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利己主义

エゴイスト,爱是自私(台),爱很自私(港),Egoist

主演:铃木亮平,宫泽冰鱼,阿川佐和子,中村优子,和田庵,柄本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利己主义》剧照

利己主义 剧照 NO.1利己主义 剧照 NO.2利己主义 剧照 NO.3利己主义 剧照 NO.4利己主义 剧照 NO.5利己主义 剧照 NO.6利己主义 剧照 NO.13利己主义 剧照 NO.14利己主义 剧照 NO.15利己主义 剧照 NO.16利己主义 剧照 NO.17利己主义 剧照 NO.18利己主义 剧照 NO.19利己主义 剧照 NO.20

《利己主义》剧情介绍

利己主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已故小说家高山真的同名自传小说,主人公浩辅(铃木亮平 饰)14岁母亲去世,来到东京成为时尚杂志编辑的他一直用华丽的衣装作为保护自己的铠甲。这时他遇到了对自己的美不自知的龙太(宫泽冰鱼 饰),从此卸下伪装,领会了爱着别人的喜悦,而他同时也扪心自问,这到底是不是一种自我满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龙珠·改泡芙小姐信徒半夜不要照镜子无脚鸟埃米尔的女朋友佳偶天成我命中注定的人雾柳镇五路追杀令最爱女人RPG五星酒店谋杀案硬汉奶爸变体我的医妃不好惹3荒凉山庄重案组第一季雪域迷城黑色弥撒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一季卡布里尼西游记女儿国裸婚之后特工任务从民工到明星兰花香蕨草少女的白日梦伪恋麻辣冤家

《利己主义》长篇影评

 1 ) “利己”从何谈起?

剧情前后割裂,仿佛像是一个电视剧的第一季和第二季。

前一个小时算是走了一遍bl剧情,后一个小时是出于愧疚而孝敬,如此看来,前一个小时更像是一个铺垫,而这显然有点超时了,但好在前面拍的也很唯美,当个bl剧来看也很不错。

看了几篇剧评我才知道为什么我没品出来“利己主义”,大多都是在说:浩辅出于自己的占有欲而让龙太放弃高薪的牛郎工作,去做普通但低薪的工作,最后导致龙太过劳死。

首先,你必须先认为做牛郎是一件合法且平常的工作,这样当浩辅请求龙太换工作时你才能觉得浩辅是自私的。

但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浩辅是自私的,龙太本身也不想做这工作,是浩辅给了他勇气和开始新生活的可能性。

龙太对浩辅说“他终于可以告诉妈妈自己是做什么工作来养活自己的了”,对他妈妈说“浩辅让他发现这个世界不全是地狱”,说明他觉得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并不是幸福的,虽然能养活自己和母亲,但是不快乐地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明明是浩辅让龙太的生活重回了正轨。

其次,你必须认为情侣之间不应该要求对方身体exclusive to each other。

虽然现在有很多开放式关系,但是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必须接受开放式关系,这是个人选择,没有什么优越的。

而且在这里,其实浩辅并没有对这个做出表态,是龙太觉得自己在做牛郎而不能和浩辅在一起。

综上,我并没有感受到“精致的利己”,只是听着三个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2 ) 爱是自私

1,冰鱼第一次出现,淋了雨,头发湿湿的,好像一只有点可怜的小狗。

但他还带着即使不是刻意还是有点灿烂的笑容说对不起,就在那一刻我没有抵抗力。

2,对于gay 来说健身教练真是个好工作。

3,原来冰鱼是钓系。

4,两个都是帅哥,怼脸拍再合适不过了。

5,以前觉得冰鱼不能笑,一笑就破坏了他的忧郁感。

现在觉得冰鱼笑或不笑一样都有破碎感,反而笑得越灿烂越破碎,也可能和这部电影注定be 的基调有关系。

6,想亮平,想冰鱼,想着想着就变成一直想冰鱼。

7,和爱人约好 满怀期待的做某件事,当天独自等待,独自期待,然后等来的却是爱人死了的消息,太残忍了。

8,对于亮平,爱太短暂了,余生也太漫长了。

 3 ) 人间真善美!

浩辅:“我喜欢你,我理解你为妈妈而工作,我包养你!

如果还不够,我们在做其他工作,如果这样还不行,那我放弃。

”这是多爱一个人才能说出的话,做出的事!

龙太答应了浩辅,小两口的幸福且辛苦的日子,日复一日的过着,龙太突如其来的离世,让我太意外了。

浩辅代替龙太,继续照顾妈妈,生活也依旧继续着。

男朋友妈妈住院后,浩辅推妈妈出来溜达,妈妈说:我很喜欢你,我想你也爱着龙太和我吧。

浩辅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妈妈说:你不需要明白,因为我们认为那就是爱。

❤️❤️❤️我习惯了用名牌华服包裹自己,遇见他才学会脱掉盔甲。

他习惯了赤裸流连在别人床榻,遇见我才懂得穿上自尊。

送他的牛仔服明明不合身,睡他的床榻明明最难眠,他却是拯救我的天使,我也是他拾起来的硬币。

你没有会错意,对你们都付出了爱,因为爱有利己主义,所以爱你们我才能获利,才能从地狱获得阳光。

ps:部分来自豆瓣

 4 ) 观后感|探索爱的延伸,同性电影迈上新台阶

*更新2024年主演的见面内容在后面*#HKIFF47 第6⃣️场没想到电影节之旅结束之前还给我蹲到一场日本导演的映后!

我又是第一个提问(真的很爱干这种事),签名也get到了,圆满完成任务!

与片名《利己主义》的印象不同,这竟然是一部温情片。

而且关于这部片的宣传中也从未提到,它不仅仅是讲同性爱情,其实也讲到了亲情。

不知道什么是爱的时尚编辑,在遇到了爱情后,又收获了亲情。

而他之所以能得到他人的爱,皆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爱。

即使他声称不懂爱,只是出于自己的任性,把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别人。

明明看起来更像是利他,片名却偏偏是《利己主义》。

一开始我还觉得难以理解,反复琢磨那句“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

”“这样就足够了。

”终于联想到了其他的作品,《继母与女儿的蓝调》里有过类似的表达:“你想把你想要的东西都给我,这种感情,大家将它称之为爱。

”即使做一些以自己为出发点、看似自我感动的事情,其实也能够在他人之间传递感情。

挺好的不是吗。

男主角所缺失的,终在延伸的关系中得到救赎和修补。

这样就够了。

再次要赞爆铃木亮平的演技,真的太有意思了!

俏皮的小表情、有故事的眼神、放在胸口的手势、自恋地演唱、细致地画眉,都逗得观众哄堂大笑。

还有跟基友们的闲聊,据说都是自由发挥,台词真的自然又幽默。

“你好歹也努力一下。

”“我努力了呀,我真的很努力了,就是忍不住。

”“你忍得住,你不就忍住了‘不吃’吗。

”“不是呀,你看那个薄饼明明就放在眼前,不知道怎么就不见了。

”“就是抛物线一样落到嘴巴里不见了呀。

”和宫泽冰鱼之间意外的很有化学反应,两个人都很会演,每当看见恋人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你这是什么意思?

买东西的回礼?

”“不是的。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斋藤先生真是魅力十足。

”看到天桥这段大家都被甜笑了。

还要感谢导演拍了很多亮平的后脑勺、脖子、尖耳朵。

就算看不见表情,也完全不影响传递情绪,真的很棒。

总体而言是一部后劲很足的电影,总觉得没看够,又意难平。

映后氛围很欢乐。

结束后还有几名男影迷拿着原作小说给导演签名,早知道我也应该买的……不过还好我签的早,据说后来都在外面排长队签名了…最后灵魂发问: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铃木亮平!

#亚洲电影巡回放映-第17届亚洲电影大奖-精选电影《爱很自私》松永大司、铃木亮平、宫泽冰鱼影人见面没想到居然实现了去年随便许下的一个愿望!

去年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因为电影的后劲实在太大了,就让人特别想见见主演铃木亮平。

但是这部片本来就是2022年的,已经上映很久,从来没想过会有机会在香港再看到它返场!

而且!

这次它居然还带来了铃木亮平!

从前年开始变得很喜欢他,觉得演技看着非常舒服,而且有种优雅的气质。

算了算也看过23部他的戏了,索性还是比较劳模,多拍多看。

上次看完后很认真地结合导演的一些回应写了影评,这次听完分享后,发现跟之前的理解基本大差不差,没有特别想补充的了。

所以影评的内容欢迎看回之前的。

开始前先闲聊了一会。

亮平说昨晚第一次吃了火锅,那么多调料就已经把他给搞不会了。

还第一次吃了牛蛙,感觉甚至比河豚还好吃。

进入问答环节,问到导演演员是如何思考去拍摄作品和扮演角色的。

亮平原本只知道🏳️‍🌈这个词但不太了解,这次要演这个角色,他先是做了一些research,但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所以又接触了很多这个群体,去了解他们如何聊天,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花很多时间跟他们待在一起,这样去学习角色塑造。

宫泽冰鱼此前演过一部同类型的《His》,但他觉得自己的表现还有很多不足,所以接到这个offer,他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磨练自己,而且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是gay,他也因此跟他接触的时间更多了。

导演则是在疫情期间,想为疫情下失去了许多、感到孤独的人们创作,碰巧遇上制作拍摄这部片的机会,才能拍出这样让人有共鸣的电影。

有人问到这部戏中主角浩辅的爱到底是大爱还是自私。

导演笑言香港观众的问题都很尖锐,他的解读与龙太母亲的“只要我们认为是爱,那就是爱”一致,认为爱与自私是并行的。

亮平讲了他对浩辅这个角色的理解。

他在演的过程中也经常在疑惑,浩辅有没有可能是把他早年失去妈妈的这种遗憾投射到了龙太身上,他对龙太的感情真的是爱吗,还是对他妈妈的赎罪?

甚至在龙太死后又把这种感情投射到龙太妈妈身上。

而且对方是否是被他逼迫着接受他的爱,他们真的有感受到爱吗。

他一直无法确定。

但是到了故事结尾,龙太妈妈对他说了不要离开我,他觉得那就是爱传达到了吧。

他认为只要是爱,当中必然有自私的部分。

当两人的Ego碰撞时,就会擦出爱的火花。

总觉得亮平讲这一段的时候眼睛都有点泛泪光。

后来我一直顾着观察铃木亮平手里的奖杯,忘了还问了些什么了…没问几个问题,主持人就说时间差不多要合照了。

亮平一激灵:这么快?

导演说:再问一个短点的吧!

然后又问了一个拍什么场景印象比较深。

就讲到浩辅要给钱龙太妈妈,龙太妈妈不收这一段。

两人一来一回真的演的很好,阿川佐和子真的演出了那种,你都以为她真的可能要收下了,但是她就一直不收的那种拉扯感。

最后的最后,亮平还主动说了这部电影对他最触动的地方,是他了解到原作者高山真,在中学时发现了自己的性向后总是想着要寻死。

他觉得造成这种想法的,绝不是高山,也不是和他一样的这些人的错,是日本、是世界、是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困境。

所以他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告诉了大家,会有把这样的题材拍摄出来的电影,让大家了解、看到这些群体。

亮平和冰鱼在快结束的时候被引导着比心了,真是很可爱的互动。

气氛一直都很欢乐,我只能说坐前排真的很爽,所以注意力都没怎么放在听而是放在看上了。

 5 ) 【翻译 | 导演采访】“关于是否是爱,只要接受方认同那是爱就可以了”松永大司执导、铃木亮平&宫泽冰鱼共同出演,一出探寻爱之本质的爱情故事,电影《利己主义者》松永大司导演采访

发布日期:ぴあ関西版WEB 2023.02.10采访·撰文:华崎阳子原文链接:https://kansai.pia.co.jp/interview/cinema/2023-02/egoist.html翻译:雑食家

松永大司导演曾执导电影《卫生间的圣母像》(注:トイレのピエタ)。

本次,他基于高山真的自传性小说《利己主义者》,在铃木亮平&宫泽冰鱼的共同出演下,执导了电影《利己主义者》。

本作将于2月10日(星期五)起,以影院シネ・リーブル梅田为首于全国上映。

电影主人公为隐藏gay身份、幼时成长于农村、现于东京自由生活的编辑浩辅,以及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贴补家计而身兼数职的私教龙太,电影描绘了二人相知相遇,互相吸引的经过。

主人公浩辅由铃木亮平出演,龙太由宫泽冰鱼出演,阿川佐和子饰演龙太的母亲。

在电影上映前,导演松永大司与我们讲述了他的这部作品。

—这应该是您作为导演第一次如此切实地描摹一个爱情故事。

您是否能谈谈,是原作的什么地方吸引了您呢?

最初是制作人跟我说,希望我读一读原作。

gay这个主题首先是吸引我的一点,另外,由阿川女士扮演、龙太的母亲妙子有句台词“关于是否是爱,只要接受方认同那是爱不就行了吗”,她的这句话打动了我,我便有了把这部作品拍成电影的想法。

在构想过程中,因为考虑到如果不切实描绘浩辅和龙太间的恋爱,两人的感情就难以作为故事成立,所以认真地描摹了恋爱的部分。

—在呈现恋爱方面,您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我希望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感到心动。

不仅仅是恋爱开始的瞬间,两人在浩辅家里第一次SEX之后,有一幕场景是浩辅很犹豫要不要去阳台目送离开的龙太。

最初的剧本里其实并没有这个场景,是现场加上的。

为了让观众能感到电影中的两人是在恋爱,这次拍摄的时候关于这点考虑了很多。

—那么,在直截地描摹同性恋时,您最重视的是什么呢?

不管拍摄任何题材,我都会在剧本阶段收集各种资料,在此之上为剧本增添新的元素。

在这点上与拍摄其他作品时并无二样。

不过这次我还特别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自己是拍纪录片『ピュ~ぴる』(注:性少数题材)导演出道,又有gay友,就觉得自己很了解这个群体。

我当时想的是,不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想当然,而是要仔细地花费时间,摆正心态、从零开始收集材料,进行调查,假定自己仿佛对那个世界一无所知,在此基础上去进行拍摄。

—在此前提之下,创作剧本阶段,原作的哪个部分您判断下来应该需要重点描摹呢?

这部小说是高山先生的自传性作品,所以我基本将重点放在描摹登场人物的感情变化上。

原作有很多独白部分,但我并没有选择将它作为角色的心声投入电影之中。

所以,如何在没有独白的情况下讲好整个故事,我在剧本阶段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希望观众观影时,能够感受到虽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故事内容还是与原作保持一致。

另外,这次在电影主题之外,也思考了很多关于表现方法论的问题。

—电影开头以铃木亮平先生饰演的浩辅在摄影棚参与照片拍摄的工作场景引入,后接他与gay友们的酒会和回老家的场面。

通过这一开头,可以很快了解到浩辅的为人。

请问这也算是方法论之一吗?

外景选景中发现那个摄影棚时,我就想着要在这里拍个一镜到底。

有这个想法其实也是因为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我重看了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穿普拉达的女王》。

那部电影拍得很好,在电影开头就悉数展现出了安妮·海瑟薇的生活和为人。

—我明白您说的。

对于电影来说,如何以影像的形式向观众介绍角色,这点非常重要。

因此这部电影选择以开头的一镜到底,展现铃木亮平饰演的浩辅对服饰的思考、工作内容和性特征。

之后又采用了各个场景一镜到底的电影拍摄风格。

为了让观众能够明白这部电影的主题,我有注重在开头塞入很多内容。

在老家的样子、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样子、工作的样子,通过不间断地将这些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浩辅的形象,我在这点上做了不少考量。

—也就是借助这一开头提示了电影的方向性是吧。

虽然我不清楚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这一点,但我的确是想着在这里展现出摄影机持续追逐登场人物的拍摄风格。

在此处便已经提示出了整部电影都会是这样的风格。

—您是在写剧本时,就想着要用一镜到底的形式拍摄了吗?

写剧本的阶段还没有想到要用一镜到底。

是外景选景后,加上考虑到拍摄天数等现实性因素后决定的。

原本其实也提出了自己希望使用手持摄影机,电影风格则参考达内兄弟(注:Dardenne brothers)的《他人之子》(注:The Son)这部电影。

一镜到底拍摄时,拍摄技巧、导演、演员的力量,需要各方全力配合。

不过相对非一镜到底、分别拍摄多个镜头的形式,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的确如此。

比如在居酒屋和朋友交谈的场景,拍一次大概会花费2025分钟。

一个场景会拍上几遍。

不过相比之下,如果是分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这类多人场景,反而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我跟摄影师也说了,希望能拍出一镜到底就可以成立的影像。

因为我拍纪录片的时候是自己手持摄影机拍摄,有感受到在摄影机拍不到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表现,所以反向转化摄影天数、时间等各种不利条件,将电影基调定为纪录片风格。

—各个场景都一镜到底的纪录片式拍摄风格,让我在观看时获得了一种非客观的、贴近登场人物主观感受的观感。

您最开始说我有切实地拍摄恋爱,关于“切实”这点,如果拍得手法变得再客观些,观感应该就会完全不同。

而且我采用的拍摄方式,是一种让人感到仿佛身处人物近旁的特写手法,也是因此才会有“切实”拍摄之感吧。

不单单是内容和主题,采用的拍摄方式也可以将观众完全带入电影之中,所以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在这层意义上,也可以说铃木先生和宫泽先生的搭配简直如画一般。

让这两位搭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结果论而言,我挑选的男性主演大多身高都很高。

可能是因为我喜欢个子高的人(笑)。

这并不是说我讨厌个子矮的人,但两者在画面中给人的压迫感完全不同。

关于两位演员的选角,是因为我觉得在外表上不要有身高差应该会更有趣。

浩辅和龙太在经济和性格方面各不相同,但我希望两者在外表的呈现上都干练挺拔。

—原来有着这样的理由。

举个例子,浩辅在公寓上方挥手,龙太在下方挥手,这个场景其实象征了经济能力的差异。

我有非常注意描摹这样的部分,但在身高方面,还是希望二人是相近的,不想在外表上就显现出高低关系。

虽然二人的背负之物和生活水平都完全不同,但并肩而立时,还是不明示这样的区别为佳。

—这是因为导演您希望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这样去处理的吗?

如果将原作直接转换为影像,在视觉上直截地展现二者的关系,我觉得很可能会导致观众失去思考的空间。

其实人也好世界也好都是复杂的,所以在身高上可以处理得更自由一些。

另外就是,两位真的都是受摄影机喜爱的演员,这点也有很大的关系。

—龙太和浩辅在一起时展现的笑容,破坏力特别强。

是宫泽先生特有的色气和清纯感并存的笑容。

每个人不都努力生活着吗。

不管怀有怎样的烦恼,不管如何辛苦,都需要工作,需要赚钱。

其间还经历了疫情,苦痛的人很多,但大家都努力着。

怀抱痛苦的人,他们的笑容更能击中人心,所以我没有给他设计充满悲壮感的表情,基本上收入镜头的都是愉悦的表情。

而当屏幕映现出表情背后的真实境况后,因为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所以我想大家肯定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象。

—我还没见过宫泽先生如此笑容满面的电影,真的是非常新鲜的体验。

不仅是笑容,不管什么时候见冰鱼,他都是一副漂亮的面庞。

我认为这是他所拥有的人之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认为最好把它收入镜头之中。

龙太天使般的纯粹单纯,其实是冰鱼原本就有的特质。

我就想在电影中也呈现出来。

—刚刚您说到,阿川女士扮演的龙太的母亲妙子说的“关于是否是爱,只要接受方认同那是爱不就行了吗”,这句话打动了您的内心。

是这句话有给您什么感悟吗?

明明很多事都只有当事人才明白,可周围的人总是随意地去断定事情的好坏、幸福还是不幸。

说到底,这些事都只有本人才明白,并不是他人可以说三道四的。

老是想着去帮别人下定论,这种人我觉得真是多管闲事,闲着没事干。

日本人总是对需要关心的事毫不关心,而对无需关心的事处处关心。

特别是疫情期间,我越发感受到了社会的窒息感。

表面上,浩辅展现出的爱情仿佛像是他在用金钱购买什么一样,但3位当事人都觉得没问题的话,那不就行了吗。

这点非常重要,我也想将这一讯息传递给当下的日本。

—《利己主义者》这一标题也让我在观影时进行了许多思考。

观看后,我觉得自己对“利己主义者”这个词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

所以在最后,我又一次把标题打在了屏幕上。

看过亮平非常精彩的表演后,当“利己主义者”这个标题再次出现,这时的感受会和电影开头看到“利己主义者”时完全不同。

这就是电影表达的趣味之处。

“利己主义者”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都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但看完电影后,虽然的确会感到主人公是利己主义者,也希望大家能够尝试思考这个词到底是否负面。

—这样说来,前半部分两人的交往,到了后半其实是以另外一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呈现,在整部电影中,能够感受到前后的联系。

特别是电影末尾浩辅捡零钱的场景,让人看着觉得心中有某种情绪即将涌出。

这也让人感觉十分具有电影的味道。

我在电影各处都有散落各种细节。

正因为观众是在大屏幕前观看电影,所以我增加了电影的讯息量。

此处特意没有拍近景,也没有插入回想片段,但我依旧认为这样绝对没问题。

我对工作人员也说了要“相信观众”。

我也希望观众在寻觅到电影中各种联系时,可以品味到发现的喜悦。

意识到前后联系时,大家肯定会惊叹“哇—”不是吗。

我非常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这样起鸡皮疙瘩的瞬间,所以如此进行了处理。

—好几个地方我都在心里“哇—”了。

说起来,浩辅掉零钱的那个场景,其实他是在自动贩卖机前买水,但镜头中完全没出现自动贩卖机。

但是还是能看出来他是在自动贩卖机前买水不是吗。

负责拍摄的池田(直矢)当时有问我“要不要给自动贩卖机一个镜头”,但我希望持续拍摄亮平的脸,所以回答“之后加上音效,观众就能够知道是自动贩卖机了,还是重点拍铃木亮平的脸吧”。

结果,倒是有不少人说“那个场景虽然没有把自动贩卖机拍出来,但能够看出来呢”。

那处的拍摄方式,其实就展现了这部电影的风格。

—我感觉好像都拍到了自动贩卖机。

因为能够看出来是在自动贩卖机前买水,所以才觉得好像拍到了,实际上完全没有拍进镜头。

后期加入了在自动贩卖机买水时的咔嚓咔嚓咔嚓声,以及叮呤咣啷的找钱声音,所以能够明白是在做什么。

人的大脑会帮助补全整个场景。

—如此说来,虽然这部电影不算好懂,但在情感方面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原作的独白可以看作转化为了演员的表情。

我们拍摄的是人物的脸、人物的感情,制作总体是比较简洁的。

剧本也是以之后会增加内容为前提创作的,所以最初非常简洁。

亮平读剧本的时候甚至有问我“是不是太简洁了一点”。

我回答说“希望你相信我。

因为我想在排演时进一步完善”。

虽然亮平还是疑惑“能做到拍剧本上没有的内容吗”,我依旧回答“我想在拍摄现场增加内容,希望你相信我”。

之后进入排演阶段,他终于理解了我的用意,说“导演说的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啊”。

—您是在这部作品之前就与铃木先生有交往吗?

我与亮平认识时间很长,在我成为导演前,在亮平成为演员前就互相认识。

我们曾互相聊到,我说“未来某一天我想成为电影导演”,亮平则说“未来某一天我想成为演员”。

拍这部电影最初的镜头时,因为不希望氛围太过低沉,亮平有过来对我说“你还记得那时候的事吗”,我说“记得哦”。

“我们俩真不错啊”“是啊”,两个人就这样在角落互相聊着这些。

—可以说是跨越10年梦想终于成真了。

这期间当然也有深入的交往,15年?

应该10年以上了。

其实在拍摄每一部作品时,我都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但这次因为是和亮平合作,在此之上我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听您这么说,感觉又可以从崭新的一面来观看这部电影。

不仅是亮平,冰鱼也是,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信任我、追随我,这点真的是感激不尽。

另外,在宣传方式上其实也是一样。

主视觉图中我也并没有选择彻底露出两位的脸,因为我认为绝对是设计成美与冲击感并存的视觉会更好。

正因所有人帮助我实现了我的个人坚持,我也希望上映后能获得好成绩,回馈这一切。

—提到宣传方式,在提供给媒体的新闻稿中,附有一份“LGBTQ+用语集”,其中记载了必须注意使用的表达等内容。

这也是我提议的。

这次我们邀请到了制作LGBTQ+用语准则的松冈先生帮助监修电影,由此感到,包括我们在内,其实各大媒体也是肩负着正确使用词语的责任的。

虽然很感谢各大媒体有心,考虑到采访时间有限无法去纠正一个个词语,所以提出希望在看完电影后进行采访,但如果进行采访的一方没有具备最少应有知识,将很难触及作品的本质。

所以我提议制作可以促进双方共识的用语集,请想要进行采访的媒体首先阅读这一用语集,在这基础之上提问。

—拍摄这部电影后,导演您内心对利己主义者这个词的感受是否有所变化呢?

我认为选择导演这一职业的自己非常任性。

当需要进行选择时,我总是会优先我自己想做的事,优先制作电影这件事,结果给周围人添了麻烦。

但是,我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持续制作真正优秀的电影,拿出成绩,给周围人带来良好的感受和体悟。

所以,关于利己主义者这个词,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与这部电影一样。

无法珍视自己的人,也无法珍视他人,因为我怀有这样的观点,所以对剧中阿川女士饰演的龙太的母亲说的话也会深有同感。

如果我过去对利己主义者这个词的感受是否定的,那电影的切入点肯定也不会是现在这样。

应该说是我的想法正好与原作书中的观点相近,所以我对利己主义者这个词的看法并没有改变。

—我非常理解您的意思。

我拍不出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所以我想应该是自己的思考就正好居于原作之中。

 6 ) 裹在温情下的精致利己

生肉硬啃完,第一感触铃木亮平演技了得!

脸上流露的小表情,形体小动作,表演浑然一体,不着痕迹,铃木的演绎真的打动人心,比如浩辅打电话约龙太去看海,到妈妈接电话时表情语气的自然转换,听到噩耗后的瞬间哽咽,眼里泪光闪现,还有龙太葬礼上,跪在地上几次起身不成,肩部的身体的颤动…这些镜头,表达的细致入微,让我立刻感同身受,凄然泪下,演技真的好厉害!

相比之下,宫泽冰鱼,感情表达层次稍显简单,凭此片获得亚洲电影最佳男配,还是差强人意。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电影,对利己主义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足够引起思考,激发讨论。

前半段,俩人的互动看着非常舒服,有化学反应,氛围也好,可以说赏心悦目,没想太多,当做bl爱情爽剧看着,结果突然龙太累死了!

龙太的死给我冲击太大了!

以至于后面浩辅的深情,照顾妈妈,跟父亲和解…影片用了一半的篇幅,呈现浩辅的自责,忏悔,补偿和自我救赎,我一直被悲伤笼罩着走不出来,竟然没有被这些感动。

由于这是来自于的真实故事,作者深刻反省的利己主义究竟为何物?

于是,再次复盘前半段两人的相处,感觉就不一样了,然后一点点把浩辅藏在温暖爱情下的自私,拖了出来…其实,浩辅爱龙太,对他提的要求,看似是对龙太好,但归根结底为了满足自己情感的舒服愉悦,为了完全占有他,就是精致利己的表现。

爱一个人,把自己最好的,最想要的,都想给对方,我们称之为深爱,龙太爱浩辅吗?

爱!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钱,是母子两人的生存和母亲癌症治疗的高额药费,但为了爱情,他放弃了来钱容易且快的,选择了去做挣得少下苦力的,龙太等于为了爱情,搭上了自己和母亲的命,这不是真爱是啥?!

反观浩辅,时尚编辑,中产阶级,对他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面子,人脉资源,还有就是钱。

在跟龙太的这段感情中,面子损失了吗?

没有!

电影里没看到他把龙太介绍给他的朋友,家人,俩人的爱情完全是没人注视的地下情,在浩辅潜意识里,还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虽然龙太不做鸭了,但俩人阶层学历身份还是有沟壑,在时尚圈同性恋没啥,反而是有个性的象征,可能浩辅觉得找了个底层男朋友会被朋友们歧视吧,影片里没看到有主动破解的意愿,这段关系没有走向光明正大的趋势,长期来看,无人注视的地下情,终究会因为违背了爱情的坦诚而没有好结果。

浩辅是有人脉资源的,我耿耿于怀的不是龙太死了,而是活活累死的,真不能接受,导演为了点题,太狠了!

浩辅为啥不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人脉眼光,培养下龙太,做点别的能做的工作,时尚圈学历是必要条件吗?

龙太身形好,相貌出众,又年轻,不就是时尚界需要的吗?

可惜影片里,也没看到浩辅有半点这种念头,当龙太搬砖后跟浩辅约会,每次坐在沙发上精疲力尽睡着了,我看着都好可怜,而所谓深爱着他的恋人在干嘛?

就只会一边爱意满满抚摸龙太盛世美颜,一边美滋滋…难道不心疼恋人吗?

这特么是爱吗?

是占有后的满足感吧?

浩辅是有些钱的,为了让龙太放弃赚快钱的龌龊职业,而补贴20万给龙太生活,20万元不算太少,但对需要支付母亲高额治疗费的龙太来说,作用聊胜于无,而对浩辅来说,不影响生活质量的钱而已,明知道龙太做鸭就是极度缺钱,给这点,还自我感动的不要不要的,哎!

为了配上这段爱情,底层的龙太做了最大的妥协,把母子两人的命都搭上了,而浩辅牺牲了什么?

面子,人脉,钱都没啥损失,只是付出了最不值钱的荷尔蒙。

为了这份爱情,一个是在不伤筋不动骨的基础上拿点包养费,另一方是拿命来赌。

龙太死前最后一次约会,临走前,龙太很认真的问浩辅,你喜欢我吗?

他已经精疲力竭了,但靠着相信对方是真爱自己的信念,在苦苦地撑下去[流泪] 至于浩辅在龙太死后坚持照顾龙太妈妈,也是因为对龙太的眷恋和心安。

知道龙太被累死的,浩辅非常自责内疚,因为他是有责任的,龙太妈妈体弱多病没有经济来源,龙太是家里的顶梁柱,龙太一死,家就完了,浩辅照顾龙太妈妈,一方面弥补自己的愧疚和对龙太的不舍,一方面龙太妈妈的善良慈祥,让浩辅找回了失去多年的母爱,这个举动可以让自己心里稍微好过一些,是补偿,是对自己的救赎,而不是什么人间大爱。

龙太被累死,确实对我冲击太大了,哪怕换个死法,我都理解不了导演通篇阐述的利己主义。

龙太身不由己选择做鸭,好皮囊加上好技术,但内心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遇到了浩辅,不嫌弃他的过往,对他用情至深的高富帅,劝他从良,愿意补偿部分钱给他贴补家用,为了回馈这份爱,龙太心甘情愿的下着苦力,这何尝不是一种利己主义的表现?

只是他为一己之私而耗尽了自己,所以最后的结局是冥冥中注定的… 所以啊,跨阶级的爱情,就不要想了,不能被注视的爱情就不要谈了,为了那点爱情自毁前途的事就不要做了,人得先利己才能爱人,不然会累死的。

 7 ) 从利己到利他

⚠️大量剧透预警⚠️建议看完影片后阅读—————————一开始会非常好奇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因为从小红书的一些预告片段来看,是两个非常温柔的人相爱,而且相处得非常温馨和甜蜜,在我看来跟利己主义四个字完全挂不上钩。

但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以及看过的一些短评之后,让我有了一些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可以撕掉同志电影前面的两个字“同志”,因为这部电影探讨的更多是爱情本身,同志的要素其实在里面处理的非常自然,而且关于自我接纳与父母接受的内容没有过多的笔墨去描述。

那回到这个电影名字本身,利己主义,带着短评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一开始也会觉得男主浩辅,在提出包养龙太的时候,给到的钱其实是少的,不足以覆盖龙太和他妈妈的生活与生病治疗费用的支出。

当时我会觉得纯粹就是浩辅想要占据龙太而提出来的。

因为钱不够,龙太想要补贴更多的家用,但是由于学历比较低,就只能白天做一些搬运的苦力活,晚上做洗碗的工作,最终导致了过劳死亡。

我非常的难以想象一个 20 多岁的年轻人过劳死是一种怎样的概念,就是他的身体所承担的劳苦到达了一种怎样的程度。

我也因此会产生一个疑惑,像龙太之前所说的,要是没有遇到浩辅,他纯粹靠卖身还有日常的打工,会不会就不至于这么辛苦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还有当浩辅自作主张提出买车时,大头浩辅出,龙太每个月出一点的时候,龙太是否会觉得有压力?

但仔细想一想,首先两个成年人,当浩辅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之后,答应每一个月支持龙太人民币一万多的费用,当然这其中还包含了情感的砝码,龙太是答应了的。

一开始我在猜想,龙太是不是硬着头皮答应的?

但后面龙太妈妈说龙太非常感谢遇到浩辅,原来生活不是地狱。

是啊,有谁会想要做着卖身的工作?

当时想把龙太拉出来的就只有浩辅了,即便龙太清楚自己需要非常辛苦工作挣钱,但他的内心是真心地开心的。

但可怜龙太一直这么委屈自己,没有跟浩辅主动说起工作及身体的状况,以至于过劳而死。

其实,我能够理解龙泰没有主动提出的原因,因为作为自己是接受的那一方,还要再提出更多的要求的话,会显得非常的无礼。

加上龙太可能觉得在自己这样的一个条件下,还有人爱他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他不敢再奢望能够得到更多。

而且从他前几次非常推脱的,将旧的情况下,接受了浩辅的支持,能够感受到他自尊心非常强。

他能够感受到与浩辅之间存在的阶级差距,这个差距就是他想通过非常辛勤的工作弥补,却也弥补不来的,甚至因此丢掉了性命。

影片后面看到浩辅的存款,发现他是尽了自己的能力去帮龙泰了。

加上这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约定,不能单方面评价浩辅是利己的,责怪他引发了最终的悲剧。

要追究利己的体现,就是他并没有真正地站在龙太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并没有全面地、主动地了解龙泰目前的一个家庭的情况。

他作为一个时尚编辑来说,他看着龙太去做这些苦力活,并没有给龙泰介绍工作。

可能就是因为:一、没有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

二、浩辅自己想要维持自己表面的光鲜亮丽,不想去麻烦别人。

三、他可能会考虑到龙泰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人,而没敢主动提出。

不过,最后浩辅主动承担了照顾龙太妈妈的一个责任,说白了这个责任他并不用去承担,但他竟然这么做了,这反而是利他主义的一个体现,他甚至还提出了要跟龙太妈妈住在一起,这对于一个单身同志来说,是非常能够体现诚意,而且让步非常大的一个举动,因为表示他放下了再去认识新的朋友的可能。

这让我对他改观了。

所以我会更加困惑,究竟这个利己主义讲的是谁?

讲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定义?

但其实我会发现利己和利他其实很难辨析清楚。

谁能够说爱情一开始不就是出于一种利己想要占有对方而出发的行为,而当两个人相爱了之后,双方为了这个承诺,为了彼此共同的生活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甚至承担了原本不属于他的一些责任,这算是从利己转变成利他了,这就像浩辅的爸爸所说的: “毕竟相遇相爱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没办法,所以只能一起过下去了。

现代人的爱情有多少能够做到这种所谓的“没办法”,看似是一种无奈,实则它是对人性的考验,更是一种责任担当的体现。

现在的爱情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快感,是一种感觉。

可能今天还爱你,明天就因为这种感觉没有了,就能够轻易的说不爱了,离开了。

相比这样的人,我觉得浩辅,更显得是利他主义。

那利己主义说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从之前小红书看到的一些评论来说,这原先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小说,那作者,也就是浩辅这一个主人翁,他把这一部小说取名为利己主义,更多地是表达对龙太的一种愧疚。

他认识到自己起初并没有设身处地地为龙太着想,单单从个人角度出发做出了“利己”行为。

而也揭示了当他后面做出了更多是利他行为的一个转折点,就是他真正懂得了爱是什么。

正是因为爱,让他主动承担责任,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

正如电影最后他响应龙太妈妈的那句话,你就不要回去,留下来。

他说,好的。

爱不就是回应对方真实的需求吗?

 8 ) 喜欢导演的镜头感

很接地气的一部同性电影,和以往那种耽美电影不同,这部的电影镜头就是直面现实,没有什么阳光滤镜的加持,一开始就冲击到我。

铃木亮平这部应该可以冲一冲奖,动作和语调完全就是gay(演变态假面的身材就是应该拍床戏嘛)。

有一些评论说,他既然是时尚编辑,难道不能介绍点零工给宫泽冰鱼吗,后来想想似乎在日本,卖体力的工作其实比摄影助手之类的时薪要高的(还有说介绍他去当模特的,好吧如果当模特很容易的话)铃木亮平无疑是爱宫泽冰鱼的,冰鱼的死也让他有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要担负起冰鱼妈妈的生活,他以为他所做的是赎罪,是自我满足,但冰雨妈妈说,这种感情,我们称之为爱。

——————————————————又想到一件事,不是都说日本医保制度好吗?

支付到一定上限后封顶,之后全部由厚生省出,冰鱼一个月白拿20万,加上打工起码15万,合计35万,怎么算都应该够吧?

希望有懂日本医疗制度的人来指点一下

 9 ) 摊上了是没办法的

无论是讨论少数群体还是贫穷与富有还是原生家庭还是真爱与利益,我觉得点到了并且点到为止了,就足够。

起因是头天晚上刚看了铃木亮平在闲聊007里仿佛在讲别人的事情一样地拿着几张不同戏里的剧照讲自己是怎么成功地控制自己的体型以塑造各种角色,搜他就看到了这部电影。

看了电影再度为他换头式的表演赞叹。

爱屋及乌这讲法已经在成年世界里被生活和现实磨得碎成钻石粉末了吧,世面上看到的都是女友家里要彩礼所以我们婚不结了这样的,在等价交换的世界里生活的普通的人们。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钱,而这个金额是多少体现了爱的多少,我就一直同意这一点。

一个月20万包下一个为生活所迫的流莺,怎么说呢,或许在那个社会里这是很有所保留的一个价格?

但我都觉得已经是充满了爱的数字了……给你买好吃的,给你爱的人买好吃的,每次都买,没事就买。

把我的盔甲都给你,我没看出这个人对小男朋友有什么物质方面的私心,只觉得通篇都是爱,甚至是疼爱。

他爹也说了:碰上了爱上了,能有什么办法呢?

守着爱上的那个人彻底离去时留下的巨大的悬崖一般的黑洞过活,也只能说是谁让咱摊上了,有什么办法。

写的这都是什么话啊,没事,哭了一整个后半场的电影值得我给五分并在叙述能力范围内说点感受。

 10 ) 更加真实的爱

开头的甜度,尺度和形象攻受的反差还挺冲击的,有种一股脑砸晕观众的企图,接着大家就在等着理论上应该出现的为了钱,卖身,阶级冲突等等应该出现的谈恋爱剧情时,啪叽,主要人物死了,而且是累死的,第二个砸晕人的时刻出现了,主题也就真的来了。

浩辅觉得对不起这一对母子,让龙太放弃来钱的性工作,反而打苦工,虽然也贴钱,但似乎杯水车薪。

这里的利己我个人觉得不是定论,值得讨论,他不差钱啊,一开始就提出了可以包养的,小心翼翼的给钱更多的是为了龙太的自尊心,有种怕戳到对方逃跑而来的谨小慎微,这种状态算不算利己呢,反过来龙太呢,他累死自己也不愿意问伴侣多要钱是为了啥,平等的谈恋爱关系吗。

两性关系里最麻烦的往往就是沟通障碍,明明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却还各自有些小九九,但这才是真实,为爱生为爱死基本来自想象,那一点利己我觉得无可厚非,反而才更像人类爱情应该有的样子。

完全无私的付出大概只存在于父母了。

P.S.我个人不喜欢这个镜头,特写不是问题,全程要晃来晃去真的生理性头晕,以至于我都想给减掉一颗星。

《利己主义》短评

拍得不行 氷魚くん演技也不行 QA时監督讲话倒还蛮真诚 蛮有魅力 于是少骂两句(另 一度想吃代餐 买完票看短评以为亮平是bottom 内心抗拒一整天 差点不想进影院lol 看了才发现都是versatile 欣慰/看了眼監督的wiki 发现人二十多年前就出演过ハッシュ……论细节跟执导能力 真的是差橋口さん十个今泉

7分钟前
  • Maelstrom
  • 较差

完全白描的自傳電影,如果看進去了代入感會相當強烈,後勁超大,看不進去的人就會不理解這種表達方式用意為何。宮澤和鈴木投入且優秀的表演難得不負我的期待,超感動,因為亞洲同志電影讓我失望過千萬遍,終於實實在在觸動了我一把。

9分钟前
  • 臭蒜頭
  • 力荐

33

12分钟前
  • 二向箔
  • 还行

难看的一批。不是所有的人特写镜头都可以凸显人物性格。从选角开始就非常不适。男主完全没有受到伤害武装自己的状态,反倒像出来招嫖的金主。

13分钟前
  • 疯批永不停歇
  • 很差

这个分数,很难同意。铃木亮平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演技,并不觉得演的很好。

17分钟前
  • 私物語君
  • 很差

我在看gv吗请问…在寝室外放声音看电影你让我咋整…

21分钟前
  • jookiiiiii
  • 较差

TIFF2022プレミア+Q&A。运镜上多用close-up特写营造“在场感”。脸部细节的放大和作为背景的缺失来调动观众想象力。当被问道选角,导演指出他想要的角色特质是已经存在于演员之中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演戏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作品风格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某些戏剧性。故事本身清水白描,比起同性爱情更像是人间关系的文本,有关家庭的存在方式,环绕恩情的授受关系,社会关系的细节和言语的感受性。作为“噱头”的同性部分流于二丁目酒吧和数场床戏的浅层,这种粗粝保证了纪实性但作为思考部分的缺位有被诟病消费性少数群体话题的风险。利己和爱的奉献主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展开,最后借片中的母亲娓娓道来的那一段,比起爱人的人,被爱的人可以定义爱这一点题少了西洋哲学中爱的能动性,也就与平权文化运动的主体性自动绝缘了。

22分钟前
  • 帷野久
  • 还行

两位演技太差,直男硬演男同,情绪流转一点都不到位,眼神变化根本看不出…男瘦也太突然了吧…不明白…他妈一点都不难过…男壮除了流于表象以外,我看不到情感的交流与交互……故事是中规中矩的本子…拍的不好演的不好…

24分钟前
  • Anney
  • 较差

不懂这个“利己主义”的逻辑,在我看来铃木亮平已经付出了许多,既给钱又照顾人甚至照顾男友妈。年少丧母,看得出也是比较缺爱的人,反而陷入了自责的漩涡。

28分钟前
  • 𝓡𝓸𝓸𝓴𝓲𝓮📌
  • 较差

就算是大情绪的部分也处理得比较“淡”呢。只看过男主的《变态假面》,没想到还能演这种类型。男二笑起来很可爱

30分钟前
  • Niqa
  • 还行

他演得好好呀,又基又有魅力,特别会含嗔带笑的。背着私教偷吃太真实了。这几天看《东京贫困女子》正好讲到日本掌权一代的制度系统性剥削年轻人造成了普遍贫困,但是电影里的贫困背景没拍出来,就有点虚浮。

31分钟前
  • 春三十
  • 还行

和前后两段不同人物之间的情感并非平等也并非递进 而呈现出一种断裂的姿态 于是故事本身从内部开始瓦解 只剩演员在强撑起全部

34分钟前
  • 小西而已
  • 还行

对话也过于直白地想把鸡汤灌给观众了,全程大半部分我竟然都感觉那个男孩是来骗钱的,why…人物塑造的好平,画面又一直focus人物特写…我不理解。哈哈可能还是啪啪啪的部分最好看了…

36分钟前
  • None.
  • 还行

给二位主演➕星星。是没想到冰鱼其实很会演,其实剧情发展到两人短暂分手之后,多少觉得有不少不可思议的位置,因为冰鱼笑起来的样子,又觉得能成立了(白T姿真好看啊)…….为啥他在别的戏里都像个木头人似的……铃木亮平确实也还是蛮意外的,葬礼戏真是高光时刻……故事本身中规中矩,实在是演员加分太多

38分钟前
  • 由纪🍬
  • 推荐

什么破玩意……

40分钟前
  • _PUSS_
  • 较差

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凭什么那么多人推荐我看啊!能不能行

42分钟前
  • 大欢喜兔子
  • 很差

中文译名《小时代》

43分钟前
  • 笨贼
  • 很差

中间实在是太混乱,act three开始提升高度。但还是失望…立意非常高,但电影的潜力被浪费。

46分钟前
  • Hoosica
  • 较差

难看到我大睡特睡………出门把评分小卡片撕在了fair那栏(2/5),甚至都不好意思递给电影节工作人员。本以为是自私人操纵剥削伴侣的男同性恋情感故事,结果发现是(我从来都不太信任的)关系里的利他主义者。前半段就是两人无穷无尽的床戏,直到男友突然狗血死掉,于是变成了对死去男友妈妈的照顾(这是什么行为……给你送完终还要给你全家送终……)。

48分钟前
  • Una无缘早睡
  • 较差

6/10。彻彻底底的无感,松永大司当过桥口亮辅的副手,连他的三分之一都没学会。没有固定1/0角色好评,探讨话题也不局限在单纯的美少年之恋而是同性阶层与社交圈,最后主角甚至放弃同性身份,仅是个人的利己主义。死亡桥段的滥用让整部电影崩盘,两人间骤然的爱情对旁观者是无效的。贪图肉体、贪恋年轻、贪享付出后的高尚,无私与自私是一体两面。

51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