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整体延续了日式恐怖片的风格,欲扬先抑、以静制动,剧情也犹如《午夜凶铃》《鬼来电》等,心理畸形的恶灵转世,对好人、恶人实施无差别攻击,而且百发百中、弹无虚发,让主角和观众都笼罩在宿命论的阴影下。
前边铺垫过长,虽然细致周密但却令人昏昏欲睡。
侦破的过程、伦理的哀嚎在阴暗的背光下,仿佛都是徒劳的。
酒井的演技有点假,男主的眼神虽然夸张但感染力和代入感很强
电脑里积压了很多片子,一直都没时间看,前几天数了一下,居然有70几部电影。
今天随意挑了一部,居然还是恐怖片,都忘了当时是为什么下载的了。
看看停停,分了好几回才终于看完。
说实话中间并不是十分精彩,因为和一般的日本恐怖片都大同小异。
最后的二十分钟很震撼,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其实我不看恐怖小说,也不太看些不找边际的东西,但是却经常做噩梦,像这片子一样,循环往复的噩梦,一个连着一个,无声的呐喊却又分不情哪段是真哪段是假。
这种梦每每做到心痛,醒来眼角还是湿的,但是我每次都很庆幸自己的“遭遇”,因为我可以醒来,我就觉得是“死里逃生”,每做一次这样纠结的噩梦就等于比旁人多活了一次。
越真的噩梦,越感到幸运,因为醒来以后,我会更明白人生,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不明白的人会觉得做噩梦都能做得开心,真是疯子。
明白的人,我想,会微笑着看完我的这篇短文。
活着,真好。
预言,一听名字感觉是科幻片,是看别人推荐的恐怖片里看到的,反正也没什么是便随便找个网站在线观看。
电影一开始便出现了电影的悬念--预见未来。
当男主角在电话亭里捡起那张破碎的报纸(突然一动),我的心悬了起来,看到一张老旧的肖像,是男主角的女儿奈奈,边上是一片新闻报道是说某少女名为奈奈,在某年某日8点钟,在车祸中丧生,男主角不断的擦着肖像有些不太相信,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一张老旧的、破碎的报纸诡异的出现在身旁,而且是预言其亲人的死亡,恐怖的气氛油然而生,之后真的发生车祸,奈奈死于车祸,而那张报纸却已然踪迹全无。
之后便归于平静,男女主角都发现了预言的存在,绫香(女主角)也逐渐相信预言的存在,并原谅了其丈夫。
两个人一起去寻找那些关于预言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也有了预言未来灾难的能力,于是一个个预言成真,但是当绫香将死于特大火车灾难的预言出现时,男主角将妻子绫香拖出了火车,幸免于死,但绫香的朋友死啦。
于是,男主角更加不安了,不断的出现幻觉,时空错乱,当再次回到电话亭时,命运似乎给予了他选择的命运的机会,他拼命的想把女儿救出,一次他救出了女儿,妻子却死啦,二次一家三口都死了,最终男主角为了救女儿被卡在车里,报纸上的照片变成他的了,他注定要死,这是每个预言人的最终审判。
奇怪的是电影里的预言都是关于死亡的,于是乎每个被选中的预言者都会因为泄漏天机而替别人失去。
我就猜想,在男主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可以自己写预言时,先于他的那些预言者都死了,因为当地狱的死神送来了关于亲人朋友的死亡预言,在亲情友情面前,他们挽救了亲人朋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泄漏了天机,违背了死神的旨意,他们必将遭到地狱的终极审判--死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不可违背的命运。
电影巧妙的将时光倒流这个科幻元素,为我们营造了一处恐怖的氛围。
当黑暗的虚空中,飘来这么一句话“你的命运由你选择”时,男主角开始了时光倒流,改变命运的行动,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管他怎么选择,他的宿命注定是死亡。
这时我想到了《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也是关于改变时光流向,篡改命运,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我又想到《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别害怕,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去做的一件事。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注定是你的妈妈,并且我尽我的全力去做好。
” 死亡并不可怕,把握今天的每分每秒就好,临死时,我们叩问自己时,不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且可以骄傲的说:我不后悔,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了。
(第一次写,不这么样,呵呵)
节奏一如既往的缓慢,也没有特别恐怖的镜头,却是一部相当有剧情的日本恐影(比较以前看过的咒怨之类的)。
只因为那个结尾,世事真的是轮回的么?
当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自己的逝去,真的是最好的结果么?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但愿我们真的能好好的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不经意的瞬间,即使生命的戛然而止,我们也没有惋惜。
电影的后半部分蛮精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好好的生活,不论是曾经失去了什么,经历太多无奈,既然宇宙赋予了我们存在,就是注定要走下去!
首先说明,这并不是一部恐怖片,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惊悚片加伦理剧情片。
剧情大概是父亲莫名其妙看到了预言报纸,然后为了拯救自己,被大货车弄S的女儿的故事。
太多剧情的东西就不透露,不透剧了。
接下来扒一扒电影中那些有趣的东西。
剧中女主说过这样的一段词:“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存放着过去、未来的东西”。
并不是说这是单纯的讲预言的故事,先把这有意思的预言新闻理解为神吧,神把预言告诉给你,你是有权利去救人and不救人的。
剧中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前者,付出的代价是发生各种奇怪的事情,要么变老了,要么身体瘫痪了,这可能就是一种等价交换吧。
结尾非常有意思,男主本来只是单纯的救家人,但是不管怎么救,总是逃不了命运的安排,最后的 “yada”,不只是“赶上了”、“胜利了”,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人性、父亲的职责。
那个荒废的屋子里面的大叔说,回到地狱,回到最让你痛苦的回忆中去,男主在无限轮回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你说不够励志、不够伟大?
换一个角度,去掉那个预言的报纸,现实中每个人都有搭救身边每一个人的能力,微不足道的举动、一个搀扶、一个举动、一句话语都可能会救下一个人,虽然结果可能会被碰瓷,会被讹诈,会出现各种情况(或许就跟前面的等价交换一样吧),所以,你的选择是什么呢?最后,我觉得这个气氛非常适合一首jj的歌《不为谁而作的歌》,反正你都看到这里了,我建议去看看MV,非常的NICE哟,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吧。
看了几遍才大概明白导演想表达的意思。
其实整部电影都在诉说“选择的意义”,电影给出了几个选择后的结局。
如果在收到预言之后选择不做任何干预,就是那个精神病院被关押的病人的情况,一直在各种地方疯狂写下预言,快速衰老直至死亡。
而当收到预言选择做出干预,即提前对当事人发出预警,则是1992年山中小屋录像男子的情况,身上开始出现黑色的斑点直至全身被覆盖。
而男主在拥有预言能力后,曾先后做出了以上两种选择,都出现了相应的副作用。
结合结尾部分男主曾穿越到病房和小屋的剧情,可以想见,如果他做出了其中一个选择并且坚持不变,他的结局就会是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女学生沙百合对男主说,未来是不能被改变的。
从某个角度上看,也许“未来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过去”。
按照这种思路,“必须死一个人”的宿命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死者身份。
无论是男主从电车上救下妻子却没来得及救出妻子的朋友,导致被她无脸的怨灵纠缠,还是在车祸中怎么选择都无法一家人全身而退,都说明了必须有人死亡来维持预言和未来的平衡,否则会受到惩罚。
最终男主选择了用生命来保护妻女,结束了他多年的梦魇,尽到了身为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然而在5岁的女儿眼中闪过了父亲牺牲的预言报纸,跟当年父亲目睹女儿死亡的预言报纸如出一辙,是否又预示着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在冰冷的死亡预言中,面对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改变的悲惨命运,是我们人性的光芒和对所爱之人的珍视,才能让奇迹出现,改写已经发生的过去,重塑不一样的未来。
“我愿为了拯救你而千万次奔赴必死的结局。
”
现在看过的恐怖电影中感觉最优秀的一部。
记得自己高中一人在后院放午夜凶铃的碟,也没感觉这样兴奋,对,只能用兴奋来说明我当时的心情。
当你看到一部电影,处处跳脱你的预感,层层拨开外面的包裹,如果是花,那就是一朵黑色玫瑰的花蕾,在你的面前,层层绽放后,你看到却是纯美的蔷薇。
如果是人,那就是一个落魄污脏的女子,出浴后,慢慢破出水面那一刹那,你看到的却是稀世的娇人。
电影回旋的拍摄手法,多角度的假设,有点法国劳拉快跑的感觉,只是劳拉快跑,是法国左岸电影新思潮的代表,讨论的是人类的命运,感觉命运是由许多的偶然和细节组成的,不同的偶然偏差就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所以电影用的镜头特别多,有一千多个吧,而且是重金属快速的敲打链接起来的一部电影,其导演因为被誉为“柏林一代”——没有历史,拒绝政治,所以对待人生的观点在电影里表达出来的是人可以改变命运。
而这部电影却是只在后面借鉴了劳拉快跑的这种分支假设,让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命运冥冥天定,而且在讨论这一人本基础之上,它还在彰显一种精神——舍己,称颂一份我们在电影很少看到的亲情——父爱。
如果说,立本凌香的友人死后无面女尸的出现,让我感觉其作为一部恐怖片的魅力,那么电影最后的几种假设,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点破了一般商业电影的娱乐,透出人性关注的光芒。
几乎是喉头发紧,关闭声效的看完了这部“预言”。
有时候等待未知的命运,比知道未来却无力改变的感觉更安全。
整部电影利用快速的剪辑与音效摧残着观众们脆弱的神经。
此片到最后半小时,几乎几分钟就丢个包袱吓人,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惊悚的片子了。
哪怕是关了声音把视屏调到最小,仍然是看得心有余悸。
也同时感觉到,人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力感。
男主角想尽所有办法,眼看一桩桩恐怖事件从新闻变为现实,却无法改变。
那种恐惧或许是比死更可怕的一种胁迫感吧。
那个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在梦中给了他一张照片,照片里是阴影中只留下三分之一脸的他,并告诉他:“你的命运你自己选择。
”最后他终于参透了这句话的隐喻。
他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女儿的生命。
恐怖新闻上的照片,从他儿女的换成了他的。
片子结束时,再也无法把它看成一部单纯的恐怖片了。
人性最终的选择是,如果不幸真的要降临,那么就让自己来承担这一切来换回所爱的人们的平安吧。
这种选择或许是另一种意义的自私。
因为死亡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男主角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死亡,改变女儿死亡的命运,他也躲过了失去挚爱的痛楚。
把生的噩梦留给了活在世上的人。
最后他倒在即将爆破的车子里,如此的疲惫却很安详。
终于不用再跑,再恐惧了,一切如愿了,他终于赶上了命运的齿轮,挽回了他最想挽回的。
断电,在408看的。
和大李源211晚上看的解说,当时就感觉很乱,原片更是一点不恐怖。
剧情弄的乱七八糟,完全不知道影片是什么意思,整个故事也迷糊,仿佛是男主不停轮回,最后牺牲自己救下女儿老婆的故事。
所以影片的主旨是牺牲自己?
拍的神神叨叨、格局不高,一惊一乍。
几乎全是吐槽:飞来的预言报纸到底是什么原因?
占卜婆婆起什么作用?
夫妻二人去少年精神中心为了啥?
谁用粉笔写的?
便利店前的静默中年男子是谁?
山村中,被烧毁的屋子里有很多焚烧的报纸,周围房子没事的情况下屋主居然烧成灰了?
这个人与预言事件是什么关系?
看到80%感觉才到故事一半,后面居然成了瞬移事件;男主因为预言报纸得知地铁会爆炸,紧急救了老婆后回到家中外面有人敲门,开门后居然穿越到刚和老婆离婚的场景;又突然转到了青少年精神疾病中心了,茧蛹一般的老成脱发男孩爬向男主,男主吓得跑到了学校的教室,里面是沉默被刺少女,男主想阻止又来到了深夜便利店前和中年男子说了两句,又见到了前面出现过的爱照相的神婆;照片落入水中,捡起来又到了自焚男子的家中;惊吓过后又来到当年女儿车祸的电话亭,再次睁眼自己居然驾驶者大卡车冲向女儿的小车。
最后来几张神似谷原希美熟女姐姐的美照
挺典型的日式恐怖片,也还夹杂着丝丝温情,但是又让人绝望,虽说稍有拾蝴蝶效应的牙慧的嫌疑,但是也算有自己的想法了。
恐怖镜头也不算太有感,只是气氛营造还是不错的,最后的高潮部分闪现各种结局挺有意思。
说为什么不开车避开啥的其实是无意义的,就算开车避开,也会死于其他方式,或者卡车会失控啥的跟着撞上来的... ...你问为什么?
答案参见死神来了系列... ...不同于其他影评的意见是虽然男主角毅然决定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但是其实残酷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女儿那诡异的眼神和追魂预言报纸的扑面而来注定了悲剧并没有结束。
她马上也将开始她的预言生涯了,或许到她不堪重负的时候也会试图去改变命运,去拯救她的父亲找回曾经温馨的家庭,于是另一个轮回又开始了... ...狗血点改剧名为死结吧,可怜的一家人,导演没给你们解开的机会... ...好吧,其实残酷的不是命运,是导演... ...你赢了... ...
日恐三部曲(1)预言:看到结尾,挺温馨的,用自己注定的死去换妻女,内心平静。所以其实最开始,是因为他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他应该去死」,预言报纸帮他改了命
这两人演技真是卧龙凤雏
堀北真希是龙套啊....
改变的代价是牺牲自己
哇塞 看完才发现 酒井阿姨居然是导演啊··· 后面感觉有点抄蝴蝶效应啊··而且剪得有点乱··崛北真希在里面就是个打酱油的么··········
不太明白= =这个爸爸没做什么坏事啊好像?为什么还是要死掉??
结局让我想到了《蝴蝶效应》。恐怖电影的精髓就在于对未知的恐惧,所以一切越诡异,越难解,就越触发人内心深处的不安。
恐怖片还是不要去看的好
谁能想到随便点开一个恐怖片竟然是在看的恐怖新闻的电影版
无法改变的命运。这想法让人真绝望。
好看 日式的蝴蝶效应
和感染同時間推出,劇情也很不錯,但還是差了口氣。
故事完全不行也不嚇人,而且以前的日本演員的演技怎麼這麼爛啊
什么玩意儿,遇到这种事情不应该找警察叔叔吗,夫妻的共同爱好都是喜欢去翻腾别人家,感觉结尾跟蝴蝶效应结尾差不多但没那个揪心
男主从女儿的死开始,不停看到用报纸传递的预言,预言家死了,传递者死了,学生死了同事死了,整个日本每天每天死去的人都会提前出现在男主看到的报纸上。直到他无法原谅自己当时没救女儿,然后穿越到不同的时间,做出不同的选择,然后自己就义。虽然男主死了,但是报纸的预言却没有停下,换别人崩溃。
日恐三部曲看完,《感染》>《轮回》>《预言》;本片恐怖感太弱了,结尾处简直就是《蝴蝶效应》
《夺魄冤魂》式的车祸开局,牵扯出预言未来惨案的神秘恐怖报纸,命运很诡秘,但它的运作规律倒是简单的一命换一命。整个故事和节奏看下来非常不错,让人期待着预言的到来,是我最近看过最好的恐怖片之一。
简化版蝴蝶效应
很无聊,为什么男主能穿越到不同时间,女学生也闪现过她也能穿越吗,连环杀手又是谁,老人死的时候好像回路里面失踪的人,通灵女人又是怎么死的,看得昏昏欲睡,结局也很不喜欢
結尾很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