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上映以来就一直在期待着啥时候能看到,毕竟,假·宫崎·白富美越来越让我喜欢,伪·草食男·福山叔也越来越在影视剧中活成了他自己的样子。
而电影的观后感只有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那些总想搞个大新闻的人啊,看看苍天饶过谁!
先说电影的主旨吧,嗯,怎么说呢,有一种很热血,但热血得莫名其妙的感觉。
电影甚至可以简单概括为:前辈狗仔将小萌新带成独当一面的高手并顺道泡了TA,从此以后,他爱上的人都像TA(男女主同样适用哟!
)莫名其妙的感觉出现频率有点多。
好比说,初出茅庐的新人某天醍醐灌顶,意识到“啊原来狗仔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工作”——恕我直言,任何工作都应该认真对待是没错,但蹲点在酒吧、俱乐部门口看各种圈子里光鲜亮丽的人们怎么在黑暗处胡搞瞎搞,这种灰色地带的工作更多的是压抑吧?
怎么还就被当成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与物质需求的矛盾了?
再恕我直言,为什么不去想办法阻止发疯的好基友却要一直跟拍去抢占炮友被枪杀的第一手照片?
这些个逻辑,因为我毕竟不是记者,所以那句“无发可说”我认为我还是不当讲的!
其实个人更喜欢电影的台词。
其中最最有意思的,个人认为是后半段小萌新睡服了老腊肉之后在车里的对话。
小萌新要跟狗仔大叔一起下车去阻止那位发了疯的坏朋友,狗仔大叔说“在我下一次上哔你之前我不希望你出事”,小萌新很委屈地问了一句“难道你就只准备再上哔我一次?
”——这个秀恩爱狗粮我必须给满分啊!
但遗憾的是,最后的最后,中年狗仔大叔连这个简单的承诺都没能兑现。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比悲伤更悲伤的是空欢喜,白瞎了我们这样的围观群众!
看吧,94年的二阶堂富美睡服了69年的福山雅治,如果你不是95年出生的小萝莉你压根就不要妄想推倒男神大叔了。
当然了,这句话是对我自己说的!
对于长影评,总难以起题目,或许不愿称为真正的影评,谁知道真正的影评是什么样子呢?
作为一个多产的导演,这部影片在伍迪艾伦的心中有多重呢?作为影迷的作者,竟然是在看到片尾时才想到是第二次观看。
道德批判,一直是作者观影的局限,第一次观影对约翰逊扮演的报社记者桑德拉产生了偏见。
莽然采访一位新闻人物,却在自己喋喋不休中与被采访人放倒在床上,而自己想要采访的东西却一点也没得到,这实在是一件丢人的事。
事后桑德拉后悔的不是被人放倒在床上,而是没有得到采访材料。
“随便”发生性行为,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并不是严重的事情。
在电影《奇招尽出》中,曾有表现女子因性而爱,因不性而不爱的描述,并表现出了一种——即使牢骚絮叨也如沉默无语般的无可奈何感。
毕竟本片中开始所出现的性,并不是故事的重点,而是为了后来桑德拉完全放弃新闻挖掘而投身杀人犯的怀抱买下伏笔,这便是伍迪艾伦导演的精明之处,用极端的时间,占用篇幅极小的一件事便把人物性格展露无疑——一、桑德拉是以为没有心机的话痨;二、有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虚荣的“职业道德”;三、有浪漫的爱幻想的“好色”的心理。
除了这些性格之外,她的无懈可击的敲门砖便是傲人的美貌和性感,这是她接近杀人犯的毫无理由的理由。
不如《食梦者》好。
但福山大叔在本片中展现了标准的摄影姿势,这点好评。
影片改编自上世纪80年代的片子,难怪大叔和女新手之间的情感关系那么复古,日本这个国家真是什么职业都能拍出燃感,虽然最后故事走向有点狗血,不过中间有些地方还挺有小趣味,福山雅治自带精英气质太浓厚,颓废的有些吃力Lily Franky和泷藤贤一真棒。
媒体从业者真心不容易。
独家新闻都要用命来拼,福山男神演绎的这个中年大叔又颓又丧,二阶堂从一开始做狗仔不适应的一脸懵到后来发现偷拍的刺激和乐趣燃到不行。
作为摄影师的尊严,没有在战场做战地记者,但也是轰轰烈烈了一把。
最后打赌赢了的吉田羊那笑容太有内涵了,大根仁的商业电影口碑内涵皆有!
福山雅治演的角色很有魅力,靠演技撑起半部电影,电影过半之后走下坡路,最后结局真的狗血,减分了不少,虎头蛇尾的典型,结尾的桥段太做作,估计是故意想拍出这种燃情的电影而为之的。
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两个镜头拉到这个城市,一开始,一个在车上嫖妓的狗仔以邋遢、不羁的形象出现,在街边蹲点,在街边放肆,不远处灯红酒绿。
从一开始的性到最后悼念静的马场仔的口中的“破处”,可见片中对这一在人生中无法避免又同样是永恒话题的深意。
为什么静会选择这样的人生,为什么他说他有两个原则:不碰新车和处女。
他为什么自甘堕落每天跟在明星屁股后,和一个疯疯癫癫的朋友浪荡最后还被他误杀。
这些看似一笔带过的好像都不重要,但是当你试图深思的时候却又不得不无奈地陷入他这样的人生。
静最后可以不死的吗?
对啊,他可以很早就断绝与恰拉的来往,每个熟识他们的人都劝过,就连疯癫的恰拉本人也在摇头晃脑之余清醒了下。
但是呢,他是不是很早就有了最后结局的觉悟,想做个战地摄影,想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他这么聪明,当狗仔都能每次找到别人找寻不到的爆点,他怎么就最后也还拦着恰拉直到子弹洞穿大脑。
静的人生出现了许多的up点,和他一同做搭档的坐上了主编,被他带过的前辈也在杂志社里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他在楼梯拐角遇见的相识也能给他介绍看起来更体面的的摄影工作,但他都拒绝了。
胸无大志?
自甘堕落?
可能吧,他曾经也算是个王牌摄影师呢。
不知道他的过去发生了什么,抽烟、喝酒、爱嫖妓,只是为了钱过生活。
他的人生好像不能拥有一些好的东西,他也觉得他不配拥有这些美好。
而菜鸟野川可能就是他生命中出现的一道很温暖的光,他为什么后来和她做爱,沉浸在她甜蜜的睡颜中,拿他生命中不可辜负的相机留下这一刻,这也一定是他万万不想辜负的瞬间吧。
有句话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静死的时候,未必很有艺术的拔高,导演将他被射中、倒下这一刻拉长,让观者看到的三个面,每一个都有一段想要去想象的心理。
首先,静被射中的时候,他会想什么。
他打开车门和野川开玩笑之前他是否会想到现在被洞穿的结局,他美好之所在的野川在前面拍照会不会伤心。
然后,野川在留下死亡的瞬间时,她又是如何不舍,她拍着照是强忍着泪意还是说早已看到结局,无奈中按下快门。
而我们,作为第四维空间,又会对这个人物的死亡做出如何的感慨。
当他试图去真正为他的朋友恰拉拍照的时候,他的结局已定,没有任何悬念,但是电影的艺术就在于此。
回过头来想想,静的人生,他的选择,他的生死,有种哲学的悲剧,在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他所代表的人的悲剧,没有什么好指责也没有什么好惋惜,在没有什么好惋惜之中惋惜,在生死之后留下泪水,即便是擦掉,也曾不能做到铁石心肠。
说句实话,这是两个女人无法留住一个男人的电影。
副主编定子早年和都城静搭档,是新手,都城静摄影技术好,脑子灵活,总能捕捉到好的新闻,定子跟着他在杂志社站稳了脚跟,但是后来都城静沉沦了,他的理想太高,高于这个时代,罗伯特卡帕那个时代不复存在,未来也不可能有。
于是和恰拉源堕落的一面结合在一起,沉沦了。
婚也结不了了,幸福也亲手毁掉了。
定子很矛盾,无法理解这个男人,她可能也想不通,为什么他就不能像其他男人安安稳稳的为了现世生活,非要追求达不到的理想而最终沉沦,她理解他,于是放任他沉沦,但是她救不了他,不能安慰他,只能让他在堕落中自己寻找自己的安慰,她唯一能做的是不忘记他。
再次偶然见面,她根本不敢放过这一次拯救这个男人的机会,用钱,用教育新人的责任企图留住他最后一丝回归正常的期望。
野火很像年轻时的她,她期望用这个新人给予都城静正面的刺激。
结果呢,结果还是新人从老手身上学到了一切,却仍然救不回老手,他不是沉沦,就是寻死。
女人得到一切现实的东西,事业,职位,以及永失我爱的实实在在的痛苦。
男人得到一切虚幻的快乐,酒精,性,为所欲为,哥们儿义气以及为了理想献身,死在最幸福的时刻。
男人总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寻找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找啊找啊找,找不到。
女人似乎属于从属地位,大部分时间是在陪着男人找,当然她也有她的快乐目标,但更多的是到了一定程度就满足了,或者说放弃了,开始注意现实的东西了,不再对不存在的东西抱有幻想了。
说到什么上位,什么分财产,什么爱慕虚荣,难道这些不都是男人在寻找过程中不要的东西吗,他们把它抛弃给了女人,然后毅然决然的再次上路,只留下女人们得不到这个男人的痛苦。
最近的贝索斯就是个典型,他努力创造,得到了一切,他还不满足,宁愿割掉一半财产挣脱所有的束缚。
三星半。
当时在日本影院看了预告就蛮期待的一部片子,本以为只是一部满足大众的好奇心,记录狗仔生活的娱乐片,没想到风格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本片各种不可描述的镜头,没想到福山叔会接这种角色,也是看的我目瞪口呆(虽说可能和真人性格比较相符hhh)看似重点讲述了一个中年狗仔的糜烂生活,实则讲了一个有很多故事的中年男子如何逃避生活,最后将自己的梦想交给了自己最后爱的一个女人的故事。
静和野火从刚开始搭档到后来两人充满默契地去跟拍明星的几段很燃,特别是拍了斋藤工之后两人在隧道里放烟花击退保镖那段真是充满娱乐性和视觉可观性。
之后就是很多片子都会出现的,霸道男主莫名其妙就因为单纯的女主而开始慢慢改变了🌚(不过片尾BGM配的男女主在车内相处时的剧情弥补了一些)从男主英雄(?
)救美,到大家齐心协力拍到松永的照片,都是为了推动男女主之间的关系,直达最后一段的升华。
最后男主被チャラ源误杀的场面,个人感觉像极了一个战场,有点呼应了男主讲的看到一位战地摄影师的照片之后立志成为摄影师的事。
在被射杀瞬间的男主“快拍,野火”的想法一是想让自己最后爱的女人记录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二是想在自己成为被摄人的情况下最后完成一次大新闻。
同时他也表达了想让女主代替自己在编辑部的位置的愿望吧。
(虽然我看到他被射中之后一直以为他是会复活的orz)突然想到最后也没交代静和チャラ源以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orz 从配角的口中可以知道男主也不是一直做狗仔为生的,以前也跟拍过案件、地震等灾害,但是如何变为一个渣男中年狗仔的过程感觉有些缺失?
PS:片尾BGM前突然加入了福山叔谜之为照相机做广告也是23333
日本电影一直都看不下去,也不知道为什么,除了小时候看的宫崎骏动漫电影外真的重来没有那么认真地看过一部日本电影,但这一本从开头到结尾每一帧我都觉得是艺术,而且讽刺了很多当代记者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放荡不羁,乱七八糟的狗仔其实有着自己对战地记者的追求,但是人活着活着就开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曾经的自己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做着做着就开始模糊了,因为这个谁会太多的套路,和规矩定子:我觉得是电影里最了解静的人没有之一,我朋友和我一起看说,静表面无情实际有情,但定子表面有情实际无情,但是我觉得如果细看细节的人肯定可以看出定对静的感情是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那种微妙和无人能比的了解其实很多情节都反映了当代新闻的混乱,无论哪个国家,所有的新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拍摄自己需要的素材,无视很多私隐,应该说可能名人根本不配拥有什么隐私,很可悲也很可笑
与其说都城静用他自我创造的“战地”来追随Robert Capa, 倒不说他自己已经是野火的André Friedman。
与其说这又是日本审美的“以身殉道,死际功成”,倒不如说都城静并没试图用肖似“The Falling Soldier”的死亡来向最初的理想告白。
他是自己的Gerda Taro,不被终点定义,也独立于这一切所谓理想的崇高与现实的好坏。
他真的是“除了摄影啥也不会的男人”,可又似乎只有这样一个被主流社会抛弃乃至是唾弃的落魄狗仔,一个说出“艺人的屁股和作家的脸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中年浪荡子,才能穿越浊流,凝视深渊,在美与丑的面前心神不动,在善与恶的审视下做到“无我”的真正公平。
没有布景,没有艺术流派,没有再上色与后期处理,他的摄影就像这个人一样,或许回归了我们都未曾见的本质。
那是一种无瑕到几近肮脏,守恒到让人误以为是在不断堕落的纯真。
开在隧道里的烟花和头顶迸溅的鲜血在他看来搞不好也是相同的。
只是记录。
唯有记录。
This is a cameraman in his own right.
“The Falling Soldier”, R.Capa, 1936
一句话来说,一个喜剧,涵盖着包括悬疑,猜想,推理在内的爱情喜剧。
一如大家所 看的后的感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部电影的作者Woody Allen,一个顽皮的活 宝。
这部电影是部充满了荒诞、冷幽默、悬疑、而且总是神经兮兮、而且还劳里唠叨的片子,几乎每个场景,明明是应该很紧张的,但是却有些让人忍不住笑的地方,所以尽管在最后,当休杰克曼在对着警察们,声泪俱下的讲述刚才发生的痛心一幕时,斯嘉丽出水芙蓉一般站在门口,乐呵呵的对着大家傻笑,并讲述着拿游泳冠军的事。
我都觉得果不其然,总是让我意外,却又忍不住笑了。。。
回到这部戏。
一开始,Sandra只是个菜鸟。
她说想要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其实只是不 想成为牙医,很小女孩的想法。
所以尽管她特地来采访那个名人,但是却最后被迷倒和别人上床。
很完全的揭示了一个没有职业操守的菜鸟,也为后来她的无知和逐渐成长提供了一个好的铺垫。
然后Sid的出现也是一个很好笑的笑点,很无奈的,很突然的就被人扯上了,而且还是作为一个魔术师,整个一个上串下跳的角色,神经、唠叨不休的人。
然后组团了, 去捉坏人!
好可怜的Pete哦。
后来才发现其实这是Sandra和Sid的故事,Peter不 重要。
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Sandra和抄皇后区口译的Sid,才是这部戏的灵魂。
当记者遇上魔术师,谁会想到,这两种角色遭遇到一起,会制造出如此和谐的喜剧效果。
首先是在Sandra和Sid在游泳池第一次诱Peter上钩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记者和魔术师会粘到一起的?
好奇怪哦。
在整个故事里,我发现了在Sid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给不同的人表演魔术,和Sandra不断的被迷惑中,原来两者是有关系的。
有一幕,Peter欺骗Sandra自己离开镇上,却被Sandra在大街上逮个正着,Sandra试图跟踪,却在一个岔道口弄丢了Peter。
从头到尾,作为记者的Sandra,虽肩负着找出真相的使命,却始终是那个被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弄得晕头转向团团转,总是被迷惑看不清方向。
但是Sid,这个被迫着扯进来的人,却总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作为魔术师,他并不相信梦幻的存在,他更倾向于虚幻下的真实。
所以,魔术师是比记者更接近真相的人。
其实最终Sid改变态度,变得比Sandra更执着于解惑,甚至为此丢了性命。
我觉得完全符合他们角色的设定。
尽管我发现好像我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都不高,但是我却很喜欢这部电影。
或是因为他的幽默,或是他略显荒诞的内在。
最近的热门新闻,莫过于白百合出轨门,那叫一个火啊,满屏满屏的刷!
这期间,除了讨论白百合和小鲜肉那些不可描述的情节、陈羽凡头顶那片呼伦贝尔大草原外,也不禁关注起新闻背后的爆料人——卓伟。
卓伟,被誉为“中国内地第一狗仔”,他爆出的料,不但劲爆,且都是独家新闻,从王菲和谢霆锋复合,到这次白百合出轨,个个都在娱乐圈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制造无数话题,放眼整个娱乐媒体行业,还真没人能比肩卓伟。
这让人不禁好奇,卓伟究竟有啥特殊的能耐,能如此厉害?
不妨来看看这部日本新片《独家新闻》,也许你就明白了。
影片讲述的是出色的中年狗仔都城静如何调教新人行川野火的故事。
故事的节奏很快,不出几分钟,静就进入工作状态了,他跟拍的对象是一个知名运动员,对方随友人进入酒吧后,便肆无忌惮的寻欢作乐起来,静悄悄尾随入内,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不动声色的开始偷拍。
一切进展顺利,直到菜鸟行川闯入,她傻乎乎的直接跑去跟拍对象面前,邀请采访,结果可想而知......狗仔行事准则一:低调行事,暗度陈仓。
卓伟爆了那么多料,哪次被人当场逮住的?
在管理层的威逼利诱下,静不得不带着行川出任务。
说是出任务,其实只是在街上没目标的转悠,面对行川的吃惊,静煞有介事的表示,自己转悠的区域都是艺人常常出没的地方,随后他突然瞄准一辆车,查起了车牌号,理由是那辆车散发出艺人的气场,结果证明静的判断是对的。
可见,静对艺人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
狗仔行事准则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能一抓一个准,卓伟一定也是深谙此道!
很快目标出现,可惜都是一些平常的素材,只拍大新闻的静,打算通宵蹲点,但他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等到大新闻,行川感到万分震惊,静淡定的表示,“这工作啊,99%是等不到什么爆点的。
”当然,最后他还是等到了。
狗仔行事准则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
想想看,卓伟对白百合跟踪长达12年,才爆出一款大新闻啊!
从这里也可看出,狗仔对明星的评价,一般都靠谱,长年的跟踪,让他们往往知道明星隐秘的一面,如此,不难理解卓伟为什么早早就评判白百合“人不如其名”!
随后,静又带行川跟拍一桩出轨门,他们必须拍到房内偷情的实锤,然而房间窗帘始终拉着,这下让人犯难了!
经验丰富的静,居然想到在对面楼顶燃放烟花,偷情男女禁不住拉开窗帘,欣赏这一幕美景,结果被静拍个正着。
这策略简直是太妙了!
狗仔行事准则四:机智、机智、再机智。
以上三个准则,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但第四个准则,坦白说,基本就是天赋了,相信卓伟就具备这种天赋,才能屡屡拍到看似不可能拍到的画面。
如此,你知道卓伟为什么那么厉害了吗?
那一款款劲爆的独家新闻背后,是他作为一个狗仔经验的老道、艰辛的付出、智慧的火花......真心不容易。
影片不但展示了狗仔的职业素养,还呈现了这个行业的社会地位。
被他们跟拍的名人,厌恶他们,看他们报道的读者,又鄙视他们,狗仔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
这次白百合出轨门,卓伟也受到了不少指责,说他行为卑劣。
然而,存在即合理,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喜欢关注这些八卦,就不会有狗仔这个行当存在!
就如静说的,“在那些人看来我们连蟑螂、过街老鼠都不如,可人们为什么还要看呢?
”养活狗仔的正是那群鄙视他们的读者。
与此同时,如果名人都遵守道德,又何惧狗仔跟拍?
狗仔行事也许卑劣,但揭穿这些名人的道德伪装,也有正面意义,因为社会不该追捧一个道德堕落的人,而对狂热粉丝来说,则是一剂清醒良药,如同李银河老师对白百合出轨事件的评价,明星是各自领域的成功者,并不是道德榜样,他们不过是普通人,会犯普通人所犯的错误。
你的偶像,不是神,不要无止尽的膜拜。
片中一老一少两个狗仔的人设,也特别有意思。
行川在跟拍过程中,目睹自己崇拜的偶像,作出堕落行为时,震惊的说道,“把姐的青春还回来”,静则表现的习以为常。
每个狗仔刚入行时,都曾有一颗单纯的心,当他们在探索名人隐私时,也往往是第一个被伤害的人。
随着剧情发展,我们也得知擅长摄影的静,真正的理想是做个战地记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根本没有这个机会,沦为狗仔,纯属生活所迫。
没人天生愿意做狗仔,谁不想从事体面职业呢?
影片的最后,静自己卷入一桩热点新闻,当场丧命,作为徒弟的行川,镇定的拍下了静被击毙的一刻,而不是慌乱呼喊。
与之相对应的是静在丧命前,为了保护朋友,却刻意将照片拍模糊了。
狗仔行事准则五:热点永远是最重要的,为此,甚至可以变得冷酷。
徒弟出师了,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样的结局,不仅让我们震撼于狗仔的职业素养,更不由的唏嘘,贡献无数独家新闻的狗仔王,在热点面前,一钱不值,除了少数朋友,没人在意他死的有没有尊严。
如此,突然觉得卓伟很厉害,但也挺可怜,狗仔再牛,依旧也只是狗仔啊!
首发于 锐影vanguard 微信平台
工作能力强就不渣了么,逻辑也有问题
挺好的。烟花吸引注意及烟花射车的创意不错。
看到一则短评说某人自带精英气质违和,噗……小黄人本色出演,相信我……
女主不好看,结局啥玩意啊
把这么一个略俗套的故事讲流畅了也不容易,福山叔的演技略拖后腿啊,那张精英脸怎么看也不像中年loser大叔。
职场题材的娱乐化商业片,节奏棒,人设出彩。福山雅治算是颠覆形象的突破演出吗?最后staff画面蜜汁温馨
摄影记者拍了一辈子别人,最后让自己成为了新闻头条。福山雅治的造型很有问题,扣一星⭐。显得所有人的演技都比福山雅治要好。
完全搞不懂人物的行为动机,臆想的那一套……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交友需谨慎……大根仁的剧本还蛮意外的
一部糅杂了多种类型特点的电影,阿静是用生命在拍独家新闻的摄影师,无论是做狗仔,还是拍社会事件,直到用自己成为照片的主题。他生命的意义浓缩在了那一瞬间。福山雅治演绎了一个颓废的中年狗仔,依然挡不住的魅力满屏。
结尾一下子就扯到梦想初心之类的,实在和影片基调不搭。
Lily桑的设定太迷了 福山叔死的也是冤 但是二阶堂的身材好有料啊啊啊!
新闻人,到底是自发地为了利益丢失了操守,还被动地因为读者的不良偏好扭曲了自己的灵魂。这本来就是一个悖论!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放烟火,然后拍到了高官偷腥的照片;至于突破警察包围拍穷凶极恶的罪犯,或者冒死拍自己的好朋友持枪挟持人质,反而不够精彩。似乎我的偏好也出了问题!
剧情硌的我疼
最后竟然给我拍成毒鸡汤,也真是撑死我了。还有就是大部分日本电影都是被节奏拖死的,前面那么顺,后面拖泥带水。但那种燃烧的氛围还是在。
大半年前看过电影的预告片,太恶俗了觉得烂片无疑。没想到正片实际上故事和内容还可以。感觉福山雅治这个角色相当突破自己以前的形象啊,再加上最近结婚,也能理解为什么排名下降的这么快了。电影好在全员演技在线,剧本设置的也蛮不错,前面60分钟简直就是“文春”“friday”记者们的日常,太写实了。
4.5/5
总想搞个大新闻
年度最唯美情欲戏写真。
Emmmm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