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反派厨。
奸人坚不仅已经有自己的一套坚定的人生哲学,而且顽强聪明,不择手段。
最重要的是他很贱(也可以称之为幽默)。
这对我而言确实是很有魅力的。
作为一部电视剧,四十分钟能塞满精彩但看点已经算是成功。
然而它偏要玩洗白这套。
还要在最后的五集里层层反转地玩。
洗白就要讲原因。
其实阿坚做坏事和做好事的那条分界是很明显的,衔接也算不错。
但整部电视剧从后半段阿坚当好人开始,就开始令我晕晕乎乎。
都说反派洗白弱三分,除了最后一场重重反转的戏,前面几次阿坚想出来帮人的招数都显得十分降智。
做事不择手段,且贱,这俩人设是立住了。
但他如何说服自己在“不择手段”和“正义”中取得平衡,这部分就完全略去没写。
他非常之爱母亲,而黄飞鸿像他母亲一样爱他,所以他受到感化弃暗投明……在逻辑上完全讲得通,但感情上完全写得不够。
个中纠结,用犯病般的深思一笔带过,令后半部分的阿坚失去了大多数说服力。
人物塑造片面,写感情笔墨不够,是本剧最大的缺点。
但正是这个缺点,造就了可以随时反转而不至出现漏洞的剧情。
然而作为电视剧,四十分钟还是太短了。
前半部分是有奸人的人格魅力撑底,而后半部分当好人则欠缺铺垫。
塞太多这样“前无铺垫,只靠后面来解释”的反转,会不好看。
幸好结局没落入俗套,还算让人有得回味。
有得必有失,《奸人坚》这样写是得少失多。
不过无论如何,它从选材到演员,从场景到画面,还是比内地现在的大多数电视剧要好,好太多。
唉,真是全靠同行衬托……
也是无意中想到的,阿坚和阿翠,坚与脆,男女主的名字正好是一对正反义词,是不是编剧有意为之?
更巧的是,坚强和脆弱还贯穿了两个人的所有经历,他们的性格,对他人的态度,对自己人生的认识,对未来的抉择,无一不在坚强与脆弱之间徘徊,以致于在误会巧合中他们相遇相知,又借由对人世相似的感知在不知不觉中相恋,但最后还是在默然无语中相别,从此天各一方,各自安好。
好吧,这对CP反正在我心中已经超过了miss mo和余乐天,可能我就喜欢虐吧。
其实这剧前7集都蛮欢乐的,哪怕我们作为观众都知道奸人坚为了拿到姑婆屋的房契不惜欺骗阿翠的感情。
而阿翠为了保住家族生意聚贤楼,也不惜违反承诺,把奸人坚最不愿提及的身世和童年往事毫无保留地大白于天下,看到两个人几乎同时抓住对手最致命的要害,并予以重锤,这样的相爱相杀十足过瘾。
本人认为,本剧最精彩的一幕是奸人坚在痛揍了搞他娘坟的猛丁哥后,来到聚贤楼拿枪逼迫阿翠的兄嫂、小阶、阿七和苏飞傻笑,阿翠闻讯赶来,当即表示愿一力承担责任,求奸人坚放过众人。
奸人坚遂指着小阶的头要阿翠跪下,阿翠立刻求饶。
只是奸人坚并没因此感到解气,还要求阿翠三天里赔他五万大洋。
阿翠无法,只能和家人以身誓死保卫聚贤楼。
这让奸人坚很是气急败坏,再次将枪对准小阶,威胁阿翠。
这次,阿翠想也不想就挡在弟弟面前,握住奸人坚的枪抵住自己的头,并说奸人坚如此看重童年那段阴影,只因他真正想要的是别人的关爱。
奸人坚听了,果真再也扣不动扳机了。
诚然,奸人坚虽然一直声称,恨阿翠是因为她曝光了他的秘密,并对外说他不敢开枪,所以他大动肝火,还要让阿翠做第一人。
但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奸邪的外表只是用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显得坚强的盔甲,其实内心深处,他一直都是那个脆弱的,哭着喊着祈求父亲不要把他关进棺材的小男孩,听到爸爸喊他小坚会激动得想哭,看到爸爸递来的烧鹅腿会欢喜得不知所措,惨遭父亲抛弃,无力反击,就只能在河边破口大骂。
不晓得是不是又一个巧合。
全剧只有父亲和阿翠请奸人坚吃烧鹅腿,随后又以不同的理由,在不一样的情境下背叛了他,给予他最深的痛。
当然养父是出于对奸人坚母亲未婚先孕的报复,怀着的是纯粹的恶和恨;阿翠则是走投无路下的自卫,但其实这样的自卫里也充满了对奸人坚的报复,尽管后者是奸人坚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不过妙就妙在,如果阿翠的境遇放在旗下街其他任何人身上,他们绝大多数都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就像当下许多兼具各方面各层次善恶的芸芸众生,旗下街的人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欺软怕硬,墙倒众人推,明月众星捧的市侩。
当奸人坚承认自己杀了养父,乡里乡亲无一不忌惮他,直到被阿翠揭穿了真相,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却又紧接着嘲笑他是不敢杀人的怂货,然而当他被牵连进独眼武之死的案件时,同样的这批人又一窝蜂地指认他是凶手。
从毫无来由的惧怕到毫无负担地唾弃,旗下街众生对奸人坚一连串的态度转变其实并没什么发人深省的逻辑,仅仅因为以前嚣张的奸人坚有厅长撑腰,后来开始循规蹈矩的奸人坚只是一个受黄飞鸿怜悯的弃儿。
人,就是这么现实。
所以奸人坚对人世可以这样无情的恨与狠,旗下街这一生态环境功不可没。
他后来能真正地改邪归正,只因旗下街无端端出现了宝芝林这片沙漠绿洲。
从这个角度看,剧里把黄飞鸿师徒设置为从外地佛山来广州暂住,宝芝林只是临时起意,意外开张的这一情节就变得十分玩味了。
在剧中,阿翠也同样是从南洋刚刚回到旗下街。
因为见过世面,做过华侨管家婆,阿翠从一开始的表现就不同于旗下街的人们。
同样受到奸人坚的调戏,卖水果的娟妹是敢怒不敢言,阿翠则是非常果断地拒绝,并用警察吓退了奸人坚。
虽然之后还是躲不过天命所归的那一吻,但相比其他人对奸人坚不是躲就是怕,在后来的数次交锋中,阿翠都没有退缩过,并且在保护姑婆屋和聚贤楼等一系列事件中,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次击退奸人坚,还把他送进大牢,尽管事后发现这不过是奸人坚自导自演的一出大龙凤,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皮肉之痛,可以说相比旗下街其他人永远都在强弱之间随风摇摆,将生存的全部意义都寄托在审时度势上,只有阿翠靠着她的坚强,守住了她的尊严和原则。
然而即便这样坚韧不摧,阿翠也有她的脆弱之处——她难看的龅牙相,她屡屡失败的相亲经历。
也可以说,她之所以能够显得比别人更加坚强,是源于她内心柔弱的自卑。
也是剧里一开始就提到,阿翠的求偶条件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对方不嫌弃她龅牙,能欣赏她的内在美。
你可以说她这是有自知之明,懂得人情世故,但同样身为女性的我,却在这里看到了阿翠的无奈和无助。
如果不是龅牙,凭着阿翠一双巧手,会管理大酒楼的头脑,她原本可以期许一个相当不错的归宿,然而对习惯了美丑分明的世人,再好的内在美又有多少人能耐心,还得透过一副不大入眼的皮囊去欣赏?
在此,阿翠和奸人坚一样,他们生活在一群“正常人”中,却是两个孤独的个体。
因此,当奸人坚使出那套炉火纯青的“美男”求爱计后,阿翠沦陷了。
毕竟从来没男人送礼物给她,也没男人为她在大石头上写过爱情宣言,更没男人送花给她,为她准备一桌子灼灼炙热的红烛心,还深情款款地要跟她计划将来。
要知道,阿翠这时毕竟是酒楼的老板娘,奸人坚则是刚刚出狱,被阿豹赶出来,无以为生的破落户。
他头上能暂时有一片瓦避体,还是小阶求着阿翠收留他,且因身受重伤,走路形同武大郎,抛开这个角色是黄子华演的,正常人谁会多看他一眼?
此时的阿翠和奸人坚,无论外貌身形还是境遇背景,后者都无法与前者相配。
然而只因奸人坚帮助他们家重新和好,他又向蓝天白云起誓,“翠翠翠,我爱你”,阿翠这个泼妇少女心就把自己的一切交托给了他,包括那张姑婆屋的房契。
不过,如果知道了这一切只是奸人坚故意设的局,阿翠能认清这个男人也就罢了,反正旗下街的人们一贯都是这样对待奸人坚的,被他捉弄了,不过是骂一句“死奸人坚,小心没儿子送终”,然后就继续自己的柴米油盐,爱恨情仇。
唯有阿翠,会在恨和厌之外,对奸人坚多一份怜悯和共情,听人说他死了,会立刻唏嘘不已;看到他被别人扔瓜果蔬菜,会于心不忍。
即使她曾绝望地看着他说:“我输了,输光了所有。
没想到感情原来可以用来出卖。
”其实她妹妹阿碧也是理解奸人坚的,并且是剧里唯一一个由始至终相信奸人坚是好人的人(最后奸人坚灌醉她,把她送给日本人,剧里没交代她的真情实感除外),但相比阿翠,阿碧相信奸人坚更多是出于自身的角度,因为坚哥由着她抢烤鸡,因为坚哥买风车给她,因为天黑了坚哥会担心她,要她快点回家,因为坚哥帮她摆脱了恐惧,治好了她的病,又在吊威亚时,她从半空摔下那一刹那,奋不顾身地接住了她。
当然,奸人坚在阿碧面前的确更像个大哥哥,一直保护她,照顾她,但阿碧可曾留意到之所以会发生片场意外,是因为她的坚哥看到姐姐阿翠替黄飞鸿擦汗,他吃醋。
甚至坚哥医好她的病,这一契机也是因为阿翠冲到餐厅把他骂一顿。
更重要的是,阿碧可曾注意到,奸人坚拿着被人踩过的瓜皮帽回来,神情里尽是无助和落寞。
他一直故作坚强地坏着,只因他能依赖的只有他自己,宁负天下人的豪言壮语之外,他也渴望天下有个人能对他施以照护和引领。
可惜在旗下街,他这个孩子只能终日徘徊在街头,想有个赖以栖身的地方,但其实天下之大并没有真正归属他的归宿。
这里借用苏轼的一句诗“吾心安处是吾乡。
”对奸人坚而言,找不到“吾乡”,恰恰是旗下街没有一间房能让他真正“心安”。
这一深埋在他内心,连他自己都未必了然于心的渴求又怎是阿碧拿过他的瓜皮帽,装一装鬼脸,或者为他一句谎言毅然放弃演艺事业就能办到的。
在剧里,真正见到阿坚迷茫和无助的,只有黄飞鸿和阿翠,前者靠毅力赢了醒狮比赛让他顿悟世上确有一条做人的正路,后者则看到他喝醉,默默跟着他从白天徒步走到晚上,最后再把他送回家,给他做醒酒汤。
顺便说一句,不知是不是阿翠这个举动,奸人坚才真正喜欢上阿翠?
于是有了阻止阿翠自梳,男扮女装教训威胁洋大夫,只身涉险、火场救阿翠,还有各种吃醋,膈应黄飞鸿,在阿翠面前假装跟阿碧表白这些可笑又可爱的行为。
说到这里,奸人坚的告白也挺有意思的。
一听说阿翠要自梳,立刻跑去把人家骂一顿,还义正辞严地责问阿翠自梳“有没有先问过我?
”这才是奸人坚正确的告白打开方式嘛!
暗含的潜台词就是——在他心里,他早视阿翠跟自己人生密切相关。
可惜这剧把阿翠的人设搞得又笨又木讷,没能get到其中的真意。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是阿翠自卑脆弱的心理作祟。
其实她也有机会跟他说清楚。
在随后的绑架案里,大火烧塌了房子,阿翠以为奸人坚没逃出来,急得大叫说还有话跟他说。
但到了医院,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去找他时,撞见他和阿碧正在调情打趣,又把千万无语全都忍了回去,转身离去。
可以说,奸人坚和阿翠是同一类人,一样的坚强又脆弱。
前者明明想对方幸福,却借口自己是要做大事的,要她放弃他;后者干脆假装一心成全妹妹和他的两情相悦,甘愿把自己最真挚的感情,包裹在最珍惜的定情信物里,埋入沙土,让时间和尘土消埋掉一切悲欢离合,然后对蓝天白云喊一句“我会得到幸福的”,算是彻底放飞了对那个男人的所有爱和恨。
坚强给予坚和翠生存于世的勇气,让他们可以不耽于现实的困难和绝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
但在面对对方,面对自己时,源于自知之明的脆弱就占了上风。
也许过往的经历让他们已经习惯了压抑自己,习惯了顾及他人。
所以在对待他们最珍视的彼此时,顾念越多,关心越多,反而让他们越走越远,结果一个视黄飞鸿是大英雄,就想当然地认为他肯定比自己更适合女方,遂看到两人约会,会站在无人的角落里会心地一笑;一个则疼爱妹妹,就毫不怀疑地认为妹妹比自己漂亮,又对男方痴情一片,理当为两人送上祝福——于是在纷纷扰扰,各种不相干的人情撕扯与纠葛中,真正的爱,反倒永远在心口难开——两个人都以为自己在为对方着想,殊不知他们真正想要的快乐其实一直都在各自手中。
讲到这里,不是本人讲不下去,而是依照这剧的逻辑,再讲下去就纯粹是自己脑补了,所以接下来都是吐槽。
—————————分割线————————当然这剧制作得也是够粗糙,几乎是黄子华的个人秀,除了奸人坚,其他人物都基本工具属性。
情节推进也流于表面,有的地方还没讲透,就一笔带过,或者将一些挺重要的剧情干脆放在台词里交代一下就算完了。
譬如阿翠装了假牙后,怎么就被宝芝林上下视为未来的黄师母?
黄飞鸿有次故意锁门是为什么?
最后的人口失踪案,他为什么突然发急了,催促奸人坚尽快破案?
只是为了早日还奸人坚一个清白?
但其实一部成功的作品是不该让性格丰满有特色的配角缺席的,不仅是为了丰富故事内容, 制造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恰恰是主角个人的性格层次,只有在与各类配角的互动中才能得以生动完美地体现。
这剧最大的败笔就是把阿翠的性格扁平化处理了,以致于坚和翠之间的情感路径非常模糊,几乎没有起承转合。
譬如为了替奸人坚赎身,阿翠既然都甘愿卖身去南洋了,但后来对奸人坚怎么说不信就不信了,难道她对奸人坚的感情只是源于圣母心泛滥?
只有等奸人坚惨成狗的时候,才想起与他心心相印?
如果这就是编剧的想法,直到最后一切都真相大白,阿翠才明白奸人坚一系列的转变,并最终拒绝了黄飞鸿的求婚,甘愿等奸人坚一辈子就很好理解了。
两人没走到一起,一方面是奸人坚侠骨柔情,选择在完成大业后,挥一挥衣袖带走一切恩怨是非,去新的地方重新开始。
一方面就是阿翠纯粹地笨,她根本不理解奸人坚,所以对他的信任也就谈不上有多坚定,甚至她还忘了,就像与生俱来的美丑,她无法选择,在善恶之间,奸人坚也从没有多少可以回旋的余地;她不漂亮的皮囊下是有性格有原则的内在,奸人坚奸人奸面的内心也一直有善——一如高挂在他家客厅的匾额——奸中蕴善。
然而,剧里的她似乎从未真正正视过,连尝试着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一下都没有,反倒是只要看到奸人坚又做坏事了,就立刻又讨厌他了。
这和奸人坚曾经受不了她的丑对她各种厌恶有何分别?
且更奇特的是,她到底坚持爱对方什么?
由于剧里对这两人的爱恨完全没进行必要的逻辑梳理,加上实质性的情感互动又很少,使得这对情侣呈现给我们的,就仿佛两个人始终身处在两个平行世界,爱着各自的爱,只是偶尔碰到一起,东拉西扯,拌几句嘴,徒增一些无味的笑料,意义在哪儿?
一对情侣如果完全没有情感火花,设置这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又是为什么?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奸人坚当着阿翠的面,告诉阿碧,“你姐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阿碧立刻气走了,阿翠第一反应却是质问奸人坚,为什么这么说,离间她们姐妹间的感情。
她在这一刻竟完全不去想也许奸人坚是真的喜欢她,就像她喜欢他一样喜欢他。
至于奸人坚的回答,我自己是有些晕的——他说,“我以为我这么说了,你能接得住。
”这是要阿翠怎么接?
言下之意是瞎诌的?
然后阿翠的回答更让我不得要领——她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阿碧会不会受不了,又变回以前那样?
”奸人坚说,“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感情的挫折。
”在我看来,奸人坚这句话既是说了阿碧,也在说阿翠,但这话对阿翠的意义何在?
他难道忘了阿翠在感情上的挫折全是拜他所赐?
是要再次提醒阿翠,他不是她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吗?
我以为两个人走到这步是真的遗憾,原该是最能理解彼此的,竟完全没有那么一点心有灵犀,所以她的深情无人知,他的寂寞无人解大约是注定的。
但我更认为这段感情处理成这样,是编剧创作时出现的硬伤,就算要奸人坚最后成为一个孤胆英雄,落实他那句口头禅“天生硬朗又无情”,也不需要刻意降低阿翠的智商和情商吧。
不过好在编剧最后还是为阿翠守住了有性格有原则的性格底色。
当人口失踪案的元凶行迹败露,所有功过是非都尘埃落定后,奸人坚选择去做他视浮名为鞋底泥的浪子,从此笑傲江湖,阿翠则停在原地,笨笨地守着她的爱,以坐实她与他的缘定三生。
不能不说,结局很凄美,但表现得不大美,观众不仅不太能体会到回甘的感觉,更有些如鲠在喉。
如果是支持这对的,我们只好借助真实的历史,脑补黄飞鸿之后娶妻生子,二十年后,当他的第四任老婆和后人也来到香港,也许会遇到奸人坚,毕竟作为大慈善家的他,在选美里选了个龅牙妹做冠军肯定成为佳话传奇流传甚广,加上他与宝芝林有一段渊源,相信他们会因此建立联系,并说起还在广州痴等着的阿翠。
奸人坚估计是蚌埠住的,他一定会像当年阻止她自梳那样,再飞奔回去,把她骂一顿,“你没事干了,玩完自梳,现在玩千年等一回?
有没有先问过我?
”
评戏,总有许多聪慧之人挑出很多瑕疵纰漏,或者旁征博引剖析颇深条理款款。
所以我做不来这一行。
因为不够格。
我只得一副庸脑,不仅庸,还很懒,而且顿,甚至痴。
戏,就当毫无瑕疵那样去看,不追究只跟随。
合口味便看下去,不合便不看。
逻辑?
情节?
结构?
手法?
通通与我无关。
我对眼也看不出什么方圆。
所以我没有评,只有一个小女人的敏感神经颤动而生的情绪。
所以我只知道,这部戏,是否让我触动。
哪怕一丝,都是好的无以复加的。
还有某些人,是否在恰当的契机内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或者我虚弱时需要的温暖,我无聊时需要的快乐,我沉闷时需要的锐利,我伤怀时需要的慰藉,我炙热时需要的冷静,我妄想时需要的真实。
我孤寂时需要的梦幻。
我仓惶时需要的坚定。
我乏味时需要的新鲜。
我坚持时需要的撼动。
或者我虚弱时更需要的虚弱。
我无聊时更需要的无聊,我沉闷时更需要的沉闷,我伤怀时更需要的伤怀,我炙热时更需要的炙热,我妄想时更需要的妄想。
我孤寂时更需要的孤寂。
我仓惶时更需要的仓惶。
我乏味时更需要的乏味。
我坚持时更需要的坚持。
我怀疑时更需要的怀疑。
我煽动时更需要的煽动。
随意挑电视剧来看。
挑中你的men don't cry 。
看完,心内慘淡一片。
我不知道港劇也能這般傷人的。
我知道要有怎樣苛刻的條件才能有這樣一個人在生命裏。
我知道走到最後,早已不是最初的風景。
其實不必到最後,到達那個時間點,便要抛低,換身态度往前走。
雖然心内懷念最初的風景。
卻隻能與現時所謂新鮮的一切日夜相對。
雖然不再動心,卻輕松淡然。
人至中年,又經過這麽多的風浪,自然這樣再好不過。
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吧,不去強求,不去打破,顺其自然。
緣份深至骨髓。
卻不是俗世的相伴一生。
有缘无分吗?
不。
你是一片原野。
从未离开过。
你知不知道,有的人互为原野,为彼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不存在在不在一起这个问题。
隻是心内那片广阔的土地,却再容不下其他任何一味的花朵。
1、有恩不报未算差,有仇不报正人渣以和为贵,迟早乞米,三十六著,恃强凌弱。
2、损人必利己,打赢靠暗器3、你识做,我识做4、甘大条链,甘细只手指公,你有咩做得成功咖,唉,你个人真系5、一件污,两件秽,3件无所谓6、人财两得,吾使"咸湿"7、我系个奸人,可以被毁灭,但系吾可以比你地打败8、损人不利己,不如跳井死9、我行得奸,企得奸,怕咩10、得闲奸一奸,大病都好翻11、人间有情,你未死就送你一程12、女人过左60斤,男女就授受不亲13、真牙人妒忌假牙人,闻所未闻1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几多岁,父母都系最重要15、我祝你早死早着,吾死晚晚训吾着16、古语有云:野可以乱食,礼物吾可以吾收17、宁可信其有,信左吾使忧18、有人看到就黄飞鸿,无人看到就一条虫19、你阿妈嫌仔多啊?20、吾好爱上一个做大事既男人21、训着仲靓过未训着,呢滴就系广东菜既特色22、做大佬3大忌:第一、吾好系滴细既面前失威第二、要有防范意思第三、吾好多谢滴细既,滴细算乜接
就是题目所说的!!!
后半段会比较好看些!
表面的女主并不是最爱奸人坚的人,然后二女主感情对手戏比一女主还重,但是最后都是忽然就无疾而终。。。。
当然其实这部剧最大的女主是黄飞鸿,不要说我腐,而是的确是这样的。。。。
还有爱着奸人坚的豹豹也莫名其妙消失了。。
然后呢结局好烂啊,,,e,还有黄生你的桥段真系一部接着一部奸人坚和麦提爽简直是同一命运的两个反面。。
同是失去家庭温暖,一个走向极端,一个走向善良。。。
绝代商骄抄了my盛lady的个案模式,奸人坚抄了绝代商骄的孤儿仔黑历史模式。。。。
错了错了,是反转过来才对
刚追完这部戏,感觉真的看得很爽..不过结局确实让我郁闷了很久.很多东西似乎都还没说清,而且他也没和吖翠一起.不过这部戏依然是显示了黄子华的口才和独特的演习功力,即使是演大奸角,依然让人对他恨不起来.里面那些有趣又谐音的奸人语录尽显子华的创造之才.其中我最记得的语录是"我系奸人堅!
但我奸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我行得奸,企得奸,我系一個奸人,可以被毀壞,但唔可以卑你地打敗!
"是的,他确实是奸得堂堂正正,他就称自己叫奸人坚, 他并不会假装自己是好人,从来是有那句说那句,也一点都不虚伪,奸诈到彻底.也根本不去管世人如何评价他.其实我觉得,这部戏奸人坚是从头奸到尾,同样地奸诈狡猾不折手段,只是目的变了.之前的奸,是要保护自己不被欺负,因为他凄惨的童年阴影,为世所逼.他爸自他小时候就虐待他,后来出卖他,又被赵猛丁欺负,所以他对所有的人都仇恨,就像他说的,只有他够奸够狠够强,人人都不敢欺负他.后他奸,是因为他不相信任何人能够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好.后来黄飞鸿改变了他,让他相信世间有情.可是他还是奸,只是他是用他的奸来保护大家,保护旗下街的所有人,于是他瞒骗了所有人包括黄飞鸿.这部戏真的是一路奸到底吖其实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都是虚伪的,看过黄子华的栋笃笑"越大锅越快乐"的人就知道.只有在互联网上人人才能尽情展露自我,发泄情绪.很少有像奸人坚这样奸得大张旗鼓光明正大,你看哪个贪官不是偷偷摸摸的.虽然那是电视剧,与现实不同.而且后来奸人坚离开了所有他关心的人,独自离乡背井去做大事,依然是用他的"奸"来达到目的.结局是很让人唏嘘的,总觉得大家都以为奸人坚是坏人并且消失了这样的结局不好,不过,有什么办法呢,编剧有他自己的深意在吧总之,我还是觉得这部戏是很不错很能让人回味的,就像他的栋笃笑,搞笑又颇具深意.
看到最后去了香港的奸人坚,或者应该说黄子华的小胡子菅仁坚形象,我忽然觉得有点可惜。
可惜黄子华到现在才在《还是觉得你最好》里演了大哥,在《毒舌律师》里演了林凉水。
《奸人坚》情节的漏洞很明显,有些情节根本没有交代清楚,一个事件就结束了,描写得比较完整的,一个是奸人坚为了夺取姑婆屋,假装落魄变好追求凌玉翠,另一个是阿苏为要回玉块冒充奸人坚生父,最后两人真的生出父子感情。
其他事件都处理得过于简单,为了达到最后的结果,剧情一直往前赶,不顾细节,人物转变过程。
故事讲生活在旗下街的奸人坚从一个街坊邻居人见人憎的奸人转变为一个为了做好事而扮奸的奸人。
刚开始的奸人坚认为人间无情,处世之道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为他从小被养父虐待,最后被养父抛弃,在众人的误会下,为求自保,不得不用奸诈来应对这个世界,而在碰到了黄飞鸿之后,奸人坚才发现有这个世上还有另外一种做人的方法。
这样的故事也不新鲜,但正如主题歌唱的,贱格贱出新意思,奸到出汁,奸到起角,也正如奸人坚在被厅长打压失势时对众人所说,他确实奸,但奸得堂堂正正。
奸人坚拿黄麒英的神主牌要挟黄飞鸿,污蔑自梳姑婆的清白导致对方寻死,欺骗凌玉翠的感情并当众羞辱她,这些事情都做得相当过分,但奸人坚奸在明处,人尽皆知,而旗下街的众人,面上看来都是好人,实际上却是典型的欺软怕硬,更擅长落井下石。
凌玉翠在被欺骗之后,违背誓言,将奸人坚身世秘密演给众人看的一段,是最教人感叹的。
退一万步说,奸人坚所讲的凌玉翠和自己抑或是和阿豹发生过关系的事,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发生过,但凌玉翠所讲的奸人坚被养父虐待抛弃的事,却是真真实实的。
奸人坚不应当拿清白做文章造谣羞辱一个女人,凌玉翠也不应当揭开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伤口来进行报复。
看《奸人坚》前面部分有种奇怪的感觉,明知道奸人坚干的事实在太贱太坏,也知道后面他会受到感化改变,但是似乎又觉得他还是不要改变的好,或许是因为相对于旗下街众人不敢吭声亦不敢反抗的畏畏缩缩的样子,奸人坚给人的感觉是活得更加自我。
奸人坚的转变一直到十五集狮王赛才发生,此前他被黄飞鸿救下性命,又被其收入宝芝林,众人也想要用点伎俩来达成浪子回头的效果,但一切似乎都不奏效。
众人不相信奸人坚会变好,奸人坚也不相信众人真的相信自己,也不信黄飞鸿真的是要给自己机会。
不过,这部戏大概也是我看过的影视作品里面,黄飞鸿的道德感召最不讨好一部了。
当奸人坚来宝芝林求保护,黄飞鸿对是否要收留他也犹豫过,当奸人坚被诬告杀人,人还没死黄飞鸿就已经认为徒弟救不回来提前布置了灵堂。
这中间又发生了许多其他事,比如奸人坚治好凌玉碧,寻找生父,牙擦苏冒充奸人坚生父被戳穿,寻找宝芝林内的宝藏等等,零零散散地发展出一些人物关系,一方面展现奸人坚内心善良的一面,一方面又表明他还是没有完全改好。
但这些情节发展上都比较松散,到狮王赛奸人坚陷害黄飞鸿,想逼迫其用不光彩的手段赢得比赛,从而令其身败名裂,似乎才又回到了奸人坚进宝芝林的初衷。
而似乎他对凌玉碧的好,对牙擦苏其实已经产生的亲情,都只是他本来就有只是被掩盖的部分。
黄飞鸿没有喝奸人坚准备的含五石散的药同样赢得比赛,这让奸人坚受到了人生三十年来最大的打击,他不相信真的有人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去做事,黄飞鸿的做法等于摧毁了他以往的所有信念,对比此前那些被他胁迫的人,第一次有人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式去做事做人。
这个转变的手段和结果都不难猜,关键在于奸人坚对自己产生了质疑,而此前他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
接下来黄飞鸿让奸人坚代自己坐馆,主持宝芝林,便是奸人坚如何服众的情节。
奸人坚的服众有些艰难可以预见,最终可以服众也可以预见,只不过情节上交代不足,发展有些猛,轻重有些失衡。
这个时候不得不说,黄子华这位演员,脸上表情一旦纯良起来,简直无敌,那种委曲求全,处处忍让的笑容,让人感到奸人坚这一次是真的褪去了所有奸诈之心,用心努力地去帮助人。
奸人坚为破人口失踪案做回奸人,表面上看也就是卧底戏,但从奸人到好人再到奸人,最终何去何从,不仅仅是悬念。
《无间道》里好人做久坏人搞不清自己是好是坏,坏人做久好人便不想再做回去,讲的是人善恶的灰色混沌难分,但《奸人坚》里的奸人坚却是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看到自己其实是个不择手段的人,不论是做坏事还是好事,用奸人手段去做好事,几乎把身边的人都伤害了,如果要继续,就必须离开关心他的人。
的确,奸人坚在坐馆时,为了收服师兄弟的心,让珍妮食物过敏进了医院,为了揭发马厅长的罪行,他提出绑架老弱妇女,并让他们第二次身处险境。
这部TVB的剧,到了最后竟然在讨论手段和目的,是否目的正义就可以不管手段是否正当,奸人坚没有因为自己是为了救人,为了揭发罪行就把自己的手段正当化,认为为了目的可以伤害身边人。
火场救人一事中,尽管最初救人的是奸人坚,但受众人赞誉的是黄飞鸿,那时牙擦苏问奸人坚是否会感到不高兴,奸人坚回答说自己不会,因为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
同样,在最后,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本来就没有改变而再回去向众人表明一次。
“厚道浮名脚下泥”,抛开顾忌,尽情做傻瓜,这才是奸人坚。
一向都很喜欢黄子华的片和栋笃笑,这部片因为有黄子华做主角,所以在推出之前一直有关注。
周末回家,一口气看了5集之后,感觉本片继续延续了黄子华的搞笑风格。
里面的台词的却几抵死下“有恩不报未算差,有仇不报正人渣”“我系你对面,你没叫到我好似系河对面一样”总的来说,这部片的却能博得我们一笑,放松心情挺好的一部片。
利益相关:十六年子华死忠脑残粉当年首播的时候我高三,所以没看,再之后居然等到十三年之后才第一次看。
剧情怎么发展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我们先说人物吧。
阿坚,先坏后来变好,再后来为了保护大家假装变坏,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变化都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最后为了大局,把所有真正关心他的人拒之门外,剧中所有做过的好事几乎都没人知道,然后独自一人离去,这个结局都颇有几分男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就算大家始终认为他是奸人坚,又,如,何?!
(sorry串下戏)我不知道大家所认为的烂尾指的是奸人坚这个没有被大家认可的结局,还是说其他人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比如说阿豹,不过剧中的铺垫其实已经足以说服我阿豹没有死)。
我倒是觉得还好,如果真的弄一个传统意义的happy ending反而突兀。
更加重要的是,这结局,至少是奸人坚自己的结局,一看就是子华有份定的,作为粉丝其实也会很纠结。
不过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想必子华还是演得很爽的吧。
另外一件作为粉丝很无可奈何的事情,一是这个母亲早死被继父抛弃的原生家庭背景,很难不让人想到他自己真实的家庭背景。
说起来TVB里五部担正的电视剧没有一部主角家庭背景是圆满的。
你说你栋笃笑里自嘲就算了(比如《娱乐圈血肉史2》),不用连电视剧都那么自虐吧(虽然《奸人坚》早过《娱乐圈2》)。
我不清楚2007年那会他是不是单身,但结局他说的那句“可能注定我这辈子都是孤独的”的时候,你敢说他没有自我代入?
我唔信!
(代入《无碳用》语气)真的是……哎,可能也是我粉丝心态太重。
只是这么一联想,难免觉得有些感叹。
阿坚与其他人的关系,写得最好的是与牙擦苏的“哎呀”父子情,我尤其喜欢倒数两三集阿苏扮傻只为了让阿坚理他,而阿坚其实也知道。
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别喜欢黄师傅这个角色,我倒是觉得还好,至少剧情里他做的事情也都很合情合理。
顺便说一句我特别喜欢醒狮大会前那段戏,子华那段魔鬼发言让我觉得奸人坚这个角色真正的恶意,看着莫名好爽。
我认为阿坚和这两位角色关系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事后我会想磕一下父子CP或者师徒CP。
黄师傅本来就知道阿坚是好人就算了,我是真的想编剧交待一下阿苏知道阿坚其实一直都在为大家好的结局,而且想到他们不能在一起会难过。
而阿坚与女主角关系塑造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不会为了他和阿翠没在一起而开心,但同时我也说不上有多遗憾咯。
虽然这么多年之后我才第一次看的确是因为对叶童的形象总是停留在许仙(其实我都没看过那部电视剧,但影响实在太大了),但我对她也没有恶意,颜值个人觉得还好啦,且有几场戏叶童的确交足演技。
问题是阿翠这个角色可谓平平无奇,毫无记忆点。
其他子华的电视剧的女主角,miss mo是一个事业成功牙尖嘴利内心恨嫁又嘴硬的大女人形象,李慧慧是努力工作与罗密欧斗智斗勇但总是运气不太好OL形象,林淼淼是一个爱钱有点小爱慕虚荣但不是毫无原则的港女形象。
但是阿翠的形象是什么呢?
除了前半部戏里的哨牙,阿翠本人有什么能让观众记住的点?
如果说她的point是心地善良,其善良程度又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不定如果编剧能把这个角色写得再圣母一些,可能还更有话题性。
其实后半部男女主角这种互相暗恋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说最终也没有在一起的关系写得还不错,仔细想想这种默默的虐还是挺带感的。
问题是!
前半部戏男女主角为什么会喜欢对方这件事情,我真的想不明白啊。
即使编剧很明显地给了几场“你看这就是两个人关系转折的原因哦”的戏,我依然觉得说不通。
阿翠对阿坚我尚且可以脑补前面阿坚骗她的时候她真的上心了(但后来她知道被骗还被当众羞辱这足以抹杀前面一些感情啊,严重起来女主角是有权黑化的),后面就是女人情不自禁还是被坏男人吸引,请问阿坚对阿翠的情感基础在哪里?
仅仅是因为阿翠对她好?
但这个好的程度无法说服我咯。
如果编剧像我说的把阿翠写得再圣母一些,甚至可以某程度写得她和阿坚的妈妈性格上很像,基于阿坚这个家庭背景,喜欢阿翠就合理很多了是不是?
更何况剧情里还有个设定完美的阿碧。
三个人对峙那场戏,阿坚对阿碧说“你姐姐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女人”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是WTF……所以,千错万错都是编剧对这个角色塑造的错。
最后说一下总体剧情。
说实话前十集我看得挺不舒服的,虽然喜剧的部分很多,虽然金句很多,虽然我没有较真民初剧里各种好像不太合理的设定,但我总觉得整体太浮夸,除了某几场重要戏份(比如阿坚自述童年阴影)之外,我无法真正代入到这部电视剧里的世界,感觉大家演戏的痕迹都很重(这个我觉得还是编剧和拍摄节奏的问题为主)。
直至后面大概是牙擦苏父子戏份上线开始整部戏的浮躁终于沉下来。
另外一个原因是,前面的戏份每每让我穿越到栋笃笑,有好几次整个场景加上子华说话的语气,我简直下一秒就不由自主地切换成某场Show的某个片段。
最最明显的例子大概是第九还是第十集阿坚卖旗那段,你根本觉得下一秒就是子华顶着灰色头发用着很抵死的表情说那句“买咩旗啊?
买支好出奇啊?
”这种电视剧和栋笃笑傻傻分不清楚的情景实在不可,我想看栋笃笑我为什么不直接看栋笃笑呢?
还好这么多电视剧也只有这一部让我有这种感受,也还好后面剧情逐渐正经,不然我真的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爱发电才能看得下去。
总体评价,有子华总之先五星,女主角减至少两星,牙擦苏+阿碧可以加半星,总共三星半,四舍五入四星啦。
“”贱格贱出新意思,扮笑扮喊还扮痴,奸到出汁奸到起角,这一个奸字臭冤像粪池,为了一个问题够胆试“这首主题曲啊我的天,是洗脑一样的旋律和歌词····真的是很绝的童年回忆——我有罪,我嗑黄师傅和奸人坚,奸人坚就是无恶不作小混混,后面拜黄飞鸿为师,试图被感化从良,就是一个黑色幽默喜剧,而且里面还有叶童······饰演那个翠翠翠····角色妆造真的很好笑···
都仲是俾子华演到出神入化,哈哈哈。
子华的TVB都不错,尤其这部完全剑走偏锋有别于传统的TBB,剧情走向扑朔迷离,人物性格奸中存善恶里藏忠,还发展出一段开头是似而非中间亦真亦幻最后似云似雾的感情~~~
前面还OK, 就是提不起兴趣,同样被狗血剧透后弃剧
从来都挺讨厌叶童的。。。不管白蛇传还是倚天也讨厌经历大变后的改恶从良剧情(只看3集,猜测的,实在没地方吸引能继续看下去)
2015-03-20 直接不看//好像是没看过,觉得叶童太丑了,黄子华小时候也很少见,没啥感觉,但是看过他跟徐子珊的剧之后觉得不错//这部戏。。。最后好像也没说阿豹啥情况了,不知道是不是忘了。整体也有无厘头的因素,还可以。
看了十一集,我实在顶不顺,黄子华,你演啥我都能看一看,唯独这个我是真的下不去眼
对于黄子华的期望太高,这部并不好看,扔片了
黄子华黄子华黄子华,喜欢你到尽,从头笑到尾。Mark低语录先“系!我系奸人堅!但我奸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我行得奸,企得奸,我系一個奸人,可以被毀壞,但唔可以卑你地打敗! ”
补标,平庸又无聊,话说到底谁给叶童做的造型啊整完牙之后也不好看啊,剧里整牙后一群人看呆了的桥段也太强行了……就是因为奸人坚导致后来看了叶童好几部电影都觉得不好看搞得我对叶童印象不是很好,只能说明造型真的很重要……
e03 鸡肋感
本来有黄子华就超好看,女主为什么选叶童,这是我永远不能理解的事情。
没想到某人能把素长衫穿得这么好看啊。就算什么都猜得到,一样那么高收视,哈。结尾是算什么,女性主义,不过也对,何必凑合。啊,胖回来吧。
总觉得这部不大出彩。为什么这两个人擦不出火花呢?都太强了~
男女主感情线不可,还不如跟女主妹妹
黄子华你又被TVB利用了
死,写了一篇评论没发表成功,不想重写了。MMD.总之,爱子华的就去看吧~绝对surprise。
第四集,奸人坚恐被赵猛丁非礼哈哈哈。
黄子华 葉童 看過幾集, 這部正是兩大巨星產生不和的劇集
2012-02-19;2012-09-17;2012-10-09
期待了好久,结果就那样,男主人设很让人讨厌,不是说你小时候可怜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其他人活该受你造的孽,11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