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以为自己没有耐心看完它,或者快速托过去,但是。
令人奇怪的是,导演知道这点,并且在每一次失去耐心之前1秒就切了画面,突然发生了剧情。
适合心意烦乱的时候,用来心平气和。
其实整体的节奏还满顺畅单是布洛迪的表演就撑起一台戏森林里的许多局促近景处理相当不易给予观众感同身受的压抑感如果对于脑震荡的理解无误应该是逆行性遗忘导致的悲惨结局遭遇过车祸或其他意外的人就知道在短时间内会忘记以前的人和事即使是最熟悉的人也全然不知等到记忆恢复后才恍然大悟剪辑的设置有些故弄玄虚毕竟在时间和空间索引上都没有用处只有依靠主人公的主观性个人评分:6.2分如题所示可惜的是如果面对没有耐性的受众群体制作团队也只能无功而返而所谓的耐性其实需要阅历教育的培养这也是很多优秀独立电影需要有效宣传的原因所在
简单的故事,简单地情节,却是不简单的心理变化。
片中一直出现的女人是他女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刻给予他力量和希望。
但当失忆的他得知有个女收银员被劫匪枪杀后,精神略微失常他却认为这女人是他内心中愧疚的化身。
所以,女人越是帮助他,鼓励他,温柔的抚摸着他越是让他觉得内心中的愧疚如烈焰般灼烧。
所以才会有后来无法忍受时,杀死愧疚化身的女人,因为已经无法承受这等煎熬。
而狗,明显是他童年时候的小狗化身,儿童很容易将宠物当做自己的伙伴,可以互相支撑的伙伴。
所以这只狗的出现就隐喻着他的求生意志,在屡次崩溃的边缘,面对危险之前,狗都会出现鼓舞他,给他提示、警示。
所以一个看简单地故事,一个受伤的失忆者艰难求生故事,却隐含着他自己被剖析的精神世界,镜头的变换,细微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以及出现的种种幻觉,都是精神世界的外在折射。
不错的片子,却被打了低分,可惜。
如果不是姐姐我花钱去看,真不能给推荐……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建议快进看此片。
布景超级简单,成本肯定很低……说句实在话,片子还是蛮惊悚的:一个人在森林里,除了一条狗和他幻觉出来的女人之外,没有活物,没有记忆。
我觉得那个女人是他内心的恐惧,所以最后他把她杀死了,也杀死了他的恐惧。
我承认,当他发现奋力爬了好多天发现又回到起点的时候,我也被吓得一身鸡皮疙瘩……我还觉得那条狗也是他幻觉的,一条一看就是家狗,怎么会出现在鸟无人烟的森林里……我姐看的时候老是蒙住眼睛,就怕看到吓人的镜头,我老淡定的跟她讲:这是惊悚片,又不是恐怖片,要是恐怖片的话,这些死人老早就爬起来了
看了大家的评论,有些人认为主角是劫匪,我觉得肯定不是。
从两个细节就能看出来。
第一,主角饿了不知道有多少天,细看他脸上的伤口都已经开始愈合,但这么饿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杀狗,并且在找到了一点点食物后还是分给狗狗一半。
这说明他内心绝对不是一个邪恶的人。
第二,主角看到后备箱的钱,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非常害怕,认为自己是劫匪,逃生的时候也并没有带上钱。
这种对钱的"认知",是一个劫匪不具备的,对比后面那个抱着钱死了的劫匪就能明白。
这个电影,通篇看着都很压抑,但是在每个最绝望的时候,主角都能够不放弃求生的希望。
很多人说狗狗是幻觉,我却希望它是真的存在。
小河边的嬉戏毕竟那么真实。
但每次主角遇见山猫的时候,狗狗就不见了。
所以,狗狗是幻觉也是有非常大的可能。
虽然电影成本很低,但仍然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子,让人可以目不转睛的把它看完。
电影虽然低成本,但电影的内在却与外表迥然不同,这是一部深藏不漏的电影。
下面我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首先,男主角就是抢劫犯,这一点毋容置疑。
从一开始他的举动,他对身后同伙的“对话”,他去后备箱拿钱等等举动都能看出,他是抢劫犯准没错。
那后面为什么解释为无辜受害者了呢?
因为,那是谎言!!!
整个电影中间有个转折点,转折点就是他杀了“她”。
那个幻想出来的女人代表的是他的罪恶,而那条狗代表的则是他的人性。
他杀了那个女人(幻想的那个),掩盖了自己内心的罪恶,开始为自己编故事。
故事结合后面的信用卡什么的遍的很完美,完美到大多数观众都信以为真!
哈哈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
后面他打电话的内容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吧。
这是一个谎言的诞生、一个人从谎言中重生的故事。
故事藏的很深,需要大家细细品尝。
上述观点纯属个人推断,欢迎大家发表不同观点。
有些无聊,内容太空,电影的镜头对着的场景十几分钟不变,主角在地上满山的爬...这部电影前后花了我大概4个小时才看完,中间看的实在无聊竟然睡着了。
我想除了狂热的粉丝和电影爱好者,大概没有人会专门去电影院看这么一部“无聊”的电影了吧。
剧情串起来之后也很简单,落在森林中的失事轿车,失忆加上双腿受伤的幸存者,如何生存,要不要求救? 黑色幽默式的悬念揭晓,他以为自己是抢劫银行的嫌犯之一,所以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抢劫犯的立场,包括不敢向外界求救,包括掐死他幻想出来的银行女职员(其实是他女友的外貌)等,然而快到结束时才忆起自己其实是被抢劫犯挟持的人质,还有那条狗似乎也只是他幻想出来的伴而已,颇有些荒诞而讽刺的故事。
电影的主题,大概是想说明,人的性格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其经历或记忆的影响,不同的记忆甚至可以决定同一个人作出不同的判断和行为。
电影Dark City中描述的不同的记忆更换后人的角色也更换的情节,和这部电影有着相似的表述。
所以长相变态的人就老爱演变态心理片。
男主头丝不清爽,哪里翻下来往哪里爬呀,或者沿河往下游去啊。
不过大概人家就是不想走出森林,存心了了原地兜圈,好凑足一个半小时长度成为电影。
结局还是有点意思的,如果长度能缩减三分之二,可以推荐一下。
虽然电影很乏味,情节也很简单,的确很扯淡的电影,但有很多哲学在里面啊!
你我都是从婴孩认识世界,失忆者是从醒来(所以感官很可能骗人的),那条狗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男主脆弱的精神想象,因为他小时候养过一只狗,,,片中男主因为之前和女主(应该是男女关系)口角,所以他失忆后的想象里自然而然把女主当成了他“做抢劫犯时杀的女银行***”,其实他是个人质……就这么多
记得老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恶。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正确。
虽说本片于三字经无关,毕竟已不是人之初了。
但主角失忆,对自己的过往一片空白,除了生存的本能,在逐渐浮现出来的线索中,他相信了自己是个坏人。
人性有多浮躁?
主角不但认定自己是绑匪中的一个,甚至还幻想出亲手枪杀了自己最在意的女人。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算一种心理暗示,是催眠,是洗脑。
但我觉得这只是简单的好与坏对比的结果,是人性处于社会阶级区分的因素,因为这世界只有好人与坏人可以选。
这世界有很多坏事做尽的人,总有借口把自己当做好人;也有一些人因为少少的事情被周遭唾弃,把自己当成十恶不赦。
当然,再坏的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再好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污点。
就像结局那样,当主角发现自己并不是劫匪的一员,才终于想起原来自己应该是个好人。
人性的转变跨度何其大,现实中的人何尝不是呢。
当别人都说我是好人,那我就是一个好人;当别人都说我是坏人,那我就是一个坏人。
人性永远来源于坏境——
布罗迪自毁形象炼演技,悬念设置意料之中。相比于同类影片《127小时》、《活埋》,逊色不少。
囧脸哥是个人质。。。
也可以叫《失忆》。Adrien就是爱接这种很特别的片子,哈哈。
千年难遇的烂片!!!
老吃人那动物是豹还是狮子还是什么,它好大的胃口
原本期待一个意料之外的结局,大失所望。所有的好评都只能给布洛迪的演技,真正的只有一个角色的电影。
想要模仿活埋但是完全不行的电影
本片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人再次意识到127小时有多成功,独角戏不能靠拖
不用浪费时间了。
評價不高,但仔細看還是可以發現許多趣味。少年PI的車禍版,比起說的精巧又有趣的故事,這樣的敘事更顯真實。
一个人的主题。但比较杂乱。想说明人物在混乱中失忆,但没有给观众以震撼或者其他感受。男主角表演还是比较给力的。记得是钢琴家的男主角。
全片最大的失败是重点不在找回失去的记忆而在野外求生上
故事的开始便是一种绝望的情绪,转而从主角慢慢的努力,幻觉的出现渐渐的把一整个故事抽丝剥茧出来……影片的最后来了个大翻盘,原来是好人~也应了那句“好人有好报” 主演的演技很棒
有127小时的影子,整部片无高潮很平庸
2012/9/1.
没那么差
烂片
Adrien Brody…“oh,fuck”,“oh,god”。
“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历练,惟一能做的就是只能照单全收,这部影片最先吸引我的就是里面贯穿始终的生存观念
相当不错啊!气氛营造,AB的表演/爬行(可能我就是喜欢他),既可以简化为体验片,也可以分析每一个意象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