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少数派报告

Minority Report,关键报告(台),未来报告(港)

主演:汤姆·克鲁斯,科林·法瑞尔,马克斯·冯·叙多夫,萨曼莎·莫顿,凯瑟琳·莫里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瑞典语年份:2002

《少数派报告》剧照

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2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3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4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5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6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3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4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5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6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7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8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19少数派报告 剧照 NO.20

《少数派报告》剧情介绍

少数派报告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能侦察人的脑电波的“聪明”的机器人――“先知”。“先知”能侦察出人的犯罪企图,所以在罪犯犯罪之前,就已经被犯罪预防组织的警察逮捕并获刑。 乔恩(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就是犯罪预防组织的一个主管。在一次通过“先知”成功阻止了一起因外遇引起的双人命案之后,乔恩隐约感到了这一套完美的预防犯罪系统中隐含的秘密,那就是少数派报告。原来,共有三个“先知”一起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杀人企图。当出现分歧时,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定案,但最后若证明少数那一方是正确的话,则会秘密保存一份少数派报告。 乔恩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已是昔日同事的抓捕对象。乔恩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能证明自己清白的那份少数派报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曼谷杀手灼热之夏攻壳机动队SAC_2045持续可能战争真主保佑,是个男孩立功·东北旧事天气之子俺不是贫困户老娘还没死第一季放手再爱夜班对立而已秘密列车生死下一秒嫌疑人X的献身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印度往事脑残粉Suky滚石爱情故事骡子和金子青蛇之万兽城捕狼行动X加Y荒川爆笑团第二季最燃的拳头雪岭猎人传说萝莉的时间寻找连环杀手:雷吉娜·史密斯的故事小熊小虎寻宝记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

《少数派报告》长篇影评

 1 ) 最恐怖的洗脑,是被洗脑而不自知

今天,壹姐想和你们聊聊电影之外的一些东西。

3月18日,Facebook被爆出泄露超过5000万用户信息,第二天股票大跌7%,市值蒸发360多亿美元,CEO扎克伯格一下子跌出福布斯富豪榜前五位。

来源@华尔街见闻作为全球体量第一的社交网站,Facebook把这些用户的信息用来做什么了呢?

这时不得不提到另一家公司,剑桥分析。

该公司是Facebook的裙带公司,2016年获取了5000多万的用户信息,并且对这些用户的个人资料,上网习惯,行为方式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简介地操纵了美国总统大选。

你肯定要问了,这怎么可能?

难道我想选谁,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吗?

壹姐告诉你,还真不是。

据说,剑桥分析公司会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一旦发现账号主人可能是希拉里的选民,就会向TA推送关于希拉里的负面消息,同时增加特朗普的正面新闻,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人的投票行为。

这件事已经曝光,迅速在欧美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国外对于隐私保护这件事十分看重,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就几次陷入数据泄露丑闻。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只要一个互联网公司能获取到大量用户数据,只要这些数据能值钱(我们知道它一定能),那么这些数据就一定会被卖给第三方平台,而第三方平台会拿这些数据来做什么——多半不会是让人愉快的事。

绕了这么一大圈,壹姐终于能和大家聊聊今天要谈的这部电影《少数派报告》了。

电影是好莱坞著名导演的斯皮尔伯格拍摄,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一部科幻悬疑电影。

先来看看故事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利用具有感知未来的超能力人——“先知”,能侦查出人的犯罪企图,所以在罪犯犯罪之前,就已经被犯罪预防组织的警察逮捕并获刑。

这个“先知”的预测犯罪的超能力,和今天的大数据预测十分相似:通过对人类情绪的监控,在短期内预测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并去阻止它们。

除非那个凶手是个十足冷血的混蛋,计划杀人这件事不能在他心里激起一点涟漪,这样的人毕竟极少,所以这套系统基本可以维持社会稳定。

电影里也是如此呈现的:2054年的华盛顿特区,谋杀已经消失了。

未来是可以预知的,而罪犯在实施犯罪前就已受到了惩罚。

“先知”在预测谋杀想象方面还从未失过手。

如今,“先知”可以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一个连接着无数人的神经网络,一个监控着无数人情绪状态的云端数据库。

你说你不相信电脑可以做到这些?

未免太小看人工智能了。

来看看计算机网络现在做到了哪些事:健康手环记录着你每天运动的步数和你的睡眠时间、心率状况;移动支付记录着你的财务状况、消费偏好与行为;社交软件记录着你的位置、聊天信息和人脉资源——这还仅仅是未经处理过的粗放的数据,是网络世界里的冰山一角。

精细化的数据处理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也许会出现一个复杂而高效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监测人每天的身体状况,包括粪便中的微生物种类、血液成分、角质层的新陈代谢等各项指标。

一旦发现异常,每个人都能及时就医,也节省了医生看诊的大量时间。

又比如根据我们的阅读习惯、有针对性的推送新闻的今日头条。

为什么很多人一点开头条就出不去了?

因为它在不停用你想吃的喂饱你,诱惑你,让你陷入“下一条新闻会更有趣”的无限期待中。

对了,抖音和头条是用同样的技术开发的。

至少头条把这种技术写在脸上了,让你知道自己的主页是怎么来的,未来更多采用相同技术的软件会告诉你吗?

那么,《少数派报告》里的“人人皆被监控”的时代还会远吗?

李彦宏公开表示,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

来源@财新网一不小心,我们又被代表了。

如今,下载任何一款app时,我们都不得不“丧权辱国”地同意一条又一条关于用户没有隐私声明的协议,否则你几乎无法使用任何软件。

曾经,有一家搜索引擎,因为在排名首位展示了假药公司和三无私人医院,而被判处缴纳5亿美元罚款,它的名字叫谷歌。

事实证明科技公司也是公司,不能在道德上对一个利益体做过多期待。

如果它暂时看起来很老实,只是被罚怕了而已。

没人愿意用隐私交换毫无保障的便利性,我们不得不在暴露隐私和与世隔绝中做出选择。

但我们绝不悲观,技术远比人性要坦诚。

黑客之神斯诺登让全世界人们知道了有哪些人正在通过技术手段监控民众,这些人反而陷入了被黑客监控的窘境。

技术是无情的,你想用它控制别人,别人也能用它控制你,这就是“互相监控”的力量。

在大数据时代,人人生而透明。

人真正愿意用隐私去交换的,不是便利,而是个性化的服务,平等的知情权,和知情权所能带来的保护自己的权利。

再回到《少数派报告》中的一句总结:技术应当让人信赖,而不是让人信仰。

 2 ) 为什么杀害儿子

因为六年前,拉马为了自己的犯罪预防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必须借助女预言师的预感能力,而女预言师的妈妈戒毒之后,就想要从拉马手中要回女儿,于是拉马就设计杀死了女预言师的女儿。

六年后,犯罪预防系统即将被推广到全国之际,拉马发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男主(他不是拉马的儿子)将会发现他杀害女预言师母亲的线索,于是就设计陷害男主以掩盖自己的罪行,并期待能将犯罪预防系统推广到全国,获得成功。

《少数派报告》是改编自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说《少数派报告》,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克鲁斯、柯林·法瑞尔、萨曼莎·莫顿等主演的科幻悬疑电影。

 3 ) 情节还是不错的

影片的故事框架来自疯狂作家菲利普·K·迪克1956年出版的一个短篇,其寓意简直像是为911后的美国人度身定作的,即“为了人身安全,你愿意放弃多少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在当今世界,为了乘坐飞机,我们可以接受搜身等检查;但乘坐地铁你愿不愿意接受身份核实?

影片假设,50年后的华盛顿特区市民愿意接受无时无刻的身份检查,当然不是由活人来搜身,而是借助科技手段。

当你能预知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时,你的行为是否会改变“命中注定”的结局?

说到故事的发展,那可谓是一波n折。

在看电影时,你会以为推理到了真相:一是认为根本没有人设局(正好设局这个说法沉溺了很长一段时间),二是断定Anderton要杀的人就是他的弒子仇人。

没过多久 脸被打得啪啪响,我所认为的“真相”,背后的基础竟是谎言!

大幕拉开,又一层大幕,这才看得爽。

Anderton在为自己的清白推理奋斗,在一次一次的奇观冲击下,我们也在真相的迷雾中摸索。

幕布拉开,终极恶人终于揭晓,影片进入令人紧张激动的高潮阶段。

在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下,在一次一次的背腹受敌中,我们为所有正义的人紧捏一把汗。

而当真相揭晓,善恶有报,但贯穿影片,悬而未解的谜题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与期待中。

不仅“真相”背后是谎言,整个预防犯罪局,整个体系,整个安宁祥和的乌托邦,都是建立在一个不自由的“谎言”上。

不得不让人想起康德对于“自由意志”的呐喊(Agatha:“我厌倦了未来”),以及《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Harvey Dent谎言揭穿导致的动乱。

“真相”与“谎言”,在故事内、电影全局中都形成了巧妙的互文。

然而,该片本来就不是以画面取胜的。

甚至,斯导最近迷上了朦胧美,画面颗粒感在影院看起来非常强烈,而且故意削减色彩饱和度,令本片呈灰暗青冷基调其实,本片重点在于悬疑/惊竦因素,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尤以科林法雷尔同学的角色设定颇为精彩,其离奇遭遇实和《洛城机密》中凯文斯帕西同学的角色篦美。

阿汤哥这回显然是矛足了力,也总算让偶看到赶着追自己眼球是怎么实现的,可怎么着都不能让铁石心肠的偶感动,实在是比较遗憾。

 4 ) 一场大boss有预谋的谋杀,并没有被所谓的先知预测到,不过悠悠苍天,人在做,天在看……

电影穿插了大量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回放和预测,很牛逼的设定,不过所谓的“先知”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基因的改造应该不会超越时间的限制,真正的突变应该出现在物理学的科技大爆炸……阿汤哥和科林法瑞尔的演技狂飙让人惊叹,汤姆克鲁斯一如既往的帅气迷人,把电影中失子之痛演绎的令人心碎,不过最后能够识破阴谋最终逆转局势,这个人物的内心该多么的强大啊!

依然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有关时间的探索,应该也是其《人工智能》的延展作品,斯皮尔伯格对于类型片的探索远超其他导演,不得不佩服。

 5 ) 解析电影少数派报告

仅就电影剧情分析,小说原著没看过就不说了,有空再看,仅谈谈我对电影的理解=======================================在后面的剧情中知道,杀人的房间里同时还有女先知在场。

时间线1.1:【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约翰去杀克劳,克劳被杀。

】这是先知们预测到的可能之一,但是并不是显现出来的影像,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当时女先知就不可能在场,而且因为约翰就是防罪中心的,所以他看到自己杀人是肯定会有所采取措施的,所以时间线1.1是会转变成时间线2.1。

时间线1.2:【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约翰见到克劳最终没杀克劳而选择逮捕克劳】选择没杀克劳,所以这可能是女先知的少数派报告之一,没有显示出来。

时间线2.1:【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防罪中心预测到约翰杀克劳,约翰发现预测结果——约翰逃跑寻找真相...经过一系列波折,带走先知。

——约翰去杀克劳,克劳被杀。

】这是先知们预测到的可能之一,也是最终显现出来的预测影像,影像中有女先知,也有约翰故意杀克劳的影像。

时间线2.2:【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防罪中心预测到约翰杀克劳,约翰发现预测结果——约翰逃跑寻找真相...经过一系列波折,带走先知。

——约翰没杀克劳选择逮捕克劳。

】选择没杀克劳,所以这可能是女先知的少数派报告之一,没有显示出来。

时间线3:【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了去了)好除掉约翰——防罪中心预测到约翰杀克劳,约翰发现预测结果——约翰逃跑寻找真相...经过一系列波折,带走先知。

——约翰没杀克劳选择逮捕克劳,结果克劳胁迫被杀。

】这是电影真正发生的主线剧情,也可能是少数派报告之一没有显示出来,也可能是会显示出来,但是被拉马给操纵掩盖了。

因为约翰会因为知道1.1的未来所以1.1会变成2.1,2.1的影像显示后导致约翰逃跑一系列波折后并带走先知,而进一步的选择之后,2.1的预测最终变成了3.这一切先知们都是知道的,并在暗中促成一部分条件,导致了整个电影的故事。

========================时间线2.1的预言电影00:39:55克罗:你不杀我。

电影00:41:20克罗:安德顿,等等!

约翰:再见,克罗。

-时间线3的事实电影01:47:07克罗:你不杀我?

电影01:48:38约翰:再见,克罗。

克罗:安德顿,等等!

两个对话,台词一样,结果都是克罗死了,但是顺序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说约翰的犯罪是预谋犯罪。

主角说过,过去六年里他都在想1.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是什么样;2.如何处置那个绑走他孩子的人。

电影1:11分时,约翰老婆对警探说“他很激动”警探说:“约翰拿着枪看家庭录像,天花板上被他打了个洞”显然约翰心中充满了愤恨,6年里都会想到如何对付绑匪,这就是蓄意犯罪的预谋前提,然后还缺一个目标,就是被杀的那个克罗,克罗是被老头安排的在约翰到现场后才被发现是绑匪身份(伪),所以这是一起蓄意犯罪+冲动型犯罪的结合体================================电影00:34:07约翰:还不止如此,我发现许多案子都有影像失踪(说明防罪中心把少数派报告给删除了,导致第二个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被删,其实是老头干的,不能有意见不一致的预测结果,不然就证明了先知的预测的多样性,导致防罪本身不可靠,不确定的话防罪中心就无法可靠的建立,老头想让防罪中心可靠合理的建立起来,就必须删除那个不确定的东西,如果预测目标对象在未来的事件中第二个结果是没有杀人,那么这个没有杀人的结果预测影像就被删除了,防罪中心默认这个目标是一定杀了人的,所以前去逮捕目标。

所以这个系统可能冤枉过无辜的人。

电影00:59:51老太太:偶尔他们也会意见相左。

大多数时候,三个先知看到的都是一样,偶尔,其中之一会不同。

约翰:我为什么不知道这些。

老太太:因为这些关键报告都被毁了。

约翰:为什么?

老太太:犯罪预防中心想继续运作,就不能让人觉得不可靠,司法系统容不得丝毫怀疑,尽管合理,却仍旧是怀疑。

约翰:你是说我冤枉过人?

老太太:我只是说那些被控谋杀罪名的人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约翰:伯吉斯知道关键报告的事吗?

老太太:我跟拉玛开过玩笑,我们是防罪中心的父母,父母眼中的孩子总是完美的。

老太太:拉马当然知道,但当时我们两人觉得无伤大雅。

约翰:对你来说无伤大雅,但假如我冤枉过无辜的人呢?

如果国人知道,那么这套系统就会崩溃。

老太太:三人中最有天赋的那个拥有少数派报告说明这个系统被设计成,女先知与双胞胎意见相左的时候,会删除女先知的少数派报告(不杀人影像),会只显示第一种报告(杀人影像)女先知是三人中能力最强的但是为什么系统不采取女先知的预测结果而是采取双胞胎的呢,之前说过这个系统不稳定,当一个杀人影像出现后(女先知预知第二个可能出现的未来结果:目标没杀人),说明这个结果多样性,系统不可靠,说明这个这个结果虽然可能会没杀人,但是为了掩盖不可靠性,所以系统被设计成只要是目标出现,只显示杀人的预测结果,无视没杀人的预测结果。

女先知是系统中能力最强的,也是能预测到未来可能性最多最远最深最广,双胞胎是辅助,女先知是关键。

女先知与双胞胎共同完成预言,但是女先知可能会给出第二种预言,所以系统无视第二种。

这个系统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先知劝约翰的目的是不让约翰故意杀克罗,这样就能触发克劳胁迫约翰自杀的剧情了。

约翰不是故意杀克劳的,所以事实不是时间线2.1所展现的那样,所以这套防罪系统是不可靠的,但是其他人不知道真相,约翰被囚禁,拉马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

在电影01:58:54处女先知太淡定了,女先知并没有提前告诉约翰警察来抓他了,而是到了最后一刻逃不掉的时候才告诉他快逃,并且在02:00:43处,女先知依然非常淡定非常淡定,仿佛这一切女先知都了如指掌,想必女先知是在预知未来中看到了后面拉马会被当众揭发,约翰的前妻会救约翰这些事情的。

之所以这么淡定让约翰被捕就是为了之后的揭发。

合理的解释就是,先知会选择性的显示出她所能预测到的所有个可能发生的未来之一。

但是先知能预测的未来是随条件变动而变化的,预测的影像却是固定的,但是未来还是会变化,所以还有很多可能。

电影01:35:48开始,雨伞、气球、女路人、下雨.....先知这一系列的预言说明这一切她都已经看到且计算好了。

电影01:57:09表明,先知能预测各种不同的可能所造成的未来结果,先知对约翰和前妻所描述的正是另一个可能会发生的时间线。

电影的这一切女先知都知道,女先知只用去触发未来的条件就OK了,女先知想要自由,所以触发了约翰这个条件,接连触发之后的所有条件,所以导致了一系列后面的故事,最终先知们得到自由,这一点女先知也预测到了。

 6 ) 少数派报告◎被删除的意识

当我们充分的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时,我们也在不断的出卖我们的隐私,我们成为无可隐慝的透明人,但是其码,我们还有最后的选择权,在许可下。

---题记我向来喜欢看富有挑战性的电影体裁,但并不代表我喜欢看大制作,大手笔的电影。

《星球大战》就除外,我看不出这部讲述人类未来战争史的电影有什么地方值得被歌颂,那些老套的剧情和天花乱坠的运用电脑做出的画面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我甚至觉得它还没有日本架空小说《银河英雄传说》来得精彩,如果银英传能拍成电影,那么花多少钱我都会想一睹它的风采。

由Steven Spielberg导演的电影向来不能只看电影的质量,而应该从精神上去相信导演,相信这部作品中,他会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一个不会令我们失望而且必要的信息。

正如当我们用心的将电影《The Matrix》(《黑客帝国》)看一遍思考一遍,你就能得到一个让你感到惊恐万状的结果一样,这部电影也同样传达着相同的主题:意识能否被删除,意识能否影响未来?

在未来高科技无处不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时,甚至于未来发生的事情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的思想可否在下一秒钟,做出自己的选择?

为了预防犯罪,为了平息高谋杀案比率的增加,运用科技的不断努力,已经可以通过“预测”来达到预防犯罪了。

当一个人的犯罪意图已经产生时,他就被宣判有罪,接下来,他的犯罪目的不会达到,因为已经有警察将他在现场逮捕。

电影《Minority Report》,抛开那些精彩绝妙,惊心动魄的画面不论,单从精神内涵上来说当未来可以被预测的时候,是否觉得有些可怕。

当这种“预测”的能力被用在阻止犯罪发生这种令所有人都深感遗憾的事件上时,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取得了很好效果的预警机制,实际上潜伏着一股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反控制的行为意识。

意识,就象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被轻易的读取,也能在人类主观的控制下发生极速的转变。

在这部电影中,意识就是人类控制的对象。

人类以为控制了意识,就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但却忽略了意识既然是人类大脑发出的信号,也会在下秒中被改变。

或许在这一点上,所不能控制的不是意识被读取的过程,而是意识所要导致的结果。

那些被预测的未来是不会被改变的,因为被杀的人还是会被杀死(尽管在电影中,大多数被害人都在最后时刻因为擒获了凶手而得以继续活命,但是少数人还是会被杀死)。

最后,只要有少部分人被杀死,这个“犯罪预测”系统就是不完善的。

那么,那些希望这个系统永远运行下去的人就会利用这个系统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包括运用间接改变意识这种高明的手法,企图蒙骗过“犯罪预测”。

到了这个地步,这个系统就成为可以成为少数人控制未来的武器,再到最后,不说你也会明白会出现什么。

Minority Report少数派报告作为被遗忘的预言,它真正预言出在一片完美形式下不被人们所注意到的少数意识,这些意识或许是好的,或许是坏的,或许总有一天,它会毁灭掉这个世界。

未来是可以被改变的,在当下所做出的意识就是在过去所被预测中的结果。

 7 ) 想象力很好的科幻片儿

好吧,这种科幻动作片果真不是我的菜,看了两次才看完,脸盲症居然连靓汤都没看出来,汗一下。

这片场面宏大想象奇特而且未来世界骨架圆满,只是居然让我这个逻辑思维能力不好的人都发现Bug,主角被通缉了他的权限都不取消的?

虽然这个系统是有问题的但是也还是有用的,把预警系统取消了之后呢?

另外关于人性缺陷与系统技术层面的东西,未来与既成事实间的区别,对犯罪未遂的人而言被冤枉的可能性,先知的主观意愿,都有Bug啊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2002年就拍了的片子就算现在看来也让人赞叹,只可惜真实世界进化得没有那么快啊

 8 ) 可以一看

结论写在前面:逻辑有瑕疵 有点虎头蛇尾 总结一下为三颗星,如果没那么扣细节的逻辑,可以一看,全片的节奏紧凑,未来世界的世界观和发展描写的也不错:眼球识别的定制广告,全自动飞船驾驶,良好的光影利用能营造出的未来感,看过银翼杀手的应该懂,但是没银翼好。

是否能用预测杀人来给还未犯罪的罪犯定罪,很有意思的主题,电影没有选取小说原著的结局反而在结尾上价值有点失望,全片想表达未来是握在自己手里的,但是全篇只有两个人明确看到了自己的结局才有选择的能力,很难有普通人也能把未来紧握在自己手里的共鸣。

1男主被通缉且已经被抓捕归案,在那样的大数据未来,男主前妻居然可以用男主之前的眼球进入调查局。

2.那个老头最后的自杀的动机很模糊,男主给了两个选择:杀了男主成为犯人但是先知预言正确:保全自己但是证明先知预言错误。

鱼和熊掌老头一个不要,就算前面说他们有些交情但是你都陷害人家,还不惜杀了个FBI了,这时候突然回心转意是不是有点突然?

从风光无量到事情败露,然后被男主激将法掏枪行凶,男主全程还在火上浇油,然后突然就自杀啦?

就算你男主嘴遁一下真善美都好一点啊3.预测未来的能力是吸毒基因变异出来的....你说未来环境变化太阳辐射也行啊(算了 也不是硬伤)4.每一次的预测都能预测出被害者和加害者,而且会弹出两个自带防伪的木球,利用两次相似的场景来混过去没那么容易吧(但是你硬说就是案件发生在很久之前 局里人手少 老头趁人不注意把球扔了也说的过去)5.老太太和罪犯帮男主的原因也不都充分(但是 同样 不算硬伤 老太太垂涎阿汤哥美色 罪犯真的想他所说的是病娇)总的来说,观感还行,但是看着看着总给人一种好像哪里不对劲的感觉。

 9 ) Can't You See?

OK,首先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场景,都是前后呼应,富有深意的,值得一看再看。

相信我,有些乐趣是你至少看了两遍以上才会感受到的。

下面我就从我个人的角度说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先说我喜欢的部分吧。

这部电影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

不光是意象,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眼睛。

因为阿汤哥演过另一部与眼睛紧密相连的电影,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导致我有些时候会串台。

眼睛在这部电影里有多层含义。

首先,它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personal identity,相当于中国的身份证。

不管你是工作休闲娱乐,都需要eyedent。

但正如电影一开场表现的,在贫民窟,瞎子(可能是故意把自己的眼球挖出来隐藏身份)和换过眼球的人(非法,当然)比比皆是。

因此,这个卖毒品的瞎子所说的话,“在一个所以人都是瞎子的世界里,独眼者,就是王。

”昭示了整个故事。

影片中关于“看(see)”的强调比比皆是。

开头的案子中,丈夫对着出轨多年的老婆说,“你知道我没有眼镜有多瞎。

”“先知”(precog)重复的说着,“你看不见吗?

你看不见吗?

”以及,主角把孩子弄丢的原因也是因为看不见;他看不见自己的上司,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在骗自己;看不清这个系统,是有问题的;看不清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在赎罪,在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但真相是,他只是在伤害身边人。

让我们再说回到片中对高科技的展示,so fancy,不是吗?

它从另一个切入点讲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科技。

很多人说我们现在没有信仰,错,我们信仰科学。

这是从科技革命,理性主义之后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

我们信仰科学,迷信科学,最终,就会被科学征服。

“先知”就是信仰的实体化,Precrime Department就是教会,Lamer就是教皇。

所以,当先知告诉你,你的未来就是这样,你会照他说的去做吗?

还是说,现在是我们闪耀个人意志的时刻了。

很多人会从征服或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样就浅了,也没什么意思。

但这片子确实叫“Minority Report”,那么既然都提到了少数,不免要说一番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上层精英对社会资源的控制之类。

有一个细节,我希望不是我过度解读。

Lamer在庆功宴上,收到了一把左轮手枪作为礼物。

他说,这把枪,象征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

众所周知,南北战争之后,联邦政府的势力大幅度提升,相对的,每个人的自由大幅度缩水。

那么,Lamer的这把手枪,是不是象征着他的独裁统治正式开始呢?

PS 年轻时的科林·法瑞尔真的是好看,我都快忘了我之前有多么喜欢他了,因为他一直接烂片。

片中前神学院学生,FBI探员的设定也很棒,非常睿智的人物,每次紧要关头都会亲吻自己的十字架。

他,才是真正的神父吧,相信自己,相信心中的真理,相信神在保护着自己。

SEE WHAT OTHERS DON'T

 10 ) 新颖的题材,粗糙的未来科技

【4星】QQ禁片1、男主吸毒,逃跑能力还这么强,那么多人都追不上,有点假2、这种题材的科幻片还比较少见,有意思,预测未来,还靠人,那三个先知也是人,本来就不一定准确,再加上预防犯罪的也是人,搞得好像很只能,每次预测到犯罪还整个台球🎱,太假装请求授权男主处理。

确实这个系统不稳定,不精确3、最后来说,先知也不算是先知了,因为至少在没有干扰的时候,该杀人的还是应该杀人,但是男主最后却没有被杀4、男主的上司太过于重视权力,最后自己给了自己一颗金子弹5、男主是个熟悉的面孔,应该演不少电影。

他适合超级英雄式的、好爸爸式的角色6、挖眼睛那里点到为止,不然就成了血腥恐怖电影了7、男主是个儿子奴,丢了多年的儿子居然还能这么情绪激动8、凶手其实不难猜,那个老头没有在行动上帮男主

《少数派报告》短评

20.4.19重温,5年后再看还好关键转折又忘了,再看一遍还是那么精彩,而且才发现居然这么幽默;15.1.3重温,里面有几个转折之前都忘记了,所以再看还是有惊喜;里面亮晶晶的近未来世界到现在依然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场景之一

5分钟前
  • 鱼进锅
  • 力荐

灯光闪瞎眼,除了有时候绿幕做的太坑爹,其他设定都还是挺不错的呢,但没人看出是主旋律?;片中未来城市的构建有第五元素和银翼杀手的影子,但是在古典和科幻之间跳跃给人错位感斯导这样真好么?;有时候在想,到底是什么技术/杰作的面世,使得两千年初还看上去如此复古的影片质感到06年以后就看上去如此"现代"

9分钟前
  • Dirtydung
  • 还行

汤姆·克鲁斯长了一张科幻的脸。

11分钟前
  • H.K.X.L
  • 很差

各种细碎的bug太多,尤其跟豆瓣只有7分的第六日相比,整个片子全靠无解的bug推动。都被通缉了还不取消主角的门禁?主角只需远离案发地即可证明无辜为啥非要执意凑热闹?老奸巨猾了一辈子的老同志最后会顺嘴说出一个没有任何必要的溺毙?然后明知自己犯下惊天口误居然还让主角对象安然离开?以及这老同志能雇佣一个杀手就不能雇佣第二个非得自己亲力亲为去杀人?好设定,但逻辑无力吐槽。

16分钟前
  • Caselnes
  • 还行

我相信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最要紧——亦即,我的满足与否,其实在于故事是否被完整的说出来。在《少数派报告》的小说里,迪克不提系统是否正确,只提出会产生矛盾的特例,这种作法似乎比较谨慎负责;而斯皮尔伯格一举推翻了整个系统,我们不知道这系统之前到底有过多少误判的可能?是否有可能在特例之外,这个系统真如影片刚开始时宣称的那么完美?把系统否定了之后,原来的那些罪犯如何处理?这些疑问让我在步出电影院的时候,不得不替这个故事可惜了起来,觉得银幕里的那个世界似乎在我爽完了就走之后还留下太多烂帐没有处理。这是商业电影似乎很难逃脱的命运。

20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看到一半就想放弃了 看到最后感觉被坑了 所以到底那个报告是什么。。。

24分钟前
  • Catete
  • 较差

创意不错,到主角真杀人之前节奏都很棒,然后剧情急转直下瞬间无趣猜中BOSS+结局...

25分钟前
  • A_W
  • 还行

构思和创意很巧妙,老生常谈的预知未来预防犯罪主题依然可以拍的很精彩。就是整个故事杂糅的元素过多没什么侧重点,在科幻智能哲学思辨上略浅面,结局太平力度不够,整体风格比较偏好莱坞。

27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核心诡计不错 正是基于已设置的科幻前提才能独特产生的但单凭这个不足以再加上一堆乱七八糟的拍两个半小时 斯皮尔伯格对于我来说基本等于一坨屎 听到夸斯皮尔伯格的就头大 前代好莱坞长子

28分钟前
  • 海泊河潜艇
  • 很差

也许,我们喜欢他,他的每招每式都是帅的吧,呵呵,这个片子的警匪片成分过高,离科幻还差点,吃不过有些高科技而已,那个拨弄动画显示板的过程让我蛋疼。

29分钟前
  • Lincoln.Lin
  • 还行

這麼死長 說了個鬼毛 我他媽還標記了3年 2012-7-10

32分钟前
  • Flamenco
  • 较差

眼睛掉了那一段太有喜感了。前一个半小时太啰嗦,进入关键点以后剧情略牛逼。缺点是大BOSS的角色设定有点刻意。2015.2.26成都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三星半,尴尬的分数。逻辑bug实在太明显了,故事立意可讨论性很大。既然未来已知,就无需行动,一切已定;如果偏去改变,如何还说未来已知?从犯罪学上看,犯罪的事实逻辑未发生就逮捕人,这对于讲证据的欧美法典也不符,有性欲不代表就会去强奸吧。。。视觉展现场景想象蛮厉害的。7.4

36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不是迪克的

40分钟前
  • KQ9527
  • 较差

20130610,商业片也能拍出深度拍出层次的典范。

42分钟前
  • Super Neo
  • 推荐

还算可以的大团圆结局。1、男主的儿子到底是谁干的?死了?活着?2、圣殿里的宅男科学家和女先知绝对是有奸情的,也许是单恋;3、女主那么爱男主,当初为何申请离婚?4、那老头一看就不是好饼。

43分钟前
  • djj
  • 还行

挺好跟想法 可惜拍出个不伦不类的玩意

44分钟前
  • 眼圈
  • 较差

银翼杀手的调调是雷德利的招牌,斯老没有学好,片子太拖沓了~~~

49分钟前
  • 赫尔西
  • 还行

这片是不是有"烂片"滤镜啊?整个片子都蒙上了一层,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烂片""烂片""烂片"

53分钟前
  • 较差

看不下去了

55分钟前
  • 这么大一个洞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