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故事发生在北宇治高中的管乐团中。
铠冢霙(种崎敦美 配音)和伞木希美(东山奈央 配音)分别负责双簧管和长笛的演奏。
铠冢霙从小就性格内向胆小害羞,在国中时一直过着非常孤独的生活,希美的出现和靠近让铠冢霙第一次感受到了友情带来的温暖,因此将希美视为自己最珍贵的宝物,没想到眷恋和依赖带来的却是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
在高中最后一次音乐比赛中,铠冢霙和希美决定选择《莉兹与青鸟》为参赛曲目。
这首出自悲伤童话的歌让铠冢霙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和希美之间的关系带入其中。
随着比赛日期的日渐接近,铠冢霙和希美之间的间隙却越来越大。
序:它是如此剔透而脆弱,所以令人怜爱。
这是一部十分山田尚子风格的电影。
尽管我们在「玉子爱情故事」和「声之形」中见过类似的画面,类似的色调,类似的演出,但「利兹与青鸟」在细节上的刻画和着重却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电影在表现演出上不算出色,故事的价值转变也算不上非常特别,但整体的氛围抓得好,画面和细节让我沉醉享受。
下面来分别谈谈我比较感兴趣的点。
情感的克制:整体画面偏冷色调,青色,蓝色,绿色,白色,就连阳光的金黄,也要透着青色的冷冽,精准而小心,没有强烈的表现,与这个被埋藏在安静之下的故事很契合。
我们可以发现,电影的情感表达都是非常克制的:话语是含在口中,舌头转了数回,也没发出声的;目光是在眼里闪动,投射到侧面,而不敢站在正面直视的;动作是一点一点微移,谨慎小心,脚踮起又落下,手握住又松开,被凝视着而不敢肆意的。
情感是淡澄如水蓝的天空,是窗户上青蓝色的反光,是鸟儿于空中轻轻划过的痕迹。
淡,越淡越好,淡到可以用干净来形容它的画面和情绪,不,是素净。
没有夺目的瞬间,没有激烈的高潮,尽可能削减故事的其他干扰要素,如禅园一般,没有杂草蔓生,只凝练地抽取最关键的元素,诗意,自然,形散,朴素。
极细的演出:电影对人物的动作,表情,眼睛,头发的刻画极其细致,它的细,是连一丝灰尘震颤都能感受到空气的波动;连轻雪落下都能听见的沙沙声;连光由窗帘筛过,都能瞥见那微粒飘动的极细极细的亮。
頭髮的瀉下,牽拉,著實令人驚豔里面印象深刻的是开头的步伐追随。
霙的目光是时刻跟随着希美的,追随着她后方摇晃的马尾,追随着她迈出的步伐,甚至走路的步伐也要踩在她的节奏上,摸过的铁柜的动作也要模仿。
导演完全可以略过走到演奏室的这一段,但是她却将其完整地保留。
于是,步伐成为了情感流动和意志摇摆的标志。
仔细而反复的脚步,以及聚焦细微动作的诸多画面,都为此片奠定了这样的基调:细腻,小心,空气,恬淡。
关系的依恋:开头的步伐跟随中,希美的脚步声是坚定而清亮,那富有韵律的节奏也指引着霙往前,而一旦切到霙的视角,镜头便总是聚焦在希美局部的身体,偶而还会稍微倾斜,像是一个小心翼翼的孩子一样,只敢透过碎片去想象她的整体,而不敢直视本人。
开头的地位展示非常明显,希美站在高处,霙蹲在低处。
希美是象征一切的父母,而霙则是紧紧追随在后的孩子。
孩子以父母作为她世界的准则,她的一切选择有意无意地向着父母靠拢。
所以在优子问霙的想法时,霙回答:「希美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在电影中,我们能够发现,霙不断展现对希美的占有欲,并展现出她的消极被动、缺乏主见性。
但同时,霙会为了两人的关系,而舍弃自己的交际圈,为了两人的在一起,舍弃自己的志愿。
是否有些奇怪和存在矛盾?
明明自己身为利兹,却是在放弃什么,失去什么,与身份有些不符?
换言之,希美,这个霙想象中的父母,才是囚禁青鸟的牢笼,阻碍着霙(青鸟)自己的展翅。
在看似对希美的占有欲之下,实际上是霙对于打破希美的父母幻像的恐惧。
在前半段,霙和观众一直以为霙是利兹,贪婪地渴望着青鸟的陪伴,其实答案却有着微妙的逆转,不是霙害怕着希美的离开,而是霙害怕着自己飞离希美。
表层上,是霙害怕总有一天希美会离开自己,但深层一些挖掘便能发现,霙渴望着现有地位保持平稳,不敢去破坏两人之间的关系,在潜意识中,霙需要维持两人不变的地位关系,以避免窥见那不可预测的疏离。
只要霙无法抛开对地位关系的依恋,对关系破裂的恐惧,两人之间就无法真心理解;只要她无法容忍两人之外的另一人进入她的生活中,不允许新的故事发生,这份沉重的爱终究会走向向内塌缩的结局。
正如私たちはもう舞台の上的歌词写到「满是折痕的剧本已经没有新的东西了,台词也已无比熟悉,就算阖上也没有关系」陈旧的依恋只会陷入泥潭死沼,没有新的东西,就没有前往下一个舞台的资格。
所以霙的问题在于此:错误地将自己归结于一无所有,为了抓住唯一的、象征着一切的光,忽略了身边那细明微亮的星。
在爬上塔顶触及光芒的同时,也正被塔楼所禁锢局限。
她本是自由的,可以游历沙漠、涉过河流、飞越山峦,指向无限可能的方向,但可惜的是,未曾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
(近到互相嗅着对方的头发,脸颊摩挲着对方的肩膀......好色喔)两者视角的转换,地位的变化:关于地位,电影里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转变。
在观看时,我曾猜想过电影的走向。
我仔细地记录着所有的意象和隐喻,根据剧情作出推理,我所猜想的结局,是霙的放手与二人的别离。
本以为是关于放手、有些悲哀的故事,这并不算糟糕,但老套,最多不过是无数个伤感故事中的另一个复制品。
所以当我看到青鸟与利兹角色的互换时,才会感到惊讶。
在第三乐章的演出中,霙出色的演奏使两人的地位瞬间颠倒,高与低,精湛与平庸,一眼便能看出。
当二者的角色转换时,故事绽发出了新意,摆脱了单纯的放手、接受、释怀的样板戏,她们之间成为了一种更加复杂、交错、对抗、支撑的关系。
演奏完后,在「最喜欢」的拥抱中,霙第一次将自己的想法吐露给希美。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原先的憧憬与希望转而投射到了自己身上,本是单方面的追随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响应,但是,在这样合二为一的拥抱中,根本没有和解。
此刻,在这个场景中摆上的价值是:霙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了希美,两人真正地了解了彼此的想法,即从陌生到坦诚的价值转变。
在这个谈心的场景前,二人都是处在信息不对等的状态,霙不敢相信希美,希美则不明白霙对她的爱(没错,是爱,我无法模糊地避而不谈),那份敏感细腻的、彷佛泡泡一般脆弱的情感。
这个场景并没有对选择产生影响,改变更是谈不上,两人最终还是要走上错开的道路。
决定性的分野早已越过,此刻抱在一起的她们,只是将这一事实揭露出来罢了。
在此之后,两人从图书馆借了不同的书:一个是利兹与青鸟的童话,一个是大学历届试题。
那清亮的脚步声又再次响起,两人的步伐此起彼伏,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窗外的青鸟飞得更高,两人坐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在图书馆,一个在演奏室。
在结尾,两人的步伐又出现在同一画面,但这次,步伐之间是平行的,不是一前一后的。
从一前一后的脚步,最终来到平行相称的脚步。
霙与希美的地位的高低摇摆逐渐处于一个平衡,尽管两人的坦诚并没改变分离的结局(霙一直害怕的分离),但打破了本来极端的倾斜。
前後的步伐
平行的步伐这正好对应了那个童话:利兹的决心放手,是展现她对青鸟的爱的方式;青鸟的展翅飞离,则是展现她对利兹的爱的唯一方式。
结语:disjoint到joint,拉近的是两颗心的距离,而不是空间的距离。
别离有时候也未必是一件糟糕事,它至少揭露了人们之间悬而未决的心结,催化了不自然关系的转变。
说起来,利兹和青鸟的配音都是同一人,或许早已暗示着二人之间的关系:放飞你的同时也在放飞我。
奥斯卡长篇动画电影提名——《利兹与青鸟》2018年12月11日 0:40刷完《利兹与青鸟》,有感:每一个人一生都必定要看的作品!
为什么?
所有人,对于亲情,友情,爱情都总是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占有欲。
然而这部作品却告诫所有人,真正的爱,不应该是占有,而是给予自由。
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爱的方式,超越了所有充满了欲望和占有的所谓的“爱”。
在这份愿意带给爱人自由的“爱”面前,任何欲望与占有的所谓的“爱”都不算是真正的爱,单单只显得卑鄙可憎!
为什么我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因为前几天我一直在刷12岁时一直难忘的作品,12年的《剑风传奇》剧场版。
以前只觉得非常震撼,但是太过缺乏美感,也太过严肃就没看,以我现在的审美反而觉得还不错。
这部作品核心人物是格里菲斯和格斯。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性恋类型的。
格里菲斯是为了幼年的梦想——得到自己的国家而成立鹰之团,在遇到格斯以后,就被格斯吸引而把他召入团里(格里菲斯:“我需要你。
”“为你挺身而出,需要理由吗”)。
鹰之团凭着强劲的战斗力和格里菲斯的战术为国王夺回城池,被王室承认为正规军。
但是由于格斯听到格里菲斯对公主的对白——“人应该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
”“鹰之团的战友都与我平等,如果他们要去追寻自己人生的梦想,就应该坚持到底,就算阻止他们的人是我。
”,格斯受到触动,因此提出离开鹰之团,想自己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
但是格里菲斯却自白“决不允许你离开我”,并且在和格斯的失败决斗以后变得非常失魂落魄,甚至被国王发现与公主通奸,被折磨了一年成了废人。
之后“神之手”出现,格里菲斯献祭了整个鹰之团,并自白道:“因为格斯,我忘记了我的梦想。
”,在献祭后变成恶魔以后,甚至为了刺激格斯做出了非常令人疯狂的举动。
我一开始很萌这对cp,但是我渐渐发掘,我从这两人的关系中单纯只感觉到了格里菲斯对于格斯的占有欲。
原本说着“战友与我平等”“战友要想追求人生的梦想,就算是我阻止他们也应该坚持”等等,但是对于格斯的离去却是“决不允许”,以及“成千上万的敌友中,就只有你(格斯)让我放弃了梦想”,甚至在与公主通奸时脑海里全部都是反复着格斯离去的场景,以及成魔对女主角做出疯狂的行为时死盯着格斯......全部都是疯狂的占有欲。
也许这种恋情真的非常非常极端,但是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真的非常常见。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爱,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有着控制欲与占有欲的存在。
父母死死地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夫妻之间的猜疑,朋友之间的背叛等等。
这些情况有的轻,有的表现得很严重。
总之,好像爱一个人就是“你属于我”,“你就是我的·”“你必须得听从我”一样,其实从某些意义上来看,非常的自私自利。
然而这部《利兹与青鸟》,好像是个不得了的百合剧,搞得很多人都觉得很敏感很尴尬一样。
实际上,核心是一种非常真诚的,纯粹的爱。
也许有人固执地认为这是百合,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百合”。
主题已经很清楚了,就是片名——《利兹与青鸟》,这个绘本的故事。
即使爱得深沉,但是不是关紧鸟笼的低劣的占有欲,而是给予“能够飞向任何地方”的翅膀的自由。
说句实在话,世界上真的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给予爱人自由。
世人的爱都如同黏糊糊的浆糊,看似黏腻亲密,实际上只是束缚,让人觉得非常恶心......也许很多人会喷我,但是我依旧认为,真正的爱,不应该是占有,而是给予自由。
(擅自转载啥的应该没人吧......反正挺讨厌剽窃的,有则必究。
)
拂过你拂过的鞋柜用你刚用过的水龙头看着你从楼上向我灿烂一笑跳动的马尾辫活泼地一转,踏进练习室的清晨时光你翻开这本看上去很美的画册。
与我靠得很近很近。
“一个人”。
始终孤身一人的利兹。
这个词,好像颤到了我内心孤独的那根弦。
我好像已经知道,利兹就是我了。
想起那天,你向我搭话。
你的笑容,你的美丽音色。
好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里。
“要不要一起参加吹奏部呢。
”就是那一刻改变了我的人生。
“最后两个人还是分开了呢”。
你依旧用你的活泼嗓音随意地说到画册上的结局。
不,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分开。
不对,不是这样的。
利兹,青鸟,他们会永远在一起的不是吗。
“要永远在一起,哪怕分开一天,一小时也不可以”。
“怎么有点像我们两个呢?
”为什么,你是在说什么。
我们?
……分开……?
人群陆陆续续来,清脆的鞋跟声,去找学妹们了,你从我身旁,带过一阵风,走过,离开。
同组的聚会就不用了,我只看着她,跟她回家就好。
……什么,结果你要和你同组的人…“嗯,拜”等等,我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都拒绝了学妹们了…“明天见。
”我拿出青鸟的羽毛,紧紧握在双手中。
“为什么来我这里呢”“因为看到利兹,总是一个人呀。
”啊,是这样吗,希美。
“所以请永远,留在我身边。
”利兹看到空中的两只鸟,在飞,就像久美子和丽奈一样,她们都自由自在地飞在空中,一起自由地飞翔。
我曾以为我是青鸟。
可是原来属于天空的,是你啊。
你的双簧管那么好。
新山老师会想让你去音大,但不会想到让我去对吧。
你不是一直像是被我保护的人吗。
你不是一直说“我跟着希美就可以”吗,可是你为什么那么强。
为什么,你吹得那么好。
新山老师都会找上你,不,我应该是永远保护你的身份吧。
我不应该输给你。
我也应该考音大。
我还是那个永远被你需要的人,你总是那个会看着我的人。
“我的书可以借给你啊。
”是吧,你总是需要我的。
“图书馆的书,不能再借给别人”。
“我知道了啦。
”我笑着转回头去。
我感觉得到我的笑容在消失。
对啊,你就是这么厉害,你永远是这么认真,对这些事情,永远是这么认真。
让人无法匹敌的认真不,我害怕,我想握紧你。
“我们下周一起去游泳吧。
”没事,我们像这样出去玩一趟,还是像原来一样吧。
一切都只是因为我太害怕。
出去玩一趟,我就会安心吧。
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最好的伙伴。
……什么,你还要叫别人……为什么……什么,你也会叫上别人一起了吗。
你不觉得我是独一无二的了吗。
你不觉得…你不觉得… 我怎么了。
还好,还好有个人刚好走过去整理你的视线,我可以整理好我失措的表情。
“好的哦。
叫谁呀。
” 黄昏,清亮的双簧管重奏。
你在和谁。
配合得这么好。
你为什么,是这样…太狡猾了。
原来你已经离我那么远。
你是让我安心入睡后却飞到夜空中的青鸟。
我完全不知道,漆黑的夜里你去往的是哪个世界。
偶然醒来,你已经不在身边。
原来舍不得的是我啊。
我让孤身一人的你进了吹奏部。
但是现在你的实力,我已经追不上了。
大吉山上,风在耳边吹响。
上帝啊,为什么要给予我打开笼子的方法呢。
为了你希望的幸福做任何事,哪怕因此别离,也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我一直没说出口,总是你在说,我都没机会吐露心声,但是听我说啊,我不想离开你,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都无所谓。
但是,你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
是我不愿意放手,是我因为自私把你留在这里,把你关在笼子里。
你是注定要飞的吧。
你有你属于更广阔的天地,我在地上仰望你已经足够。
不过你也真是狡猾啊,我还真的相信你了,我还真的以为是你需要我的。
你早就在与我这样平凡的人不同个世界了吧。
等等…你为什么说“听我说”…你想说什…“为什么要让我走…我想和利兹永远在一起。
”“只要能在一起,我做什么都愿意。
“不是夸张,希美,是你的全部。
”“…………”你很少向我吐露心声,我常常有时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原来你真的,这么爱我。
谢谢。
感谢你说的话,感谢你的拥抱。
我也很喜欢你。
“霙的双簧管,喜欢。
”谢谢。
我们今后会像两只鸟,在天空一起自由飞翔。
我们今后会像两只鸟,在天空一起自由飞翔。
为什么说《利兹与青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
京都动画曾经两次试图改变日本动画史回到一个更贴近童话美、虚幻美的道路:第一次,山田尚子《CLANNAD AFTER STORY》EP17的顶级演出,折户伸治激扬的配乐让小家庭内部的爱被尽情宣泄出来,传达给屏幕面前的观众;第二次,《利兹与青鸟》是精雕细琢的动画艺术品,每一帧都用近乎暴力的匠心血洗了10年代后期动画传统文本不注重人文的弊病——事实上我们看到了京都动画对员工的高待遇,木上益治以及其他京都元老确实做到了知行合一。
为什么我们说京都纵火案是动画界那个无法言表的精神的重大损失?
我愿意说《利兹与青鸟》是日本动画影史上最好的非东京都内作品没有之一。
绝妙的镜头语言,短镜头之间的交织与牛尾宪辅长配乐的维度交换,每一句台词都像从诗篇中走出来那般。
京都动画用第二种对动画的独特理解方式——挑战了东京都内的动画——它走得比P.A.WORKS更远,更持久,更有爆发力——线条之间断裂了大城市青年的主体间性焦虑,把二次元人物从流水线中猛烈地拽了出来。
二次元荧幕的节奏慢了下来,开始注重那些“东京人没用过的视角”——这也是我为什么尽管认为《声之形》和《紫罗兰永恒花园》故事性很烂,原作确实矫揉造作,但是它们的动画改编都无疑是动画界无法缺少的珍宝。
我们从观看京都的作品的过程中能短暂地放松:在我们指摘什么之前,我们就会被那艺术性的断裂所吸引。
而《利兹与青鸟》则是京都在2010年之后最好的创意,故事性和艺术性双飞,狠狠地创了我对动画电影的旧观念。
利兹-青鸟形象在两位女主之间的对调,宛如我们在思索谁才是日地关系的中心。
作为一介观众的我们随时能感受到力与力的对决:两位女主之间对未来的不同心态对比、山田尚子与京都动画分分合合的微妙关系、京都动画如何替东京完成了业界的又一个使命。
在火灾前,京都以青鸟的形态向动画这一人文表达形式下了战书,京都和山田尚子成为了动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股势力——如果火灾没有发生,可能没有人会质疑“山田尚子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性监督”。
现在是2024年12月29日,距离火灾发生已经5年半之久。
现在我坐在电脑前聆听着牛尾宪辅为电影所做的曲。
我们如今敢不敢说,2018年以后再无如此认真的动画表达了……呢?
很喜欢穿插的利兹的故事,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两位女主都以为自己是利兹,其实都是对方的青鸟。
这个系列一直是我这里的日漫top之一,不同于其他校园题材的高分作品,套了一层音乐的包裹,使得很多情感的传递更具有额外的表达空间。
然后日本校园题材作品,聚焦女性时总会给人一种像是爱情的错觉。
虽然实际上了解不多但还是想下个定论,这不是爱情,更像是一种错误释放的依托欲。
好吧,圆不上。。。
那说点其他的,故事还是很完整的,所有的冲突都用少女心事作为呈现,技巧高级,制作优秀。
配音演员的表现也很出色。
但这种细腻的表达总感觉对于电影来说少了一丝对观众内心更强烈的触动,总体观感偏番剧而非电影,细水长流、尽在不言中,是比较作者向的一部作品。
完整看完第二遍《利兹与青鸟》,比第一次看还要喜欢,故事简单但刻画之细腻程度令人叹服,再次感慨京阿尼制作太用心了。
干净清雅带着虚幻美感的画面,与剧情相得映彰的音乐,逼真细致的校园场景,两位纤细少女闪动的眼睫毛、摆动的马尾辫以及想要与喜欢的人靠近的小动作和微表情……这一切细节都成功赋予了这部电影生命力和感染力。
『青春』有张扬明媚的简单快乐,也藏着压抑复杂的迷茫悲伤,经历着无可奈何的别离,但最终朝着未来的方向而各自努力。
『喜欢』有不同的形状,无法纯粹定义,也很难与他人同步,即使关系亲密,心与心的距离却宛如隔着一块透明玻璃。
常见的现实以梦幻又美好、细微但深刻的形式展现出来。
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希美借着长笛把日光投在对面楼的霙的衣服上,这是整部电影最让我心动的瞬间。
第二是希美喃喃自语『神啊,为什么要教会我打开鸟笼的方法?
』还记得第一次看时,她落寞的背影和这句话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
第三是霙的主动拥抱主动告白,她好勇敢。
说说角色。
伞木希美这个人啥都好,就是有点自我,总是把心事藏起来,让人捉摸不透。
我也是这种人。
我厌恶自己,但对于这种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同类,总是容易产生亲近感。
铠冢霙真是可怜小天使啊,但是她对希美的喜欢可以说是一种近似盲目的迷恋,认为希美就是她的一切。
这有两个弊端:一是希美不可能正面回应霙这种近似爱情的喜欢(在我眼里就是爱情),这份喜欢也会一直伴随着得不到的痛苦;二是霙眼里只有希美,使得霙忽略了自己,束缚了自身的成长。
最后对于霙的勇敢表白『我喜欢希美的一切』,希美只说『我喜欢霙的双簧管』,我想她的回应如此平淡,一是希美对霙的喜欢应该不是爱情,而是包含着喜爱与嫉妒的友情。
二是目前的希美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无法回应如此浓烈的喜欢(但后面希美让霙等等自己,等她可以配合霙独奏的那一天,我觉得这已经算是编剧导演非常慈悲的暗示了)。
当然,希美这句『我喜欢霙的双簧管』更重要的含义是希美想让霙不要再只顾虑希美,而是尽情发挥音乐才华,展翅高飞。
霙也理解并听从了希美的愿望。
从这个角度想,故事最后以双方互相理解又各自成长的方式,让铠冢霙放下执念,真的是个很好的结局。
天不遂人愿,让有野心的人没有能力触及梦想,让渴望爱情的人希望渺茫。
追逐天空的没有翅膀、偏有翅膀的眷恋大地。
想永恒停留的浪费天赋模仿、偏对方的眼睛从来看向前方。
利兹与青鸟的象征,实是一种障眼法。
铠不是利兹,因为她有翅膀,虽然短暂折起、伪装,仍然存在的翅膀。
伞也不是利兹,因为她有想飞的冲动、不甘心的酸涩,即便她才能不够、也绝非满足于一成不变。
因为害怕被抛弃而先行一步的抛弃、因为敏感难言而故作大方的试探,音乐要情感作灵魂,伞也许、更有某种潜力也是说不定的。
另一点是,利兹困于大地,青鸟自由自在,看起来是这样。
可青鸟之上还有鹰隼、鹰隼之上还有鹏鸟。
高中时候第一次意识到的差距,还远远不是尽头。
处于懵懂的、刚意识到恋爱感觉和差距感觉的少女们,这只是小小的振翅阶段。
继续飞下去所需要的,不只天赋而已。
《利兹与青鸟》从片名就开始吸引我,原本以为是类似《花与爱丽丝》之类小清新少女动画,没想到并不是这样。
它讲述的,是那几年读书时光,特有的女孩之间隐秘的感情。
海报比起主海报,我更喜欢这一款,无论是色调、氛围、情怀,都和动画主题更加契合。
画面美得随手一截就是壁纸。
透明的淡蓝色调,清新的少女。
阳光照进来的教室走廊,光线细腻温柔得就像少女柔软的心。
还有诸如此类撩动人心的细节特写。
霙(ying第一声)与希美是好友,两人性格却截然不同。
霙敏感内向,希美活泼外向。
在霙眼里,希美就是一道明亮的光。
长长的开场白,便已将两人的不同展现了出来。
霙追随着希美加入了乐团,一日相约练曲,霙早到了,她在校园的台阶上等待着希美的到来。
这里有非常多的细节。
漫步到台阶前,霙却不上去,而是转了个身看向校园门口。
眼睛一眨、一转身、裙子微微一动、脚尖轻轻一点,少女情态淋漓尽致。
坐下等待时,头微微一偏,眼眸低垂,目光闪动,手不由自主地握紧成拳,像是在隐忍着什么。
鞋头轻敲的小动作让人熟悉极了,深深的一个呼吸,更加让我确定,霙在紧张。
半晌,希美终于来了,先出现的,是希美略带跳跃的轻快脚步。
同时,欢快的音乐声响起。
霙心中一动,眼睛瞬间睁大,转头看向来人的方向。
希美面带微笑地朝她走来,目光炯炯直视前方,马尾高高扎起。
霙不由自主地跟上她,两人一起走上台阶,走向教室。
霙看着希美的背影,那一撮马尾在阳光中恣意跳动。
希美捡到一片青鸟羽毛,宝蓝色璀璨如同宝石,她把它高高举起,放在阳光下观赏。
这个开场里,有太多的信息。
霙对希美,恐怕不是寻常的女生之间的友谊这么简单。
但她和希美,性格上截然不同,在这段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有明显的高低之分。
霙一直是希美的追随者,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刚入学到即将毕业。
她加入乐团,是希美邀请,她拼命练习双簧,也是为了能和希美合奏。
即便到后来,霙已经是能让低年级学妹崇拜的“厉害”学姐了,希美已经远远不如她,但霙仍然保持着追随者的姿态。
霙:“那我也去。
”动画虽然没交代霙的从前,但能想象,性格敏感内向,胆小沉默的霙,在人群中几乎是一个隐形的存在。
是希美发现了她,和她说话,邀请她加入乐团,给了她练习双簧的动力,间接地挖掘了她的音乐才能。
对霙来说,希美无疑改变了她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里,希美都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在动画里也有表现。
“希美,你就是我的一切。
”
“没有希美,我至今都只会一无所有,也不会接触到音乐。
希美和我说话,做我的朋友,对我好。
”
对于这段关系和霙对希美的感情,动画里有更露骨的表现。
独处时,霙不由自主地靠近,想把头枕在希美肩膀上。
看向希美的眼神意味深长。
与老师谈心时,将其称为“心爱的人”。
“没办法主动放开心爱的人”临近结尾,更是前所未有地勇敢扑向希美,大胆地表白:“喜欢希美的脚步声,喜欢希美的头发,喜欢希美的一切。
”
让人不想入非非,真的很难。
说是露骨,不过是用了东方人都心领神会的神情和肢体语言,整体上是点破而不说破的朦胧处理,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这段关系中的隐忍和深邃。
比如充斥全片的对于腿的特写。
霙追随着希美填了报考音大的志愿,结果听到希美说考音大只是开玩笑,霙放在钢琴底下的脚不由自主地向后一划拉,暴露了她内心受到的震动。
又比如,近结尾,霙终于第一次摆脱了追随希美的执念,展露出她真正的音乐实力,希美听在耳里,痛在心里。
为何痛?
因为希美知道,和霙分离的这一天,终究来到了。
动画里引入一个利兹与青鸟的故事,利兹喜欢青鸟,便不许青鸟展翅高飞,而是永远留在她身旁。
但最后,她意识到,青鸟终究属于那片蓝天,于是,她放了手。
希美当时就感叹:“似乎和我们有点像啊。
”
“这是孤零零的少女利兹的故事”那么,谁是利兹?
谁是青鸟?
谁束缚了谁?
很多人,包括我,一开始都以为,“孤零零的少女利兹”是霙。
而“总是带领着大家”,会把青鸟羽毛高高举起放在阳光下看的希美,是青鸟。
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霙在音乐上的造诣,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超过了希美。
但为了和希美合奏,霙一直刻意隐藏自己的实力。
因为她不想离开希美。
几次向希美索取拥抱而不得的霙而希美,早就知道自己没有音乐才能,但为了不输给霙,或者,不想离开霙,她勉强自己去考音大。
因为,那是霙要去的地方。
我们以为霙考音大是追随希美,实际上,连霙自己都不知道,那是她内心向往之地。
希美也正是看到了霙手里的音大宣传手册,才说要考音大的。
霙才会惊喜。
这到底是谁追随着谁呢?
而希美到底是不想跟霙分开,还是仅仅只是不想在音乐上输给霙呢?
“我呀,不想输给霙”恐怕两者都有吧。
而“利兹与青鸟”的反转,正是希美与霙关系的深邃之处。
不是单方面的希美影响霙,霙反过来对希美的影响,也帮助希美清晰地认识自己,冲破自尊与虚荣带来的束缚,接受真正的自己。
“我没有才华”希美逐渐怀疑自己考音大是一个错误,也逐渐怀疑自己才是那个利兹,束缚了真正的青鸟,霙。
那一厢,霙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用利兹来投射自己是错误的。
其实,谁是利兹,谁是青鸟,又有何重要呢?
在这一段关系里,她们早已深深融入彼此,就算未来总有别离时,这股深深的羁绊也会永远存在。
改变过彼此人生的人,哪有这么容易抹去呢?
就像中国的《雪花秘扇》(2011)《七月与安生》(2016),前者上升到了前世今生的缘分,后者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我映照。
《雪花秘扇》李冰冰与全智贤
《七月与安生》周冬雨与马思纯只是动漫更加细腻唯美一些,这也是京阿尼(京都动画)的魅力所在。
把少女内心的隐秘情感和细密心思,揣摩得如此到位,再用各种微不可察的小细节表现出来,全世界也只有京阿尼一家能够将东方少女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了吧(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画面很美,每一帧感觉都可以截图下来做壁纸。
背景音乐都很自然很契合,零碎的细小声音都很真实,并同动作和切镜配合,很细腻的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一开始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雯(?
抱歉那个字不会写。。。
)是利兹,希美是青鸟,在她们逐渐被开导逐渐认识到其实是相反的时,我也受到了冲击,而难过的是,之前我是利兹,之后我仍然是利兹,担心束缚所爱之人,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永远无法展翅翱翔实现梦想。
不知道是故事与自己有相似还是本身便很动人,在一连串看了这么多或治愈或热血的番之后,终于又哭了。
连技巧和曲目也练不熟的我,永远也无法亲身体会心境和情感给乐器演奏带来的神奇影响,像希美一样,我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也许大家看了会更多感动吧,对我来说却更加致郁了。
心境不太好。。。
充满着对未来的惶恐,明知道每往前走一步就会给更多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明知道涉猎越多的事就有越多做不好的烂摊子,明知道自己配不上爱我之人,明知道每一步都在达成“以前自己最讨厌的人”,为什么还要往前走呢?
世界的话语权是人的,人说你必须坚强,人说自杀就是逃避,人说你逃避的会落到亲人的肩上总会有人因你的作为而承担痛苦,人说积极向上世界多美好。
不仅让你不能走那一条路,还让你谴责自己产生走那一条路的想法,而变得更加自我怀疑更加痛苦地却只能活着。
也许。。
我就只能这样不负责任的活下去吧。。。
作为电影来说:叙事无新意,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节和意向过于重复堆砌,尤其是意向又很直白。
如果不是动画,这只是一部三流文艺电影的水准。
作为动画来说:单幅画面好多都可以截图当壁纸(这也是京都的强项),动起来却毫无张力。
自始至终也没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出。
细腻不等于琐屑,平淡不等于平庸。
而《利兹与青鸟》无论作为动画还是作为电影都很平庸,也就剩下百合的卖点和可爱的JK可以舔舔了。
很漂亮又颜色很忧郁的电影,正如那少女漂浮不定的安全感和在意。། – _ – །可是,戳不中我的心,我也是个很在意朋友又容易患得患失的人。
其实不太喜欢这种为细腻而细腻的动画,姬佬式直女罢了。
画面很美,但是故事实在是像白开水一样乏善可陈。布景空间极为单调,少见操场,夜晚,假日等场景,就算是校园故事也看的让人压抑。人物性格单薄,就算作为爱情片,内在的情感也缺乏流动变化
3/5 慢节奏纯爱百合片看得抠脚大汉我昏昏欲睡。音乐和画面是强项。
山田尚子在剧场动画里尝试展现有别于电视动画的作者性,仿佛悯怜人世一般发掘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不再演奏响亮的跃动与激情,而是去放大那一片安然中的细微颤动:在宁静的教室、走廊、台阶,暧昧的痛苦像席卷思绪的风暴,未熟的心不敢正视空旷的荒原,又向往次日的清晨。
受不了白袜和脚踝的特写 总感觉是一种视觉强奸
京阿尼这细腻到过分的表现手法啊(褒义),少女心情真是溢出屏幕~P.S.黄前和高坂这两人太坏了,挑衅式秀恩爱
喜欢京都对纤细少女情感的刻画描写,细致而生动。越是走进彼此,在意彼此,就会越害怕自己被另一方所丢下,就像希美羡慕着霙的音乐才华,霙也羡慕着开朗有人缘的希美的人格魅力一样,其实她们是彼此的莉兹,也是彼此的青鸟呢。
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的少女间情愫。敏锐又细腻,整体风格让人想起《声之形》。
对不起,我实在是看不下去,老子被京阿尼骗了一遍又一遍,这回又被骗了,总是把友情写得跟爱情有得一拼,然后中间各种别扭纠缠,反正观众的命不是命,从游泳到射箭都是这样,现在吹个乐器也这样,我死了算了真的
利兹与青鸟,双簧管与长笛;长笛与双簧管,青鸟与利兹。みぞれ(霙)正是のぞみ(希美)仅错一音的倒置之名,简单而有效的复调结构。温柔与危险仅有一线之隔的分屏后,略微抖动的主观视角由霙转换给了希美。互相打开对方心中的鸟笼,方可真正完成空间跨越,跨步一同走出校园。希美的短辫摇晃起来如同音乐室中的节拍器,一左一右拨动着霙的心频。影史十选。
动画挺好,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剧情不好
果然只有女生才最能理解女生微妙而敏感的心理状态,也更容易将自己带入其中,这是只属于女生的细腻。也许她们看到青鸟的第一刻就会将之联系到忧郁(Blue)与孤独,而我只觉得青鸟长得像迅雷。/直男的脑回路
平庸,俗滥,毫无想象力,无论是画面设计还是故事。Ps:多加一些特写,就可以称之为表达细腻…………也是很努力了!你看这个动画,它真的很努力。
作为钢铁直男,实在有点难以理解如此细腻纠结的蕾丝情......
健康关系的本质是学会放手好的知道了……硬件很完美。情感和表达方式上没什么共鸣。
视听很讲究的动画片,甚至有很多景深镜头,但这个故事极为女性向,我无法共情。
纯纯的百合爱恋。利兹:爱你就要给你自由(尽管我这么希望你留下来);青鸟:爱你就要全部如你心意(其实我想留下来啊)。。故事里她们没有挑明心意因此结局BLUE,但霙和希美懂得了利兹与青鸟的心意,挑明心事后就happy ending了。
这一部不知道怎么评分,而是我确实是真的不喜欢…
所有特寫鏡頭的出現,那些微顫的眼眸,輕踏地板的腳步聲,攥緊的雙手,眼神中搖曳的光,各種細部的情緒描繪都讓那份無法輕易言說的感情得到了昇華。伴隨著第三樂章的結束緩緩靠近的二人,溫柔含蓄中又蘊含著披荊斬棘的勇氣,而結尾的戛然而止又給了人無限的遐想空間。不說了,今晚我還需要一百包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