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琳恩·拉姆塞
主演:萨曼莎·莫顿,凯瑟琳·麦克德莫特,Linda McGuire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加拿大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年份:2002
简介:默文的作家男友为了死后的名誉,写完新小说后自杀身亡。而默文掩盖了真相,她早已厌倦在超市里卖水果的乏味生活,拿走了男友的钱,把小说冠以自己的名字投稿,随后和唯一的好友一起前往阳光灿烂的西班牙,但旅行并没像想象中那样让她快乐起来……详细 >
拍得是真讲究和好看,剪辑凌厉,用大量特写的镜头和私密性瞬间的凝视烘托一种内在性和外在性相通的氛围,几乎纯靠主观性推动电影氛围的铺陈,营造了一种非常风格化的影像节奏,冷感,迅速,游离,飘散,没有答案。
难得看到这样一部将镜头色调音乐等各方面的影像语言都运用得极其娴熟而完备的电影,然而就是没看明白到底想说个啥。
Be brave 当这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时该怎么办 好像做什么都不再有意义 放纵、欢乐、疯狂 陷入一种情绪 就算有了钱 未来该往哪走呢?
觉得琳恩·拉姆塞和肖恩·贝克的创作理念有些相似,包括主题上的和形式上的。不过在拉姆塞的电影里,她毫不顾忌地让主角的内心世界暴露,而电影呈现出的迷惘空洞的状态就是主角的状态(于是心跳和迪厅的环境音合理地联系起来;虫子的画面可以看成女主角的心理投射),和前作高度一致的视觉风格也在构建更有触感的场景。她十分懂得怎么去描述痛苦。片名叫「感官世界」更实在。/ 音乐选的简直太好了
He’s gone/He’s gone有何区别?
当你的人物是如此空洞干瘪,主角的情感是如此抽离冷漠,那你视听再怎么去渲染外化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无用功。拉姆塞少有的失手之作。当她这样一个叙事型导演不去叙事的时候,她的视听就变得没有意义。拉姆塞本身就不是在影像上的富有创造力的那一挂的,看得出她努力了,但结果还是平庸的。
男友死后被当作背景提及,完全围绕女主的心理行为去叙事,绕开道德批判,甚至不做批判,只说怎么能够自由。而人物因为巧合事件获利未被揭发,让她以为自己真正获得了自由。某种幽灵会伴随她。确实是讲述女性经历的。
Mood ~
8.4 从头至尾都在借助各种无处安放的意识流拍法来展现卡拉迷茫混乱的精神状态。英国部分清冷凛冽,剪辑凌厉,特写如麻,后半部转换为公路片后的西班牙部分化为浓烈的暖色,画面馥郁炽热但不灼人。
重点是她如何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权。对观众来说,无疑是一部爽片,但观众依旧必须问清自己,为什么会爽。首要必须认清的事实是我们代入了默文卡拉超市收银员的第一视角,我们共情了一种愤怒,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傲慢所引发的愤怒,这是对的,我们将很快明白,“篡改署名”是一场报复,是男友兀自毁灭生活、只留下她一个人收拾遍地狼藉的报复,他傲慢地将她牵扯到了这个悲剧中并让她承担一切,几乎是对他们过往生活的全盘否定,他构成了对她的精神上的谋杀,因此“篡改”这一行为是她重新找到身份、自尊并活下去的理由。而她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去西班牙旅行亦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她没有别的铠甲,只好求助于友谊以及走出这片废墟。出版社的支票则是受困于金钱的底层女孩得到自由最好的机会,有共情心的观众是不希望她放弃的。
非常走视听的情绪流表达,肆意决绝中的悼念却让人昏迷和空虚
最可爱的一部Ramsay
声音的运用一贯的出色。就是那么大一活人失踪了也没晶哥调查挺离谱的
睡着了2次。。。。
不太能看下去,也许对于导演来说这种大量的特写是刻画人物精神状态所必要的,而对我来说有种被迫逼近的不适感。
you've left first
非常像早期的新浪潮
第一次看这样的英国电影
摄影绝了
One can do whatever crazy shit to get over someone significant. It won’t work bcs emotions permeates allover. Mixtape歌单真的好棒哈哈哈哈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拍得是真讲究和好看,剪辑凌厉,用大量特写的镜头和私密性瞬间的凝视烘托一种内在性和外在性相通的氛围,几乎纯靠主观性推动电影氛围的铺陈,营造了一种非常风格化的影像节奏,冷感,迅速,游离,飘散,没有答案。
难得看到这样一部将镜头色调音乐等各方面的影像语言都运用得极其娴熟而完备的电影,然而就是没看明白到底想说个啥。
Be brave 当这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时该怎么办 好像做什么都不再有意义 放纵、欢乐、疯狂 陷入一种情绪 就算有了钱 未来该往哪走呢?
觉得琳恩·拉姆塞和肖恩·贝克的创作理念有些相似,包括主题上的和形式上的。不过在拉姆塞的电影里,她毫不顾忌地让主角的内心世界暴露,而电影呈现出的迷惘空洞的状态就是主角的状态(于是心跳和迪厅的环境音合理地联系起来;虫子的画面可以看成女主角的心理投射),和前作高度一致的视觉风格也在构建更有触感的场景。她十分懂得怎么去描述痛苦。片名叫「感官世界」更实在。/ 音乐选的简直太好了
He’s gone/He’s gone有何区别?
当你的人物是如此空洞干瘪,主角的情感是如此抽离冷漠,那你视听再怎么去渲染外化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无用功。拉姆塞少有的失手之作。当她这样一个叙事型导演不去叙事的时候,她的视听就变得没有意义。拉姆塞本身就不是在影像上的富有创造力的那一挂的,看得出她努力了,但结果还是平庸的。
男友死后被当作背景提及,完全围绕女主的心理行为去叙事,绕开道德批判,甚至不做批判,只说怎么能够自由。而人物因为巧合事件获利未被揭发,让她以为自己真正获得了自由。某种幽灵会伴随她。确实是讲述女性经历的。
Mood ~
8.4 从头至尾都在借助各种无处安放的意识流拍法来展现卡拉迷茫混乱的精神状态。英国部分清冷凛冽,剪辑凌厉,特写如麻,后半部转换为公路片后的西班牙部分化为浓烈的暖色,画面馥郁炽热但不灼人。
重点是她如何夺回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权。对观众来说,无疑是一部爽片,但观众依旧必须问清自己,为什么会爽。首要必须认清的事实是我们代入了默文卡拉超市收银员的第一视角,我们共情了一种愤怒,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傲慢所引发的愤怒,这是对的,我们将很快明白,“篡改署名”是一场报复,是男友兀自毁灭生活、只留下她一个人收拾遍地狼藉的报复,他傲慢地将她牵扯到了这个悲剧中并让她承担一切,几乎是对他们过往生活的全盘否定,他构成了对她的精神上的谋杀,因此“篡改”这一行为是她重新找到身份、自尊并活下去的理由。而她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去西班牙旅行亦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她没有别的铠甲,只好求助于友谊以及走出这片废墟。出版社的支票则是受困于金钱的底层女孩得到自由最好的机会,有共情心的观众是不希望她放弃的。
非常走视听的情绪流表达,肆意决绝中的悼念却让人昏迷和空虚
最可爱的一部Ramsay
声音的运用一贯的出色。就是那么大一活人失踪了也没晶哥调查挺离谱的
睡着了2次。。。。
不太能看下去,也许对于导演来说这种大量的特写是刻画人物精神状态所必要的,而对我来说有种被迫逼近的不适感。
you've left first
非常像早期的新浪潮
第一次看这样的英国电影
摄影绝了
One can do whatever crazy shit to get over someone significant. It won’t work bcs emotions permeates allover. Mixtape歌单真的好棒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