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完成得还算不错。
西游记中的各种元素还有印度本国的本土元素都被非常巧妙地运用到了电影当中,同时喜剧元素也充斥着整部影片。
但总体感觉王宝强的表演略有些浮夸,他所饰演的武空既没有表现出人的憨厚老实,也没有表现出猴的活蹦泼激灵。
不过片中王宝强的部分动作场景还是挺不错的。
其余演员比如白客,总能看到王大锤的影子,跳戏比较严重。
另外还有小岳岳,看到他出场时总能想到他在相声舞台上的搞笑场景。
或许只有柳岩的高颜值和好身材才是全片最大的看点。
17年的大年初一,几部大热的片子《西游降魔》、《功夫瑜伽》、《乘风破浪》都看了,说实话都挺不满意的,都拍的啥东西,国产电影让我吐槽的都不想吐槽了。
要吹毛求疵说一个最差的,那一定是非大闹天竺莫属。
混乱的无趣的剧情,浮夸杂乱的表演,纯粹是为圈钱儿圈钱,王宝强当导演的第一部片子以失败而告终。
和学泰囧,港囧的风格,但画虎不成反类犬,王宝强没有学到徐铮核心的味道,温情不让人感动,搞笑不能让人笑,引不了大家的共鸣,当然7亿多的票房对其他档期来说也是好票房,但春节档就是表现平平,希望宝强好好当个演员吧,没有金刚赞不要揽瓷器活。
对于王宝强这个人名,人们对其最大的感受便是一个草班出身的演员,对其电影导演来说充满了更多的争议。
对于《大闹天竺》这部电影,或许有很多的人对其感受是一部无疑的烂片,但细心观影,从中能确切的感受到王宝强的用心制作,以及对于电影人的无限诠释。
电影整体风格以喜剧片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示,剧情风格充满了各种爆笑的场面,从中更是穿插了武打动作的镜头,让人们更加的认识到了王宝强的风格。
在剧情上,以一种寻找身世之谜为开头,让其开展了一段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更让人在电影的最后充满了种种温馨,以一种美好的结局,结束了整部影片。
对于王宝强执导人的身份,以及演员的身份来说,都是一种完美的体现。
电影人追求的不是剧情到底有多完美,或者是整体风格是否符合整个社会的大潮流,而是一种对于电影的追求,对于电影的整体创作的意义启发。
虽然这部影片获得了不好的奖项,但我对于王宝强导演这个身份持有一种无限的认可,希望他在未来越来越好!
让人发笑是件简单的事,也是极其困难的。
大年三十晚上,长达4小时的晚会,很多次我明明觉得自己应该笑的,可就是笑不出来。
看着大红大绿堆满高饱和色彩的舞美,听着强行插入的各种千年老梗,我忍不住在朋友圈开始吐槽,有朋友留言调侃说我是在发送实时弹幕。
后来想想,算了,毕竟吐槽很容易陷落成为吐槽而吐槽,堆砌情绪,失去客观,尖酸刻薄。
我突然很怀念陈佩斯和朱时茂,怀念不如相见,站在贴满贺岁片海报的电影院,我毅然决然避开了《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欣然选择了有陈佩斯和朱时茂客串的《大闹天竺》。
听着身边的小鲜肉们兴高采烈念叨着周星驰、韩寒、吴亦凡的名字,热情地讨论他们之前的电影作品,我顿时有了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羞耻快感,为自己的少年老成在心里暗暗点赞。
看了不过20分钟,王宝强和白客正准备大闹天竺,我已经想大闹电影院去退票了。
当然了,看电影没有退票一说的,否则全国的电影院得倒闭一半以上。
想掏出手机刷会儿朋友圈或者玩玩游戏,又觉得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会冒犯到身后正你侬我侬说着甜言蜜语的一对年轻情侣,也会干扰正在聚精会神听妈妈讲解剧情的小朋友的注意力。
自己买的票,哭着也要看完,我成功做到了。
任何电影都有一个内核,如同药丸,通过故事,给药丸包上糖衣。
观众乐呵呵地嗦舔着糖衣,一不留神药丸也下了肚,回家咂摸咂摸,内化于心。
应该说,这是所有文艺作品的标准范式。
即使是仅囿于逗人发笑打发时光的爆米花片,也从来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只顾挠观众咯肢窝顺带着从口袋里顺走票钱的低级套路。
王宝强的目的更不止于此,他的成功经历本就是传奇般的存在,首次当导演,在《大闹天竺》中,他更想向观众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思考和某种他认同的价值观。
《大闹天竺》的内核很简单,也很正确——钱不重要,亲情最重要。
这句话在电影快要结束时由主角直接说出来,听得我一愣神,这也太强行插入了吧,之前所有的大闹经历插科打诨毫无逻辑,完全在指向另外一个内核——啥都不重要,开心胡闹最好。
要不然,怎么解释王宝强和白客毫无愧疚地搞砸印度邻邦欢天喜地的婚礼现场?
怎么解释王宝强通过作弊赢得吃辣椒大赛冠军被发现后又是大打出手继续砸场子?
除非解释成「我弱我有理」,所以我不必对规则产生任何敬畏之心,也不必对他人充满同理心,凡事对我有利让我能开心就好。
《大闹天竺》是部公路片,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版的《西游记》。
《西游记》里,唐僧领着悟空、八戒、悟净、白龙马去印度求真经。
《大闹天竺》里,唐森带着武空、天鹏、吴静、还有一匹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的白马,去印度找遗嘱。
86版《西游记》在各个电视台轮播播出了几十年,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对西游情节简直烂熟于心,《大闹天竺》直接套用,于是王祖蓝版哪吒强行出现,「大闹天宫」得以重现。
莫名其妙要去沙丽厂遭遇一群以吴静为首挽着布条荡秋千的惊艳姑娘们,「盘丝洞」得以重现。
吃辣椒大赛的主办方顶着牛魔王和白骨精的造型,于是「火焰山」得以重现。
到了结尾,六小龄童以美猴王造型现身,含情脉脉牵着王宝强的手向幸福深处飞去,这简直就是《西游记》本身了。
我完全可以理解,导演处处互文,向《西游记》致敬,可你拍的是《大闹天竺》,并不是新版《西游记》。
人物角色没有冲突,故事架构根本看不到,剧情推动不讲逻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从《西游记》里敲下一些边边角角,闭着眼睛拼凑在一起,如果这也叫致敬,如果致敬是个人,他一定会感觉到智商受到了深深的蔑视和侮辱。
既然没有剧情,既然就是过年期间只图观众哈哈一乐,那我们可以再单纯说说笑点。
按理说,王宝强、白客、岳云鹏随便哪个单独站出来,就是行走的段子,不说话就能让人乐。
可在电影里,成功实现了1+1+1<3的效果。
笑与笑不同,有一种笑承认观众的智商存在,视观众的脑子为活物,呈现的场景或对话乍一看一听觉得很平常,再一回味,让人不禁恍然大悟捧腹大笑,笑过后五味杂陈。
还有一种笑,把观众当圈养动物,认为观众除了呼吸之外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一切都是食物,只为果腹活命,满足最低级的生理需求。
因此,在《大闹天竺》里,我们看到的笑点是哪吒内裤上印个桃儿,终极杀手内裤上绣朵菊花,吃完辣椒嘴唇翻肿,胸口上烙个「我是狗」,讲个「亲爱的」的老段子……幸好,当这些笑点出现时,我身边的观众没有几个发笑的,更多的声音在嘀咕:这什么玩意儿?
我迅速从心底消除了对他们在观影时做出的各种不文明举动的嫌弃,对他们肃然起敬。
哦,对了,有个笑点还是不错的,白客被胶带粘掉了眉毛,真是万万没想到。
结果下一个镜头,眉毛又长出来了,速度真快。
《美人鱼》涉及到了拆迁,《乘风破浪》涉及到了拆迁,《大闹天竺》也以房地产商和钉子户的对抗开场。
坦然讲,我并没有指望这样的商业片能真正触及底层群体和权贵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在影片中出现这样的场景,即使一带而过或者仅仅作为故事背景,就已经很不容易。
毕竟,商业片还是要有商业票房回报的,谁也不希望不过审,投资打水漂,导演成了「地下导演」。
同样,没有真正的人物冲突没关系,没有真正的选择也没关系,看不到两难境地迸发的人性光芒也没关系,我所奢求的仅仅是讲个好故事,起码是个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的故事,从头到尾能串起来,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尴尬与无语。
《大闹天竺》全都完美避开。
与其当导演,王宝强更适合去竞争一年一度的晚会导演。
无论是对大红大绿颜色的偏好,还是含辛茹苦向观众喂食宁愿哭也笑不出来的笑料。
都很符合。
精彩影片一向体贴观众,即使全片一气呵成,但为了照顾观众膀胱,会忍痛割爱牺牲几个小片段作尿点。
这一点,《大闹天竺》更体贴,因为全片都是尿点。
还有一点,导演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喜剧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逗人笑。
大半夜恶心的睡不着觉得有公德心的我一定要给你们一点劝解,不管你身边的人对于宝宝王有怎样的迷思,请管住自己的腿,千万不要去看大!
闹!
天!
竺!
我原以为什么富春山居图、封神传奇什么的已经是烂片的极限了,看完天竺我真的要九十度鞠躬对以上两位导演以及演员说声对不起,原来还有比你们更烂的。
本片从开始到结尾演技最佳可能就是片头的小猴和结尾的六小龄童,从人物到剧情,硬套西游,笑点真的好无趣,low到炸,整部电影总结一下就是个玄幻搞笑武打类的寻亲节目,最后的硬转折加上硬是致敬美猴王也让人好像喉咙里塞了一只臭袜子一样恶心,实在不是我毒舌我黑宝宝王,看这电影耗费了我的耐心就像看了几千张刘宝宝的芭比天团系列一样多,而且是一个半小时连续不断播,真的看完你就想把眼睛抠出来拿王水洗一遍啊……再这么下去中国电影真是迟早要完!
以上都是我大半夜睡不着一个字一个字码的,愿大家引以为戒!
说实话,本来很期待王宝强的这部电影,毕竟有泰囧在那放着,又看了大闹天竺的片花觉得应该挺好看,可惜此剧狗屁不通。
白客从头到尾声音太大,没有一句让人发笑,只让人尴尬。
王宝强的打闹片段让人觉得无聊无趣。
小岳岳因为是说相声的,所以一张口就是相声的感觉,还能有点笑点。
好的电影还是要看编剧,演员再卖命,主题再明确,可惜剧情不连贯,没有情节,也是一场闹剧。
正应了那句话,自己买的票,跪着也要看完…还好最后有六小龄童客串,不然我真想把票撕碎了扔到屏幕上然后愤然离席。
作为王宝强的处女作,他当然知道要努力取悦那么多爱他宠他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各种致敬各种情怀各种客串,就像宝强和父母说今儿个我请客,来了好多各地的贵客咋样才能招待好,商量半天最终决定大排筵宴,流水席伺候!
大鱼大肉上,浓浆烈酒上,都别客气,吃不完别走啊!
这问题就来了,你能想象得到的油腻、重口、无趣随着乌烟瘴气扑面而来,品味要多low有多low,最后为了不让大家烦躁,特意请来戏班子给大家唱上一曲,算是不虚此行,下次还来吗?
影片情怀也好,故事线也好,情节推进节奏也好,都是套了商业片的壳子,如果没有那么多bug,没有那么腻的画面,没有让人讨厌的白客,没有莫名其妙的玄幻硬插进来,我想至少影片能得到和西游伏妖篇的口碑,虽然后者也不怎么样。
宝强是很努力的,很真诚的,但也是很没个人品味的,这很要命,因为和文化学历出身什么的无关。
和什么有关呢…审美?
天赋?
个人定位?
谁知道呢。
影片还有个问题就是每个角色都是三观不正的人,……哎哟实在懒得再说了,大家别去看了,TMD还我票钱!
怎么说呢,一种很矛盾的心理,因为结尾的花果山我心中唯一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想给个高分,可是也是因为其中穿插的西游记里的音乐和用了西游记里的化名:武空,唐森,吴静,等等想打个差评。
但是呢,因为没有太恶搞甚至于六小龄童的孙悟空还出现了,还是忍不住的很激动。
这部电影也算是数星星的电影了,出演和客串的演员也是十分多了。
虽然色彩艳丽的很晃眼,但是黄渤还是承包了不少的笑点,虽然吧那个造型已经无力吐槽了。
无论这部电影的剧情多么的幼稚甚至无无趣,结局也是给人一种强行升华的感觉,但是看的出来王宝强真的是花了大力气了,看的出来是十分卖力了,无论是精彩灵动的武打戏还是吃辣椒比赛时被辣的让人不忍直视的妆容,都是挺不错的部分。
小岳岳和柳岩那条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线,感觉完全可以忽略。
至于唐森那条,其实挺牵强了,但是他说搞笑吧,其实挺没意思的。
最最最让我惊艳的还是六小龄童老师,他现代装出现的那一刻就觉得挺激动了,最后以孙悟空的扮相出现,天啦,一举一动还是当年的模样啊,花果山的山山水水依然美丽,记忆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依然不曾改变,也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无论过去多少年,在记忆中,都是最独一无二的存在,永远被人们所怀念。
这部电影形式大过了内容,逻辑上也是有点儿混乱,更好的电影应该更多的注重内容,而非形式的堆砌。
这部片子之所以遭遇到了这么大的反水,可能还是定位不准。
看片尾花絮这是一部正宗贺岁片,也就意味着男女老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会进电影院一起看,但是片子中太多了有点涩的影射,菊花、屎尿屁,低胸,袭胸,十指相扣的基情四射,这些都不太适合带孩子一起看,我想这部片子带了孩子一起看的家长一定脚趾扣除了印度神庙。
沙丽打斗场面,有点乱,并不精彩,成龙也拍过类似的印度室内打斗,就激烈精彩有趣很多。
影片的确花了大价钱去印度取景,但是印度的大场景拍的镜头高取景不是很美,最后打斗的场景,我就一直在想这是绿幕拍的,还是实景拍的。
市井街巷追逐,应该是实景,但是情节有点单调。
山间坠崖那段,乌漆嘛黑,根本看不清人,莫非是绿布拍的用夜色作为保护色?
如果是实景那就太浪费了。
后来两人回忆兄弟情,灯光打地很一般,这段光影效果好的话,能产生化学反应。
看了这部片子,印度以后旅游就可以略过,人太多太乱,也算是值了。
片子的情节有点满,看的时候想起另一部西游滑铁卢的万万没想到,因为太想成功,所以可能忽略了故事连贯。
剪辑有点乱,处处有梗,但是还有些梗是未解之谜。
手表,怎么会在悟空手里?
我漏看了吗?
核桃上的哥哥是唐森刻的吗?
悟空的弟弟,到底是谁?
悟空怎么会从印度又回到邢台的呢?
---最后,多年后重看,竟然被兄弟情所感动了,其实这部片子的最大卖点是兄弟情。
赵英俊的《守候》唱出了王宝强对亲弟弟的情感。
第一次给电影写影评,心情却不是很好大年初一本来想带着爸爸妈妈奶奶热热闹闹看一次电影,他们都忙一年了,带他们出来乐呵乐呵放松放松,选电影选了半天感觉宝强还是比较逗一点,当然同情分也是原因之一。
一家人热热闹闹到了影院,电影开始,没想到10分钟过去我就想离开了,剧情老套,拍摄方法极其诡异,台词生硬且莫名其妙,声音刺耳且糟杂,人物起飞的动作就像20年前的西游记。。。
我回头看看爸妈,灯光太昏暗我看不太清他们表情,但他俩都看的很认真,我一咬牙,爸妈看的这么投入,我也不能扭头就走,忍着看完吧。
没想到的是,这强奸了我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最后还把六小龄童也给搬出来煽情一波,我最后是扶着墙出的影院。。。。
出来后我问爸妈怎么样,他们说看的好累,好闹心,感觉不怎么好看,奶奶更是说看到一半就心慌的慌。
我这时真的想抽自己一个巴掌!
自己挑的辣鸡电影还得让亲人受罪,好好的大年初一跑这么老远找罪受!
对不起,宝强,今年你的事我的确挺同情你,但是今天你的电影,让我背上了一口大锅,你好自为之吧。
有多少人是为了实现当初支持宝宝的诺言去看的?点有用的新年行大运,发大财,一栋小楼变五栋好不好?
#美术好看,配乐从预告看也还行,攒着电影票跟爹妈一起去看。#音乐找了金培达,但不知道是不是影院的问题感觉声音混音没做好。周迅演戏演自己,柳岩演戏演周迅,太做作了。一颗砍经验不足,一颗砍柳岩,结尾略潦草,有种&#34;也不知道怎么收场就凑合得了&#34;的感觉。
至少满足广大只想轻松的同志,过年啊。但美术……完整看完需要勇气
新导演的毛病都在,但还是能看出王宝强的本心,不算大烂片啊,及格线稍下吧。虽然故事逻辑根基不足,节奏掌控一团乱,但最后的大梗还算正常啊。
热热闹闹,图个乐呵,莫求其他~
我不清楚为什么功夫瑜伽的分为什么能刷的比这个高,最近豆瓣的评分是越来越不能信了,相比这是多么用心的制作
剧情太简单,没层次没深度的胡闹一通,一星给六小龄童。
致敬六小龄童
烂到人神共愤。功夫瑜伽比它好看10倍都不止。王宝强的审美品位讲真也就这样了。
……
闹剧
王导也算是演了一点好片子,对于情感的理解怎么就那么肤浅:诙谐幽默被国内破网络用语毁了;剧情设置绝对不是个新手写的,再怎么新手,也写不出这样的狗血,肯定是在北京被一帮所谓的专家坑了。我第一次看电影实在忍不住了。王导,你还是暂时别当导演,专心演戏,好好学习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过年最期待的贺岁档就是介个啦!以前王宝强的喜剧都很喜欢,第一次当导演居然还不错!从泰囧到现在,能看出他很努力,过年了看这种轻松的电影也是打发时间的好选择…小岳岳…比心哈哈哈
其实作为一个本来就以无脑为卖点的无脑搞笑片儿,并没有太差,至少比今天刚上映的破马张飞好太多了
说实在的,没有想象中好看,演员演的太浮夸,根本不用入戏,演的是一锅乱炖,好在有些西游记的片段挺有意思,以及电影结尾的惊喜,勉强给个三星
春节出来看电影,图个轻松就行。乐呵点有了,美女也有了,看白客自然笑。演技都还行吧,宝宝导演也不容易,起码扳回分数。
你要说它是《印囧》也是可以,但王宝强毕竟不是徐峥。最终点是暴发户就是暴发户,品味和素养真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这种审美这种控制力,到底凭什么当导演。
比美人鱼好看。王宝强业务能力值得肯定。白客有点帅。六小龄童老师的猴哥果然是最专业的。
妄想拉高一下评分,因为看完觉得王宝强很拼,挺厉害的👍
我觉得王宝强还是不要当导演,只做演员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