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要求太高,看看风景吧。
还有什么景色能比西藏更美呢。
别太计较编剧的逻辑性和导演用镜头叙述故事的能力,或者还有那朵韩国"雪莲",这样观片才有喜悦。
拍MV的导演,至少她懂得怎样用画面取悦观众,这不挺好么?
适合没去过西藏,对西藏元素有莫名憧憬的同学看。
昨天在北大看了《冈拉梅朵》的首映。
讲堂前的海报上,一个藏族女子戴着精美的饰物,发辫轻垂,在胸前双手合十,虔诚低默。
在瞬间打动了我。
冈拉梅朵,是藏语里的雪莲花。
神秘圣洁的西藏,拉萨,纳木错,藏语,歌声,音乐,爱情,藏人的豪放,以及那永不停息的转经筒,深沉的皱纹,虔诚的面孔……一切一切的元素,都足够的令人神往。
可是加在一起的片子,却感觉过于平淡。
很多的表述都过于浮浅而不到位。
不能引起我的感动、思考、探索或是体悟。
导演拍摄三年,三进三出西藏,磨难连连,感觉她太舍不得这些难得的元素,一一留在片中,却需要修炼更深的功力来将它们融合而非堆叠。
剧本中也有很多让人觉得突兀和费解的地方。
片中太多的巧合和看似编造之事,需要足够的气氛和手法的铺垫,才让人不觉痕迹,反为之扼腕。
还有一些地方感觉略微有悖于现实。
例如,从拉萨到纳木错,我们只用了一个下午,不知道两位主角为什么在途中绕了很远用掉了两三天。
大约是他们不很着急,导演又希望让他们有机会发展感情吧。
让人留恋的,只是那画面和声音。
虽然缺乏颤动心灵的力量,但也算是很优美的。
参加了首映式,97分钟的片子看下来,只记得西藏的风景,看得出孟导在镜头前是很用心的,但是整个故事情节明显有问题,剧情过散,结尾没有把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很好的传达给观众,不过姜世贞小姐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的。
发信人: ziijun (享受生活,感受快乐!
), 信区: Movie标 题: 【影评】西藏音乐电影《冈拉梅朵》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8年03月08日22:24:01 星期六) , 电影《冈拉梅朵》——我爱的西藏不是这样写影评,一直都只是写那些带给自己感动的片子,从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批判的能力与权力。
第一次写下很多不满,竟然是对一部名曰西藏音乐电影、海报上写有美丽藏文的片子,一部以我深爱的西藏为背景的片子。
得知这部电影要在北大首映的时候,我的激动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夸张。
我兴奋地想流泪,在北京这个很难感受到西藏气息的地方。
我乐颠颠打了整晚电话,通知我那些和西藏有关的朋友们。
我以为看这部电影时我一定会哭的,因为里面有我喜爱的藏歌啊,有我熟悉的西藏风景啊。
但看完,很多茫然,一声叹息。
剧本,极其简单。
当影片的镜头扫过从藏北到藏南的很多很多地方时,当主人公们不紧不慢地游荡其中导演试图想展现西藏的很多“独特文化”时,我就预感这个故事一定挺简单的。
但当屏幕忽然一黑,出现字幕,影片结束时,我惊呼竟然如此简单。
平铺直叙地讲下去,却依然逻辑混乱,各种扯。
整个故事看完很多迷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也想用观众看不懂来显示自己的艺术修养多么得高。
当然,电影并不只是要讲故事,特别是对这样一部名曰“西藏音乐电影”的片子来说。
那就说配乐。
看完电影的时候忽然在想为什么想起了个“音乐电影”的噱头呢?
片中是有很多藏歌,特别是亚东和索朗旺姆天籁般的歌声仍然让我沉醉。
但细听就会发觉片中有太多我熟悉的藏乐,听时让我激动,但仅仅穿插其中罢了,并没有紧密伴随影片情节的发展。
如果说那些响彻天际没有歌词的配乐才是影片作为音乐电影的看点的话,但那些声响是任何一部涉及西藏题材的片子都会有的声音。
那些声音那些音乐与西藏有关,而不是影片的光芒。
如果说因为男主角阿扎那充满原始与野性的鼓声的话,我不确定,但至少我一年的西藏生涯所看到的无数民族风情演出并没有鼓声这个特色。
片中随鼓声出现大量西洋乐器,让我困惑,即使男主角随意敲击出的音乐也让人感觉导演在把人们拉向一个原始的让人迷惑的情境中,再次跳入窠臼为西藏蒙上了面纱。
或许因为故事是源自于一首名为《冈拉梅朵》的藏乐?
又或许是因为女主角从一开始就扛着硕大的麦克戴着硕大的耳机游走在西藏?
我不知道。
也许是因为我不太确知“音乐电影”,特别是“西藏音乐电影”本身的含义吧。
没什么情节,那既然把美丽的西藏作为背景了那就看风景好了。
关于风景。
影片中镜头快速切换,寻找圣湖的路途从藏北到藏南,时而又跳到藏北。
西藏的气候是很奇妙,远处的雪山时常可见,近处却依然有绿草依依,但片中镜头的切换却让人觉得迷惑。
如果说导演太想向人们展现西藏的广阔了,所以整个西藏都想拍到,但在我看来依然没能展现真正的西藏。
西藏的美丽是任何人随意用任何一部相机都可以展现的,但导演没有过多把镜头投向那干净明亮的高原风光。
不知道导演为什么热衷于阿里。
如果说导演为了不显示高原的荒凉而把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选择在了俗称“西藏小江南”的非典型西藏风景地林芝,喜欢那里的绿色的话,片中不时出现的阿里地区的扎达土林和闻名世界的古格王朝遗址实在让我难以理解。
那海拔超过五千米人口稀少的阿里地区很荒凉,但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丽,但影片只是那样掠过罢了,一次又一次。
阿里,画面中还展示了整个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神山——阿里的冈仁波齐。
但在影片中冈仁波齐失却了它金字塔般的雄姿和皑皑白雪覆盖下显现的神圣光芒,只是一座雪山罢了。
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导演那么偏爱结了冰的纳木错。
作为贯穿影片主题的神湖纳木错,她的美丽更多在于其远处雪山皑皑近处波涛汹涌,有着大海一样的壮阔,清澈的湖水总能在高原多变的天气中泛出圣洁的美丽。
可导演却更多投向整个冻结的纳木错,说那样更加壮美。
但镜头中我丝毫看不出任何壮美,更不用说她的神圣,甚至连那是一个湖都看不出了……关于文化,强势文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眼睛看西藏,用自己的固有的观念和想法看西藏。
猎奇。
太多人为西藏的神秘而吸引,太多人用一种猎奇的心态审视那个独特的地方。
导演也没有跳出,以为把西藏勾勒得越神秘才越能吸引人的眼球吧。
导演用镜头扫过西藏一个个独特的地方,一闪而过,堆积很多。
雪顿节的展佛,飞旋的转经筒,彻夜不息磕长头的人,藏人玩的一种很传统的游戏,藏式婚礼上的传统仪式(虽然为了让晓涛的出场而出现了酒吧调酒的吧台),甚至修建藏式房屋屋顶时藏民们在一起跳起的夯地舞……导演用一种外界常有的猎奇心态探向这个神奇的地方,再加之用一段拉萨街头邂逅的美妙奇缘,再次告诉人们:这里不但神秘而且刺激。
以为一个愿意把镜头伸向西藏的导演一定因为生命中某个契机而深深爱上了那里,用心去感受了那里,会不只是用眼睛去浏览而是用心去膜拜。
但我没想到一个号称拍摄了三年曾经无数次进藏的导演对于西藏的理解却是这么肤浅。
既然把背景选择了西藏,却丝毫不引导人们真正去感知那里,反而再次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再次以一种多数文化强势文化的姿态去窥探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男主角阿扎,典型的藏族男孩,高大而帅气,但片中的他却用还算标准的汉语说着琼瑶阿姨一样的台词,什么“雪顿节上的女神”,什么“我一定得罪了菩萨,赐予我这样一个不会吵架的仙女”;用各种莫名其妙的举动显示他对安羽的一见钟情。
但这其中,多了太多现代偶像剧中夸张的人物性格却少了高原男孩特有的淳朴,也看不到藏族男孩那种充满野性的豪爽,时而让人感觉矫揉造作,时而又让人觉得心胸狭窄,诡计多端。
影片似乎更多地告诉人们,藏族男孩很专制,容易冲动,爱喝酒……就像片后很多观众提问的那样。
女主角安羽,不过多评说。
另外一位也被称之为女主角的藏族姑娘索朗措,在影片开始的观众见面会上,索朗措穿着鲜艳美丽的藏装站在舞台的中央,以女主角的姿态被围着提出好多问题,让人能够感受到藏族姑娘的可爱淳朴,可看完整个影片时我竟然发现她只出现了不超过五个镜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影片里她是那么一幅美丽的偶尔出现的画,影片外她仿佛是一个身着盛装的“花瓶”,再次吸引着猎奇的人们的眼球。
因为这是一部以西藏为背景的电影,所以,身着藏装的藏族演员也就成了又一个噱头。
影片中有一幕展示了手戴佛珠的藏族男孩阿扎在寺庙前神圣的转经筒前来回旋转经筒,用飞旋的经筒击出鼓点的节奏,让我们都惊呼这不是一种不敬吗?
我不知道。
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部片子的编剧是藏族,或许这件事本身没有错?
或许扎西达娃本来就不是信徒?
至少我在西藏从来没有看到哪个藏族人会在经筒前这样嬉戏。
虔诚与信仰,这个使那片雪域熠熠生辉的散发着神圣光芒的精髓在影片中没有任何展现,只是普通一个人,普通一段爱恋。
也许央视的导演对于主旋律的理解要超过其他人吧。
当然影片中有一些小小的细节也让我感动:藏族阿妈总是那么同情身边的人,连随意坐在路边歇息的安羽都怜惜地给予施舍;西藏广阔的公路上,一家藏民在路边拦车,阿扎二话不说,热情地允许他们塔车,挤了满满一车,藏人的宽容和快乐就那样洋溢着。
可这些比西藏风景还要美丽的温暖与感动却太少了,只是成为了让观众发笑的一些小小细节罢了。
总之看完片子挺失望的。
影片结束后的观众交流会,导演的种种表现让我对这部影片简直有些无语。
导演很有自信,选择了北大,还选择了观影后的交流。
也许导演自信满满想在其中感受得到褒奖后心灵的满足,但她错了。
很多同学提出了影片中明显的各种问题,可能过于直接,导演明显不快,所有的回答都明显得昭示对提问者的不屑。
影片逻辑混乱?
导演表示:其实是观众没看懂,她想讲述的是一种心灵的等待,对于生活中那些值得用很多年去坚守等待的东西,主要是爱情。
要不然就悻悻告诉大家:西藏,西藏有很多那样的传说……与现实不符?
观众说从拉萨到神湖纳木错不用途径林芝阿里的。
导演表示:她指的神湖并不是具体指纳木错,而是人们心中期许的一些东西。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偏偏选择真的有神湖的西藏呢?
观众说为什么镜头切换得让人感觉不在一个季节一个地点呢?
导演立即一脸不屑,表示:只有去过西藏的人才……但事实上提问的人对于西藏的熟知明显要超越一般人。
观众说看完影片后没有太多的感动,对于故事。
甚至连西藏本身能够带给人们的感动都没有。
导演说:她看完自己拍的片子的时候就哭了…………种种。
导演傲慢地质疑大家的观影赏析能力,傲慢地声称大家没有去过西藏不了解西藏。
导演不时强调自己电影拍了三年的艰辛,但细听其中太多时间的拖延与影片创作无关,更不用说导演非得拉大队人马奔向与情节关联不大的遥远的阿里。
自始至终,导演都不正面回答大家的种种质疑,而是一个劲地说些重复的无关紧要的话。
这位第一次拍电影的导演,对自己的处女作信心满满,面对大堆的意见,没有一次认可大家的意见,承认自己的不足。
到后来,主创人员的不满让主持人不敢再向在座的学生提问,而是问个小孩啊,问个韩国人之类的,让交流尽量“和谐”前进。
央视,果然是一个可以让人高耸云霄、张扬跋扈的地方。
实在不能忍受,我起身离开,放弃了和我喜欢的藏族歌手亚东合影的机会。
终于承认:导演对于一部电影的成败至关重要。
觉得自己废话太多了,也有些苛刻了。
仅仅因为对西藏爱得太深了吧。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FROM: 222.29.34.57]※ 修改:·ziijun 於 03月08日22:25:14 修改本文·[FROM: 222.29.34.57]
19:36分,2009年3月10日,电影《冈拉梅朵》在CCTV6电影频道片头音乐响起的时候,亚冠鲁能泰山已经输成0:2,又被日本球队打蒙了。
作为国安的球迷,贫僧这时候必然的选择是换台,在20:00国安对阵澳大利亚之前,打发垃圾时间。
冈拉梅朵,现身了,韩国影星姜世贞饰演的女主角安羽,在拉萨举着录音棒,挤在展佛节虔诚的人群中。
导演和编剧对西藏魅力的理解非常准确,任何俗人的多余的台词,都会破坏西藏自然生态的和谐和美感。
所以,女主人公是个失声的歌手,一句话都不说,默默地行走,默默的录下风声、经声,甚至酥油灯火苗一窜一窜的佛音。
藏人、藏地、藏景、藏音,女主人公清魅白皙的脸庞,悟道含情的微笑,不过是个称职导游。
从未去过西藏的贫僧,顿时忘记了国安。
扎西,拉萨最棒的鼓手,爱上了,不说话的安羽,他的爱情,一波一波的用他激情多变的鼓声来表达。
他一直没说:我爱你。
他没有一直陪在爱人的身边,他抛下爱人的时候,车撞在树上,安羽昏睡在车上,离他们本要一同去的神湖,路途遥遥。
他就这样抛下他心爱的姑娘,只为了去找回他心中更重要的东西,冈拉梅朵。
冈拉梅朵,是他爷爷留给他破解的一个爱情故事。
冈拉梅朵,是一个可以完成他意愿的酒吧。
冈拉梅朵,是他爱安羽的理由,那是一首歌。
安羽得到那首歌,并唱红之后,她失去了她的声音。
安羽终于恢复了她的声音之后,她错过了扎西的爱情。
电影结束在,冈拉梅朵酒吧,扎西等着他的冈拉梅朵,最后一个声音,是酒吧门上的挂铃。
叮叮咚叮咚。
讲政治原来也可以如此美好,新西藏之美好,让美女都不必开口,让爱情都不必有个结局,遑论什么农奴过去。
看完全剧,一个感觉,空洞。
再美的景致和音乐也抵不住做为影片内容的贫乏,整个就是MV的拍法。
跟很多人的意见一致,很不理解为嘛非要找个韩国mm出演,不是呆笑就是嗔怒,一贯的韩剧风格。
看过weini的影评,觉得很中肯;做为旅游宣传片够用了,但未免有些低估驴友的水平。
影片应该拍摄于西藏的暴动之前,那时候的汉人和藏人之间还显得那么和谐自然,拉萨很空旷,没有人为的紧张气氛。
高高天空,蓝蓝的云朵,就算没有盛装的民族舞蹈,只要有那空灵浑厚的声音就一下子把你带来到了西藏。
感觉到了似乎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习惯了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习惯了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但如果能像女主角一样,到处倾听声音,也是一件很美妙宁静的事情。
故事中再穿插着一个久远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不正是很多城市人向往的那个地方么。
冈拉梅朵,如果你不烦躁,或者像不烦躁,可以去看看。
看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声音带你去的那个地方。
女主角很漂亮,冈拉梅朵很美丽。
冈拉梅朵,是一个有关爱情的传说。
那传说久远得如同一粒琥珀,当那段爱情在最绚烂的时候,突然被一个突然坠落的意外打断,经过痛苦的挣扎,最终被时间凝固,千万年之后,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标本。
后人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主角在最后一刻对爱情的绝不放弃。
简而言之,那个过程就是电影《冈拉梅朵》里女主人公安羽说的:一段天堂般的恋爱和一段地狱般的等待。
爱情的绽放与等待,是世上所有爱情故事无法回避的两个关键词。
《冈拉梅朵》就是有关爱情的绽放与等待的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相隔60年的两段爱情故事。
久远的那个,是讲一个藏族女孩,她把一首“冈拉梅朵”唱得神奇而飘逸,她要嫁的人并不是她爱的人,为了一个约定,她失踪了。
60年以后,一个汉族女歌手再次唱红了这首歌,但她在一次演出时突然失声,为了一次找寻,她也失踪了——只身前往西藏神湖寻找把那首歌演绎得最美的“拉姆”。
然而在路上,她邂逅了自己的爱情,也慢慢解开了60年前的那个迷,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等待。
为了让爱情的绽放和等待更加的美艳动人,导演戴玮把这个故事放在了西藏,不仅是因为美丽的高原景色带来的视觉冲击足以展现爱情的绚烂,也是因为只有西藏的文化魅力才能如此衬托爱情的神圣与无法抗拒。
电影中扑面而来的西藏风情,让每一个观众都醉在其中。
久居都市的人们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回归与洗礼。
音乐不仅是这个故事里的一大重要线索,也是这部电影最具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一首《冈拉梅朵》巧妙地串起了两代人的凄美故事,也为电影大大增色。
而贯穿电影的背景音乐,与震撼视觉的诗意画面相融合,使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丰满起来。
不能不说这是整部电影和音乐总监捞仔的巨大成功。
不过显然,讲故事还不是导演戴玮所擅长的。
尽管美丽的画面和音乐给了电影足够饱满的情绪。
但故事的节奏却明显地前缓后急。
在前半部大肆展现西藏风情,讲故事脉络刻意半隐半现之后,在故事的结尾突然变得直接,一下子揭开了谜底,多少打乱了观众的心理节奏,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但总体而言,对于一个如此努力和感性的年轻导演的处女作,我们没有理由过分地批评这些不足,因为她的道路还很长。
在西藏爱情三部曲的后两部电影中,我们希望看到她和她的作品成熟起来。
文/时敬国
找了很久才在网上找到这电影,事先已经知道不会太好,没想到是这样的迷惑。
也许因为之前看过剧本,对里面大量的情节改动觉得莫名其妙。
不知道这些改动出于什么原因?
几个演员完全没有剧本原先的气质,顿珠像是个油腔滑调的家伙,郑昊就是一个傻瓜~~韩国MM倒是挺漂亮,可一整出戏都在梦游中,瞪着大眼睛四处闲逛~~索朗措姆真漂亮,可惜没她的戏啊……喜欢婚礼那场戏最后的一小段,两票载歌载舞的人群分别在男女主角率领下会合八角街小巷……之后是集体的载歌载舞,很有印度歌舞大片的气质,可歌舞场面和服装一点也不华丽……看着不够美。
片子里大部分藏族舞蹈拍的都不好看。
锅庄之类的舞蹈要是不能发现其中的韵律,用中远景看上去就是一群人傻呵呵的在原地踏步~~还是没有找到藏族歌舞的魅力,更缺乏对镜头呈现的想象。
巨大冻湖上徘徊的姑娘让人忍不住想起来巨型民歌手的MV~~对各种诟病的地理位置问题,自己倒是觉得问题不大……虚构一个神湖嘛电影里面的音乐。
唉……怎么说呢,虽说是有点像歌舞片的电影,可里面无时不在的漂荡出的歌声还是会让人觉得唐突。
西藏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只有经历过空旷草原上安静的让人发疯的安静,才能体会到人们聚在一起时载歌载舞的兴奋与欢快。
因为太空旷了,所以会对陌生人热情……我是这么觉得。
而电影里,无时不刻不被吵闹的声音塞满……没有歇息的片刻。
大场面。
最开始的雪顿展佛是绝对的大场面,可在电影里没看到那种震撼。
感到是各种杂乱……不是大远景广角就能呈现气势恢宏的。
不过中间一个镜头,女主角站在一块岩石上举着麦克风的画面和巨大的佛像组成了采访画面……大佛端坐,前景的话筒对着他……有意为之吧。
冈拉梅朵,从上影等到现在,总算在网上找到了种子,和在线。
真的等了很久。
很多和西藏有关的电影都不能急时看到。
这次在网上BT下来了,在闲是好好的看了起来。
让我又有了不安份的骚动。
风景如画,一个个熟悉场景。
拉萨的大街小巷,大昭寺,八廊街,尼泊尔人开的旅馆,东措外的冈拉梅朵酒吧,(北京中路上有两个同名的,一个是水吧两屋楼,另一个就是电影里的,上几个楼梯的酒吧)那木措,林芝风景,冈仁波钦山锋,转山入口经幡广场, 扎达土森,古格城堡,风景真是没话说,却只能说是给没去过西藏的人看的,全部风景和路线都是东拼西凑。
还有就是电影里女主角去的神湖居然是在那木措,真是给我意外事故的。
想是剧本写的是冈仁波钦旁的神湖吧。
有个笑话,要是成都的都因明白,拉萨饭店就在西藏宾馆的旁边,因为,拉萨就在西藏。
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如再一次上路一样,看到最后,完全傻掉了,一去走,以为去的是林芝,半路搭顺风车的一家,穿衣风格完全是林芝那另特有。
可一下子却到了阿里,跟着又跑到了那木措。
还有就是的几处如印度电影一样,看到时爆笑了。
唉,还是风景给这部电影加分了,剧情还是不是很丰满,所以只给了三颗星。
电影里有有些台词让人回味,你我都去那去寻找什么的呢?
是否寻找到要所寻找的,却错失了别的?
第一次到那却那样的熟悉和喜欢,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去,有时也在想,自己去那是要寻找什么吗?!
纯粹给风景和民乐
名美,景美,音乐美。。。
喜欢,视觉,听觉的极大的享受。
宛如智障一样的故事 风景在美 没情节没故事 片子照样很难看
这电影就是给没去过西藏却怀西藏梦的人最好的旅游电影。
烂俗,故弄玄虚,浪费时间,风景mv
装得是个什么逼啊,白瞎了西藏。藏族人家民俗婚礼桌上堆满各种可乐啤酒和调酒是闹哪样。男二也丑得我无法直视。
还能再莫名其妙的更多一些庸俗肉麻的文化新奇感么
不管片子多烂,我就是喜欢男主的颜。
鼓 节奏 声音 美景
看过的第一部关于西藏的电影,喜欢上了那片湖,那高远的蓝天
每一个等待的的故事,又开始了另一端无尽的等待
没有把美景拍美,人也不美
有点做作
为了男一号和音乐给五颗星,说实在换为什么选个韩国人演女一号??还好,全局都不用说话,不然韩式夸张会毁了整个唯美的感觉的……
有些情感,定格于时光长河中,将是它最终的归宿。兜兜转转,还不是一个缘字?
神湖太神了,哑巴变歌神。
故事过于矫情苍白。风景很美。没去过西藏的人推荐看看,去过的人就算了。
情结牵强,除了西藏的美景和女主角长的不错外没有可看之处
曲子真好听,女主角好漂亮,景色好美~男主角好猥琐。很烂的文艺装B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