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本来脑子里想的是“最好的谎言就是现实”结果不知为何就变成标题那样了……后面想想,这也许就是就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观感体验。
心里本想该如何如何,但结果却背道而驰但又殊途同归。
还真是——真实便是最好的谎言。
撇开男女主角二人的故事不说,电影中各种配角的人生也真是多姿多彩,无论是相信爱情的情人,还是化仇恨为意志的剩女,亦或是梦想希望都不曾失去(得到)的冠军,哪怕是年老色衰的流莺也都相信着那些更为悲惨的人生,期待着能从他们那儿汲取令自身向上的力量。
可是这都是谎言,哪怕它们多么真实。
最后也正是因为这些谎言才换来了她们的新生(旧途)。
而男女主角的故事更为有趣,要我用知音体吐槽来说就是《多情丈夫 处处留爱遍为哪般?
绝情妻子 结婚欺诈却只为圆他人梦》。
一对多好的灵魂伴侣,因为出售自己的灵魂为博取对方的喜悦,最终重新走上了互相理解的道路。
真是悲剧版的《麦琪的礼物》。
他们过分沉溺于现实这个最大的谎言中,满足了物欲,却满足不了对方的心,真是什么都不剩下了……顺带:有人说这电影节奏比较慢,我看第一遍时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看第二遍,便发现自己每快进5s,就会漏掉大量信息。
而且再次品味,也发现很多政治意味在内,例如突如其来的大火象征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而那把从火灾中抢救出的料理刀则象征着仅存的Yamato Tamashii。
仍然是这样一个问题:男主代表着一种普遍的特性,女主代表着抽离着的反思的我们,难以决断。
好像这里不是要探讨诈骗,这位导的“欺骗”总是建立在对方愿意或者同意之上的,好像每次借钱都是签借条的。
男主想开大店,他认为这是女人的渴望。
与举重运动员餐厅的那场戏和末尾小孩捅人,都能看出男主是善良的,这两个地方都有提醒到我。
所以男人和那些女人相处的过程中,目的是钱但过程的温柔不仅仅是扮演能做到的,也就是说男主温柔的这个特性是自带的,而他好像没有温柔的对待女人,而女人可能最想要的也是他的温柔。
意思是:男主开大店是误以为这是女主的渴望,但女主之所以和男主在一起不是为了这个,女主看到如此执着的男主(开大店)于是用自己的聪明帮助他走向目标,但男主的这个目标好像不是他自己的渴望。
结婚女是不想结婚的,她最后的结局是没在和父母住一起,但她认为自己是个不能结婚的女人,而这是周围话语强加给她的目标;举重女是不想继续追逐奥运的,她最后的结局是当教练;还债女并不要从别人身上得到幸福,她觉得能自己一个人活下去就是可以的。
这仍然是围绕着男主在拍的一部电影,片中的每个女人都为了男主在付出,男主鼓励着每一个女人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努力成全她们的梦想,但这是强加的。
片中的女人好像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唯独男主一个人自己的梦想是误认,也就是说被困在其中的、勉强的其实是不自知的男主。
而在亲爱的医生那里,医生是自知被勉强的。
男主直到末尾也不说是孩子捅伤了人,他仍然在坚持着一个善良温柔的形象。
到这里,善良温柔是不是男主自带或者扮演已经不重要,而是在于这个坚持是不是值得的?
善良温柔如何形成,有没有被迫塑造的缘故,好像很难分清楚。
而在于行动者是否要强行坚持这个特性呢?
女主拿刀想结束男主的一意孤行,但因小孩手的“关心”又停止了终止行动,这就像是“温柔的效果好,但温柔本身不成立”这样一个不知如何选择的困境。
女主结尾像是看到了什么,迟疑了很久,但转头干别的去了。
那段奔跑就是放弃这种坚持吧?
但这好像是做不到的。
待重看
本片还有一个译名叫做《不道德的夫妻》,两个片名天差地别,一褒一贬,但是也正好契合了电影的主题一一好人做坏事。
故事讲述了一对勤劳的夫妻,一场大火将他们苦心经营的小饭店烧成灰烬。
只能重头开始的两人,经受不住沉重的生活压力,靠接近一些情感空虚的女人骗得创业资金,成为了诈骗犯。
男主角扮演者阿部隆史,经常出演善良正派的老实人。
他五官端正却又貌不惊人,矮胖身材却又不算丑陋,属于在人群里毫不起眼的那种普通中年大叔,很有亲和力。
正是因为这种看似平凡可靠的气质,使其扮演的男主颇具可信度,让片中一群空虚寂寞的女人纷纷落入了圈套,甚至有些在得知上当后还为他找理由。
女主角由松隆子出演。
她在片中的表现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淑女路线,突破极大。
一开始女主形象非常阳光励志,遇到挫折以后不弃不馁,继续勤奋努力工作。
丈夫日渐沉沦,终日买醉,她仍旧面带微笑给予鼓励支持。
可是,当她发现丈夫与别的女人一夜情后,体内的“小恶魔”终于爆发了,居然唆使自己的丈夫去勾引各种情感空虚的女人,从而骗取钱财。
奇葩的是,这两人并不是简单的骗钱。
每次丈夫都会认真写下欠条,回家后由妻子贴在墙上,两人“真诚地”合掌感谢,许诺以后新饭店赚钱后必当加倍奉还。
然后,妻子继续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丈夫继续进行“勾引”。
这对平凡普通的夫妻,本质上善良勤劳,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但是,梦想不是轻易能实现的。
人一旦发现不劳而获的捷径时,是很难抵御那种诱惑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因为日子苦,而是不能给爱人想要的生活,眼睁睁看着她吃苦却无能为力。
日本电影很有意思,在看似变态的表象下埋藏着沉重深刻的内涵,总是有一种在纯真与变态中折返跑的能力。
正当观众为这对夫妻呈现出的迷茫绝望而叹息时,那些被骗的女人们倒是一个个重新开始,从困惑中走出来了。
归根结底,脚踏实地自己走出来的路,走得才坦坦荡荡。
西川美和的电影在总体上常给人一种莫可名状、甚至是语焉不详的印象。
她影像的成熟度远超其年龄,像一个智慧长者般对世事不加评判,任它生住异灭,聚散悲欢。
大仁不仁,大智若愚,这是我能够想到的形容词。
导演的审美倾向及人生观是如此宽坦、淡泊,她的视角于是便广阔得吓人,此片一开场就撒下一张大网,把业力相同的众生慢慢聚拢到一起。
从这宏观的主题上着眼,这绝不是一部宣讲道德的电影。
两位主人公无疑在做非常不好的事情,但导演通篇没给他们贴上善、恶的标签,故事的进行仿佛混沌初开,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正邪易位,只在倏忽之间,又极其自然。
丈夫屡次良心发现,但每次还是卷走了人家的钱,我只能说:这就是业力的不可思议。
有一幕戏,是他们俩看到电视新闻中播报一对夫妻虐待亲子,他们同声说这样的父母该受报应,而完全没想到反观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明愚痴的意味很明显了。
西川美和是悲悯的,只是她的悲悯出脱得极为简约,总带着一些冷意。
导演的成熟,还表现在她的克制上,总是能收得住。
她的字典里,你绝对找不到日本导演惯用的“残酷”、“厌世”这一类词汇。
她的克制之道可说是严格的、中庸的:当丈夫当面揭发妻子策划这一切的阴暗心理时,妻子眼看就要发飙(且按一般规律来说,她发飙完全合乎情理),然而,妻子竟硬生生刹住了车,她马上藉着投入生活的常态来掩盖、平息这场风暴。
这实在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人生态度,你或许会说她是一个顾全大局的阴谋家,但我认为不是的。
导演从内心深处对“克制”的认同尽显于此:那是一种本能,是人心和世间界赖以维持平衡的微妙力量。
“克制”不是消极的忍让退缩,而是积极的以退为进。
那么,电影是否有为骗子开脱之嫌呢?
刚开始行骗时,妻子那一大段内心独白确实有点救世主似的冠冕堂皇。
但细想一下,他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一直骗下去,乃至想停都停不下来,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那种与陌生心灵坦诚相见的、暂时性的释放之感。
只看到眼前的一点闪光,而忽略未来的无边黑暗——受骗的如是,行骗的亦如是。
面对命运这道似乎无解的谜题,立场永远比策略来得重要。
影片中一个个可怜的失败者,都无非是被层出不穷的策略迷花了眼,而无暇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立场。
一味地向前,等于是一味地逃避问题之根本。
失败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彻底的失败——罪人要不是进了监狱,也发现不了飞鸟的自由。
本想看完以后好好的睡个觉,发现这实在太难。
这是一部关于梦想陨落的故事。
一开始市泽从火场里救出那把刀开始,到刀在另一个女人的家里做菜,而不是在饭馆的时候,梦想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失落,火焰一点一点的熄灭。
于是,在举重运动员放弃梦想的时候,市泽的心被揪动了,那曾经的梦想,也随着眼泪流了下来。
这究竟是谁欺骗了谁?
里子的崩溃与重生里面,怀着的是市泽的梦想,却到最后一起陨落。
当两人都看着海鸥,一个在外面,一个在里面,那两双平静的眼睛,似乎在缅怀着曾经的梦想。
视角仅仅跟着他们的生活而走,不作任何的评论。
开幕而来的每个人的生活,到影片结束以后每个人生活的回归,生活依旧继续,诉说着梦想陨落是一件多么卑微的事情。
若眼睛不再拥有渴望,便与这世界的宁静融合在一起了。
若是说影片诉说的拖沓,这大可不必,生活本该如此,时间就是这样一分一秒的过的,正如陨落的梦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这个城市暗淡的土地上,许多失去光芒的星星,坠落于此,四散分开。
她们都很寂寞,有着悲伤的回忆。
地位金钱和人际关系,现在拥有的东西,已经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任何改变。
看不到未来,十年后的自己,连想都不愿意想。
为什么呢?
自己的生命就像羽毛一样无足轻重。
温柔的星星们,耀眼的星星们。
为她们那熠熠星光,添上一点缤纷的色彩吧。
只要这么做,大家一定会为了你,闪闪发光。
很早就知道小松演了这部15禁的话题电影。
因为有点受不了玉女小松和阿部隆史配戏,又是这种大妈角色,一直没有看。
昨天本来想看《芳心谋杀案》的,结果檀木中有人提到这部电影,还是决定先看这部。
电影一打开,就发现自己果然很喜欢西川美和这种阴暗写实的镜头手法。
前不久才刚刚看了这位是枝裕和女弟子导演的《摇摆》,已经觉得有点惊艳,这部电影更加突出了女导演细腻的风格。
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平凡的经营饮食店的夫妻,由于一场意外的大火让两人的生活跌入了最低点。
而老公一次无心的外遇,竟然换来了对方的丰厚礼金。
从此,在老婆的策划下,老公开始接触各种不同的女人,博取他们的同情并且给她们制造虚幻的梦想,骗取钱财,从而实现夫妇二人重振饮食店的梦想,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但看内容简介,一定无法想象阿部隆史这样一个形象的演员怎样能够让铃木砂羽,田中丽奈,木村多江等等这样的女人喜欢并且心甘情愿上当受骗。
而随着影片的进展,才发现原来男人阿部饰演的这个男人本身是比较单纯软弱的,所以只要按照松隆子撰写的剧本去行动,阿部那种纯真和善良很容易就会让其他的女人产生同情。
无论是公司里面和同事不伦的事业女性,美丽独立却又深受家庭逼婚压力的大龄未婚女青年,阅人无数的风俗店小姐,美丽温婉的单亲妈妈,甚至努力训练想要成为奥运选手的举重运动员,都在阿部的身上找到了自己能够圆梦的错觉。
而做着这种事情的阿部始终是纠结的,深受良心的谴责,于是那种纠结和退缩反而在那些女性眼中更加显得吸引。
对于我来说,田中丽奈饰演的独身女性最戳人。
她在阿部身上找到了那种单纯的恋爱的感觉,和以前她所交往的那些事故的男人都不一样。
终于发现自己被骗,她也是最不甘心甚至去找了私家侦探。
在私家侦探面前,她哭诉说“我就是不想成为那种被人看死了一辈子都无法结婚的女人,结果居然被这种有妇之夫骗钱...”檀木中好多人说“田中丽奈那么漂亮怎么会结不到婚"。
而其实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是有很多这样的女人追求的爱情如同虚幻的梦境,不适合成为人妻。
除此以外,电影的很多细节都处理得很好。
特别是饮食店起火那场戏,非常真实。
而那些日常的生活场景无一不透露出生活的绝望,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松隆子在里面的演技更加是让人无话可说,毫无违和感主妇形象--每天背负着艰辛的生活却能够给予老公最治愈的微笑,做坏事的时候那种心安理得义无反顾的感觉,却在这种设定下仍然能够让人找回当初《四月物语》中那个少女形象。
最后,夫妇二人都迷失在自己重建饮食店的梦中,如此残酷...
我总是吐槽,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两件事,一个是男人的尊严,另一个是女人的贞节。
第二个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少了,但第一个简直贯穿全民族全历史的。
这电影描写的是一段扭曲的婚姻和价值观。
电影开头的灰暗过后,而后的两人“卖梦”行为直到电影过半,才透露出一丝“罪行”的味道。
在两人从高级料理店辞职后,几位受骗的女性排座在吧台前为男主开脱的时候,卖梦还仿佛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
但一切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罪行永远都会被揭穿,罪人永远会伏法,梦始终会醒。
给女人“卖梦”不过是两人在支离破碎的婚姻中擅自营造的一场梦而已。
这部戏了几乎所有女人都是不幸的。
最开始的玲,看似的到了爱情,却永远止步于情人的家庭之外。
后来找了侦探的女人,她被社会的价值观绑架,觉得只有成功步入婚姻的女人才是幸福的。
同样的还有举重选手。
还债女即便被丈夫欺骗去还债,却还是愿意去借钱给男主。
她笑着谈论自己的留学梦,然后温柔地劝说家暴的父亲。
还债女的最善良,却也是被害的最惨的。
女主看似一直指示着男主做非法的勾当,但其实不过是一步步被生活扭曲。
她当然是电影描写得最多的一位女性,她的婚姻因为一场大火而变得岌岌可危,从此她的努力被变成显摆,她的忍耐被理解成冷漠。
失去了事业的男主变得多疑变得颓废,直到有一夜他笑着回来,带着钱,和出轨了事实。
其实在那一刻,他们的婚姻就已经告终了,余下的一个多小时,不过是女主为了挽留这段婚姻而扭曲方法。
从教导男主勾引失意的女人可以看出,她很聪明。
但她却愚笨到在自己的婚姻中无计可施。
或许换一个角度不是她看透人心看不透自己,不过是她明知道这段关系中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分开,而她不愿意。
她教导男主如何温柔对待失意的女人,然而她最希望被自己丈夫如此对待的却是自己。
她没有真的希望丈夫去和别的女人交往然后换取金钱,但只有他们一起计划着如何骗更多的钱开店时,他们才能如往昔一样说笑。
男主确实是一个温柔的人,他在警察到场的时候都没有只顾自己而选择了说一个白色谎言。
但温柔从来都只是加分项。
而当那些温柔自己的伴侣无法享用时,它一文不值。
在后来仿佛身不由己的男主,假如他一开始愿意从头开始,就没有往后。
如果他愿意开一家小一点的店,也许他们就不再行骗了。
他看似身不由己,但一开始命运安排了一场火灾的时候,身不由己的他只选择了堕落。
他永远都有选择权,他一直都有选择。
在电影里面,他不过是选择了利用妻子去逃避犯罪的良心责备,却乐享其成。
可惜电影到最后都没有让他直面他让自己妻子所遭受的痛苦。
西川美和的片子,个人特色很鲜明,细节拿捏,情节穿线,强烈的人物性格塑造,懦弱的男主,老是把责任和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受不了一点委屈。
女主则是为了男主什么都可以做,变成一个欺诈犯都无所谓,他们两个人互相寄生彼此。
从头到尾,这个关系很感人。
其中有一个细节,电视上新闻说一对夫妇把吵闹的孩子给弄死了,男主说,哪有这样的夫妻,都疯了么?
其实这里暗语了他们后面所做的疯狂的行为也是如此不可思议。
而被骗的众女子,代表了社会上一代新的人群,剩女,这些人不缺物质,人际关系,缺少的是可以互相安慰的人,只有稍微对她们好一点点,在他们面前展现感情,就可以捕获她们的心。
由于是现场速记+翻译不精确,部分内容需要大家自己意会。
本文内容可以转载。
——————————Q:未来您会想带来怎样的作品?A:我故意每一部都改了主题,因为我不想反复拍同样的内容。
所以虽然这次是踏入谎言的喝酒主题,但今后我的片子可能没有那么多谎言。
下一部打算拍二战结束后东京的故事,我没有拍过过去时代的电影。
因为是我不了解的时代,所以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研究。
以前我不大愿意做要花很长时间做的题材,这也很花钱,但我觉得现在可以做了。
Q:您是如何考量片中的举重选手。
A:我想的是要有一个运动员,考虑了很多种适合我的角色的运动后,有三种留下来——标枪、举重、柔道。
这几种运动在传统观念里比较男性,如果在这样的项目里要得到最好的成绩,可能保持不了美丽的身材,需要很重的体重和很多肌肉,要像男人的体格。
虽然他们的外表和所谓的美丽的身材有差距,但我看这种比赛时,觉得她们很美。
但是如果他们在运动之外的普通生活中,会遇到别人说他们的坏话,哪怕是女性都会说有偏见的歧视的话,所以她们也会有自己的烦恼,也会有困惑,所以我选择这样的角色。
片中的演员为了演戏去练习,发现了自己这方面的才华。
教练说很可惜,如果她再早一点练习,是可以去奥运会的。
Q:如何突破性别的视角?
妻子知道丈夫出轨一开始很生气,后来却决定一起和他去做这件事,她是怎么转变的?
A:虽然是表面的情感,两个人如果一起工作的话,他们的感情也会抓回来,可以一起生活下去。
但是如果做了一个新的店,又回到了两个人的关系,但他们的关系未必回到原样,表面的恢复也不一定是恢复。
可能对她来说,开不开店已经无所谓了,而是保持这种游戏,至少不会分手,可能这是她最重要的意图。
Q:导演是看了鬼子来了才觉得香川照之适合哥哥的角色,想问问导演的观影习惯,比如要看多少数量,比如有没有考虑这个角色是不是适合放进自己的电影。
A:我自己想的是,要看很多的片子,老的新的都要看。
虽然我做这个工作很多年,但有很多片子还没看过,要说的话还是很尴尬的。
电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时看老片子会很惊讶,这个年代已经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新电影也有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比较好的片子,也有意想不到的片子。
在北京看了杨荔钠导演的《妈妈》,其中女儿先得了老年痴呆,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这样的故事。
我觉得要看很多电影,但我写剧本时看不了很多电影,因为我自己写故事时,要集中在自己的剧本里,不想受别人想法手法的影响。
所以我写剧本的时间里,有时一个月一部电影也不看。
那摄影灯光音乐这些所有的因素,我也会受影响,哪怕看烂片也会受影响——烂片是这样的,烂片是这样拍的。
有时候我会看到很好的电影,比如这个演员这个灯光好,但有时候完全都不想,我看到这样的片子是最开心的。
Q:如何处理日本传统美学与谎言之间的关系?
A:在日本也一样,就是不要骗人,传统道德里也没有说可以撒谎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日本可能是很难表达人的本性的民族,日本人可能比较在意表面的东西,片子里的角色假装很成功做的很好,但他们不会讲出自己的心里话。
所以我电影里的人物,看不出来她们心里想的什么,也不太说话,一直忍耐,这样的人在日本传统社会中比较多。
所以在这样的文化里,很多人是不得不撒谎。
比如说在这样的Q&A环节,中国观众会很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非常直接,但日本不同的,很多人有很多问题想问,但就不说。
Q:导演拍女性为主角的电影,会强调什么特质?
导演喜欢的作家?
A:我现在准备的下一部的主角是女性,第一次拍少女角色。
听说很多人也知道太宰治,我也很喜欢。
他写了很多人的黑暗的或狡猾的部分,不能展示给别人的部分。
很多人看了会想,他写的是不是我,所以我也想这样的文章。
看不下去
丈夫出轨却被老婆看到"商机",说是卖梦,不过就是在利用别人的不幸,荒诞味十足。整个戏拖拖拖,除了松隆子的几场独白有点意思外,其他部分都太单薄。女性导演拍电影都喜欢弱化男性,另外阿部隆史的表演也不喜欢。
这样的男人也能卖这么大价钱,日本女该是有多饥渴…多有钱?!!!PS节奏还敢再慢点么?
西川美和路走弯了吧
【西川美和展in资料馆】想到前不久看的《深深的猩红》,在剧情设定上异曲同工,遥相呼应。男主是“卖梦”犯罪的实施者,而导演也用很多镜头去刻画背后的始作俑者,即女主内心的挣扎、妒忌与纠结。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的弱点心理。松隆子也在微表情表演上功力深厚,撑起了女主角。每一个配角女演员的选角都对,用出色而敬业的演技把这些各行各业,都有梦想、努力拼搏的女子演得入木三分,引人同情与关怀。尤其是增肥增肌练习举重的江原由夏,太了不起了。映后导演阐述,片中拍摄女主角自慰和更换卫生巾的情节,指的是女主意识到她与男主不再有性生活,也不会有孩子。观众恍然大悟。能抓住如此细节加以表达,令人佩服导演细腻的观察和创作。
卖梦过后,又营营役役的活着。如果到头来发现自己也是这样,不过是增添多了一分卑劣。
感觉不太现实
黄粱一梦什么的 别因为意外就走偏下去!另这男的长得真恶心
我总是很怕看日本电影 不喜欢日本电影的节奏 他们有着自己的哲学和说话的方式 总是在说教 压抑着的人性和制度 让他们无限向往自由 但是社会的现实让他们无法抗争 只要稍微偏离自己本来的轨迹 等待他们的就是悲剧~ 平淡 温情 灰色 也许有一点色情 (很喜欢田中丽奈 她老了 可不少照片都是回忆)
其实通过丈夫出去行骗,说的是这里面很多女人的情感困惑。只要对女人稍微贴心一点,女人可以给出所有。而且丝毫没有怀疑过男人,也不会嫌弃他的卑微,倾其所有。这个妻子也不是一直如此吗?
这么看,我也可以“色”诱了🐙
为什么让阿部隆史演?!是为了强调不是这个男人有任何魅力,而是对方自身的需求?主题好,但没拍好
配角的故事反倒更吸引人。女导演西川美和属于典型想法多以致于拖拉的那种,节奏太慢。情绪一直压制,到最后也没有营造出高潮。松隆子演技疑似《告白》穿越。
很真实!
看松隆子从四月物语的少女到现在纯熟的女强人这个片子真的是浪费了松隆子的美貌和演技!其实我能说看到炸天妇罗就能猜到要着火了吗!第一眼窝囊废又玻璃心又难看又没主义的男人你对得起为了你的过失买单的老婆吗!!!我整整忍了俩小时啊时时刻刻都想揍那个男人啊!!!
西川美和的作品具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性和较强的社会警示功能。由扭曲的欲望组建的梦想,就像根基腐蚀的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没有圣洁和利他的初心,梦想终究虚无。“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全片最精彩的莫过于举重运动员——她就像陀氏笔下黑暗中闪耀的微弱之光,像“白痴”“圣愚”一样,正是被弱肉强食的世界所摒弃的善良,唤醒了犯罪主人公最后的一点良知。最终,为私欲付出代价的主人公,反而在肉身被囚禁之时,也终于悖论般逃出了灵魂窒息之处。
与期待差距有些大。节奏拖沓平缓。
脚本真是太重要了,这个就是拍得仔细但节奏拖沓的典型,除了那句"不能靠自己脚踏实地走的是卑鄙的人生"台词很振聋发聩之外很多地方都嫌单薄....另外松隆子的露毛露PP画面基本完全可以删去不要啊...伊势谷的暴力男役还是很美型><,三星半吧..
2个多小时的剧情确实太拖沓了。松隆子的腹黑实在找不到她的用意?她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老公送进监狱吗?
看似软弱善良的丈夫是主导,事实上妻子才是真正的主谋。她挑选女人,敲定约会,撰写台词,安排进度。看似温柔忍耐的她,一层层剥落,压榨出内心的恶意。“只能辛苦工作的你,痛恨有钱乱花的女人”,她在报复女人们,也在报复丈夫。松隆子演出了那股明媚深处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