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推荐,题材真的很有人文关怀,把镜头对准了抑郁症患者群体,让人们去了解他们,感受他们的感受。
看到滑魂,想起之前大热的《小欢喜》中英子的经历,她问她爸爸:“爸爸,我是不是病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我觉得很难过”。
就像《滑魂》中阿布所说的一样,抑郁症患者会无缘无故地悲伤起来,这种悲伤的感觉常人想象不到,也理解不了。
幸运的是英子有爱他的爸爸妈妈,还有方猴、桃子、磊磊和杨杨一群好朋友陪她走出抑郁症。
阿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度过艰难的时期,走出阴霾。
但是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没有那么幸运,而且抑郁症患者大多很难被发现,都是自己默默的承受这折磨和苦难,通过这剧我能更加理解他们。
这剧很多细节做的不错,例如通过一些镜头语言让我们代入到角色中,其中开场的第一集中有一些变形的镜头,让我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情绪。
演员的演技也在线,能够从郭子凡的表演中感受到那种绝望,也看到主角的努力,抓住那一缕光亮,慢慢地从绝望走向光明。
总的来说,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剧,值得五星推荐,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好剧把!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下面播报一则K社洋葱新闻:日前,《小欢喜》第二部秘密开拍。
由于主角之一林磊儿去拜师网红毛毛姐。
而乔英子则专注于新剧《二十不惑》,无法轧戏。
所以,将由季杨杨拿着乔英子的剧本,魂穿林磊儿。
请大家期待新剧《小欢喜2》。
啊讲错了。
应该是期待这部才对——《极限17之滑魂》
这部听名字就很耳熟的剧。
别怀疑,就是前阵子翻拍泰剧《极限S》系列的国剧。
第一部《羽你同行》翻拍了极限S羽毛球篇,这次的《滑魂》则翻拍了系列中最高分的滑板篇。
主演郭子凡同学,不久前在《小欢喜》大结局中以季杨杨的身份和我们告别。
转眼,他就带着拥有林磊儿性格+乔英子人设的新角色阿布(杨步凡)来了。
季杨杨&阿布不过说起翻拍,有人说过,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翻拍剧往往是最难的,如果照搬泰版故事,很难在国内有共鸣,而且阿布抑郁症的特殊性也造成了表演上的难度+max。
巴特。
这次的《滑魂》表现让人有点惊喜,改编逻辑在线,演员演技不尬,竟然有保及格争优秀的势头。
01虽然18年时J.酱就已经安利过泰版《滑板篇》。
但我猜,很多小伙伴还是需要复习一下
剧中泰版男主叫做Boo,国内翻拍后,取名杨步凡。
步凡,不凡,不烦。
拥有这样名字的人,偏偏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却每天都要被抑郁症折磨的男孩。
最初,他每天起床都像溺水一样压抑,甚至不能呼吸。
渐渐地,他开始觉得自己长相丑陋,没有爱好,没有朋友,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再后来,他的身体机能开始出现问题,感受不到饥饿,也对美食毫无兴趣。
光是旁观这个过程我就已经感到窒息。
好在阿布不是容易自我放弃的人,他想了很多方法,试图让自己大脑,产生一点幸福感。
可他,失败了。
阿布就像在关了灯的房间,拼命地摸索开关,试图找见一丝光的人一样。
到最后。
能减轻痛苦的方法,竟然只有自残。
抑郁症如影随形,如跗骨之蛆摆脱不掉。
就在阿布打算结束生命时,他真的看见了光——滑板。
一群溜进学校的滑板少年,与阿布阴差阳错的撞到。
阿布惊喜的发现,只有玩滑板的时候,他才会感受到久违的快乐。
滑板少年里的绿毛Simon与粉毛妹妹Abby,将初学者阿布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不仅有滑板,阿布还有了朋友,有了喜欢的人。
曾经,阿布的抑郁症,被同学视为笑话。
现在,有人愿意伸出双手抱抱他。
告诉他,我们一起一直陪你到痊愈的时候。
可是。
阿布的滑板&治病之路并不顺畅。
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来自爸爸的不理解。
02说来,全剧在原作的基础上,做了些改编。
而阿布与爸爸这条线,就是全剧最大的改动,将原版甚少提及的阿布抑郁的「成因」,用国产化的语言表达了出来,那就是——学业。
剧中阿布是距离高考不到400天的高三学生,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笼罩在高压之中。
他父亲,则是一个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的人。
比如阿布的英语考了145分,他第一时间不是夸孩子,而是关心,那你们班,有满分的吗?
这句听着耳熟。
逻辑与之前《小欢喜》里宋倩对乔英子说:“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
如出一辙。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主角拿着乔英子剧本的原因,杨爸爸的「狠」比起宋倩,不遑多让。
他张口闭口就是清华,考差一点就要罚儿子整夜整夜的做题。
你都这样子了还睡什么觉啊
原著中,boo试探过父亲关于抑郁症的看法。
父亲说,如果坚强一点,就不会难过了。
翻拍版中爸爸的回答,则更具有中国「特色」。
“只要你成绩够好,就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儿”
听完这句直白的回答,是不是突然就明白,阿布的抑郁症,症结在哪里。
这些父子间冲突的刻画,对比原版,让阿布这个角色,更加立体。
也更容易让人共情。
除了剧情主线上的增加,新版还进行了各种意义上的删减。
首先,整体上改了故事基调。
从原版晦暗的色调就能感受出来,它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青春剧。
有些道理讲出来,甚至很辛辣。
新版,整体来说偏向小清新的校园剧风格。
两种很难比较优劣。
只能讲,本土化之后的滑板篇,可能更适合我兔观众们的口胃。
(原版尺度的都台词可能不让播诶)
这个改动,配上郭子凡同学的颜,看的人还是蛮开心的。
但另一个调整,就有点...emmm..改编版删掉了一些滑板特技,却增加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特效。
这些为了体现男主紧张而制做的眩晕效果,还在接受范围。
一些为了体现阿布情绪变化而做的五彩缤纷炫光加抖动的大翅膀。
对比原版里简单干脆,却能传递出喜悦感的效果来说,显得有一丝尴尬。
以上勉强都算在合理范围。
嗯。
接下来请仔细看图喔。
一个讲滑板运动的电视剧到底为什么要走新版《网球王子》的路线搞特效运动哇。
是制作经费太烫手了吗?
03让人又爱又恨的改动说完,请大家先不要急着点X。
这部剧,还是有其他的亮点der。
比如杨步凡这个角色饱满了许多。
不仅是剧情改编的功劳,也要夸一夸郭子凡同学。
因为与《小欢喜》相隔不久,两个同样是校园剧里的小男生角色,难免会产生对比。
首先区分度是有的,在这部里,完全看不出赛车少年季杨杨的影子。
季杨杨细看之下,阿布瑟缩又不自信的样子,反倒像极了《小欢喜》里刚进城的林磊儿。
其次,因为角色患有抑郁症的原因,要演出这种感觉,除了特效加成外,演技也是关键因素。
有句讲句,这次郭子凡处理的还蛮不错。
比如受刺激发病时的恍惚,木讷时的样子。
以及好孩子不要学自残,阿布这样扭曲的表情告诉我们,真的很痛。
看惯了他丧丧的样子。
其实阿布在面对喜欢的女孩子时,也有笑到整个人都在发光的瞬间。
从「挂件」角色季杨杨到阿布,小郭同学的进步,肉眼可见。
很好,继续保持。
除了小郭同学,剧中还有一位的表现让我蛮惊艳的,就是饰演女主滑板少女Abby的邓恩熙。
也许听名字挺陌生,但提一下她的角色,你可能会有印象。
《无名之辈》里陈建斌的女儿。
《嫌疑人X的献身》里林心如的女儿。
《你好之华》里的少年之南。
这么看,这位小朋友的大荧幕的经历不少诶。
这次她在《滑魂》中出演的酷girl,颜值..嗯,在这个杀马特发型加持下也勉强算ok的啦。
abby其实是一个很纠结的角色,她善良,心软,也许对杨步凡有过好感。
可这份好感,不足以支撑她打破自己不恋爱的原则。
所以听到表白时,她会诧异、尴尬、躲闪,甚至有些抱歉。
啊,青春真好,还有甜甜酸酸的恋爱小邓同学虽然演技还有些稚嫩,但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已经get到要点了。
除了男女主,剧中其他几位演员,最起码也做到了演技不尬这点。
比如阿布的绿毛人生导师,和心理医生大姐姐的支线剧情,意外的好嗑。
别看不尬写起来只有两个字。
可它横跨了「看的下去」&「看不下去」的鸿沟,也是鉴定演员是否到及格线的标准。
目前来看,几位还算不错。
尤其是郭子凡,是超越了我们对于流量明星的固有印象。
可这部剧能不能火出圈。
我不确定。
因为,想起了它的哥哥,上一部《羽你同行》的命运。
同样是wjjw+鹅厂+芒果联手打造的。
同样在播出后,演员在演技上有闪光点,虽然超越妹妹自己演自己的难度系数的确不高,可她做到了不尬演。
于是,翻拍版在豆瓣拿下了7.9,虽然不如原作,可也不算低分。
F型评分,4,5星较多巴特。
如果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标记人数1.2万。
对比同样是19年青春类的热门网剧,少得可怜。
那么,这些既有流量,且质量还算不错的剧,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呢。
原因并不复杂。
我想有心的小姐妹肯定都留意到,现在各家平台的自制剧里越来越多自家的艺人。
就拿《极限17》举例,放眼望去,郭子凡、陈泽希、杨超越、徐梦洁、祝子杰,都是三家的亲儿子。
《创造101》+《明日之子》+X玖少年团
观众可以理解,但在如今流量已经被妖魔化的情况下,免不了内心抗拒这样的套路。
流量+小成本+小制作, 还是say bye bye 吧。
也许有些流量表现还算亮眼,但是除粉丝外,路人既不想看,也不关心。
于是就造成了一个闭环,如果无法出圈,一些好剧被埋没,一些可能变的更好的演员,失去大部分机会。
和这个事实比起来,有个很有趣的现象。
如果单纯是小成本+小制作,却质量还不错的剧,往往会被大家冠以良心剧的称号,甚至能圈上一批「自来水」。
某小成本网剧下的评论画风但同样的制作情况,带上流量两个字,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产物。
于是,小成本剧里的流量们,一边背着锅,一边被嘲着资源差。
如果,好运赶上大制作,就能躲过这些吗?
恐怕不行。
最近不是也有一些声音,围绕在流量艺人身上。
其他不予置评,单说说把流量与演技差划等号这件事公不公平。
肖战拍摄诛仙时,还担不上流量二字,演技差与好,他也从不避讳。
每个观众对演技的主观认知,都是合理的存在。
可以说,他演技差,也可以说,他是流量。
但。
合在一起,如某编剧所言,「他是流量所以演技差」,这个逻辑就变得十分奇怪。
这时,「德不配位」的流量们又「被」成为大制作的污点。
左手小成本,是资源虐,右手大制作,是你不配。
有句讲句,一些流量被捧过了头之后确实很招黑。
粉丝过分抬高,影评人不敢说话,路人嗤之以鼻。
可这些,都不能作为我们评判整个群体的依据。
说到底不管谁在影视这个行当里,就是演员。
演得好,夸。
演不好,骂。
讲那么些个是是非非,倒不如「作品说话」四个字来的直接。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翻拍剧我个人比较反感,可能因为太多翻拍剧达不到原版的水平消耗了看剧的欲望,但滑魂原版在泰国口碑很好,加上抑郁症题材这个国内极少有人触碰的话题所以去看了,很惊喜!
比想象中好。
亮点1男主的演技:不让人出戏甚至很能带动情绪,对于细节的处理很用心,尤其眼神的变化,全程下来从察觉自己的情绪低落眼神淡漠到拯救自己的挣扎,从发现滑板蹦出的光亮到后面放弃的绝望甚至平静,基本透过眼神都可以看到,这对于一个新人演员来说已经很难得了。
2:导演的镜头 这是个很会运用镜头表达的导演,一开篇就是高楼大厦空旷街头只有男主一个人滑着滑板出现,整个镜头灰色寂静只有滑板的声音,称托出抑郁患者内心的灰暗孤独,更不论后面的溺水镜头,导演动用一切他能理解方法将抑郁症通过镜头传达给观众,整个画面压抑,而随着男主通过滑板找到自己画面变得明亮,镜头也不再压抑,在蓝天大海碧树烘托下,各个人物的情感联系变得青春美好。
还有男主的家里的摆设也是点睛之笔,尤其男主房间,跟原版很接近,窄小压抑只有一扇窗台通往外面的世界,那个窗帘就是男主的内心,剧里可以看到男主的几处关键心境变化都透过到窗帘的开关展现出来。
不足:男配和女配的演技太差,对于医生的角色理解也存在偏差,心理医生跟患者建立太多情感联系不符合实际,况且还是一个实习医生,尤其男主爸爸后期积极配合治疗居然都不先去咨询主治医师而是一个实习医生有点说不过去总体来说,这部翻拍剧值得一看,不仅仅讨论了抑郁症,更有对父子关系,爱情理解等的思考,12集的内容已经比市面上很多50多集的电视剧讲的更清楚,教育意义也很大,希望大家多支持国产好剧!
另外!
又帅又有演技的郭子凡你给我火!
不错的剧,这是多年没看到过的剧本了, 题材新颖,敢于挑战, 有人这样说:没有谁是永远的胜利者。
生活要我们经历失败的时候,那么就从容地理解,生活要我们感受痛苦的时候,就去感受。
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原因。
活在别人眼里的你注定是不幸福的。
因为那个幸福的标准是由对你并不了解的人为你设定的阻碍。
你要追求幸福,你要追求梦想,首先你得学会活在自己的眼里。
我不知道这个小众的剧集会有多少人来看也不知道最终 这部剧会有多少分数但我相信最终会有一天有人会因为这个演员的好来回看这部剧来发现,他还是阿布的时候就曾大放异彩❤️阿布即将和我们告别但他确确实实 走到了我的心里陪他痛、陪他怕、陪他笑、陪他泪、也让我真实地 感受到了新人演员郭子凡内心对于演戏的真诚这个5分为他 我敢直白地说不掺杂任何粉丝滤镜 杨步凡这个角色 很棒很棒👍🏻
一个不会表达父爱的爸爸,一个努力求生的抑郁症患者,一个“不够合格”的心理医生,一个衷情滑板的热血少年,还有一个自由而独特的少女领队;在这个夏天把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和滑板这项极限运动带进我们的视野。
题材立意很棒,科普抑郁症相关情况和知识,努力消除大众误解的一部剧,整体及格,篇幅短但也在有限的篇幅里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有些剧情之间衔接的有些硬有些尴尬,以及一些逻辑上不够圆融的地方,在看的时候难免会有点出戏,剧中的友谊是那样纯真可贵,但世事无法全如剧情一样获得圆满的结局,我们唯有学会向前看,学会释然,才能让背上的行囊不至于压垮自己。
人设,台词和剧情都有槽点,有些角色带着刻板印象和套路定式,还不够细腻丰满,有些时候剧情张力仅靠人物矛盾带动,衔接不太顺畅,像是为了推进剧情而特意设置,但也许是受制于篇幅原因,总的来说瑕不掩瑜,郭子凡的眼神有戏,将不能用台词表现出来的情绪一一带出,台词有时候显得怪怪的,还有进步空间,但也能做到不出戏,邓恩熙的少女娇憨和活泼开朗很自然。
总结陈词:🛹滑板真帅
喜欢邓恩熙,Abby阳光勇敢的少女,无所畏惧,冲冲冲。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杨步凡只是却少父亲理解和关注罢了。
演员都是一些年轻的面孔,但在戏里发挥都很不错。
喜欢邓恩熙,Abby阳光勇敢的少女,无所畏惧,冲冲冲。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杨步凡只是却少父亲理解和关注罢了。
演员都是一些年轻的面孔,但在戏里发挥都很不错。
《极限17 滑魂》讲述在青春的迷茫与困顿中,一群少年寻找人生意义的故事。
实习心理医生苏立珊如亲人般陪伴杨步凡逐渐走出抑郁,拥抱新生活。
真实地还原了一个人被抑郁症困扰的状态,对青少年心理困境的描摹和“又丧又燃”的主题,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阿布之所以患上抑郁症,正是在学业压力、校园霸凌以及父亲父亲望子成龙多重压力下的应激反应。
剧中多次出现的“水”的场景,也是阿布内心的具象表现。
阿布怀疑自己得抑郁症之初曾四处求助,得到的确实“矫情”“找借口”“逃避学习压力”这样的反馈,让抑郁症患者无从开口求助。
剧中的人物所围绕的争执也不再是“小三”“上位”“劈腿”等青春片的烂梗,将镜头对准了真正的校园,没有那么多利益之争,有的就是同学之间的“恶趣味”,当出现外来干扰的时候又会共同的去抵御。
争执少了,理解也就多了。
同时,本剧也将另外一项运动带入到观众视野——滑板,尽管我们一直对它带着有色眼镜。
不得不提的是剧中郭子凡的表现,从“X玖少年团”到《小欢喜》中的“季杨杨”,再到喜爱滑板的阿布。
从唱跳歌手到演员,郭子凡完成了一次转变。
从季杨杨的“飞扬”“张狂”“高冷”到阿布的“内敛”“卑微”。
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在一个少年的身上得到融合,也让我们看到新生代演员的极大潜力。
相对于原著《极限S:滑板篇》,本剧做了适当的改编,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到青春片作为一个类型,原来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现实主义的青春片注定比“小时代”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后面几集看得我眼泪哗哗流,抑郁症真的很可怕,永远都在自责,怎么都开心不起来,连吃美食都没有了味道,想想看活着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我只有在为了某一件事极度伤心的时候才会这样,想象不到每天都在这样活着的人,得有多痛苦。
郭子凡演的真的不错,把我带进去了,情绪把握的很好,很自然。
还有其他几个演员,都演的不错,不尴尬。
凡在这部网剧里面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懂得揣摩角色的心情 把杨步凡的压抑、自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实在是感人。
同时也需要倡导社会关怀抑郁症人群,让社会充满温暖。
剧演得太棒了,题材不错,虽说是照着泰版的故事翻拍但是也是很不错的。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呀!
给无流量一个机会,关爱抑郁症患者!
给他们希望……
太tm尬了
小众但精致的一部剧,对抑郁症患者的刻画很写实,镜头色调看得人非常舒服,男女主的演技也很棒。顺带一提这部剧的部分弹幕也很人间真实得展现了人们对于抑郁症的不理解和不认同,抑郁症科普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逃逸弯道太美
郭子凡绝了 演技真的很不错了 最后几集真的把抑郁症患者绝望麻木的感觉演出来了 最后结局很治愈 希望世界可以对抑郁患者多一点理解
年度最大的惊喜! 喜欢这个系列淡淡的感觉!
整体起来不错,有冶愈!演技也在线,女主角也是喜欢的类型。不过前面不能连续看,代入有点强,我都做梦梦到自己有抑郁症的样子了。
郭子凡的演技未来可期
其实还挺好看的…
挺普通的青春片,沾了抑郁症的光,其实配角很多都演得挺尬的(我想说那个心理医生),故事也比较牵强。
我好爱这些后期效果!好想学!
网剧拍成这样很不错哦 几乎没有快进 几位年轻演员演技也可以
阿布的演员演技不错,比上一部的演员演技更自然,为了他给四星吧
对玩过滑板的人来说 很接地气!很真实!中国电视的视角真的不同了!
主演演技一般,抑郁症主题还行
郭子凡好帅,无论剧怎么样,只想看你!
目前看来导演把节奏把握的很好,剧的质感超越原版,改动情节也合理,整体超出预期
没啥意思
国内少有的将运动与精神与个人诉求表现得如此之好的剧。
因为是凡凡的作品,本来想打四星的,但由于某些演员和剪辑节奏的原因,导致作品整体欠口气儿。与翻不翻拍无关的是,这种颇具人文关怀的选题向来很容易成功,但观众所倾心的到底是题材,还是作品本身,这是创作者的态度问题,所以我不聊别的,聊聊郭子凡。如果说他在《小欢喜》中的表现还算循规蹈矩,那么这部《极限17:滑魂》可谓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克拉考尔在对影像的思考中认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异化”。杨步凡这个角色很容易会沦为大家“心疼的对象”而非“共鸣者”,但郭子凡作为其呈现者,对角色细节处理的功夫,下在了演员与摄影机的关系上,用演技很好的利用了影像复制现实的特质,重新建立“人”与现实的关系,于是杨步凡之于他的受众,有了一种不落俗套的救赎性质。演员郭子凡,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