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一年一度的台庆档期,TVB也正在“放大招”,先后定档了好几部剧。
当然,剧集的质量究竟如何,还要等播出后才能知道。
毕竟近年来的无线剧集槽点不断,仅是虎头蛇尾已经不足为奇,剧集注水、配角加戏以及进展得莫名其妙的感情线硬生生劝退了一大批观众。
年初的《陀枪师姐2021》,即便是有100米厚的情怀滤镜也忍不住吐槽的冲动。
欧阳胖胖的《伙计办大事》和袁伟豪、黄智雯cp三搭剧《把关者们》,女一号直接被“架空”,前者更是堪称女二号陈滢的大女主剧。
《刑侦日记》则是故弄玄虚,让人一头雾水,完全浪费了一众主演的优秀演技。
当然了,站在被diss最前线的还是wuli《逆天奇案》,案件设置方面不算太差,可剧中的三角恋感情线简直是莫名其妙,TVB剧迷称之为“厄娜ptsd”。
2020年还有《反黑路人甲》《踩过界2》和《香港爱情故事》等拿得出手,而今年可以入围最佳剧集的,目前还未出现。
因此,大家便将希望放到了台庆档。
18日,《星空下的仁医》先打头阵首播,豆瓣评分也刚出炉,8.9分,相当高了。
秉持着不被TVB牵着鼻子走的心态,我已先将期望值降低,但从目前播出的两集内容来看,这剧确实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或将是“五花”之一钟嘉欣的最后一部剧早在拍摄期间,不少观众就对《星空下的仁医》这部剧抱有兴趣,因为这部剧有好几位许久未见的熟人。
像是2016年离巢的郑嘉颖,自拍完《迷》之后,已有五年时间没参演无线剧集。
而在TVB作配了17年的周家怡也已过档隔壁台,这次是她时隔10年之后重返无线拍戏。
当然了,最让观众感到欣喜的还是“五小花旦”之一钟嘉欣的归来,2015年拍完《警犬巴打》之后,她便宣布结婚,到2018年约满离巢,之后仅客串出演了《再创世纪》,如今则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本以为《星光下的仁医》将会是钟嘉欣重返银幕的开始,但她本人的回应却并非如此,由于拍摄时正值香港疫情严重期间,几个月的拍戏时间让她相当想念在加拿大的孩子。
钟嘉欣直言,这可能是她最后一部剧,就算有考虑再拍,也要等到十年以后。
能理解她的心情,但确实让人十分感慨和唏嘘。
自2013年陈法拉约满且不再续约后开始赴美发展,2015年胡杏儿离巢并逐渐转战内地,2016年杨怡离巢后专注家庭,徐子珊更是直接在2019年宣布退圈,再到钟嘉欣对隐退一事的半肯定。
TVB“五花”的时代可以说已经结束,而且就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五花”之后再回无线拍戏的可能性也相当低了。
所以,《星空下的仁医》不仅可能是钟嘉欣的最后一部剧,也极有可能是“五花”在TVB拍摄的最后一部剧。
而和“五花”同期的“五生”,还留在无线的,也只有wuli萌萌哒的马国明了。
他恰好也是这部剧的男主角之一,或许这也是“五花”和“五生”中的成员搭配的最后一部剧。
再见“low霸”和“一件头”?
2011年,郑嘉颖凭借电视剧《怒火街头》夺得视帝奖项,一改几年前他首次获得视帝时的一片嘘声场面。
他饰演吊儿郎当、不修边幅的“low霸”一角,相当受欢迎,而郑嘉颖也成功转型。
次年,《on call 36小时》火爆全港,最高收视达39点,马国明饰演的张一健“一件头”,做事一丝不苟、性格慢热,给人严厉、难相处的印象。
该角色同样大受欢迎,马国明更凭此获得了“最受喜爱的男角色”奖项,从此走上TVB一线男演员的位置。
而在《星空下的仁医》中,由郑嘉颖饰演的许甘枫和马国明饰演的况丛昕正好都与他们在这两部剧的角色性格有些相似。
许甘枫,胡子拉碴,打扮相当随性,服装都是绿色、黄色、米色这一类青春亮丽的色调。
还有这黑白绿相间的双肩包。
褐色的拖鞋、红色的袜子,real骚气。
但不管怎样,都比low霸整洁干净。
日常除了做手术,就是和医院里的儿童患者聊天、开玩笑,还给他们取外号,有一个孩子直接叫“院长”。
这是许甘枫和患者沟通的方式,而等到真正诊断和做手术的时候,他就能瞬间变得专业和专注。
其余时间,当然是和美女们打交道啦,堪称“社交牛逼症”终极人物。
而况丛昕则是冷脸王,表情不多、话也很少,仅需一个眼神就可以震吓到身边的人。
由于原院长同时也是况丛昕师父这一角色突然离世,所以他一下子失去了支持者,原本意属他的外科主管一职也由他人接任。
由此可见,后面的剧情估计也离不开医院内部的权斗话题。
这类事情,“一件头”自然是一窍不通,但是况丛昕会,所以不必担心角色人设的重复,“一件头”的杀气远远比不上况丛昕。
而况丛昕和许甘枫之间的交集则跨越了二十年,由于20年前一场手术中的“失误”,两位男主角从此决裂。
20年后,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医院工作,但因一场紧急手术的合作而再次产生交集。
没想到这一次又发生了矛盾,新仇旧恨搁一起,加上两人的性格一冷一热,所以戏剧张力十分强烈。
而充当两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则是由钟嘉欣饰演的章以芯,在手术室出场时,嘉欣的一句“好久不见”让人瞬间泪目。
几年不见,就像网友说的“难以想象五花生时代因为人设问题被吐槽最狠的花旦钟嘉欣也到了用气质就能slay全场的阶段”。
齐肩微卷发,白T恤或毛衣和高腰长裤,轻轻松松散发气场。
值得一提的是,钟嘉欣的演技比起以往更加自然、日常化许多,相信TVB迷看了她的表现都会很有感触。
目前,三位主角之间的感情线都是友情向的,而从许甘枫时刻牵挂患者、况丛昕的目标是想要争取一栋独立的儿科大楼以及章以芯连擦医院地板都习惯自己动手的情况来看,三位主角应该都是非常爱搞事业的。
“厄娜ptsd”观众暂时可以放下心。
人设有趣、角色关系不混乱,在今年的TVB剧当中已经相当难得了。
有“慎点”也有“泪点”仅在第一集,就已经播出了四场手术戏,而且是直接把手术场景展现出来那种,血肉都清楚可见,这部剧估计是TVB医疗剧史上“尺度”最大的一部剧。
在内地之前播出的同题材电视剧《了不起的儿科医生》中,这类画面被打上马赛克或模糊处理一事还曾经引发争议。
而《星空下的仁医》这种“拳拳到肉”的拍摄方式很真实,但确实也有些吓人。
如果你正在吃夜宵的话,这边建议慎点。
此外,就目前观众的反馈来看,这部剧的医疗处理方面暂时并未出现医学常识错误的情况,专业问题还算是比较严谨。
虽然几场手术戏看下来需要时间消化,但比起那些挂着医疗剧的名头,却把大部分重心放在感情戏方面的电视剧好太多了。
此外,由于这部剧的背景设定是儿科,所以除了一众主演之外,小孩子的戏份也不少。
可爱的孩子患上病症,光听起来就很难受,更何况还要重点讲述他们的病症及治疗过程,真的让人心酸。
所以,在这部剧中,也有不少泪点。
像是横纹肌肉瘤再度复发的小女孩,因为病房里一个小孩的病逝,心情也变得很低落,难过地问许甘枫:我是不是会死……治好了又怎么会复发?
那么小的孩子就要面对生死问题,很难不让人鼻酸。
而她的母亲也是痛苦万分,一句“她才6岁,手术做了一次又一次,可以让我们休息一下吗”秒催泪。
此外,还有一个擅长吹长笛的女生,因为患上了恶性血管肉瘤,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肺活量可以吹。
由于这个女生的脾气比较冲动,她爸妈就跟医生表示不要让她知道病情,宁愿在手术中不知情地死去,也不要让她知道自己身患重症之后失控。
事实上,这部剧一开始就是以一个儿童患者在手术台上离世而展开剧情的,讲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不可预见性,也是医疗剧的内核之一。
而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无力了。
当然,能不能将这些内在情感的内容和医疗方面的专业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就要看编剧和导演的功力了。
其实大家老是吐槽TVB剧的质量不如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观众很享受在看剧过程中和TVB剧里特有的烟火气、各个角色在工作中的成长以及演员生活化的表演,倘若没有了这些,大家就会失去追剧的动力。
因此,有网友称,《星空下的仁医》可能是继2012年《on call 36小时》之后最好的医疗剧,从时间上来讲,就是说这可能是近9年来最好的医疗剧。
这无疑是观众一种热切的期望,至于能不能成真,就要看后续的剧情发展了。
青石电影| 柯棠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上一部那么喜欢的tvb剧应该是《香港爱情故事》。
我追这部也很疯狂,昨天一下子看了八集,直奔到了结局。
除了有喜欢的演员之外,剧中医生的专业态度还有他们各自的故事都是让我继续追下去的理由。
里面我最能relate的演员应该是罗仲谦最后演的情绪病那一段。
他企图变得正常,努力通过药物去控制自己,到最后发现只有放下自己那块石头才能真正得到解放。
钟嘉欣演的eman我也很喜欢。
那种乐观、自信、专业的人生态度很值得我去学习。
她曾经在手术中怀疑自己,之后因为病毒感染而失去孩子,她都意外地恢复得很快。
她不止停留在胡思乱想,而是会从另外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很多年没有观看TVB的剧集了,毕竟我喜欢的演员很多都离巢了,花了一个周末看完了《星空下的仁医》,还是熟悉的感觉,没有失望。
一直喜欢郑嘉颖,这部剧集最喜欢的就是雅痞的许甘枫-焚爷,还有钟嘉欣饰演的章以芯。
医疗剧离不来医生的专业,更离不开医生的仁心。
如何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做出最好的医疗决策,而不是出于私心,出于利益,一直以来是医学界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起了希波克拉底誓言:最新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2017年10月,WMA大会,洛杉矶,美国):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正式宣誓: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我不会考虑病人的年龄、疾病或残疾、信条、民族起源、性别、国籍、政治、 信仰、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我将保守病人的秘密,即使病人已经死亡;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我将继承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崇高的传统;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我将分享我的医学知识,造福患者和推动医疗进步;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我不会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权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胁;我庄严地、自主地、光荣地做出这些承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医生开始漠视患者的意愿,以自己的意志为前提,是因为缺乏职业道德还是忙碌的工作已经让人疲惫到麻木?
是因为利欲熏心还是因为无暇他顾?
曾几何时,医生一直都是忙碌的代言人。
没有正常的休假,白天黑夜轮轴上班,不停的精进,不停的学习,越来越严的职业标准,越来越高的专业要求。
很多人忙碌的工作,很多人迷失于权力。
很多人坚守着本心,很多人屈服于名利。
不去讨论一个被患者不小心用剪刀戳伤了大腿,依然热心治疗病人的医生,怎么成了醉心于名利场,只顾私利不顾大局的弄权者。
想说,有些事情,虽然难,还是需要有人坚持正义,坚守底线。
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僵化解决不了问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灵活的手段。
想说,很多时候疾病是情绪造成的。
比如钟怀霜对儿子文柏熙的掌控欲,严要求,对其子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后来文无法负荷不得不依靠偷吃禁药维持手术水准。
比如截肢男孩担心父母的感情,认为是自己的病造成了父母的情感破裂,因此导致术后多时依然疼痛难忍。
不知道什么样的医生才是最好的医生,至少,对病人心存愧疚的医生坏不到哪里去。
可能,还是不喜欢那种冷冰冰的制度,那种阴暗的权力斗争。
所以,当出现一个医生愿意为了生病的小孩提供贴纸、表演魔术,愿意对长期跟踪的病患负责,才会感到那么惊喜。
愿意为他人着想的人,一定很善良。
愿意低下头俯身陪伴小孩的医生,一定很温柔。
医者仁心,不就是这样吗?
tvb爆炸吧!
2021年这么好的戏居然拿不到最佳剧集,拿最佳剧集居然是<七公主>,心痛钟嘉欣还回来拍戏还拿不到视后。
各cp的感情线和剧情都做得很好。
tvb爆炸吧!
2021年这么好的戏居然拿不到最佳剧集,拿最佳剧集居然是<七公主>,心痛钟嘉欣还回来拍戏还拿不到视后。
各cp的感情线和剧情都做得很好。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剧透范围在前12集。
)《星空下的仁医》播出过半,分数不跌反增,赫然一个9.1分(目前因为剧情重回窠臼,回落至9分),光彩夺目,却也多少有些黯然销魂。
要知道,TVB上一部破9的剧集,已经是2010年的《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了,而这部剧,未尝不可说是TVB自此大步下坡的分界点。
风光不再的原因,谁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就更显得《星空下的仁医》的出挑。
但不可否认,当中是有情怀加分的,甚至,因为其他剧集过于庸常,而让它收获了额外鼓励,可我还是要说,随着剧情迅速铺开,这些曾经构想过的「施舍」成分,早就退居二线甚至消失殆尽了。
它争气,就争气在这里,所凭的,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首先必须要说阵容。
这些年有号召力的演员纷纷离巢,甚至投奔对家,叫TVB星光愈发黯淡。
评析无线如今吸引观众看剧的由头,更是要落到演员构成上,而《星空下的仁医》,有能对港剧迷,尤其是老港剧迷造成强烈吸引的人员组合。
昔日影帝郑嘉颖时隔近五年,可算回巢拍戏了,一看洞洞鞋或大凉鞋搭配亮色长袜这些坊间打扮,就知道角色又对上了那年的封帝之作《怒火街头》。
《星空下的仁医》中,他扮演能跟病患打成一片的好医生「Johnathan」许甘枫,品性跟《怒火街头》里的「Law霸」罗力亚相仿,专业技能与草根气质交相融合,不修边幅就有了特别亲民的属性,在此当中,又混有对抗权威、资本、流俗的态度,如此落拓斗士的风骨,跟港剧生活气息最诱人的精髓就搅合在了一起。
《怒火街头》另一位让我这个老港迷特别喜欢的演员是周家怡。
早年在TVB,她比郑嘉颖更不受重用,但出走后,从2015年开始,担纲主演的《导火新闻线》以及跟林保怡合作的「玛嘉烈与大卫」系列、《叹息桥》,加上收获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的电影《无双》,坐实了她没有迎合主流却在主流中冒尖的实力。
周家怡在新剧里演「Kay」麦海琪,夹缝中的医生、行政人员以及人妻。
她个人气质的矛盾性,比如卑怯与硬朗,犹疑与坚执,总可以拉大情绪表达的空间。
麦海琪坚持照顾植物人老公两年,终于鼓起勇气确认对方昏迷前的出轨,那个厚积薄发的崩溃大哭,就是她演技的凸显。
同样时隔多年回归的还有钟嘉欣,她诠释开朗的「Eman」章以芯,也还有当初「好彩妹」时期的模样,但是角色一登场,就先利落处理手术困难,再跟旧搭档热情招呼,那种对旧光景、老格调的打捞,兴许比略增的演技要更受用。
再说,这些年在加拿大过惯家庭生活后,钟嘉欣难得来港拍戏,却因为隔离要求,吊起了对孩子更深切的思念,未来怕是仍会在镜头前空缺多时,这部剧,就提前预定了被缅怀的功用。
相反的,就是主角团里唯一留守多年的马国明。
这些年他长期深耕职业剧,在《On Call 36小时》《白色强人》这些好剧里频频扮演医生后,这次「Amos」况丛昕的戏份,不在话下。
昔日港剧精英职业形象的衣钵,能接得住的当家演员,除马国明外寥寥无几,而罗子溢也要算一个。
不过眉目间尚在萦绕的一丝青涩,为他在资深与青嫩之间多留了几年摇摆期,「Max」文柏熙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
再加上龚慈恩、郭少芸、海俊杰等等老熟脸,《星空下的仁医》已经布设了经典的TVB阵容,在当下相对萧条的制作环境里,实在是不显寒酸的组合了。
这部剧没有,也没办法去迎合内地市场,譬如合拍、内地取景或背景设置,但是它醇厚的港味,可以点燃观众对黄金时期的回味。
海俊杰与龚慈恩说到这里,才好说这部剧的第二个优势,那就是内容。
拍了那么多年医疗剧的TVB,这次另辟蹊径地对焦儿科。
就像剧中所自嘲的那样,儿科不挣钱,也没声浪,不如其他科抢眼。
但也像剧中所提振的那样,当你进过手术室,见过儿科医生动手术,见过新生儿核桃那么小的心脏,头发那么细的血管,你就会觉得,小儿外科的每一位医生都是大医生,「小儿科应该被称为大儿科」。
《星空下的仁医》一刻不停地穿插各式病症的问诊与手术,拍的是儿科,但直截了当的动刀镜头,呈现出医疗港剧最为血腥的一面。
而每集在专业医生配合与指导下的场景布置、操作技法、术语应用,又锁定了剧集对于真实与虚构界限的冲击。
这群医护人员,尤其是专攻疑难杂症的「Hard Team」成员,不仅要应对本职工作上的挑战,还要招架职场、人际关系网,乃至行业前景、社会舆论等等的考验。
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或是劣币驱逐良币,本就是我们从周遭环境中不断读取的寻常现实,那在剧中见多了私利高于病患健康、私欲压倒医者仁心的反面例子,那见招拆招的过程,就添了许多神勇味道,所以这剧不必刻意励志,就足够让人激奋。
它的第三个长处,精神意蕴的动人,就生发于此。
剧集中的病患下至初生儿,上至十六岁少年,未成年的特殊性,涉及到许多不局限于自身的伦理问题,由此,它构建出一整个可以发散的疾病空间,病的不只是身体,还有精神,病的也不只是孩子,还有家庭、校园甚至社会。
剧里固然有许多不离不弃的父母,比如不信一众庸医判断的罗丽娜,终于找到察觉得出婴孩患有严重心脏问题的医生;刘依莉为了能让女儿有钱治病,自己重疾在身,也不惜多去打工挣钱……
刘依莉的女儿希望肿瘤长到3厘米,好申请补助这些几乎要架上「伟大」层面的亲情,再有煽情的成色,也会是剧集最基本的感动来源。
当中牵涉的生离死别,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某种珍贵的死亡教育。
但很显然,也有很多父母未必有为人父母的资格。
七岁小童冯宇光的家庭就很有代表性,父亲作为经济支柱,疏于对母子俩的情感关爱,但难以化解压力的母亲Betsy习惯性地对孩子进行当众打骂,将压力以及情绪疾病传递给下一代。
结果当然是极端化的,但大家所熟悉的家庭模式一上台,剧集的用意就不该忽略了。
其实医生的原生家庭也有许多问题,文柏熙的父亲出轨,母亲划清界限后严控儿子,造成强烈的隔膜。
许甘枫的父亲娶了比自己还小的女人做妻子,撒手就给他留下两个每天要做透析的肾病弟妹,那当他得知章以芯选择人工授精,要做单亲妈妈,第一反应就是不够慎重。
这只是剧中涉及的一例女性生育困境。
另一例是刚被男友搞怀孕就撇下的少女徐佳雪,因为肿瘤扩散,面临子宫摘除的选择,为了学业与未来,父亲强势要求弃小保大,但她却有不同的想法。
两个事件,乍看之下有在挑衅大众传统观念,但剧集可以在用得体而温慈的方式去迎战。
麦海琪感念徐佳雪虽然不敢对父亲诉说,但实质上对婴孩有诸多不舍,在手术期间决定冒险相助。
而章以芯对许甘枫解释,世界美丑不过取决于个人态度,而自己有信心把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带来人世。
不难看到,无论是亲人,还是友人,男性在男性社会里以男性思维去对女性进行生育等方面的指导甚至干涉,无论有多少理性以及好意,其实难逃势利的爹味。
剧集试图从最本原的一面,去还原不同人无关全然利好的抉择,去赌这法则围城的豁口,有争议性,也有启发性。
从这个角度看,一群医德不输医术的医生,就不只是一些操刀工具人罢了。
剧名里的「仁」,既然代表了为医者的不二法则,那他们如何周旋在本职工作、私人生活、权力斗争、自身局限之间,以救助病患家庭,提高儿科行业地位为目标,推动现行医疗改革,就是故事一步步扩散力量的地方。
这也不只是抛砖引玉,而是立体地在各种家庭、性别、权贵问题之下,对为人父母之道、对当下环境、对人性进行充斥挫败,但更遍布锋芒的思辨。
有这样的尺度,无论是展示手术的过程,还是直面现实的针砭,反过来都在倒逼叙述技巧的精湛。
不同性格禀赋的医生,不同利益诉求的高层,不同病情病因的患者,不同阅历背景的家庭,混在多线叙述当中,辅以各种包袱的设置,信息点密集得无从含糊。
但也不是拥塞,而是从容不迫地,构建出一个快节奏但明晰的故事。
这是向精良欧美剧的有意靠拢,不刻意炫技,但是会契合医院的工作范围与医生的日常步调,细致铺开一个略有门槛的复杂体系。
港式家长里短的市井气就可亲可感地穿梭其中,它新,又不新,就表现在这里。
往上一层看,这是TVB医疗剧在当下的新路数。
迈向2.0的时候,必须打破从《妙手仁心》系列等剧开始拟定的那种倚重单纯「救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以及单纯感天动地的煽情路数。
《妙手仁心》以此为基础,再往上一层的话,就是TVB职业剧的革新需求。
很多观众若干年前就迷恋职场上的精英化以及职场外的独立性,认为这是港剧价值观与魅力值相互作用的完美结合体,但现在,这层光环越削越弱。
所以,不尝试糅合多种类型,或者不在职场这方寸地构建对整个大世界的映射,就单薄了,因为那只适合类型剧在一代观众心中初建的要求。
于是,《仁心解码》让医疗加上了刑侦,而《天涯侠医》《白色强人》跳出了本地或是职场这单一场域。
《星空下的仁医》保住了传统优势的火种,但是又趁机拉开戏里戏外的思考时空,甚至尝试以虚构故事,去推动现实环境的改善,比如为罕见病的研究与治疗开绿灯等等,那都是踩在前辈肩膀上去争取的。
诚然,它在迎新之余,也有意召回昔日观众。
只不过,与其还去感怀它能够引发人们对TVB依然不死,甚至偶有佳作的零星赞叹,却不可能借势重现旧梦里的辉煌,那还不如意识到面前已是一个全新的现象。
那就是以《星空下的仁医》为代表的新港剧,特别是职业新港剧,在内地职业剧普遍的虚浮以及英美职业剧稳定的精彩之间,找到了最适合自身的表达方式,并跳入了新的格局跟赛道。
我们不必恋旧,也不必恋战,TVB剧死过一段时间,但现在活了。
四星,扣一星是因为最后几集略狗血,而且我看的这个IPTV的版本手术过程被剪得七零八落,简直惨不忍睹,这让我很不爽!
医疗职业剧这次聚焦小儿科医生。
有钟嘉欣的惊喜回归TVB演返主角,好久没见到钟嘉欣了,她还贡献了主题曲,作曲兼演唱。
这次的OP,ED和插入曲都很好听!
不像《白色强人》系列就一首英文歌还强行各种插入,反复播放洗脑,还不怎么好听!
看见马明和罗仲谦等人的出现,感觉像在看《on call 36小时》第三季,搞得我看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响着BGM容祖儿唱的《连续剧》,总觉得下一秒就要播了!
不过,和《on call 36小时》系列不同的是《星空下的仁医》是有一条主线剧情的,就像《白色强人》系列也有医改的主线剧情。
这部剧主线是20年前的一宗医疗事故,贯穿整部剧,且首尾呼应。
主线剧情教导大家一件事情就是,千万别让万恶的资本入侵医疗体系!
不然悲剧!
且第8集再次印证一件事情:医疗从来就不应该是暴利行业!
马明这次演的角色是个众叛亲离的大冤种,角色性格既不像一件头,也不像唐明,反而有点像YT。
饰演Kay的周家怡是佘诗曼的闺蜜,不过比较惨,人到中女才第一次做女主,和马明组CP。
钟嘉欣和郑嘉颖组CP,钟嘉欣依旧少女感十足,但和已经苍老满脸胡渣的大叔郑嘉颖却完全不违和!
郑嘉颖这次演的角色性格有点像《怒火街头》里的law霸。
罗仲谦和张宝儿也组了CP,最后三对CP全部he,编剧对我们这种大团圆结局控真的很友好。
另外这次医疗剧居然还有大反派,就是由许久不见的海俊杰饰演的院长周振尧。
其实按照剧中角色Esther的回忆,这货原本也是一个好医生来着,最后变成人见人憎坏事做尽的衰人只能印证《白色强人》第一季里面吴荣业议员说的一句话:权力令人腐化!
陈自瑶这次居然也客串了个角色,演的钟教授年轻时期。
金牌国语配音杜燕歌又在开头出来打了个酱油就没了,最近他好像很爱在各种剧集露个脸,操着他那一口依旧不标准的粤语。
康华不亏坏女人专业户,又演坏女人,虽然戏份不多,不过依旧让人恨。
有些剧情比较催泪,比较感人,我几次看得流眼泪。
总的来说还算是不错的剧吧。
8.8的评分,豆瓣很公道。
【星空下的仁医】还能看到钟嘉欣、郑嘉颖、马国明出现在一部剧,别说好看了,不好看也看的下去啊。
这部医疗剧不同于曾经的《妙手仁心》等剧,这部剧和《白色强人》类似,属于新时代的医疗剧,不仅聚焦于医生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个案,还将视角转向医院内部的行政工作,甚至医院与整个城市的医疗系统之间的博弈,实际上医生和医院都是无法割裂开来的,有人选择医者仁心,有人选择利益熏心,有人想做纯粹的医生,有人想走仕途,在成为医生的路上,在分叉路上的每个选择都是衍生物,你捡起来哪个,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那一定是Mike去世的个案最让我印象深刻,什么叫因果循环。
也正是因为我喜欢的几位演员参演,才让看待这部剧的眼光更苛刻了吧,剧集的剪辑我不喜欢,其他的没有。
推荐看,下一部见。
#我的第194个剧评
老规矩,先抑后扬。
真的,太多回忆了。
十几年前的一段医疗事故,回忆片段少说五六次了,每次都得承上启下来一段,到了大结局来个完整版的帮我梳理下被打乱的顺序,居然还有未曾见过的内容,实在是高。
还有,穿高跟鞋不是不行,但出现在病房这种时常出现突发状况的场景里,就会很让人感觉不够专业与突兀。
那个,我本人偏好重口味,喜欢看不打码的手术过程,小小建议下那画面能不能再逼真一丢丢,有些开膛的肉层和内脏,我看着就知道是猪肉,有点出戏。
里面好些事件,不说别人,就我感觉他们都是“no zuo no die”导致的结果,让我没法产生共鸣。
你要说他们富有同情心,有独特个性,挑战不可能与权威吧,也是可以的。
毕竟剧里的他们是有主角光环的,越有难度的手术越能彰显医生的技术,且不止从治愈病人的身体,连他们的精神也顾及到。
有这种胸怀的医者是值得尊敬的,但不该是浑身散发着光芒的圣母,打着为了你好的名义,却没从实际情况考虑。
好比kay对未成年少女一事,本身她的母亲早逝,又是因为生病去医院这才查出自己怀孕,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摘掉子宫。
kay知道少女很想保住这胎,在术前找了她的父亲劝说,出于现实以及孩子的未来等问题斟酌后,她父亲还是认为一切以保大为重。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主刀医生居然在未告知监护人的前提下,不是基于紧急情况而擅自更改手术内容,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曾流产后再也没法怀孕,不想少女后悔。
怎么说呢,医生,是否该思考下在同情共感病患前,想想你的医德与职业操守。
就算少女自己真的舍不得孩子,但你一时恻隐,她以后的人生过早背负的责任,又该怎么办呢?
即便她将来后悔了,真要喜欢孩子,去领养也是选择之一。
另外,eman在回港前是当过无国界医生的,她是个有爱心,勇敢且有魄力的女生,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付诸行动,从怀孕一事就能看出。
然而,她在病房当着一群实习生怼他们教导医生的做法,恕我不敢认同。
接着,他私底下找eman控诉时,她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实在是让人难受。
不可否认,教导医生之前的做法过于强势,但就如他所说的,就算再不满,也可以过后找他沟通,又何必当着病患这些人面前徒让人看笑话,看医生的,也看医院的。
“你说我对你爸爸绝情,他外面有女人,是他扔下外面不管的。
”“我知道他有错,但是你有没有为我想过,我就只有一个爸爸。
”“那你扔下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也只有你一个?
”这就是max跟他母亲就当年父亲出轨一事争辩的内容,我等不来下一句,因为max很生气,扭头离家出走了。
实在让人反胃得很,真真是生块叉烧都好过你。
((╬◣д◢))
孙思邈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显然导演想要表达的内核不仅仅是体现医生的医德医术,也有希望医者在思考如何治愈病人的过程时,能多些关注他们的感受,也即是“医人”。
还有其背后的办公室政治拉锯,安妮医院与医学院之间的利益牵扯,仿若一个小型社会,魑魅魍魉充斥其中。
amos则因为年轻时一起事故导致他对建立儿童医院的想法从渴望发展到执念,表面看是在两派的斗争都来回跳动,实质是他内心的挣扎,出发点都是为了造福病患,可怎么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以“善”的名义却做出伤害朋友的事,甚至是一再让出自己的底线。
很具TVB风格,它拍摄职场相关的戏总是游刃有余,整体节奏紧凑,张弛有度,有笑有泪,宜阖家观看。
由于导演想要诠释的东西太多,而剧集的容量有限,就会显得有些人物过于片面,好比那一群实习生给我感觉不够专业得来又立场不坚定,被人说几句后就开始四处分散,他们更多像工具人的存在,略显多余。
且结局收得匆忙了些,院长相关人也只是匆匆几句带过,就感觉有些不得劲。
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不功不过。
我想一部分人会因为钟嘉欣的回巢而多了些感情分,年少时追过TVB的人很难在她说出那句“好久不见”不发出感慨,只要他们一直还在,那我的青春还在。
当然,一起从容地成长,也是不错的选择。
看着他们意气风发地向着我们走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ps:郑嘉颖真“骚气”,那小黄鞋太抢眼了。
这位妈妈真的太难了。
还剩四集,未交代的还很多,毫无疑问要虎头蛇尾,小演员们及几对家长演技非常了得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感情戏是该剧败笔,几处刻意的煽情本是留给四位主演发挥的。
目前来看,是周家怡处理的不失不过最好,马明有点表情单一看不出什么感情,除了笑, 抿嘴皱眉头若有所思就是全部情绪的表达。
既然人物的模板是白强的YT,不妨也参考下郭晋安是如何表达一个复杂又胸怀城府之人的情绪. 钟嘉欣失去BB这个煽情桥段设计的太刻意反而有些失败,导致嘉欣郑嘉颖两个好戏之人突然表现的感情太过强烈over咗, 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也缺少层次感。
罗子溢倒是演技飞升的一次,虽然因为情绪病和他妈妈的关系有点解释牵强,他处理的还算不错。
何依婷,表妹Bobo很可爱,海俊杰钟院长表现是中规中矩,合格完成了角色,(钟院长大结局表现有亮点),其他医生和实习生没太多印象总体来说,果然是星空上才能有的医生,有些设定及反转离地了。
我感觉会烂尾,还有四集再看看. 算普通好剧,不配9分神剧。
个别病例不错,但整体高度不够和逻辑性不够完整,前面更像医疗单元剧,后面就是医疗,权斗,爱情,悬疑四不像。
主演演技没有游纫有余的感觉,反而有些地方失控,感情的转变突兀又莫名其妙,节奏掌控的不好。
也许是剪辑的问题,又或者是才25集的缘故看完大结局,来Update一下:最后一集太赶了,各种证据都自己出来了,每个人都自己出来交代了完美结局。
Omega居然因为马明在手术前问了句男友, 就治好了多年的手术恐惧症?
钟教授辞去院长获得林美诗家属的原谅就可以了?
她当年隐瞒手术真相和故意指示拖延死亡时间是犯罪吧? 关楚耀那么激动大吵后期离婚顺利吗?
周家怡怎么就性情大变主动吻马明?
那个被侵犯的女孩听马明讲几句话就出来指证爸爸了?
之前几个女医生一直劝都没用。
孤儿院长怀疑器材问题不是应该第一时间联系钟教授吗?
怀疑他们串通,自己签保密协议也可以找其他人曝光啊,迈克的爸爸不就是吗?
现在这样好象孤儿院长就是为了敲一笔钱。。。
张宝儿被领养时明显已经记事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回孤儿院去找过姐姐下落。。。。
而且既然已经知道姐姐身份,居然最后一集才回去整理遗物(冇错,20年后遗物仲在)发现重要证据,会不会太巧了。
个别情节离地,二十年来钟教授似乎转做教学研究,不进手术室了,怎么突然就救世主一般快且准的成功主刀高难度手术?
一个完全靠贿赂的医疗器材公司,器材频频在手术中出事,居然可以平安隐瞒二十年,而且在海外已经被定论了,香港这边完全不知情,还准备上市. 网络通讯和医学教研网这么落后的?
钟教授二十年来一直在研究这方面手术,都没发现澳洲那个类似手术失败的原因报告?
一个搞科研的院长还不如一个孤儿院院长消息灵通?
剧情的发展没有任何悬念,故事的主线过于简单,好人坏人一目了然,最后完美大结局呼应的好刻意,(20年后又出了一起类似的手术,又是三人一起做)一切太完美了,这剧的优点是演员,尤其是小演员,完成度很高。
手术案例很精彩。
缺点也是一目了然,线索过于简单刻意, 立意不高,个别情节离地. tvb可能真的对于医疗剧题材,江郎才尽了吧
怀旧了一把TVB。
颜值毫无CP感也能在最后让人觉得他们感情自然水到渠成,TVB还是挺会写情的。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Kay就能get到Amos的想法,细腻地交流衍生出润物细无声的默契。
Kay理解Amos的理想,包容他为理想做出的违心事,也能向Amos坦言自己最心痛的往事。
美好的感情会让人觉得轻松又随时充满勇气。
不只是甜,还让人感觉情之所深,只有你。
只要身边有你,人世间所有的事都是小事。
水平可以说很高
KC的角色一出场就很law霸,人物性格和造型都很像,KC的演法也如出一辙,不过当年对怒火街头其实无感,这部的焚爷还是挺喜欢的。也是第一次见到钟嘉欣比较自然的表演,Eman这个角色不错。尾收得很赶啊,有一种急匆匆交货的感觉。还来了个跨越二十年的救赎。PS以前TVB一部剧里英文插曲很多的,白色强人里一首英文歌用到底,这部也是…
这个阵容,爱了。
比十年前的36小时第二部好看,香港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很先进,医疗人士都很专业,还有,香港很美。第十集张宝儿颜值爆了,第十二集康华出来了,还是那么美,钟教授在普通人眼里可能不是好人,但在单位里绝对是个好领导。第十九集张宝儿片尾特写,第二十一集剖腹产手术能看见胎儿断脐带,绝对是华语电视剧首次,第二十三集张宝儿绝美侧脸。
钟嘉欣好美啊 !!!
能被爱着是无需运气。大结局冲上五星!太感人最后一场手术。
在我心中,还是没有超越机智的医生生活
很温馨演员很喜欢,TVB式温柔
磕cp
尬
好了24集,最后一集突然来个急刹车,急忙忙结束了。这不是烂尾了,是没有尾巴。
太多情怀分了吧……职场剧的确是要比内地的好很多,但跟它自己比真是进步不大。
3.5精英剧
超级温情脉脉的一个剧,里面每一个人都很暖很正能量,嘉欣bb的主题曲道尽了全剧主旨“你要好好懂得珍惜自己”。锁定2021tvb最佳剧集。
TVB年度最佳
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基本利益来过度关注少数群体,这只能作为个人选择,而不能作为公权力的选择。
开局很漂亮,叙事稳健节奏明快,人物形象鲜明,矛盾也设立得很有看头,除了一件接一件的儿童病患事件,还有高层争端和理想理念的争端,除此之外还有贯彻二十年的手术悬案,看头不小。郑嘉颖演起了医界law霸,贱萌与严肃来回切换,马明则是另一个YT,通晓医院斗争却不失为一个好医生,钟嘉欣久别归来,状态不错,周家怡目前好像没什么发挥空间。 在医疗剧方面,TVB还是有些底蕴的,现在只求不要搞太多的n角恋,也不求像《白色强人》那样注重社会议题,也不用像《on call》那样成为饱含人文关怀的群像佳作,只求认真对待行业。只要质量保持前几集,《星空下的仁医》会是今年港剧最佳(换句话说今年没几部能打的)。顺便吐槽一下为什么TVB里的医生大褂不用扣扣子,是导演只顾耍帅还是香港那边和我们这边不同?
以为TVB职业剧还能保持水准,没想到剧情和人设居然可以这么离地。院长居然可以两年都没有做过手术,也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医疗器械居然没有官方审批和质检,国外报告了医疗器械问题,一众医生作为专业人士日常关注业界信息,居然都不知道,反而孤儿院院长机缘巧合知道。一个公立医院建造儿科大楼的项目居然可以那么儿戏地变来变去。把公立医院和私家医院对立起来。医院的手术室安排居然没有规章随便安排,要知道手术准备工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好的呀。医生角色严重脸谱化,除了主角团和实习医生外,其他医生都是坏人,在会议上提出没有必要并且毫无专业水准的质问。主角团医生罔顾医疗道德和法律,违反手术同意书进行手术,擅自改报告。感情线莫名其妙,而且人物性格反复无常。硬加的看星设定很多余,不但和剧情主线不相关,也对人物塑造没有帮助。
连续看了两部医疗港剧 这部明显比白色强人有诚意多了。我其实挺喜欢阿焚这种人 对小朋友有耐心有爱心 对社会不公事却嫉恶如仇,相反况丛昕这种就虚伪多了 一方面想要获得掌声 自己做法却不纯粹。钟嘉欣我对她彻底路转粉 她第一集在焚爷和Amos搞不掂的情况下突然出现 三剑客合力做好一个手术 真的有被感动到 如果可以重头再来 我也想做一个外科医生 救死扶伤 是真真切切可以救人的那种。实习生们虽然演技都一般 但有两个女的还挺漂亮的 里面的小孩子都挺漂亮可爱的 看到他们被医治好我也替他们开心 只是 最后天台大家都双双对对拥在一起就有点不喜欢了 什么时候能不只谈情说爱地拍剧 港剧才是真的崛起。
TVB的职业剧果然还是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