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
La mort de Louis XIV,路易十四的最后时刻(港),The Death of Louis XIV,Last Days of Louis XIV
导演:阿尔伯特·塞拉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维森·阿泰欧,菲利佩·杜阿尔特,何塞·瓦伦斯坦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语言:法语,拉丁语年份:2016
简介:1715年,八月。一次外出散步后,路易十四感觉腿有些痛。接下来的几天里,国王依旧忙于处理国家政事,但却难以入眠、发起高烧。他几乎停止了进食,身体迅速虚弱下来。这就是路易十四——法国最伟大的国王所遭受的漫长痛苦的开端,而他的亲戚和医生们都难逃干系。详细 >
外国人太崇尚科学了
今天早上在地铁站看了一半,中午吃饭看了一半。也许是地铁的原因,太沉闷了,也许是生理的原因,死亡是一场物理变化。对他而言,既是漫长的煎熬,也是离世的最后光阴。不了解路易14,但是发现,他真的是很有礼貌,任何时候,他们都很有礼貌。只是我想,外国人的毛发,胡子那么多,清洗是不是很费功夫呢?路易14,直到最后,心智都没有迷失,睿智的人啊!感受他在床上的过程,尤其是不能进食的时候,当死亡离得那么近,是不是,很想结束?看到了生命的挣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能为力!这就是恐惧!
看不懂
有好几次我都在想,走出这个房间,这群人,哪怕一秒也好。死亡的魔掌,寸步难行。
脸部的抽缩……
感觉让-皮埃尔.利奥德每个细胞都是戏!
#Cannes2016# |20160606Jean Vigo颁奖晚会后重看,加分|20160905 蓬皮杜开展重看
1. 好闷的片子,能看下来的都是坐得住的人。2. 死亡气息浓厚,君主旁边的人,虽是下人,但是关乎君王健康的时候,也都是病急了乱投医,而君王生命最后阶段,要是不清醒,可能给了很多人动各种念头的机会。其实明君至少要是明白人,不受周围人蛊惑,控制。其实挺难的。
古典美学的影像化。二刷,not good enough though,稳稳一部一步台阶#向下
真是每一帧都感觉像是一幅油画 仅此而已 太丧了 6.2
+
光线非常油画
可是无论太阳曾如何光芒万丈,终了也只是手里的一抔黄土
“下次罢” 走吧 都落幕了
毕竟是新浪潮孕育的儿子。相信科学,感谢科学。。。
我对这部真的是接受无能,睡得昏天黑地还觉得无限漫长...若论“油画般的美”,那比起15-18世纪的油画还是差太远了,我当然更想去看画...也有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对死亡的认知实在是和这部片子的表达毫无共通之处吧...
欧盟展@百美汇;烛火明暗幽微,猩红昏黄内景,着迷于无限衰败的静默(苍蝇飞舞的运用),一场华丽惊心的死亡纪录;时间在他身后一分一秒地追赶,他一分一毫地被驱逐进历史的尘埃,毒菌蛰伏在体内,伴随弥留之际的含混呻吟,绽放残忍迷人的恶之花;打光和构图太赞了。
面对死亡,权倾欧洲的太阳王也不过如此。
《堂吉诃德》的精神延续,塞拉还是选择了传奇人物的侧面进行刻画,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死亡拍出了异常的沉闷,很难将在位逾70年的一代专 制帝王和电影里卧在病榻上的老人联系起来。塞拉很注重人物经历的特殊节点,有一定历史知识的话可能会更有感触。全程室内戏,用烛光取代了处女作里粗糙的自然光,画面看起来更加柔和,与电影里几次对恶疾的展示,真是显病态的审美。
就知道他下不了床,把腿锯了呀,医学的发展真是好慢with pao. 这片子这种照度拍,也就适合现在这年代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