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主
一家之主,Reclaim
导演:王希捷
主演:鲍起静,寇世勋,柯佳嬿,陆弈静,李淳,于家安,曹兰,孙国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简介:节奏繁忙的台北一角,住着临届退休之年的女子叶兰心(鲍起静 饰)。家庭外,她是优秀的职业妇女,经营着一间儿童美术教室;回到家,她是标准好女人,完美的妻子、母亲、媳妇和女儿。她如一只陀螺般里外转着,总希望自己能面面俱到,解决身边所有人交付予她的任务。 刚退休的丈夫罗大伟(寇 世勋 饰)正以古董收藏逐步占领家中各处空间..详细 >
全家睡着了,女人偷偷到客厅看剧喝酒,太真实。
太过平淡就是清淡了,像鸡汤一样,盐少了一点点,鲜味没有提上来
台灣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從開頭的運鏡,配樂,就有熟悉的味道。主角身上有我看到過的太多台灣女性的影子。最大的缺點個人覺得是臺詞。先不說鮑起靜的口音,其他人的對白也稍嫌生硬。
很喜欢这类型的电影,鲍起静的演技真棒
传统的中国女性,围着灶台打转,操心在一家人的生活琐碎里,电影前半段,节奏、镜头有种急促的紧迫感,随着母亲的视角被环境追着走,后半段则更多陷入意识流的觉醒,被一直教育以这种方式相夫教子的女性一代又一代传承。然而那么多标签母亲、女儿、妻子,她却忘记了自己。我喜欢结尾全家人围在桌子上等女人来吃饭,那一刻她才真正成为了“一家之主”。
流于表面的女性意识觉醒,虽说讲生活,但过于的刻板化,将配角都用作工具人。结局用梦境来做引导是最没有趣的做法之一。
看前調字幕進度條落在了寇世勛對鮑起靜說“燈泡放哪兒,廁所的燈不亮了哦”,當下第一反應這片子不太妙。影片開始對母親被動、積壓的情緒鋪墊刻意、甚至有點cliché,結尾夢境的設計看似要舉重若輕,實際痕跡感很重。個人覺得最好的部分是鮑起靜和陸奕靜一起看房的部分(陸奕靜出場就贏了鮑起靜,後者因為編導對角色的設計表演有被受限),那種客觀空間上的逼仄,加上雞毛抖一地的家務瑣事一起對人衝撞造成的心理驚悚感非常好看,某種程度上捕捉到了東亞母親被生活裹挾懸空走的境地,雖然轉瞬即逝。但切回自己作為女兒的私人體驗,導演一些稍顯老套的表達如希望母親能自己摘掉家庭社會壓在她身上的標籤:妻子、母親、女兒、老師....而做回自己,確實也是我想給自己母親的寄語。
尽管两年前就在金马影展亮相过,但Netflix的一前一后,又同是“寇世勋+柯佳嬿”的组合;似乎都可看作更温柔、更舍掉喜剧效果的《妈,别闹了!》,也依然围绕着中年女性的“第二次思悟”展开 。也想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也想追求自己青睐的爱好;“仍然是我有我 自制造我梦与想”,叙事的进展毫不庸俗,而是手递红玫瑰、溺水、出逃再到穿梭都市里的深夜发梦;太爱鲍姐用举重若轻的办法来处理角色了,《大手牵小手》、《生生》…从一而终。
部分台词的指向性强到甚至有些宣教的滋味,人物心态转变仅仅依靠一个梦也显得有些牵强,不过倒是有些东亚浪漫主义的色彩。鲍起静老师的表演太令人舒适了!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丈夫其实就是家里墙上的一幅画而已。”
浪费生命两小时
小人物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动,但是要拍出这样的故事确是很难的,给此电影点赞。
很多潮汕,福建和台湾家庭都如此,男人大男人主义,但又挺靠谱,女人非常能干顾家。全国人民应该很不能理解这种传统,因为我们的传统和信仰一直都在。所以我觉得没有指责,反而觉得挺温馨。这就是家庭。
“男的不行”,而且有一整套社会体系和服务作为保障,确保这些男的们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不行”。
女性/ 不出走,留下和男性/ 生活的怨气,好好地埋葬。男人一身才华,只适合做朋友,不适合做提供情绪价值的生活伙伴。孤单也不要紧,但每天服侍别人还当受气包也不跑,就是你的过错了。多少男性/ 觉得自己很好,在指责其他人的同时,殊不知世界同时会对他们进行审判的吧。鲍起静演得还是太乐观太容易谅解他人了。
不想看
【2】非常离谱的电影。被金马奖snub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太多了,首先是完全就是电视剧的既视感,整个电影反复用做梦模糊了现实和理想,赋予鲍起静这个角色的家庭压力,妻子,女儿,母亲最后才想起自己是自己。离谱到整个电影我都要窒息救命了,电影更离谱的是美国老师的儿子回台湾种地对母亲说:“我以为你是最开明的”。拜托啦,叶兰心女士自己都离谱真顺带一家离谱。鲍起静老师赶紧找许鞍华老师拍生活流吧,这玩意儿看的想吐。
好看的
豆瓣的播放源不对,那是咪咕上的同名电视剧而已。荐片上面有,看完了,没啥子意思,台湾中年妇女家长里短,然后后面女主做了个超级长的梦,主演其实是香港的。
所谓一家之主,就是高级行政保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个喝茶看报养鸟的老伴。大到买房投资养老,小到洗衣收拾取快递订机票,每天在被数不清的琐碎缠绕,什么巴黎学画画啦,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梦。这是中产阶级家庭中年女性,那普通家庭呢?【SMURF/6.7G/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