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不相信自己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依旧认为大有可为;他古灵精怪,和老朋友艾德一天到晚做着不伤大雅的恶作剧,寻找着刺激缅怀着激情。
男主老婆都一直忍让着他,即使发现他偷了棺材本还原谅了他,但是矛盾在他们儿子的问题上升级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还闹得上法院要离婚。
在法官的询问下老太太说出了自己对老公的理解和包容,对他的钦佩与失望,善解人意的女法官问老太太是否还爱着他老公,是否真的要离婚,请她一定要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结果老太太决定不离婚了!
但是这之后的生活里老头子为了达到老太太的要求,戒烟戒酒也不能再出去和好朋友疯了,整个人变得郁郁寡欢,也正是这段时间,老朋友艾德变成了偏瘫,住进了医院,生活不能自理。
也许正是这件事情让老太太发现如果不趁着还能走动的时间为自己做点什么,等着以后不能行动或者不能自理了的时候将会悔恨万千。
她发现自己爱着的老公是那个整天有很多奇思妙想,让生活充满乐趣的男人,所以她决定支持她老公的想法。
她拒绝搬出现在居住的房子让给儿子的第三个老婆住,并且告诉儿子:你有钱有工作还年轻,你有的是时间,可我们没有了。
很典型的欧洲电影,淡淡的,淡淡的,但却是能绕梁三日,让你回味余久的电影,看到最后一幕,老夫妻两人整装待发的坐在轿车里,我衷心的笑了,一扫先前心头的阴霾......最初看的那一会,不喜欢,有点后悔找来看了。
觉得说老年人的,满屏幕的白发老人,是不是有点暮气太重了?
心里会难过吧。
但随着电影的深入和对范达的了解,觉得有点不一样了,当看到范达和艾德在地铁站骗姑娘们的吻时,戏外的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哪有那么老不正经的,真逗,有意思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老了。
那么范达老人的状态,就是我对自己的期许。
范达曾对艾德说过:如果年轻的时候无法死去,那么就好好的老去。
也许年华老去并不可怕,垂暮的生命,同样可以因为一颗青春顽皮的心而充满光芒…… 正所谓“少要沉稳老轻狂”,年老时,也让我这么不着调地轻狂一下吧
从还都不觉得年老是件优雅美好的事情,总是怕有一天,只剩下慢慢走向死亡的无所求。
但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满脸的皱纹也很美丽。
是一种从容淡定。
我希望自己在白发苍苍的时候,可以用一种顽童的狡黠来面对死亡。
可能那时才是人生真正的狂欢。
无所期待,又满怀梦想。
可以在这一瞬间安详死去,也可以筹划着去住住城堡。
作为欧盟电影展的开幕之作,看到最后我坚持坐在座位上,看到他终于可以乘上热气球,真的好开心。
那些疯狂的事情,可能就是最为一个演员,最后的谢幕之作吧。
我觉得做一个快乐的老头也很美好,虽然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只希望那时我不像他的太太那样天天积攒自己的棺材本。
那时,作为一个最真诚的演员,可能头脑都开始糊涂,思维开始混乱,于是,他心底最深的坚持和相信变成了他唯一的准则。
不加一丝修饰的近乎本能反应。
那时,我们才能说,他是一个善良,温暖,乐观的人。
希望那时的我,摆脱一切,却更是真切,当从容变成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那是一辈子的积淀。
这是一对有趣的互补型的夫妻,他们都快八十岁了,在一起生活的四五十年。
老太婆一板一眼,会精心细算过日子,他们家有很多的罐子,老太婆会将钱分成好几份,分别存在不同的罐子里。
老太婆存钱的很大的部分是用来未来给自己葬礼用的,儿子送给她们的墓地,老太婆也会去认真打扫,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老太婆,就特别容易想起亿万的中国同胞们,原来对死是不分国界的,大家都会在乎我们死后要住哪里,要如何的死得风光些。
老太婆特别像个妈妈,有着无限宽广的胸怀,每次老头做错事,拿着一束玫瑰,用无辜的眼神一次又一次地秒杀老太婆。
她就原谅了他。
老头子像个孩子,经常做一些不靠谱的事情。
可以说活着很自我,每一天都在为自己而活。
鬼点子很多,典型及时行乐主义者。
老头有个很好的一起曾经在歌剧院工作朋友,年老的他们很疯狂,每次都想各种点子去做各种无厘头的事情,假装查票的检查员,骗小女生的吻。
假装要买庄园的富人,免费做豪车红酒,享受五星级服务。
结果后来事情败露了要还大笔的钱,他们两个人加起来只有一万块钱,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想去借钱,但是钱没借到,一万块又被老头大手大脚地花光了。。。
这样的一个丈夫,可见老太婆从嫁给他的那一记得起应该多么地担心啊,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就怕老头又闯祸了。
可是她爱他,以至每次都可以轻易地原谅了他。
而老头越老越发地疯狂。
或许老头比谁都更明白,属于他的日子不多了,想做的事再不做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才会那么不拘,在我看来,这是多么豁达的人生想法,想想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在为谁而活呢,为父母为家庭为孩子,人生本来属于我们的,结果却又好像全给了别人。
人年老了就有很多的无奈,儿子因为婚姻史太乱摆不平,想将老头老太送去养老院,将房子腾给情人或老婆用。
那一刻真觉得外国的老头老太一点都不幸福,至少在中国多数的孩子是会给父母养老的。
看着他们苍老的脸孔,突然就觉得感伤了。
人老了真的很可怕。
难怪老头说“我们都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死掉”。
因为这件事,老太婆帮着儿子,老头有点生气,因为他根本不想去养老院,所以为了报复老太婆,开了一个很过火的玩笑,让好友打电话给老太婆,说他死了。
结果老太婆连灵车都叫了过来,伤心欲绝,却看到他们房子里满桌的酒瓶。
再也受不了了,要跟他离婚。
在法庭上,老头就像一个无辜的孩子,律师问了老太婆很多的问题,对方就在回忆中展开,老太婆说“以前每次闯祸了,我都会原谅他。
”最后当那个女律师问老太婆,你还想跟他离婚吗?
老太婆说“不了,虽然我知道我会后悔”。
从此之后,老头变乖了,每天只陪在老太婆的身边。
不再乱花钱,存了很多的钱。
陪着老太婆一起去扫墓,赞美墓地很漂亮,老太婆出门,他也坐着窗台上,跟楼下那个老头一样,那一刻,我看到了老太婆的心疼。
想来,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习惯,老太婆习惯了老头每天让他提心吊胆,有一天他不再让他提心吊胆了,却又变成了另一种提心吊胆,比之前更害怕,她知道虽然他现在这样安静,但其实一点都不快乐。
有一天老太婆终于再也受不了了,她只想要他快乐,原来她爱的还是原来他的样子。
结尾是令人快乐的,老太婆终于鼓起勇气与老头一起过起了疯狂的日子。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邻座的女的还哭了。
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老太太提出的离婚,在一段又哭又笑的回忆之后。
最终被她自己收了回去。
最后,她干脆让自己,也像老头儿那样的态度靠拢——虽然靠拢得并不彻底,老头儿满天撒钱,她在地上一路狂捡。
可是我忍不住想,老人家将死亡视为人生中最后也是最认真的一件事,却又用过日子的态度来过“死亡”,难道不是一件很富于光彩的事情么?
她希望靠自己,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体面又庄严的句点,难道生活就真的会因此变得暗淡无光?
一定要享受当下,淡化死亡,才值得我们敞开怀抱去拥抱么?
一直以为,老头子会用那把枪结束他的生命的。
他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当人们都主动,或被迫选择"理智地"经营自己的生活时,他从来都不屑做其中一员。
甚至,他和好友艾德喜欢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乐此不疲。
人们的生活一下子被揭开了一条缝,人们愤怒,亦或是窘迫,然后继续着他们盘算的生活。
生活在改变,他们没变,于是他们变得不合时宜了。
老头儿的生命本就是属于青春的,他不该熬过青春之后,接受生命不断衰老并且可以预测这件事。
这样的人会如何死去,这个问题想想就觉得悲伤。
发自生命本身的悲伤。
如果生命是无意义的,那么你将如何接受这个事实:自杀显得幼稚而轻率(选择死亡意味着无意义的结束,但依然在向往着某种意义),那就陪它玩吧,既然不能征服它(生命)就选择不在乎它。
看到片尾,像是一个温暖的结局却愈发觉得伤感。
它终不是老头儿的结局。
如果老头儿的热气球可以一直飞,或是直接炸掉,该有多好。
有生活的残酷,也有人间的真情。
他,有着一厢情愿的任性,不管生活是多么的无奈,总能孩子气的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她,被生活打磨的再无情趣,所有的精力都围绕着这个家,甚至还不得不操心死后丧葬的费用。
他,为了不再让她伤心,回归家庭,却再无生气!
她,得到了他的朝夕相伴,却发现他并不快乐!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理解和妥协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有暖暖的春风迎面扑来,尘满面,鬓如霜,依旧桃花开。
曾经,我对衰老感到忧惧。
以前租住的小区里有许多老人,每天我上班的时候,他们有的已经坐在来往的道路上,杵着拐杖,面无表情,目光不知道投向哪里,眼珠子从不轮上一轮;有的则皱着脸,佝偻着腰,颤巍巍的端起一碗白泡饭。
待我下班的时候,他们有的还坐在那里,保持着我上班时见到的姿势;有的依旧佝偻着腰,咳着喘着,端起他的晚餐……每每走过,总忍不住要想:他们曾经都是明媚的少女、英挺的少男呵,如今竟如此老朽,似乎每天活着只是为了等待那最后的召唤。
每思及此,便有一只乌鸦悲凉地叫着掠过我的心头,我总在心里摇头:等我老了,千万不能变成这样子。
昨晚,看了一部捷克电影《秋天里的春光》,画面里又是一个“糟老头子”,脸颊的肉已经松垂,懒懒地拖到与下巴平齐,灰白的胡子厚密,眼角耷拉着像一个“囧”。
他缓缓地在路上挪动,转个身都仿佛DVD卡碟——于是那只乌鸦又来了,翅膀扑棱的声音扰得我心一阵慌乱。
噢……慢着,乌鸦你且停一停,这个糟老头范达好像与众不同嘛。
他和老朋友,假扮成富商,对着富丽堂皇的豪宅挑三拣四,出入希尔顿饭店,把地产商骗得团团转;他和朋友冒充查票的督察,骗得三个逃票的女学生在脸颊上的吻;他对着不断抱怨的老伴,祭起半吊子法语,并小声嘟囔一句:哦,你刚才在咆哮;他做错了事,便买一束太阳花,跪在门口,怯怯地举过头顶……噢,原来这是一个“老不正经”。
他75岁,有心律不齐、胆囊炎和前列腺炎,却觉得“至少比艾滋病强”,他拿着妻子为自己将来葬礼买的皮鞋当电话;在孩子为他买的墓地边,嫌弃这里视野不够开阔,阳光不够明媚;他对着因身体日渐不支而情绪低落的老友,奉劝对方不必伤感,“既然我们错过了年轻死去的机会,只能死撑到底了。
”噢,原来这还是一个“不怕死的老不正经”。
为什么这一次,我竟嘴角上翘,喜欢上了这个衰老的皮囊……OMG,这个“老不正经”居然还假装猝死,把妻子骗得怒不可遏,终于要和他离婚。
于是,他放弃了自己游戏人生的态度,不再捣乱,不再胡闹,不抽烟不喝酒不吵架,但也不再唱歌和大笑,就连眼神也不再狡黠,而日益浑浊沉重……他每天都窝在房间里昏昏欲睡,或者和楼下那个糟老头一样呆呆地望着窗外,与已经死了没有分别……范达的影子与我在小区里见到的那些老人开始重叠,于是那只乌鸦又来了,在我心头盘旋。
刹那间,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忧惧的不是曾经紧致的皮肤变得松垮,而是梦的外衣逐渐剥落;我忧惧的不是曾经明亮的眼神变得黯淡,而是那眼神里再也没有向往与渴盼;我忧惧的不是曾经灵活的肢体变得僵硬,而是心灵不能再翩翩起舞;我忧惧的,不是身体的衰朽,而是灵魂的苍老;我忧惧的不是人生的冬天,而是冬天里,你自己亲手熄灭了太阳……幸亏,范达的老伴儿也听见了那只乌鸦,她开始学着范达的样子看待生活与生命。
她甚至勇敢地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儿”,假扮贵妇,与范达开始一轮新的“买庄园”恶作剧。
尽管她的心吓得砰砰跳,可她的脸颊在白发的映衬下,却像一朵娇柔正艳的玫瑰……我们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从生命的课题中学到圆熟,却不知道圆熟只是衰朽的另一个面向。
我们的身体,无法抵抗地球的万有引力,可有时我们的心,便也跟着忘记抵抗时间的万有引力。
叶芝说: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梦想便不复轻盈;他开始用双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实而非花朵。
我们总会失去童贞,可我们不能失去童真。
当时光凋零陨落,仿佛蜡烛成灰,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那不如做一个快乐的“老不正经”,与衰老和死亡跳一支圆舞曲。
“我做着准备,以迎接在每一轮新生命中生活的循环往复。
我要坚定我的根茎和枝条,等待迸出树叶和花朵的时刻。
”
《欲望都市》里有一集,萨曼莎和一年老的富翁交往。
她本来还洋洋得意于富翁的财富和智慧,直到他看到富翁下床拿蓝色小药丸时下垂干瘪的屁股……我一直记得《欲望号街车》里马龙·白兰度粗野紧实得流油的皮肉,所以一直不愿意看《巴黎最后的探戈》。
据说年老发福秃顶的他和一女的有场肉搏戏……我不要幻灭。
因为《霍乱时期的爱情》已经让我看到年老色衰的男女赤裸裸的尴尬。
“——啊,吃不动了,走不动了,做不动了。
”那我们该怎么活?
《秋天里的春光》给了我们另一个答案。
记忆中看的和老年人有关的电影大部分和亲情有关。
因为似乎大部分普通老年人把生活重心都放在子女孙儿上。
但这个故事里的老人不同,他不关心他的身后事和儿子,他只是和他的好朋友进行“堂.吉诃德”式的冒险。
老头的妻子受不了他,要跟他闹离婚。
这么一闹,他老实了。
他真的为了身边的老伴不抽烟,不出去闲逛耍些小把戏了,还常常坐着坐着就打起盹来。
楼上的老头呆呆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
楼下的老头呆呆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
老伴看到这一幕,心惊肉跳,开始怀念原来的老顽童。
因为她觉得自己嫁的人变成了行尸走肉。
为了让老头的生命焕发生机,一板一眼的老太太在老头好友的指点下,重新和老头踏上冒险之旅。
“老人理应成为探险者 ,现世之所不是问题。
”
捷克人玩世不恭,老夫聊发少年狂,浪漫得一塌糊涂。我才明白,豆瓣五星的电影原来不全是zhuangbility,噱头和幕后推手。。。
四十年后再看吧
垂暮之年追寻快乐
剧中当老太太在法院要和老头子离婚时那场陈述,数落了老头子种种不是,但更多的是对他的依恋与不舍。爱情久了,于是就真的成了亲情,成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
这部电影刚开始看可能就只是觉得是两个不着调的糟老头满嘴假话到处行骗取乐,没什么太精彩之处,两个老头的自娱自乐的恶作剧甚至让人有点反感。但到后面却把钱给了本想行骗的比他过得还糟的人时,男主的善良显露无疑。两个小老头只是想借恶作剧逃离老年生活的无味与空虚。演员的演技真心登峰造极,后半段离婚时,老太(男主老婆)的一个长镜头陈述演技爆棚,感动值随着她说出的每句话、每一个表情而暴涨。后面医院那段演技也没的说。越往后越感动的电影。
看到老人觉得英年早逝是一种幸运真是让人心惊。面对死亡严肃与戏谑并无高下,很想学习老爷爷的心态,人生当然是自己怎么过得开心古怪怎么来。问题是同时拍出了男人至死都是少年的味道,不着调的生活方式全让老婆的棺材本买了单。
必推的一部冷门好片。每个人都会经历年老,死亡,但年老后我们该怎样对待余下的日子,是数着日子板着脸还是风光潇洒无视时间,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年轻时无法死去,请好好老去。还有经过时间打磨的爱情,平淡又美好。
脑残,弱智。
这部电影刚开始看可能就只是觉得是两个不着调的糟老头满嘴假话到处行骗取乐,没什么太精彩之处,两个老头的自娱自乐的恶作剧甚至让人有点反感。但到后面却把钱给了本想行骗
one shold die young.
这是一部伴随着忧伤最后却依旧能给人力量的电影。观影过程中,我时而赞叹人老后,竟可以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可爱。时而又仿佛可以穿梭了数十年的时光,对老人们的想法窥见一斑。那一直伴随的忧伤是近在眼前却难以预料的死亡,那力量是对人生的态度。
这个老顽童,他不去理会老婆艾蜜莉辛苦存下棺材本钱的良苦用心,也懒得搭理那个不成器儿子糟糕的婚姻。不愿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只想尽情享受最后的时光。他和好友假扮各种身份的人,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却也因此惹下不少的麻烦。垂暮的生命,因一颗青春顽皮的心而充满光芒……而最后的结局真的太浪漫了……讯
身在春天的人,从不去为秋天的落叶惆怅。而处在秋天的人,却不断回想着春天的花儿,幻境中的美梦
我笃定韩老是水瓶座...
想要健康又长寿 抽烟喝酒吃肥肉
片子前半部:气死,混蛋老头就是个极度自私的老混蛋。片子后半部:人老了真可怜,真无奈。
与老男孩前后两天看,再次发现自己是个老人的心态
大叔你水瓶上升双子缺金吧!
从头到尾的“即将死亡”,无论如何喜剧,或怎样的故事安排,都逃不开这层巨大而灰暗的追随。或许我们可以不停地笑不停地哭。
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