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的地的才叫散步。
大叔在友哉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已经从他的“路”上走开,就好像大叔的妻子在半路下了车,只剩下一个人无可奈何地前进下去(我不太愿意承认,但是实际途径都是通过死亡)。
如果非要说是没有目的,确实如此。
“在东京,你刚从热闹的大街转弯就进入了安静的小巷。
”无法预期的道路,根本无法安排目的地。
在三木聪的电影里面,我们看到生活本身非常可爱的一面,那些细碎的冷冷的幽默,本身就好像被故意安插到各个角落的好运电视演员,有的时候还恰如其分地邀请你穿插到另外一个场景里去,通过他的再现看看生活中那些你本该体验的笑点:腿毛蚂蚁,OL拿钱包的姿势,贴标的鳄鱼t等等。
电影的时间轴安排非常巧妙:妻子的办公室同事发现事情真相的时间线和大叔自首进度安排的时间线互相赛跑着,期间任何一个小的决定(可能来自任何人,包括所有的路人甲乙丙丁)都可能改变其中的一条轴线,改变大叔和友哉的故事,同时大叔/友哉也在影响其它人的故事(比如妻子的同事,或者倒过来走路的老奶奶)。
所以,我的意思是,对待本身就不具有控制可能性的东西,比如是不是从小就被抛弃,或者妻子是不是对和自己相像的年轻男子有染,或者钟表店的老板如何营生,或者倒着走是不是能够返老还童,或者头顶的璇是否总是有臭味,或者由这些林林总总的细碎的事情组成的人生,就放轻松,慢慢走。
那天累了,就休息一下好了。
中途不走了也没有关系。
因为恐怕本身就是没什么目的地的。
在街上看到岸部一德会有好运气哟。
突然喜欢上这类平淡又满满生活感的日本电影了。
有一说一,没看懂,有太多留白,一百分钟的时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看什么,想看什么,但看完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各种黑色幽默和冷笑话充斥着整个旅途,我想把其中印象深刻的情节列举出来。
1. 大叔的臭袜子 2. 男主身无分文却被募捐志愿者拦下、想要占小便宜心虚与保安对视却只得到一袋子不倒翁 3. 被各种无聊小事耽误、历经多天也没有完成“拜访福原太太”任务的三人组(甚至几次出现每次出现穿的衣服都不一样)4. 在男主旧居“遗址”上“烤小鸡”的三个大爷 5. 男主小学时给cos绫波丽的初吻对象送去生日礼物( 鳄鱼袜子的标+无团案T恤=鳄鱼T恤)6. 66岁白衣摩托大爷实际上是储物柜大盗 7. 男主以为大叔找上自己是因为自己睡了大叔的老婆而准备灭口 8. 男主跟着超级噪音制造者摇滚吉他手一路尾随,沉浸其中以为吉他手要被警察制裁,吉他手突然礼貌向警察问好 9. “向这种街上的钟表店到底是怎么过日子的?
” 10. 正有妹妹(还有洋妞)揽客的妓院一条街的旁边就是妇科性病科大山治医院(真幽默了)。。。。。。
全篇基本都是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嘴炮对话,却丝毫不让人无聊。
尽管我是不相信这样的大叔会把自己的夫人误杀(当然这种事是不需要逻辑的,日本人能想出来的神人设定确实有点奇葩了),尽管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但一路上所经历的又确是满满的不平凡却又平凡且轻松惬意的生活气息,确是一个从小无父无母的“缺爱者”与失手杀掉自己夫人的“讨债大叔”相互救赎的故事。
男主与大叔的相遇仿佛真的返老还童,填补了童年亲情的空白,而大叔也有人陪伴重走了一遍爱之路,抑或是看着文哉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
我喜欢漫无目的地散步的原因也大抵如此吧。。。
其实整个电影始终贯穿着一个意境,一个现代的城市人群难以企及的意境,就是那种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悠然处事的心态。
三浦友和的现在,就是小田切让的将来。
他们有着父子一般的情谊,却又如过去现实未来的交媾。
如果说单单将这部电影看做孤苦伶仃的小田切让回归家庭温暖关爱的心路历程电影就有些以偏概全了。
我更愿意更深一层次的去将这部电影升华。
一个年轻人如何看待一个中年人,觉得他像自己的父亲,还是觉得未来多少年后那将是自己的模样,还是带着几十年之后我也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宿命感。
一个中年人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过去时光的痕迹,怀念过去的那个自己,还是感叹年轻的时间没有珍惜匆匆而过。
当他们步行在街头时,彼此默契的谈论着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三浦友和小田切让还有一个中年一个青年的女孩子组成了一个家庭。
所谓的家庭不正是成员之间的彼此关爱么。
无论是小田幼时家庭的破裂还是三浦友和的弑妻行为都可以看做是生活备受摧残的体现。
而孰谓快乐的家庭生活呢,四个毫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在经历了众多纷纷合合之后发觉,有些事情淡然处之,幸福就会水到渠成。
我们只是对身边的人太过苛刻,现实与想象的难以吻合令人心痛。
小田苛求孤独生命中的关爱,三浦友和苛求于家庭生活的温馨。
当二人相互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影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于是二人上路了,他们散步,他们悠然自得的漫步街头,体验了无牵挂的幸福。
看完后,总觉得这部电影不是那么的简单。
以下都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大家随意参考~一开始看,只是觉得是个小田切偶遇一位中年大叔三浦,然后发生的散步的故事。
可是我觉得中年大叔三浦在遇到小田切后,了解了小田切的现状和境遇后,才发现小田切是自己当年遗弃的孩子。
(以下都是三浦是小田切的父亲的情况下,发生的故事)三浦是个很帅又很吸引女性的男的,可是他却不学无术,没有什么赚钱的本事,但他还是和小泉今日子结婚了,并生下了小田切。
(妹妹也有可能是真的妹妹)但平时风流的三浦到处沾花惹草,照顾不了家庭,也养育孩子。
最终三浦和妻子离婚,将孩子交给其他人养育。
并且和被杀的妻子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
三浦平时是高利贷公司的讨债人,在一次讨债时候,意外发现了被自己遗弃的儿子欠了高利贷,而且也和他一样不学无术,整天浑浑噩噩地混着日子。
一切都是自己当年的错,后悔不已的他,最终一气之下误杀了当年勾引自己的现仍妻子(并且妻子现在还和其他男人有不良关系)。
为了弥补当年犯下的错误,所以就决定带着孩子散步,就像当年他爸爸带着他散步一样。
(其实他是知道儿子走到这步,他已经回天乏力,他只想尽可能多了解儿子,和帮助到他)。
在散步的过程中,三浦知道了自己儿子的女朋友关系,并提出想见见自己儿子第一次喜欢的人,随后他们来到的cosplay店找到了儿子当年的初恋。
听说儿子一直很想和父亲一起坐过山车后,就马上带儿子去到他的亲生母亲家(也有可能只是三浦的曾经的女人)。
让儿子叫自己爸爸(后来改口叫老爸),和叫妈妈。
最后父亲带着儿子坐完过山车,吃完咖喱,把最后能救儿子的100万日元给儿子后,就一个人去自首了。
因为觉得自己的罪太深,所以三浦一直没有让小田切知道自己是亲生父亲,而且即使告知了,也已经无济于事。
故事的末尾,父亲让儿子有可能的话,住到小泉家里去,说她们会照顾他的,应该也是父亲最后想为儿子做的吧。
我是怎么会觉得三浦是亲生父亲的呢?
三浦见到小田切后没几天就突然把老婆杀了,又辞去了工作,带着小田切散步,最后去自首,这个十分古怪的行为,为了解释这些行为的动机,我觉得只有三浦就是为了赎罪而小田切就是亲生儿子,这一点才有点说的通。
否则,这个电影感觉只是小田切的一个人生奇遇而已。
完。
当小田切让遇到三浦友和,就在《转转》(転々)这样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里。
两个男人在东京散步,这次,没有迷失。
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就让我们跟着小田切让、三浦友和一起转转,去体验东京,去感受埋没于市井之中的可爱事物吧。
正如三浦大叔说的“去走一走吧,你会获得领悟,会变得温柔起来。
”故事要从一个不争气的家伙说起…大学生竹村文哉(小田切让 饰)已经在学校里混了八年还没毕业。
他举目无亲,自幼被父母遗弃,养父也进了监狱。
某天,文哉突然发现自己的借款已经积累到了84万日元,而且三天后就得还钱。
就在债务危机快要把他逼疯的前一天,债主福原(三浦友和 饰)找上了门,提出要文哉陪他在东京散步,直到他满意为止。
如果接受这个要求,文哉不仅能取消债务而且还能获得一百万的报酬。
虽然文哉并不愿意陪一个老头子从吉祥寺走到霞关,但他别无选择。
于是,他们从吉祥寺出发开始散步东京。
在这次旅途中,两人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文哉知道福原此次散步的真正目的,他失手杀了自己有外遇的妻子,要去霞关的警视厅自首。
一路上的风景和家庭般的温暖生活,让文哉一点点找回了曾经失去的东西,让他对福原产生了对父亲般的依赖和信任。
可是,这场旅途始终还是会有终点的…公路电影风格,而且还是边散步边拍的。
在金灿灿的秋天,繁华的新宿、卖台湾甜点“爱玉子”的店、都内列车荒川线沿途的风景…导演三木聪用摄像机记录下自己眼中的东京。
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建设,如今的东京已经很难看到闲置的空地,许多旧建筑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踪影。
通过这部电影,三木聪将自己心爱的东京留在了电影胶片上,和人们一同分享。
各种坡道、台阶、卖美味烤鸡串的不起眼的小铺子、特色点心店……东京人平素看惯了的日常风景竟变得如此奇妙、如此充满回味。
因为一直是孤儿,所以没有和父亲一起坐过云霄飞车,而福原却弥补了他这个遗憾。
在麻季子家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下最后的晚餐——咖喱饭,他知道,吃过这餐后,他们的旅途即将结束,他只能用咖喱的辣来遮掩掉下了眼泪。
当福原的背影消失在警视厅门口,拿着一百万酬劳的文哉并不是很开心, “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不幸总是来得那么赤裸裸。
”静下心来出去走走也许会发现生活中不经意的惊喜吧,我很喜欢走夜路,就漫无目的滴走在街上,看着自己的影子一会变长一会变短消失在背后…这个城市留下太多的记忆,它在一天天在改变着,依旧匆忙的来不及停下脚步的我们究竟错过了多少精彩?
每人,每日,都在追求各自的目的奔走着…“所谓散步,如果有了目的,那就不是散步了吧。
” 影片最后,两人在街上倒着走,遇到一位老奶奶,她居然相信倒着走可返老还童这个传说,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愿意相信童话的人真的都浪漫很天真,简简单单就可以快乐,多好。
也许一次人生短短旅途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是个中的温暖和美好日后回忆起来也会感受到幸福吧。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一直一直一直这样走下去?
孤儿欠债人与孤老催债人的自首之旅。
催债人的往事:带来好运的岸部一德吵架后的爱玉子周末的末班车顾客大姑姐的画顾客陪酒女的家庭(⭐)返老还童的逆行欠债人的往事:带来好运的岸部一德生日聚会上的鳄鱼衫尾随到底的吉他手钟表店的功夫老板顾客陪酒女的家庭(⭐)返老还童的逆行雇员三人组:山崖的味道带来好运的岸部一德“其实没有这么难吃,只是没来由地想夸张一下。
”让我想起父亲,每天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刻意大呼小叫,平淡中自找的刺激,聊以自慰。
在一个有趣的设定下进行从头至尾的生活化描写,因此成为一部趣味与温情的电影。
转转,也就是散步的意思。
三木聪把他变成了电影,就象《爱在日出日落时》一样,两个人就在那城里头绕来绕去,说了一大堆不知所云,后来又温情脉脉的话,还会遇到很多熟人,有的互相认识,有的只是你认识他,他不认识你。
以前跟人讲,文艺青年最喜欢的在形容我们的生活时,开头加一个“我们这个城市”,或者嫌文艺气息不够浓郁,便再加上“忧郁”、“颓废”、“没有春天”等等形容词,以显示我们的绝望和不苟同。
但其实,在这个城市里散步前后,就会觉得,原来这个城市有很多你没发现的地方。
三浦友和讲,原来东京转一个大街进小巷里,就会变这么安静啊。
南京也有的,不想很小资的说,颐和路确实很安静,甚至安详,因为。。。
因为那里面住的都是首长,要么声名显赫,要么腰缠万贯,我也只是喜欢在那走走路而已。
想想,大城市里面也能有这么安静一隅,却给那些纨绔子弟占着了,心下不免怨恨。
不过,没那些纨绔子弟,这地方也要消失了。
小田切让讲,因为一直是孤儿,所以没有和父亲坐过云霄飞车。
南京也有过的,工人文化宫里的怪物车,好多小朋友、大朋友都坐过,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所以想去坐,却也不好意思跟爸爸说。
爸爸能看出我的窘,从来不明讲,难得有空便会给钱去坐,可我总是拿着钱去怪物车旁边的录象厅看录象,阿诺就是在那时候喜欢的。
这个城市很多地方都隐藏了我们的记忆,大多时候我们选择屏蔽,有一天等信号覆盖的时候,可能正是我们老了,或者快走上绝路的时候,没有刺激,我们绝对不会主动寻找信号的。
也许,转转就好了吧,你难得有时间停在一个地方,对着眼看一个风景,太多选择就会茫然,然后便不知所措起来。
小田喊着三浦老头子的时候,我也跟着一起傻笑。
想到,我基本上也开始没正经的喊着我家老头子,并且数落他、开着玩笑,或许看着自己最早的偶像变成你身边的挚友,存心想要戏弄吧。
尽管他曾经在我那本《打死父亲》面前怒发冲冠,并不可一世的要我扔了它。
但,潜移默化之中,我染上了他的种种缺点,并引以为傲,因为,他是我的父亲,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年过三十的时候,他开始变的更珍贵了,而我,也开始变得婆妈了。
三浦的背影隐入在警察局的大门内,小田拿着100万却并不满足的笑着,那颗痣尤其明显,象颗大鼻屎。
心里的那个梦也渐渐的消失,一次散步可以改变他的一生,不至于,就好象一场灾难会改变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么?
也许得等到百年之后吧。
虚伪的政治家,做秀的官僚们,有空等他们在这个城市里转转的时候,会将他们猪油蒙着的心眼睁一睁么?
估计,也难。。。
还是少说废话吧。
小泉今日子长的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跟那个精神有点问题,并且动不动大喊大叫的小侄女站一起,俨然是母女,看着他们吃火锅,我也饿了,NND亏了我晚上还吃了那么多,我的胃是给猪油蒙着的,操
三木聪从来都不会落入俗套,他可能会重复自己,但绝不会重复别人。
比如,平地摔很好笑?
堤幸彦你不是很喜欢让假发总带不好的警察玩儿平地摔吗?
这个时候如果你在B站,大概会看到满屏的23333。
然后三木聪冷冷地笑了。
平地摔谁不会,但你见过几个女主角像三日月酱一样,可以把一个平地摔变成一个单手跟头翻过去,然后稳稳地站在地上,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看着该死的雾山君什么都不知道地一直往前走。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在B站,肯定会看到满屏的。。。。。。。。。。。。。
不喜欢三木聪式冷笑话的人看《转转》应该会在三十分钟内右上角点叉。
铺下了一个欠债没钱还、只好陪散步的梗之后,小田切让与三浦友和花了一部电影的时间在东京的大街小巷转来转去,四天四夜,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好像接下去的人生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
剧本结构很简单,按照时间线推进,同一个时间点上分为小田切与三浦友和、三浦友和妻子的同事三人组这两条线,这部无甚情节的电影的最大悬念在于,在争吵中一怒之下杀妻的三浦友和,能否在同事三人组发现妻子的尸体之前成功散步到霞关,然后自首。
但本应有的紧张感却被从时效到现在一直都很闲的同事三人组的各种冷笑话给冲淡了,本想打电话问候无故缺勤的同事,却因为相互在闻头皮的味道这种事情而耽误了下来(一定要看完ED!
片尾会揭晓岩温了头顶上那个漩儿是什么味道的哟)。
但《转转》不是一本段子集。
它是个散而不乱、淡而不薄的好故事,弥漫着悬崖一般凛冽而清爽的时间流逝之感。
四天之前,自幼失去父亲的竹村文哉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没有朋友可以借钱只好向高利贷公司借,业余爱好估计也就是看漫画看电视,闷了就一个人去打游戏,输了比赛还得被银闪闪的游戏人物指着脸说,这就是你的力量?
但废柴君是不会轻易被这种话激发斗志的。
毕竟,世界就这么大,再猛烈的拳头又可以挥去哪里?
废柴君的世界之所以如此小,是因为他不愿意记起过去。
过去不过就是送给初恋的假鳄鱼T恤的鳄鱼商标掉下来这种事情而已,看到旧宅已经被拆得只剩一片荒地和几个对着火炉自慰的建筑工人时,反而微微觉得开心。
这种对回忆的感觉,也许谈不上是快乐抑或不快乐。
只是在太久的时间里都很寂寞,各种感官在心理意义上也渐渐退化,回忆,过去什么的,大概也不算什么重要的事。
不光是竹村文哉,小田切让自己总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稚气。
一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感觉。
在九妹的情热大陆里他就说过,表演时总是不自觉地会把自己的一部分代入进角色里。
这种演员可以演什么都一样,也可以让每个角色成为无法复刻的珍贵之物。
总而言之,竹村文哉是个善良的废柴,但是也许是因为遇到了岸部一德,确实遇到了一些好事情。
三木聪的电影似乎都会有这样的特质——一些事情发生了,但“我”依然是我,可能依然如此这般地活着,但回忆被改变了,生命里留下了一些可以微笑地回忆着的东西。
竹村文哉的这种回忆里肯定会有三浦友和饰演的福原大叔,小泉阿姨饰演的妈妈桑,吉高妹子饰演的天真妹,当然还会有一家爱玉子店,凌波丽look的小学同学,离酒店房间特别近的信号灯,等等等等。
经常觉得三木聪有某种恋物癖,他对平常人事的感受看似不同,但仔细一回想那都是平时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
比如等红绿灯时,看见对面站着的一排人有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判断一下哪个甚美哪个猥琐,或者街角的破钟表店到底这么长时间是怎么赚钱存活下来的这种问题。
福原大叔这个角色除了和竹村文哉发生各种碰撞,在最后升华成一种相互羁绊的父子感之外,也给了男主角一种危机感。
日复一日,生命在时间里慢慢耗损,福原大叔和妻子即使想出了“乘坐周日的末班车来感受寂寞,因为寂寞可以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爱人”的方法来增进感情,妻子还是不知不觉地数次出轨。
出轨多了仍会没有了特别的感觉,唯一记住的,是那个开了房却没有上床的男人。
而在争吵中不自觉杀死了妻子,其实也是想要扼断这种无望重复的日子的手法。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体内某个开关被打开,机体的各种感官变得特别敏锐,让人敢于发问一些无聊又无解的问题。
在漫长而无聊的日子里回首,看到的也只有更加无趣和一些让人烦忧的事情,但开关开启后,一些无聊的事物反而会有了新的意义。
这就是生活的特别之处。
我不知道最后福原大叔有没有去自首。
片尾两人走到了警察局大楼前,竹村文哉想要挽留他,开口说“其实你可以逃走的”,但回头发现福原大叔已经不在原地,不知道去哪里了。
也许是进局子自首了,也许是逃走了,但无论如何,他应该是从竹村文哉的生活里消失了。
可这段东京散步已经给了竹村文哉也给了观众满满的希望。
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我们不会是绝望的,故人逝去却给了生命新的意义,留下泪水,笑着告别。
留下的,记住的,从来都只有特别的而已。
这大概也是三木聪的人生观。
电影的另一处疑点就是竹村文哉的那段过山车回忆。
四个扮演了一天过家家的大孩子去游乐园时,竹村文哉和福原大叔终于去乘了过山车,小泉阿姨和吉高妹子在底下吐槽这两个男人的幼稚。
过山车下到底下时突然黑屏,然后画面切成了旧旧的回忆画面,钢琴键敲打出低沉的音符,回忆里还是个男孩的竹村文哉被父亲搂着坐在过山车的最前面,吉高妹子和小泉阿姨刚才站着的位置上是回忆里的母亲和妹妹,妹妹也一如刚才的吉高妹子一样,兴高采烈地冲着哥哥和父亲挥着手。
加上三木聪甚至还在之前狠心地暗示说竹村文哉和福原大叔长得很像,这段回忆的真假就更难验明。
说不定,福原大叔真的是竹村文哉的生父?
也许这段回忆真实地存在于另一个次元里的竹村文哉身上吧。
当过山车到达最高点时,两个次元重叠,幸福和寂寞在呼啸而过的风里猛烈冲撞着。
在最后的晚餐上,知道福原大叔明天就要去自首的竹村文哉吃着咖喱,不断地揉脸揉眼睛,用了一个很旧的梗,说,咖喱很辣,太辣了。
福原大叔埋着头继续吃着,说,的确是有点辣。
结尾的老太太也很有意思。
竹村文哉和福原大叔倒着走,大叔撞到了身后刚过完马路的老太太,不同于之前撞到那个骑单车的老太太时凶狠地吼人家还把人家的车铃铛给转了下来(···),福原大叔这次立刻连连道歉。
老太太问,你们这样倒着走会有什么好处吗?
竹村文哉答道,这样会变年轻喔。
虽然笑着说真了不起呢,老太太还是背着他们走过去了。
走几步回过头说,我可不想变年轻哟!
但没想这货也颇为傲娇,又走没几步还是转过头来,面对着竹村文哉和福原大叔倒着走了。
旁边路过一个正在往前跑步的年轻人。
只要倒着走,就可以变年轻喔。
即使时间还是在不断奋勇向前。
无可挽回。
那么就去转转吧。
也许在人生的最低谷的你,也会遇到岸部一德,带来一些好的事情。
可以回忆的事情。
==============================================最爱的电影的名单肯定会随着时间不断更新换代。
第一次看《转转》应该是大约四个月前。
四个月里我偶尔去散步,在朦朦胧胧的湖边,在震耳欲聋的高架桥下,尽管没有遇上岸部一德,但还是依旧磕磕碰碰地走过了四个月。
电影没有改变我和我的人生,但给我留下了值得回忆的东西。
所以,在很久的将来,它也会改变一些什么的。
我只能这么相信着。
电影彻头彻尾我都喜欢。
彻头彻尾都喜欢的意思是从开始的塞袜子到最后的倒着走我都喜欢。
于是就这样循环播放了五次。
台词很温顺,像是说着说着就贴到了心里。
总觉得这里的小田切和自己很像,比如说不会去留以前的照片,不习惯去回忆。
转啊转啊转的往前走,也没有什么目的。
于是,也不知道什么是后悔,只是顾及着当下,不会期望也不想往回走。
也从来没想过“啊,要是回到那个时候就好了”这样的话。
当年轻的小田切遭遇老年的小田切。
在东京转啊转啊转的,年轻的小田切就沿路拾起些什么,所以最后也会想“倒着走会返老回童”。
转啊转啊转的也就有了留恋也有不舍。
追着飘走的纸钞,说着“还是逃走比较好”。
虽然也清楚最后是怎样,年轻的小田切转身的那一刻,看着老年的小田切的背影,还是忍不住内牛满面啊。
突然想起了那篇白烂的父亲的背影,那篇我从来不觉得感动的课文。
如果能碰到小田切这样的男子肯定会和我很合拍。
两个也没什么过去的人,对以后也没什么想法的人,吃吃柠檬味的爱玉子,也坐坐末班巴士,在无风不冷也不热的日子里,一起插着口袋去转转。
日本电影每年都有存在一类小品文性质的影片,它们预算不多,属于典型的中小成本制作,比如2007年的《转转》和《鸭子和野鸭子的投币式自动存放柜》等。
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年轻人,围绕着风华正茂的大学时期,他们遇上古怪有趣的剧中人物,不知不觉被引导,引发强烈的情感触动,甚至改变人生的选择。
《转转》讲的是出于离奇原因,两个男人在东京城区散步转悠,其中一个是邋遢潦倒的大学生角色,由人气男星小田切让出演,他算是延续了《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里的人物形象(该影片里作为大学生的他一度毕不了业,却是个大孝子),不思进取,留校多年还负债累累,这是文哉出场后给人的第一印象。
讨债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对他威胁恐吓了一把,搞得事后的他惊魂未定,开始琢磨还债大计。
中年男子福原看上去完全一副大叔相,却有着暴力倾向和恶魔手段。
三浦友和饰演了该角色,表现出彩,是去年日本多个电影奖项的最佳男配角得主。
喜怒形色,妙语百出,实在让人拍手叫好。
如果对三浦友和的印象还跟山口百惠绑在一起,记忆还留在二十多年前,那你一下子根本认不出发福后的他。
况且,事实也不只发福那么简单,三浦友和在片中有着滑稽的外表,留着郭利斯马基电影里“列宁格勒牛仔”的发型(不过尖梢部分没那么夸张),灰纹围巾、白色运动鞋搭配一身破旧的黑色风衣,再加上腰间装着现金的小挎包,实在是个莫名其妙的中年男子。
他收债未果,之后破天荒提出如果文哉陪他走到东京霞之关,就可以提供100万日元,还清债务。
天上掉大礼,把文哉砸得头晕。
未等他弄清楚怎么一回事,故事就这么开始了,一部没有车辆,用散步晃悠来替代的非典型“公路电影”。
《转转》如同一出轻快的喜剧,始终带着荒诞意味在行进,人物走到哪里讲到哪里。
伊始,文哉对福原抱有敌意和猜疑,听闻对方的出走动机后,他们的人物性格开始得到展示,并完成了初步的交流。
文哉的深层背景、福原的具体动机,影片都没有打算一次交代清楚,而是通过行程的改变,剥丝抽茧,徐徐推进。
中间甚至设置了假想的冲突障碍,很快变为一场虚惊,叫人爆笑。
他们停停看看,穿过街区小巷,绕来绕去,走了一大圈,始终留在东京的城区里。
福原通过不同的地点和场所捋着记忆,带着强加于人的味道,一一讲给眼前的年轻人听。
他有着一副像是完全把握了文哉心理活动的口气,即便他多半会遭遇对方的沉默和惊讶,却不以为然。
导演三木聪有意识地回避了影视作品里常见的东京风光,彩虹桥、东京塔、迪斯尼。
即便是面对繁华的新宿,《转转》带给观众不是游人般的猎奇,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归属感。
这一老一少所缺乏的正是归属感,一个失去妻子,寻求自我解脱;一个没有亲人,终日浑浑噩噩。
他们开始互掏心肺,化解了一开始的对立,讲起身边琐事,从小时候的女孩子到父亲的散步习惯。
名为“塔其”的散步,其实就是三木聪构思影片的来历。
父与子的命题,《转转》有点像带着东京风情、通俗版的俄罗斯影片《回归》,父亲突然回来又最终消失,仿佛不曾存在过,但是儿子却在小岛上完成了真正的成人礼。
《转转》可以算作一部“疗伤系”电影,它涉及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难读懂的感情,有夫妻、父子甚至是不起眼的陌生人。
几十年过去,东京更加不存在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同样也不尽是现代病症、灰色伤痕。
现代的东京瞬息万变,宛如万花筒般炫目迷人。
《转转》里有一句台词:现在东京存有过去回忆的地方,50%变成了计时收费的停车场。
残留记忆的地方都变化了,生活其中的人们怎能不改变,幸运的是,维系传统家庭的情感力量没有随着旧建筑的坍塌而消失。
《转转》要说的一大部分内容,就在这里。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0820417&pageno=2
其他都不說了 這結尾太脫力了 於是太給力了 愛三木聰 愛Joe桑 愛三浦友和 (愛打醬油的麻生妹妹) 還有 那個吉高由裡子妹妹從哪裡冒出來的啊 極其有愛啊
很典型的日式美术,厉害的那种,美术做得好的电影,剧本都是技高一筹的,这是导演或者艺术指导吃透了剧本后的产物,这部电影贴切而细致,又结合影片的幽默风格,流淌着温暖,影片中不乏一些绝望的场景,让人不知哭笑,也许是忍俊不禁的,我觉得喜剧挑战到这一部,已经不是体术那样简单。我很喜欢小田切让的表演,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表演没有太大的空间,但可以设计出许多幽默的反应,他的脸好看,有戏再加上本片需要的趣致,三合一的令本片找到了灵魂,他的角色如果换成别的演员,恐怕不是现在这么精确的效果。
什么嘛,好浪费时间...
日式无厘头和残缺人类的相互治愈。天知道我平日里有多喜欢“踏奇”,特别是有朋友一起的时候,就没目的走来走去谈天谈地希望永远走不到目的地。
7.0/10 泛散步电影。杀妻的讨债者,寄期望于无用之物的欠债者,东京都内的走走停停,足迹与记忆重叠,但我其实并不关心散步途中路过的生呀死呀父亲呀,我只关心加了咖喱膏的咖喱真的会更好吃吗。(小吉高真的很适合这种脱力系的小恶魔角色
这是一个没有开始没有结局笑点很奇怪的温馨日本电影。
奇葩朵朵开的脱力系电影,小田切让蠢到让人拍案!秋高气爽确实蛮适合东京漫步的,转一转各种情绪就上来了~
三星半;是的,有空得多转转,不然会憋坏的;知道目的地就不算散步;各种乱入,结尾字幕后还有亮点;软软的感情有时回想起来会有股更辣出眼泪的力量;脱力系
散步电影,话痨电影,脱力系电影,非常喜欢影片很多“怪怪”的细节,很多事情挺没意义的,很多结果改变不了的,但是其中的过程又可以产生非常有趣的东西
那日本人想问自己后脑 我真想是用个管子啊 结果不真的!字幕完了之后彩蛋居然也是这个 馊妹特吧 | 开头他想通过买三色牙膏转运 |腿毛蚂蚁 | 衣架夹头 | 时效酒吧 |钟表店老板追卡车直到打赢才罢手 | 呼呼米裸奔之前都要尖叫预告 | 老爸陪你坐过山车
如果最后三浦友好真的去自首,那这个电影就没那么有意思了。第一次看三浦友和演这么颓废荒唐的大叔,两个人走着走着,就走出感情来了吧。
真的是没看下去。。
日式小温情公路电影,一路走一路聊,一路品尝人生点滴,无所谓好与坏,也无所谓善与恶。
结局有点坑爹啊……
温暖小品。笑点奇怪的风景片。日本在拍摄同类型片子水平已经远超韩国,相对自然。PS:小田切君演胆怯又善良的市井小痞如此传神为那般?明明有张俊脸和修长的身材却总爱穿艳俗的红色衬衫为那般?最初那狂暴长发的横肉大叔,谁能想到是曾经无比帅气的三浦友和?最后一句:美丽的日本是我的念想。
遇上再大的事,也要有转转的闲情,那几个同事因为不停被其他事带去做支线,意外的给主角带来了转机,可见做人不要目的性太强,大家都留点转圜的余地,就可能大事化小呀。还以为“转转”是四川方言呢,后来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转街一说,“转街过巷就如滑过浪潮”,多转转,听听自己的脚步声,而且现在的小街小巷很有闲暇气息啊。
由一段段小情節串起的電影,,,,有點無聊,,,又有點感動,,,比較喜歡中段兩主角失聯,,小田失魂落魄亂走中呈現的東京夜色,,,以及尾段過山車中產生一家人的錯感
有点味道,节奏还是太慢
人生呐,有一道缝怎么也关不紧的门。如果有天能在东京散步,歌单里一定有髭と口紅とバルコニー
怎么可以温情得如此撒比西啊~哭笑不得~最后要离开之前,再在有回忆的地方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