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是个狱警,看着同伙残酷虐待囚犯的时候,你袖手旁观,甚至欢乐地参与;转眼之间,命运一个轮回,你成了囚犯,你将也面对那些虐待。
你以为永远在那个位置上,永远是省长、市长、部长,你无视他人的痛苦,以为与你无关,命运就会有那么多的吊诡之处,明天就可能就是那个悲哀绝望的渴求min zhu的人。
今天你带领土匪拆别人的房子,明天你的房子可能会被同样的手段拆掉,如果没有,那只是因为你很幸运而已。
你以为你在牢外,其实你还是在牢内。
刀疤说:造化弄人,就电影的故事来看,胡安应该比刀疤更有资格说这句话。
要是他没提前一天去上班……要是他没正好被玻璃砸晕……要是他被送到医务室而不是丢在211……要是刀疤没一开始就看好他……要是他老婆没往人堆里挤……要是他老婆没被电视正好拍到……要是他像我们荡猿一样是特殊材料做成的……要是他上吊用的皮带不是中国制造的……结果他什么都不是,结果他就杯具了,如此机缘巧合似乎只能用“造化弄人”来形容,但是小小的机缘巧合却道出了社会的大大玄机。
人们喜欢看电影的原因就在于,日常生活太平淡无奇了,日服一日年复一年,难得有一点刺激的事情发生,于是只能通过电影、小说甚至历史书去刺激一下麻木的神经,激发一下悲愤、同情、兴奋等等这些青春时代常有的情绪。
不过也有不同,美国人过好着好好的日子,臆造出《绝望主妇》这类激流暗涌的电视剧,我们每天都经历着各种匪夷所思、骇人听闻、黑色幽默的社会事件,电影电视里却是一片螃蟹。
闲话少说。
我们通常以为,走投无路是最绝望的,这个电影却告诉我们,走投无路虽然是最绝望的,但是你还可以一死了之,或者以暴制暴,或者留待后人评说,等等。
比最绝望更绝望的是,你想上吊但是绳子断了,你想跳楼但是保安嫌你衣冠不整,你想以暴制暴却先被对手给暴了,你想留给后人评说但是被人直接从历史上抹掉了。
事实上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故事,虽然未必发生你我身上,他的儿子吃了奶粉没有赔偿,他去告状结果居然是自己被判了。
她以自烧抗拆,结果还落得个法盲的称呼。
他相信的领导的话要揭足坛的黑哨结果自己”病亡“了。
看吧,造化弄人。
我有一个不近不远的亲戚,是我们村儿里最早的大学生,传奇人物,现在京都某部位做个不大不小的官,有一日我去他家拜访,聊起了时事,他便语重心长的教导我,"目前我档必须保证集中权力,要是有体系外的对抗力量,立刻打掉!
”,这话吧我这个体系外的人惊出一身冷汗。
在本片的结尾里,囚犯们在在胡安的领导下,把囚警纠纷由囚徒福利上升到监狱制度层面,把对手由监狱方直接升级到内阁级,正是这一点,把他们推上了比最绝望更绝望的深渊。
大BOSS出手,迅速收买内奸保护人质,断了胡安们以暴制暴的通路,又置胡安们于死地,灭了他们事后散播言论的通路。
至于被收买的阿帕奇,大概他还没想到他以后会怎么被弄死。
于是正如韩少所言“关门放狗,狗过天晴“,玩你们比踢球还简单。
恐惧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正是对利维坦怪兽的恐惧,才使人们建立起宪正。
造化固然弄人,但是好的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造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西班牙语的电影比较奇怪,要么是像本片一样的“仿纪录片”形式通俗易懂,要不就是《潘神迷宫》那样晦涩难道,或者西式言情片,女人很不漂亮,情节不知所云。
监狱,就像是十八层的地狱一样,根据不同的等级,制造不同的魔鬼。
从来没有人同情那样的场所,那是被人类遗忘的角落,都认为那是罪有应得。
它的存在,是为了人类文明社会运行能得到保障。
但是我想,也许真正的大恶,是不会被关在那里的。
影片对于对于监狱的人,无法获得应有的人权提出了抗议。
在没有可以声张人权的途径之后,才会有血腥的暴乱。
可是,再强悍的土匪,也敌不过狡猾的政治家。
这就是金字塔顶层对于底层的人,可以随意掌控其命运的真实世界。
让人悲怆的是,胡安和他太太的爱情,在生活并不如意的情况下,两个相爱的人,只追求简单的相守,可是,人是被命运而选择,而不能决定命运的。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太太明知道自己体弱,为什么要跑去监狱外面,为什么不懂得自保。
其实,自保根本就是人的本能,人之所以能将自己放在那么危险的环境里,无外乎是出于不顾一切的爱。
这个时候我会想,如果在真实世界里,这个事件发生在中国,监狱外面会有那么多人吗?
我们的血性和亲情、爱情的力量有那么强吗?影片最大的意外,其实是恶母土匪式的义气,他对于这次事件准备承受结果的担当,及对胡安的友情。
在那么特殊的地方,那么特殊的事件当中,恶母这种杀人犯,身上却没有泯灭人性,他比放下胡安逃跑的狱警,比有虐待狂的狱警长,还有那些狡猾的政客们,更象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当然,是恶与善交织的人。
我们那么渺小,那么无助,倾其一生也不过是为了能够善终。
但是我们所积累的这些抗风险能力,在命运面前,也不过就是不堪一击。
不如向死而生,率性而活吧,但求无愧于心。
首先赞扬翻译者要不是听到有人说翻译很NB, 我根本不会看西班牙语电影. 我只看英语 美语 加拿大等英语系列电影.看迅雷的一个影评http://movie.xunlei.com/comment/168160她妻子打电话给监狱官员时, 那个人男的有点不对劲.然后她妻子到示威的地方和一个人说了, 他是:某某同事的妻子... 然后那个人立马跑回去报告了... 但是没有后文---转-疑点就像谎言一样累加,从第一个谎言开始,就要用更多的谎言来遮盖。
听证会上大胡子狱警回忆...胡安被轰晕,另一个狱警说要抬去医务室,大胡子想了一下表示先抬去211牢房。
为什么不抬去医务室?
听证会人员问,不错,我们也同时会疑问...但是大胡子没有解释。
放下胡安后,大胡子那个紧张劲,拿出手帕帮胡安擦干净额头的血,血流出来了擦去,再流再擦去,那么认真,那么仔细,仿佛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胡安额头上的血迹...老狱警头伍德,在一开始就显露了其正直的一面,当知道胡安被落下狱里面时,他说:“必须冲进去把人救出来!
”而旁边的同僚诸多借口:“不行,等防暴队来再说!
”...这时候,翻译为伍德幽默配音:“等他们来?
中国男足都成功拿下世界冠军了!
”...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吧?
...接着同僚说没有武器,伍德说器械房里头的是什么?
同僚有推搪说武器不行,那武器只能够保护自己,多荒唐的解释...左右两个单挡...成了集体决定不采取行动...伍德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找理发师套消息,这时候大胡子来了,生怕伍德知道些什么...于是...大胡子和胡安妻子通电话的时候,故意暗示她胡安发生了事,也暗示她不要回家...镜头来到监狱门前,人犯的亲属聚集,群情汹涌,胡安妻子说明了自己身份,那个狱警回去报告,明明知道了那时胡安的妻子,没有派人来接,反而整装待发准备镇压...一个个拿着盾牌,棍子...多么的罪恶呀!
有一个陷阱已经布置好在等胡安的妻子...而杀人的刀就是伍德,连环的借刀杀人计中计...伍德被通知有人在捣乱破坏,被指派镇压...于是,大肚婆倒下了...于是...刚好被拍下了...于是刚好被监狱内电视直播了...于是...胡安愤怒了...于是...原来可以关掉电视直播的竟没人知道...于是...伍德被停职...本来,某些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不让伍德查下去,但是,这时候胡安要见伍德...正好顺水推舟了...伍德一边进去一边还问,为什么没有人对他做保护措施?
...哈哈...当然没有,有才怪呢...胡安杀了伍德,死了老婆,如果他出来了,如何面对他?
这是警方的头疼问题...于是...有人告诉刀疤,胡安是狱警,他被耍了...又一个借刀杀人计...没有得逞...然后,墙上的字,我形容那堵墙是一个通告栏...是狱警向狱里内线下达封杀令地方,之前的都死掉了...而这次,结尾的时候很清晰地显示了,是内裤-胡安,让大家看完这墙上的字后,导演桥有趣味地让防爆调度指挥员对着观众说:“还有其他问题吗?
”就因为他这样一问,我把全部问题都都出来了...其实真要说的话,还有很多细节漏了说了...
虽然我不懂西班牙语,但是感觉上Celda应该就是英语中的Cell的意思。
影片的布景也正基于一所监狱。
一开头,没有任何的语言交代,静谧的环境中一位枯瘦的老人割腕自杀,扑面而来的就是利刃划破皮肤的声响以及血液奔涌而出的感官刺激。
这种不讲道理的血腥冲击,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
然后,故事正式拉开大幕。
然而突如其来的暴动,将提前一天来熟悉环境的狱警胡安困在211囚室。
他急中生智的假扮新犯人,一边求得暴乱首领刀疤的信任,一边伺机寻找逃出去的机会。
出乎意料的是,这群暴徒竟然不是为了出逃或者减少刑期,而是要争取在监狱中的基本人权。
导火索也正来自211囚室的上一任——那位自杀的老人——患有严重肿瘤,却被毫无责任心的狱医误诊为痢疾,最终不忍痛苦而结束自己。
胡安显然比这些头脑简单的流氓更有智慧,几次对局势的把握让他逐渐建立起在囚犯中的威信。
可每当他无限接近近全身而退 ,不期而至的突发事件总是让他只能望铁门而兴叹。
影片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在于胡安怀孕的妻子闻讯赶来,却在混乱中一尸两命,这让胡安失去了理智,在政府不作为消极态度中,渐渐走向通过个人暴力来实现正义的道路。
而当他在巨大悲愤中开掉错手杀死自己妻子的狱警之后,他已经不在一是一个演员,而是比暴徒更可怕的反叛分子。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不让这场事故的真相泄露出去,政府的代表竟然拉拢刀疤干掉胡安,反而被刀疤断然拒绝。
不能否认,刀疤还是那个不容侵犯的恶棍,他仍然强调即使是上帝都不敢欺骗他,但是也绝不会接受政府的利诱而做走狗。
此时此刻,流氓戴上了礼义廉耻的光环,而政客则穿上了卑鄙阴险的外衣。
当然愿意出卖灵魂的内鬼不止一个,政府的老辣觉对不会把希望只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最终胡安和刀疤被暗箭击倒了玉石俱焚的跟前。
亦正亦邪的胡安连一句口号都没能喊出,就这么憋屈甚至窝囊的随妻儿而去。
不出所料,内鬼在事件平息之后并没有被兑现承诺,他显然不知道政府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背信弃义。
总之,不明真相的群众是政府的信息屏蔽造成的;矛盾冲突的表面化解也是政府通过残酷镇压取得的。
穿插在影片中的事故调 查,当事者逻辑混乱的回答配上光明正大的态度,十足刻画了一个维稳政府的嘴脸。
而影片也在狱警一句“还有问题吗?
”中落下 帷幕。
西方的主流文化一向保持对政府的怀疑与批判。
就像本片的主人公一样,一介良民,甚至本应该是暴力机器中的一员,却在政府的步步紧逼下站到了所谓秩序的对立面。
这也让我们反思,原本诞生于公序良俗的法律与程序正义,究竟应该为人类的自由与公平服务,还是注定要沦为政府碾压一切维稳障碍的工具?
本朝的历史亦是如此,历次农民起义都是带有充分的正义诉求,但是义军的首领却总不乏流氓与恶棍。
即使反抗取得了胜利,最后成功果实的争夺战中,也总是要竞争谁更加的没脸没皮。
当然,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总会美化革命中阴暗面。
看完影片,脑海中在不停对比的是,影片中有形的高墙和现实中无形的牢笼,不管在哪里,反抗与压迫总是不断上演。
但即使道德上的正义不得不伴随形式上的暴力,仍然抵不过光鲜外表下肮脏的交易。
突然变的很悲观,在争取自由与人权的道路上,如果不让奸邪的血液贯穿自己,是不是反抗的结局注定就是一场悲剧。
P.S.字幕组的恶搞让我完全没办法沉下心走入这场悲剧。。。
211囚室囚禁的不是罪恶,囚禁的是人心,是对人性流失的悲情世界的控诉。
世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身份分为高低贵贱,社会尽然有序有条不紊的背后是人性的淡化。
电影开始的自杀者为什么要在211囚室画上十字架和墓碑呢?
是深深的绝望才会让她走上不归路的吧,有趣的是主角胡安最后也在211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胡安勇敢,机智,善良,有责任心,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却是个失败者,在屠宰场,监狱找工作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吧?很喜欢他的妻子,记得他们在床上他妻子说“我不爱东西,我爱的是你”。
话说男人很简单,男人之所以现实,是因为女人现实。
能拥有这样的妻子,胡安是幸福的。
但是这最重要也是仅有的幸福却被一个意外轻轻毁掉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外?
我思考这个问题,老婊子是个崇尚暴力的狱警,可能暴力的方法可以最效率的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顾后果,但是社会对效率的追求造成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所以胡安得老婆不幸遇到一个也很正常。
得知妻子死了的胡安立场变化了,由狱警与犯人的矛盾转化为个人与世界的矛盾,帮助犯人争取更多的权利是他最后的挣扎。
而官方知道胡安没有利用价值以后,原来职业性的关心也荡然无存,直接把他的档案给刀疤想借刀杀人,如此的冰冷让人并不感到意外,真实得如同现实生活。
电影中的温情反而是与妻子的爱情和与老大刀疤的友情,让人知道美丽的妻子和犯罪头子都有感情,相对于这个制度化的社会,只感到麻木的让人蛋疼。
希望人们能从211囚室的2个犯人的之死中得到些启发。
戏剧冲突的呈现剧烈但不突兀,人物关系不动声色地在变化,唯一可以拍得更好的是男主可以在稍早刚听说妻子已死的时候就去杀了涉事的同事而不必等到他举报自己,甚至同时向暴动的囚犯们自己承认是狱警都合逻辑。
狱警变杀人犯最后被杀,暴动头子跟警方合作出卖大伙,看似反转,但在体制之下,都非常正常:男主因为妻子死于抗议而背叛自己的身份跟暴动者站在一起,也就跟狱方成了敌人,体制一定会调动自己的全部资源碾杀他,宁可给恶母更多优惠条件,反正他们有的是资源;你可以反抗体制,但绝不能逼体制认错,前者还可以被招安从而顺我者昌,后者怕只能逆我者嫖娼了。
Vx
周日看了《勇敢的心》,周一看了《夺狱困兽》。
两部却都戳中了相同的一点:当具体到个人,出发点的不同才是决定行动的根本。
有的人也许只代表自己,有的人也许代表自己小小的家庭,有的人也许代表多数群众,有的人也许代表受人尊崇的权利的威严,有人的甚至已经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正道的光的路上一定会有阴影,但阴影背后必有缘由。
如果一个人想活得清楚,或者说通透,那么他必须要聪明地找到这些隐藏的点。
如果一个人想活得糊涂,或者说无知,那么他可以选择只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但这样的生活多致可悲且空乏。
在这个世界,我们想要活得简单,但“简单”是结果,“清楚”才是永恒的过程。
你不明白的是主角为什么死了?
还是那个红衣服被拷起来了?
首先,主角在监狱里想用收音机收听外面关于监狱外面冲突情况的时候,红衣服说不用试了,到处都会屏蔽信号的,可是红衣服他却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手机出去。
其次,电影开始的时候工作人员跟主角说过为了探听监狱里面的情报,可以跟监狱里的人做交易,给他们需要的东西。
所以那个红衣服显然就是狱警的眼线,无容置疑。
政府为了隐瞒事情的真相怕主角出去之后乱讲,于是买通红衣服把主角杀了还有闹事的刀疤。
之所以把他铐起来,或许是要把他转移到其他监狱,无论如何他是个犯人,即使他是个线人,铐起来也很正常。
引用“长路漫漫”的评论也许你更能理解这部电影:《夺狱困兽》试图寻找的则是欧洲引以为傲的普世价值观到底怎么了,它把视线投入在特殊的环境监狱。
牢里牢外一系列疑窦丛生的暴力事件中.人们开始咆哮着向集权政府发出嘲笑。
它展现出了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他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道德,或者说伪善。
我们重新审视这些暴力事件,会发现绝大多数受害人都是无辜的,仅仅具有罪恶的象征意义。
而这一切一切的悲剧本质是政府为了尽力维系的那个虚伪冰冷的秩序。
这个秩序的唯一功能就是让民众沉默。
这未必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结合现在的欧洲社会现状。
无疑它触动了人民那跟绷紧的神经。
人权。
自由。
平等这些资本主义一直标榜的价值观被践踏得一文不值。
牢里,牢外,对于民众的基本诉求无它政府都采取了暴力的处置方式。
最后胡安的背叛显得理所当然,并非偶然。
他的死更是将这个秩序的冰冷展露无遗。
“危机”之中,欧洲早失去了他们的冷静,甚至是公信力。
顶着普世光环的欧洲。
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现实得多。
毫无疑问《夺狱困兽》符合时代背景。
更能引起民众的巨大共鸣。
西班牙电影人彻底的反思值得我们的掌声。
同时他们已经点出了他们的忧虑。
“欧盟的路在何方”。
危机之下,欧洲将走向何方。。。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人觉得本片结尾两个主角都死了 而典狱长最后的台词 都表明了这部电影只是一种沉默的控诉 并不会改写任何现实生活中的残酷 一切都会依照正常的生活规律
胡安是林冲,胡安是狱警,林冲是禁军教头;后来胡安成为真正的匪首,林冲也是;林冲有风雪山神庙的怒杀陆虞侯,而胡安则有“老婊子”之杀。
老婊子和陆虞侯都是害人妻子,出卖朋友的主。
各朝都有这样的极品。
有很多人,遇到了不公正,只好或郁闷或悲愤地死去,比如影片开头的那个自杀者。
这是211号房在暴动之前所象征的人生。
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事情没这么极端,并不是生了绝症没人来管,悲愤可能来自于其他渠道。
虽然没有严重到需要自杀的地步,但绝对算是悲剧。
而大多数人,确实是活在这样那样的悲剧之中的。
玉石俱焚式是很多这些普通人喜闻乐见的终极泄愤方式,不管是拿刀去幼儿园狂砍还是拿汽油去广场上自焚,都是这种。
胡安同志一开始也是走这个路线的,发起狠来杀了个人,然后就上吊。
我要说,悲剧故事在他皮带绷断的时候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是至少是正剧,弄不好还是喜剧。
因为在他决定正式反抗的时候,他个人的蜕变已经完成了,原来是颗爬虫,而现在已经成为蝴蝶了。
至于说蝴蝶的生命是否会比爬虫短暂,已经无关紧要了。
就像胡安的死,虽然是被小人所害,却不是悲剧;干革命哪有不流血的呢,为革命牺牲的多了去了,怂包才能一直苟活呢。
胡安在部里派来的谈判代表面前激动地提要求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那幅“自由引导人民”的画面。
这是个人的觉醒。
此之后,211号房超越并否定了原来的含义。
水浒让人沮丧的是招安之后的部分,那之后就成为了比一开始说明大家为什么要上梁山的种种悲剧更悲剧的,我们可以称为惨剧。
因为一开始你不爽还可以干革命,但是如果革命成功了你还是不爽的话,那就只好自我否定了,一般都采取自杀的方式。
林冲好像是自杀了。
文革中很多老革命者也自杀了,因为那才是冰冷彻骨的绝望。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结尾还是很有爱的,胡安之死让他的生命终结在一个闪光的点上,不然呢?
他要是活下来了接下来估计也得被官方给活剥了。
另外的爱来自于幸存的刀疤在担架上看阿帕奇的眼神,那仿佛在说我终将会杀了你。
让我们觉得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刀疤是鲁智深,以及一点李逵。
鲁智深是个侠客,好打抱不平,与林冲相互欣赏而成为至交,在野猪林从解差手里救了林冲。
刀疤对胡安就像鲁智深对林冲,非常关怀,多次试图让胡安能跟妻子通上话;也没有随着官方借刀杀人的意而是保护了胡安。
另外他带领暴动也是出于对“人”的同情。
所以他其实也是个侠客。
制度不怎么样的朝代人们都期待侠客,而这些侠客无一例外将被制度定义成罪犯。
刀疤另一面则是李逵,不是因为肤色,而是因为其复仇精神,这同样是另一种彪悍的人生态度,决不让胆敢侵犯他的人好过。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坦荡精神。
这种事后惩罚机制让这样的人可以信任别人,不必小鸡肚肠地凡事提防。
这是对自己的强大的一种自信,根本就不怕被害:你敢欺负我,我就活剐了你。
综合以上两点,刀疤同志的存在方式其实是超越了胡安的“被压迫到反抗”方式的,他是代表的天生绝对不合作的精神自由。
但这不是一般人能到的境界,这需要绝对的实力,他被阿帕奇的土枪打了两枪都没死就是明证。
另外,他还是最最彻底的无产阶级,被判了1200年的刑好像,他比赤贫农民更无产。
所以他根本就没考虑过个人退路问题,于是他是无私的,也是无我的,是最最彻底的革命分子。
而这常常带来一个悖论,即最彻底的革命分子往往也缺乏让自己变得强大的资源,你看我党里最牛逼的革命分子们都有相当不错的家庭背景,这样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革命必要性,而是一种选择。
在古代,体力好能打就行,这在现代就不行,现在知识才是生产力。
现在想要领导群众的,至少得读个名校文科牛系吧?
//=================================================对我来说,这里主要在讨论三种人生,顺从而压抑痛苦的;从受压迫蜕变成反抗以及天生反叛自由。
3星半 如果不学会狡猾 再勇猛的君子也会栽在小人手里
情节紧凑无冷场,好看~
很有张力,一星给这伪装到转变的题材。刀疤对内裤仔的温柔简直不可理喻,但最不可理喻的是女人怀着6个月身孕为什么还去那么混乱的地方。是不是逻辑性一定要让位于情节性??是不是女性角色一定要表现得那么蠢???嗷,男猪长得不错。
字幕很有爱
权力掌心中的犹斗困兽,这里没有善与恶,有的只是生存或毁灭,影片的情节发展比较真实,不做作,另外字幕翻译也很有趣,有特色
开头自杀和胡安手刃杀妻凶手都是神来之笔
狗血的结尾。
刀疤叔叔和内裤仔相亲相爱~
一般般。字幕组有点过了。
这类题材目前真难逃脱越狱的阴影,一看见监狱我满脑子都是Michael。
正邪其实不是那么明显的
不知道为啥看完觉得是一部很丧的电影,本以为只是一个借口能救胡安出来,结果没有任何反转,真的好丧。。。
本来想给4颗星,鉴于字幕组“托尼瀑谷神父”等三人的辛苦劳动和经典翻译,5颗星当之无愧
整个片子很港产监狱片某些桥段挺类似的,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豆瓣的分数打的这么高,是否因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和政府对抗哪有赢过的?当然不能简单的看待这样类似的暴动,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监狱也一样吧,此片是否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呢?至少这是一群有智慧的囚徒,不像美大片的极恶之徒
情节揪人,但批判的力度有点想当然,时现不搭调的文艺片段。
妈的到底谁是主角啊
字幕简直就是神作 字幕组太有爱了 加一星
第六宗罪。 要是英语我就不用看蛋疼的字幕了
除去中后段几处硬伤,还都蛮屌
跟政治沾上边的怎么都他妈的都这么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