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尴尬,很真实。
若是没有后面的三分之一片子就废掉了。
毫不留情的说前边怕的跟网剧一样,有失以往周导的水平。
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前边欢乐得加上口音真是尴尬连连。
个人认为可以从已经婚后的剧情开始:女方家长要求帮助怀孕入住,导致女方分手。
这点上切入,大家其实可以看得懂,剧情也没有之前拖沓。
把对形婚的理解和冲突放在“妹妹”的婚事上。
既然是形婚,我觉得那就好好演一把真正的形婚。
虽然大多面对的是双方父母演戏,但是,形婚还有一个“受益方”:七大姑八大姨、“孩子们”个人的圈内圈外朋友、甚至工作的情节,加进去整理好了可以升华本片,更真实丰满的同时,这些因素,更使得观者的共鸣提升。
此时,再是穿帮,母亲那么好的演技,说出那么搓心窝子的话,整部片子就完一大部分了。
本片“妈妈”戏份着实加分不少。
可是呢,编剧和导演是个温柔的人,把故事设定为有“儿女”的家庭,增加了冲突感的同时,隐含的没有失去任何人,其实给片中母亲内心减小了“难度”。
其中,设定为gay蜜结婚,也是减小了事情的复杂性。
我毕业设计做的就是形婚,因而还算了解成都形婚的大概情况。
身边也有已经形婚的朋友,单单是他们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找到合适并且靠谱的形婚对象就已经有些艰难了,还别说因此带来的无休止的谎言。
本来片中儿子这么坚定孝顺的儿子都可能会因为无数个谎言而崩溃没办法再继续。
这还是只探讨了形婚的一个方向。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形婚到后来因为“父母”之命还生了孩子的。
这又是另外一个更加复杂的情况了。
请注意,这一切都还建立在形婚对象靠谱和家庭经济没有特别大问题的情况下。
其实,写到这里,觉得导演把“形婚”拍得有点轻松,就好像最后离婚一样轻松。
其实不然,真正了解过的,踏入过的人才会知道其中的艰难。
后边部分,武妈妈见到了儿女的痛楚,因为爱也放飞自我了。
甚至和女方母亲喝着杯茶聊开了,事件这么“轻易解决”。
对现在内地,较为开放的成都来说都是比较理想化的。
happy ending的结局,既是导演的温柔,也符合台湾的背景。
现实呢,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是真的自己想通了所以接受了。
只是因此心疼孩子,甚至只是因为无可奈何而已。
末了,片中几次“和谐社会”,和吐槽形式的台词,真是兴叹啊,赤裸裸戳心。
周美玲估计是被河蟹咬到了,片子拍得完全没有电影的质感,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有在电影院上映吗,所以电影质感也许是我想多了。
这个题材其实有的说,但是这个故事讲的太狗血,太肤浅,跟网络视频的形式倒是很搭配。
虽然台湾高院要求给同性婚姻立法,在立法和舆论层面台湾在LGBT问题上走得相当先进,但我相信在普通民众间,同根同源的特性让我们在某些问题的看法和境遇上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但是这部电影几次三番的把和谐社会挂嘴上,提一次是戏谑,是戏剧效果,提到三次以上我不得不怀疑导演和编剧的用心,不论你们是真心把形婚现象归于大陆这个“和谐社会”理论还是故意讽刺,都非常的无脑加不尊重。
我很想问这部影片拍摄的基础,你们有真的去了解一下形婚人群的情况吗,他们的初衷,经历,结果,就这样把想象中的狗血情节套上大陆的背景就完了?
如果纯粹为了好玩,那我无话可说,可是偏偏处处又在讲各种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好像大陆人民还傻到这些道理本身没人知道一样,无聊啊。
就因为台湾可以结婚了,所以我们就非要被踩在所谓的政治正确路线下了吗,这电影拍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知道形婚和出柜这两件事情永远会被某些人挂在政治正确纲领的两个极端。
大道理不用再说了,大家都懂的,也许影视作品应该更中立一点,或者说视角客观一点,跳脱一点。
事实上婚姻本身就没有非要和爱情挂钩,为什么跑到LGBT圈圈里就非要挂在一起才舒服呢,这个角度本身就土了吧唧。
跳出这个框框吧,异性恋也可以有形婚的,这个词本来没必要非要跟LGBT搭在一起,形婚也不是非得处在被批判的地位上,故事可以戏剧化,但是故事的生活基础请务必客观,让有心人自己去判断才有有意义的作品。
我很感谢导演这次让两个妹子演拉拉,养眼极了。
但我觉得两个妹子之间的感情发展太快了,或许这是因为导演主要想表现后半段,所以对于感情处理不够细腻。
还有一些去丑化铁T,然后把女主角演的有点傻白甜,毕竟对象带女人回家过夜,这种原则性的事情居然忍了,而且还要去乞求这段感情回来,把错都归于自己身上。
后来那个铁T在酒吧上看到女主角就想扑上去追回来,然后被训斥几顿就没了,是不是太简单概过了?
还有女主角才刚分手就能和人在一起,还喜欢的死去活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但总归而言,这部剧还是挺好的,只是不要正经去看它,看着玩就好了,至于感触也有的。
形婚不是拉拉最好的结局,这需要一个又一个谎言去铺垫。
地上的情人终会败露,躲躲藏藏的一辈子也是艰辛,因为这不能去改变性取向,而只能让周遭的人以为你是异性恋。
而勇敢做自己虽然要受人目光,但至少能够坦荡荡牵着手在阳光下。
而家人终究能有理解的那么一天,或者它暂时想不开,但只要坚持疏解他们是能够理解的。
我肯定不会形婚,当肯定也没勇气去出柜,低调不婚的生活就好。
此剧还是有看的价值,毕竟两个妹子养眼,我都能忍。
总结这部电影确实不错,宁愿说出真相也不要欺骗你最爱的人!
因为真相只有一个,而欺骗之后才是真相造成二次伤害何必呢!
并且母亲的理解“国外才有同性恋,而中国不可能有同性恋”这句话真的很讽刺,就像最早的时候在说同性恋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而异性恋不可能有一样道理,这是一个误导的理解,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这部电影最后母亲选择接纳子女的爱人,因为不想看到子女为委屈求全!
结局还是蛮近人意的!
emmmm……好多原则上的问题,以及一些底线问题。
【1】【色情擦边球】布景里各种廉价恶心的情趣用品、海报、……真的大可不必,您眼中的性感,在观众看来只觉得恶心!
另外,男同不等于性瘾患者,麻烦不要侮辱我们。
【2】【乱伦擦边球】男女主形婚,女主的女朋友怪女主不够关心自己就分手了。
于是女主搬来和男主住,遇到男主的妹妹(也是个女同)。
于是这两女的就在一起了???
世界这么大,你非要乱伦??
【3】记得图书馆那一幕吗?
女主看见在图书馆亲昵的两女学生,还给她们指地?
说某某地方更隐蔽???
咋的??
图书馆是干啥的地方??
再怎么开放,也不能拿高中生来做文章吧?
在这猥琐导演眼里,早恋=做爱???
【4】男同形象问题→受就一定是尖酸刻薄?
阴阳怪气的?
随着社会包容度越来越高,应该已经有越来越多正面的公众人物用个人魅力打破了这些贴在同志身上的刻板标签了吧?
作为一个专门吃LGBT群体饭的导演,连这种最基本的原则底线都不懂?
我真的怀疑这大妈是不是个钢铁直女,跑来吃同影软饭的?
真的有被恶心到!!!!!!
麻烦看见我这条影评的都给它打一星,抵制湾湾毒瘤电影,从我做起
作为一个大陆人,我必须要说的是:这个电影见证了大陆与台湾的差距。
根本上来将,现在大陆的保守程度根本就不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还能播出来。
前几天出台的政策很好就证明了不是吗?
所以那些说黑大陆的,人家根本不是黑好吗,这就是事实,咱们得认啊。
其次作为一个电影,真的真的我很感动。
看得出来每位创作者都在为剧上心。
四位主演包括妈妈演技全程在线是真的。
好几次我笑完了又眼中带泪。
当然剧本因为剪辑问题,小绵羊和大嫂之前的感情过程太快也是很伤。
还有之前那个铁T确实令人反感。
但是因为李京恬实在是太可爱太帅了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看多了很多大陆拍的百合片,尴尬癌都要死掉了。
这部真的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是真的有在讨论内地的同志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再次特别感谢这部剧出现在我生命里。
片名为伪婚男女,没错,讲的就是同志形婚的问题。
同志一直都面临着出柜、形婚、代孕三大难题,至今为止无数个同性的影片,也大都涉及到这三个现实的问题。
但是本片却用十分强硬地态度告诉我们,面临形婚这个问题,宁可出柜,也不要形婚,害人害己,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要面临出柜的问题!
片中的状况是理想状态下的,形婚的丈夫和妻子,分开之后还能做朋友,可是现实呢?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同志跟和自己同样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个女孩形婚,结果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女孩开始变得占有欲很强,开始渴望把他掰直,最后两人闹得很不愉快,二十多年的友情也化为泡影,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不光是因为女孩希望掰直男方,其实现实中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在一起,哪怕是伴侣,那么相爱的两个人,还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而经常吵架发生争执,何况是两个明明没那么亲密,却要假装成世界上最亲密的两个人,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不良嗜好、个性、责任等等,各种问题,而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我明白,很多同胞们的家人很封建,不能跟他们出柜,如果被家乡的人知道,会让家人抬不起头来做人的,我和你们一样。
所以很多人选择形婚,或者干脆骗婚,瞒着女方,找一个同妻,正常结婚生子,自己则在外面各种不负责任地约。
可是这样做,你于心何忍?
你不光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女人,还让自己一直被婚姻困住,无法找到真正爱你的人!
片中的设定,我一直觉得三观不正,武刚的男朋友是自己的妹夫,武柔的女朋友是自己的嫂子,这听上去就是乱伦嘛,是变态,是不要脸,是见不得人的!
可或许导演就要用这么离经叛道的关系,来反对传统,而这样看上去乱伦的关系,也是让反抗来得更激烈些!
事实上,整个影片其实都是在传统和开放间做斗争!
无时不在的社会和谐的标语,以及图书馆主任、武刚的妈妈、杨朵的妈妈等,不时提在口中的社会和谐的台词,频繁地在渗透着这个国家大环境下的所谓的“和谐”,可是和谐就是要让我们这个几千万的群体整体河蟹吗?
前一段广电的通则里,还把同性归为性变态呢!
不是的,和谐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和谐,不是表面粉饰太平,内里却群魔乱舞,而是让每个人都做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获得了和谐,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才会和谐!
很多人觉得那些标语太频繁太让人反感了,可是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
你以为你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人宣扬同性人权,所有人就接受同性的爱情了吗?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
还是有很多人看到同性牵手就觉得变态,还是有很多人看到同性亲吻就大骂,这些无处不在的恐同人士,何尝不像那些标语一样,无处不在?
图书馆主任的台词,说什么同性是社会的毒瘤的话,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这样一个整天徜徉在书海里的文化人还这么极端,那么其他人呢?
岂不是比她更保守,更仇恨同性恋?
而片中无时无刻不提的到南非结婚,是更大的讽刺,提起非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贫穷,饥饿,落后等,没有一个好词,可是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同性婚姻都可以合法,而我们这个所谓的和谐的社会呢?
却还要被人骂,还要每天演戏?
影片不仅反对传统,还有在反思家长的处境。
杨朵、武刚为代表的传统派,顾及家人,顾及亲人,顾及别人如何看我们,如何看我们家人;和以Sam、武柔为代表的开放派,追求个性自由,活出自己,渴望得到家人,得到全社会的理解。
两者一直在斗争,到后来甚至因为妈妈装病逼婚,两派进行大争执,吵得不可开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是啊,Sam和武柔追求真实地自己,没有错,可是武刚和杨朵为了家人考虑,也没有错。
我们身为同志,难道就要自私地不顾家人的想法,只图自己的痛快,宣布不结婚,宣布自己喜欢同性,让家人在亲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吗?
他们很多人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你都不替他们考虑,谁替他们考虑?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父母的看法,而失去让自己幸福的权利,我们必须要在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
你可以说服爸妈,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毕竟其他人怎么看你,并影响不到你什么,可是父母却始终想不明白这一点。
我爸爸几十年不抽烟了,每年回家都要买烟,不是自己抽,而是见到别人给别人发,自己都不抽烟,还要买烟递给别人,这是多要面子啊?
他甚至一直想买车,家里并没有多少钱,他买车也不是想做什么生意,他说他主要是想让村里人知道,他有车了,混的比别人好,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家现在多么一贫如洗!
一家自己人都过不好,却非要演给别人看,让别人觉得,我们过得很好,很有钱,很有面子,这是一种怎样变态的想法?
可惜大多数父母都是这么想的!
一家人自己过得好最重要,至于其他人,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去,这几年我也一直给爸妈灌输这样的观念,我并不打算结婚,前几年还有考虑形婚,但是男票不同意,所以我也放弃了这个打算,目前在一起四年多了,打算过几年和家人出柜。
很多同志都会选择移民,去国外结婚,可是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大多数人,经济十分有限,根本付不起移民的花销。
再说了,就算经济没问题,可是我们的根在这里,家人,朋友,都在这里,还有熟悉的国语语言环境,这都是国外给不了的!
不是移民就可以解决的!
是啊,不是我们不爱这个国家,是这个国家容不下我们,可是即使它容不下我们,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活得洒脱,不必得到谁的认可,勇敢地活出自己就好!
武柔跟躺在病床上的妈妈争吵,我们没做错什么,同样为这个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什么要过得这么累,妈妈心酸地说,你们读过书,我说不过你们。
是啊,讲道理大家都会,毕竟念过那么多年书,上过大学,可是跟家人讲道理有用吗?
你要耐心开导,让她明白最重要。
所以最后妈妈一直不断反思,终于接受他们了。
山顶上坟时小孩的设置,也别有用心,用孩子的纯粹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既然你的家人还没有离开,那为什么还要这么难过,不好好珍惜?
是啊,既然一家人都好好地活着,为什么要演戏,让彼此都活得那么累?
人活一辈子图个啥?
是名声?
是金钱?
是婚姻?
都不是,人活着最重要的事是,要幸福!
活得幸福就好,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管其他人怎么看呢,他们骂你也好,不接受你也好,给你冷眼也好,只要你过得幸福,其他人都不重要!
谎言就像是滚雪球,一个谎言的开始,是无数个谎言的缝补,就算是每天费尽心力地编织着各种层出不穷的谎言,终有一天也还是会被拆穿,你们以为没什么,能拖一段时间就是一段时间,可是你们的家人呢?
你们曾经给了她一个很美好的梦,现在又把梦亲手打碎,这样不残忍吗?
你有试过拥有过美好,然后又被人硬生生夺走的感觉吗?
如果最后还是会失去,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曾拥有!
既然形婚解决不了问题,还要每天不停地撒谎,撒谎也总有一天会被拆穿,拆穿那一天会把家人伤地更深,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狠一狠心,和父母出柜,或许他们会慢慢理解你也说不定。
影片还是反映了很多问题的,值得一看。
但是这对GAY,我不喜欢,武刚太娘,Sam太丑!
GAY们都这么饥渴吗?
一出电梯就亲啊亲,一回家都啪啪啪?
至少我不是这样,当然影片也有夸大的成分。
成都话、普通话、英语夹杂的确听得很难受,至于地道不地道,我听不出来,反正我一直以为听的是我们河南话呢。
演员的演技啊,一直都十分浮夸,充满了网大的廉价感,撑不起院线。
全片看下来,反而觉得杨朵很漂亮,演的很自然,楚楚可怜的,杨朵的前任也很帅,很自然,虽然很渣!
得知老妈得了癌症,武刚哭的那叫一个尴尬!
癌症是假的,哭的也是够假的!
台湾同性婚姻已经合法,我们内地还要把同性列为变态,这的确是个问题,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导演才会用一帮台湾演员,操着台湾腔,和不太地道的成都话,演一部故事背景为成都的影片。
或许正如片中说的,不是我们不爱这个国家,是这个国家容不下我们。
要移民就移民吧,要形婚就形婚吧,反正一切都解决不了问题!
虽然大路同性婚姻合法化对于同性,甚至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及时同性婚姻目前还不合法,同性爱情还不被人接受,但我们还是要活好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人,拥抱另一个有趣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
其实不光同性爱情,甚至还有老少恋,师生恋,甚至表亲恋等,都不要管别人的眼光,只要不危害他人,他们爱鄙视就鄙视吧,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这部片子告诉我么,相对于形婚,还不如一开始就出柜,勇敢地做自己!
那些连自己都不敢做的人,你还指望他能做什么呢?
而事实上,不光影片中演的是这样,现实中更有很多真实的例子,形婚只会一时瞒天过海,终究还是伤害家人,折磨彼此。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7.1台湾上映的电影,7.2刚好我就要去上学了。
放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部电影看完。
周美玲所导演的电影我也不是第一次看了,我过年时看了她的《刺青》和《漂浪青春》,没有多大感觉,可能是因为进圈不深,关于这种类型的电影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笼统一点的概念。
其实我觉得《伪婚男女》这部电影,应该是我看过的周导的电影中最有批判性的一部,撇开它的批判程度和批判是否成功不说,我认为里面最鲜明的反同角色,就是那个极力维护和谐社会,经常把社会、国家挂在嘴边的杨朵的老师,当她看到两个女孩抱在一起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是“社会的毒瘤”、“罪恶的温床”,说的不好听一点,这个老师被那些所谓的政治术语和知识还有封建传统观念给套路了。
我不是否认一个人不只想到自己,还想到国家和社会,因为就我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就像武柔说的那样“我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古人说的话去做”、“我为什么一定要先想到国家和社会,才能想到自己”、“难道一定要牺牲个人,这个社会才和谐吗?
”,还有那句最有力,也是最直白的控诉“这个社会为什么要那么虚伪?
”......全片中最鲜明的反抗角色是武柔,她坚持“要自由”、“做自己”,在她看来,就算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活得很好。
她不喜欢虚伪,不喜欢说谎,因为这样很累,所以她曾试图直接跟妈坦白,但被杨朵阻止了。
从开始到结束,她都不支持武刚的方案,形婚骗妈妈,让妈妈活在一片美好幻想中。
但是有点不足的是,她一直强调的做自己,是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只要她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便才是真的好。
还有就是她的克制能力,我跟武柔一样,也是个感情用事的人,但往往感情用事的后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从她跟妈顶嘴,气的妈心脏病发作这一点可以看出。
我觉得武柔这个角色的设置,应该是原作者寄托了无限希望的一个角色,她对这个虚伪的社会的反抗,对所谓“和谐社会”的批判,对自由的追求,对坚持做自己的近乎偏执,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的真实想法。
当然武柔这个角色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许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有一群像武柔那样的人在默默地反抗着。
哥哥武刚却和武柔相反,做事唯唯诺诺,做什么事都会顾及到妈的感受,心里一直牵挂着妈,不想让妈伤心。
但正是这样的过于顾及到妈,而让武刚放弃了做真实的自我的想法。
就算形婚,就算演戏也好,只要妈开心,才是真的好。
直到最后一刻,妈想跟大家说清楚的时候,武刚还是乐意继续演下去,因为她知道妈承受外界的压力很大,他不想让妈那么辛苦。
一个是过于顾及别人感受的哥哥,一个是过于追求自我的妹妹,两者形成的鲜明对比,是显而易见的。
妈的角色我认为还是比较开明的,因为她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当她得知真相的时候,是无论如何怎么也接受不了的。
她去墓地里跟自己早逝的丈夫对话,哭声连山下的老爷爷和孙子都听到了。
关于她为什么会突然转变自己的观念,除了她不再钻牛角尖,想通了之外,小男孩的那句“所以阿姨没失去家人”的话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好,不管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始终都是自己的孩子,始终都是一家人啊。
妈最后的那句“我不想再演下去了”,可以说是她情感的集中表达,也是同志家长的内心呼喊。
我认为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在于,周导善于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像武柔和武刚这种性格截然相反的,像妈那样开明的,还有杨朵和杨朵的老师等等。
用句用烂了的话说,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缩影。
而且很自然的,武柔跟武刚的男朋友Sam是同一战线的,杨朵跟武刚是同一阵营的,形婚的也是同一阵营的,但真正的爱人却是在对方阵营的。
这点可以体现出爱人之间的互补性格,才让爱情变得更美好,变得更丰富多彩,尽管偶尔会有口角,但这才叫爱情啊整部影片所埋下的暗线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那个小男孩的话使妈开始转变观念,两个女生在图书馆的拥抱直接刺激杨朵老师的爆发等。
但是这部影片还是有点瑕疵。
比如杨朵跟武柔很无厘头的就在一起了,让人觉得有点突兀;还有一个就是对于杨朵的角色没有再进一步的深挖掘下去,到了片子后面,杨朵基本上说的话要么是附和别人的,要么是安慰妈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不像其他电影那样,只注重角色间发生的事情,它通过角色间的一言一行来批判这个社会,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
(第一次写影评,请多多指教)
给两分是因为是同志片儿,身为一个拉 看到有这种同性恋题材的片儿被制作出来很开心。
但是,这部台湾省同胞拍的片子是一部披着在成都中国本土的同性恋们的故事的外衣下的台du电影。
说是内地同性恋的故事背景,我觉得更像是你们台湾省的吧,几乎没几分钟就要强调社会主义怎样怎样,以此来煽动内地的同志们,以此来洗脑台湾省的同胞们内地的生活是怎样。
整部电影很夸张,处处拉横幅说社会主义,台词处处提及社会主义,exm???
导演您确定您拍的只是同性恋题材的片儿?
这就是一部披着同性恋题材实际是搞政治的政治片儿。
而且一些演员全程在尬演,制作也不精良,很多穿帮镜头。
如果这部真的是在台湾省院线上映的,那真的很心疼台湾同胞们(你们看的都是什么电影?
)我们国家再怎样 也不需要你们偏远省区的电影制作人说什么,更何况夸大了事实。
台湾演员你们四川话说不好 还硬说什么?
很可笑的一部闹剧…… 荒唐至极!
我想很多同志们会说 我们国家现在就是这样啊 事实就是这样啊。
但是请别忘了 拍这部剧的是哪里的人,他们讽刺的是谁们。
有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我的家乡我爱怎么说怎么说 爱怎么评论 怎么评论,但我不允许你们外地人在我家乡说三道四的。
就这样此致 敬礼
虽然正片我是快进着看完的,但是我看了十几遍预告和座谈会和花絮!
(座谈会和花絮里,大嫂萌到炸!
台湾小奶音和北京话儿都苏死了!
)虽然我听着台湾腔和四川话和英文来回切换很尴尬,但是大嫂声音真的好温柔!
虽然演员演技不是那么到位,但是四位主角+妈妈的性格人设我都很喜欢啊!
虽然整片吐槽大陆社会和谐,但是形婚也确实揭露了大陆某些现状!
虽然最喜欢的两段绵羊和大嫂的吻戏被剪掉了,但是其他吻戏一样苏炸天!
虽然之前很长一段很明显拿妈妈当傻子,但是还是祝贺结局很美好!
虽然绵羊和小姑的感情线多少有些进展迅速+莫名其妙,但是CP感超级浓,眼神超级苏!
虽然每次绵羊和大嫂的吻戏都像啃汉堡,但是就是很唯美!
虽然周美玲导演明明可以更深层的挖掘这个题材,但是我还是想给五颗星!
最后,请导演交出剪辑版😂
高中看的时候觉得好笑,现在亲身体验过催婚之后才发觉剧里两代人之间的博弈和妥协、还有婚不婚的辩论,太真实了。
1.真的是“乌托邦” 2.Sam真的很爱武刚 3.妈妈好心机 4.武刚是妈宝男
这蹩脚的四川话哦……
周美玲关于同性题材又一力作。就是和谐社会讽刺太夸张。能把压抑形婚演成喜剧,也多亏了妹妹的存在。
【补】因为李京恬去看的,戏里的她确实是我的心选咳咳,撩头纱的那个吻确实把我也撩到了。但是剧情很一般,细节之处充满了刻板印象,演技也很尬,没什么可深入挖掘的东西,只是看个开心而已。大概不会看第二遍。
"和諧"切入點很不錯,可惜運用不夠巧妙,總有一種很刻意的感覺。劇情很八點檔,情感鋪陳也不足,好在演員夠生動,兩個女孩很有CP感,李京恬應該會火。形婚在台灣並不普遍,因為沒這必要,頂多就是不結婚。這主題困擾不少人,還是挺值得拍,希望更多該看的人能看到。真正的和諧社會就從接受不和諧開始。
给5星是因为感觉还蛮写实的,虽远不及《刺青》但导演还是很真诚地在分析同性恋在大陆所面临的家庭问题。题材也算极度理想化的形婚了吧,毕竟房子财产社会大家族等很多问题都没有谈到。最大的感触就是,我真的得好好赚钱了。
一帮台湾演员说四川话瞬间出戏。。。
需要时间接受
虽然拍的很简单,但情节理念真的很好!社会和谐这个主题要被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
台湾拍的大陆片,大陆的水平,和谐河蟹不断的提及,将大陆的情况表现出来了。三星,演得很一般,剧情也尴尬,加一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中国的情况。
很多情节略生涩,但是反映的问题却切中要害。可以假装,可以撒谎,然而结果只会从一个谎言变成千百个谎言。作为同志,“孝敬”与自我幸福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电影也表明形婚根本不是解决办法。有时候,谎言的温柔比真相的残酷更让人难以接受。一群操着台湾腔的人来说四川话听着还是蛮别扭的。
写了一篇1700的小作文,很喜欢这部电影。
台湾拍的内地同性现状。台词弱而且硬政治但是也现实。全员演技在线不至于太尬,武妈妈好评!八点档的剧情跳跃,莫名的机位。
很真实,第一次看这种题材,以前有听过类似事件,浓浓的讽刺,觉得讽刺可以深挖。四星鼓励一下,这种题材还可以拍的更好。
和谐社会😊
看着挺气的 后来家里人还算很开明去支持自己儿女真的好羡慕 到底是谁想出有形婚这东西的 骗人很好玩吗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太能接受 我宁愿不结婚也不要和别的男人一起
之前章情推荐我看的,看完觉得搞笑又尴尬。其实在没进入这个圈子之前觉得身边同性恋好少,进入这个圈子之后会发现其实身边都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身边特别容易聚集les)话说龙凤胎真的很容易出一个les一个gay的搭配。小绵羊竟然演了t而且还这么帅。
好尴尬,看到一部成成都拍的gay片,居然还有我们经常用的宣传片演员,最尴尬的是那些镜头语言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完全不敢谈论什么是构图了,雷死人了。
讽刺的很好啊 现实就是这样 屁民激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