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剧评几乎被吐沫淹没,我的想法是没有所谓的好与坏,我想说我们从每一部剧都能学到着东西,可以从多个角度挖掘出值得我们借鉴和值得思考的剧就是有价值的作品,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经历,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都不同,哪怕是一个小孩子,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作文都可以有一些借鉴的东西,希望我们都可以带着包容心去接受一切
被姥姥带着追完了一整部剧,看完以后感触良多,此剧虽然是描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但我一个95后依然看的起劲。
把长评区翻了一遍,发现大家集中吐槽该剧的三观不正、狗血的剧情、剧中人物的性格等问题,那我就谈点不一样的吧。
此剧背景设定为上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正经历十年浩劫,许多年轻人离开学校,来到农村上山下乡,改造世界。
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错愕惋惜的事,在学知识长本领的年纪,面朝黄土背朝天,吃苦受累。
我们在剧中也可以看到,导演对此现象不露痕迹地批评了一番,好像是借宋赫男之口说的,大意是说天翼放着城市生活不去为何要扎根农村。
另外我看出了编剧对“邓时代”的怀念与致敬。
首先从剧情上来看,自从邓开始主持工作,粉碎了four person group后,天翼的假强奸案得到昭雪,曾经批斗过天翼父亲的老孟也“恶有恶报”,许盼生这一恶人受到降职惩罚,航天科学事业再次受到重视。
这些大快人心的事件表明,从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已过去,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其次,从邓上台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引自百度百科)P.S.宋赫男小姐姐的颜真是太可了,我都爱上她了!
真是家有此妻,夫复何求。
可惜彭天翼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伪君子”,抛弃了最爱他的女人,转头就跟初恋蒋欣童好上了,唉……
星星眼太美了
星星眼太美了
露出幸福的笑容
哀伤
霸气属性表露无遗
百感交集
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像一只猫儿一样可爱P.p.s.最后说一下这部剧的穿帮镜头
第27集天翼回城,此处背景出现了高架桥hhh还有一集是天翼去祭拜父亲墓地,背景居然出现了一个黑色摄像头😅。
导演和剧务长点心吧……
题目,可能是想说,和山楂树之恋差不多吧,比较悲。
但又很美好,怀着故事中的人们对爱的追求和期待。
三观不正?
说这电视剧,我笑了还有人喜欢宋赫男,难道这所有的故事,开始的时候,不是因为宋赫男把信换了吗?
是宋让男女主苦了一辈子啊,原本可以幸福快乐在一起的两个人人生可能就是反反复复中前行吧,电视剧才是人生啊,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如果说这部剧三观不正,那生活可是比这狗血多了。
三观不正的那可多了去了起码这是央视认定的正剧,是符合国家认同的主流价值观的。
三观不正在哪里?
和奶奶鉴渣,宋赫男,罗永泽,许盼生,“渣男渣女三剑客”
这剧有点意思啊!
北京知青,依靠自己能力成为大队支书,回城后拒绝白富美共赴异国导致离婚,后娶一能歌善舞女子……若干年后,知青身边环绕富豪将军,自己也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在联合国大会上为全球经济开药方……这剧有点意思:北京知青,依靠自己能力成为大队支书,回城后拒绝白富美共赴异国导致离婚,后娶一能歌善舞女子……若干年后,知青身边环绕富豪将军,自己也成为著名经济学家,在联合国大会上为全球经济开药方。
硬伤一。
男女主角既然那么相爱,竞然因一封信被调换,而未经男女主人公对面对质,女主就与男二上床生娃?
硬伤二。
男二假装强奸女主一场戏简直是天方夜谭。
怎么此时刚好男主在现场被抓,而且当场承认。
男主在不知假戏的情况下,为保护所谓的航天秘密,让一个真正的强奷犯逍遥法外,那编剧还不如设计一个小偷小摸等其它的行为来揽责更为合理。
硬伤三。
看了到17集为止,根本看不到女主人性的优点。
既然男主想要伟光正,怎么就塑造了一个让一帮人围着她转却不见任何付出的女主。
硬伤四。
男主既然伟光正,对母亲的改嫁就那么不宽容,况且其继父不是伤害其父亲的人。
且对年岁还小的妹妹也一样的冷酷。
这与豁达,开明的形象完全相违背。
硬伤五。
宋赫男那才叫真爱,查剧情才知后被拋弃。
完全脱离实际,不接地气。
家里的老人最近在看,我在客厅活动的时候也被迫跟进了一下剧情。
这剧情就没有一次让我觉得“写得好”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发表一下感想。
本剧还过得去的地方:1.主题曲不错,唱得很好听2.女二宋赫男长得挺好看的,性格也飒爽,虽然比较容易爱吃醋,但算是剧中难得的一个还过得去的人设使我觉得很难忍的地方:1.所有主要人物基本上都是爱情至上,爱情面前没有脑子2.女主角过于圣母,男主角过于光辉,男二号过于阴险,总之这些人对事情的处理方法都让观众很无语3.感情线安排刻意过头。
“山楂树”可以抽离为“一个人面对两个追求者时的为难和困惑”,而剧中的两个主角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彭天翼面对着蒋欣童和宋赫男,蒋欣童面对着彭天翼和罗永泽。
两个配角则是面对着我爱的人/爱我的人的选择:宋赫男面对着彭天翼和袁清和,罗永泽面对着蒋欣童和彭毕菲,最后都以放弃“我爱的人”而收场。
这个安排里面人为的痕迹过于明显,我无法不认为这是作者听着《山楂树》意淫出来的故事4.其他bug:北京一天之内到东北之类的本剧的作用:1.教育和警示作用。
比如蒋欣童意外怀孕可以用来警示大家要做好安全措施,感情线很适合用来教育孩子带眼识人当心渣男。
而且教育效果想必不错,如果有人这样教育我,我一想到“我可不想像主角那么傻X”就会乖乖听话。
2.反例分析作用。
可用于以下分析:(随便举例,应用范围还可以有很多)(1)一部电视剧如何磨灭观众所有的好感(2)怎么把明明能写出大历史下小人物的悲欢的题材写成无趣至极的感情纠葛(3)怎么做到几乎每一个人物都不讨人喜欢3.提高鉴赏能力作用。
看烂剧虽然不是什么愉快体验,但知道什么是烂的至少有利于认识什么是好的。
4.使我感到悲伤:就像“虽然这盘菜很难吃但还是不要浪费把它吃完”一样,虽然这部剧很烂,但在看完以前二老是不会换下一部的。
今天又是乞求它早点放完别辣眼睛的一天呢😊
陪我妈看了几集,赶上那段个体经营粉条厂的戏。
戏里彭天翼激情对线生产队队长韩柏英,脸谱化红白脸吵吵嚷嚷,女说个体私营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男说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就是要搞市场经济blabla。
最后上头领导一拍板,小彭啊我们一直讨论你说的对,大力大力宣传大力推行!
完了搞个小男配,踩拉一波“内老娘们被男主你怼得没词儿”好家伙,我直接他妈好家伙,感情国家摸索阶段的功劳与艰苦全tm成你一个人想出来了呗?
80年代要搞改革开放都讨论很久,当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直到92年才确立的市场经济,这个剧背景搞个体粉条厂猪厂估计在仿照那个安徽凤阳小岗村,想说从人民共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巨大变化全是你彭天意的功劳?
真太tm不要脸了,就你这圣母大男子主义也配?
还有,唱红脸的就一定是个鸡婆古板女性主任?
全剧的女性角色都在做免费保姆和勾心斗角发疯,为国家为改革那是根本没有,高光全给你天翼占了,凭什么啊?
那些莫名其妙的三角恋真的很荼毒我的眼睛,一地鸡毛,不想说了。
1、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群没劳动过的城市娃去农村劳动,而且看不到前途在哪里。
这个时候一个有信心,有方向,有担当的人必然成为大家的精神支柱。
2、男二罗永泽为了自己的前途可以舍弃一切。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为了回城上大学,顺利的毕业工作,做了很多不得已的事,一部分不是他有意为之,比如陷害彭天意,一部分是被别人推着走,比如彭毕菲拿继父压着他,这是大部分普通人都会做的选择吧。
3、女二除了大哭的戏有点假,但是别的地方都很不错,将大小姐的蛮横与对彭天意的爱很恰当的表现出来。
但也正是她改的那封信,沉底改变了四个人的命运,她和罗本都不该受那十年的苦。
4、最后几集节奏有点快,说是原本54集给砍到了48集,有点草草收尾的感觉。
综合来看的话,给个及格分还是够格的。
真的白瞎女主女二的颜值,男主男二都油腻自大难看的要命,男主来演二十几岁年轻人真的够够的了,完全就是油腻中年男啊绝了。
剧情也狗血难看的要命,这个剧里唯一一个正常人就是女主的闺蜜了,是个正常的好人。
实在是没剧可看了,晚上老人家看看打发时间,叫它“癫子”电视,主角团都是一群疯批。
难看真的很难看😡😡😡辣眼睛
(一)我是在看到央视8台播放到此剧第八集时,写了一篇剧评发于豆瓣,评价此剧是知青生活外壳下的“延禧式爽剧”…然后就引来不速之客狂喷:眼瞎…水军…我估计上豆瓣为此剧写剧评的,甭管写的是短评长评,你们当中十个有八九个是90后甚至00后吧?
翻看剧评,会发现一个特别吊诡的现象:给本剧打低分的那些短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一边骂此剧胡编乱造三观不正,一边却感慨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看、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天天追看此剧还感动的直哭……也就是你们的父母辈或爷爷奶奶辈的人,大多数不上豆瓣而已,才显得此剧一边倒的差评如潮……这部剧本来就不是拍给小孩子和豆瓣文艺青年看的…真正能接受此剧的,恐怕至少是70后,主流目标观众应该是50后60后…(二)我写剧评时,只看到第八集,现在看了后边的剧集,我也承认此剧的剧情与人设越往后越不可理喻、越来越烂尾…但是,国产肥皂剧不都是这个德行吗?
凭什么就容不下有很多上年纪的人,就喜欢看这种虽然很难自圆其说但戏剧冲突不断的所谓“爽剧”呢?
…难道《新世界》《庆余年》《延禧攻略》还有各种穿越剧流量明星剧真人秀综艺,情节不虚假吗?
三观不扭曲吗?
…我不爱看这些玩艺儿,但我绝不会拦着别人去喜欢…中国男足国家队够臭的了吧?
但你能理解吗?
照样有一大票死忠粉丝,包括我,有他们的比赛必看!
明知道他们踢的烂,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持续数十年地支持这支球队,热爱这支球队…从初中开始粉这支球队,一直不离不弃,直到现在我孩子都上初中了,我依然在一场不落地追看中国男足的比赛而且照样热血沸腾…孩子们,你们可以不理解或看不惯这群人的兴趣爱好,但请不要因为他们的趣味与你们迥异,就去喷他们…他们大多数是和你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是同一辈人…你可以不喜欢人家的喜欢,不热爱人家的热爱,不感兴趣人家的兴趣…但请不要干涉人家的选择,非议人家的趣味…一部西游记,不能说因为你喜欢孙猴子,就去攻击人家喜欢猪八戒的读者或观众吧?
就去干涉甚至阻止别人喜欢沙和尚唐三藏吧?
就算有人喜欢白骨精喜欢精细鬼伶俐虫,你也无权拦着人家啊!
正好比,你们觉得国足比赛是垃圾,我还觉得迷恋NBA的中国人,令人费解呢,NBA比赛我看着看着无聊得能睡着了,但是,我绝不会对人家NBA中国球迷的爱好,说三道四,更不会冷嘲热讽…又好比,什么街舞黑啪说唱,在我看来都是美国黑人贫民窟的街头混混们搞出来的垃圾,连给罗大佑李宗盛齐秦张学友崔健窦唯的音乐提鞋,都不配…但我儿子喜欢……还有,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赛百味日本料理韩国烤肉,在我眼里都是垃圾食品,关键难吃的要命,比羊蝎子涮火锅卤煮火烧豆汁焦圈爆肚烤鸭炸酱面,差太多了,就连麻辣小龙虾或辣鸭脖都比这些洋垃圾好吃一万倍…但我儿子喜欢……然而,我绝不会强迫我儿子喜欢我喜欢的音乐、爱吃我爱吃的食物…相反,我还会陪着他去吃洋垃圾食物,有时也会陪他去听去看洋垃圾音乐节目…大不了,他吃的时候,我在一边看着,等他吃饱了,我再去隔壁吃碗炸酱面…大不了,一起欣赏洋垃圾音乐节目时,我戴上耳机刷手机呗……重点是,无论如何,我不会阻止,更不会嘲笑他的兴趣爱好……(三)此剧到底品质如何,可以放到一边,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其实文艺作品的优劣,本来也没个统一的绝对的标准,争不出个结果来,所谓“文无第一”,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吗?
…在我看来,《月光男孩》我看得直反胃,莫言的小说根本不如贾平凹的,就连王朔的都比他的强)…其实这部剧的主体观众,也就是你们的父辈或爷爷辈的这些人,根本不关心不在意这部剧的情节是否合理是否真实,三观到底如何…他们之所以能看得下去,能接受此剧,甚至饶有兴致地追看此剧,根本就是因为一份情怀,一份缅怀,一份对与他们的青春有关的一段岁月的选择性记忆与怀旧式美化,以及由此而生的一份唏嘘感慨……当,“真”的,回不去了;同时,对那个时代“真”东西的记录与映射,哪怕在事隔四十多年后的如此开放进步科技发达移动互联的今天,我们这环境中,普罗大众依旧很难有机会去触碰时(难道你还能指望国内影视界现在还有人拍得出《blue风筝》《活zhe》《芙蓉镇》《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这种档次的新作品,并在有线电视台播放吗?
);那么,哪怕在公开的国家级传媒平台上,有个“假”的来替代,也总算是一份聊胜于无的安慰吧…即便这赝品粗制滥造,也至少可以借用其外壳,去凭吊一下那个如今看来特别不真实、甚至特别魔幻的时代…是的…本身就是近来拍摄的反映那个魔幻时代的电视剧,你还能奢求它有多真实多合理多理智多走心吗…那个时代到底有多魔幻?
别的不说,单就一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运动,就已经远远超出如今你们这些小朋友们的想象力极限了…你们这些90后00后的孩子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想,那个时代,你们的爷爷辈或父辈,作为北京刚上高中的十六七岁的孩子,就可以不用上学、脱离父母、跑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农村穷乡僻壤去劳动生活好几年……换成是你,还能轻飘飘的嘲笑那一段岁月吗?
(同样是小小年纪背井离乡,但这滋味儿可和现在的中学生出国留学,不是一回事儿)这就是为什么,哪怕是一部用哈哈镜依稀折射了那段岁月的电视剧,依然会让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们动容,动情,甚至热泪盈眶…你可以去嘲笑唾骂这面哈哈镜以及镜中扭曲了的时代片段的镜像,但是,热衷观剧的那些人,也就是以你们的长辈为主的那些人,他们被此剧勾起的眼神、表情、笑容或泪水,请你千万不要随便取笑……
快爬吧。前面都不说了,拍的恶心人我理解为你就是想要戏剧冲突也原谅你。但是你让学考古的做文物鉴定??还他妈市场价??您知道考古是干什么的吗??真学考古的谁去古玩市场???编剧滚吧我真是艹了,大众对考古的偏见我实在没想到还能通过破电视剧加深。求求您放过考古这行吧。
“咱俩走到今天,我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你,因为你太值得一个女人爱了”(明知是飞蛾扑火,也爱得奋不顾身)《远方的山楂树》中宋赫男对彭天翼这样说...“你太值得一个女人爱了”,讲真,在两性关系中,是对一个男生的最高评价了#远方的山楂树#
本来只想给漂亮的女二一星的,但在男女主的衬托下女二特别讨喜
终于看到大结局,大快人心,彭天翼和蒋欣彤简直太般配了
虽然人设不太好,但能体会到那个时候的艰难,所以何其有幸生在今日
从此《山楂树》成为我最厌恶的歌曲!
一周刷完48集.剧很坑,里面的人都三观不正.男1女1最后强行在一起看着真闹心.
吃饭的时候和我爸妈看的我那个气的啊!
又臭又长……被迫陪看,头秃。
这些情节挺让人向往的,可惜现实中已然不存在
我觉得很烂,但是我爸每天心心念定时定点地守着,也许越狗血越欲罢不能吧,下次推荐泰剧试试🙂
这部剧远远不止豆瓣上的分数,剧中底层人的生活与上层人的生活就像两个世界,不同世界的人想要融合在一起必然有激烈的冲突,冲突的连续恰是这部剧的最大亮点。特权的彰显、情感的交织、阶级的对立妙不可言!!!!!
这部剧真的是为了吸引眼球,杜撰出复杂的情感纠葛,赚大妈的眼泪!
怎么回事,感觉还不错哦
圣母男主脑残女主我都不说了 只记得看的时候我姥姥愤怒的说:现在的电视剧都把知青写成什么了?
笑死我了,陪我姥看的电视剧,不是勾心斗角就是绿茶婊耍心机,一看评分明白了,不过莫名觉得拍的还行是怎么肥事
赫男啊赫男,你又聪明又漂亮又坦率,干嘛看上一个不爱你的人。
陪家里老人看,还行
四星给罗永泽,演的还真挺好
史!!!陪长辈看了一会 乳腺结节了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