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影片的节奏感还行,但我有一个疑问:Blonde最后回复CEO的那句话是法语么?但是之前White问房间里谁会法语,结果只有Dark说她会。
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其实Blonde才是最大的野心家,她一直在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等大家慢慢推理后顺水推舟而已。
她可能已经早料到他们当中有一位是CEO只是还不确定到底是谁。
解析1: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人类获罪于神,必将遭受灾难,救世主降生为人拯救世人,选择善良的人进入天国,他选择信仰坚定的人组成教会作为救世的基柱,善良而有信仰的人死而复生,邪恶的人终将悔改,怀疑的人、依靠自己智慧和力量而不依靠信仰的人会被邪恶所诱惑。
本片的背景是,世界爆发了一场大的瘟疫,出现了一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药物控制了病情,这个科学家成立的公司富可敌国。
有一日,这个公司发明了一种能够加速细胞符合的神奇药物,但是药物紧缺,为了配给药物,科学家需要招聘一个助手,于是选择了十个人进行面试。
这里,大瘟疫象征着末世,科学家象征着救世主,科学家的公司象征着教会,神奇药物象征着救世的信仰,招聘象征着救世主为教会选择领导人。
在参加应聘的人选中,黑人象征着普通的信徒,他相信人性的善,拥有信仰,但是他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往往动摇,最终难免一死,但是由于救世主的大能从死中复活。
白人象征着邪恶,他用谎言(撒旦的意思就是谎言者)诱惑他人,利用他人,为的就是获得权力,他使人们分离,相互为战,但是最后一无所得,反而被感化,最终悔改。
棕色的人象征着怀疑论者,他对任何事都报以一种会议的态度,被邪恶所诱惑利用。
黑发女人和深黑发女人象征着依靠自己力量和智慧的人,她们只相信自己的力量,结果被邪恶所诱惑利用。
至于那个香港人,恐怕是象征着根本不认识基督的异教徒,面对信仰的答卷只能答非所问。
科学家作为面试者,象征着救世主降生为人生活在我们中间,给我们隐晦的启示。
但是我们并不注意。
他被赶走象征着救世主为人所杀。
面试的问题是:有问题么?
答案是:没有。
象征着信仰本身是件极简单的事,就是聆听神的话语并相信。
而这简单的事又往往被世人遗忘。
这个故事都是对基督教教义的象征,而片子的作者们想表达的只是他对于信仰的理解。
解析2:真的只是简单的面试 完全没有引申.... (那真是一部很垃圾的电影了!!!
)"There's no law in this room but our law, and the only rules here are our rules. there's one question before you, and one answer is required. If you try to communicate with myself,or the guard, you'll be disqualified. If you spoil your paper,intentionally or accidentally, you'll be disqualified. If you choose to leave this room for any reason, you'll be disqualified. Any questions?" Any questions 就是那个问题。
question 1是个提示。
告诉你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并且就是黑人问的第一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有个非常苛刻的限定条件,就是 one answer is required.也就是如果你给出了两个answers 你就fail了。
回答any questions的方法有两种 1.yes。
my Q is。。。
(至少两句话,两个answers了) 2.No(只有这个回答 答案是唯一的) 如果一开始就有个积极的傻瓜回答了一声NO,如果一开始就回答,就犯规了,因为"If you try to communicate with myself,or the guard,you'll be disqualified. " 所以必须在最后一秒前跟另外一个人汇报答案,这也是ceo在最后时间结束前走进来的原因. 解析3:答案是临床实验:关键在开头,黑人衣服上血迹,dark划伤,也许还有其他提示,说明他们经历了不止一次类似的过程,是在反复的被实验(应该是每次试验后会被抹除记忆)。
实验者是不同人种,是为了人种分布。
exam的是某种药物或改造有没有达到预期完美的效果,有无副作用(生理或心理上的,看起来点像纳粹人种学的意思,优选改良基因之类...) 所以问题是"有问题吗?
"令人满意的答案是"没问题"。
不过临床实验为什么不直接进行医院的实验,而要以面试的方式,然后等待某人使用枪呢...题外话:这个故事首先开始于一位正统的、有力量的人物取得了领导权。
在展现了他的一系列完美品质之后,他开始对群体中不积极表现或者在他看来对整个群体没有贡献的人物进行打击和清洗。
大多数被领导者默许了领导者的这种行为,至少没有反对,因为事不关己。
当被排挤被清洗的人物的下场太过于凄惨,而且清洗的范围越来越大时,大多数的被领导者感受到了切身的威胁,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推翻了残暴的领导者。
在推翻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一位成为了新的领导者,他已经展示了自己的一系列完美品质。
新的领导者的故事开始了。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
当然这里面有几个情况还是要重视的: 1、领导者是男性的机率非常高,他们更有野心,有力量,也更有统治别人的欲望。
2、领导者不需要太聪明,而且最有知识的人类往往不是领导者,他们往往是巫师、军师或者宰相之类的角色。
3、共苦可以,同甘就未必了。
当“万岁”声铺天盖地,唯一的一把椅子被一个硕大的屁股坐上时,新的领导者已经被恶魔附体。
4、不排除被推翻者复辟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复辟不得人心。
5、贵族共和的情况也有发生,但是贵族内部的矛盾影响了这种共和的稳定。
走向共和,更多是一种权力分配。
6、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是最愚蠢的人类行为。
特别是投票损害了少数人的权力,并且把少数人“别有用心”和“不明真相”化的情况下。
只看内容简介的话,有足够多的理由令我相信这是一部精彩绝伦并能令导演自由发挥想象力的妙作,但真正看到的却是一部类似初中教材般的人性说教小品。
如果从影片观赏性的角度去看,有足够多张力十足的角色可以胜出;不过作为一部说教小品,最终获胜的人选几乎从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
而所谓的谜题,从推理的角度固然难以猜出,却也没有在谜题揭示出的一瞬间感到惊喜和折服的心情,甚至连没有猜到谜题而产生的遗憾或“不服”都没有,而影片中发生的所有变故也没有足够令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的,太过追求戏剧起承转合的后果就是,这部影片缺乏不催眠的亮点。
作为幽闭空间的群戏,《致命ID》足够成为典范,可以在真相大白的一瞬间令人产生极大的快感和钦佩;《异次元杀阵》也不错,虽然缺乏解谜快感,但故事中极大的偶然性变故令影片经常因之发生重大转折,这种观影快感也很别致;而《狙击电话亭》虽然悬念设计和这部影片很像,但至少导演知道观众们的观影G点在哪里,所以关于悬念的趣味性提醒一直没有间断,而且节奏也明显更为快速,演员的心理活动也描摹得更为活跃而真实;甚至哪怕《八度空间》这类并不成功的洒狗血作品也知道虽然谜题不给力,但至少在节奏上要稍微快一点;或许只有《9人禁闭室》这种同样出自英国导演之手的学院派群戏,才会在集合一群演员大飚演技之余,顺便给一个失败的剧本包上一层华丽的自说自话外衣,成就这么一部只有形容缺乏内容的影片。
这是一部从头装逼装到尾的恶心的烂片。
一开始,大量特写镜头,好吧,营造气氛,好紧张,好激动,好害怕,好期待……然后就是没有考试题目的梗,大家像苍蝇一样乱撞。
各种破坏,相互威胁打斗……结尾就是一个脑筋急转弯,这样的答案和把“我不知道”作为答案一样无聊。
谜题解读非常的牵强,前后几乎没有联系。
情节的进展存在大量的巧合和随意性,大部分都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最后的所谓高潮无太大关系。
影片的主题模糊混乱,最后莫名其妙高尚起来,仿佛一曲冗长沉闷乐曲忽然来了几句怪异的嘶叫。
首先,没有看电影的千万不要看影评,因为任何影评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就像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这样开放式的推理电影也会引导出不通的论断。
每个人有了自己的推理后,然后看看别人的推理,互相切磋,恍然大悟,这才是推理者的乐趣。
然后说说我的想法。
按退场顺序逐个分析:最先退场的是Chinese Woman。
这个人真不好说她是托还是面试者。
她最先在纸上写字,给大家提供了在试卷上写字可能是损坏试卷的行为。
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她最先犯下错误,泪流满面地被保安拖出考场。
为什么倾向于说她是托?
从海选到最后决胜的8个人,个个人都应该是众里挑一的精英。
而她,在还没有弄清题目是什么,就在试卷上写我应该飞的很高这样很虚的话,不是一个精英会做的事情。
比起相信海选水分大,我宁愿认为她是设计好的一个tips,在大家都还没有在试卷上写任何字之前,就提示大家“写答案”是错误的答案,从而埋下寻找“question”这样地伏笔。
而且,我情感上不想把一个中国精英定义为一个在压力下就大脑一片空白的面试者。
第二个退场的是Brunette,她代表冲动、武断、不谨慎加求胜心切。
开场她说的几句话也是为了衬托她这一性格特点。
每次有了新的推测,她就仿佛是得到了答案般,只要是有新的提议,她第一个赞成尝试。
跃跃欲试的她,在想得到答案的冲动中忽视了保护自己的考卷,甚至连手拿一份完整的点燃的考卷都完全没有察觉。
前面,他们为了实验试卷遇水是否会有反应,已经把考场内唯一一份多余的完整试卷肢解成小片,这个时候哪来那么一份边角完整的纸张?
她是一个应试者,而且是失败的应试者。
没什么好说的,接着说下一个。
接着是Deaf。
结局已经显示他的身份,我们说前面。
他的异常的行为,任是一个从不看推理片的也会察觉,他有野!
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大家在说什么,偶尔又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他支支吾吾的话语好像懂得预言的巫师,每一个音符都透漏着不可忽视的信息。
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是关键、不是线索。
然而出乎意料的就是他很轻易或可以说很傻的自己撕掉试卷出场了。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部烂片了。
这样一个充满疑问的人第三个就出局,前面的那些就是故弄玄虚罢了。
事实正好相反,推翻自己的推断,就好像在考试中涂改第一反应的选择,越改越错,离真相越来越远。
如果这个时候仔细回味一下他的行为,也许你就是Blond了。
可惜我也不是。
他在砸灯的时候不动,就是希望碎片能够掉落在试卷上,顺势他便可以透露线索。
而在一开场他额头上的伤口,说明他多次参与了此类面试,每次面试都有类似情节,可能是前次他不幸被玻璃刮到划伤了眉角。
在他把寻找“Question”的方法和时间都安排好后,就功成身退、顺理成章地按照White地意愿离场。
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锋口转向White,又转向Dark。
其实大家有没有注意到,Dark之所以会成为靶子,是她自己引导地。
在前面她积极分析White的性格,让大家认为她是心理师,接着她爆出她对CEO的了解,顺理成章地道出她掌握地资料,主动提供了别人不知道她却知道的信息。
后面她的托,与她一唱一和,把众人的焦点转移到她身上。
这里就不得不说Brown先生了。
我很喜欢他忧郁的眼神,所以我愿意他是个托而不是为了脱颖而出不顾他人性命的面试者。
Brown先生开始时表现得很善良,让White离Deaf远一点(可能因为Deaf是他老板),在表决得时候总是最后决定,这个是做鬼的基本守则,看哪边人多往那边靠。
在Black绑White的时候叶表现出不以为然。
到了事情进展不下去的时候,却突然与Dark反目。
他们两一唱一和表现在:1. 诱导Dark说出她对CEO的了解:Brown认为他们是Game,是一群有钱人娱乐的工具,那些大老板都在屏幕后面看着他,这个时候Dark出来反驳,透露出她对CEO以及公司比别人知道的更多。
2. 用刑:他最先怀疑Dark是内应,然后性格大变,开始用刑审问她。
而Dark,可以看到电影开始,在进入考场前,Dark就放下衣袖遮住手上的伤。
Brown掀开她的裙摆时,她的腿上也有很多伤,说明她多次受刑,多次参与面试,而除了Brown,还有多少人变态得想到用纸割人吗?
难道是我不了解美国的虐术?
美国大兵喜欢用纸?
打仗的时候能有多少纸?
他们有个打火机,烧还狠一点吧?
割人这个必然是次次上演,那么Brown就要和Dark次次配合。
毋庸置疑她100%是个托,人们怀疑她,她就改口说她就是员工。
3. 找药:White的药不见了,Dark却能够很快在他的桌子下面发现药丸,Brown一直嚼口香糖,可能他事先就知道某个人是破伤风患者需要吃药,面试时间设计为80分钟,那么患者肯定需要吃一次药,必然引出找药情节。
既然他们公司有使细胞再生的药,那么他们毋需担心White会死掉。
我觉得之所以Brown要在后面和Dark演这一出,是为了拖延时间,这个时候White还没有病发,他们需要一些进展来刺激唯一一个醒着的面试者Blond。
找药的时候,Dark退场了,她主动和保安讲话。
接着Brown也退场了,在生死的抉择中,他选择活着。
其实我对Brown是否是卧底还是有点纠结的,因为他放下一个托和两个面试者,其中一个还是个疯子,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不过既然他们的枪都不能真正打死人,那么他的离开,正好能够把矛盾激化。
因为人越来越少了。
Black,托。
电影开场,他握着十字架说:“I can do everything"。
他死而返生,还没有苏醒就手摸索十字架。
说明他对会醒来一点也不意外,只是感谢主。
开场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他洗袖子上的血,这也说明他刚刚经历过一次小格斗(就是上一场面试,可能上一场面试没有这次这么凶险)。
中间,White说他知道了“Question”,所有人都期待他说出答案,只有Black,一拳揍昏White,把他绑起来不说,还用袜子堵住他的嘴。
我想这正是因为他害怕White真的知道了答案而把答案揭晓给所有人。
另一个细节,Dark在说她是因为查过资料才知道公司的相关信息时,Black却说他也查过却一无所知,这样让Dark更加受到其他人的怀疑。
内鬼互推 :)White,肯定不是托。
他在知道自己失败后,举枪自杀,因为他以为自己杀了人,而没有成功受聘就代表他所设想的被公司庇护不可能发生,还不如自己了断。
前面他使诈出局了Brunette,教唆Deaf撕考卷,都说明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但是他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在初期打破了沉默,也说明他是一个聪明且有影响力的人。
Blond,倾听者,有勇有谋。
取药救人、最后想到声控的点子救Black与自救。
关心他人但也不过分积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动,注意观察与思考。
总之,设计了这么一个获胜者,让广大美国观众对药业的信心会有所提高吧?
至于最后的“Question”就是“Question 1”,“Question 1”就是考场上考官给的唯一的“Question”:“Any question?
”,我当场还没明白过来,愣是想了一阵,然后又拖回去看了考官说的那段话才想到这个1是指的fisrt,哈哈哈哈哈,英语太差了。
好吧,我前面半段电影没认真看,所以还有什么细节或者说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赐教。
写到半夜肚子饿了,睡觉!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太适合用于这部电影了——内涵型电影总是能引发人各种各样的感想。
有人说这其实是一场临床试验,有人说这电影揭露了人性自私的一面,有人看到了美国严峻的就业压力——为了个工作抡拳头动枪的。
抛开试验还是揭露人性什么的,我们还是只看面试。
毕竟又是一年毕业时,各位刚走出校园的同学或迷茫或纠结或慌张,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精英中的精英是怎么被面被虐的吧。
首先看看面试规则: 1.不得与监考官或警卫交谈 2.不得离开面试房间 3.不得损毁答题试卷——违者取消资格面试官甩下这么几句话就走了,留下一头雾水的求职者。
更悲摧的是,他们发现考卷上一片空白!
这叫什么事儿啊,好不容易过关斩将的一路厮杀过来,结果面试官却玩起了猜谜。
而我们悲剧的主角们是什么反应呢?
短暂的沉默后开始寻找答案:面试官显然不会是闲的无聊消遣他们,他这样做必然是有深意的。
因此他们进一步做出推断:这个测试必然是想考验我们的某种能力——可能是团队合作能力,也可能是洞察力;还有可能是配合执行力;又或者是抗打击力等等。
这给我们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当你在面对看似“无理取闹”的面试时,先别急着埋怨面试官“变态”、“不懂面试”、“能不能问写专业点的问题啊”……毕竟埋怨于面试是无益的。
重要的是去思考对方这样做的深意是什么,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要知道HR也是拿工资的,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HR也想找到理想人选,否则若找一个干不好事融不进公司团体的大爷,那悲摧的就是HR自己了,这关系到HR自己饭碗问题的事,他们再怎么刁钻也不为过。
所以无论HR提了什么问题,选择什么方式面试,其目的有且只有一个:找到适合这个职位的人。
因此要追寻其某个具体提问的深意,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了解这个职位到底需要什么特质,顺着这个方向走,相信你离答案也不会太远。
另外,“了解公司背景”这一点对面试其实是非常重要。
否则知道公司部分资料的几个人也就不会藏着掖着,而Brown也不会去拷问最了解公司背景的dark,因为他们在知道公司背景的前提下是必然比仅仅被高薪好福利诱惑而来连公司背景都不清楚的几个人更有优势,更能揣摩上级心思的。
写到这里来个小小的总结。
其实面试没那么复杂,HR要找的必然不是最优秀的人,而是最适合的人,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成为那个最适合的人,要满足这个条件,就需要你事先做好准备——了解公司背景,了解公司该职位的要求。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真的适合做这个工作,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过渡”,“先就业再择业”而随便找一个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工作。
悬疑故事要讲得好,不光要情节扣人心弦,引着人们一步步走下去,更重要的是到最后摊牌的时候你要能让人恍然大悟。
最杯具的莫过于前面看得高潮起伏,我心惊胆颤,最后突然说这不过是个玩笑。
如果看到这样的场面,电影院里的观众估计人人都恨不得一刀捅死编剧和导演。
当我看完终极面试的时候,就有一种这样的冲动。
整个90分钟的故事前面说得一本正经,一群人来面试,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大家说要互相合作,结果合作不成,反而猜忌,先是各自使用心理战术,勾心斗角,最后大打出手,我看得热血沸腾,因为我太急切知道这硬币背面的东西了,可是可是,这结果居然是那么操蛋。
很早听说过一个笑话,领导讲话:“我要讲的是一共三句,包含这一句,我的话讲完了。
”我觉得整部电影完全就可以用这个笑话概括,我甚至怀疑那个操蛋编剧,就是抄袭了这个笑话的创意。
所以这个电影就是个笑话。
截止目前,这种整场故事发生在一个狭隘封闭空间的电影我一共看了三部,头两部分别是《他来自地球》和《九条怒汉》,他来自地球甚至都不是推理,只是一部科幻,一群人坐在屋子里听一个自称来自一万年前的家伙扯淡,但他扯得太好了,扯得整个故事像是一部令人好奇的电视剧,90分钟在他的扯淡里显得很短。
《九条怒汉》就更好了,不光是推理,而且还是一部思想深邃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陪审团在一个房间里讨论一桩案子的故事,案子是一个男孩杀害生身父亲,开始的时候证据确凿,毫无争辩,然而陪审团的人们经过一步步的讨论,居然得出男孩无罪的结论。
故事有趣,而且充满了悬疑,让人叹为观止,更让我们佩服的是故事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如今70多年过去,我们这个号称有上千年文明的古国居然没有一套合理的审判机制,居然使用刑讯逼供,一个赵作海羞死整个国家的司法体制。
出于对这两个电影的欣赏,我觉得《终极面试》也应该不错,但是失望了。
首先,明确本场面试的核心,即培养一个最适合的员工,说通俗点,就是挑一个最听老板话的员工。
因为大BOSS是一个有智慧,但弱小的人,随时可以被任何人威胁。
小白、深色发色的女人性格都比较强势,对老板的压迫感太强。
聋子不需要太强势的员工。
其次,从面试的设计角度来看,这是一场没有那么多规则的面试。
这场面试看似不专业,但设计者竭力设计了一场高度专业化的面试。
用没有规则来激发十位面试者的创造力和专业能力,如心理学、化学、信息处理。
仔细思考一下,这场终极面试要挑的是什么人?
助手。
助手需要领导力吗?
不需要!
助手需要冒险精神吗?
不需要!
助手需要心机吗?
不需要!
要选助手,说明公司发展稳定,事务繁忙,老板要找的人,由始至终都是最乖巧听话的人,而不是能反客为主的人。
但是,这场面试也颠覆了大家的认知,终极面试,不就是要展现十全十美的自己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想当将军的员工太多了反而会让领导睡不着觉。
这就是人性,多疑,利我。
在初试、复试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有利于让自己在一大群人中脱颖而出。
但到了终极面试,大家专业水平接近,此刻你应该转换策略,不要再采取激进措施,太急会暴露你的个性缺陷,稳中求进才是好办法。
以下有电影剧透,不喜慎入。
就好像最近大家很喜欢研究韩少对于69sz做出的一系列反应,有些表示,韩少太富有血性的博文不符合其气场和品位。
他应该再深思熟虑一点之后再写博文。
成熟和冷静是什么?
是等到大家的话都说完, 你再去做总结陈词。
这一点在《exam》中也表现很明显,在一场争夺中,取胜者从来不是一开始就冒出来的那个。
枪打出头鸟,急功近利从来没有好结果。
8个应聘者,被各自的优点或者缺点引导得失去了应聘资格。
1.亚裔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对亚洲人的印象主要还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就好像孺子牛。
凡事不懂三思而后行,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在别人身上。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盲目是绝对不可取的。
敌暗我明,你急急忙忙的在纸上写下,I deserve it,你以为你是成功学传教士么?
你拿什么向你的雇主证明,就凭你苍白的那一行铅笔字?
盲目,冲动只会成为被杀鸡儆猴的案例而言。
2.Deaf我就这个这个男人有鬼,所有的人都被white 鼓动了的时候,他无动于衷,而善意的留下的信号,以检验应聘者的倾听。
3.Brunette聪明,配合,但是在人际关系上处理的不好,比如被人利用还帮人数钱。
当然,你也可以说,若是世界没有那么复杂所有人都很单纯就没有问题了,可是世界就是这么复杂。
关键只是你愿不愿去趟浑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现在的社会需要你复杂,事故。
当然,你不要一开始就表现的那么突出,以至于,你的敌人第一个想干掉的就是你。
低调是当今社会的生存守则。
4.dark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每次社会是相互利用的,但是前提是相互,而不是你一直再到处炫耀,啊啊啊,我这里可以被你利用那里可以被你利用。
于是你就真的要被人以非人方式对待,然后利用了就甩。
再者,女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所有在black把white打晕了white开始犯病马上就要死了,唯一一个方法就是她去求助。
但是这种情况,也是你不确定结果的情况。
若是我,我会选择明哲保身。
当然,这未免显得太过绝情,就好像大家是共犯一同进行谋杀一样。
社会的黑暗的,借刀杀人成为必然。
5.brown 典型伪君子。
不过还是会属于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类型,也就是说,当事情变化到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时候,果断退出才是最佳选择。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6.black看似正义。
但是你告诉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正义是我们约定俗成的。
那么white 用计把dark,Brunette赶出去就是非正义,而black把white绑起来还不给他吃药就是正义。
正义就是他先动手。
也是,正义不是背地里搞小动作。
那么black又是为什么不愿意放手么?
7.white 真小人。
可惜啊可惜,自古小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因为心胸狭窄,自以为是。
8.blonde1. 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2. 敏锐的洞察力; 3. 行之高效的配合执行力; 4. 超强抗打击力,也是抗压能力; 5. 超乎常人的耐心; 6. 借刀杀人的技巧; 豆瓣有人严格的按照blonde说过的话,还有做过的事情来反证她是最合适的。
最近有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被害妄想症,觉得这个社会马上就要逼疯我了,它对我索要的太多了。
可是放过来一想,若是我们本身不是这样的人,装也没有用,所以,一言以蔽之。
the one you need to be & the one you want to be归结起来,其实就是you。
其实他们并没有矛盾。
我说这电影为啥非要向好莱坞靠,但是口音都是欧洲的。
看完以后看了介绍,才知道是英国电影,难怪。。。。
这年头工作难找都要去杀人咯,为了搞人性,搬出这种背景。
中间的小波折也很显单薄。
看到砸灯后备用灯亮,我还兴奋地鼓掌,觉得好戏要开始,结果一路失望。好多漏洞啊看得我直揪心,最后折腾了半天,所谓的“问题”简直就是个脑筋急转弯,超没技术含量。编剧应该学习下《电锯惊魂》一、二是怎么把故事讲圆的。
第一次看次类电影,结局不算意外,过程却很值得玩味。
悬疑味还好,低成本拍成这样子算合格了,只是题材是不是有点无聊。。。人性斗争。。
很多情节发展和判断太牵强,对人性的判断也过于极端。But whatever,作为电影,其环环相扣的紧张情节还是能让人一口气看完的。
有一些细节加入的很奇怪,其实一开始我就觉得那个1号有来头~~
推论一点也不巧妙翻盘太鸡巴扯淡,各种逻辑强硬还打种族擦边球,让人不爽!是我看过最难看的封闭空间电影。
很多人說該片刻意放大了人性醜惡面,我倒認為裏面每個人在面對利益競爭時所表現出的很正常,甚至比起現實還有點收斂了,何來的放大?直到快結束那個藥出來之前我還是覺得此片值4星的。
开头跟中间非常不错,就是烂尾!
要是中国导演拍的这个片子,肯定要被骂死了,绝对豆瓣一星95%
不是所有叫终极XX的片都是高级的,这部就严重地拍烂了...
这个。。。讨论大发了吧?当疑点不明显的时候 我宁愿相信是导演善意的失误
结尾冗长而且不够精妙,悬疑片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把铺出去的玩意收回来,当然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收不回来
想法不错,但剧情发展就胡编乱造了。
在密室片里算是不错吧 结局也没特别失望 不过这个优胜者其实也没啥特别的 上来亚裔就被淘汰 原因也很亚洲....
说了“没有”,不就是try to communicate with him 了么?求解。
最变态无聊的考试,随便找一班中国小学生去,老师问有问题吗,大家齐刷刷欢乐乐的喊,没有!大BOSS就悲剧了。。。
凭什么剧情安排亚裔妹子第一个被赶出去?种族偏见啊!难不成是亚洲人就会盲目答题的刻板印象?小白虽然是颜值担当,但是说话做事分分钟想让人赶快盒饭了他。全程最累的是保安,从头站到尾,精神注意力集中,任人摸任人摆布。看到有人说结尾不好的,难道结尾这样不应该吗?心肠好观察力好遇事冷静的,还不能胜出?不过,这不就是一场面试嘛,制药公司又怎么样,要是生活都是这样去参加面试,宁可不工作。
小成本小制作的小电影,虽少了几分灵气却也有精巧之处,有异次元杀阵的影子,有很重的模仿电锯惊魂的痕迹,但不失为一部好片。关于结局,blonde答出题的过程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至于解药那块就意料之外,情理也之外了。
这种故弄玄虚的片子已经难不住我了,没看多久就知道谁是ceo,问题是啥,谁将留下。。没意思
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