁一切。
由此得出电影的结尾,圣物被送还原发宇宙后,它的出现轨迹遵循原来的轨迹——砸落在Donnie Darko房间,并砸死Donnie Darko。
第七, Donnie Darko作为活体接受者为什么最后会被砸死?
通过剧情可知,在离线宇宙中是“Frank”救出了Donnie Darko,因为Donnie Darko是活体接受者,肩负着送还“圣物”的使命。
当“圣物”送还原发宇宙后,Donnie Darko使命结束,自然不会有死控体通过第四次元通道与Donnie Darko发生接触,也就没有人会去救他。
其实,Donnie Darko是可以不死。
他完全可以在原发宇宙的1988年10月1日,睡前去其他地方躲起来。
通过事件13可以知道 Donnie Darko很聪明,他完全可以推测出圣物被送还的轨迹,知道自己将会被砸死,他有时间逃脱。
他没有逃脱的原因只有一个:离线宇宙发生的一切事件,已经证明Donnie Darko的命运是安排好的,一切都已经被计划。
既然如此,那么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人生不能自由支配,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不如死了算了。
这就是Donnie Darko选择死的原因。
但是,聪明的Donnie Darko没有想到,计划好的一切只是发生在离线宇宙,原发宇宙是没有计划的。
如果主可以计划原发宇宙的话,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离线宇宙?
干脆消灭掉出现离线宇宙的原因就好了。
书中虽然说“主说,一切皆有原因”,但是并没有说主是万能的。
可见,Donnie Darko悲观的人生观,影响了他的命运。
此外,Donnie Darko之死与能量守恒并没有任何关系。
前面说道圣物出现是没有原因的,所以并不需要减少因为圣物出现的能量。
这也说明即使Donnie Darko活下来,也不会影响原发宇宙。
总之,Donnie Darko死亡与否并不影响Donnie Darko作为活体接受者送还圣物,以及原发宇宙的恢复正常。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Donnie Darko即是活体接受者,也是圣物送还的意外牺牲者,只不过两人恰巧是同一个人。
Donnie Darko可以选择活下来,只是他选择了死亡。
第八, 在原发宇宙中,Donnie Darko死前为什么大笑?
在事件46中,离线宇宙已经坍塌,Donnie Darko身处原发宇宙,此时Donnie Darko大笑是源自离线宇宙留存的记忆。
原因有很多,但最有可能的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命运被既定后的悲哀而对自己进行嘲讽,另外一个比较大得原因是他为成功送还圣物而感到喜悦。
第九,Donnie Darko如何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
这一段电影并没有给出的明示。
但是在离线宇宙1988年10月30日0时之后,Donnie Darko和Gretchen Ross以及朋友已经前往Roberta Sparrow家,之后发生的Gretchen Ross和Frank之死,肯定不会超过六个小时。
所以,Donnie Darko在Gretchen Ross死后有足够的时间取回“圣物”,并将他送还原发宇宙。
此外,在事件44中,可以看到Donnie Darko回到家中已经是拂晓,他手捂腹部证明他身体异常,而且警车的出现也与先前的剧情不符。
这一切都可以推测出:Donnie Darko将联邦航空局收走的飞机零件偷回,送还了原发宇宙。
他的举动引来了警察,而送还飞机零件使用超能力使得自己身体出现异常。
通过这些都可以明确的断定Donnie Darko已经完成使命。
第十,Donnie Darko为什么开车来到小镇外?
这个很好理解。
此时Donnie Darko已经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原发宇宙不会毁灭。
但是,原发宇宙与离线宇宙在一个时间轴上,只有离线宇宙坍塌后,原发宇宙才能继续发展。
所以,Donnie Darko坐在车上远看天空,无非是在打发时间,等待离线宇宙的坍塌。
当然,他带着Gretchen Ross是为了与心爱的在一起,因为他知道在原发宇宙他们不会在一起了,他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十一,两个宇宙毁灭后,有没有循环?
书中第一章写道“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其在原发宇宙内的遗骸——黑洞将摧毁一切存在”。
这句话中的关键是“存在”,根据字面理解,存在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物,已经出现的事实。
所以,此“存在”必然包括原发宇宙时间停止前的时间。
此外,既然原发宇宙时间停止,停止之后就没有“存在”,所以也就根本没有毁灭。
可见,黑洞“摧毁一切存在”中的“存在”明确指的是原发宇宙时间停止前的时间。
至此,可以确定离线宇宙坍塌后,原发宇宙全部毁灭。
既然原发宇宙全部毁灭,那么就不可能出现1988年10月2日0时这个时间,所以也就不存在循环。
通过以上分析和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可以理清电影的脉络以及主题。
电影的主题是强调宿命论与不可知论。
因为在没有循环的情况下,Donnie Darko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主必须 计划好一切。
主必须将所有细节都安排妥当,让活体接受者在离线宇宙坍塌之前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让时间恢复常态。
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电影里所有情节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然后再通过电影的主题告诉观众们主的伟大!
同时,这也反应出电影另一个主题——不可知论,主确实存在,只是无法证明而已。
本片虽然是一部需要运用极其复杂的科学理论与逻辑推理才能看懂电影的,但是却表达了宗教主题和宿命论,编导用心良苦啊。
像这样的电影,只有《大都会》可以与之媲美。
电影实际发生的故事是这样的:1988年10月2日0时之前的某个时刻离线宇宙产生,原发宇宙时间停止,凭空出现的圣物——飞机零件坠落在Donnie Darko的房间。
死控体“Frank”第四次元通道也就是水,与Donnie Darko发生接触,救出Donnie Darko,并告知他离线宇宙毁灭的时间。
随后,“Frank”和Gretchen Ross作为死控体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逐步引导Donnie Darko认清自己的使命。
Donnie Darko身边的人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暗示他。
终于,在1988年10月30日,离线宇宙坍塌前,Donnie Darko认识到自己的命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将坠落的飞机零件送还原发宇宙。
原发宇宙恢复常态,Donnie Darko选择死亡后被飞机零件砸死。
Donnie Darko家人对Donnie Darko的死感到很伤心。
与Donnie Darko在离线宇宙中发生接触的人在梦中记起一些离线宇宙的事情,醒来后各有不同感受。
Gretchen Ross发现Donnie Darko被砸死后,也隐约想起一些离线宇宙的事情,并与Donnie Darko母亲挥手告别。
下面,就按出场人物分析一下,主是如何通过这些人物引导、诱使Donnie Darko认清自己命运的。
Karen Pomeroy:第一,她通过教授格雷厄姆·格林的《破坏者》让Donnie Darko有了毁坏事物的想法,并在“Frank”诱导下,让Donnie Darko砸坏学校水管,使他有机会与Gretchen Ross确定关系。
促使Gretchen Ross作为死控体直接干预Donnie Darko的生活。
第二,她教授理察·亚当斯的《瓦特希普高原》,通过这本书传递宿命论和宗教思想,让Donnie Darko接受自己的命运。
第三,给出“CellarDoor”的指示,让Donnie Darko进入陷阱,导致Gretchen Ross成为死控体的前提——Gretchen Ross被杀。
Roberta Sparrow:第一,写出让Donnie Darko明确一切的详细教材——《时空旅行的哲学》。
第二,两次在耳边指点Donnie Darko,其中一次是直接的催促。
第三,直接导致Gretchen Ross死亡,让她成为死控体。
此外,Roberta Sparrow不停地等待来信也是主的安排,原因有二,一是可以指导Donnie Darko,一是阻挡Frank的汽车,让车碾死Gretchen Ross。
心理医生:第一,她通过与Donnie Darko交流,诱导Donnie Darko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第二,通过没有效果的安眠药,让Donnie Darko以为自己存在精神问题,给死控体“Frank”的存在提供理由。
第三,直接解决Donnie Darko的困扰,这在事件37中最明显,因为她说出了与心理医生身份完全不符的话:“若天空破裂,那规则,定律就不复存在了,只剩下你和你的记忆,只剩下你的抉择,你所触碰过的人,若是有世界末日。
那只是你和他的末日,与旁人无尤”。
这段话明明白白的告诉Donnie Darko:离线宇宙毁灭的世界末日只局限于离线宇宙,并不会伤害原发宇宙的任何人,不要害怕自己的所为。
说白了,心理医生就是直接告诉Donnie Darko,大胆的干,不要怕,完事之后什么也不会发生!
最后,她告诉Donnie Darko药没有效果,也是要打消Donnie Darko的顾虑,明确告诉他没有病,他所认知的都是真实的。
Kitty Farmer:第一,她与Karen Pomeroy交恶,造成Karen Pomeroy被辞退,间接引发Karen Pomeroy给出Donnie Darko“CellarDoor”的指示。
第二,Karen Pomeroy委托Donnie Darko母亲照顾孩子们去洛杉矶,使得Donnie Darko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有机会给姐姐开派对。
这也就促使Frank出现在派对上,引发出Donnie Darko的思考,让他去Roberta Sparrow的“CellarDoor”小屋,导致两个死控体的出现——“Frank”和Gretchen Ross死亡。
Kenneth Monnitoff:第一,在事件19中,通过Donnie Darko的咨询,引出Roberta Sparrow写得《时空旅行的哲学》。
他的这个作用非常明显,因为既然Roberta Sparrow的书不可告人,为什么他还要给Donnie Darko?
还有,为什么他会有这本书?
第二,通过发明课的设置,让Gretchen Ross遭到混混羞辱,使Gretchen Ross与Donnie Darko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给Gretchen Ross干预Donnie Darko的生活创造机会。
学校的混混:他们是直接造成Frank和Gretchen Ross死亡的原因。
Jim Cunningham:他家被烧毁后,引发Kitty Farmer委托Donnie Darko母亲照顾孩子们去洛杉矶之后的一系列事件。
Donnie Dako父亲:在事件32中,父亲明显的起到与心理医生相当的作用,即引导Donnie Dako认清自己的现状,鼓励他遵从自己的命运。
因为他说道“他们大部分是傻瓜,他们密谋的只是一桩傻事。
他们害怕你这种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你聪明”,这段话很明显是在鼓励Donnie Dako按照自己所想去行事,给Donnie Dako继续的勇气。
Gretchen Ross:她是死控体,但是她直接参与到Donnie Dako的生活中,通过生活细节来引导他。
这些在电影中有很多,诸如她说的话、她的眼神、她的行为等等,当然也包括她自己的死。
此外,通过她与Donnie Darko迅速确定关系,就可以知道她的目的很奇怪。
哪个女孩会在第一次见面就答应做人家女朋友?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整个离线宇宙中,Donnie Darko的命运都已经被计划好,除了以死控体为主的“引导陷阱”之外,Donnie Darko身边的所有人都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引导Donnie Darko的命运。
这一切也点明了电影的主题,就像因为书中第四章明确说道“主说,一切皆有原因”。
看懂了电影的剧情,再来说说电影本身。
电影最突出的地方时它的音乐,影片选用了很多八十年代的音乐,使得电影具有独特的八十年代韵味。
片中出现的歌曲大多舒缓、低沉,不仅符合影片的剧情,更增添了电影本身宿命的色彩。
而且,歌曲的选用与剧情完美搭配,简直如量身定做一般。
Richard Kelly对八十年代的感觉,深深蕴含在音乐中。
此外,本片的剪辑、镜头、视角也更外出色,尤其是在Donnie Darko进入学校之后的一连串镜头,简明扼要的概述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关系,配合着动听的八十年代音乐,使观众迅速的沉浸在影片氛围中。
总之,本片不仅剧情完美,电影在技术方面一样出色。
写完以上这些,可以知道Richard Kelly是一个天才。
抛开他年龄、经历的方面不谈,只从这部电影中就可以知道他的思维与智慧是超群的。
对于他,我只能说Richard Kelly虽然现在从事的是电影行业,但是如果他将自己的才华放置在别处,比如物理、哲学、宗教,或者是音乐方面,同样会是一个佼佼者。
那样的话,可能不会有电影《死亡幻觉》,而是有某某科学奖项的获得者Richard Kelly,由他在某一方面给人来带来进步。
额外说一句,说本片不好的人,是根本就没有花时间去思考这部电影。
如果一些人真的思考了,还是不喜欢的话,那只能说这个人太笨了!
他只适合看脑残片!
本片演员都是很有功力的演技派。
男主角Jake Gyllenhaal精彩的表演是电影好看的重要因素,他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命运被既定的悲剧人物。
Jake Gyllenhaal那时还很青涩,现在已经是男人了。
女主角Jena Malone出场时间不多,但是让人印象深刻,一是因为她漂亮的容貌,一是因为她出色的演技。
只可惜她没红起来。
影片的其他配角都是小有名气且都有知名作品的演员,Drew Barrymore、Katharine Ross、Patrick Swayze、Maggie Gyllenhaal、Mary McDonnell、Ashley Tisdale、Seth Rogen都是如此。
从星光璀璨的配角名单里,可以看到本片的选角非常独到,他们不只有名气,还有演技。
当然,这样也符合商业需要,用一批知名演员带动这部新导演执导、新演员做主角的电影,可以不赔钱嘛。
总结一下。
《死亡幻觉》这部电影用复杂的剧情、精致的画面、怀旧的音乐和演员精湛的表演,阐述了一个关于宗教的主题。
它用科学的外壳包裹了一个“神”的内核,表达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论。
像本片这样涉及如此全面的电影,世界上并不多见。
此外,在众多费脑子的电影中,如《禁闭岛》、《盗梦空间》等,它们与本片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了。
Jena MaloneJena Malone序列:0644[死亡幻觉].Donnie.Darko.2001.DC.BD.x264.720p.DTS.MySilu2011-12-012011-12-03
这部片子我看了两年——05年1最后一天的晚上10点到06年第一天的凌晨12点多,看得我浑身发冷+神经错乱。
那晚躺在床上想这部电影想了很长时间,结果过了很久才睡着。
这部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可能正是在此:它不是那类看完就看完了的片子,它会在你脑海里停留很旧,让人回味不已。
这也许是因为它的情景比较复杂怪异,电影中涉及到了不少与物理、心理相关的内容,让人不得不去查大量的资料。
而且影片有太多的留白供人讨论,在imdb为该片设立的论坛上,时不时有人会提出一大堆问题。
对于不同的观众而言,对电影的理解可能也会不同。
在很大程度上,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我现在怀疑自己是否也有点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看完电影后我查了很多资料来寻求解答。
它的官网很值得一看,在里面会你也许会找到一些答案。
(http://www.donniedarko.com/)另一个喜欢Donnie Darko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诗意。
这使它完全有别于那些傻不拉叽的心理悬疑片、科幻惊悚片什么的。
无论是场景还是音乐都处理得非常优美,甚至有那么一些感伤。
有一点像缓缓逝去的青春,看似单纯却又复杂,喧闹之中又有太多无奈。
Fear & Love,线性体会到的情绪两极。
西方人的思维是简单的直线型,完全没有咱们老祖宗“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的大智慧。
不过偶尔也会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那么几个聪明尖锐却又不懂得隐藏的怪胎出来,结果想当然地,会被心理学书籍描绘成为精神问题病患。
(人脑同样是存在一些固定的思维和接受模式,权威的理论更加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死亡幻觉》(DONNIE DARKO)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这样的一个异己分子之中的高中男生。
我更倾向于将这个世界理解成为一张网,或许知识层次人际关系等等,就连今天吃的早餐,上班时乘坐的交通工具,都有看不到的羁绊相互联系制约着彼此的发展。
经济学上存在类似的理论,那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面所说的:看不见的手。
上帝之手。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这一理论来控制其发展。
推及到片中发展安排就是Donnie眼睛所看到的每个人胸口的液体状引导物。
他曾经试图以大脑力量来控制自己不按照引导物带领方向前进,最终还是失败。
似乎每个人的行动都是被外力所支配的,改变的。
有点宿命的味道。
至于时间旅行,著名科幻作家斯蒂芬霍金提出了一个很好并且理论上可行的解决方法:根据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理论引申而出的“虫洞”-罗森桥,即通常人们理解中的时空隧道,可以迅速达到目的地,而不需要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地继续生活。
(其著作星际之门,到现在已经拍了200多集,所根据的假设条件也是这一理论)不过这样一来就牵涉到伦理学领域的问题:人类的繁衍生息究竟还有无必要?
事物究竟是按照其固定可控的发展规律来进行还是遵循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从弱者开始认识到这一改变生活的方式,强弱关系也就随之本末倒置。
经济社会上来讲,强者的定义早已从孔武有力转化成为可操控身边人生活的变化发展。
任何科学命题在实验技术尚未达到之时都可以理解成为哲学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本片讨论的范围之所在。
凶眼白兔人对DONNIE(当尼,下同。
原因仍然是我懒得在中英文之间切换)发出暗示:28天6小时42分12秒之后,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当尼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家附近的高尔夫球场上,懵懂地走回家发现房屋的周围包围了警车,而自己的床被从天而降的飞机引擎砸塌。
侥幸凭空拣回了一条命,需要面对的问题却只有更多。
从比较唯心的观点来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就像杨德昌所说,这个时代,没有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得你去告诉他要什么。
于是乎发展出一整套关于情绪两极的Mr Advertisement的雄辩理论拥有了一大群包括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在内的忠实拥趸。
却没有人知道他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掩面哭泣。
偶像也不能被从此神化,所有正常人拥有的喜怒哀乐,他们同样具备。
理论欺骗的只是别人。
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冷暖自知么?
一把火烧出来一个儿童地下春宫,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是2002年,正是Machael Jackson闹官司最焦点的时刻。
当然无从揣度导演用意是讽刺还是表明理解。
只是看到一些平时隐藏在光鲜外表之后的东西——很多事情,并不如看上去那样简单。
这部片子构成了我一种印象,类似于男版和现实版的爱丽丝漫游仙境。
制片人德鲁巴利摩尔是我所喜欢的为数不多的我行我素的好莱坞女星之一,在片中饰演了一位真正热心于教育的主人公眼中的好老师。
然而即便是在88年的美国,这样的教师还是因为与其他教工格格不入而顶着被开除的风险坚持着自身认为是正确的教育表达方式。
客观来讲,似乎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于陈述表述方式,不加以褒贬地主观臆断,似乎任何表达都有成为真理的可能性。
换到人类的社会性来说,往往就成了大多数人占优。
即便是在证实日心说比地心说远远更加接近于真实的今天,宗教仍然具备它存在的道理。
科学尚且如此,况乎人心?
在光合作用书房翻看的时候,不同版本的心理学书籍随着出版日期的临近现在此刻变得越发厚重。
许许多多的衍生分支都在发展进步和提高,无非也就是用可被接受的表述来说明人可能存在的思想状态。
(我这段话写得像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语法顺序,汗)男孩当尼在被父亲载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曾经是修女的号称死亡婆婆的一个耄耋老人,多年之前她曾经在当尼的学校任教,还写过一本名为《时空旅行奥义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的著作。
从官方网站上翻译过来,大概如下:前言 此书为天行无常时之简易指南;我希望它纯属虚构;否则我只好为你祈祷;如若书中预言之事在我有生之年发生,请万务在为时太晚之前找到我。
——1944年10月 罗伯塔•安•斯派罗 第一章 离线宇宙(Tangent Universe) 原发宇宙(Primary Universe)充满危机。
战争,瘟疫,饥馑,自然灾害。
人人难逃死亡。
第四维时间相对稳定,但并非无法穿透。
使其织体崩坏的意外很少发生。
而一旦离线宇宙出现,其本身将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星期。
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其在原发宇宙内的遗骸——黑洞将摧毁一切存在。
第二章 圣物(Artifact)与活体(Living) 当离线宇宙出现,时空涡流附近的人们将处于这个危险新世界的震中。
离线宇宙发生的第一个征兆是“圣物”的出现。
当“圣物”出现,“活体”将出于好奇将其收回。
“圣物”通常为铁器,如来自古玛雅文明的箭镞,或中世纪欧洲的铁剑。
被送回原发宇宙的“圣物”经常被视为宗教图腾,因为它们在地球上的出现完全违背因果逻辑。
第三章 水和铁 水和铁是时空旅行的关键元素。
在离线宇宙中,水是用来构造时空之门的屏障元素。
铁是构造圣物容器的传递元素。
第四章 梦 当“被控体”(Manipulated)从离线宇宙苏醒时,他们仍会被梦魇缠绕,但大多数不会记起先前的经历,那些保留些微记忆的人会为其在梦中的不良行为深感懊悔; “圣物”本身是它存在的唯一物理证据,其他一切均已在离线宇宙中灰飞烟灭。
据远古神话记载,一个马雅战士被箭镞射中而跌落悬崖,但附近却没有军队,没有敌人。
一个中世纪骑士被一柄尚未锻造的剑神秘刺穿。
主说,一切皆有原因。
第五章 活体接受者(Living Receiver) 活体接受者是选中的向导,负责把圣物置于返回原发宇宙的位置。
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或为什么被选中。
他将被赋予第四次元的神力。
强大的力量,念动,精神控制,召唤水与火的魔法。
他将被噩梦纠缠,幻视,幻听。
那些在他周围的人,称作“被控体”,将畏惧他,试图毁灭他。
第六章 死控体(Manipulated Dead) 死控体比活体接受者更加强大。
如果一个人在离线宇宙内死去,他将通过第四次元通道(Fourth Dimensional Construct)与活体接受者接触。
第四次元通道由水构成。
死控体据此控制活体接受者。
他会设置“引导陷阱”(Ensurance Trap)以保证活体接受者把圣物安全送还原发宇宙。
如陷阱运作成功,活体接受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在黑洞坍塌之前使用他的四次元神力将圣物及时送还原发宇宙。
第七章 活控体(Manipulated Living) 活控体通常是活体接受者周围的朋友/邻人。
不幸的是,出于返还圣物的任务要求,他们会经常表现出无理性的暴力倾向。
在此条件下,他们会不惜一切免于自己在离线宇宙的湮没。
从便于理解剧情角度来考虑,这本书似乎可以成为本片最主要的一个线索。
官方主页做得蛮有意思,有三个level,相当于是一个简易的猜谜游戏。
简单来说本片剧情大致如下:我们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原发宇宙中。
由于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原发宇宙会偶尔偏离正常的时间轨道,走向注定毁灭的歧路——离线宇宙。
离线宇宙出现的第一个信号是“圣物”的降临。
为免于整个世界的覆灭,某个被“神之手”选中的“活体接受者”必须在离线宇宙的大限到来之前,将“圣物”送还原发宇宙。
他周围的“被控体”将竭尽所能诱使他完成这一天降大任——“神圣调停”。
在这之后,离线宇宙将准时关闭,原发宇宙则返回“歧路”的起点,继续沿原有方向运行。
而包括“活体接受者”在内的一切“被控体”,都将不复记忆。
心中只留些许残片,仿佛大梦刚觉。
本片故事(除最后一段之外)均发生在离线宇宙之内,一切事件都沿着宿命的轨迹引向唯一的结局:Donnie牺牲自己,拯救原发宇宙。
“圣物”为喷气发动机,“活体接受者”是主人公Donnie Darko,“被控体”是其余所有人物(即时空涡流产生地Middlesex的小镇居民。
其中弗兰克和女主角Gretchen均是“死控体”,但只有弗兰克使用了异次元通道与Donnie沟通;他们在离线世界里唯一的作用就是设置“引导陷阱”,保证Donnie在可接受的心理范围内到达命运终点)。
离线宇宙的大限是:28天6小42分12秒。
那一刻到来之时,也就是黑洞吞噬一切的世界末日。
同样从电影的官方主页上面看到一些细节花絮,可能更有助于理解本片表达。
比如心理医生给Donnie开的药其实是“安慰剂”(没有实际药效,起心理暗示作用);弗兰克其实是Donnie大姐的男朋友等等。
目前市面上没有加评论音轨和导演删节的20几个片段的DVD出售,不过死亡幻觉(触目惊心28天,港版的翻译不太好)仍然不失为一部值得收藏品味的电影。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原声音乐做得相当不错。
怀旧的诗意感觉。
虽说这个时代提诗意这回事有点矫情。
一个人在给一群人讲故事,这个故事毫无趣味而又荒诞不经,引得周围的听众嘲笑不已,而假如这个时候讲述者又说出了一套晦涩的理论,通过这个理论似乎能够把故事说圆了——产生的效果就跟此片一样:首先,会有一个很“好学”、很爱“专研“的听众一拍脑袋:对呀!
照你这个理论,是这么回事啊!
之后产生的就是多米若效应,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不如别人,会去绞尽脑汁琢磨,想方设法让这套理论跟故事对上号——尽管前者很有可能就是讲述者的托儿,跟他事先商量好的,我不知道心理学对这种现象有没有个说法,无论如何,讲述者成功了。
不少豆瓣(包括IMDB)的高分电影就是这样来的——我这样说,是因为先不说那套时间理论如何,而在于电影本身:实在乏善可陈。
《死亡幻觉》: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passionfly 时间旅行对平常人而言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你想要回到过去,那就加快自己的生活节奏到极限,努力尽快成长到世界精英的顶层,比如去美国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实验室做个科学怪人,或者到联合国当个外交大使之类的,然后突然有一天,你脑袋被若干年前的一个时间旅行计划再次提醒抽筋,该是回到过去的时候了,于是你回到原先所在的中国某小城市的一个出版社、图书馆或学校里继续默默无闻的工作和生活,你就知道什么叫回到过去了。
反之,如果你想去到将来,更简单,把自己的生活节奏降到最慢,比如关在屋子里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个二十年,如果忍不住,可以直接犯个什么抢劫罪之类的,关牢里去,二十年后放出来,你就去到未来了。
所以,时间旅行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改变过去的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永远只有一个,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不过是头脑里的一种概念(memory and dream)而不是现实。
时间旅行的真正意义其实仅在于改变现在的自己,改变现在自己的时间轴快慢,相对于你周围的世界,你可以不同的节奏成长。
最极端的例子,以高速成长回到过去的就是“神童”、“少年天才”,别人看他们很惊讶,他们看别人却很失望;而以低速成长去到未来的就是“隐者”、“龟仙”,别人看他们很不耻,他们看别人却很欣慰。
《死亡幻觉》2000年7月开拍,2001年在sundance电影节上首映,作为《回到未来》三部曲之后的又一部时间旅行集大成者,该片艳惊四座,时年25岁的白羊座导演兼编剧Richard Kelly(1975.3.28)从此一鸣惊人,此片还把男女主演推向了巅峰,Jake Gyllenhaal之后连续接演大片《后天》、《断背山》和《十二宫》,Jena Malone也主演了《恶魔的复活》、《冷山》和《傲慢与偏见》。
可以说,《死亡幻觉》就像是一部时间机器,将数个青年人的艺术人生启动。
时隔八年,《死亡幻觉2》于2008年5月开拍,2009年4月发行,这次的编剧、导演和男女主演全是新人,似乎希望重新启动一次时间机器,再次托起巨星。
但Richard Kelly矢口否认与《死亡幻觉2》有任何联系,Jake Gyllenhaal在此片中也没有任何镜头。
新片编剧Nathan Atkins自称是《死亡幻觉》的忠实影迷。
细看演职员表,除了制片人Adam Fields仍然坚守阵地之外,第二部与第一部只有一个关键线索还在藕断丝连,那就是在第一部中饰演Samantha Darko的狮子座女配角Daveigh Chase(1990.7.24)这次成了第二部的女主演。
在第一部拍摄时,她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孩,而八年之后,已经出落成了妙龄少女。
原来这八年,我们等待着的,是S.Darko作为角色和演员的同时成长…… 尽管Richard Kelly否认,但回看《死亡幻觉》第一部中给Samantha的镜头的确都很有余味,似乎早就预示着《死亡幻觉》续集将以她展开:影片一开始就是Donnie在晚餐时当着Samantha说脏话;之后是住宾馆时,Samantha不愿与哥哥一起睡;上学在车站哥哥威胁她不许告密抽烟,否则仍了她的独角兽;在发大水案发之后,Donnie与Frack兔子的对话被Samantha打断;当Donnie提到Roberta Sparrow说的每个人都会孤独死去时,居然出现了Donnie陪着Samantha一起跳蹦床的镜头;而Samantha的sparkle motion在跳舞表演时,Donnie却正在烧Jim的家;片尾Donnie要坠毁飞机引擎发回原来世界时,Samantha和妈妈正在飞机上…… 第二部开始,Samantha在荒野中梦游,黎明时醒来,捡起了她的风车,路上看见车窗外电线上奔跑的独角兽,在后面意外身亡Corey替她整理遗物时,发现她儿时的作文,正是第一部中语文课上小Samantha的作业:Ariel 是一只迷失的独角兽, Justin王子发现了它,并被带入了一个隐形的神奇世界……这里的Justin王子恰恰就是第二部的男主角Justin Sparrow,他正是第一部中Grandma Death也就是《时空旅行奥义书》的作者Roberta Sparrow的孙子。
其饰演者James Lafferty与Jake Gyllenhaal和Mel Gibson都有点神似,应该也是可造之材。
《死亡幻觉2》在拍摄手法和情节细节上也极尽其能事地模仿《死亡幻觉》,编剧Nathan Atkins对第一部的迷恋程度可见一斑。
比如冰箱上的字条,进入舞会时的音乐加慢镜头,电视机里的节目,水和铁的意相,胸前出现的水柱形漩涡,快闪的梦境,影片结束时的慢镜头重放各角色的新生等等。
情节上比较明显的还有:(1)两部都出现了电影院及其门口的海报,第一部是Halloween Frightmare,Double Feature,The evil dead,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而第二部中出现的电影则是较晚些的Alice in wonderland,12 monkeys,Strang days,Elements of origin,The dark lands;(2)同样出现了宗教与猥亵儿童问题,第一部是Jim Cunningham的fear and love节目以及心理医生提到的atheist无神论者和agnostic不可知论者,第二部则是Trudy Potter的wwjd的腕带引出的John Mellit神父的儿童教育案以及他与sam和Corey关于犹太教和撒旦教的讨论;(3)同样出现了政治问题的探讨,第一部中对总统选举议题贩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报道,在第二部中则是穿着军装的Iraq Jack暗示着1991年的海湾战争。
(4)同样出现了关于司法和正义的问题,第一部是警察对照笔迹调查砍水阀的人和捉拿Jim,第二部中则是误抓Justin绑架杀害儿童的冤假错案;(5)第一部中Donnie的爸爸Eddie Darko提到的老同学Frankie Feedler离奇死亡暗示其他切线世界的发生,在第二部中,同样有旅馆老板敲门时提到的离奇死亡的歌手elvis Presley、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以及在Samantha意外身亡后Corey与Randy去资料馆查报纸上报道的各式离奇的意外死亡。
(6)同样的大量使用兔子头的细节道具,在第一部中Donnie雕刻的万圣节南瓜,Frank的素描画和制造作坊,在第二部中,则是Samantha珍藏哥哥的手稿和Justin寻找废铁手工打造的作坊,还有陨铁落下形成的陨坑形状以及Jeremy最后吃饭时盘子里的蔬菜造型等,都是兔子头。
两部片子所不同的是,(1)第一次是在东部地区的middlesex virginia,而这次的故事背景放在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镇Conejo Springs;(2)第一部是1988年万圣节前的28天切线世界灭亡,而这次是1995年独立日前的4天就结束;(3)主要的视角放在了死控体Samantha身上,而不是活体接受者Justin Sparrow身上。
所以主要是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4)第二部正面展现了死控体的轮回(上次切线世界死循环的Samantha带Justin从风车上跳进虫洞,Corey拿着水去山洞,之后汽车被虫洞卷走)和活控体在切线世界的毁灭(Jeremy的溃烂),在第一部中这些则是隐藏的暗线。
综观两部《死亡幻觉》,第二部对第一部形式上的模仿认真细致有余,而实质上的创造和突破不足。
对于那些希望在第二部中找到第一部中遗留问题的答案的观众而言,无疑会感到失望;对于那些对Richard Kelly这样的善于自创体系的天才作品的胃口越来越重的观众而言,自然也会觉得没有惊喜,难以恭维。
也许,部分女性观众,例如《处女之死》之类的粉丝,会为有一部女版的《Donnie Darko》而感觉爱不释手。
对于美国中部小镇的观众而言,它或许更贴近农村地区的生活。
第一部到底留下了怎样的问题呢?
大部分人纳闷的还是飞机引擎从哪里来吧。
在《时空旅行奥义书》中将这种人造物(artifact)与原来世界里的活体和切线世界里的活体接受者联系起来,由切线世界里的活体接受者(第一部末尾的Donnie Darko)将其运送来,由原来世界里的活体(第一部里的FAA官员,第二部里的旅馆老板陨石收藏者)将其取走。
在第一部中活体FAA没有下文;而在第二部中陨石从哪里来,是活体接受者Justin Sparrow从切线世界发射过来的吗?
又没有上文。
这就是两部片子不能对接和互解的关键所在。
在现实世界里,飞来横祸砸死人的事件也不少,但飞来的物体往往来自现实世界,“一切皆有原因”不是主说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即使是陨石,也不是来自另一个时间,而只是来自另一个空间,仍然合乎逻辑。
但是飞来的飞机引擎找不到出处,确实是第一部故意留下的难解之谜。
第一部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实质性的深入理解甚至创造性的突破呢?
关键就在本文的开篇:“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死亡幻觉》第一部之所以感人和吸引人,其煽情的地方不在于爱情,而在于反讽。
机械僵死的教育,道貌岸然的政客,伪君子的道德卫道士……那些在切线世界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恰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中的常态,而切线世界中,具有神力的活体接受者会对这一切进行破坏,死控体设计陷害他以复活,活控体设法阻止他以苟活。
在这充满矛盾和阴谋的世界里,一个从懵懂到清醒的年轻人肆无忌惮的按照理想主义的模式鞭挞现实中的一切虚伪和丑恶,从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叛逆走向坚定而果决的背负和牺牲,超越的是自己而不是时间的成长,这才是《死亡幻觉》吸引人的精神实质所在。
第二部中,从女性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Samantha、Corey与Randy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爱慕、嫉妒与悔恨关系,以及在Samantha这样的美女眼中,像Jeremy、John Mellit牧师和Justin Sparrow这些个怪男人,对他们的好奇与厌恶又充满了隐喻。
女性的成长毕竟与男性的主题有所不同,她们更多的是向内问心而不是向外问责世界。
所以第二部中,科学、宗教、正义、金钱、美色与友谊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来象征的。
这便是第二部对第一部真正的精神继承。
经过这一切切线世界里的挣扎之后,Samantha就像她的哥哥一样,长大成熟了,之前满嘴脏话,漫无目标的生活,被之后从容而淡定的走上巴士回家所取代。
尽管这个世界仍然那么suck操蛋,但是与死去的哥哥不同,Samantha活着,活着成长,就必须怀揣着梦想去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便是第二部结尾画心的意义所在…… 从愤青批判者到社会的中流砥柱,从摇滚青年到为人父母。
有多少时候,你曾为自己的过去懊悔或怅惘?
你用一生的时间去试错,获得的教训去告诉你的孩子,可他们偏偏要重新亲自再试错一遍,你是否曾为此感到气恼和无奈?
看到酒吧迪厅里的美女帅哥,无节制耗尽青春的玩乐而不顾将来、不计责任的纵欲?
你能否把他们拉出吵闹的夜店,在宁静的角落里告诉她,你年老色衰了没人追求没人买单了怎么办?
怀孕了你的孩子生下来谁来养?
你的父母老了怎么办?
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 《死亡幻觉》用切线世界里的巨大归谬,让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反观自身,学会心存善良并懂得感恩与珍惜。
科幻毕竟是科幻,于现实和历史中,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但却能通过头脑里的智慧,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憧憬(memory and dream),来实现这种自我反省。
我们知道了过去的选择导致了现在的后果,就可以通过改变现在的选择来改变将来的结果。
快一点成长,快一点成熟,快一点减少犯错,快一点赎清业障,这便是时间旅行的意义之所在。
博客原文链接http://student.mblogger.cn/passionfly/posts/282375.aspx
一般说来,cult films都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至少十几年后再来看,才能知道它是不是。
但本片应属例外——现在它在imdb的top movie榜上就已经位列第89了。
有影迷说,它至少值得看5次——一周之内!
影片从唐尼•达科被一个兔型人叫醒开始,那人告诉他,28天6小时42分12秒之后,世界将会毁灭。
接着,一个不知哪儿掉下来的飞机引擎砸坏了他的家。
然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奇妙的预知能力。
在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后,唐尼•达科忽然明白了,他只是生存在一个离线宇宙(Tangent Universe)中,而他只有在这个宇宙中牺牲,才能令原始宇宙(Primary Universe)回复正常。
这是一部不仅奇异,而且相当难以理解的影片。
在影片中,时间是混乱甚至封闭的,因果律荡然无存。
你必须注意片中所有的细节,甚至还要上它的官方网站(www.donniedarko.com)才能解读出故事背后的玄机。
这令无数的观众像玩拼图和猜谜游戏一样地去讨论,甚至为此写下长度可观的分析文章。
影片中有很多向以前的cult films致敬的桥段,包括《深渊》、《evil dead》、《闪灵》等等,更加强了影片的cult味儿。
梦幻、迷离、奇异的超现实氛围弥漫在整部影片中,让你对现实渐渐产生疏离和陌生,犹如庄生梦蝶一般。
主人公唐尼•达科代表了那些充满梦想,却不适应现实的畸零人士,他们敏感、矛盾、封闭、有激情,愿意像唐尼•达科一样,或者说像基督一样,通过受难而获得解脱,拯救世界(或者仅仅是自身的生活)。
而cult films的fans恰恰有很多都是这样的人。
因此说,和《猜火车》类似,《唐尼•达科》不能仅仅看作是青春惊悚片。
在那比《黑客帝国》还繁复的情节逻辑背后,却是一个忧伤怀旧、极富诗意的青春寓言。
以我正常人类的智商只能理解到1世界又一次被一个单薄的小肩膀拯救了;2那个飞机引擎是何方神圣……其他的巴拉巴拉完全混乱……
Mad World by Gary Jules,《小牛》式收尾。《麥田捕手》科幻版。
又一部堪比穆赫兰道的消耗脑细胞片子 每当涉及到某某物理名词以及一大推理论...脑浆都要被榨干.fuck me~
導演設計了一個既定的規則此片需要在規則下才能make sense,有牽強但線索明確配樂和剪輯以及場景切換有條不紊循序漸進。此片無inspiring主題不喜歡但年輕的jake演技就很讚!
就算是立意新颖,但是节奏也太慢了太慢了太慢了!!!!!!!而且没啥个名堂出来。
不知所谓。想问问给超高分的网友,你们真的都看懂了?
故弄玄虚,不知所谓
还好过了那么久来看,这片子可以用来当高考题了,==!,不信你可以尝试下。看片子第一次这样费脑子。演员阵容强大,看到那么多熟悉面孔的青春,感慨。还有最后那首经典的Mad World,太让人悲催了,与情节严丝合缝,这个原版放在这里比亚当的好,adam那个太喜庆,还是原版更加悲凉。
故事不够吸引人,科幻得一点不科幻,节奏慢得根本不符合剧情,沉闷地完全像在装逼
看得是导演剪辑版.前半段我一直分不清故事类型的实质..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挣扎.直到认真琢磨了那本书后..我释然的笑了.....原发宇宙与离线宇宙的线索全在那本书里..我尤其享受把书中专有名词与事件人物对号入座的感觉..跟拼图似的..当挖掘出“圣物”究竟来自何处的真相后..不免虎躯乱震了一把..贼贼得干笑了几声........观影过程中几首老歌的搭配也实在是惊艳..完美结合了影片中处处体现的叛逆青春气息...另外...我对片中的Gyllenhaal姐弟流口水...而对Jena Malone则是流鼻血..
这是一部让人看的脑抽筋的科幻电影,影片真可谓是极尽聪明耍弄之能事。要想了解导演的用心,你要做许多功课。比如你要对能量守恒定律坚信不移,还要明白“原发宇宙”与“离线宇宙”之间的关系。
最爱的CULT片
昏昏沉沉,神神叨叨,的确没怎么看懂,看了影评也没觉得是个多巧妙多精彩的设定。
一个人的世界末日
看不懂哦,看不懂。看了一些评论还是不懂。我喜欢影片开始不久在学校伴着音乐的那个长镜头,阳光灿烂,慢镜头中的人都很美,怀念校园。
1、故弄玄虚,跟<穆赫兰道><蝴蝶效应>什么的完全不能比。说这是高智商片简直就是侮辱智商!2、Donnie的观点很犀利而已。
没看到什么意思,看了评论明白了原来飞机事故让引擎遇到虫洞来到了28天前的时候,把房子压垮了,主角最后是自己回到了过去被压死了吗
比穆赫兰道还难懂的电影被我发现了,哪怕看了影评还是觉得很无聊的剧本,全片无高潮还那么长,不明白IMDb这个分是怎么打那么高的!导演除了此片其他都是烂片,更能说明此片明显是皇帝的新衣!唯一的亮点是,女猪脚蛮cute~
没有B就不要装!
難道那麼噁心是因為是導演剪輯版的緣故??一顆是給Drew Berrymor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