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整体包括空间和外部,姑且如此理解吧。
但他是一个整体,无法被分割,被封闭在空间的那些人即是有过的经历,意外,情绪,体验。
而外部则是真实的人生,相互影响。
内部里的东西又具备着经验与教训,背负起来封闭起来不遗忘它,可以不断提醒,反省自己。
从而使外部的真实人生能继续在警醒中生活下去。
但背负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痛苦,如此的疲倦与厌恶,犹如陷入一个迷局无数年。
偶尔记忆起,有了警告又如何,给你警车和电梯选择能够离开,你如何面对呢?
离开封闭的空间即是代表忘记曾经,换来忘形和抛开从前,享受选择逃避的那份轻松。
但不幸的是,忘记曾经的经验与教训还有警示,外部真实的你却必然会重蹈新的更大的覆辙。
如果丹尼尔能永远在封闭空间里每天重复牢记忘带妹妹哮喘机,每天上山丢一瓶药提示反省自己的谨慎,在现实里会有枪击嫌疑人兄弟中的哥哥,和击杀奸夫那份莽撞吗?
遗憾的是他做了,被封闭的东西挥发不去,不断重复,因为那代表悔恨代表不甘,因为他忘记了,忘记封闭空间里的那些教训与警示的他坐着警车离开了,牢记了人生曾经前35年的自己放开了以前的那些警示离开了。
片中更加残酷的是,年轻的人,在封闭和背负某些曾经和记忆的时候,会比较轻松,宛如在楼梯间运动和健身以及有序的生活,因为外部还能一定程度的承受。
而年老的下一个35年,你未必背负得起这些记忆这些悔恨与教训,你会颓废,你会痛苦,会煎熬到直至死亡。
更可怕的是,没人能逃避,没人能,出口就在眼前,你选择继续背负曾经的承重,一遍又一遍日复一日重复时刻提醒自己,还是服从忘记带给你的那份轻松,那份诱惑逃出去而陷入下一个记忆和空间呢?
结果很悲哀,我们的选择最后都是一样的,其实没得选择。
幼年的我们成长到现在,那些曾经每件在当时我们认为足够带给我们提醒和反省的经历,那些我们封闭在内心的教训,如今你还记得吗?
应该只能记得最近的吧?
为何我们总是选择叛逃,其实他们早告诉了我们不要忘不要逃,可这是人性,也是人必经的悲哀。
如果你一定要我客观的讲出被封闭的是什么,在我的理解,是外部真实生命中所处的当时,人和人,人和事交集所产生的情绪,情节,内心烦恼的包袱等等。。
有你的,也有当事人他们的。
比如,在片尾我的理解是,35年后的奥利弗,已经在精神上和内心彻底放下了当年连累哥哥受伤的情绪和那些困扰,而在现实中,他来到一家宾馆当了服务员,可在为顾客服务时,内心不满唠叨的情侣,摔坏了顾客的背包,可里面有着新郎重要的药品,懊恼,歉意,后悔,自责等新的情绪产生了,心中的包袱又产生了,新郎的情绪,新娘的情绪也产生了,封闭的空间又再开始。。。
(另外说一句,这样的片子才7.5分?
我真的没有看错吧?
)
看到评论里很多人说自己35岁之前的情况感慨万千,但是这部电影讲的绝对不是年轻人的心态。
年轻人在面对意外面对至亲死亡时,总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满怀希望继续生长,而老年后再次面对意外,却自暴自弃直到自我毁灭。
我想电影想传达的意思,应该是:同样是坎儿,你在年轻时碰到就可以健康的生活,积极的生活;而为什么,到了年老时碰到了另一个沉重的坎儿,你就放弃了生活呢?
而你放弃生活的态度却是下一个悲剧的导火索。
人,即便到了人生的后半程,依然要满怀希望,因为只有你满怀希望才能打破这个悲剧的循环,让下一代年轻人躲过那命中注定的沉重的坎儿。
我现在还没有到35岁,所以我在生活中经历的痛苦磨难不会打败我,我都认为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但这部影片提醒了我,即便到了年老,即便那时生活依然痛苦磨难,我还是要满怀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也给我的孩子带去希望,让他也好好的活一生。
《恐怖游轮》这部电影,在我脑子里面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那种看完之后你会惊讶于“电影居然还能这样拍。
”今天说的这部电影也同样是用了循环梗。
《意外之地》影片一开始用了两条平行的线索说了两个关于循环的故事,一个是循环的公路,一个是循环的楼梯。
把故事的主人公放到一个循环的世界里面,任其发展,到最后点明主旨,这两个人故事是有关联的。
但是中间那句中心思想“四十五岁是一道坎”中间只是一笔带过。
如果没有及时了解到这句话的话,整部电影就只是单纯的炫技,炫耀导演自己的逻辑感,炫耀导演在这种循环梗的处理。
我觉得一部完整电影是需要立体的人物形象,完整的事件描述。
而一部好的电影则世界需要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深刻的主旨。
这个电影完成了冲突,但是主旨缺乏,冲突不够强烈。
让人看完了之后总有点牵强附会的解释,看了豆瓣影评之后发现大家说得都还有道理,但是并没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而悬疑反转部分步伐也不是足够得大,只是很顺畅把两条线连起来了,仅此而已。
在我心中,《恐怖游轮》仍然是玩循环梗玩的最好的电影。
刚看完电影,看了很多人的分析和评论,总觉得有一些不符合电影剧情的细节,其他影评中关于电影的一些细节问题都没有解释,比如为什么每个空间都有爆炸声,丹尼尔上了警车为什么会笑,继父大叔扔掉的竹节,丹尼斯撕掉的纸牌。
以下是我个人观点结合我注意的细节,串联起整个故事的脉络和真相,有不对的地方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电影基于两个论点,从影片的发生时间,世界论来看,不存在高科技,平行世界等因素,影片发生的世界就是我们存在的现实世界。
同时,也不存在虚拟的世界。
在虚拟的世界中,另一个你困在空间内,每天锻炼,积极的活着,为真实的你提供生理,情感上面的补充,让真实世界的你生活的更好,如果是这种设定,你能够安心的接受吗,我觉得健康的人,是不会接受的。
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三点:1、影片不存在死循环,是线性发生的,看似有联系的丹尼尔(小男孩,警察),继父大叔,懦弱弟弟(奥利弗)等,都不存在循环。
2、影片结尾时放的倒序相片都是真实世界发生存在的(警察杀人坐牢自杀,继父大叔离婚自杀等),所以真实世界中的时间线:船夫年轻的人生→继父大叔小时候坐船时朋友发生意外的经历→小男孩一家出游→长大成警察抓兄弟→警察丹尼尔杀人后坐牢自杀→懦弱弟弟奥利弗在电梯中不小心摔坏新婚夫妻的拎包→片头老新娘。
3、名字很重要!
非常重要!
记住自己的名字,代表的是直面过去不好的意外(失手发生的错误)!
开始放干货。
第一,丹尼尔一家开车去生父那游玩,继父大叔失手摔坏了哮喘药,丹尼尔忘记带备用哮喘药,然后母亲决定返程回家。
这个节点非常重要,在车调头返程的时候,爆炸声来了!!!
为什么会有爆炸声,因为爆炸声之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现实存在,并真实发生的!
按照真实世界的时间线,小女孩事件发生后:继父大叔:俩人后来离婚(母亲在电影中也说过,就不能让你和孩子们独处),继父大叔选择逃避(小女孩在加油站和继父大叔的对话,表达了对他的信任,而因为他的粗心大意,小女孩肯定受了一番折磨,产生内疚),忘记自己(前面35年因为好友的意外,选择勇敢的面对,生活),颓废生活,最后自杀。
丹尼尔:积极进取,娶妻生子,做了警察。
让我们再回到爆炸声!
爆炸声之后的35年循环,其实就是继父大叔和丹尼尔的生活态度写照,其实就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为小女孩事件, 继父大叔非常内疚,忘记自己(为什么忘记,影片中继父大叔在路上扔掉了竹筏节!
证明忘记了前35年直面惨痛意外的自己),逃避,在公路上酗酒,疯狂做爱(都70了还和行尸走肉的老太婆做爱),也是现实世界中他的生活常态酗酒和妓女做爱;反观丹尼尔,没有忘记自己因为忘带备用药的错误,深深自责,直面错误,每天扔药瓶,提醒自己,所以现实世界中,他活的真实,敢于面对的人才能活的更坚强,幸福!
接下里的时间线,丹尼尔上了警车,有个镜头,他笑了!
为什么笑呢,因为他要去抓那两个兄弟!
懦弱弟弟在楼梯和哥哥说过,丹尼尔威胁他要杀了母亲,还说丹尼尔是加门的人!
警察除了是政府的人,还能是谁的人!
明显丹尼尔忘记了过去小女孩事件,自己坚强面对错误时勇敢积极的自己,和兄弟作案的对头黑老大加门(或者其他不法分子)有勾结(也印证了,他的笑!
),还有一个细节表示他变了,他给了中枪哥哥的药,说是私人药品,并能止痛,还说给的药量比较大!
一个警察会随时带止痛药吗!
明显是含有大麻性质的药品,也侧面反映了他现在的生活状态(妻子偷情也也算是下文吧),家庭幸福,事业不错的人会没事吃这种药吗!
第三,在丹尼尔开枪之后!
又发生了爆炸!
让我们继续真实世界的时间线,兄弟俩被带去警局,懦弱弟弟改过自新,娶妻生子,因为有前科,所以后来只能当服务生!
丹尼尔发现了妻子偷情,杀了奸夫,坐牢,自杀!
回到并行的心里世界:丹尼尔:在脖子后面摸到了头发,后来又在楼梯中捡到了小时候心爱的纸牌!
但是他撕碎了(证明了他彻底忘记了自己,在片尾的一个画面中,他在年轻的时候还曾和一帮朋友玩纸牌游戏!
时间是能够改变人的!
就像年轻人愤青积极,中年人沉稳,老年人保守!
同继父大叔扔掉竹筏节一样!
)!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
丹尼尔和继父大叔都忘掉了自己过去35年的励志人生(直面惨痛回忆的意外)!
懦弱弟弟为什么能改过自新,因为哥哥抗下了罪名!
(在家里的时候,哥哥就说过他一手带大弟弟,感情非常深,并往自身拦罪)哥哥中了枪,还要坐牢!
在内心的循环世界中,哥哥让弟弟坚强的活下去,所以弟弟35年来一直勇敢积极的生活,也是在为哥哥完成自由的人生!
第四,继续故事发展,懦弱弟弟的职业是服务生(注意名字,卡尔!
不是他的本名奥利弗),在电梯间帮客人拎包,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意外!
),打破了过敏药,客人也在走廊被蜜蜂蛰了!
这时候,他解释了,走廊怎么可能有蜜蜂!
并且非常惊慌的和夫妇找出口!
证明这是一个意外!
(印证电影名,意外空间,发生的都是意外,不是策划好的!
事件都不是策划好的!
都是按照红本执行的计策!
因为是内心世界的发展,红本的设定只是一种图腾,一种象征,而非实物!
)请注意!
爆炸声,又响起了!
而这时候,你应该想到了,每个35年老死的人,都是忘记自己名字的人,懦弱弟弟现在的名牌叫卡尔(影射他也忘记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他也会如继父大叔和警察丹尼尔一样,自责,内疚,自杀!
)!
到此,影片开头的老新娘和片尾的夫妻结合一起,故事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发生意外的人,经历各种心路历程!
所以,这个影片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在面对惨痛的意外事件(也契合了电影名字,意外空间,真的只是意外!
),年轻人的心态往往能直面困难(毕竟年龄小容易犯错,大家也能够接受改过),中老年人往往在发生不好意外后,很难走出困境(契合丹尼尔死前说的话,年轻人在真实世界中能更好的生活,老人则不行,因为年轻人一般选择不忘记意外的发生,直面自己,老年人总是选择逃避,忘记自己,虚度人生)。
最后,其实35年只是一个代号,一个时间过程,影片中现实世界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长度。
你也可能会说,既然循环空间其实就是你在现实生活中每天的内心状态(生活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有交集(继父大叔和警察丹尼尔一起,懦弱弟弟和警察丹尼尔一起),我觉得这只是电影的表达手法,这样呈现的手法更牛逼一些吧。
评分低了,充满生活智慧和惊醒意义的片子。
年少时都曾勇敢,热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
中年以后变得懦弱,胆怯,沉迷感官享乐,面对打击没有还手的余地,困在原地,了此余生。
临终大彻大悟,努力想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下一辈,避免重蹈覆辙,像极了父母的忠告,可是最终逃不脱规律 ,改不了人性。
想要理解剧情,先要理解本剧中的几个设定1、每个人都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一个真实,一个虚拟,虚拟世界的你也会有一切生命体征,有时间感,有情感,虚拟世界是不断重复的循环,但是你自己是不知道的,在后面的某个时间节点会忘记前面的记忆(35岁左右)。
2、虚拟世界的你如何生活,决定了真实世界的你生活的质量。
你在虚拟世界里认真努力,真实世界的你健康幸福,虚拟世界的你浑浑噩噩,真实世界的你必然处于困境3、按剧中的设定,真实世界的你和虚拟世界的你在某个时间点会分开来,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生活,这个时间点通常是小时候一次,35岁左右一次,时间点的产生来自于某次意外事件,在真实世界里,意外事件不会导致死亡,而虚拟世界里,意外事件的受害人会死亡4、35岁时间点的产生,是和你一起在虚拟世界生活的人去世了,而在去世的时候,虚拟世界的人会记起35岁前的所有事情,同时給你忠告在理解了这3个设定后,我们来看下剧情剧中主要人物是3个,弟弟,红衣大叔,警察电影里经历过完整的一辈子,也就是2次意外事件的一共有2个人,红衣大叔和警察红衣大叔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35岁时,由于虚拟世界的船夫去世,红衣大叔来到了第二个节点,船夫记起了所有,告诉了红衣大叔,同时警告他不要进一辆SUV,(也就是载着警察一家的那辆),红衣大叔没有听,上车之后忘记了所有记忆,遇到第二个意外事件
虚拟世界的红衣大叔临近去世,和船夫一样回忆起了一切,告诉和他一起生活在虚拟世界的警察不要上警车,然后去世警察的线索在电影中是最完整的,完全呈现了出来,不需猜测,是这样的警察的第一个意外事件是妹妹哮喘,此时产生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
警察35岁时,虚拟世界的红衣大叔去世,他来到了第二个时间节点,这次的意外事件是不小心误射了兄弟两人中的哥哥
而弟弟的时间线是这样的,第一次意外是警察误射了哥哥
弟弟35岁时,一起生活在虚拟世界的警察去世,和红衣大叔一样记起了一起,告诉弟弟不要进入电梯弟弟也没有听劝告,走进了电梯,忘掉了之前的记忆,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意外事件,导致一对新人中的新郎被蛰过敏,产生自己的第二次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影片一开始穿着新娘服的老人应该是弟弟第二次意外事件中的新娘顺便说下,每个人的第二次意外事件都是无意产生的,红衣大叔不小心打碎了警察妹妹的哮喘呼吸器,警察误射了弟弟的哥哥,弟弟不小心导致了有过敏的新郎被蛰,但这些事件又是必然会发生的,主要看虚拟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如何应对,如何生活为什么虚拟世界的生活如此重要呢?
电影里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在真实的反面,真实的你和我在别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很快乐。
而我们困在永恒的地狱里,我们之所以有意识也能动,就是为了产生出能量和快乐,让另一个我们生存下去,那才是我们在的地方,真实的世界。
不只有生理运动才重要,情感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人的牺牲来唤醒事故,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35年。
他们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会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开心。
由于生理和情感的推进,我们从这里离开。
可是老人由于无法再享受,就会永远困在过去,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在真实世界里,年轻人比老年人要更快乐,因为我们会走出这里。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自己是谁,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等你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你会像我一样后悔的 ”电影之中,虚拟世界里的年轻人通常活得更好,电影之外的世界其实也很相似,年轻人快乐,充满激情,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美好的校园生活,为什么?
在电影中是因为虚拟世界里有一个一直暗中默默努力的自己,现实生活中则是父母亲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有人为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恋情坐立不安时,他的父亲可能正为了一笔业务在酒桌上和人拼酒。
有人在为如何追求隔班女生绞尽脑汁的时候,家境不富裕的哥哥可能正考虑提前辍学打工补贴家里供他上学。
而那些经常秀收到的贵重礼物的女生,每一份礼物后面不也都是老公、男友顶着压力,拼命挣回来的某个时间点后,你一直可以依靠的亲人(比如父母、老公、男友)已经过了壮年,也许不能给予你更多的帮助,所以此时,有人开始抱怨、开始恐惧、开始虚度,不敢再承认年轻,开始嘲笑所谓的油腻,因为静好的岁月已经过去,你需要自己负重前行认清自己,不要以为眼前一切安逸都是理所当然,拥抱家人,你眼前的岁月静好,很可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首先电影是好电影,剧情分析别的影评也做了很多了。
我是来说说电影的另一个点。
我不清楚有多少朋友有过这种经历,又或者有这种经历的朋友发生得有多么频繁。
就我自己而言,我是时常有这种感觉。
而这部电影终于让我找到归宿了。
我说的具体是什么经历呢,就是某一天,你会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突然干出一件很蠢的事情,犯一些很夸张的低级错误,甚至干出跟平时大相庭径,或者你一直都刻意杜绝的事。
就我自己的经历,小的大的都有。
最小的小到玩格斗游戏,已经把对面打得还有一点血了,而自己还是几乎满血。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里突然失误连连,以往能成功的招式在这短短几十秒里会中邪一样恰好无效,直到你眼看着被对面丝血反杀。
对,我说的就是打电脑。
稍微大一点的,画了一中午的画,电脑突然崩溃了。
重启以后恢复文档还在,然后赶快保存。
然后我发现我覆盖在了另一张画上。
就因为我点覆盖保存的时候不注意点错要被覆盖的文件了,而ps问我是否确认保存我看也没看就确认了。
还有一次是从外面坐大巴回家,下车前我是那个提醒我两个伙伴“注意看看座位有什么掉了的东西”的人,我也看了我的座位没看到什么明显的掉落物。
然后下了车车开动后十秒钟之内发现我的眼镜掉车上了。
(我近视度数不高眼镜一会带一会摘)最大的一次,我参加过两次艺考。
第一年画石膏,我看到给的题目照片没有底座,于是也没画底座。
出来以后听说没画低座扣5分。
高分段的5分完全可能是第50名和第5名的差距。
心疼得要死。
第二年还画石膏。
我看了看照片依然没有底座,问了监考老师说不画也行,我居然又鬼使神差的没画底座。
出来以后想到所谓监考老师根本就是普通大学生,他可能也不确定评卷规则随口说的。
以上这一系列例子是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许多忘了内容但是我记得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的。
由于经常发生我总结出这些事情有这么几个共同点。
1,这一类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一定的意外,初步引发意识的混乱。
我打游戏经常会某个技能突然按不出来,我的画那次ps突然崩溃,我的眼镜那次我不认为真的会掉,我艺考那次题目给的图片还是没底座。
2,事发过程中的一些下意识尝试弥补的举动,会神一样的被莫名化解。
游戏同样的招数突然被化解,ps帮我恢复了被我盖错化解,我的眼镜应该是被遮住了所以我的检查被化解,我的疑问被老师一句话化解。
3,最终,无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无论是别人还是你,都同意一切都怪你自己。
而以上这些跟电影里的如出一辙。
电影老爸的意外是不知道饮料里含有柠檬,意识开始混乱,弥补措施是哮喘器,却被老爸鬼使神差踩坏了而化解。
警察的意外是没想到兄弟两的逃跑,意识开始混乱,开枪是因为有马上就可以去医院这个弥补措施,却被无限空间化解。
电梯员的意外是客人居然蜜蜂过敏,意识开始混乱,弥补措施抗过敏的药物被摔碎而化解。
这部电影终于正面提到了这种人意识里的鬼使神差。
不过电影用了更加直接的手法,电梯员的蜜蜂根本是他放出来的,他的包掉地上也像是故意的。
包括老爸踩坏哮喘器也像是故意的。
电影直接把这种概念说得更彻底——那一刻你就是意识不清醒着了魔,你那个时候的行为几乎就是为了让失误出现。
而最终第三点,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同意一切只怪你自己这一点,引发了电影里的无限时空。
人的意识真的很迷雾。
我经常在想,我经历过的这一系列事情最终只能怪我,事情小我容易走出来就算了,要是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岂不是说明,某一天,某个人会因为单纯的意外而开始恨自己?
这种真的已经算是天罚了吧。
果不其然,有了这样一部电影。
证明不只是我自己思考过这个问题。
人的意识果然不是你能意识到的那样平静。
这部电影,唯一的优点,也就是有点“心灵鸡汤”了,人在相同的困境中,你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将决定你的未来,就像困在楼梯中,那个老头儿天天吃垃圾食品,不爱干净,而旁边的男人,却一直在坚持锻炼身体,在墙上写字,练习口语,甚至积攒矿泉水当淋浴头洗澡,这些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一种坚强的生命力!
也是这部片子,唯一展现出来的优点!
我为啥说这部片子,让人反感呢,首先就是,你可以写科幻,可以写轮回,但请不要把场景放在楼梯上,请尊重“楼梯”!!
因为,在楼梯上,一直走不到尽头的题材,世界上早就有了,例如《盗梦空间》,中国的《鬼吹灯》,但他们都遵循“悬魂梯”理论,而且这个理论是被科学界证实,是真实存在的,符合科学依据的,所以,这部意外空间,你不能拿楼梯开涮,就像一个国家加入WTO,你要遵守贸易协定一样,你既然说这是一个走不到尽头的楼梯,就必须要符合这个理论,不符合这个理论就不行!!
所以这是打一星的原因!!
另外让我恶心的地方,就是在走不到尽头的公路上,那一家子,其中有一幕,就是最后,那个老头在汽车上,都深处这样的险境了,还对一个呆滞的,失去女儿的老太婆做无耻的事情,看到这里,我都呕吐了,一点人性没有的镜头和编剧,冲这个桥段,这片子谁给一星以上的评分,谁就没有人性!!
不接受反驳😠😠
建议:至少2倍速观影,不影响任何观影体验。
看不懂 & 看着真的很累……全程就两个场景然后充斥着吼叫、争吵、崩溃、死亡。
我觉得看到我焦虑症都要犯了……不太适合大众的片子,无论从镜头还是色调还是脚本都太累了……累到没有心情去思考他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我觉得我看一下大家的点评能理解一下这个片子,我也慢慢能试着去理解这个片子,但我内心的负面情绪真的被这个片子调动到很满……对不起我只能给2星……说实话,一些细节做得是不错的,忘记循环一些的物体提示,但我理解一个6分以上的片子至少得有这个水平,我不觉得这是他的一个很棒的闪光点。
总体来讲,我觉得其实是值2.5星(即评分5到6),但给到7.6的评分无疑会吸引我这种看不懂又觉得很累的人点进来看然后触发焦虑……而且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碰巧这些事情都有两个人同时自责?
】里面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做错什么吧?
丹尼尔做错了什么?
奥利弗又做错了什么?
为了营造动机的这个理由未免太牵强了吧?
如果你觉得我的评分不合理那就是你对,我要去吃抗焦虑的安眠药了……PS:个人吐槽:就那几个循环而言,我觉得确实是困在公路上更幸福一点,排泄什么的都很开放,困在水上喝什么??
喝尿吗?
在旅馆和楼道里又见不到太阳。
电梯上那个我也没懂,是困在商场里?
而且过敏出现的频次太高了吧有没有点别的杀人理由啊??
说一下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一个最有感触的点,这可能跟导演本身所想表达的会有不同。
即:你怎么判断你现有的生活不是在无意义的重复?
这是在看本篇电影第2个故事时产生的想法,起初只是觉得在这个重复场景下生活也许还挺有意思。
你看,景色多宜人。
远有漂亮起伏的山脉线,近有造型美丽的仙人掌🌵群,还有干净的马路,路边随风摇曳的花草,真是个旅游放松的胜地不是?
再加上充足不会间断的物质补给,可乐、啤酒、面包、膨化食品,可以说因有尽有了,对了,还有应急药物。
这些琳琅满目的物资还按时刷新,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完全没有后顾之优!
朋友们,这难道不是天堂么?
以及刚好一家三口,天呐,这世外桃源的生活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发生的不幸先不表,生活中的不幸不是一样的多么?
甚至有的更艰难)。
到这里为止,我还非常羡慕里面主人公的生活,以及为他们的不懂珍惜而悲愤不已,真是蹉跎光影和岁月呀!
再想想现实生活中为了物资不断奔波,不得自由的我们!
但也就在这个时刻,忽然醍醐灌顶:现在的生活,可不也就是一种重复么?
只不过可活动的“理论”范围大一些,然而每天不也就两点一线的奔波?
只不过可吃的食物“理论”范围广一点,然而每天吃来吃去的不也就那几样?
只不过可见的人“理论”范围大一些,然而周围来来回回的不也就那几位?
有什么区别呢?
不也是被限制的人?
所不同的是,被自己限制,并且还不自知。
更有甚者,我想到了我的嫂嫂,一个标准的全职太太,每天在家收拾收拾房间,丈夫回来后张罗张罗饭菜,送孩子上下学及补习班。
更多的时候,宅在家中,玩手机虚度。
偶尔也会挣扎,邀几个好友外边茶馆小聚,聊聊其他人的生活,可过几天后生活依旧一团死水。
可怕,真的可怕,不就如电影里那两位完全放任自己的仁兄么?
(不是贬义,我很爱我的嫂嫂,就是偶尔也会觉得她这样的生活不太对劲)。
那反观我自己,又有什么不同呢?
只不过被日常繁忙的工作迷惑,认为自己每天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还不是一场虚无!
一场被眼前表象迷惑住的虚无!
算了,人生或许本就是一场虚无,找不到出口,日复一日,不断重复。
也许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在别人放弃的时候,还自我挣扎,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吧?
最后,妈蛋,本片告诉我们:规律的生活,以及健身真的很重要呀!
一次自责再来无限循环的人生,耗尽了他们的一切,最终也没能走出这个循环,全程没有一点恐怖的镜头,却充满了诡异的瘆人感。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细思极恐,虽说类似【恐怖游轮】,却展示了这几个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这一片空间中,我们都是看客,电影中的人又何尝不像大多数的我们呢?
在一个地方被困35年,然后马上开始另一个被困35年......一辈子竟然要死循环70年,天哪,虽然是灵魂,也果然是地狱
想起一句话“肉体上的痛苦是真实的,精神上的痛苦都是想象出来的”,这并不是说精神上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只是有时候我们明明可以享受时光,却被自己的想法困住了,我就有好几年都是这样,陷在难以推进的工作里,只跟接近的几个人交际,在有限的几个地方来回,甚至每天吃的东西也都差不多,希望以后不要再掉进这样的循环了。
设定有点意思,但剧本写得太差了,前面铺垫了一堆,最后竟是靠角色一大段念白来解开谜团,最后又续了好长一段PPT...... 这能叫电影吗
终于看懂了,就是三个倒霉蛋,一个死了,一个被囚禁35年后死了,一个35年后再找俩人儿递接力棒的事儿!
略微有些虎头蛇尾的科幻惊悚作品,意外空间的设定,无限循环带来的绝望都是其精彩之处,但任何优秀的作品靠着角色的台词来推进剧情,甚至表达主题,都应该比较克制,甚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苦口婆心地向观众说明。故事结尾看似高深莫测发人深省,还是有些令人觉得比较牵强而故弄玄虚。总的来说,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墨西哥佳作。Ps:不论到了哪一个空间,坚持自律而有条理的人,还是会活得很好的。
中段不错。结尾是啥啊我的妈呀
又一個循環時間的電影,這個作品還可以。
一般
要突破,要前进,不要困在一个角落里与垃圾堆为伴,没有进步。不要因为一场意外而一直活在“如果没发生会怎样”的心灵空间里。
所以你在电影市场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墨西哥电影。一心想着炫耀自己那个“连线”“循环”梗,连基本的叙述手段都没有;所有自以为看得懂的分析,都是下载之后一遍遍回放的结果。但是请记住:电影是影院里的消费品,你至少要确保观众坐在椅子上一次性能领略你的大致主旨。——什么?影史上有些伟大作品确实需要多次重温才能领略?我知道我知道,炫你妹呀炫;关键是你觉得这部会进入“伟大作品”俱乐部吗?
这…故弄玄虚的叙事风格,最后再来一段PPT滚动播放?在开玩笑吗?!豆瓣评分真不能信了还
确实给人感觉貌似是一部还不错的片子,前后也呼应起来了,但是这种毫无意义的循环与囚禁是消极的,负面的。1⭐
细思极恐,引申意义太复杂,太可怕。
瓜皮讲得好好
智商低没看懂。。看了好多影评也对不上。。感性上觉得有点装B了,而且感觉剧情是为了剧情而剧情了。但是楼道里那个利用各种道具的小哥也真是绝了。我不同意“老人更容易陷入困境”这个设定。
不惊悚,非常枯燥。镜头缓慢,重复,还有多次循环。人怎么面对困境和心结,影片立意很好,只是我受不了片子的表现技巧。。。一个多小时很无聊
节奏比较慢了 重复的内容太多 概念可以 重点是最后的主题了 放过自己 幸福人生
导演想法太多,但能力不足,手法太单调。故事框架还不错。两段人生,后段人生是为前段的行为买单。人总是为自己某个不经意行为所造成后果,而懊悔终生。三对人物,三段人生,但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就如埃舍尔的画作一样,第一个故事直接脱胎于此,而第二个故事的房间,亦挂有埃氏的画作。
其实楼梯间后面部分很像一件当代装置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