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我哭了打哈欠打的...我恨这片为什么俩小时 1/10《月球独行》,不能说是平平无奇,只能说是烂得一p,在里面可以看到《异型》《火星救援》《太空旅客》《流浪地球》等影子,但最重要的是像哪一部呢?
《上海堡垒》!
只不过把最后的"向我开炮",变成了"带我回家" 爱情,又是爱情,一句话没说上还成为3年生存寄托的一见钟情我不信!
观众就像片中莫名其妙出现的赤大袋鼠,无需过多解释,主角想你干嘛就干嘛,导演想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
喜剧片可以不讲逻辑,但不能反智吧?
中后段好不容易提到反英雄主义,最后又落入"带我回家"的必然。
简单回忆一下反智的点1 过了几年了 小女孩一点没变样,当然所有人都没变样2 全球直播,所有人都听得懂中文了3 全民以看直播娱乐为生,全都不干活没副业和兴趣了,真是现实主义作品4 一堆看起来专业的航天人员一天捣鼓独孤月那点破事,谁给的工资呢?
让别的团队做不行么5 过了十几年,宇航员身体素质仍然杠杠的,上个月球没问题 所以还是原来那几个老宇航员6 连续开车50多天的时候,袋鼠能控制不拉屎在宇航服里吗(x)暂时想到这些 👋🏻评论补充7 地球上手电筒和大灯的光 独孤月突破视力极限地看见了
影院现在没有爆米花吃真的是缺了点意思,前段时间看了月球陨落,再看独行月球还有点另一番意味。
开心麻花的电影确实能带来快乐,不过这次看的时候总觉得这个故事不像是国产,片尾发现是赵石的作品改编,想象一下《心里的声音》的画风,竟非常有画面感了。
影院上座率很高,一直到结尾再见之后才开灯,感觉也就是这样了,特效ok,剧情ok,笑点也ok,哭点也ok,就差了点爆米花🍿
有朋友问我《独行月球》好不好看,这个话每个人见解不同,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哦哈哈我个人觉得好看,自从疫情之后,个人觉得好的影片是让我,有欢笑,有泪水,可以共情的那种,还有可以让我看到不带口罩的过去是怎样的,要是别人说没有什么营养啊,我想带给别人警示和人生哲理是加分项,艺术本就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算是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个人还是很喜欢《独行月球》,虽然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独行月球的的名字,有点纪录片的味道,但其实开头的介绍独孤月给自己定义为"中间人",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他口中的中间人,既不拔尖,也不平庸,在这世上平平淡淡地生活着,但骨子里不可磨灭的是那份希望与勇气,要是能在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在遭受磨砺时永不放弃,你就是自己的超级英雄!
或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某个世界、某个人心中的顶流.其实,在最后一幕,我认为在之前独孤月已经创造了太多奇迹,是否会有奇迹出现 ,(不剧透哈哈哈,不说了)看了很多影评说是烂(烂这个字,让我每次都会想到火树银花)片,个人可以去理解,可能是逻辑不缜密,表现夸张,但其实主题的话是科幻喜剧嘛,就像我们情窦初开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我们可能会害羞甚至交流上会有词不达意,甚至情书上都会没有逻辑,但从来没有一句不是想表达我喜欢你,浪漫可能是这个影片想要表达的一部分,宇宙级别的浪漫。
我还想说其实最后的BE,也是很合理的,独孤月作为一个普通人,甚至可能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人,血肉之躯,比肩宇宙是不现实的,我当时想到的是独孤月已经创造了那么多奇迹,最后会不会也会,在我走出影院的那一刻我意识到,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如同我们,拼劲全力逆行在这个大社会,如果说让他像惊奇队长这个是不现实的所以最后BE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我最渴望的地方,一直在你身旁。
宇宙之大,月球之远,总有人等你回家……
哈哈哈看完后去龙井路超开心
乍看以为是山寨版《月球》看着看着变成了恶俗版《火星救援》后来发现是漏洞版《流浪地球》结尾又仿佛看到了低龄版《地心引力》最后才明白是科幻版《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国产喜剧从来没给超过两分,但这次义愤填膺地怒刷了五星好评,可能是想把欠的评呗一次还清,也可能是终于接受了国足实力如此的现实。
片子教育了我们在全民居家隔离下,要做一名不甘平凡勇于逆行舍生忘死的顶流英雄。
为了顾全大局可以抛弃你,为了直播打赏必须援救你,为了人类命运还是得牺牲你。
货拉拉并没有错,是当事人自愿跳车英勇赴死;美团外卖也没垄断,毕竟月球上就这么一只袋鼠。
唯独两个地方,一个是回头拉袋鼠的揪心时刻处理欠佳,其实只需一句“如果没你我早死了”(开场拿药瓶事件)便可顺当回头;一个是马丽再出发时,沈腾应该出现在欢送的人群里,这次还是未能带上他。
我们都想做中间人,你以为是实力不允许,其实都是时代不得劲,它把你推到最前方,但大部分都成不了沈腾,而是化作了宇宙的尘埃,消失在互联网的记忆里。
喜剧片不像喜剧,科幻片不像科幻,大失所望。
导演但凡有一点科学知识也不至于拍出这么烂的片。
一个人可以走出太空舱,扛着大东西撞陨石,天呐!
救救我吧!
BGM强行带节奏,很影响观影体验。
沈腾别接综艺了,现在一看见这张脸都笑不大出来了。
大家对演员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了。
也适当减减肥吧,太油腻了。
烂片都不知道怪导演还是怪演员,退我票钱!
“开心麻花+沈腾+马丽”,在片荒大半年的时候出现,怎么能让我不期待,可是第一天就跑去捧场的后果却是极度的不适。
我不明白,开心麻花的工作人员们是怎么想的。
既然故事本身是搞笑而荒诞的,那天马行空的设定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偏偏工作人员却想把这样一个没有太严谨逻辑合理性的故事放在一个严肃的科幻背景下呈现。
于是我们看到一只大袋鼠变成配角陪着沈腾一开始嬉戏打闹,打发无聊的时间,后来却慢慢变成仿佛只差不能说话的人一样,帮沈腾运输宇宙之锤,带着他月球地表冲浪飞行,最后还含泪告别。
于是我们看到和《流浪地球》非常相似的地球人都只能在地底下苟活的背景设置下,大家看起来一个比一个糟,却一个个守着电视,看一个月球上的人怎么打发自己的生活。
还不时呈现一些很无聊很尬的开心麻花式的“笑果”。
这个时候我因为还算合格的布景设置有点相信这个背景是真的,所以那些“笑果”带来的出戏感就让我特别尴尬。
最让我不适的时刻也许就是沈腾在袋鼠的牵引下的月球飞行和他最后推着宇宙之锤(话说这名字是致敬雷神之锤吗?
)奔向π+的时刻了,明明知道这些操作和《流浪地球》高潮时男主在坠落时完成一系列操作拯救女主一样毫无科学道理可言,但是耳边却是主创非常刻意营造出的英雄就义时常用用烂的宏大音乐。
这样一种你脑子在呐喊“太假了”,“电影主创”却仿佛在用手使劲把你眼泪搓下来的感觉,实在太违和了。
其实荒诞加科幻的组合也不是不可以。
像《火星人玩转地球》,里面外星人的设定就一眼假,故事也是纯恶搞,包括火星人被消灭的方式都像是个笑话,这样的电影,虽然也算科幻题材,但你绝对不会往严肃科幻方面想,看起来也就没有什么不适。
可以想象主创本身的意图,是希望打造一个《夏洛特烦恼》加《流浪地球》的超级票房大片,赚个盆满钵满。
可惜他们没有把握好荒诞类搞笑和科幻的平衡,也没仔细考虑过这两种题材如何才能相融,就这么生硬地把片子造出来了,呈现出1+1小于任何一个1的结果。
尝试虽然是好的,但是没有精心准备而失败的尝试以后最好不要再有了。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买票看电影前都有希望这部电影冲进豆瓣电影top250的愿景,但是很遗憾,这部《独行月球》没那么优秀。
不过不可否认,它绝对是足够好看的,非常推荐暑期去电影院一看。
不同于其他几部开心麻花的电影,如果说《夏洛特烦恼》搞笑和严肃是八二开,《西虹市首富》是九一开,那么这部《独行月球》基本就是五五开,并且分别处在前后两半中,搞笑的点比较高级,很多地方运用各种小反转和小细节让人会心一笑。
前面独孤月和刚子的相爱相杀则显得有些无厘头,和整体的科幻基调不太适配,金刚鼠的存在在原著漫画有更清楚的解释,这也是这部电影不同于很多太空电影的一点,多了更多俏皮的东西,尤其前半部分,无脑笑就可以了,完完全全属于开心麻花电影的基操。
后半部分科幻的东西比较多,对于科幻爱好者而言,可能是漏洞百出,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观感还算不错,有笑有泪,有惊险有感动,大家开开心心的来支持下国产科幻,这就够了。
支持归支持,但这部披着开心麻花喜剧外衣的科幻的内核显得有些薄弱,用一段长久的暗恋支撑这么一个伟大而孤独的壮举显得不太成熟,独孤月和马蓝星之间模模糊糊的感情和最终这个壮烈的结局搭不太上。
况且我们的一部分目光还被独孤月和刚子这对cp的感情所吸引。
这就使得我看到一些部分时,有点想笑笑不出想哭哭不出的尴尬。
不提特效水平和科学性,电影剧情的骨架有逻辑上的不流畅之处,给我一种没有权衡好荒诞和悲壮的感觉。
我觉得这部电影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尽管有上述问题,它仍然是近些年国产喜剧的上乘之作,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多数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电影局)的认可,首先,一上来就是全世界通力合作,共同抵御小行星,这一点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第二,“中间人”的概念,最终拯救人类的是那个一直被忽视不出众的“中间人”,这也是全片最触动到我的地方,一想到这个我就莫名心酸;第三,就是所有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英雄”的鼓舞下逐渐树立起生活的希望(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英雄了);第四,最后的“流浪地球式”结局,不用多说,符合shzy核心价值观。
另外呢,全电影最值得一夸的是沈腾的演技,确实非常惊艳,虽然和夏洛、王多鱼的脾气大差不差,但这次的独孤月是一个逐渐成长为救世主的“中间人”,人物的高度高很多,演绎的不错。
看完电影一小时就憋出了这么多,我觉得以后这部电影肯定会拿来和马特达蒙的《火星救援》比较,一个是科幻喜剧,一部是纯科幻,不在同一赛道,也没必要纠结优劣。
电影的配乐很棒
独行月球 (2022)6.6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 张吃鱼 / 沈腾 马丽
在《独行月球》之前,我已经对沈叔叔恨铁不成钢很久了,“沈叔叔,你咋就这么懒啊!
”自从2015年《夏洛特烦恼》一战成名之后,你数数这七年下来,你满打满算才领衔主演了几部片子啊!
正经一番的就寥寥几部,观众都没看过瘾呢!
七年啊,人生有多少个七年啊沈叔叔!
综合他在综艺和采访里的表现,我确认了,他就是真的懒,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马丽曾毫不避讳的吐槽过沈腾的懒:“有一次白天休息,晚上排练,去他宿舍找他。
结果他一天没吃饭,玩了一天游戏,看见我进去就说‘你把茶几上的瓜子递给我,我充充饥’。
”马丽看到茶几上有个外卖的名片,就问他:“你饿怎么不打电话叫个外卖?
”沈腾回答:“名片靠我那么远,我实在是懒得站起来!
”其实,名片离他不过一米远。
所以,我一开始去看《独行月球》的时候,是冲着含腾量很高的这一点买票去的,毕竟这个男人就是躺在那里磕着瓜子唠两个小时的嗑也是有意思的。
(希望沈叔叔不要看到这句话!
下部片你可不能真那么干!
)结果,我被《独行月球》狠狠惊艳了!
《独行月球》真的做到了科幻+喜剧+爱情每一part都不拉垮,组合在一起非常和谐,没有丝毫生拉硬拽的感觉。
成天瘫在地上犯懒的沈叔叔贡献出了从影以来最大运动量的演出,各种呼哧带喘地跑啊跳啊飙车啊飘移啊和袋鼠打拳啊……果然,沈叔叔只要认真起来,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希望他以后能够保持这么勤快。
最震惊我的是,开心麻花居然讲了一个非常正经、气势宏伟的科幻故事!
不夸张的说,这是自《流浪地球》之后,我看到第二部让人看到未来中国科幻希望的电影。
《独行月球》无论是在感动的部分还是热血的部分都完成的很好很克制,完全没有硬煽情那种让人不适的情况发生。
无论从剧本的踏实程度、特效的精美逼真程度(袋鼠的每一根毛、眼睛和睫毛和动作捕捉都做得非常逼真,完全是真袋鼠的感觉)、笑点泪点的设置、人物性格的塑造这几方面,《独行月球》完成度都很好。
我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就在想,袋鼠拉着独孤月在星空下飞驰的那个镜头,每一帧都美到爆表,足以成为经典。
当然,它也存在缺点,但是我还是会想向你推荐它,就像影片中生活在地下掩体的地球幸存者需要看独孤月在月球求生的直播来振奋精神一样,我们总是需要有那么一点光来让自己忘掉烦恼,开怀大笑,以获得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们的现实生活,也很需要被照亮。
△从“一线歌手”变成“一号线歌手”的黄子韬在片中贡献出了他从影以来最搞笑的表演在连续三年yi情的阴云笼罩下,我们需要的就是坐在电影院的120分钟里能够放下现实中的一切,毫无负担地跟着所有人一起笑出泪来。
PS《独行月球》是女强男弱模式,马丽饰演的马蓝星是搞事业,理性大于感性的大女主,反而沈腾扮演的独孤月像是个恋爱脑,动不动就要为马蓝星殉情(笑),不过跳出男女刻板印象的他们都很可爱,这也间接说明,没有所谓男人该怎么样或者女人该怎么样,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活出精彩的人生。
开篇先同步一个信息:电影《独行月球》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的同名漫画,他的作品最出圈的还有《心灵的声音》,李光洙曾经演了真人剧。
以上是背景信息,只为了强调开心麻花这部2022年强势推出的电影,剧本是非原创的。
毕竟这些年来,国内许多电影,改编、翻拍盛行,但对于原作者前期却都白不提黑不提,没劲。
我没看过赵石的漫画原作,不知道电影在故事改编上究竟有多深入,也并不清楚漫画原作核心故事线究竟是怎样的。
但就电影成品来看,它能够让观众看到众多电影的影子,如《火星救援》及《流浪地球》以及《楚门的世界》,说得不好听点,这部片子在剧情上,是一只缝合怪。
一开始是《火星救援》,沈腾所饰演的独孤月一人被落在月球上,开始独自一人的生活;再然后是《楚门的世界》,地球遭遇灾难,人心惶惶,独孤月在月球的生活被全球直播,以此鼓励人们信心;最后,电影的开篇和结尾高度雷同《流浪地球》,独孤月化身刘培强中校,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
这就是《独行月球》的全部内容,不仅是剧情梗概上,连同电影在某些具体段落及细节上,观感都与上述的三部电影极其相似,尤其是片中有关地下城的设定,地球将被陨石击落及全世界联合执行月盾计划的故事背景设定,以及地球幸存者一齐向月球“投送”光源向独孤月传递信息的举动,独孤月最后舍身取义的举动,电影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其手法简直就是《流浪地球》2.0。
这是我所不喜欢《独行月球》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作为一部主打“沈马组合”的喜剧片,《独行月球》真的不好笑,首先,这部片子绝大多数的搞笑段落完全是不为剧情服务的,而是脱离于故事以外的刻意制造,比如马丽喝开水,李诚儒出场摔倒等等,而更尴尬的是,那些梗都无比陈旧、老套、尴尬,谁能想到,一部2022年的片子,电影里最无聊的谐音梗,还在以“下落特烦恼”呼应《夏洛特烦恼》,用黄子韬本人呼应“狗带”,而这两股喜剧文化,已经是2015年的事情了。
知道自己很像《流浪地球》,黄才伦还在片子里使劲Cue吴京,看《独行月球》的过程中,喜剧桥段实在让人难受,片子就差没让李诚儒老师亲口来一句“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了。
如前文所述,这一部《独行月球》有很多其他电影的影子,整部片子割裂感极强,前面是喜剧片,片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冷不丁的出来搞搞笑犯犯傻,后面便开始强行煽情,一个个角色们便开始严肃起来,苦大仇深起来,音乐放起来,眼泪飙起来,电影在故事的转折里,处理得极为坚硬,全是痕迹。
借用小沈阳老师当初参加综艺节目的一句感言,送给这部片子:“…现在喜头悲尾的小品形式,我不喜欢。
”
剧情缝合怪,桥段全老梗,表达强煽情,100%含腾率也救不了这部片子的难看,这是我看完《独行月球》后的最直接看法。
是的,电影《独行月球》从硬件上而言,是一部制作上乘叙事宏大的科幻片,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底层故事是浪漫的、伟大而动人的,《独行月球》在表现月球、宇宙及末日灾难的视觉效果上,也做到了华语电影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你很难想象,这样的故事这样的视角,竟然是由开心麻花这个厂牌而推出,但或许也正是囿于“开心麻花”这个为观众带去欢笑的品牌限定,《独行月球》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尽人意,一方面,他们想要扛起国内观众们更多的叙事表达,一方面,也不能放下自己那擅长的下三路喜剧招数,过剩的野心,无法取舍的贪心,最终调和出一部在软件层面上杂糅、陈旧又扭捏、割裂的产品,吃倒是能吃,就是反胃。
一个想成为吴京的沈腾,终于成为了四不像的“吴腾”或“沈京”了。
题图:《独行月球》海报你还可以:近期爽片:犯罪都市2隐入尘烟:苦难谱写的诗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我的个人主页:https://jike.city/tuktuk
片名独行月球,基本上概括了电影主线,但是英文名“Moon Man”,颇有点“超级英雄”的意思了。
说来很奇妙,这部电影呈现了多部外国电影的元素,却始终是个中国故事。
沈腾饰演的独孤月,因种种巧合被滞留月球,只身一人,有点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的味道。
《荒岛余生》的英文版简介被选入高中英语课本,有一个短语“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我至今都记得。
主人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24小时面向全世界直播,有《楚门的世界》的影子。
与攻击性极强的袋鼠刚子的相处,一人一兽,估计是受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响。
独孤月的事迹鼓舞着全人类,完成了对同胞心灵上的救赎,最后舍身炸毁π+陨石,完成了对地球实质上的救赎,是不折不扣的超级英雄。
但这个超级英雄,却非常反套路。
相比于漫威大开“金手指”的英雄们,独孤月既不能把装甲和自己融合,也不会吐丝,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甚至是一个有点油腻、猥琐的普通人。
在发现自己被遗忘在月球上,也曾“躺平”;在误以为人类已经灭绝时,也曾轻生。
成为超级英雄,他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把专业的事做好:虽然身在维修部,却是个满级扫地僧,一步一步铺就自己回家的路。
二是心存善念:虽然自己被落在月球,但当自己失误把袋鼠刚子落在半路,明知能源不够自己会有生命危险,却仍选择掉头去救。
三是热爱故土:虽然无时无刻不渴望回家,但在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义无反顾,他深知,一旦地球家园被毁,回家也是毫无意义。
漂亮国的“大片”里,英雄往往是“天选之子”(非常符合他们的建国史、地理优势造就的发家史),憋着“大招”(核武器),一旦灾难降临,普罗大众只有等着被拯救的份。
我怀疑,漂亮国输出这类“大片”,就是为了给世界各地的人心中种下一颗等待被他们拯救的种子,噢,细思极恐。
而《独行月球》却让超级英雄的诞生有了另一个可能:即使你是普通人,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成为超级英雄。
电影的结尾,众人受了独孤月的鼓舞,比预期时间更早地完成了地球的重建。
是独孤月这个榜样,唤醒了大家的能量。
等待被救不是好办法,毕竟信号会滋啦,探月狗会跳坑,外界力量关键时刻掉链子,太不靠谱。
" 刚子,想要回去,咱们还是得靠咱自己"
所谓,贵在自强。
市场上充斥着粗制滥造、得过且过、敷衍了事,长期折磨着大众的审美,以至于稍有惊喜,观众们都如获至宝。如果这是一段亲密关系,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不健康的,这是PUA。
打五星的人好可怜。
还是“先搞笑再煽情”的套路。只是摒弃了小品式尬笑和表演,真正做出了电影质感。笑点不尴尬,特效不露怯,演员演技在线,符合大银幕标准,这就够了,已经算是合格的商业科幻喜剧了。所以在观影时也必须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些设定中的明显BUG和为了推进剧情而强扭的戏剧元素。而这些在本片原作——韩国漫画家赵石的漫画中就都不是问题,因为本来就是无厘头风格漫画,而且还能做得更好笑,更黑暗。电影改编在特效方面可圈可点,剧情删去无厘头与黑暗,只能通过给主角强加一条莫名的爱情执念线索强行推动叙事。
手电筒化身迪迦变身器,请相信光,尬出银河系🌌
说科幻吧许多地方很不严谨,比如全人类拯救沈腾用地球上一堆手电筒探照灯能组出字来?还有对月盾计划的解释本质上是语焉不详,以及袋鼠这个角色设置实际上也相当反科幻。说喜剧也并没有那么喜剧,后半段基本上是主旋律叙事了。马丽该有的魅力是完全没展现出来,沈腾的表演这次都说最好实际上化妆造型功不可没。情绪浓度是有,但创造性设计与文本逻辑依旧很差,还有一个减分项就是Country Road的翻唱,真不好听。PS:我再也不想看到对不上口型的国产片了。
这么说吧,中国电影想超40亿,起码得献祭一条人命。
我非常讨厌往喜剧片里塞煽情的部分,导致我从后半段就几乎笑不出来了,煽情塞进喜剧片里适配度很差
在三星和四星之间徘徊,其制作水平显然比“还行”好很多,但减分项也确实是不少。不喜欢黄才伦和常远的表演,不喜欢袋鼠的设定,有不少片段和镜头设计显得有点愚蠢和俗气,沈腾和马丽的形象显得年龄过大,实际上很难有擦出火花的感觉,比《我和我的家乡》里差很多,但这两个角色要是换了别的演员更不行。特效和音乐真不错。
就这,天王老子来了,这也是烂片啊
猥琐的男主暂且不论,后半段的硬煽情也太尬了,看得我脚趾扣地
煽情真的太尬了。。我只想去看一部搞笑片
虽不值满分,但打一星的那些伪清醒、假正经你们也快省省吧,这么下去你沈姥爷可真躺平去玩综艺烂梗了,那里$挣得不舒服么?
你永远可以相信开心麻花给屌丝捏脚的实力
精神强奸*
我觉的还不错,不至于这么低的分,7.2或7.3分差不多,有些人真的太苛刻了,国产电影什么水平大家心里没点X数吗?尤其这两年疫情,各方面影响拍摄,处处受限制,科幻片略带点轻喜剧能做到这样算是用心了,就算你不鼓励也别打压好吗?至少看的出在进步吧
煽情得有些犯规了。另外,刚子是美团派过去的吧?
我和朋友去看,无聊到退场,宁愿舍弃38元的电影票也不愿忍受无聊的时光
对我六岁表弟来说刚刚好。
除了搞笑,毫无逻辑可言。就当看了一场直播,但是搞不清楚为什么要直播?
浪费人生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