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西地中海的海风足够湿润潮湿,让法国人可以把情欲有关的故事配上古典音乐,并讲述的清新脱俗。
看了这部影片,我悟了。
2020年的法国电影,讲述了男主马克西姆去到居住在郊外的表哥家度假,刚好表哥外出工作,自己的嫂子达芙妮接待了他。
期间马克西姆和达芙妮分别讲述了各自复杂的感情经历,最后在欲望中沉沦又在现实中清醒。
影片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尤其是完全以男女主口述自己的过往经历而推动剧情,很容易造成叙事的混乱。
但本片难能可贵之处即在于,虽然运用了各种穿插叙事的手法,甚至有三重穿插,可叙事结构依旧清晰。
甚至在回忆过程中出现的人物还可以做个剧情上的小延伸,却也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马克西姆是个文艺青年,毕业后励志当个作家,这次来找表哥,也是想远离城市喧嚣,找找灵感。
表哥不在家,嫂子达芙妮接待了他,并且认真倾听了马克西姆的故事。
欲望模仿影片很直接,上来就是由马克西姆的回忆所展开。
一年前马克西姆认识了一位成熟的女士,维克托瓦尔。
本是场露水情缘,却巧合的发现,自己的前女友桑德拉正是维克托瓦尔的妹妹。
不久维克托瓦尔外派日本,自己的好基友加斯帕尔勇敢追求桑德拉,并最终在一起。
本来到了这里,马克西姆也就只剩下转身离开,什么祝你幸福之类的。
可自己基友加斯帕尔神经大条,邀请马克西姆来同住,不用付房费。
面对免房费这一巨大诱惑,虽明知尴尬,却也只好从了。
这里点出来本片的主题“欲望模仿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欲他人之欲。
你不仅会对某个人有欲望,甚至还会想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欲望。
比如说,如果你先生知道有人对你有欲望。
这可能会重新激起他对你的欲望。
于是,你成了欲望的对象,你是欲望的来源。
本片纷繁复杂的人物和关系,都和这欲望模仿有关系。
自己的朋友加斯帕尔和女友桑德拉总是吵架,一边是自己兄弟 一边是前女友,马克西姆很难受。
终于,桑德拉再也无法忍受加斯帕尔的粗神经,选择分手。
加斯帕尔受够了桑德拉的无理取闹,搬了出去。
诺大的房子里就剩下了马克西姆和前女友桑德拉。
孤男寡女,日久天长,后面大家都懂。
马克西姆爱桑德拉吗?
答案是否定的,毕竟两人曾经不愉快的分手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欲望模仿使两个人走到了一起,绝对不是爱。
人们以为他在爱情中,但这往往并不是爱,其实他错了,他以为占有和嫉妒是爱的标志,但人不会为爱情去复仇,也不会为爱情去杀戮,真爱只关乎对方的幸福,爱无关占有,爱一个人不占有任何东西。
后面桑德拉和加斯帕尔藕断丝连,可是背地里依然和男主马克西姆保持着欲望的关系。
男主最终无法忍受这混乱的关系,告别好友,离开了。
第一段口述就这么结束了,一天马克西姆和嫂子达芙妮在小镇散步,竟然偶遇维克托瓦尔,当晚马克西姆便留宿在维克托瓦尔家。
第二天回来时,达芙妮不无醋意的问道,两人是否发生关系,马克西姆说只是聊天而已,在这一刻,显然的达芙妮也陷入到了欲望模仿中。
随后开始了达芙妮的讲述,多年前,达芙妮为一位大导演剪辑片子,随后导演百般殷勤请达芙妮吃饭。
就当达芙妮以为爱情来临的时候,谁知道,只是导演单纯想和达芙妮长期合作,让她继续负责自己纪录片的剪辑。
这里本片导演有一点点黑色幽默,因为剧中的导演非常殷勤的接近达芙妮,任谁看了都以为是他对达芙妮有意思,可最后直接反转,只是想邀请达芙妮继续合作。
这一段处理很有趣,但是也有点牵强。
达芙妮以为导演会跟自己表白,谁知道,自己完全会错意。
伤心欲绝,踉踉跄跄的走出饭店,偶遇了他现在的丈夫,佛郎西斯,也就是马克西姆的表哥。
正好自己心情苦闷,所以就来一次露水情缘吧。
更令人心疼的在后面,本来达芙妮心情平复差不多了。
突然导演告诉她,谢谢你给我推荐的助理小姑娘,她人非常好,我们要结婚了,多亏了你,才让我遇见真爱。。。
这一刻,我想达芙妮肠子都悔青了。
后面呢,就是比较老套的备胎修成正果。
本来达芙妮不喜欢佛郎西斯,可恰逢自己受了情伤,佛郎西斯来安慰她。
二者也就顺水推舟了。
到这里,随着达芙妮和马克西姆日渐接触,两个人本来就是陷入欲望模仿中的,所以又开始了以欲望为起点的一段纠葛沉沦。
最终马克西姆离开了表哥家,离开了达芙妮。
对于马克西姆来说,达芙妮无非就是自己的又一个情人,又一段露水情缘,无非又是把寂寞当作了爱情。
当达芙妮再次遇到马克西姆时,马克西姆已经和维克托瓦尔开心的在一起。
那一刻,落寞在达芙妮的眼里一闪而过。
片中的欲望模仿理论不一定有多正确,片中的观点和价值毕竟是长期浸润在地中海海风中的,一股橄榄油味儿,于你我不合。
那么我们以为的爱到底是不是一场和欲望有关的错觉呢?
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不用想太多。
毕竟,爱而不得已经足够痛苦,何苦再难为自己呢。
By 辰夕
"所言所行",这片名多妙啊。
看看自己,有几个人能保证总是言行一致哒?
更别说爱情这个混沌的世界啦。
只有法国人能拍出这爱情的妙处啊。
以精巧的戏剧结构,在极小的时空构架里,给出诸多情爱众生相。
尽管都是出轨,外遇,三角恋,却色而不淫,充满哲思。
这年头,没有点哲学高度,都不好意思外遇了。
“人生的路没有唯一正确项...而众多的路径,也不可能一一踏寻...尊重你所选择的,轻装前行吧”。
导演年纪不小了,一直没大名气。
但这个片子不输欧容呀。
爱。
它非常美丽。
它是一份礼物,自我的礼物,是对自我的超越和对他人的冒险。
不仅仅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爱情不是对手戏,而是独角戏。
相信爱情就像是相信有圣诞老人。
若是你深信不疑也挺好。
我记得这种感觉。
就像圣诞老人一样,我曾对此深信不疑。
说你爱一个人比说你想要一个人听上去好多了,不过是包装罢了。
要是我们未曾听过爱情这个概念,我们就不会爱上别人。
男人以为他在爱情中,但这往往并不是爱。
其实他错了,他以为占有和嫉妒是爱的标志。
真爱是只关乎对方的幸福。
爱无关占有,爱一个人不占有任何东西。
爱情是一场浪漫的冒险。
爱情只是幻想罢了,多巴胺的分泌让你兴奋,心跳加速大脑欺骗你你喜欢这个人。
爱情,它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责任,可以是任何东西,最重要的是,它并不高尚。
你跟一个人在一起,因为ta有这个有那个,那不是爱情,是资本的积累。
欲他人之欲。
你不仅会对某个人或某样东西有欲望,甚至还会想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欲望。
欲望的梦醒往往是昙花一现而追悔莫及。
一段长久的感情不能以欲望和愉悦为基础。
因为这两者的保质期不长。
长久的感情应该源自共同的兴趣,对未来组建家庭的共识。
渴望认可,渴望陪伴。
美好爱情普遍存在,无法目标明确的去追逐、寻找,只会防不胜防的突然降临。
欲望是个圈,爱情是个圆,圆圈才是永恒。
这是一个非常“法国”的故事:全员说谎,全员欺骗,全员口是心非,全员自欺欺人。
电影的名字“所言所行”,也精确地传达了这一特点——一方面,他们嘴上说着一件事,行为上做着另外的事;另一方面,他们其实无法“自知”,于是所言所行,又往往与其内心真实渴望不符。
而这一落差,往往要由时间的推移才能揭示。
故事不断展开,而人物的内心的展开比故事的展开还要滞后,因而产生一种错落崎岖的美感和趣味。
比如达芙妮,她多次强调自己不爱弗朗索瓦,与弗朗索瓦绝无可能,却在孤独寂寞冷中需要他的陪伴。
当弗朗索瓦短期出差时,她发现自己已离不开他。
这是爱情的一个面目:渴望认可,渴望陪伴。
当下流行的“肌肤饥渴症”,正是如此。
爱情还有很多面目:桑德拉和加斯帕的针锋相对、棋逢对手;弗朗索瓦对达芙妮的一见钟情、见色起意,达芙妮与马克西姆的感同身受、惺惺相惜。
特别是后者,当马克西姆在古堡之上向达芙妮讲述自己无人问津的写作梦想,当两人徜徉在博物馆圣洁的雕像之中,爱情呈现出庄严的面貌——关于永恒和崇高。
但这样的庄严时刻,也将迅速在弗朗索瓦回家前的偷欢中消解。
这是爱情的另一个面目——滑向身体的层次,滑向日常和庸俗。
正如在影片的结尾,达芙妮在挑选圣诞树时遇到了马克西姆。
正当她柔肠百转欲走上前之时,马克思姆怀孕的女友过来了,两人捧着选好的圣诞树笑着离开。
而达芙妮也只好捧着选好的圣诞树和弗朗索瓦笑着离开。
记一些台词:1.“欲望模仿理论。
一句话总结就是,欲他人之欲。
就是你不仅会对某个人或某样东西有欲望,甚至还会想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欲望。
比如说,如果你太太知道我对你有欲望。
这可能会重新激起她对你的欲望。
于是,你成了欲望的对象,你是欲望的来源。
或者说,如果你太太被其他男人所欲望,这可能会让你重新对她产生欲望。
”2.“可我们无法拥有一段长久、正式的感情。
一段长久的感情不能以欲望和愉悦为基础。
因为这两者的保质期不长。
长久的感情应该源自共同的兴趣,对未来组建家庭的共识。
这和愉悦毫无关系。
还有,我已经结婚了。
”3.“与相似的人谈恋爱本质上是自私自利。
如果你因为对方帅气,喜欢猫和莫扎特从而选择他。
这是资本累积,不是爱情。
”“如果无法抗拒彼此的吸引呢?
”“一回事啊。
这仅仅是为了满足感官上的饥渴。
暂时借用对方的身体灭火罢了。
”“那你说爱是什么?
”“爱吗?
在我看来它非常美丽。
它是一份礼物,自我的礼物,是对自我的超越和对他人的冒险。
不仅仅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所以感觉爱了并不是爱?
”“就是这样。
相信爱情就像是相信有圣诞老人。
若是你深信不疑也挺好。
我记得这种感觉。
”“你曾经爱过吗?
”“ 当然了。
”“你喜欢那种感觉吗?
”“嗯,就像圣诞老人一样,我曾对此深信不疑。
说你爱一个人比说你想要一个人听上去好多了,不过是包装罢了。
要是我们未曾听过爱情这个概念,我们就不会爱上别人。
”4.“男人以为他在爱情中,但这往往并不是爱。
其实他错了,他以为占有和嫉妒是爱的标志。
但人不会为爱情去复仇,也不会为爱情去杀戮。
真爱是只关乎对方的幸福。
爱无关占有,爱一个人不占有任何东西。
”5.“既然你真心想要写作,那有什么难的呢?
”“因为我野心太大了吧。
而目前的文笔却配不上我的野心。
平庸的作品,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年头谁都想当作家,写作并不难,难的是写出真正有趣的作品。
”“人无法预知自己能否创造出有趣的作品。
有人觉得有趣,换了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
”“我至少想得到自己的认可。
”“一个作家可以是有趣而不自知的。
而自认为有趣的人通常并不有趣。
你不这么觉得吗?
” 6.“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然而我只能选择其一。
我的愿望,是笃定这条路,不回头地走下去。
”
最近在看《亲密关系》,提到有柳六种爱恋风格,。
第一种风格是情欲之爱(eros),与人的色欲有关。
第二种风格是游戏之爱(ludus),视爱情为没有约束的游戏。
这类爱人常常反复无常,(试图)同时拥有几个伴侣。
第三种风格友谊之爱(storge),引导人们不再重视强烈的情感,而去寻求真正的友谊,逐渐发展为真实的承诺。
第四种风格狂热之爱(mania)难以满足、占有欲强,充斥着生动的幻想和沉迷。
第五种风格利他之爱(agape)无偿付出、利他、无私,把爱情视为一种职责。
最后一种风格现实之爱(pragma)客观而务实,使人冷静地寻找理论上和自己最般配的伴侣。
看完这部电影,在电影角色上找到了不同的爱恋风格。
让我思考自己的爱情观。
爱情的发生与激情有关,一旦确定关系,我觉得双方都应该保持真诚。
我认同戴芬的爱情观,即使我们很相爱,但是我们任何一方已经有对象我们都要学会克制。
然后后面戴芬确实也克制不了,这也许是人性确实很难克制。
但是我认为爱情是难得可贵的,就是因为这份可贵,我们更应该珍惜,保持真诚不是吗。
开头女a我认为她是风格现实之爱,她认为婚姻应该和利益捆绑。
女b我认为是游戏之爱,她在需求刺激。
女c我认为是风格友谊之爱,她的爱并没有太多激情,在于陪伴与灵魂理解。
女d我认为是利他之爱,她真的太让人佩服了,在妒忌让前夫付出代价和无私成全让自己受伤的自尊高贵起来她选择了后者真的太佩服了。
男a他是狂热之爱和友谊之爱共存结果是他们都明智的珍惜眼前哪一个爱自己的人收获了他们各自的幸福
看完有点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
尤其是看完之后细细品味这个题目,所言所行,真的有一丝黑色幽默的意味。
导演或许不是为了讽刺影中人物,但是用所言所行这个题目,拍摄的是却是影中一个个人物在婚姻或者亲密关系中的“胡作非为”以及他们冠冕堂皇的借口和自我辩解。
有这么一句话用来补充这个题目很恰当,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
所以别再像男主一样用人性意味着有能力去抵抗欲望这种鬼话麻痹自己来实现自我感动了。
女主说着我们在欲望面前都太过渺小,不去抵抗,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在结尾她却能悬崖勒马。
男主的所言所行一丝一毫没有体现所谓对欲望的体现,体现的不过都是他自我辩护的虚伪和他自己人性的丑陋。
婚姻、爱情、责任、忠诚、欺骗、欲望,亘古至今纠缠不休的命题,本片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给出的几种答案罢了。
回忆性质的叙述叙事手法也更增添了影片中人物行为的不真实性和不可靠性,而拉回实际对话时他们各自的结论也更加深了这一对比,。
所以真的,这个题目实在是妙哉妙哉。
亲密关系中,还是守一分责任为好。
自我的道德约束还是有必要的。
人们以为他在爱情中,但这往往并不是爱,其实他错了,他以为占有和嫉妒是爱的标志,但人不会为爱情去复仇,也不会爱情去杀戮,真爱只关乎对方的幸福,爱无关占有,爱一个人不占有任何东西。
以上是高级的爱情,做到以上的人只有片中François的妻子,她做到了,最后她以漂亮的方式捍卫了尊严还顺便动摇了出轨丈夫的心(鼓掌,高级)。
而片中其余剩下的人都徜徉在欲望的海洋里,有的被淹死了有的试图逃离。
本篇通过女主剪辑的哲学纪录片点题,欲他人之欲,所有三人的情事之所以迷人是因他者的存在,男主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他和情侣同居的时候对女方说我爱你,其实他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清楚是否真的爱这个人,但迫于同居时对爱情的妒忌和他得不到的不服而要像小朋友一样站出来大声表白宣示主权,但这只是他者之欲,是典型的模拟欲望。
而女主一开始便说过,表达欲望没有错,因为并没有l'action,她知道模拟欲望的存在,听故事时可以理智而又清醒地分析,但自从真实的碰到了男主的前炮友,并且男主一夜未归时她也变陷入了模拟欲望的浪,表达了欲望并实践了欲望。
btw,片中男主和前炮友偶遇时都穿了蓝色上衣,三人的站位也很巧妙地把穿白衣的女主夹在中间,这里已经很清楚的暗示了男女主是不会在一起的。
所以啊,最终呢,爱情只是幻想罢了,多巴胺的分泌让你兴奋,心跳加速大脑欺骗你你喜欢这个人,而所谓的爱情游戏又是欲望的衍生罢了,看清这些之后,再踏入爱情的战争,我怕是王者。
(才怪)
昨晚在小厅选映的电影,只有我和前排两三个中年男女。
中年男人对着反反复复的偷情出轨频频苦笑,我也随着电影逐渐笑得越来越大声。
也有一点点感慨。
贯穿始终的哲学家,成为了人们不符合moral protocal的七情六欲的救赎。
嫉妒是丑陋的,偷情是丑陋的,爱上不爱自己的人是丑陋的,不纯粹的爱是丑陋的,但是只要哲学家一句话,所有的丑陋都可以被自己接受。
哲学家相对于moral protocol,竟然变成了律师和法律的关系。
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有多复杂,我们却傲慢的把它们都归纳成了爱和喜欢两个词。
度过时光,坦诚相待,毫无保留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乡村的黄昏,如果不是看不顺眼,很难不产生感情。
普通人如你我,大概也有过几段类似的情愫,勇敢的人会去抓住每一段这样的机会,被moral protocal束缚的人也会去抓住然后再用哲学原谅自己,胆小如我也只会把这些都扔在回忆里。
前妻是伟大的,但也不是榜样。
她用了让自己最安心的方式离开,结束一段感情有很多办法,最好的永远是让你自己顺心的那一种。
sentiment是最美的,没有契约没有束缚,每一段都可以不一样,每一段都可以清清楚楚的记在心里。
可到底什么是纯粹的爱,活到现在我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人类对爱的纯粹这么obsessed。
一段荷尔蒙促成的sentiment演变成每天相见的日常就一定会有落差,如果爱一个人的开始是对方不在的时候的想念,那如果不再想念了就一定是不爱了吗?
也可能我没有耐心接纳和思考爱的多维度,大概就永远会是一个collect sentiment and pretend it’s love的混蛋。
挺好看的,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看的一部电影,管它是不是出轨,反正能感受到人性和爱的复杂,当然它的背景还只能在法国。
有2个还印象蛮深的,一个是女主接受了建筑男,其实她的菜是导演作家之类的文艺男,但是女生就是会慢慢习惯天天陪着她的人、不知不觉间会依赖和爱上那个人,当建筑男陪妻子去旅游了后,女主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很想念他;一个是建筑男的前妻太高尚了,竟布了一个局成全了建筑男和出轨对象,这些的台词听着都让人心碎💔【渐渐地,你连她的味道都懒得清掉,我只能接受床上有她的味道,我的所有努力所有耐心、一切看似毫无意义】……【我哭了至少2小时,所有的压抑狂泻而出,你完全没听见,丝毫没有。
就在那一刻,怪事发生了。
我感到释怀了,我的身心充满一股存在感,柔和、温暖又令人欣慰的存在感,我感到一种极度的宁静感、一种暖人心房的永恒感】……还有一段纪录片里的话【人以为懂得爱,但其实不懂,人误以为占有和嫉妒是爱的象征,但人不会为了爱寻求报复或杀人,真爱的价值在于他人的幸福,与占有无关,爱不是占有……】建筑男可能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前妻大方成全了他,现任妻子经他一头热也追到了,最后送堂弟走时出现了危机,但是最后现任还是选择了他。
当火车开走了仍未看到回来的妻子,建筑男还叹了口气、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再一不小心又在楼梯拐角看到了妻子时,又带着失而复得的感激…… 最后两人安心的回家就可以end了,怎么又拍了一段女主遇见堂弟的片段,太复杂了……
片中出现的每个转折导演都得用个哲学性的概念让人物念出来,把不忠贞描述的这么道貌岸然,不停讲不停输出价值观,看似反转,实则都失去对爱情那份坚定
男二最后的演讲挺有道理。原来女二是罗塞塔……
有时候觉得法国人的爱情观更接近爱情的本质。
3.5星。很有趣的爱情小品~ 这如果在影院里看,估计会笑声不断吧……虽说无巧不成书,不过这故事真的太巧了点,有缘人就是那么容易相遇啊。
非常法国,却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关精神与肉体的情感哲学。它关乎真相与谎言的博弈游戏,以及性别和话语的诱导诡计,最终皆是亦真亦幻难取舍的记忆。男人与女人背负起这些,逐渐自缚而麻醉,欲望的梦醒往往是昙花一现而追悔莫及。当和相遇之人彼此渐渐托付又无意中步入各自设下的本能迷局,对话的深入是伪装的剥离,激情只在一刻,平淡的生活总是惹人犯错。终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可爱与灵动的缘由,“所言所行”间,穆雷道明了两性关系中永恒的苦恼、智慧和幽默而深刻的禅意。
规规矩矩老老实实若即若离的罗曼蒂克
情况过于复杂,堪称大群戏(却又不是群p),分分钟搞事情,爱情片看出了烧脑感。。
美工倒是挺美的,但这些事真的无法接受,人如果借着爱的名义只行欲望之事,跟动物有啥区别
欲他人之欲,几组男女欲着欲着就升华了,这种故事也就法国人可以玩吧。很想知道导演能怎么玩排列组合,结果我还是低估了他。
不错,娓娓道来,只有不妥协的,坚持自我的人,才不会进入二人世界。
把一部爱情片拍成了侦探片,不过我不太喜欢这种的
渣男渣女
7分。有句话说得好,看这部电影要先抛弃三观,感受法国人的浪漫。如果说看《眼泪之盐》的时候我还有一些吃惊的话,看这部电影就已经不那么吃惊了。表面上看电影里的角色很乱,他们可以和好友的女友,和女友的姐姐,和丈夫的表弟等等产生欲望,进而上床,但他们似乎也有自己的底线。他们把爱、欲望和婚姻分得很清,虽然容易出轨,但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虽然这是一个关于偷情的故事,但也探讨了情与欲的哲学问题。国人大概是无法接受的,他们开心就好。
感觉浪费了我的时间
我想看好故事,不想通过电影理解哲学,当然也没人逼我看,但对于你回忆之后我回忆,回忆里头还有回忆我真的觉得,好吧……
作为一个无聊的感情单线程动物,我一向尊重别人偷情和出轨的权利,所以侯麦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这部电影排列组合太多,看到最后有点疲劳。欲来入山倒,欲望走了也不见得人人能变成贤者。道德层面上最没有争议的“顾佳”式前妻,选择了成全别人,其实某种意义上也得到了自我解放呢。
前半部分节奏空灵,台词都仿若诗句,怎么之后一下子垮成充满矫饰的文本性以及土掉渣的配乐的庸俗小品了
3.5,情节太迟缓。
有本片衬托,侯戏洪戏再重复也不会觉得糟了。“我跟自己打赌,响三声前接起我们就做爱”、“我哭了至少两小时,你完全没听见”,这两类句式的台词很熟悉。
爱情没有什么稀奇,难的是找到内心的安定,以及践行“我爱你 与你无关”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