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你们听过那个传闻吗?
附近的山坡上有个小游乐园,我听说那里住着一个长得很帅的魔术师······那个魔术师表演的是真正的魔术,他在施展人体截断术时,会把人真的斩断;施展大变活人术时,那个人真的会失踪。
而且,他在开始魔术之前,总是紧紧盯着对方,这样问道:‘你,相信魔术吗?
’”Netflix原创剧集《安娜拉苏玛娜拉》是根据漫画改编的一部音乐剧。
讲述一个因残酷的现实疲惫不堪的高中生雅伊,遇见了住在废弃游乐园中的魔术师李乙后所发生的故事。
开头用讲惊悚故事的形式,一下把人拉进神秘的废弃游乐园,动画加强了黑暗童话的氛围感。
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部剧的风格,魔幻中带点悬疑、还有一些童话色彩。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画风有一点眼熟?
还记得高文英的暗黑童话吗?
这部剧的动画部分就是由《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动画&高文英绘本的原作者所绘制的他的画风辨识度很高,奇诡黑暗,神秘感十足。
这一幕动画,聚光灯下魔术师的影子,随着镜头推进变成了真人。
影子是这部剧的表现手法之一,表现出强烈的戏剧张力之外,也表现了魔术似真似幻的特点。
另外,每一次男女主唱歌,就是在用歌声表达他们此刻内心情感,这是音乐剧特有的表达方式。
当雅伊被追债人为难,魔术师现身帮助她,原本以为会用魔术奇迹般脱困,却不料被识破,下场就是魔术师被暴揍一顿。
现实中落魄的两人,在歌声中影子脱离了身体,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光追随着影子,两人的影子在空中起舞、翱翔。
影子表达了他们内心渴望自由和安定、渴望童话般的治愈,可以轻快地起舞,但是肉身被困在黑暗的现实中中动弹不得。
另外,雅伊这个名字的韩语发音,和“孩子”的发音是一样的,所以后面魔术师说:“就算你长大了,也还是雅伊(孩子)啊。
”暗示了雅伊的本质,永远像一个孩子那样单纯、保留童心。
这点让魔术师很喜欢。
下面这一段是魔术师与不怀好意的女高中生僵持的场景,魔术师先用蜡烛和气球的模式,证明他能只通过影子,熄灭蜡烛、刺破气球,下一个就轮到女高中生了,尖锐的刀的影子渲染了紧张感。
魔术师持刀慢慢逼近女高中生,布幕上刀的影子此时是水平的,女高中生内心紧张,但不能表现出来,选择先发制人,她提到了失踪的同学,暗指她怀疑魔术师与失踪女生有关。
这一幕,女高中生在画面右边的前景,画面占据的比重大,看似强势,但后面的影子却在画面最左侧,且正处于受威胁的状态。
这个画面表现了充满威胁性的、紧张的心理战。
女高中生说完之后,魔术师的动作变化了,依旧是通过影子叙事。
他高举起手肘,一个略夸张的动作,手臂与刀形成斜面,45°斜向下,刀尖影子对准女生,此刻他占据了画面的上方,处强势地位,女生影子很低,是绝对弱势地位。
影子叙事表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张力,随着影子逼近,紧张和惊悚感让人不禁屏住呼吸,这一幕也让我想起了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
换一个角度,又变成了女生占上风,她的影子和她也不再分隔两侧,而是紧贴着,魔术师占下风了,对影子的威胁性也没有前面那么强烈了,她问魔术师和雅伊是什么关系,这时停电,魔术中止。
用影子完成了几次反转叙事,可见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
还有一场戏也和光影、影子有关,是与主旨紧密相连,拍摄手法非常惊艳的一场,完全的形式主义,就像在舞台上。
在魔术师的“魔术”中,罗一等直面了他的困境和陷阱,也表现出普遍的应试教育升学压力下,孩子们失去自我和学习本身的意义,为了追随世俗、社会规则所定义的成功,像一个个上了发条的、大人们的玩具。
灰暗的色调、没有边界的黑暗,孩子们整齐划一的、丧尸一般的举动;与其他人逆行的、垂头丧气的红书包孩子······习惯于追逐聚光灯,不知道为什么要追、要跑,因为大家都跑所以也跑了起来,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一等”,第一名,连名字也是一等······如果同学摔倒(考试失利),就从他身上跳过去,如果同学和他争第一,无条件甩开那个人,向着光亮,不是象征希望的自然光,而是人为设计的灯光,也就是世俗规定的成功和光明跑去,最终只是无意义地绕圈圈、回到原点罢了。
歌词在表达罗一等潜意识的觉醒和反思、对现实处境的质疑,“为何要奔跑”、“难道不是那个并非我的我在动身吗”、“无法逃脱的陷阱”、“停下,现在还不晚”······
魔术师用一只手挡住了光源,罗一等追逐的光圈便消失了,说明了这是假象、陷阱,一等追求的那种“一等”只是被人设置好的幻觉,最终这种幻觉让他筋疲力尽、掉进深渊。
而魔术师,是那个拉住他的人。
魔术师帮助了罗一等,正因为他以前也是那样的孩子啊。
被学习逼疯而跳楼的孩子,被当成精神病关进医院的孩子。
在别人眼中,他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不务正业的疯子柳民赫,如果周围有犯罪案件发生,警察们会戴着有色眼镜第一个怀疑他,因为他不在这个社会所定义的“正常人”标准内。
而只有雅伊和一等知道,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
魔术师悲伤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单纯的孩子被现实世界扼杀、失去童心,不得已活在世俗的目光下,失去了做自己的权利。
魔术师仍然是一个单纯的、充满童心的人,失去了心爱的鹦鹉会悲伤恸哭的人,所以他成为了真正的魔术师,但永远无法被这个世界接纳,只能消失。
魔术师的一个个魔术,以及他的消失,抛下了最后一个疑问,这些到底是魔术,还是魔法呢?
我们默认魔术是依靠技术的,而魔法不是。
本质上,这是一个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问题。
就像给一等的魔术,他追逐的聚光灯是真还是假?
别人为他定下的人生,是他自己真正的选择,还是一个表面光鲜、实则为大人利益驱使的陷阱?
世俗的标准,那条线是真的存在吗?
还是一种越发扭曲的欲望造成的执念呢?
《少年法庭》里也提到了韩国青少年自杀率居高——“这不是谈谈教育良心的问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大人们的私欲正在无情践踏孩子们的未来。
”
在思考教育的议题上,《安娜拉苏玛娜拉》触到了问题的表面,当然是不如《少年法庭》或《天空之城》探讨得深刻,更偏重魔幻、童心的表达方面。
除此之外的小缺点,就是剧本中段稍显松、拖沓,如果缩短成一部电影应该更棒不过,这是Netflix第一次结合韩国音乐剧的原创剧集,形式上极具创新。
实际上,韩国音乐剧、舞台剧的地位一直很高,但比较局限为本土,只在剧场、舞台上演出。
结合电影特有的镜头语言,打破舞台边界,制作成剧集借由Netflix推向全世界,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
作为音乐剧出身的演员池昌旭,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动作剧、爱情剧的崭新魅力与声音演技,为了演好魔术师角色提前好几个月学习魔术,他精彩的魔术表演也是这部剧的看点之一!
新的体裁和类型,也需要新的目光去观赏。
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想一个问题就好了当魔术师问你:“你,相信魔术吗?
”如果你相信,魔术就是真的,像魔法一般神奇,不必去探其究竟;如果不相信,那就是把戏、是机关、是催眠。
似真似幻,这世界上没有正确答案的事情,都取决于我们怎么看而已。
公众号:霧風誌
知道是治愈,结果也治愈了,不过跟想象的治愈内容差挺大的,感觉还能再悟悟时就没了。
一等醒来周围都是油菜花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啊🥲,但是后来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打架剧情啊,最后虽说是退学了,但不知道有没有和家长和解或者什么的。
李乙在那样的家庭长大,最后终于有女主理解,治愈了,但是最后一集才引出来他自己的成长的事,不知道是不是我前面没注意伏笔,还是什么,最后男主这故事一出来,就是有点点低走的感jio。
人设真的很不戳啊,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
即使是身处这样的环境,男主依然像一个自己想成为的孩子,做着其实很酷的事。
女主虽然懦弱一直犹犹豫豫的不敢表达,但永远爱护妹妹。
一等暗恋女主那段真的很可爱啊!
也很心动!
(srds,他们居然可以一直做同桌)篇幅原因吗,很多剧情都不清不楚,节奏很怪,有时候真的觉得好慢好慢,特别是女二翻来覆去的做着什么,什么都讲了,但就那么一点点主要内容。
真凶说实话,最后反转来的突如其来,基本前面都知道了,无意义反转的感觉。
歌舞其实有点可有可无,如果变成飙演技应该也不错。
女主真的哭好多,心疼子。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唱一首歌啊?
怎么感觉都差不多?
非常推荐的一部剧!
虽然只有6集,但是每一集都像电影一样,制作非常精美!
情节不算复杂,连夜磕完停不下来!
画面很梦幻,居然是漫改的音乐剧,一开始担心会不会出戏…开局5分钟就告诉你,主演会带着你“自动出戏”,看完你会发现很治愈,有些偶像剧的情节其实可以扩展一下拍的更长,但是很赞的部分就是快进式的处理了一些“玛丽苏”的情节,反而很好磕,很细腻。
里面的歌也非常好听!
真的非常好听,反复听都很赞!
想知道是不是主演自己唱的?
和表面的诸多娱乐元素比起来,魔幻之音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因为疯子设定的主人公很难证明自己不是犯人!
他是疯子吗?
他不走通向名誉和财富的既定的路,居无定所,在现实中这样的人被看作疯子。
剧中他是靠魔术逃脱了,靠的是碰巧有另一个犯人碰巧被废弃的游乐园的不可能有的监视镜头拍摄到了。
魔术?
现实不是魔术。
电视剧在男主遁逃的时刻就结束了。
在大黑斗篷的掩护下他‘入地了’。
因为他无处遁逃。
他是悲剧,注定被现实社会的机器碾压的了。
电视剧的最后确实是胜利的结局,那个是编剧的魔术,给观众的希望和安慰。
池昌旭很帅,这部戏里他对’‘好人’‘非常亲切,却是个睁大了眼睛要说却无处可诉的,孤独到绝望的,听天由命的,自我嘲笑,愤怒悲怆的主儿。
只有鹦鹉一个朋友,它还死了。
他要的是一个好人对他的相信,不听谣言,相信,相信他不会是坏人。
要说这部戏的缺点,那就是娱乐性不够。
这部戏的主题就是,要想在现实中受到欢迎,你不得不走既定的路,不得不长成大人。
可怜的男主通篇都在问,你相信魔术吗?
我愿意相信,我们要相信魔术,我相信魔术!
哇塞,最近又想起这位韩剧颜霸了,从healer到今年已经足足八个年头了,颜值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哇塞,想起同一时期比他火的男明星,多多少少或胖或瘦,他好像遗忘在岁月老人的时光里,一直这么帅气。
看了下他最近几年的作品,还是一如既往资源不太好。
看完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又来看看这部剧,一开头就被池昌旭的歌声吸引力,虽然记得他好像之前就说是歌剧还是舞台剧的演员。
但是没想到歌声这么棒,哇,这个业务能力,真的是绝了。
期待他能拿到好剧本,多出现在影视剧里,让观众能多饱饱眼福。
第一集“它很酷,我是说你的波点丝袜”被魔术师安慰到了“妈妈,我之前不知道“大人”这个词这么酷”她满怀感激的,结果,其实是不怀好意(不知道为什么,从他看到她吃客人剩下的面包被抓包时,我想他就抓住了她的弱点,并且会利用这点,是邪恶的男人,果然,后面露出真面目了)安娜拉,苏玛娜拉~啊 好酷 虽然是假钞 虽然被打了 但是 他护住了她第二集上门讨债 “一直以来,我活的举步维艰,是否可以认为是神把真正的魔术师带到我的身边”为她点亮雨天的路灯 他其实在守护她呀 但是缘何起呢(答案在第六集)一等在背后维护雅伊,结果。。。。
“你……不是需要钱吗”又当面狠狠地伤了她的自尊心,还是小朋友呀,明明想要护她却选了最笨拙的方式~……虽然但是,音乐一起来,然后仿佛动画的舞蹈场景,还是很搞笑,而且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看到后面有些无感。
原本以为结局有意外之喜,因为还是把它当作魔幻来看的,但没想到最后是虎豹豺狼+有精神疾病史的帅哥魔术师,回归现实这点转的还是有点意思的,出乎预料就是一记忆点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你,相信,魔术吗”反反复复,最后的答案是我不相信,都是虚化都是想象,都是骗人骗己呀,不过是一时的短暂的迷人的虚幻罢了~最后,还是要感叹一下,原生家庭,父母的囚笼真的太可怕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身为父母,也该彼此放过了。
ps:看这部剧是源于池昌旭的造型和美貌,还有男二开车的那一幕,完全被吸引了,但外在是战胜不了内里的,最终美貌还是被剧情和表达形式给打败了。
不过不得不说,和女主有一些相似点所以还有有被这一角色吸引的地方的
万万没想到,韩剧也开始拍起迪士尼青春歌舞剧。
你还相信魔法吗?
现实很骨感,电视剧很美好,画面也很丰富,倍速也不算无聊。
我其实也不知道,应不应该拒绝活在童话世界里,避免单纯无忧,还是学会世故圆滑现实一点更好。
面对比我年轻的,有光的眼睛,我也不知道我这些摸爬滚打的经验到底有没有价值。
冷静清醒,追求现实,力争上游短平快,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有时候真的很压抑,心累,不快乐。
目前的我,也不会纠结太多无解的问题,毕竟我的答案也是动态改变的。
人生的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在努力修炼到第三层。
我希望我还是带着希望,相信那些哪怕虚无缥缈的真善美,现世报,福气和因果轮回,神秘未知的超自然力量,知世故,不世故,多做好事,日行十善,来积累更多的好运气。
就像这部剧,因为你愿意相信魔法,才有奇迹。
昨天看完了,为池昌旭多打一星。
好悲哀的一部剧。
无论说了再多“摆脱社会建构的规则”,最终也只能告诉观众,这一切都只是一出舞台剧。
没有魔法,没有新的社会秩序,没有沉冤昭雪。
可是就像剧里说的那样,如果我们相信这一切呢。
魔法的力量源自人们的相信。
这又从福柯回到了尼采的强力意志吗。
看的时候就觉得在“福柯”意义上这部剧和宇宙探索编辑部很像。
看完了觉得在“尼采”意义上也很像。
总觉得这两位思想家触及的问题是当代最普遍的疑问。
因此在各种影视剧都能见到。
那些复仇的电视剧,这些挑战“疯子”定义的电视剧。
我们面临存在危机,重压之下无法探索自我又企图顶着疯子的头衔打破规则并重定义这顶帽子。
帽子,魔术师的帽子,原来也能视作一个象征吗。
我昨天在日记里面写,无论怎样我应该不会长成讨厌的大人吧。
可是当我怀疑这部剧除开最后舞台剧部分的所有,我原来早就成了不相信魔法的大人。
btw 安娜拉苏玛娜拉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小池念这句话好苏呜呜
喜欢音乐剧的看了沉默,喜欢魔幻类的看了无语,喜欢悬疑的看了大喊WC。
先声明(池欧巴我也喜欢,他的剧看了巨多都觉得很好看) 整体先不说音乐唱的的确还不错 特别是妹妹唱的的确好听,但全部下来我就觉得开头的那段是最好的,后面的都是..啥玩意,拍MV吗? 其次整个剧人物方面完全不够饱满(可能是时间太短来不及交代),就拿男女主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那么多的人就因为他们是男女主然后就强行连接在一起吗?完全没有一个支撑,别说什么男女主经历相似,男主是因为想要拯救当时的女主才这么做,why?为什么偏偏就是她? 况且当时女主的态度女主的各个方面摆明了就是不想和男主有过多的接触甚至还抵触,而男主也没有经历过类似女主的生活,从何感同身受帮助她? 再说说男二,富贵二公子看上一个一没长相(说实话不算美若天仙一见钟情那种)二没显赫家庭,三没有独特魅力,四没有惊人才华,怎么就突然仿佛荷尔蒙爆裂似的喜欢上了女主?还是这么一个各方面完美的男神...好吧,如果你们能强行理解我也OK没办法了。
再说说不怕死女子二人组,是什么力量让女二能够冒死一个人去试探男主是正是邪?而且男主竟然连一个高中女学生都制服不了,还损失了自己的“美人”,拜托,你是魔法师诶,能把女主举高高到天上能修复用不了的所有器材,能把人变消失的魔法师诶!
你就这么不顾最爱的美人死活的吗?鹦鹉你不是会说话吗?为什么不把偷窥摄像头告诉男主?你肿么了,爱上了女二吗?你清醒一点啊。
再说突然消失的社长,你去哪了你倒是说一声啊,咋了,摔了一跤被搞成这样你也不报复那个没有家长没有钱什么都没有的女主了吗?你可是鲨过人啊,你怎么变善良了?店也不开了,说是被推,掉下去救命也不喊,这还是那个勇敢的社长吗? 还有很多很多吐槽的地方,比如说来要账的阿加西们,你们是不是害怕了不敢来了?为什么不见了,催房租的大妈你打麻将上瘾了吗?女主的爸爸你别回来了,最后还出现干啥,你可是连水电费都要拿走的父亲啊,你这么做可不地道了。
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槽点完全吐槽不完。
最后就是,这部剧的立意可能是讽刺当下社会的一种风气,探讨的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大问题,但体现的确是男女之间的小情感,并没有觉得思想得到了升华,反而觉得就像吃东西噎着那种,魔术师可以为了女主去抵抗坏人,却只顾着放烟花坐摩天轮而不去救旁边被鲨的女生。
男二可以为了女主去接受新事物,甚至觉得魔术师很酷,然后觉得努力学习不是他所想的事情,那你想做乜?拜托,你还年轻你不学习你就开始打流浪吗,我要是你父母我也给你两巴掌。
剧乱七八糟,我也说的语无伦次,总之,食之无味。
勿喷谢
李乙到底是魔术师还是魔法师看到很多姐妹纠结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李乙是魔术师,而且会催眠技术,第三集女主和李乙坐在旋转木马上飞过大桥就是被李乙催眠了出现幻觉。
男二第三集中见到沥青路的考场,第五集中在高速公路上飙车、油菜花花海,也是中了男主的催眠术。
过后女主、男二才从幻境中清醒过来。
李乙的项链有魔法,每次李乙念咒语是蝴蝶项链就有发光,有几个比较魔幻的场景就是念咒语后项链发出蓝光后出现的。
最后一集男主为什么会从警察局消失,为什么会从游乐园消失,因为他的项链有魔法。
这部剧结合了魔术、音乐、悬疑、贫穷与富有、抨击社会和家长对孩子兴趣的扼杀等多样主题元素,接收音乐剧,理解了他们是相互治愈的内核后,看起来就觉得很享受。
迪士尼式歌舞音乐魔幻剧. 即使现实多么的残酷和不幸,只要“信魔术”将获得短暂的快乐. 结尾全体成员合唱跳舞太嗨了. 短发女主太美了. 池昌旭帅啊. 谁是疯子?是我还是世界?
我知道这些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美中不足作为一部音乐剧来说音乐部分有点少。
老天爷这…
快被“你,相信 魔术吗?”洗脑了。如果不是一次性更完,我可能不会看第二集。
哥接点好剧本吧。。。
弃了,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嘛,也不喜欢这么窝囊的人设
后期太难看了
虎头蛇尾的
立意
歌舞剧………不对口味,15秒弃~。-
“我们为什么要铆足了劲,不出人头地就誓不罢休呢?”不管多少岁也可以相信童话和魔法!拜托了不要变成无聊的大人!故事比较单薄但喜欢想要表达的东西。如热评所说,在旁观者看来只是一个逃避失败人生的loser诱骗高中生误入歧途的故事,但是因为有第一视角所以你能够明白午夜亮起的游乐园带来的治愈、飞舞的蝴蝶指向并不算平坦但辽阔的花田带来的释然。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魔法,请让女主不再因贫穷而窘迫,让男二不再因家庭束缚而压抑。女主男二的校园线超有感觉,永远喜欢青涩懵懂的校园初恋,不是怎么和女孩子说话还要打小抄啊我笑晕,草原弹唱以及表现男二压抑心理歌舞形式超赞!喜欢最后的谢幕,我有点get到黄寅烨了。
池昌旭太帅了吧
按照李乙的定义,好看的韩剧也算是一种魔术,创作者通过隐藏了自我的作品,给人带来片刻的欢愉和安慰。可惜的是这部并不好看。音乐倒是不错。
在无限刷书俊cut之后,终于迎来了黄寅烨新剧,怎么说呢,音乐是好听的场景也很美,但是剧情有点慢无法看进去,两集弃。等下月新剧再见
喜欢最初的男二和女主
等池昌旭官宣,今次是神祕的魔术师,好期待。
无聊
只有男二和女主的戏份吸引我 然而两个人的结局也太潦草了
什么烂剧?本来想看看池昌旭的剧,结果被女主人设劝退了。撑到第二集,看不下去了。
没看完就弃了。真的女主的人物设定太老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