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爱在记忆消逝前

The Leisure Seeker,人生无限露营车(台),爱在记忆消失前,浮生偷闲,求闲者,Ella & John - The Leisure Seeker

主演:海伦·米伦,唐纳德·萨瑟兰,简·默勒尼,克里斯蒂·米切尔,罗伯特·沃克·布兰乔德,克里斯蒂安·麦凯,约书亚·胡佛,罗伯特·普拉尔戈,约书亚·米克尔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爱在记忆消逝前》剧照

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2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3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4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5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6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3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4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5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6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7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8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19爱在记忆消逝前 剧照 NO.20

《爱在记忆消逝前》剧情介绍

爱在记忆消逝前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片改编自Michael Zadoorian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对患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出发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顾人生的故事。 约翰是一位文学教师和作家,海明威的死忠,尽管阿兹海默症已经让他的记忆越来越差,甚至会忘记妻子和儿女的名字,却依旧可以随口说出海明威的所有作品,《老人和海》更是他的钟爱。因为妻子艾拉患重病需要住院, 约翰就只能进入养老院,携手走过一辈子的二人面临永远分开的未来。于是,他们有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决心驾驶名叫“leisure seeker 求闲者”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一路南行,回顾70年代曾和孩子们一起度假的旅程,目的地是西锁岛key west 的海明威故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副作用如果声音不记得青春喂了狗荒野人魔洛特DR1一九四四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极品新娘始发站我的笨蛋老婆失忆了绝路桥唐砖越狱兔第三季婚后事妈妈逍遥法外第六季迷路庄的惨剧宅门劫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与圣诞老人约会连环扣爱你至死灵魂维修工雷杰普的精彩人生7热爱灭世男孩空军一号坠落恐怖笔记爱情热力学定律女子监狱第三季

《爱在记忆消逝前》长篇影评

 1 ) 人老之苦

老太太有病在身多次有拿着药瓶的镜头老头因为患有失忆症 真让人无奈老太太为了让老头最后的日子能开心一点做了一个连年轻人都觉得疯狂的决定老头在旅途中总是忘记过去的事情打电话时叫她的女儿为小南瓜(八岁后没这么叫过他女儿)老太太刚讲完你在哪,曾发生过什么他又会问“我们现在在哪”即使记忆力这么差老头对他以前对海明威的故事记得一清二楚,逢人便讲起来,似乎“海明威”成了他晚年的唯一依靠也没对他的专业忘记在遭遇打劫的时候还执拗的指出“你的语法有个错误”真是可爱极了丹丹尼尔是谁?

人老真的不容易珍惜年轻的时候美好时光老头把老伴误认为邻居莉莉安的时候很多出轨的迹象表现出来老太太炸了,老太太知道后疯了,就连过去的那么美好的照片此时,也全都变了味儿过于爱和不爱都是种挂碍都是爱产生的执念 最后安拉真的挺不住了两人结局唏嘘 再伟大的人生,即使有爱的人陪伴但最终的结尾不过如此其实人生,本来就充满缺憾又何必执着于完美呢享有当下,过好此生。

 2 ) 。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动和触动是特别大的。

我喜欢他们不惧怕病痛不惧怕忘记,带着他们的爱意出发去远方旅行,我喜欢他们相互搀扶,即使女人知道他的丈夫会忘记一切,但是她愿意为他记得所有事陪他慢慢找记忆,即使每天他都可能是新生儿的世界,但是女人愿意每天夜里用幻灯片告诉丈夫他一生的记忆,我喜欢他们敢抛下一切的勇气,没有顾虑,就一车两人三餐的度过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3 ) 老年人公路旅行指南,外加爱情指南

能把The Leisure Seeker翻译成《爱在记忆消逝前》,成功“碰瓷”《爱在三部曲》,一定是深谙中国电影引进的资深老手。

如果直译的话---《求闲者》,听起来就是小众电影,不会有太多票房。

(P.S.《爱在三部曲》依次为《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事实上,《爱在记忆消逝前》,本身是公路片,而公路片注定是少数人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既然能“碰瓷”爱情圭臬《爱在三部曲》,自然还是有很多感人之处,给人以生活的启发。

说是延续,不仅是影片名这么简单,最终主要的是情节。

《爱在记忆消逝前》讲述的是步入老年后的迟暮爱情,而《爱在三部曲》讲述的是,青年的浪漫热恋,壮年的明辨迷恋,中年的危机爱恋。

具体来说:《爱在记忆消逝前》讲述的是一对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路途中不断回顾过往人生的故事。

既然是公路片,一定讲究公路片的模式(一说指南),这也是众多影迷常拿来称道的地方:第一条:给自己找个伴,有点奇怪的那种。

约翰是以为文学教师和作家,艾滋海默症让他的记忆越来越差,甚至会忘记妻子和儿女的名字,但是却清楚的记得海明威的所有作品;妻子艾拉患有重病,主要住院。

怎么看这两个垂垂老矣的病人,都不应该是这部片的主角,而正是因为主人公的特殊化,才让这部片的情感得到充沛的表达。

让他们开始旅程的是,妻子要住院,而两人不远分离。

疯狂。

不疯魔,不成活。

在人生的最后之际,是向死而生的信念促使他们走在寻找回忆的旅途上。

第二条:一辆车配上好天气,比较张扬的那种。

两个老人的公路之旅,得要各项设施都得齐全的车——房车,名字就是影片的英译直译,求闲者。

吃喝拉撒睡,一辆车,包管所有。

但这辆车又不是各项技能牛气冲天的豪车,而是一辆契合老人的“老年”房车,速度不快,设施陈旧。

看起来就像是三个老人的公路之旅,但总归,有车了。

有了车,天气也不能差,夏天的温度与阳光,正是适合老年人出游的季节。

他们就这样,开往西锁岛的海明威故居。

旅途上,回忆着70年代与孩子们度假的旅程。

第三条:一起干点蠢事,让人翻白眼的那种。

如果在还是一直坐着房车到处溜达,那还不如在医院好好躺着,免得受罪呢。

在路上,就一定都得做一些蠢事。

约翰,毕竟是海明威的死忠粉,必定是不遗余力地和人谈及海明威,哪怕是餐厅服务员也不例外。

滔滔不绝地自我表达,完全不知服务员的尴尬,老顽童的形象就这么立了起来,也让旅途增加一些笑料。

如果海明威只是约翰记忆中最直接的表达而导致的哈哈大笑,那么在他失忆后的“胡编烂造”就真的让人捧腹大笑。

一个老人一本正经地讲述着自己出轨的事,生怕妻子不知道自己曾经是渣男……就这样,一个忧伤的故事里,有了很多欢乐。

第四条:遇到一些事,莫名其妙的那种。

两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家,在旅途上制造的一些欢乐绝对不会是对无聊和枯燥的应对之策,而是而无意间酿造的意外事故,只是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

旅途中碰到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主观意愿下想要发生的,那一切都会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甚至触目惊心。

每一场热闹的小高潮之后,总是让观众感到哭笑不得。

前一秒老人的任性妄为,让人捧腹;后一秒救护车的鸣叫,让人恐慌。

这也是影片叙事的得到之处。

最后一条:要解开一些心结,不可告人的那种。

人从青年到老年,从见自我到见众生。

白先勇有一个观点,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儒、道、释。

既然我们还活着,就不应该白白活着。

儒家把生命的意义归于积极与至善;道家把它归于堪破积极的徒劳与至善的虚伪;而佛家则是明白这徒劳虚伪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儒怕死,道怕活,而佛是向死而生。

在爱情里讲述对生命的思考,从小我中思考大我的存在意义,才使得病痛渐渐远离人身。

我们在生活中所作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能被多爱一点吗?

我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一切,不就是为了能活得更快乐一点吗?

艾拉和约翰在生命的最后,在加勒比的海风中,携手等候夕阳落幕,是最美的迟暮爱情。

爱情,没有模板,但有同样的对生活的希望,对彼此的尊重。

这就是生活,不完美但很真实。

 4 ) 在疾病将你我分开之前,让我们一起出逃,去天涯海角,生死与共(死去的青春伤痛文学突然攻击我哈哈哈哈哈)

上个月就看完了的电影,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短评,所以一直没写......其实很喜欢前半段,两个相伴了一生的人,在疾病即将要把她们分开之前,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一起私奔去旅行,实在是太浪漫了。

尤其是两人在有了孩子以后就很少出门旅行,老了才重新出发,有种重回青春的感觉,一边在外露营一边重温她们的照片这个情节也很温馨但是最后那一小段实在是太震惊我了,女主眼中爱了她一辈子的模范丈夫,居然曾经在她孕期出轨.......而女主虽然非常震惊,最后却还是不得不选择了原谅,我真的,仿佛糖里搀了屎.......我本人一直坚信家暴和出轨都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不可能会有浪子回头的戏码,所以我就更无法接受女主的原谅了但还是给了四星,因为虽然我无法接受出轨这一段,但是女主从一开始就计划好要杀死自己和对方这个设定实在是太带感了,在分开之前,来一场美丽的约会,然后在最快乐的时候一起死去,这种同生共死的决心,如果不是爱了男主一辈子,真的不会做出这个决定吧,就,虽然无法理解,但是敬佩,给个四星聊表敬意

 5 ) 《机器人总动员》 2008

我看见蓝天和白云我看见深邃的夜晚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我看见歌舞和绿草我看见蟑螂和EWA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黎明破晓和日落黄昏如此美丽照映在我们的脸上为你我盛开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爱你当你抱紧我如情歌般甜蜜一个多么美妙的银河你说话就像天使在歌唱每个字都是爱的乐章当你将我放在心里就像降临玫瑰盛开的世界一个多么美妙的银河你中了我的魔咒快吻我把我的心我的灵魂给你一个多么美妙的银河La Vie en rose

 6 ) 当我们谈到死亡,我们该谈些什么

大学室友的父亲因病去世,夜里与他通话,平日无话不谈的两人突然语塞,好容易用陈词滥调安慰了半天,自知世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便说道,自己保重,等以后见面再细聊。

半年后和室友终于在北京相聚,天南海北聊了很多,却刻意避开这个话题我们从小学会了很多道理,唯有如何面对死亡没有学习过。

这当然不怪我们的父母老师,死亡在中国向来是个避讳的词。

英文里简简单单一个DIE,中文里有“仙逝”“驾崩”“翘辫子”“离开”“去天堂”等不下几十种说法,大家竭尽全力地绕开这个最残酷的话题。

千言万语淤积于心,最后也不过化作一句:“节哀顺变”可死亡这么必修课每个人都要面对,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该如何学习?

好在,我们有书,我们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还有电影,有猎奇刺激的《死神来了》,也有深刻感人的《与神同行》。

今天我们聊的这部电影同样关于死亡。

《爱在记忆消失前》影片的主演都是爷爷奶奶辈的演技派了:唐纳德·萨瑟兰,83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海伦·米伦,73岁,奥斯卡影后。

而电影的节奏比两位主演的皮肤还要松弛,这样一部略微沉闷的电影能得到8.2高分,真心值得一看。

电影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向死而生。

片名英文名叫:The Leisure Seeker,更准确的翻译是:求闲号,两位日薄西山的老人求闲若渴,驾驶着那辆“求闲号”房车,开始了生命的最后一次燃烧。

作为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本片不过是借着一趟旅行,将一个个生活碎片串联在一起。

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常说,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像过电影一样把学过的知识点过一遍,片中两位老人也是这个意思,他们像两个挂满伤痕与勋章的将军,用一段旅程检阅一生的荣辱得失。

这些碎片之间并无任何逻辑关联,那么它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鲁迅有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本片真是对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编剧将二位老人生命里有意义与无意义的东西全部撕碎,洒落在这一趟求闲之旅中,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喜剧的外壳与一个悲剧的内核。

本片在探讨死亡方面真的给了我们很的启发。

首先是人物的塑造。

我们的传统会刻意“神化”行将就木的人,我们会把他塑造成一个慈眉善目,看破世事的人,他的喜怒哀乐,人生劣迹在死亡面前好像都不值一提。

一提起来,必有人横眉怒目:“何必和一个要死之人过不去”,这样的人更像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但本片偏不,两位老人都塑造的有血有人。

先说老头约翰吧,按出身可是大学教授加作家,可镜头下却是一个行动迟缓时不时尿裤子的呆萌老头,同时对爱妻不管不问,关键时刻却总能浪漫一把的钢铁直男。

另外还是海明威的迷弟,虽受阿兹海默症困扰,记忆很差,却能张口说出海明威作品。

这些细节从不同纬度塑造了一个可爱的人物,而非一个僵死的躯壳,编剧甚至“煞费苦心”地给他加了一段婚外恋“黑化”他。

再说老太太艾拉吧,也是槽点满满,就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话痨,妒忌心强,控制欲强,内心同事住着女魔头和小公主的“末路狂花”,丈夫和以前的女学生邂逅叙旧她会争风吃醋,面对抢劫的小混混她完美变身1Vn完成反杀;面对丈夫的背叛她气急败坏后又选择原谅。

这样两个个性饱满的欢喜冤家聚在一起,即使是全程插科打诨,你若看进去了,也能看到真实的生活与爱情。

是呀,往往最牢的关系,不是无话不谈,火花四溅,而是即使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

其次是临死前的云淡风轻。

本片两位老人这一趟“求闲之旅”并不闲,可谓危机四伏,但每到危急时刻总能轻松化解。

比如面对抢劫的混混,别的影片里少不了一场打斗戏份,本片艾拉却轻松拿枪化解;比如面对婚姻危机,要搁我们国产电视剧里,又是填充几十集的狗血剧情,到这里艾拉却轻松原则原谅;再比如片尾当医生下发癌症通知单,别的影片里必然哀乐响起,主角像站在演讲台一般发表一段催人泪下的人生感悟,本片里的两个老家伙却选择了去他妈的,死之前爽一把再说。

这当然得益于编剧的功劳,甭管合不合理四两拨千斤让道道难题瞬间化解,但从另一面也揭示了,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我们出行一次当然不会遇到抢劫出轨绝症这些戏码,但快乐纠结抑郁悲欢总是如影随形,我更愿意相信编剧是将这些情绪“物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事件。

最后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创作涉及到死亡的作品时,作者往往有一个负担,就是要想方设法整哭你,要么设计一些煽情的戏码,要么憋两段高深莫测的台词,就差直接拿双手戳你的泪腺了,似乎不把你弄哭,这样的作品就不深刻,是失败的。

可贵的是本片没有这样做,它像一个博物馆一般,陈列了主角生前所有的琐碎,最后两位老人的去世方式虽然离奇,但有了前面详细的铺垫又那么顺理成章。

你若听懂最后主角在生命尽头唱出的那一曲悲歌,潸然泪下,那么恭喜你,你看懂了。

你若看完毫无感觉,只是觉得可乐,那么也恭喜你,你看透了,因为生老病死不过和吃饭一般是一件寻常的事罢了。

本片没有强迫我们感动,作为一个观影人,我很感激。

本片给我们生了关于死亡的生动一课,以后和朋友聊起死亡,我们或许有了更好的切入点。

我们可以聊聊书籍,聊到电影,聊到这样一部悲喜剧,聊到两位老人在死前还不忘来最后一炮…

 7 ) 奋斗一生之后的优雅谢幕

这又是一个关于生命终点的故事。

老两口都有八十多了,文学教师约翰患有阿兹海默症,他的妻子艾拉是癌症晚期,因为艾拉要住院,一直由艾拉照顾的约翰得去养老院。

这天,平时负责照顾他们的儿子过来准备送艾拉去医院,却发现俩人不见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家里那辆75年产的老爷级房车“求闲者”。

这是当代的美国。

收音机里,特朗普正在做他的竞选演说,老人们住在美国东海岸的马萨诸塞州,他们沿着1号公路开,目的地是约翰向往了一辈子的海明威故居。

老爷车开得像老爷一样慢,而且险象横生。

一路上,约翰跟遇到的每个人都聊海明威,大段背诵名篇名句,虽然他连自己孙子的名字都想不起,有时候还不记得艾拉,一个人把车开走。

艾拉把家里的幻灯机也带上了,晚上到宿营地,她就给约翰放家里的老照片,细细地解释谁是谁,拍照时的情景如何,希望唤醒或挽留丈夫的记忆。

以海明威故居为终点,影片一开始就暗示了此行的结局,将会是一场海明威式的告别。

但影片的基调是轻松的喜剧。

这对恩爱得无以复加的夫妻,日常生活的内容也是唠叨和拌嘴,老公一直在吃老婆初恋男友的醋;因为失忆,他还泄露了四十多年前自己与女邻居的出轨,艾拉一怒之下,叫来的士把他送进附近养老院,随后又决定原谅他。

这是老年版的《在路上》。

它很好地回答了我关心的,如何在最后的日子保持尊严与安详的问题。

每到一处宿营地,艾拉都会熟练地支起桌子,摆上鲜花,拉好彩灯,自己则戴好假发,抹好口红,两个人看书、喝茶、饮酒、跳舞,除了孩子们不在身边,那些保持了一辈子的生活乐趣,一样都不能少。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故事跟了他们一路。

反复叙述的,其实就是人类与命运抗争,然后在奋斗一生之后优雅谢幕。

故事节奏有点像老人开车,跌跌撞撞,这可能与意大利导演保罗维尔奇首次拍摄英语电影有关,但是其中笑点,中国观众都能领会,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分子趣味,不时让人莞尔。

如此,也消解了海明威式的悲壮,甚至连最后的结局,都变得可以轻松接受。

我最服气的,是两位老人的表演,尤其是男主。

男主唐纳德萨瑟兰凭此片获得第90届奥斯卡奖终身成就奖。

他的状态也最为丰富,有时是风度翩翩的老学者,有时是自信笃定的老司机,每当这时,他的眼神都清亮无比;而当他失忆,一次次地问怎么没有在家里,他的目光是浑浊的,此前智慧的神情消失,一脸无知的焦灼;失忆严重时会变得谵妄,他的眼睛会瞬间失神空洞,发出热烈而锐利的光,仿佛连眼珠都会迸出来,这是脑疾病老人特有的表征,与我爸爸最后的眼神几乎一模一样。

两人相携踏上归途。

一贯强势善于打理的妻子安排好所有的细节。

在浪漫旅行的终点,妆容精致的妻子写好遗言,将汽车排气管接进车内,发动引擎,慢慢躺到熟睡的丈夫身边。

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艾拉不爱读海明威,但她真是懂海明威。

 8 ) 白发夫妻开房车跨越8000公里追寻完美结局

爱在记忆消逝前 The Leisure Seeker (2017)本片全程色泽明亮,音乐轻松,节奏紧张,笑点不断,虽然这是一个生命尽头的故事,却不给观众任何自怨自艾的机会。

电影的风格和主人公的性格相辅相成,幽默轻松、云淡风轻的背后是充满哲思的人生态度。

关于生命的终结,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悲伤?

有点任性,有点疯狂,难道不行吗?

72岁的女主角海伦·米伦(Helen Mirren) 曾凭借电影《女王》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而82岁的男主角是老帅哥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曾在热门电影《饥饿游戏》系列里扮演的大反派斯诺SNOW。

这次他转变风格,摇身一变成为终极大暖男,少女们还hold住吗?

[剧情回顾]害怕剧透的朋友可以观看完影片后再回来。

电影中的男主角John是个文学宅男,沉迷于海明威的著作,就算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还能如数背诵《老人与海》的章节,并用这个手段勾搭少女。

他在情感上非常依赖妻子Ella,认定妻子就是自己一生的挚爱。

女主角Ella是美丽泼辣的典型的美国老太太,性格倔强、独立。

她事无巨细地照顾丈夫的生活,同时也喜欢发号施令。

两人虽然如此高龄却不忘秀恩爱,时不时“亲热”一下,弄得儿女们既尴尬,又羡慕。

这部电影的主线展开,在明亮的阳光下,老夫妻两人开着冒烟儿的破房车跌跌撞撞地向南方驶去。

一路上惊险不断,两人却都当成笑料:巧遇John的美女学生,Ella骑摩托车追车,汽车车爆胎后遭到坏孩子打劫,以及两人不断在争吵与撒狗粮之间反复⋯⋯就算是再完美的人生,也总有终结之日。

[科普一下:大脑退化不可逆]电影中John是阿尔茨海默病(AD)中期患者,他的记忆愈发衰退,甚至忘记了自己孩子的名字,在片中还有尿失禁、说不出“水瓶”这个词等失语症、失认证的症状。

AD的发病原理是大脑的退化,从近期记忆开始。

所以患者一般是最近的事情想不起来,但是以前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随着病情恶化,患者失语、失认、失禁,最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划重点!

AD不可逆!

大脑退化的部分不可能长回来!

除了药物治疗,记忆训练是常见的干预手段,专业治疗师从远期记忆开始,与患者交流、训练患者的现有认知能力。

有一个常见误区需要重视:失智老人家属千万注意不要向Ella这样不停逼问“你记得吗?

你记得吗?

”。

这对于还没有完全丧失认知的John来说太痛苦了!

不断地追问,只能让他更加紧张、焦虑、没有尊严!

划重点!

AD是退行性疾病,不可逆!

大脑退化的部分不可能长回来!

电影中某天晚上当一群年轻人和他们一起看幻灯片的时候,John就已经表现出非常难过、懊恼的样子—想想看,照片中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都不认识了,多么可悲!

[生命的终点由自己决定]在现代医疗体系下,几乎没有人能够掌控自己生命的终结。

当一个人丧失表达能力、或者就算还有表达能力,当处于危重状态时,你的意愿已经无人听从,你的生命掌握在你身边的人手里。

你的子女、伴侣或者其他亲属的签字才有法律效力。

John最怕的事情就是Ella把彻底失去记忆的自己丢进养老院,所以他拜托妻子在他彻底丧失心智后帮他饮弹自尽。

而他却不知道,Ella也已经身患绝症,命不久矣,不能等到John彻底失能之日了。

我本来觉得很伤感,很不希望Ella先于John之前去世,那样的话他饮弹自尽的计划就落空了……他的子女才不会让他按自己的心愿结束生命呢,说不定会违背他的意志把他送进养老院。

万幸的是,妻子Ella是个内心强大、一旦做决策后就十分笃定的人。

她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她已经为两人做了更好的打算,并且一步一步地实施⋯⋯在我看来,他们选择的结局对两人来说真是太完美了!

在福罗里达的海滩上,看着碧海蓝天连成一片,John问:“这里是天堂吗?

”Ella回答:“也许是吧……”John回答:“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汉堡吃?

”在最终留给子女的信中,Ella这样说:请不要悲伤,不要自责。

我们不希望经历失能时的种种不堪。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你们现在也许会伤心,但是未来会感到轻松和宽慰。

—————豆瓣上有一个网友提问:该不该带父母观看这部电影?

很多网友则忠告“千万别带父母看”。

我的想法是恰恰相反!

我认为正因为日常生活中没有机会和父母探讨生命话题,所以更应该借助这个电影作品,让全家人思考。

如此轻松、愉快地讨论人生终点的电影难道不应该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吗?

难道父母没有权力看一看美国人和自己不一样的生命选择吗?

正如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我们也无法左右自己的离去。

这才是最可悲。

因因老龄化的缘故,老年影视越来越多,年轻的观众也开始被老年明星圈粉,学会欣赏暮年的美。

以上。

 9 ) 以为是童话,结果是现实

每个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在混沌中被带到这个世界。

而死亡,如果可以选择,你希望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贺岁档之后的第一个周五,原本并没有观影计划,朋友买了票晚上临时有事,于是看了这部《爱在记忆消逝前》。

非常棒的电影,虽在开始就能看到结局,然而过程却出乎意料的有爱有恨有痛苦有怜惜,并不仅仅只是电影宣传里说的“快乐轻松”,相反,整部电影里充斥着一种忧伤的快乐。

海伦·米伦、唐纳德·萨瑟兰两位老戏骨用云淡风轻的演技带来了教科书般的角色塑造。

深沉的爱意酝在演员的眼中,贫瘠的生活在现实里。

这部影片的英文片名《the leisure seeke》直译是“求闲者”,两位主角一个癌症,一个阿兹海默症,夫妻俩开着叫做“求闲者”的房车去海明威故居旅行。

翻成《爱在记忆消逝前》可以说非常贴切,像是著名的《爱在》三部曲的老年续曲,又把故事的内核完全概括。

夫妻俩一路重温从前的美景,一路絮絮叨叨说着一辈子都没有说完的话。

好莱坞电影中时常会看到各种惊险刺激的追车场面,但我从来不担心主角会开飞车死掉,他们像是开了挂,无论怎么作死都不会翻车。

然而这部电影看得我担心害怕一直悬着心,可以称之为我看过最慢却最惊险的公路片了。

看到80几岁的老爷子双手去接老太太的饮料我揪心;看到反应迟钝差点撞到路基我害怕;看到警察查驾驶证我紧张;看到小混混想抢劫我却要笑出眼泪。

是的,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你大妈永远是你大妈,小毛孩子瞧不起人,在美国自驾游谁还不带把枪防身啊?

(以下大量剧透)看上去神采飞扬的老太太其实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却一直坚持着照顾时不时失忆犯糊涂的老头子……他们的这场旅行的初衷是因为他们的子女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想让他们分开,一人照顾一个。

一辈子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到老来分开会怎样?

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太太并不想活得毫无乐趣再慢慢忍受折磨而死,她选择在还能照顾老头子的时候,一起去一次老头子一辈子的偶像海明威的故居,然后在一切可以选择的时候,不留遗憾的死去。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这部电影或许就会更像《恋恋笔记本》一些,人固有一死,好在结局浪漫美满犹如一出童话。

在一路上,老头子时不时会想起老太太的初恋,即便阿兹海默症了,还是忍不住吃醋。

老太太觉得:好烦啊!

你怎么老年痴呆了还揪着陈年旧事不放啊!

但其实,能感觉出老太太嫌弃里的一丝受用。

好不容易再次见到初恋,几十年没见对方早不记得老太太了,老头子满意了,终于不再提这倒霉话题了!

但是随着阿兹海默症越来越严重,老头子忘性越来越大,不止记不得自己的孩子们,有时候甚至连老太太也认不出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对着老太太喊出了老邻居的名字,他把老太太认错成他们一辈子的邻居,老太太的好闺蜜了。

他说:我们不能继续下去了,艾拉会心碎的。

在记忆的深处,老头子一直埋藏着曾经出过轨的事实。

这真是猝不及防。

不仅老太太,作为一个女性观众,这也非常让人生气。

被瞒了48年的老太太当机立断把这混蛋丢到了最近的养老院,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她一边哭,一边骂,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发现一切早有端倪,不仅是和女邻居,风度翩翩的大学教授热衷于跟年轻美丽的姑娘谈论海明威,即便已经白发苍苍,即便有时已经忘记了海明威那美妙的语句。

只不过因为爱与信任,她从未怀疑。

原本以为看了一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结果一颗苍蝇让我发现,这哪里是什么童话,简直就像我们漫漫无知的人生。

但冷静下来之后,爱还是战胜了恨,老太太没有因为老头子48年前的错误惩罚他,没有留下他一个人,而是把他接回到“求闲者”,依旧选择一起走。

影片看完我很压抑也很难过,这篇影评也整整迟了一周。

老去是一件痛苦而必然的事,我们只能接受,然后尽力让过程不那么痛苦。

 10 ) 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从迈阿密南端,沿着一号公路一直向南开,key west就在那里,站着key west最南端的落日角,可以望到古巴。

这里有海明威的故居,主人早已逝去,他养的六趾猫还在。

当年,一个朋友知道海明威喜欢猫,就送了他两只珍奇的六趾猫,现今已繁衍到有60只。

电影很好,细腻的情感,美国公路的风景,兼具文学性,值得细细品味。

也许是在佛罗里达住过一年的关系,看这个片子特别有代入感,从头到尾泪流满面。

房车公园的场景,自由自在的公路一直开,被警察pull over,白人老夫妇的街头kiss,有这样白头到老的爱情,真的是此生无憾。

然而,即使是那么彼此深爱,走过一辈子的老夫妇,婚姻中间也有过背叛出走的时候。

我们都想要完美无瑕的爱情,只有甜蜜,没有伤害。

可是很难,真的很难。

片中老太太对老先生说,你是一个我不用时刻都觉得必须要说点什么的人。

好的爱情,对的人,大概就是一个,你跟他待在一起,不论在哪都觉得是待在家里的人吧。

所谓家就是让我们感觉安全,放松的地方,你待在家里,你懒在沙发里,看卡通,你睡姿豪放,抠脚,放屁,家都会接纳你,容纳你。

我也想有这样的一个人,不论住在1975年的老房车,还是在亚特兰大500美金一晚的豪华房间,他在的地方就是家。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爱在记忆消逝前》短评

原以为是个浪漫片,结果竟然又是个“当然是选择原谅他”的故事,深深地受到了欺骗

2分钟前
  • 望远镜
  • 还行

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毛姆

6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31岁看这个片子好无聊。

10分钟前
  • 梅尔细雪之舞
  • 较差

看不进去,耶!

12分钟前
  • 小象
  • 很差

看到最后还真是震惊了,老太太选择烧炭结束自己和老爷子的一生。从她的遗书感觉出理由跟很多牺牲自己的中国老人相似,不愿意增加儿女的负担。这么毅然的选择,是老太太觉得自己一生的很多疑问都在这次的公路旅行中得到了解释?自己终于确认了自己才是老爷子唯一的选择,而未来则是自己即将到头的人生,和老爷子孤单痴呆又无人照顾的尴尬境地?这样的未来,不如自己带上老爷子走掉,既不给儿女添负担自己也走得不会不安心。可怜天下的妈妈们啊

15分钟前
  • 彩虹印记
  • 还行

影片的实质是自由的探讨,从一种禁锢中逃进自由实质上是进入另一种束缚。公路片的形却没有公路片的神,全片大部分是刻意设定的事件串联,主人公倒退式的成长是基于时间的前进,这种反差是影片的力量。导演贪心了,堆砌的太多,还是没法打动我

20分钟前
  • 郭大师的徒弟
  • 还行

和爱在三部曲的水平相差甚远,讨厌这个译名,因为爱在三部曲在心中地位太高。情感剧本平庸,剧情平淡,纵使有不错的剧情点却依然缺少足够的情感张力。作为公路片镜头过于局限于车内,缺少远景的路途风光相衬。

24分钟前
  • 椅子上的男人
  • 较差

老年版《爱在》系列 依然get不太到 话痨公路片

25分钟前
  • Fairy
  • 较差

说实话很无聊故事也单薄到窒息

29分钟前
  • ちはやふる
  • 很差

故事並不特別或煽情,但被 Helen Mirren 和 Donald Sutherland 演得絲絲入扣、恰到好處。一段短短的旅程,讓觀眾窺見兩位主角一生的感情歷程與相互依賴。重要的還是人到多大都要不失任性與幽默吧,這樣看來電影更像一則童話。

30分钟前
  • norris
  • 还行

现在老年题材都流行情节上学哈内克?

31分钟前
  • Welp
  • 较差

拥抱最后美妙时刻必将经受常年围城内的巫觋,对望耄耋也终于痛恨那个偷走曾经的光彩照人,或老于病痛,或故于安乐,不仅有梦想之地,还有过往云烟。车内置一对儿风扇,吹着我也吹着你,我们说着吵着闹着一路同行,直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毒剂灰雾中,拥抱彼此,只有你我,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

36分钟前
  • Mamacita117
  • 推荐

6.5/10 兩位老戲骨太讚了;不過類似電影太多,相比之下不是很出彩了。

38分钟前
  • 熊類爆弾
  • 还行

这个卡司题材能拍这么难看 导演多才多艺了

43分钟前
  • 很差

不符合逻辑的感情抒发,去照顾几个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再来写剧本吧…

44分钟前
  • 卡尔钢门手
  • 很差

正如女儿一边自言自语“我老公连亲都不愿意亲我”一边不理解(又名羡慕)父母的恩爱,我的父母爱情的存在仿佛是他们的翻版,因为他们,我会永远相信爱情,而这与自己的爱情无关。电影细节非常好,儿子的同性身份,初恋的黑人形象,钓鱼执法出的情人,当然还有戛然而止的结局,让电影充盈而不那么童话。

45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

故事略显平淡,人生的末期就该享受一下生活了,应该是我还太年轻了吧。

50分钟前
  • G.Lafayette
  • 还行

老太太哭着说你把那个他还给我,老头懦懦开口:“那个把我从你身边偷走的人也把我从我这里偷走了。”直到死他们还进去了一次,他们彼此相爱,他仍觉得她最美,文艺又自然地赞美她。然而,他出轨了。不是这个情节,我会认为,这就是我要的爱情。(8分是因为我太气了,死老头居然出轨!哼!!!

55分钟前
  • 奥斯丁橙
  • 推荐

直译《求闲者》多好呢,要表达的精神内核全在里面了,非得套路化一个《爱在记忆消逝前》这样的名,局限了不说,简直是破坏

6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我还以为是爱在的第三部,看完才知道不是。这一星给日落的场景,忍不了任何出轨。从邻居讲,你妈妈不在时可以照顾爸爸,就觉得不对,妈的🙂。听到“kiss twice ”没绷住,哭了,但依然不理解为什么有爱人,还会有别的“朋友”🙂

1小时前
  • 再会苏黎世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