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死亡幻觉2

S. Darko,S. Darko: A Donnie Darko Tale

主演:黛维·切斯,布莱恩娜·伊维根,詹姆斯·拉夫尔提,爱德·维斯特维克,马修·戴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死亡幻觉2》剧照

死亡幻觉2 剧照 NO.1死亡幻觉2 剧照 NO.2死亡幻觉2 剧照 NO.3死亡幻觉2 剧照 NO.4死亡幻觉2 剧照 NO.5死亡幻觉2 剧照 NO.6死亡幻觉2 剧照 NO.13死亡幻觉2 剧照 NO.14死亡幻觉2 剧照 NO.15死亡幻觉2 剧照 NO.16死亡幻觉2 剧照 NO.17死亡幻觉2 剧照 NO.18死亡幻觉2 剧照 NO.19死亡幻觉2 剧照 NO.20

《死亡幻觉2》长篇影评

 1 ) 关于死亡幻觉2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即使拖车拖着圣物车,但并不处于原发宇宙,只是从第二层的离线宇宙回到第一层的离线宇宙。

你应该留意到,拖车和圣物车分离后,圣物车被虫洞吸上了天空,这就是把圣物从第二层送回第一层离线宇宙的征兆,可以理解为,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原发宇宙,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离线宇宙,而S的好友根据BILLY的引导回去把圣物车送回,只是为了修补第二层的错误,让第一层按原计划运行,这是她的使命,她必须用自己的命换S的命,让S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圣物车撞死,而是被兔人的面具夺取生命,才能充当死控体来完成对活体接受者的引导。

我解释下我对于S两次死亡和好友死亡的理解,我认为,他们之间的死是注定,起码在离线宇宙中是注定,也就是说S必须是与面具发生碰撞而死,才能按原计划充当“上帝”派出的死控体,如果S是被另一个离线宇宙的圣物车撞死,那就属于离线宇宙中的错误运行,她将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使命,从而原发宇宙覆灭,因为必须有人来修补这个错误,才会继而发生BILLY引导她的好友让她避免被撞死而是被面具致命,而好友的死正正是用来修补这一错误进程的,最后S死于面具,她才得以运用四次元通道,充当死控体,回去引导青年拯救世界。

如果按你说的,两辆车脱开的那一刻已经回到了原发宇宙,那结局应该是S活着但好友死去,显然结局两人都活着,所以说不过去的

 2 ) 《死亡幻觉》: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死亡幻觉》: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passionfly时间旅行对平常人而言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你想要回到过去,那就加快自己的生活节奏到极限,努力尽快成长到世界精英的顶层,比如去美国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实验室做个科学怪人,或者到联合国当个外交大使之类的,然后突然有一天,你脑袋被若干年前的一个时间旅行计划再次提醒抽筋,该是回到过去的时候了,于是你回到原先所在的中国某小城市的一个出版社、图书馆或学校里继续默默无闻的工作和生活,你就知道什么叫回到过去了。

反之,如果你想去到将来,更简单,把自己的生活节奏降到最慢,比如关在屋子里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个二十年,如果忍不住,可以直接犯个什么抢劫罪之类的,关牢里去,二十年后放出来,你就去到未来了。

所以,时间旅行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改变过去的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永远只有一个,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不过是头脑里的一种概念(memory and dream)而不是现实。

时间旅行的真正意义其实仅在于改变现在的自己,改变现在自己的时间轴快慢,相对于你周围的世界,你可以不同的节奏成长。

最极端的例子,以高速成长回到过去的就是“神童”、“少年天才”,别人看他们很惊讶,他们看别人却很失望;而以低速成长去到未来的就是“隐者”、“龟仙”,别人看他们很不耻,他们看别人却很欣慰。

《死亡幻觉》2000年7月开拍,2001年在sundance电影节上首映,作为《回到未来》三部曲之后的又一部时间旅行集大成者,该片艳惊四座,时年25岁的白羊座导演兼编剧Richard Kelly(1975.3.28)从此一鸣惊人,此片还把男女主演推向了巅峰,Jake Gyllenhaal之后连续接演大片《后天》、《断背山》和《十二宫》,Jena Malone也主演了《恶魔的复活》、《冷山》和《傲慢与偏见》。

可以说,《死亡幻觉》就像是一部时间机器,将数个青年人的艺术人生启动。

时隔八年,《死亡幻觉2》于2008年5月开拍,2009年4月发行,这次的编剧、导演和男女主演全是新人,似乎希望重新启动一次时间机器,再次托起巨星。

但Richard Kelly矢口否认与《死亡幻觉2》有任何联系,Jake Gyllenhaal在此片中也没有任何镜头。

新片编剧Nathan Atkins自称是《死亡幻觉》的忠实影迷。

细看演职员表,除了制片人Adam Fields仍然坚守阵地之外,第二部与第一部只有一个关键线索还在藕断丝连,那就是在第一部中饰演Samantha Darko的狮子座女配角Daveigh Chase(1990.7.24)这次成了第二部的女主演。

在第一部拍摄时,她不过是个十岁的小孩,而八年之后,已经出落成了妙龄少女。

原来这八年,我们等待着的,是S.Darko作为角色和演员的同时成长……尽管Richard Kelly否认,但回看《死亡幻觉》第一部中给Samantha的镜头的确都很有余味,似乎早就预示着《死亡幻觉》续集将以她展开:影片一开始就是Donnie在晚餐时当着Samantha说脏话;之后是住宾馆时,Samantha不愿与哥哥一起睡;上学在车站哥哥威胁她不许告密抽烟,否则仍了她的独角兽;在发大水案发之后,Donnie与Frack兔子的对话被Samantha打断;当Donnie提到Roberta Sparrow说的每个人都会孤独死去时,居然出现了Donnie陪着Samantha一起跳蹦床的镜头;而Samantha的sparkle motion在跳舞表演时,Donnie却正在烧Jim的家;片尾Donnie要坠毁飞机引擎发回原来世界时,Samantha和妈妈正在飞机上……第二部开始,Samantha在荒野中梦游,黎明时醒来,捡起了她的风车,路上看见车窗外电线上奔跑的独角兽,在后面意外身亡Corey替她整理遗物时,发现她儿时的作文,正是第一部中语文课上小Samantha的作业:Ariel 是一只迷失的独角兽, Justin王子发现了它,并被带入了一个隐形的神奇世界……这里的Justin王子恰恰就是第二部的男主角Justin Sparrow,他正是第一部中Grandma Death也就是《时空旅行奥义书》的作者Roberta Sparrow的孙子。

其饰演者James Lafferty与Jake Gyllenhaal和Mel Gibson都有点神似,应该也是可造之材。

《死亡幻觉2》在拍摄手法和情节细节上也极尽其能事地模仿《死亡幻觉》,编剧Nathan Atkins对第一部的迷恋程度可见一斑。

比如冰箱上的字条,进入舞会时的音乐加慢镜头,电视机里的节目,水和铁的意相,胸前出现的水柱形漩涡,快闪的梦境,影片结束时的慢镜头重放各角色的新生等等。

情节上比较明显的还有:(1)两部都出现了电影院及其门口的海报,第一部是Halloween Frightmare,Double Feature,The evil dead,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而第二部中出现的电影则是较晚些的Alice in wonderland,12 monkeys,Strang days,Elements of origin,The dark lands;(2)同样出现了宗教与猥亵儿童问题,第一部是Jim Cunningham的fear and love节目以及心理医生提到的atheist无神论者和agnostic不可知论者,第二部则是Trudy Potter的wwjd的腕带引出的John Mellit神父的儿童教育案以及他与sam和Corey关于犹太教和撒旦教的讨论;(3)同样出现了政治问题的探讨,第一部中对总统选举议题贩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报道,在第二部中则是穿着军装的Iraq Jack暗示着1991年的海湾战争。

(4)同样出现了关于司法和正义的问题,第一部是警察对照笔迹调查砍水阀的人和捉拿Jim,第二部中则是误抓Justin绑架杀害儿童的冤假错案;(5)第一部中Donnie的爸爸Eddie Darko提到的老同学Frankie Feedler离奇死亡暗示其他切线世界的发生,在第二部中,同样有旅馆老板敲门时提到的离奇死亡的歌手elvis Presley、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以及在Samantha意外身亡后Corey与Randy去资料馆查报纸上报道的各式离奇的意外死亡。

(6)同样的大量使用兔子头的细节道具,在第一部中Donnie雕刻的万圣节南瓜,Frank的素描画和制造作坊,在第二部中,则是Samantha珍藏哥哥的手稿和Justin寻找废铁手工打造的作坊,还有陨铁落下形成的陨坑形状以及Jeremy最后吃饭时盘子里的蔬菜造型等,都是兔子头。

两部片子所不同的是,(1)第一次是在东部地区的middlesex virginia,而这次的故事背景放在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镇Conejo Springs;(2)第一部是1988年万圣节前的28天切线世界灭亡,而这次是1995年独立日前的4天就结束;(3)主要的视角放在了死控体Samantha身上,而不是活体接受者Justin Sparrow身上。

所以主要是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4)第二部正面展现了死控体的轮回(上次切线世界死循环的Samantha带Justin从风车上跳进虫洞,Corey拿着水去山洞,之后汽车被虫洞卷走)和活控体在切线世界的毁灭(Jeremy的溃烂),在第一部中这些则是隐藏的暗线。

综观两部《死亡幻觉》,第二部对第一部形式上的模仿认真细致有余,而实质上的创造和突破不足。

对于那些希望在第二部中找到第一部中遗留问题的答案的观众而言,无疑会感到失望;对于那些对Richard Kelly这样的善于自创体系的天才作品的胃口越来越重的观众而言,自然也会觉得没有惊喜,难以恭维。

也许,部分女性观众,例如《处女之死》之类的粉丝,会为有一部女版的《Donnie Darko》而感觉爱不释手。

对于美国中部小镇的观众而言,它或许更贴近农村地区的生活。

第一部到底留下了怎样的问题呢?

大部分人纳闷的还是飞机引擎从哪里来吧。

在《时空旅行奥义书》中将这种人造物(artifact)与原来世界里的活体和切线世界里的活体接受者联系起来,由切线世界里的活体接受者(第一部末尾的Donnie Darko)将其运送来,由原来世界里的活体(第一部里的FAA官员,第二部里的旅馆老板陨石收藏者)将其取走。

在第一部中活体FAA没有下文;而在第二部中陨石从哪里来,是活体接受者Justin Sparrow从切线世界发射过来的吗?

又没有上文。

这就是两部片子不能对接和互解的关键所在。

在现实世界里,飞来横祸砸死人的事件也不少,但飞来的物体往往来自现实世界,“一切皆有原因”不是主说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即使是陨石,也不是来自另一个时间,而只是来自另一个空间,仍然合乎逻辑。

但是飞来的飞机引擎找不到出处,确实是第一部故意留下的难解之谜。

第一部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实质性的深入理解甚至创造性的突破呢?

关键就在本文的开篇:“时间旅行的意义在于成长的速度”。

《死亡幻觉》第一部之所以感人和吸引人,其煽情的地方不在于爱情,而在于反讽。

机械僵死的教育,道貌岸然的政客,伪君子的道德卫道士……那些在切线世界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恰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中的常态,而切线世界中,具有神力的活体接受者会对这一切进行破坏,死控体设计陷害他以复活,活控体设法阻止他以苟活。

在这充满矛盾和阴谋的世界里,一个从懵懂到清醒的年轻人肆无忌惮的按照理想主义的模式鞭挞现实中的一切虚伪和丑恶,从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叛逆走向坚定而果决的背负和牺牲,超越的是自己而不是时间的成长,这才是《死亡幻觉》吸引人的精神实质所在。

第二部中,从女性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Samantha、Corey与Randy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爱慕、嫉妒与悔恨关系,以及在Samantha这样的美女眼中,像Jeremy、John Mellit牧师和Justin Sparrow这些个怪男人,对他们的好奇与厌恶又充满了隐喻。

女性的成长毕竟与男性的主题有所不同,她们更多的是向内问心而不是向外问责世界。

所以第二部中,科学、宗教、正义、金钱、美色与友谊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来象征的。

这便是第二部对第一部真正的精神继承。

经过这一切切线世界里的挣扎之后,Samantha就像她的哥哥一样,长大成熟了,之前满嘴脏话,漫无目标的生活,被之后从容而淡定的走上巴士回家所取代。

尽管这个世界仍然那么suck操蛋,但是与死去的哥哥不同,Samantha活着,活着成长,就必须怀揣着梦想去面对残酷的现实,这便是第二部结尾画心的意义所在……从愤青批判者到社会的中流砥柱,从摇滚青年到为人父母。

有多少时候,你曾为自己的过去懊悔或怅惘?

你用一生的时间去试错,获得的教训去告诉你的孩子,可他们偏偏要重新亲自再试错一遍,你是否曾为此感到气恼和无奈?

看到酒吧迪厅里的美女帅哥,无节制耗尽青春的玩乐而不顾将来、不计责任的纵欲?

你能否把他们拉出吵闹的夜店,在宁静的角落里告诉她,你年老色衰了没人追求没人买单了怎么办?

怀孕了你的孩子生下来谁来养?

你的父母老了怎么办?

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死亡幻觉》用切线世界里的巨大归谬,让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反观自身,学会心存善良并懂得感恩与珍惜。

科幻毕竟是科幻,于现实和历史中,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但却能通过头脑里的智慧,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憧憬(memory and dream),来实现这种自我反省。

我们知道了过去的选择导致了现在的后果,就可以通过改变现在的选择来改变将来的结果。

快一点成长,快一点成熟,快一点减少犯错,快一点赎清业障,这便是时间旅行的意义之所在。

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4433c0100g0u0.html

 3 ) 注定的死亡

看《死亡幻觉1》的时候还以为这部电影是像《第六感》一样是讲人死后发生的事情,这部电影看下来一直是给我这种感觉,还让我想起了一部也是讲一些人撞车死后发生的事,叫什么名字忘了。

而且电影中穿插一些时光穿梭的文字,总是没看太明白。

还以为整片电影真的是在讲人死后的一些幻觉,或者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独白,尤其是其中在课堂上放兔子电影的情节,真算是一大误导。

不过看到《死亡幻觉2》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仅仅是这样,电影中为了表现的更明显,确实穿插了一些时光旅行的情节。

不过总觉的这些情节用处似乎不是很大,应该只是为了让我这样的笨人看的更为清楚明白吧,对电影的创意及整个情节的发展帮助不大,应该说是可有可无的。

这时候才真正明白为什么电影中一直说“只有你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电影似乎在阐述一种假象,时光旅行时存在的,人们在经历了一些时光旅行之后大多数人都忘记了。

而一些人的死亡是注定的,不能改变,否则就将会面临世界末日。

在面临世界末日之前,那些将来要死的人,可以通过时光旅行回到过去告诫那个被选中要死的人——你去死吧,这样才能避免这么多人的死去,才能避免世界末日。

欺骗死神是不对的!

说到这里突然让我想起了《死神来了》,在《死神来了》中,死亡几乎是一种宿命,没有人(在死神来了系列中,印象中好像只有两个人活了下来,而且那一部电影显得神神怪怪的,有点和其他的不太一样)可以欺骗死神,而在《死亡幻觉》中,似乎人是可以因为未来要死的人的帮助,逃过一些死亡灾难,但是这样是要受到惩罚的,那就是——他将会引起这些未来要死的人的死亡,并要面临世界末日;假如没有人帮他逃过灾难,那么那些未来要死的人都会没事,并且没有世界末日(觉得好矛盾啊)。

总体来说《死亡幻觉》创意很好。

 4 ) 片子虽然一般,但很期待它的OST

(II)剧情手法和(I)如出一辙,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

徒有I的外表,内涵上却未能超越,令人有些失望。

况且也显得“世界末日”来得太容易了,有点假得过分。

此片当作随便消遣尚可。

值得一提的是(II)的配乐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

以前听过(I)的2CD版本OST,尤其那首“Mad world”令人印象深刻。

但中间很多插曲旋律晦涩,如果连着一口气听完一定会让我听出抑郁症来。

(II)的OST虽然还没有找到,但仅从影片里来听,旋律相对(I)明亮许多。

尤其是最后部分,比如“Carnival is over”和“Heaven or Las vegas”,还是很好听的。

很期待它出完整的OST。

PS:本片词汇死亡,复活;幻觉,真实;盲从,叛逆;真善,伪善;欢乐,面具;命运,意外;救赎,谎言;时间,空间;牺牲,友情;安慰,平静……

 5 ) 烂片,白期待了

烂片,我非常失望,我还以为第一部男主能混个盒饭呢,真是浪费时间。

毫无新意的抄袭,没有情感的铺垫只是单纯的抄袭第一部的故事结构。

第一部除去科幻部分仍然是一部情感丰富的佳作,更像是一个讲述青少年烦恼世界的故事,只是批了一层科幻的外衣。

而第二部除了美女特写比较多而已,整个故事中人物刻画都少的可怜,性格似是而非,整部片子就是一群中二少年合集,中二少年欢乐多,没事就玩末日说。

其实这部片子过程也算抄的可以,但我最不满意的是结局,明明一点感情共鸣都没有,你最后弄个像第一部一样煽情的结尾,一群人还抬头望望天,你们看见了上帝再笑你们傻吗。

那个牺牲的人甚至都不能算主角,他为什么要死,他怎么就死了,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他死不死和我有半毛钱关系,你想骗我好感度你好歹给他加点戏份,路人甲死了上了报纸,你们有人哭的冲动吗。

还不如结局就是世界末日没人获得救赎呢,起码有点警世讽刺的意味。

而只照抄原版剧情,却没有原版的感情,只能让我心疼自己浪费的时间。

 6 ) 其实没那么复杂

觉得这部电影还不错,特别喜欢死1。

看过死1的都明白这部影片反映的不只是所谓的科幻,更是关于人生的思索,关于生存与死亡以及宗教的思索。

死2挺好看的,故事讲得挺不错。

而最后贾斯丁死了,后来的事也就不会发生。

 7 ) 额。。

老实说,看完这部片之后,还是和第一部的一样,不清不楚。。

只知道人的生活真的是很混乱。。。

同时暗藏很多隐喻。

米兰昆德拉说过,隐喻是危险的,可它有那么真实的存在。

冷不防就出现在你的面前,毫无反手之力。

 8 ) 看了很迷惑

没有看过1就来看2,冲着惊悚下来看,看得晕晕的,也是看了电影才看网上的介绍.大概理解成这,在多维空间里面,一些事件很容易就引发了时空的流转(表现为回退),我们只会感受到了在一种的场景里面的喜怒哀乐,虽然貌似生活是被上帝所安排,但是正是由于人的作为而影响了时空的平衡.作为与不作为又如何?选择你认同的做下去,世界本来就没有对错.

 9 ) 我是唐尼.达克

Donnie Darko》现(2.15)IMDB排名117评分8.3,中文译名《死亡幻觉》/《惊悚28天》。

以上两个译名都是针对这部电影的表面内容,一指主角在梦境或某种状态下经常看到幻觉,以及死亡等奇异现象;二指影片中28天6小时42分12秒后的世界末日。

但是以我的观点只看影片的原名《Donnie Darko》直译即是影片男主角的名字《唐尼.达克》更直接表达了导演想要探讨的主题。

在我眼中网络上所有的影评,包括我现在创作的也一样,最多只涵盖了影片七成的内涵,并且每为观众对这部电影还有自己的理解。

整部电影是导演在对80年代美国青年人的迷茫、伤感、叛逆;家庭关系淡漠的悲哀;整个社会充斥着颓废不安感的表达。

没有“幻觉”只有“叛逆的思考”我是唐尼.达克:“来自未来的预言兔子弗兰克、28天6小时42分12秒后世界末日、爱我的女友、假装救世主的虚伪混蛋、无知的体育老师和校长、冷漠无聊的家庭生活、靠不住的朋友、暗恋我的胖女孩、威胁我的痞子同学。。。。。

一切的一切多么可笑,他们不过是自私的想要保全自己所生活的“原发宇宙”的被控体,甚至那个带着面具的兔子和我唯一的爱人也是给我设置“引导陷阱”的“死控体”。

我为什么要顾及这帮家伙的死活,正如阅读课上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毁灭者》所指:“破坏是创造的一种形式,把世界破坏后会发生什么事?

改变世界?

”我真是厌烦了这些陷阱,这些引诱,尽管破坏学校,火烧大屋这种破坏的感觉非常棒,但这总被“弗兰克”安排好的“娱乐”还是让我分外的不快乐。

只有在女友陪伴我的时候,才能感到些许的理解与快乐,至少我并不孤独。

可谁知道原来她也是“置设陷阱”的“死控体”她用她的死来逼迫我拯救这个我厌恶的世界。。。。。

呵呵到底是选择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末日,还是选择做救世主呢?

我叛逆,思考,对社会付诸暴力,因为我不愿意被你们耍了,咱们一同被毁灭吧!

”——我想唐尼.达克肯定这样想过,因为他的叛逆,他的思考。

可他最后还是在导演的“要求”下选择了“爱这个世界”选择了自我牺牲。

“因为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它奋斗!

我只认同前半句!

”——《七宗罪》当然也可以再换一种角度看唐尼的思考:“我厌倦了你们对我选择的期待,我厌倦了对你们负责,世界的命运掌握在我的选择中,我讨厌每天看到你们就好像看到了一张张等待我拯救你们生命的虚伪面孔!

好吧,我选择去死!

你们开心了吧呵呵呵呵 我就要死了,为了拯救世界而死呵呵呵呵真TMD荒谬,悲哀!

”唐尼.达克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代表:迷茫,叛逆,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猜忌。

导演借这个人物将年轻人的思考和自己的怀旧情怀表现出来,同时也要欣慰于杰克.吉伦哈尔的演绎,使这个角色更加真实,且富有内涵!

看似和睦的80年代家庭,其实隐藏着无尽的空虚影片第一次看到唐尼一家,是一次全家团圆的晚饭,晚餐是披萨。

唐尼的妈妈:要知道一个美国中产家庭晚餐吃披萨可以说是居家的母亲不太称职,再看晚餐上因政治和唐尼姐姐谈论有关唐尼的神经药物展开的争执,再到唐尼和母亲的亲切“交流”可以看出唐尼一家很久没有沟通了,这从一家人对餐桌上出现这种事的反应,以及母亲和唐尼的一问一答就可看出:“是你在约翰逊家门前,把厕纸弄的到处都是吗?

”“我从六年级就不去别人家里了!

”唐尼的父亲:会在子女在餐桌上以“SEX”词汇互骂时看笑话;会在半夜起身看球赛;会在送儿子去心理诊所的路上忘了儿子的心理医生姓什么;会在与儿子沟通时承认自己是个不善沟通的人;会在与妻子晚餐的时候目光呆滞的咀嚼食物。。。。。

而且经常出差办公,对政治家的纳税政策侃侃而谈,可见他是一个忙于工作疏远家庭的人,但好在他是个乐天派。

唐尼的姐姐:影片中有关唐尼姐姐的篇幅不多,但大多都是在打电话,看电视,或者在其他我们看不到的时间打工,考试,学习,等待哈佛的录取通知。

姐姐的理想就是和努力学习和打工攒够一笔钱和男朋友去哈佛上学,并且在30岁之前不要孩子!

简单的说姐姐也是和家人缺乏沟通,也叛逆的想尽快离开这个家!

弗兰克代表着什么?

影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弗兰克这个名字:死亡兔子(死控体)弗兰克;唐尼父母在酒店里谈论死在去舞会路上的高中同学弗兰克.费德勒;唐尼演讲的诗歌里提到弗兰克;虚伪演讲者的幻灯片。

而且除了唐尼的诗歌以外,每一次弗兰克这个名字出现都是和死亡以及失败挂钩。

也可以这样理解“弗兰克”象征了那个年代所有迷失的受到伤害的青年一代。

对80年代的回忆,对新时代的预言,一部与时俱进经久不衰的杰作!

心理医生:“你现在感到孤独吗?

”唐尼:“我不知道,我希望自己没有感到孤独,但是我只是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证据。

所以我在这点上不再做争论了,我可以用我的一生去争论,但仍然不会有证据,所以我不再争论了呵呵这很荒谬!

”“没有人知道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找到答案需要问时间!

”“地球上每个生命都注定孤独的逝去!

”孤独,迷茫这两个主题不只是导演对80年代的质疑,至今也是现代青年人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影片自上映以来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它(影片)在思考,在替我们寻找答案,但其实答案很清楚:“不知道!

不过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影片还通过唐尼让我感觉到另外的声音和氛围:“随时随地我都可以去死,我也准备好了赴死,这一点也不困难!

这个世界没什么好留恋的!

”这是一种极端的迷茫和思考的结果,当然导演是在通过唐尼放大我们心中的颓废,在结尾导演给出了我们答案:那些思想是一个偏离轨道的过程,通过思考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轨道。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我们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换句话说我们为了逃避孤独,都选择为了别人而活着!

叛逆,迷茫的年龄想到死亡是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唐尼.达克,但不要被自己的思想耍了,那不过是幻觉,还是选择自己的命运来得实在。

一些细节:首先虚伪的演说者第一次出现,就“遮云蔽日”导演对它进行了讽刺和暗示!

唐尼第一次想和女友接吻时,女友说旁边有个胖子在盯着咱们,然而影片最后的狂欢舞会,这个胖子又出现了!

按我个人理解,这个胖子和最后威胁汤尼的问题学生就是所谓的“被控体”他们试图毁灭“活体接受者”—唐尼

 10 ) 天雷勾地火,宝塔镇河妖

天雷勾地火,宝塔镇河妖1.所以,这都是梦游症患者作出来的幺蛾子?

看得出来的套路还能不能叫做套路?

2.那时候2000年的演员太年轻撑不起台面麽?

都像是懵懂没睡醒在散步吖!

只是用第一集的IP来毁灭美好回忆的麽?

本来挺喜欢那只面具兔子🐰的……哎……3.穿越不好好穿越,人类没那么容易被拯救吖

《死亡幻觉2》短评

无法说服自己观看

9分钟前
  • The 星星
  • 较差

并没有第一部拍得好,可能因为演员的关系。导演给我的感觉是绞尽脑汁地要把第一部的感觉淋漓尽致发挥出来,但却变得过于缓慢矫情,观众看得乏味不解。但是对于电影相对于第一部中叙述角度的变化是很值得推荐的,从活体接受者变为被操控者。毕竟是致敬电影,并不是系列,这样看来不为怪。

14分钟前
  • 余准
  • 还行

比起第一部来,这部续集看得更是让人一头雾水,除了把前作的几个经典元素全都照搬了过来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没有让人看到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创新,而且通过卖弄离线宇宙来故弄玄虚,实在是有负第一部的盛名,除了女主角之外,其他的演员也显得非常乏力,不管是布景还是摄像都显得相去甚远~

19分钟前
  • 其燦如言
  • 较差

听到DCD歌的时候都要哭了,配乐都太好听。这算是第一部一个人看的略有恐怖的电影了,我胆太小,中间有被吓到暂停,猜到要到吓人的画面时有眯着眼不认真看,但为了dcd还是坚持下去了。

22分钟前
  • superficialnfk
  • 推荐

有一颗星是给音乐的。没第一部一半精彩。

25分钟前
  • 失控芭乐
  • 还行

已经对这类的电影视觉疲劳了,看过蝴蝶效应的,看到这个,感觉很没意思。

27分钟前
  • Redera201
  • 还行

Such wasting time

29分钟前
  • luaisu
  • 较差

2013年2月,上海

31分钟前
  • 其时不然
  • 推荐

虽然特效很烂、剧情前言不搭后语 但是画面漂亮、女主可爱、台词有趣 所以看完你会说“靠 没看懂 但是 心情舒畅”。而且虽然特效烂 但是配乐棒啊!

34分钟前
  • 宋杨
  • 推荐

般般啦 看完这一部后我才明白了前作的伟大,这是在对的时间做的对的电影 而第二部却很食之无味

35分钟前
  • 黎毫
  • 还行

囧。。。还是喜欢第一部

36分钟前
  • 偏执D
  • 还行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这就是结果。

37分钟前
  • 风筝
  • 较差

3星,音乐加一星

42分钟前
  • Yew.™·
  • 推荐

和1一样..我又什么都看不懂...

44分钟前
  • LEyTyHE
  • 还行

wake up.start over.

47分钟前
  • Jungle
  • 力荐

豆瓣的新打分让我幻觉我看过了。在老美那开车真爽,半年没辆车。所谓的四维立方体。好烂俗的科幻剧。卡!!!重演

48分钟前
  • lying
  • 较差

没想到会这么烂..有些镜头的感觉跟我小学时在爸妈房间的书桌里翻到的舒淇写真碟一样..很多故作高深的对话..感觉有点意义不明?不知道跟剧情有什么联系?各种想模仿第一部,但是失败了..女主给人的感觉失败,活死人女主这个形象失败,剧情发展也挺失败的..我觉得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在编剧上..

49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看完影评之后不负责任的给出1星,第一部分应该在现有的7.3分的基础上还要高,第二部应该在原有的分数上还要低。这样才能体现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52分钟前
  • 相见不如怀念
  • 很差

第一部都搞懂了,看完这部居然又晕了。虽然帅哥美女是很不错啦……

56分钟前
  • 库尔特怪笑着
  • 较差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个拍MV的水平……画面很漂亮,音乐也不错,可是Donnie Darko这事真不是说几句不知所云的话就成的,估计同人小说写得比这好的也很多。

1小时前
  • Mirk|独角兽兽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