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知道自闭症的世界是怎样的,即使有现在所谓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自闭症患者所处的精神世界,不是用脑电波和社会上对正常人的定位来定义的。
所以,把那些爱啊,厚重什么的,都拿掉吧!
小时候,斑马被丢了。
是因为遗弃过一次么?
当手再一次伸出去的时候,和煦微风吹过,不再是只有自己的5只指头,指尖带来的是每一个人善意的祝贺。
击掌而过,命运的齿轮没有特地为谁停下。
妈妈说要跑完42.195公里,我喜欢跑步!
我喜欢的教练先生说,要慢慢跑、慢慢跑……然后当雨出现的时候,就要学习猎豹的速度,这样才不会被捕食。
今天果然是个适合跑步的日子!
斑马回来了,斑马说:我想回家了。
《马拉松》。
初看名字,我只以为是一个无聊而又冗长的电影。
就像马拉松本身一样,不过请原谅,这是我原来的认识。
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者是完整了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就像《天使爱美丽》《萤火虫之墓》。
影片围绕一个简单的故事展开。
没有刺激,也没有大喜大悲。
唐突的说男主角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
不折不扣。
男主角叫草原,他喜欢跑步。
他也有其他喜欢的东西,他喜欢斑马、糖醋排骨……草原有个弟弟,他的妈妈从小独自抚养他们两个。
草原的爸爸被他的妈妈逼走了。
他的妈妈努力训练草原跑步和认识世界。
她希望草原更优秀,所以,她几次求正旭教练的到来使得影片走向高潮。
他们相互成就了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人。
正旭从讨厌草原,逐渐喜欢上了他。
有自闭症的孩子不曾会分享,他们不接受别人的东西,也不会给予别人什么。
然而当草原在与正旭一同跑完步,他递水给正旭时。
有什么,改变了,也有什么,破裂了。
然后,我悟到了什么。
草原,奔跑,斑马,广阔无边。
影片中多次借草原之口提到了“猎豹”“斑马”之类的动物。
而正是从这些动物身上引出的一些道理,把影片升华了。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曾以为这是在歌颂母亲的伟大。
然而,这部影片打破了我们以往的对母爱的认识。
我本以为在草原见到了正旭之后,影片会按照一个老套的模式走下去:草原会好好训练参加马拉松比赛,然后成功。
正旭教练和母亲的争吵成了影片的转折点。
母亲自己开始陪草原训练。
她的另一个儿子说出了他的心声。
在地铁站里,草原走丢了。
如同曾经草原在动物园里“走丢”一样。
只不过,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草原喜欢斑马,影片就安排了两件事情来突出它。
恰到好处。
母亲病倒了。
草原想起了母亲曾经说过的话。
草原总是这样,喜欢重复别人的话,他的记性好得不得了。
草原伤心。
草原的父亲也回来了。
这一场病抽走了草原母亲最后的毅力。
她放弃了一切,包括她一直帮助草原追求的马拉松。
可影片的最后,草原似乎懂得了什么。
他自己去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虽然在起点处,母亲拉住他,不让他再去跑。
他挣脱了母亲的手。
在途中,正旭教练指导了他。
他跑完了全程。
PS:在网上查询的时候,发现男主角的名字有很多种译法。
“原野”“楚元”“草原”我还是最喜欢草原。
或许是因为我看的影片中男主角就叫“草原”也或许,是这个名字,包含了很多。
很难相信这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就是说,真的曾经有自闭症患者跑完了全程马拉松,并且还跑出了257的好成绩。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了。
马拉松从来不是个讨喜流行的竞技运动,这也决定了它的回报率是相当低的,我认为物质方面几乎是零回报的,然而竞技者的付出却可以说是所有运动里最巨大的。
42.195km,有的人可能连个零头都跑不了。
自从开始接触跑步以后,我越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数字,越发了解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汗水,泪水,伤痛和信念。
它需要你伴随痛苦和疲惫忍受着千篇一律的单调和乏味,跑到极致时,甚至感受不到世界的存在,天地之间好像只有一个你,你要做的只是左脚右脚不断轮换的机械动作,简单又艰难。
这恰好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活动相似,他们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忍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孤独与自在,孤独在无人为伴,谁也融入不进去,自在在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什么规则,什么礼貌,什么素质通通不存在。
其实我不懂,我一没跑过马拉松,二不认识自闭症患者,我只是看了这个电影,装作看懂了想留下点什么,尽管我知道是废话。
这部电影围绕着一个喜欢跑步的自闭症孩子而展开,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母爱的守护的电影。
剧中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自闭症孩子,自闭症孩子的兄弟,自闭症孩子的老师,自闭症孩子的父亲,他们的人生有各自的思考,因为这个自闭症儿童而纠缠在一起,交织出这部关于精神疾病,关于家庭,关于亲情,关于母爱,关于热爱的电影,而自闭症是一个放大镜,将这些关于生活的元素放大。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流泪,引起我深深地共鸣,也许是因为我的家庭和剧中的家庭相似,也因此,对于剧中的台词,感情和画面有经历和切身的感受。
我以为,看电影,是在看另一种人生和活法,在静静观摩其他人的人生,他们的行为举止,他们的思考与选择,他们的经历与世界。
而当我们在谈一个人的灵魂很丰富的时候,是意味着什么呢?
此刻的我认为,是TA的灵魂可以与许许多多其他的灵魂产生共鸣,就像一个无边无际容器,可以接纳,停驻,拥抱许许多多其他的灵魂,感其所感。
是一颗饱含人文素养,情感深厚的纯稚的心灵。
透过TA的双眼,似乎可以看见远古的刀光剑影,似乎可以听见潺潺的高山流水,似乎有晶莹的泪珠痕迹,似乎有最简单的快乐,这双眼睛,这颗心灵,里面是一个浩瀚,澄澈而丰富的时空。
其中自闭症孩子通过跑步所获得的快乐,亦感同身受:迎面的风,身上的汗珠,路途中触手可及的绿植,炎热的眼光,落在身上的喷水。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呢?
是自由。
融于风中,阳光中,水中,和周围的自然融于一体的轻盈和自由。
我拥抱着自然,自然亦拥抱着我。
公车上,一个女人背对着镜头,伴随着孩子发出的嘟嘟声,小Cho-won蹦跳在车厢里,最后坐在了女人的后座,两个人都没有一句话。
这个镜头在韩国电影《马拉松》里出现了两次,妈妈永远是在Cho-won的前面坐着,永远保护着Cho-won,做他生命的庇护者,为他的人生的每一次精彩而努力,而兴奋,又为Cho-won的人生在不停的思考、深思、矛盾……《马拉松》讲述的是一个自闭的男孩子Cho-won如何跑完马拉松的过程,看内容是一个老套的片子,但好的影片贵在突显主体的前提下注重细节和气氛的渲染,应该说《马拉松》在镜头的设计和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重墨让它成了一部令人洋溢著温情、会心微笑的电影。
Cho-won在妈妈和教练的帮助下,一步步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整个影片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对立和矛盾,Cho-won之所以能够坚持马拉松,是因为有母亲的全力支持。
但是Cho-won和妈妈之间也有矛盾,是隐性的,在教练愤怒的责问中,妈妈开始对自己一直做的事情思考:“Cho-won究竟是因为自己的要强而被迫练习,还是完全出于自己喜欢?
”妈妈在奖励Cho-won吃面的时候问他喜欢跑步么?
“喜欢”——“喜欢还是不喜欢?
”——“不喜欢”——“恨跑步么?
”——“恨”!
但紧接着Cho-won想到了妈妈在他小时候跑步完后的微笑。
再看看现在的妈妈,他忙说“我喜欢跑步”。
但妈妈的心理是矛盾的。
妈妈和Cho-won的教练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并且当教练开始喜欢这个自闭的男孩子,用Cho-won最喜欢的动物斑马为例子,从而引申出教学方法后,矛盾又增加了一层。
此外,Cho-won的妈妈和Cho-won的父亲等亲人间也存在着一些对立因素。
当草原最终迎着和煦的阳光跑在马拉松跑道上,成功地跑完全程,和妈妈热情地拥抱时,所有的对立全部消失,矛盾得到化解,Cho-won得到了这个世界的认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得到了自己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是Cho-won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也是Cho-won生命的守护神。
影片刻画的妈妈很坚强,但这不是从来就有的。
Cho-won小的时候,妈妈绝望的表情和Cho-won始终不开口说话后歇斯底的发脾气,也许此时的她在不断的问自己“这是对她的惩罚么”?
在游乐场妈妈绝望的轻轻撒手,Cho-won走失了,在不停的寻找之后,妈妈紧紧抓住了Cho-won的手,以后的生活再也没有松开过。
Cho-won的游泳教练问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Cho-won在她之前死去,这样的话她要活到100岁。
自闭症学校的校长及助理建议Cho-won可以学一些技术活,以便以后在社会上生活,不要再让Cho-won跑马拉松了。
可是妈妈不同意,当她听了他们说Cho-won和别人不同时,她的语气不再温柔:“Cho-won跑步的时候和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女性一步步的推着Cho-won走,一步步的挖掘Cho-won的爱好,一步步的让Cho-won享受快乐……Cho-won在曹承佑的精彩演译下更突显闪光点。
他喜欢背广告,喜欢看动物王国,喜欢斑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为了不让自己的右手不停的晃动,他在自己的右手咬了一个伤疤。
自闭的孩子不是内心不会思考,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同人进行交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逻辑,他们不会和别人交换东西,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拿来同他人一起分享,但在曹承佑这个优秀的韩国演技演员的表演之下使得所有都跃然纸上,还有对于我来说是又让我在《假如爱有天意》之后记住了曹承佑的小眼睛,只是在《马拉松》中,这双眼睛更纯洁,更能让我对这个自闭的孩子没有那种对待残疾人的怜惜,有的只是心生钦佩和透视其纯洁心灵的渴望。
想着这个纯洁的心灵在不停的跑着、跑着,我的思绪也想同他奔跑,10圈,20圈,100圈,直到跑入他心的深处。
我想进去……
星星的孩子——自闭症的孩子——严重的和人交流障碍的精神残疾人——大人爱他,帮他规划,但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喜欢被规划的未来。
真是很辛苦的爱,好辛苦的母亲和家人。
人的体力脑力都是有限的,若想将之发挥到最大,没有科学的训练,只靠蛮干,是不会创造出奇迹的。
星星的孩子是这样,我们正常的人也是。
为什么韩国能拍出如此优秀的电影?
演员的演技、剧情走向、高低起伏拿捏得恰到好处。
“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却帮他打开了一扇窗”,主角像阿甘一样从小患了某种病,不能像正常孩子般表达情感。
但有惊人的记忆力跟模仿能力,能心无杂念的体验每一件事,如果你是简单的,这个世界也是简单的。
他二十年不变的喜欢斑马、遵循娃控母亲的严厉教导毫无怨言、全身心享受跑步带来的快感。
他是幸福的,母亲教他衣食住行,保护自己。
他是悲剧的,反观从小到大都是按照母亲的意愿活着。
他是快乐的,虽被强迫跑步却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
本片的重点并不止是跑步,严母的心理变化是看点,片头跟片尾都有母亲放手的桥段,初次在游乐场放手是“丢弃”(谁遇到这样的烫手芋头不会萌生弃娃的念头),第二次放手是“放飞”。
首尾呼应,两次都是放手但表达的东西却不同,太赞了。
片中还有其他的小细节,父亲没坚持住离婚了、教练从“小打小闹”到与他交友、又加入弟弟这个正常人对母亲的反应…这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电影鸭。
他不是天才,所以你问他360*85,他不知道他不是《雨人》。
他不是蠢蛋,所以雨天,你坐在长椅上用手去接雨水,嘴里说着:这样的天适合跑步。。
然后再伸出脚,他不会跟你学。
伸手并说适合跑步,是因为他喜欢跑,更喜欢在雨天跑。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就像莫文蔚《如果你是李白》里唱的。。
吃饭,你叫他坐你旁边,对不起,我有固定的位置。
给我吃的,谢谢,虽然馋,但不要,因为怕被人拐卖。
吃了我的东西,虽然不确定是否是你干的,更不会报复,但下次不会犯相同错误。
记得你是我教练,记得你是我弟弟,也记得你在我5岁时,抛弃过我。
喜欢斑马,喜欢黑白条纹,和奔跑的感觉;喜欢汗水流淌,跟风对话,喜欢新买的球鞋。
虽然不知道的太多,但对喜爱的东西不遗余力,哪怕十分唯一。
有种人群,叫自闭症患者。
他们是残疾人,虽然不缺胳膊不缺腿,但当你把他当色狼处理的时候,依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虽然看上去有点痴呆他只是跟普通人不太一样,但跟绝大多数普通人属性相同:既非天才,也绝非蠢蛋。
1、他渐渐能够接受别人的东西 也学会了和人分享 学会摆脱妈妈的“束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在跑步、母亲恩师的爱里找到了自己……越来越好2、正在追斗娜和叔的秘密森林。
也看过文章的海洋天堂。
看了马拉松后我才完全被曹叔征服。
太爱男主了。
3、电影制作精良,有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好。
不列举了大家细细品味(本是短评来着没想长评 可是字数多了几个→_→)4、我也爱在雨中散步。
这真是。
狂喜般的亲近感。
雨中就该跑得更快啊!!!
5、好吧,我也很喜欢跑步。
6、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不会爱孩子。
不会爱和不爱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了解自己,也无法了解自己的感情,或者说,是理解错了。
7、人格“热”的人和“冷”的人交往、交心,相信个中滋味二十多岁的人就开始慢慢懂了。
所以身为往往是更“热”一点的那个,我对教练最初对男主的那种心情颇有感触的。
不过有句箴言聊可慰藉,“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不论冷热有差还是热平衡,都会有孤独的感受,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了罢。
8、母亲对儿子有了愧疚的时候,刹那间我有了原谅我妈的念头。
因此,打算再看几部母爱泛滥(开玩笑啦说泛滥不太好)的片子感化感化我。
我妈没法改变,我只好尽量改变对她的看法了,不然母女一场何必呢→_→9、演技炸裂。
剧情很赞。
启发破多。
韩影上乘。
尹草原是个孩子。
妈妈知道,如何让他快乐。
很简单,巧克力派,炸酱面,斑马。
“草原,你喜欢跑步吗?
”当草原软软地回答:“喜欢。
”妈妈能说什么呢?
也许在奔跑中,他看见了斑马,也许在奔跑中,他以为自己是斑马。
谁知道呢?
草原的心思,我们无法了解。
“妈妈,不累不累,有什么好累的。
”“我让他活在地狱。
”妈妈痛哭失声,她曾经想放弃她的草原。
而草原,他其实什么都记得。
“尹草原的腿是什么?
”“值一百万美元。
”是的,跑到最后,会下雨的。
汗如雨下,草原瘫坐在地。
当陌生的人递给他一块巧克力派,仿佛轻声默念的咒语:草原,加油。
原来跑到最后,不仅仅是汗雨灌溉了脸庞,甚至会看见彩虹,变成心中的那头斑马。
这是草原的世界。
也是能够感动我们的一切。
在电影的结尾,我们没有看见草原,只有墙上的奖状。
而妈妈在给草原洗澡吧,在光与影映射下的房间。
看到他们幸福,我也觉得幸福。
很久沒看韓國片了,這部有被感動。
韩国人拍的励志电影也是一股浓浓泡菜味儿,但是孤独症的题材,仍然不会过时
在我心中绝对是韩片经典
韩国阿甘。
泪点奇多,却毫无煽情感的一部片子,纯粹用镜头去表现。自闭症患者的题材让我想到《爸爸爱喜禾》。没想到1000人中就有一个,而且完全不知原因也不知如何治愈。他们真就是完全活在另外一个我们无法进入的世界。
中央六看的。。曹承佑演得不错。剧情也挺感人的。
很温馨 很感人
励志片
演技真的很好,感人度四颗星。
通俗励志片领域,各方面都挺好的。一见到曹承佑出场恍惚就到好多年前的古典爱情了。另外,海洋天堂在它面前就显得山寨了!
果然等大屏幕版是值得的,比想象中还要好。
同样是有关于自闭症,马拉松的立意要远远高过海洋天堂。马拉松在这部片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这不仅是现实中的马拉松,是楚原的马拉松,也是母亲的马拉松,亲自关系的马拉松,甚至还有与教练的马拉松。最终,坚持,成功跑完全程,不仅仅是局中人,也是导演,也是观众。
比较喜欢这个男主角
韩国版阿甘正传
曹承佑演得太假 人物的挖掘也不深 故事对自闭症的表现模糊 糟蹋帅锅呀
相比《阿甘》,更喜欢这部。每每看到最后母亲拉着楚元的手时,眼泪就不住地淌
玻璃房里的孩子,天上的星星,(雷同阿甘)
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画面很好,演员也很出彩,母亲和初原都演得很自然,感动。
煽情~
阿甘的模仿者?实在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