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五季终于补完了我仍记得看第一季时候的尴尬但第一季最后一集真是太“牛叉”了Richard,男主,编程天才,却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蠢材,而且自带能够搞砸所有大家计划好的事情,自大,善妒,却能让另外四个对他始终不离不弃。
Gilfoyle,编程大师,逻辑思维能力超级强大,眼光独到,总能发现团队中的问题并准确定位还能顺手修复,对IT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准确的预测,和Dinesh“相爱相杀”。
Dinesh,巴基斯坦人,肤色黑,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他在剧里编程能力如何……自卑,爱炫耀,每次都赢不了Gilfoyle但偏偏爱往枪口上撞。
也是有点会搞砸事情的体质。
Jared小天使,天呐,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男孩子!
天知道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每次讲道理之前的一句话都感觉他很有故事。
管理型人才,没有上面3个那么会敲代码,但是是个贴心小棉裤呀!
Erlic(好像是这么拼吧),“金毛狮王”,超级自恋的百万富翁,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围着他转,自己永远不会错,错的永远是别人。
说实话我看他超级不爽,但他对Richard的好又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非常好奇他的故事:很会编程但轻易不去碰电脑,超级敏锐的政治嗅觉,谈判能力一流(?
)。
但是第五季没有他了,希望第六季能回来啊!
Richard的公司历经千千万万辛苦,遭遇了内部的瓦解外部的打击,眼看成了然后又倒塌,原地复活却又被kill,五季看下来可真是,一言难尽。
虽然第一季前半部分我看的不是很起劲儿,但整体笑点还是很多的,我喜欢这部剧。
断断续续的把硅谷看了一遍,按照我看国产剧的习惯,先看结局,看看跳跳,丝毫不影响对主线剧情的把握。
硅谷的每一个配角的十分精彩,环环相扣,错过了一点就对整部影片的理解弱掉了。
S5可是赚到了我的眼泪,资本的追逐着,不在意情怀,不在意梦想,只关心钱。
当Richard说出宁愿让出,也不愿意看到PiedPier被毁掉,鼻头一酸,准备哭。
没到一分钟又破涕而笑。
这才是silicone valley呀,昂着头倒下,笑着再站起来。
整部里面最喜欢的反派就是Gavin,一个有情怀,又傻乎乎的坏蛋,身上有着所有资本家的特质,同时又带着那一点倒霉样,让人着实讨厌不起来,难道是他太倒霉了。
Jared小可爱,一直是我的心头好,又觉得他那样活着也蛮累的,但是也是他所追求的一个平衡的方式吧。
为人贴心着想的小天使,有他在,大家感觉不到存在感,没了他,才知道他多么重要!
-end-
三月已经逐渐步入尾声,这个月大家又追了什么新剧,或者打开了哪一部刚回归的经典剧集呢?
初春三月的剧集整体质量还是相当高的,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主演的新剧《相对宇宙》强势回归,该剧在17年12月的首播集播出后就收获了8.8分的高分评价。
三月几部经典剧集也相继回归,有无数次获得艾美奖的美剧《国土安全》强势回归,依旧是燥郁又敬业的女特工卡莉,为了心中一直坚守的正义和光明,借贷、不睡觉、加班、深入虎穴……在一条前路不知是明是暗的路上,一个人孤独前行。
展现了女性坚韧执着的力量。
其中如同漩涡一般的权势金钱,跌宕起伏的高潮剧情,让人欲罢不能。
还有前几日“红颜秀”为大家介绍的小众冷门高分戏剧《小镇滋味》也在近日回归,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讨厌在上司面前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自己。
这部爽剧,可以让你嗨翻天!
《ET外星人》中的女神年过40,依旧漂亮娇憨,霹雳娇娃不打丧尸变丧尸,我们不要憋屈的生活,我们要做最真实的自我!
如果说近期回归的剧集中,有一部高开低走的剧集的话,那必定是《行尸走肉》“担此殊荣”。
第七季评分一直超过8分的《行尸走肉》是电视剧史上的一个传奇,它不仅是美剧上第一部正统意义上的丧尸题材的美剧,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末世危机感,其中人性弱点的放大、末日求生的紧张颓丧感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睁开眼即将面对的是一群嗜血的丧尸,还是一帮已经失去人性的食人族,然而,《行尸走肉》第八季的评分却跌破7分。
然而美剧界的“枪把子”HBO这几个月却迟迟没有动静,去年在《权力的游戏》第七季完结之后就未曾在美剧界掀起一波“腥风血雨”。
去年又推出的新剧弗兰兰主演的新剧《堕落街传奇》虽然收获了高分评价,却未能成为大众美剧;迷你剧《604房间》也因为庸俗的套路、格局在观众、评分网站上的评价并不高。
在今年三月,一向擅于打造大格局大制作丰富剧情的HBO剑走偏锋,推出了两部格局小、接地气、有着鲜明风格的美剧《众口难调》和《硅谷》。
本周,HBO多次提名艾美奖、金球奖的迷你剧《硅谷》第五季强势回归。
第五季更是在豆瓣上达到了9.5分(前四季也都达到了9.0分以上),IMDB8.6分。
这部剧绝对在HBO众多剧集中独树一帜,类似于情景喜剧却有着高端认真的学术背景支撑,短短三十分钟内平淡无奇的故事却由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各类IT行业可以懂、普通人也能懂的梗组织而成。
技术宅+接地气,说的就是这部剧!
《硅谷》中的故事发生在高科技产业云集的美国硅谷,在这里,充满了机会和挑战,也充满了压力和危险。
在这里,最有资质成功的人往往却是最没有办法处理其“功成名就”的人,本剧主人公理查德正是这样的人,是一个编程工作上的天才,他所编出的程序市值高达数十亿,但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上的白痴。
故事围绕着包括理查德在内的四个不善社交但绝顶聪明的计算机程序员,以及早期依靠互联网站发家的百万富翁艾利希。
理查德他们免费住在艾利希那个号称“孵化器”的别墅里,自行研究开发有潜力的科技项目。
他们原本以为理查德开发的“魔笛手”注定是个失败的产品品,谁曾料到其运用的新型压缩算法具有无穷的商业潜力,当即引起大公司“互利”的注意,要高价收购。
正当理查德要同意时,另一家是加入争夺,“魔笛手”一时间水涨船高,一场价值千万的争夺战开始了。
看“红颜秀”的介绍,《硅谷》似乎是一部千万美金滚来滚去的商业风云大片,其实不然,这是一部压缩在30分钟之内,画面、环境、特效并不奢华的情景剧。
这两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大家对程序员这一职业可以说是又喜欢又爱黑。
而HBO2014年出品的《硅谷》则真真切切的将绝命聪明又生活白痴的程序员的生活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男主角理查德是一个编程天才,却是一个生活上的白痴,他和同宿舍的室友大头有着深刻的友谊,对方的编程能力却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累赘。
理查德想做一回英勇的屠龙战士,未曾想到大头早已接受了其他公司的offer,几个编程天才只能面面相觑,让场面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面对希腊神话主题派对上漂亮活泼暖场妹子的搭讪以及脱衣舞女郎的谄媚,他们竟然一致以一种严肃正经的态度,来介绍自己的工作和贫乏的恋爱经历。
这一群程序员有如同理查德一样反差造成的蠢萌、有埃利希那样表面胖乎乎、嘴巴不饶人、爱投机取巧,又偶尔会照顾自己的兄弟们如此矛盾又复杂的程序员大佬。
有来自加拿大的非法移民,他的脑回路总是和一般人不同,但却能说出惊艳众人的高级段子的“前方高能”程序员;还有Richard这样即使没有存在感但依旧耐心体贴的为大家考虑的小天使;来自印度的编程天才,在人生地不熟、文化差异巨大的美国依旧能和朋友们谈笑风生……
这样五位性格迥异的程序员,组成在一起的故事,完完全全契合了观众们对程序员的想象:爱穿着帽衫和格子衣,不修边幅,吃外卖用塑料杯喝饮料,在生活和社交中处处碰壁,却可以用一颗善良可爱的心、以及天才般绝顶聪明的头脑打动投资方和观众。
五个人在生活方式上彼此想通,又有着各自独一无异的个性。
一间孵化器里的缩影,其实也是整个社会形形色色人物的缩影——我无与伦比,却又与你相似。
《硅谷》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的“四两拨千斤”,即使这是一个关于头脑风暴、商业大战的故事,但是《硅谷》也没有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向观众显摆高智商的姿态,相反以一种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世界顶级高科技产业云集硅谷的繁忙和慵懒。
公司老板是一位极具商业头脑和洞察力的大咖,却在公司的聚会上难以展开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磕磕绊绊的讲话十分亲民;女秘书急急忙忙的表示北卡罗纳州的职员们面对着失业没工资发的危机状况,老板却面不改色无比认真的对着汉堡王的各色汉堡进行头脑风暴,以快餐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方式作为切入点引出了平常人难以理解的期货知识。
当我们以为高科技网络剧集一定超越我们的认知,我们难以接受和理解。
可《硅谷》的海报和片头却告诉我们这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第一季海报里五位程序员cos着乔布斯的经典手势、第二季海报中众人对着一个简洁的电灯泡发展着联想、第三季海报里五人组以大学室友这样菜鸟亲民的视角面对着风投公司的大BOSS,
第四季的海报直接以老少皆宜的漫画风海报展现每个人的性格和程序员惊慌失措、涉世甚浅的窘态;第五季的海报又一次展现了简洁的画面和精妙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可以给观众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即将回归的海报,以简洁的加载图标作为暗示,既表现了该剧即将回归,又与互联网的主题紧密契合。
谁说高科技剧集就是高智商、一堆我们看不懂的代码?
《硅谷》将之与我们的平常生活结合,又将平常生活中的元素玩出了花来。
在高科技、高智商的人设背景下,竟然能让普通观众轻松理解每一个人的言语和动机,在毫无下限的笑点设置之下还居然是生活中满满的正能量,简直不可思议!
想看剧的,风里雨里,红颜秀等你
还是一如既往地精彩,没想到压缩技术的革新,可以构建去中心化网络,而后下一步居然是发行虚拟货币,各种热点都被蹭完了Erlich的突然退场,居然是演员不想演了,怪不得这么突兀。
就像格里高第二季突然退场,实际也是演员去世了一样。
Gavin Belson的形象愈发生动起来,被逐出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又理想主义地把专利赠送给Richard,而后又王者归来,偏执、猜疑、自大、理想主义等各种形象都在他身上展现,更像是一个真实的人。
感觉创业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冒险,能遇到各种让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事情
哈哈哈,看到GAVIN签名那里真的笑死,不就是一个横着的Dick吗pun真的6,好喜欢Gilf!!2022/12/19 更新看完了S5 结尾的用户数据上涨来的有点戏剧化,但是后面是为了铺垫主角团与GB box3,YAO的中国piedpiper 竞争,整季剧情还是很连贯的。
有一种故事结束在这里也没有遗憾的心情。
从帮别人打工到创业,经历各种创业危机到终于步入正轨,各种心酸两语三言不为人道。
没有哪一条路是容易的,看到主角各种崩溃再重组,忽然理解大家都是人不是圣人那一句话,人前的光鲜有无数的幕后努力在支持。
然而,但是创业和打工真不一样,生活充满现实。
主角团最多的问题都出在人和钱上面,产品技术在其中都是次要(当然如果在真实世界不一定)。
如果主角团没有得到融资,再好的产品也没有面世机会。
VC风投关注的都是钱的投资方向,鸡蛋放在很多篮子。
分散风险钱滚钱。
赚钱难度骤减。
创业是需要有足够的努力的,但更需要看到成果的努力,和钱。
看完硅谷第五季了(之前因为一个剧情暂时弃剧……没想到重看就停不下来了)结局一如既往的暖心(虽然下一季开头就又会反转………)但是已经习惯这种套路啦哈哈哈。
G神帅爆!
Richard变得有一点点混蛋(当然结尾耍了Gavin一把还是有进步哈),Dinesh有点过了,对G神执念过深了,Jared小天使对Richard的爱意啊越来越明显了(一直都很明显好吗)当然对新来小哥的醋意也是哈哈哈,Jingyang或者新加的那个中国厂长我倒真的没觉得有啥歧视中国,感觉看的挺开心的,吐槽的也很到位啊
这是我追的唯二的美剧,另一部同样来自HBO,《ballers》。
紧张地节奏,荤辣可口的笑点已成为该剧的标配。
看完这一季让我觉得满意和赞叹的是细节的铺成和逻辑的严谨。
对于其他美剧的观感其实有点像命题作文,先设定一些博眼球、与收视率挂钩的元素,然后开始编,最后往往都是漏洞百出。
这一部剧,尤其是这一季吧(其他季记不得了),编剧开始往人物身上添加一些其他元素,让角色更加丰满,尤其是当编剧准备加入爱情元素的情况下。
也许编剧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对于爱情这一元素的拿捏没有把握,其他季里面的爱情似乎是一种戏谑的态度,仿佛是只是人间的小把戏。
也可能是试着安插的时候,觉得些许生硬。
这次的安排让人有了些期许, Gilfoyle 亦正亦邪生活态度,似乎是剧里最有魅力的人,也似乎只有他和Monica在一起才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今年和前两年比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看到硅谷和风骚律师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两部追了好久的剧延期了。
这类IT创业类的美剧也看的不少,已经完结的IT狂人,社交网络,创业公司,还有我最喜欢的Halt And Catch Fire,我最喜欢的是Halt And Catch Fire,讲述了八十年代美国的创业史,那个奔腾年代,当中的各种原则,如今看来任闪耀着光芒,而硅谷,则是代表着现在与未来,去中心化化的网络,也是失控一书的中心思想。
如今区块链的兴起也是如此。
优秀的美剧总是如此的真实。
这一季的主题应该是成长,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Richard的作风和Galvin越来越像,最终将他与Hooli一同埋葬。
这一季最惊喜的不是Richard的成功,而是里面充斥的各种中国气息。
沙漠兄弟的《我想要》,海尔兄弟的《Made in China》,以及Galvin的那句:他妈的!
Bertram Gilfoyle
身高:6.1ft(约合186cm)国籍:加拿大宗教:勒维撒旦教爱好:架子鼓、挖矿、调侃Dinesh教育:McGill & MIT工作:现Pied Piper首席系统架构师(很可能是未来CTO)、前Hooli工程师过去经历:Bertram其实才是他的名字,但不知为何大家喜欢叫他非常拗口的姓氏Gilfoyle吉尔弗伊尔。
其实他还有一个艺名,Strychnine McTwat,年轻时候的Gilfoyle是个摇滚青年,曾以此艺名在多伦多表演架子鼓,并且受到过多家乐队邀请加入。
同时他也是一名勒维撒旦教徒,信奉撒旦,反对耶稣,手臂上有非常显眼的倒十字架纹身。
这里顺便介绍下勒维撒旦教。
在美国的勒维撒旦教形成之前,欧洲早已有崇拜邪神和黑魔法的撒旦教萌芽了。
其中有一名叫克鲁雷的英国人自称世界上最邪恶的人,代号666(这也是为什么在Gilfoyle的网站介绍中出现666),加入了德国秘密组织OTO,并在一战时期将撒旦教传入北美,为后来的勒维撒旦教奠定了基础。
美国人勒维,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曾在酒吧演奏乐器维生。
后于1966年创建勒维撒旦教,以及九训和十一戒。
现勒维撒旦教已是美国合法的宗教组织,受法律保护。
除了倒十字架,勒维撒旦教还有其他几个标志,倒五角星、闪电形的S(因为撒旦堕落前前是光明之星)、以及撒旦式敬礼。
但这些并没有妨碍Gilfoyle进入两所高校McGill和MIT学习,并成为一个天赋极高的程序猿。
在工作上非常高效且靠谱,关键时刻从来没有掉过链子,可以一下午把10位密码跑完,也可以短期开发并成功发行pipercoin。
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看好他将来成为Pied Piper的CTO。
Gilfoyle的财富状况:剧中没有直接提到Gilfoyle的财富状况,且几个创始人一直吃住在一起,生活朴素有时甚至拮据。
但从剧中的一些细节,可以对Gilfoyle的财富状况略知一二。
第四季中有一次各位创始人们去了Gavin家,欣赏Gavin的各种收藏品,Gavin提到了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设计师Frank Gehry。
然后Gilfoyle接了一句"He does all my buildings",猝不及防被炫了一波富。
这位设计师可是美国非常知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厅、西雅图的流行文化博物馆都出自他手,且因为设计风格奇特,也经常遭受质疑,甚至在一次记者会上,有人直接批判他的设计为bullshit,然鹅这位Frank只是默默竖起了中指,怪不得俘获了傲娇Gilfoyle的心。
同时剧中也提到Gilfoyle非常关注比特币,而且制作了精美的PPT给Richard介绍区块链,以他的技术应该是个挖矿高手,手中的比特币就足以让他财富自由了。
其他花边:Gilfoyle的出演者Martin Starr是地道的美国人,且是位佛教徒。
对Gilfoyle做的完整PPT感兴趣的请移步:http://www.piedpiper.com/app/themes/pied-piper/dist/images/Cryptocurrency_Presentation.pdf有人提到Gilfoyle是男版的Daria Morgendorffer,放图片感受下,这动作和气场的确神似。
以上献给所有喜欢Gilfoyle的朋友
这一季真的很猛烈了。
预告片先是用了remix版本的韩国组合BTS的mic drop(which is great coz I'm a big fan of BTS).正片又用了大量篇幅拍中国相关的剧情,4、6集还用了中国有嘻哈的歌做片尾曲,配上剧情,中文嘻哈在片尾响起真的很能让人虎躯一震。
这一季,中国人出镜率明显提升,特别是Yao把Gavin给fuck了的剧情,让我觉得特别爽hhh。
总之这里面的几个老总一个比一个狠,Yao和Laurie都黑化严重,Richard在拉扯中也明显在努力长大,反正看大家来来回回互相坑蒙拐骗还挺爽的。
关于歧视问题嘛,这部剧不是歧视全世界么?
里边的人物谁是正常的?
一个建立在stereotype和exaggeration上的喜剧,深究就没有意思了。
是吧Anyway,看的很爽,继续继续
这季普普通通
少了TJ果然失去了一大半的风采,JianYang也没拿到足够戏份挑大梁。最后一秒救援的套路还在,但这个涉及几大商业巨头的转折也有点太儿戏了,大概也是因为最后一集明显赶工吧。
第一季之后最好看的一季!而且真的非常紧跟时代。
哎 没了大胖子房东 这剧总感觉少了什么 真的不喜欢 Richard
烂尾了
第六集的“他妈的”简直绝了。
难看。巴基斯坦人这个角色在搞什么啊,以前跟J打嘴炮那么好笑现在却这么尴尬,在那里自说自话。
没以前的好看了
这一季注水严重,可见TJ离开的损失和编剧段子见底。就此打住好过晚节不保。
这集多出很多威胁/机遇,人工智能Fiona的恐怖和Gilfoyle带出的Roko’s Basilisk担忧,中国工厂的变化和竞争,cryptocurrency莫名拯救了整个公司,两次杨戬背后写满中文的白板都看得出道具组的用心,很认真在做好看耶。每次去Gavin家都是smashed up状态是怎么回事哈哈哈。
细节最好、喜剧最少的一集。编剧功力不错,但是八集容不下这强烈的反转,比如VC女魔头到中国那段。GB对盒子的执着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虽然这是他唯一的产品
编剧来不及吐槽“非死不可”了。
I know. It's exciting, right?
阿基米德说:撤掉我的支点,我再也撬不动整个地球——没有Erlich Bachman的“硅谷”连10集都拍不满...所有非主线人物的戏份都遭到削减,就因为找不到支点,故事搭不起来;没有Erlich的人设缓冲GEEK气质,增加表达层次,笑料变得越来越单一;Gavin B+1
弃坑了弃坑了。。。。
Erlich下线好奇怪,Richard前几集像个疯子,每个角色都写出了讨厌的一面。就没有创业那些事了没有劲头,只编排出一些无所谓的新矛盾,管理团队的问题、抓内鬼、AI……这些都好无聊。唯一还可爱的是Gilfoyle
ʅ(Ò◡Ó)ʃ
这季有点强行降智
才发现上周就是最后一集,作为季终集实在是既不酣畅也无力量,故事没写完断尾的感觉。中途的反转也是强行反转之感。
第一集不好看,失望之下回头从第一季又回顾了一遍。到第三集感觉又回来了,连看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