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豆向来就是这么一个“英国形象”,他是英国浓浓保守主义国家性的拟人化。
英国本位的影视形象不止憨豆,不过憨豆是一个经典常青树。
但或许已经有人发现,憨豆代表的英国情感,已经从一种“你强任你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自嘲中的优越感,逐渐变成了一种自渎取宠式的恐慌心态。
这种恐慌集中投射在影片中歇斯底里的蠢货女首相(当然映射的是特蕾莎·梅)身上,放大了对英国彻底失去“发达”和“进步”的脚步的DIGNITY的忧虑。
而憨豆在影片中表现得毫无办法,必须以非常牵强、硬拗的喜剧巧合,才能硬生造一个团圆结局出来,才不会颜面尽失。
但这一颜面,被影片中那艘老旧潜艇和老古板的女舰长又是自嘲一番后,实际上已经所剩无几了。
现在这个憨豆形象的内核,是反全球化,而反全球化的实质,则是害怕新贵国家将会借着全球化,占领新一轮技术和商业革命的高地,建立新的秩序和霸权,将英国自己的话语权稀释至无。
英国害怕自己老派的商业金融霸权,会让位给新的技术金融霸权。
它的头号假想敌,在影片树立的反派上,已经很明白了,就是美国。
英国对待美国,以前是又爱又恨,须臾间开始变得又怕又恨了。
因为权力结构开始变得压倒性倾斜了。
当英国在欧盟中,英国人有一种能够与美国隔岸抗衡的自我良好,这大都源于欧盟给予的政治后盾但英国人并不自知。
而当他们“不知好歹”要脱欧后,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一瞬间发现自己的实力早已不足以夹在两个强权之间,像18世纪的自己那样,用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自由快乐地操纵世界政治了。
一,它早已当年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二,他面对的早不是逊于自己的几个欧陆强权,而是远非一个体量的一个美国和一块瘦死骆驼比马大的欧盟。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人的恐慌就被割裂为影片中的两个面向,其一,就像憨豆一样,顽固地守旧,鄙视互联网,鄙视智能手机,鄙视AI技术,鄙视纯电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憨豆并不是反技术主义者,他反对最前沿的信息科技智能科技,但是却决不反对上一代的工业科技机械科技,我们看到他痴迷的是上个世代技术序列最前沿的“奇淫巧技”,高级手枪、爆炸物软糖、钢笔炸弹、大马力肌肉车……这些足以证明憨豆并不讨厌现代化和工业革命,他只是讨厌不被自己掌控的现代化和工业革命,而已——其二,就像片中的英国女首相一样,又不得不歇斯底里地渴望、需要他们鄙视的那些东西,即使会有因此成为附庸的不甘。
在这样的割裂下,这部电影注定会变得很膈应,很难达到一出真正意义喜剧的效果——自我承认和自我调侃的释怀,反而是获得了自欺欺人的效果——憨豆凭借着中世纪的盔甲和砖头手机——索性就让它更倒退一点好了——打败了阴谋家手中最先进的科学科技,功成身退,抱得美人归。
有趣的是,还有一部和这部《憨豆特工3》相似而对位的英国电影,叫《王牌特工》。
同样的类型,但后者显然要积极向上得多。
在底子里,《王牌特工》里的特工真正把英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各种奇形怪状到极致的未来科技融合起来,勇敢拥抱了进步与未来,主导了世界的命运。
它更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因此具有了一部好电影的潜质。
而电影上映的那年,正好是英镑坚挺,欧盟危机重重的时候。
到了一两年后的《王牌特工2》,英国人莫名其妙地开始变得不那么自信了,我们好特工的接班人一开始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投奔了美国老叔。
不过还好,通过缔结坚实的英美同盟,在大亲戚的帮助下总还能重拾江山,狐假虎威。
没想到那么快,到了今天的《憨豆特工》,英国人的心态简直就一泻千里了。
一边歇斯底里,一边皇帝新衣。
我想这其后的现实,大抵是此一时彼一时,日不落帝国彻底丧失了自知之明,非要脱欧,真把自己玩脱了。
玩脱的结果,大抵是像影片中揭示的那样,在作茧自缚的自我孤立后,要么更加彻底地接受某个强权的盘剥和宰制,要么是像个傻瓜一样反对这一命运,并相信傻瓜才会相信的他们的反对会获得成功。
这样子,它也算是当下一则合格的政治寓言了。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一部戏剧能让人感动算得上是种成功,但最好的戏剧是让人笑到流泪。
提到Rowan Atkinson,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Mr Bean,他以一种开拓性的方式让这个人物活了过来。
以致于哪怕这个电影的主角叫作Johnny English,我们也依然译作“憨豆特工”。
全世界那么多人喜欢Mr Bean,到底是为什么?
小时候看Mr Bean,笑点其实和大人一样,无非是角度不同。
在小孩子眼里,憨豆先生就是一个犯蠢的成年人,有时候比一些少年老成的孩子还要傻,总是一根筋做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而在大人看来,能发现一个比自己还要傻的成年人真是好不容易,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让他们对憨豆的故事欲罢不能。
看着憨豆跌倒、受挫、失败、委屈,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似乎没有人意识到,憨豆的坏运气不是因为他特殊,憨豆之所以成为笑料,恰恰是因为他就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没有金汤勺银调羹,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异禀,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遇,随着成长,我们慢慢意识到一件事,“我就是平庸的人”,并且这种平庸有极大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一边抱怨上班像坐牢,一边还是会准点打卡;一边数落人情冷暖,一边还是想牵手真爱;一边感叹奢侈品暴利,一边还是想给自己买个礼物。
我们是如此渴望家财万贯、渴望被人爱慕、渴望光鲜亮丽,但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是“帅不过三秒”,随时被街道转角的某个人比得无地自容。
有什么办法呢?
金字塔顶端的生存者只能是少数,而我们,属于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是不被命运眷顾的。
别人耍小聪明求雨得雨,我们耍小聪明被自己耽误;别人装B饱受追捧,我们装B一秒破功;别人捡彩票日进百万,我们赚辛苦钱工资被欠。
如果把大多数人的不幸运记录到一起,我们简直每个人都是憨豆,随时都做着别人眼里的蠢事不自知。
生活有选择没错,只不过,有些人选中的最优项在旁人看来,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
而旁人也并不知道,在我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这个选项已经是相对最好的一个了。
哪一个资质平平、身世无奇的人不曾幻想过一步登天?
和憨豆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曾努力做过一些事让自己看起来更“酷”一点。
我们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恰恰是这种“以为”,让我们每个人拥有了最大的共同点。
从壮志雄心到安于天命,成长的过程不在于得到多少,相反,越是成长,我们越明白哪些幻想需要被舍弃。
而这点上,憨豆真的不一样。
他守住了一个成年人心底最后的童稚,相信并坚持着为“幻想”做出最优选择。
平庸又怎么样?
坏运气又怎么样?
一秒窘迫后,他又会回归到自信状态,坚持做想做的事。
哪怕全世界笑他癫狂冒傻气,他也对认准的事坚信不疑。
一个人需要内心多强大,才能在现实面前撑起信仰?
我们都是憨豆,我们却不如憨豆,一点点的冷眼蜚语就可以把我们轻易打败,让自己在平庸面前溃不成军。
纵然都是平凡,我们的平凡写着无奈,而憨豆,偏要在沙漠里种出一朵花。
也许他最终也种不出一朵花瓣,但无疑,他才是那个寻找到生命真谛的人。
天不佑我,我自佑。
《憨豆特工3》一结:被称为世界三大喜剧之王的演员的罗温先生的憨豆形象一直令人瞩目,在憨豆特工前两部已经有不小的收获,不过,2好像收获不大,虽然三的结果也不怎么如意,但是我看憨豆都是为了纪念伟人而已。
2D得感觉始终还是不错的,虽然看惯了3D,但是2D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影片中我最在意的还是那三辆车(复古车—阿斯顿·马丁,还有两辆不知道是不是幻影和兰博);欧嘉那性感的身材和相貌以及罗温的幽默。
三体现出来的憨豆特工多了几分认真、头脑和撩妹神技虽然还有迷迷糊糊的呆萌,但是最后还是完美结局。
还有相比前两部多了一些现代高科技东西,显得电影更加趋于现实。
憨豆提到了用老技术去抓捕嫌疑人,而片中的杰森却以高科技让人屈服,这里我有一个想法,关于科技问题的,我把它放后面再说,这里留个迷。
故事一开始就是英国网络沦落,随后就是猪脚上场,说句实在话,当憨豆开着阿斯顿马丁的时候在路上狂飙的时候,那电音的响起,就意味着我这张票还是没有买错的。
音乐和踩油门的声音完美合体所创造出来的声音堪比天籁之音。
后来遇到奥菲利亚的时候,我的天呐!
我想说,我想我的小宇宙已经爆发了,欧嘉的出场就是艳丽的象征,以及憨豆和奥菲利亚的互动也为电影种下了美妙的种子。
中间的内容我就直接跳过先,都是常规操作来的。
结局可想而知,敌人对于一个傻子一般的人都会轻敌,然后就是输在话多。
片子的剧情简单,但是总感觉味道变了,憨豆还是憨豆,罗温还是罗温,就是相对而言,感觉不太一样了。
也有可能是罗温老了,片中看到双鬓白白的罗温,感觉岁月就是把杀猪刀,罗温,七小福,古惑仔等等巨星,都老了,即使是老了,对于电影,对于观众,对于工作还是那么的尽心尽力,只是少了当初的味道,多了现今的情怀。
片中没什么特别的槽点可说,但是有三点我很疑惑,第一点:阿斯顿马丁没油了,是鲍夫推车推到酒店,那请问一下为何第二天就可以开车了?
油哪里来的?
第二点:杰森本可以直接逃走,为何还要回头呢,这样的设定不就显得电影有点偏轨了么?
第三点:关于结局,我个人觉得有点快,有点仓促,可能是编剧在最后收角那里没有收好。
倒是有了一个特别的问题,关于高科技的。
片中憨豆特工用了原始方法找到并且抓到了罪魁祸首杰森,但是片中还运用了一些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工具,得以辅助特工办案;还有就是开头的网络沦陷事件和杰森的犯罪手法。
两个点,都是在讲高科技对于现今社会的影响。
那么我的问题是,现今社会,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但是弊端也很多,那请问科技还需要继续发展吗?
(第二个问题)或许原始的方法真的很有用,但是远远不及现代高科技技术或者片中提到的代码,算法。
总有一天原始可能会被完全代替甚至被人遗忘,但是当高科技再一次统领时,原始方法是否还会被再次重用或者被忆起?
总体来说,本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憨豆那爆棚的RP以及人生道路上的美好总是一帆风顺。
没有一点点颠簸。
可能就是常言道的傻人有傻福。
【短評撰寫於2018年9月25日】熟悉的戇豆先生重出江湖了!
繼2011年的《特務戇J之救國大業》,路雲雅堅遜七年磨一劍,推出最新一套喜劇電影《特務戇J:神級歸位》,延續戇直特務誤打誤撞完成任務的戲劇方向,毫無能力的特務與人類安危掛鉤,特務被迫完成連串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行動。
-《特務戇J》向來以英式無厘頭著稱,惡搞占士邦式特務間諜套路,認真做滑稽事,配合路雲雅堅遜誇張滑稽的面部表情,配合劇情之下本應可發揮不俗的效果。
-這次電影大力諷刺現代科技,例如VR與大數據文化,嘗試契合新一代主流文化之餘又帶給系列新鮮元素。
此外,電影在惡搞方面亦不遺餘力,除了占士邦的《007系列》,《職業特工隊》亦「不幸」成為路雲雅堅遜的惡搞對象,磁力鞋應不難聯想到《職業特工隊:鬼影約章》中,湯·告魯斯攀爬杜拜酒店外牆的磁力手套,若有看過的觀眾想必能會心微笑。
-電影的笑料和劇情皆為陳詞濫調。
笑料新意欠奉,低幼,基本遵從「戇豆先生說出豪言壯語,但下一秒任務迅速失敗」的方向。
雖然從戲院可見效果仍然不俗,但高度一致的套路,難免看至疲倦。
-此外,劇情也沒有什麼誠意,舊酒新瓶,大同小異的劇情,若有一定觀影閱歷的觀眾,未必能滿足於此。
-整體《特務戇J:神級歸位》的包裝不差,路雲雅堅遜交出及格的功課,嘗試諷刺現代科技貼近我們生活,然而一個套路走到底的劇情和笑料,難以成為一套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喜劇,同時缺乏魅力時刻捉緊觀眾注目,但於假期偶爾放鬆一笑,電影確實能帶給我們這樣的效果。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一部戏剧能让人感动算得上是种成功,但最好的戏剧是让人笑到流泪。
提到Rowan Atkinson,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Mr Bean,他以一种开拓性的方式让这个人物活了过来。
以致于哪怕这个电影的主角叫作Johnny English,我们也依然叫作“憨豆特工”。
全世界那么多人喜欢Mr Bean,到底是为什么?
小时候看Mr Bean,笑点其实和大人一样,无非是角度不同。
在小孩子眼里,憨豆先生就是一个犯蠢的成年人,有时候比一些少年老成的孩子还要傻,总是一根筋做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而在大人看来,能发现一个比自己还要傻的成年人真是好不容易,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让他们对憨豆的故事欲罢不能。
看着憨豆跌倒、受挫、失败、委屈,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似乎没有人意识到,憨豆的坏运气不是因为他特殊,憨豆之所以成为笑料,恰恰是因为他就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没有金汤勺银调羹,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异禀,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遇,随着成长,我们慢慢意识到一件事,“我就是平庸的人”,并且这种平庸有极大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一边抱怨上班像坐牢,一边还是会准点打卡;一边数落人情冷暖,一边还是想牵手真爱;一边感叹奢侈品暴利,一边还是想给自己买个礼物。
我们是如此渴望家财万贯、渴望被人爱慕、渴望光鲜亮丽,但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是“帅不过三秒”,随时被街道转角的某个人比得无地自容。
有什么办法呢?
金字塔顶端的生存者只能是少数,而我们,属于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是不被命运眷顾的。
别人耍小聪明求雨得雨,我们耍小聪明被自己耽误;别人装B饱受追捧,我们装B一秒破功;别人捡彩票日进百万,我们赚辛苦钱工资被欠。
如果把大多数人的不幸运记录到一起,我们简直每个人都是憨豆,随时都做着别人眼里的蠢事不自知。
生活有选择没错,只不过,有些人选中的最优项在旁人看来,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
而旁人也并不知道,在我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这个选项已经是相对最好的一个了。
哪一个资质平平、身世无奇的人不曾幻想过一步登天?
和憨豆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曾努力做过一些事让自己看起来更“酷”一点。
我们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恰恰是这种“以为”,让我们每个人拥有了最大的共同点。
从壮志雄心到安于天命,成长的过程不在于得到多少,相反,越是成长,我们越明白哪些幻想需要被舍弃。
而这点上,憨豆真的不一样。
他守住了一个成年人心底最后的童稚,相信并坚持着为“幻想”做出最优选择。
平庸又怎么样?
坏运气又怎么样?
一秒窘迫后,他又会回归到自信状态,坚持做想做的事。
哪怕全世界笑他癫狂冒傻气,他也对认准的事坚信不疑。
一个人需要内心多强大,才能在现实面前撑起信仰?
我们都是憨豆,我们却不如憨豆,一点点的冷眼蜚语就可以把我们轻易打败,让自己在平庸面前溃不成军。
纵然都是平凡,我们的平凡写着无奈,而憨豆,偏要在沙漠里种出一朵花。
也许他最终也种不出一朵花瓣,但无疑,他才是那个寻找到生命真谛的人憨豆先生,也也算是一个经典了,表演自然真实,故事创意很好,至少现在只要一提起憨豆先生,10个人里面怕是8个人都知道,这样就已经很成功了,憨豆系列的我全看完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推荐!
1. 闲来无趣,在视频APP随便翻找的一个电影,因为早年实在是太喜欢“豆子先生”了,所以也算支持他一下。
电影属于高水准的“爆米花电影”,也能看出导演的一点点野心:渴望用“英式传统”与“高科美帝”相碰撞,并且希望“传统”能够战胜“科技”。
2. 豆子先生一登场,可是把我吓了一跳:岁月真是不饶人啊!
好在剧情设定也本身就是个退役特工,并未安排他表演什么危险动作,大多都是简单的面部和肢体搞笑。
3. 俄国美女间谍的存在感有点弱了,看完之后最先回忆起的女性角色反倒是舰艇舰长,哦,我果然是个理科生!
4. 尽管电影里铠甲挡住了3D手枪的子弹,钢剑斩断了最新的手机,旧潜艇击毁了载着现代服务器的游轮。
可是那终究只是电影,在现实中,古老的方法和事物真有可能击败新时代的科技吗?
那些追赶不上时代的人们真有可能获胜吗?
5. 好想回到九十年代,豆子先生的全胜年代,科技匮乏的九十年代,我那充满遗憾和不舍的童年。
63岁的罗温·艾金森出演《憨豆特工3》,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
虽然他在《憨豆特工》系列的名字是强尼·英格利士(Johnny English,很有英国特色),不过由于同样是以罗温·艾金森为主要笑点的喜剧片,所以内地译名将其划归“憨豆”系列。
从1990年第一部《憨豆先生》剧集算起,罗温·艾金森已经扮演了近30年“憨豆”。
如今这个角色已经成为英国的一个文化符号,憨豆先生不仅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滑稽亮相,罗温·艾金森本人也于2013年获英女王颁授CBE勋章。
英国影视界另一个脍炙人口的大IP,自然是特工片的鼻祖007系列。
作为一名英国演员,罗温·艾金森早就想出演一部007电影了。
在1983年的《007外传之巡弋飞弹》中,他就演了个龙套,还与首任007肖恩·康纳利有一场对手戏。
再后来,就是恶搞版007《憨豆特工》的诞生了。
虽然受限于外形条件,不会有人真的请罗温·艾金森主演一部007电影,但这并不妨碍他出演一个号称“智商只有007”的憨豆特工——强尼·英格利士。
强尼·英格利士的性格特点与憨豆先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很骄傲自负,都没有方向感,并因此闹出不少笑话,而且他们一旦到了某个地方,一定会笨手笨脚的引出不少乱子......
观众肯定会纳闷,这样一位不靠谱的蠢货,是怎么当上特工的,并且还能拯救世界?
这就要归功于他的运气了,每一部《憨豆特工》的故事背景,都是英国的精英特工被一网打尽,甚至是被友军误伤,导致军情七处只能委派唯一幸存的英格利士去执行任务。
此处同情一下第三部里躺枪的查尔斯·丹斯等退休老特工。
用一个流行词来形容,英格利士才是真“锦鲤”:转发这个憨豆特工,你的竞争对手会意外掉线,你的任务目标会自投罗网。
《憨豆特工3》不仅延续了该系列对传统特工片的恶搞,还邀请了“邦女郎”欧嘉·柯瑞兰寇出演女一号,007系列的编剧撰写剧本,老面孔本·米勒也回归出演英格利士的副手。
其中“邦女郎”与憨豆特工的对手戏,恶搞了007的风流多情,简直是一场尬撩示范。
可怜的特工小姐姐,究竟要受过多么严苛的定力训练,才能在这种奇葩场景下不笑场啊。
作为一部英式喜剧,《憨豆特工3》还继续拿欧美各国的“地域梗”开涮。
如果你还记得《憨豆先生的黄金周》里法国人嘲笑英国人是“乡巴佬进城”,那本片中英格利士用催泪弹袭击法国自行车手的画面,绝对可以让你会心一笑。
至于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可以称得上是一副“英国人眼中的世界偏见地图”:漂亮的俄罗斯小姐姐一定是间谍,美帝的互联网大亨一定是阴谋家,而我们的首相只是个蠢女人......
对比前作和“憨豆先生”系列,《憨豆特工3》的幽默程度其实有所下降,不过编剧们依然在尝试段子的创新,例如将英格利士的老派作风与新科技设备结合起来,也贡献了不少笑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英格利士进行VR训练的那一段,他无意中戴着VR眼镜走上伦敦街头,居然与现实“神同步”,闹出不少乱子就算了,像这种爬着过马路的操作,实在是太骚了。
就像主人公的名字是英格利士,《憨豆特工》系列的最终主题都要回归到英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上来(手动滑稽)。
片中的美帝反派嘲笑:你们堂堂大英帝国,昔日占据世界四分之一的领土,如今却只能靠一个蠢货来拯救,真是可悲可叹啊。
随后英格利士就穿着笨重的骑士铠甲,将美帝的阴谋一举挫败。
没错,英国落伍了,骑士精神落伍了,63岁的罗温·艾金森也落伍了,可憨豆特工就是要告诉那些新贵: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
最后,对于罗温·艾金森这样的老戏骨,很难不让我联想到同样活跃在大银幕上的成龙、施瓦辛格。
也许头发斑白的他们已经跟不上时代,作品质量也难以重回巅峰,不过我依然想用《终结者:创世纪》里的一句台词形容他们:“old but useful”。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
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影片依旧是憨豆先生无厘头的搞笑形式,有点像是喜剧风格的007,香车、美女、高科技框架下做的一部有创意的喜剧,本片的搞笑部分开场时的炸弹笔误灭全体老特工,中段的约翰尼误烧餐厅,VR演练搅乱大街,话筒对讲下达发射命令,都是非常具有罗温特色的场面调度,尽管不新,但足以致笑。
但是其实这类电影很多类似的,在我看来只能给情感分和表演分
此片对没有看过前两部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看的,但是如果你看过前两部的话会发现这个套路已经用腻了,每一部的剧情都是这样:调查一个秘密任务,拿到的的证据都是笑话,被冤枉,心情低落,又被一个人劝好,最后打败了反派,得到赞赏。
虽说题材不新颖,但是也有很多新鲜的笑点,让人每时每刻都在笑。
网络攻击的手段也是从来没见过,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憨豆”第一次出现是在28年前。
1990年1月1日,BBC剧集《憨豆先生》开播,热度从英国扩散到欧洲,直到东亚大陆。
那是憨豆的全盛时代。
有人说,这部剧集用最荒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
可当憨豆不再演憨豆了,影片还会有趣吗?
①曾经的憨豆90年代的英国热门剧集大多改编自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没有出现一张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脸。
憨豆经典的表情1990年的《憨豆先生》中,罗温·艾金森本就长了一张极具特点的脸,再加之出人意料的表情和动作表演,他征服了所有观众。
这一剧集的想法诞生在罗温·艾金森的大学时代,那时他和《憨豆先生》的编剧理查德·柯蒂斯同在爱丁堡大学读书。
理查德·柯蒂斯写腻了满是对话的剧本,罗温·艾金森也热衷于视觉表演,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想着要用视觉表演来呈现笑料。
播出后,人们都觉得憨豆的表演是致敬了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而罗温·艾金森事实上却受雅克·塔蒂影响最大,尤其喜欢《于洛先生的假期》。
剧中他所面对的都是我们每日生活中面对的小事,考试作弊,商场购物,海边游泳,就在这细碎的生活片段中,他以独特而低龄的解决方式让人体会到他的幽默感。
浴巾掉了,好羞羞这部戏单集片场24分钟,从1990年播出到1995年,五年时间只播出了14集。
就是这短短的剧集,赢得了第4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它也是整个90年代英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现在的我甚至能想到二十年前的英国。
吃过晚饭后,大家聚集到电视机前,看着憨豆做的鬼脸一起大笑的样子。
②老土的电影在[憨豆特工2]的宣传期,罗温·艾金森已经说过,他想塑造新的角色,不想再扮演憨豆了。
他的确这么做了。
实际上[憨豆特工]系列的英文原名叫做Johnny English(强尼·英格利士),这也是罗温·安金森影片中角色的名字,和憨豆(Mr. Bean)毫无关系。
可中国宣传方考虑到这个名字的影响力,加之罗温·艾金森那张脸已经被打上“憨豆”的标签。
所以又将这顶帽子扣回了他的头上。
虽然说名字改成了Johnny English,可电影名被译成[憨豆特工]也不能完全埋怨中国发行方。
毕竟,这个角色和当年的憨豆先生真的大同小异。
没了新意,也彻底沦为了好莱坞流水线大片,评分自然也降了下来。
[憨豆特工]第一部6.2分,[憨豆特工2]6.3分,第三部6.5分,全部都在及格线的边缘徘徊
再看当年的《憨豆先生》,可是创下了8.5分的大好成绩2003年[憨豆特工]第一部上映,Johnny English完全继承了憨豆的性格特点——一个住在大人身体里的孩子。
然而,从生活中琐碎中展现笑料的《憨豆先生》变成了好莱坞流水线大片的[憨豆特工],影片质量一落千丈。
这个角色依然很傻,却不再可爱。
制片方只想利用憨豆仅存的名气,和以英式幽默点缀大片的方式来赚取票房。
这种方式他们一直使用到了第三部。
在2018年,黑客攻击了英国国家安全系统,所有的特工身份全都暴露,因此英国首相需要一位退休的特工来找出幕后黑手。
当军情六处主管将一群老年特工聚集在一间办公室时,其中一位拿出一支钢笔,说这是炸弹钢笔,在拔出笔帽20秒后如果没有扣回去的话就会爆炸。
其他老年特工尽数炸死的命运,已经注定,憨豆特工成为天选之子,只在几分钟后。
毫无悬念。
对于如此熟悉喜剧套路的观众来说,憨豆的表演无非是那几个表情和动作,截成动图之后可以无限复制。
比如此简单的剧情构造更侮辱观众智商的是什么呢?
是这一招在[憨豆特工]第一部中已经做过一次了:
在执行任务的特工一号殉职后,所有的特工都去墓地悼念,憨豆作为此地的警卫出现,向长官汇报道“现在这里是全英国最安全的地界”。
话音刚落,墓地一场爆炸,全部特工都死光了
憨豆用笔能杀人笔也在[憨豆特工]第一部中出现了,当憨豆被任命为特工时,去找长官秘书签署文件,他看到桌面上有一支笔,说着“这是不是以前用的那种笔,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只要按两下”,一边按了两下,笔中的毒针就射中了秘书。
大概编剧也词穷,想不到任何其他方法能让憨豆当上特工。
然而就这样写出的剧本,让[憨豆特工]和[憨豆特工3]的相似率几乎为100%。
如果一部电影中制造的所有笑料观众全部都能提前知晓,这部电影就无法真正让人开心了。
影片充满了怀旧气质,在让憨豆挑选新车执行任务。
在一车库的新能源车面前,憨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旁闪亮的红色阿斯顿马丁。
帅气归帅气,可是在半路追击敌人的时候,这辆复古车没油了。
这辆炫酷的阿斯顿马丁,在电影中最主要的作用应该是让爱车的罗温·艾金森过把飙车瘾在英国技术人员要赠与憨豆手机的时候,憨豆郑重拒绝了,理由是这会暴露他的信息和位置。
可到了危急时刻不是还要借俄国女间谍的手机录视频嘛?
这种怀旧意味一直延续到了影片的末尾,憨豆拿着平板电脑但却不知道如何关闭大反派的攻击系统。
大反派嘲笑他跟不上科技,拿着平板都不会用。
憨豆用平板电脑砸晕了反派,把他操控攻击系统的智能机砸碎。
别人取胜靠打,憨豆取胜靠蠢。
这似乎是一种人类原始本能战胜高科技的好戏,仔细想想逻辑漏洞百出,不过是导演和编剧一厢情愿的意淫。
这一套如果放在二十年前给刚刚看商业类型电影的人来说,也许惊讶又惊喜。
可在今天看来,只是可怜又可笑。
借用烂番茄影评上的评论:[憨豆特工3]也许能通过滑稽的表演使观众们挤出一些笑容,可总体上这部电影糟透了
就像10岁小孩写的剧本。
无聊到不存在任何幽默,糟糕的对话,尴尬的情节,明明可以搞笑的地方搞得蠢透了
每个梗都早就被用烂了,看过前两部就知道这一部要说啥了
不仅外国人不吃这套,我国人民也不吃这套了曾经憨豆这张脸是一张名片,他不定时地出现在电视上,以童真的方式讲述在身边的故事。
你觉得他是隔壁的二傻子王老五,智商可能不在线,但亲切又善良。
他是周末饭桌上的谈资和夜晚沙发上的笑料。
但现在他抛掉了普通人的现实感,走进了好莱坞大片。
商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大片中,憨豆自身的特点成为了一个不搭调的元素,罗温·艾金森怎样卖力的表演也拯救不了这部电影。
那么就让憨豆留在过去吧,让他变成回忆,而不是圈钱的工具。
-文: 丛妙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不搞笑
太后悔去电影院看这种片了。旁边一个傻子笑的放浪形骸。小时候看憨豆的感觉已经没有了。
看多了美国电影,偶尔看看英国电影算起调节口味了。
真的好无聊。
挺无聊的剧情,看完整部电影没有想笑的地方。除了虚拟现实走入现实世界以外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英国被黑客攻击各种故障大乱,后一公司决定帮助解决让他们签全权限的管理。男主去调查和解决问题,其实都是闹剧一样发展,看的真心无聊。开头的老师教学也没什么意义。用炸弹炸跑步的人也很无聊,吃了兴奋的药跳舞很久,后把要来暗杀自己的俄特工给推到门外和摔倒舞池。后去家里发现他的秘密后报道上级并说你是打82岁老太等问题的人并不相信,后签了协议要炸毁互联网,打电话炸了那个船,仍平板打晕他,砸了控制的手机。他吃的毒药还有解药有点假,用3d制的手枪。
憨豆的喜剧,不需要语言,就靠肢体打遍天下。
全片最硬来,最尴尬,最不好笑的就是VR那段了,足以看出编剧多么力不从心,靠着憨豆的夸张肢体动作以及喜感爆棚的表情,勉强能看吧,毕竟以憨豆的年龄以及出片速率真是看一部少一部了。他的喜剧精华始终在短剧。
憨豆六十多了,就如成龙,发哥一般。老派英式幽默,固执保守又不视为另一种开心果!!!
笑死了,可能最近笑点低。笑点其实不止憨豆犯傻。前半截故事很像很像周星驰《国产凌凌漆》国产007
影片更适合15岁以下人群和憨豆忠爱粉观看。铺梗铺得太幼稚了,而且基本都在炒老梗,也算是翻新的瓶子装旧啤酒了。
比上两部节奏快,且更核能爆笑
old school...hahaha
合家欢乐电影,看到才女 Emma Thompson 阿姨客串也很开心。
老套的特工喜剧,笑点重复,故事低幼,没有大场面,基本是“猫和老鼠”般的荒诞喜剧,别计较逻辑,别探讨人性,只为制造各种笑料而存在,憨豆这个喜剧领域的苟延残喘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依然喜欢豆豆先生,剧本和动作真没有什么可说的,致敬老牌特工007,新型智能和陈旧复古的碰撞思维,可两种元素的表现程度都如同笑话般被炮制,欧嘉·柯瑞兰蔻做为女主基本上是个花瓶摆设,没有任何可发挥的部分,唯独美艳没被掩盖,整体就是部过时老套,智商吃紧的弱智闹剧,粗糙敷衍的很。★★
搞笑程度不及上一部,不过有几处还是很好笑的,可能期待值太高了,整体还是比较失望的。憨豆先生,继续加油呀,世界还是需要你拯救的
电影一般但有点感情分。憨豆居然n年过去了长的还是那模样。无厘头地方还是很好笑但牵强还是牵强点。他buddy越看越眼熟原来是最老的搭档。剧情太easy屌丝样的一看就是反派。
憨豆的《欧洲攻略》,笑点几乎全是强扭的,力不从心。憨豆现在有点像近几年的成龙,处在老派与过时的分界线:一半是老派的好,一半是过时的尬。
第一部四星,第二部三星,第三部两星,这个系列真的在探索无趣的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子,乏味程度不逊于老版的几部007,最可怕的还是罗温的幽默感在成倍地锐减,我真的不如多重温一下《黑爵士》系列呢!
很多老梗但还是挺好笑的。那段兴奋药热舞特好笑惹,还有骑士手持圣剑戳穿手机。剧情实在是...一个小盒子就能摧毁internet,咳咳@伦敦地下室的IT部门(。
果不其然不是我的菜!诸如「憨豆把烤焦的虾从地上捡起来装盘拿给顾客,顾客却没有抱怨……」「憨豆舞池上把女伴过肩摔导致其昏迷,服务员上前查看情况,旁边的女人们却依然继续跳舞……」「憨豆戴着VR眼镜沿途上演各种打人的场面却没人上前阻止……」等等桥段一个都没戳中我笑点,还让我觉得好假!P.S.:国内同一天上映的《憨豆特工3》和《无敌破坏王2》都是关于「互联网」的故事!挺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