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政治体裁的严肃剧,辅佐官显然还不够水准,依然没有摆脱亚洲文化圈的浓重感情戏。
作为政治剧该剧不够严肃,节奏不够紧凑,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男女主形象塑造不错,可惜放政治剧里有点不太现实。
说是韩剧纸牌屋尚早,第二季若不在核心价值观上做出改变,恐怕难以满足纸牌屋粉丝们的口味。
该剧因其政治体裁大放异彩,可显然其受众也不全是政剧粉,在以温情政客为核心和大量感情戏为卖点收获大批观众的同时,也会赶走大批真正的政剧粉。
第二季若能适当抛弃多余且毫无意义的感情戏,着重于对亚洲文化圈,以及亚洲政治生态的诠释,则有可能真正成为韩剧纸牌屋。
阔别小荧幕10年后,韩国男神李政宰带着《辅佐官:改变世界的人们》回到人们视野。
这部剧上线后,评分一直居高不下,将隔壁同样题材的《60天,指定幸存者》抛在后面,还创下JTBC电视剧首播收视最高记录。
也算对得起李政宰、申敏儿、李伊利雅、金甲洙等众多大咖加盟。
很多人刚看《辅佐官》会感到云里雾里,其实看到后面会发现,剧情挺简单:李政宰饰演的辅佐官张泰俊一心想要改变不公平的世界,希望凭借能力政治上位。
政治是个大染缸,张泰俊既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又面临被权贵污染的危险。
韩国电视剧总是动辄亚洲首富,这个电视剧也不例外,叫“改变世界的人们”,其实就是韩国国会的政治斗争。
辅佐官就是辅佐议员的秘书,这是个竞争非常惨烈的行业,他们必须机智果敢,成为对议员有用的人,否则随时可能被议员抛弃。
李政宰辅佐的议员叫宋熙燮,他只有帮助主人获得法务长官的职务,才能替补得到他的选区,从而正式踏入议员行列。
可惜,宋熙燮的政治对手赵甲永、申敏儿饰演的议员姜善英(张泰俊的地下女友)、曾经的大哥李成民议员都卷入到这场政治厮杀中,张泰俊经受着敌人的算计、朋友的职责和道德的考验。
从第一集开始,一场紧张刺激的“宫斗戏”就上演。
院内竞选开始,宋熙燮和赵甲永争夺关键名额,结果出现平票危机,张泰俊凭借步步惊险的手段,帮助宋熙燮议员以一票险胜对手。
后面的剧集更加精彩,听说还未播完,就得到了第二季的续签。
第一季结束时,宋熙燮和赵甲永勾结起来,为了阻止宋熙燮成为法务长官,李成民和姜善英结盟抵制,结果遭到极力反扑,李成民自杀身亡,姜善英也差点失去议员资格。
眼看无力回天,张泰俊向宋熙燮下跪投诚,获得了荐补李成民空缺的城晋市议员。
对于11月即将到来的第二季,结局留下了很多悬念,这里暂做四大预测。
首先是张泰俊是否彻底黑化?
从他与姜善英的对话来看,他的目标就是忍辱负重,打入敌人内部,最终瓦解敌人。
不过,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刚刚投诚,他就不得不违背最初的誓言,为了获得不法商人的支持,对西北市场进行强拆。
第二季中,张泰俊的内心反复纠葛将成为重点,关键看他能否守住当初从政的初心。
高锡万辅佐官是否是张泰俊所杀?
剧中没有明说,宋熙燮一派谁都有可能。
如果确实是张泰俊杀的,那他就彻底黑化了,这样他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即便不是,大家也会怀疑是他杀的,因为高锡万是跟张泰俊见面后死的,难免大家不质疑他。
姜善英还会与张泰俊在一起吗?
短期不会。
高锡万是姜善英的辅佐官,他的死与宋熙燮大有关系,这触及了姜善英不违反法律的底线,她肯定会死拼到底。
张泰俊这时刚刚拿到公推,宋熙燮肯定会用他对付姜善英,可怜的一对情侣不能一致对外。
女二尹惠媛会辅佐张泰俊吗?
第一季结束时,张泰俊失去了实习生韩在京的信任,只剩下尹秘书的支持,如果他当选议员,很有可能选择尹秘书做辅佐官。
不过,尹秘书是他在宋熙燮身边的耳目,张泰俊如果想推翻他的话,必须在敌人内部有可靠的人。
到底情况如何,坐等第二季到来。
辅佐官是近来唯一追的韩剧,张辅佐官这个形象亦正亦邪,直到直接间接的与命案连在一起,走上不归路,以他入选议员,剧终。
直到剧终前,张辅佐官给人们的印象还是正大于邪,这也是会追剧的原由,剧本导演却让他立地成魔。
即使如此,剧中的女议员的角色比张正常一些,在剧终前还是可以发挥一下,不至于草草收场留给观众一根鸡肋。
现在韩剧的粗制滥造都快和国剧有的一拼,好在韩流时代的好剧很多,还可以慢慢找来看。
我毅然坚持 选择大于努力的人生信仰 我找不到更贴切的一个词!
意思还是这个意思。
选择了不同的路,其结果当然也是不同的,选择关乎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关乎于能力,但选择高于能力,人的终点是一样的,唯一不同在于经历不同,做成事不同而已。
而当下个人的英雄主义,没任何的空间可以生存了,而利益集团的高墙也越来越高了,自古以来能够融合团队,借助团队的人才可以真正称之为人才,在通往团体利益平台的路很坎坷,但只要不违背总的原则,略有瑕疵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面临着痛苦,抉择面临着放弃和失去,但这个就叫成长和收获。
这部剧不仅仅是血淋淋的政治史,更是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这是看到第九集最大的收获
生活的残忍在于,把一个好人一步步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又是如此的无可奈何。
手中没有力量,怎么去改变世界,怎么去保护别人。
倒下一个宋议员,后面还有千千万万个议员。
要成为光,首先要走进黑暗,但是你有信心成为黑暗中的光,而不是被黑暗吞噬吗?
张泰俊太知道这个游戏的规则了,变革哪有不流血的,就像市场拆迁案,一方需要发展地区经济就需要重新规划建设,于未来利大于弊,一方要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永远也不会有双方都满意的答案。
韩道灵就像年轻时候的张泰俊,单纯地认为只要认真做好本分工作就会改变这个游戏,可能吗?
反派角色难免脸谱化了点,瑕不掩瑜。
很喜欢男女主角双强干事业的设定,申敏儿真的好看。
李政宰在这里的演技比鱿鱼游戏强百倍ps把李张对应到卢文的话,确实挺好哭的。
尤其是张泰俊与李成民最后那段对话,那些厚着脸皮躲在法律背后的人,不也吃好喝好优哉游哉吗,为什么反而好人要却无法自我和解,永远在愧疚之中,不得善终。
愿为江水,与君重逢,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股干净的水流,最终一起流向大海
韩国电视剧拍的还是很大胆,制作水平也很精良。
韩国电视剧可以拍政治,并且可以拍政治背后的利益交换,没有那么多的爱国情怀和形式主义,还是很棒的。
李政宰扮演的辅佐官内心还是很善良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在工人出事以后,他与李成民议员进行了震撼的对话,他说,真相是不重要的,即使得知真相又如何,关键的是不要让这个事情再次发生。
所以,他会明白如今的处境,不能和议员和背后的商人集团闹翻,一定要选择让自己更加的强大,就像片子里说的,要正义,更不能输……
很多时候他的话是说给观众去感受的而不是去享受的,这是多年来我对韩剧最为认可的地方。
所谓娱乐至死不过是环境饲喂给你什么然后你便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什么。
这种放弃思考,放弃争取等待饲喂和施舍的乌合之众便形成了一个玩偶型社会。
韩剧中有几个特定的特点,无论故事的开始如何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患,故事的结局总是一剂感冒药便能搞定。
无论是live,天空之城还是尚未结局的辅佐官。
难道是因为有才华的编剧少之又少,有才华的导演凤毛麟角?
在这个问题上我思考了一会,可能因为人对于痛苦的部分无法割舍,但是最后能让人以人的姿态活下去的是快乐的部分。
无论一件事导致的灾难性如何强大,为了能让99%的观众下一次再来光顾,事情总需要以一种和谐,美好的方式留下希望。
而剩余的1%的观众从不关注结局,他所吸收的是编剧思考的和未能直言不讳的部分。
所以这个结局是给——按照现在通俗的说法——吃瓜群众看的。
以前我总是探索事件的原因,总是自己给自己说教的方式去理解一部剧,一本书和一件事,这一次我想夸一部剧。
第一个坑,党系。
韩剧在自我批评时总是不遗余力的挖掘出内部的黑暗面,这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如它一般对自己更加彻底,而很不凑巧的是编剧酷爱写青瓦台,稍微读过几本书的人也酷爱看和青瓦台相关的,市场的供需都非常的平衡,民主的旗帜下,青瓦台对此只能一笑而过,于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阔、越走越自由。
而我对辅佐官这部剧吃了最大的瓜在于政治家的博弈和大跌眼镜的关系网。
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今天是属于民主和平党明天却加入了韩国党。
此处真是应该掌声响起来。
很多人抨击一党专政,也有人对多党制国家赞誉有加。
政治体制对于我这种外围者,很多时候不过一个名字罢了,一党制,便是党内风向标;多党制,便是党间风向标。
前者是暗地里互相较量,后者是明争暗斗双管齐下。
只要有利益的地方,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会有分歧。
大学时为了争国家奖学金,班级间争夺时就会同一个班级一致对外,当开始班级内部评选时就开始班级内部大型撕逼现场。
世家事,大小都不能离开此处,这一点是我看此剧时,非常刷三观的一处。
豆瓣中有一篇剧评特意针对一还是多的问题讨论优劣,这个问题有意义?
有啊,当是多党治时相对有作为的人可以有更多机会,这个不行换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是一呢,你就得智勇双全,一条道后有追击时就在前面撞了南墙开一条路。
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呢,确实如此啊,一个人从泰山脚底下爬到泰山顶上,有无数条路,但是你得奔一个方向,放弃艰难险阻才能登顶,不过是遇河搭桥,遇山搭梯。
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青史留名的政治家寥寥无几,无论政体如何,而优秀的人总是别样出彩。
苏轼不同意司马氏的饱受,却也不同意王安石的改革,倾轧中的生存又提不出好的政见,有治县之小才却无治国之大才。
历史的精妙之处在于他总是能精确定位一个人,比如苏轼便是不一般的文人却不是一个不一般的政客。
所谓和平年代不过也就是一出今夜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第二个坑,新闻。
每一集里满满的政治场较量,借着张泰俊这个人,那些似真非假的政治手段和当前韩国政策中的利弊展露无遗。
韩国的记者像苍蝇一样,永远以火箭的速度奔走在最重大的新闻面前,然后影响力便跟在这群火箭的身后。
这股力量可以帮助正义同样也会毁灭正义,而我所佩服的一点在于,驾驭他的人能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整个韩国的社会环境。
我提及韩国时,舍友说他们的政治环境太糟糕了,而我只能谆谆教导“难道因为总统刚上任就能被逮捕所以混乱……”作为一个在政治圈内的人会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但是作为一个两袖空空的百姓不应该觉得更好吗?
这样才是真正的天子与庶民同一标准,而对于更多弱势群体才有机会获得公正的机会。
当然这个混乱里有一点是值得提及的,惩罚的标准不能杜绝,而能杜绝的绝对成不了标准。
而且频繁更替将导致政令的朝令夕改,这种文件比行动更多的现象也将带来社会的不安定性,不过我想今天如此复杂的环境里,有些是事物习惯性的运转,少了谁依旧运行正常。
事情不过是今天挂你的名字,明天挂我的名字,上层建筑物的装修从来不会动摇地基。
清朝九子夺嫡,也不过是热闹了紫禁城的一亩三分地。
那么能动摇地基的是什么,我想这力量是韩国的新闻业,它们贯穿整个国家的命脉,所以很多政治家与新闻业大佬关系不浅,政客是人,可是新闻是枪,赤手空拳的人便对什么都无能为力。
所以整部剧里面记者、新闻发布会,采访等新闻两个字的身影在每一集都有着不可小觑的时长。
也就是现代社会,新闻行业将成为一种势力,它以渗透每一个缝隙,和提供所有人生存的饲喂料左右着时代的未来风向标。
它所存在的问题,其实编剧说的很直白,尹慧媛报道写的很漂亮,人也很能干,非常具有正义感,但是那个躺在医院重症病房的人却是她的这些优点所直接造成的,当然谁都知道间接原因才是致命之处。
可是很少有人会关心间接原因或者说选择无视间接原因,更残酷的在于会过度解读直接原因。
另外一处非常漂亮的故事在第六集,李成敏想开新闻发布会,但是李昌镇一番作秀便毫无用武之地。
你说媒体无脑不关注事件本身,只为了噱头和市场。
这就像人们在谩骂政客一样,只关注前途和钱途不关心国家民生。
第三坑,事件。
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是人的好与坏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但是聪明的人想做一个好人相对更加成功,比如像张泰俊这种。
我很喜欢李成敏虽然这种人现实生活中和大熊猫一样可爱又稀有,还无人问津。
但是我很喜欢这种人的一点在于,编剧所说的,这样的人内心总是很强大,然后关键时刻又是致命武器。
我表示当我知道他成为听证会委员的时候,简直笑出了猪叫声,太狠了!
这真的是整部剧的高光时刻。
第六集的第二个高光时刻是,柳振株这件事的发生,企业家的眼里人命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和一群叽叽喳喳讨人嫌的记者。
法务组是帮上司解决矛盾的工具。
工厂职工是听话的乌鸦。
记者是闻讯而来的苍蝇和蜜蜂。
警察是欲盖弥彰打着哈欠号称闪电的树懒。
韩道京这个菜鸟式的实习生,李成敏这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大白兔姗姗来迟。
所有人都把责任推给一群无良的政客,但是站在餐桌前的政客对着让他擦屁股的人,连具体什么事都不知道。
这种习惯是所有人习惯的结果,一环扣着一环,有人说即便说了真话也没用,所以所有环变成了黄金打造的九连环。
于是故事从开始你就能一眼看到结束,许多尚未发生的事情也变成命中注定。
第四坑,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乞丐他不会嫉妒亿万富翁但是他会嫉妒别的乞丐。
他们关注自身的环境周围可能达到的,眼睛也计较于可能达到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是能够达到的那部分。
尽管善没有界限,但是善的行为界限分明。
很多时候小老百姓的职责没做到位,却觉得自己能比高位者做的更好。
更多时候明明对什么都漠不不关心,却高举旗帜的表彰自我正义。
我听过最缺德的一句话是:这个社会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大多数人不关注就不存在了,只要它是好的,总会有人推动它。
你想要好的剧,好的政策,好的环境,却只希望别人付出自己坐享其成。
这与狐假虎威,为虎作伥,虚情假意者哪里不一样了?
衣服穿得不是一套骨子里却半斤八两。
有时候觉得大多数人是活该,可惜连累了正直的人。
若是想要杜绝事件本身,是否迎合着一句名言:君子居高位而多誉,居下而多谤。
若张泰俊将李成敏送上法务部长,我想这个总结起来就是:如果在现实的世界里不能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在梦里受到限制。
第五坑,未来。
有理想真的是了不起。
每个人都有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理想变成了目的。
目的性太强的人很容易变得不择手段。
张泰俊说你不就是想让他下跪道歉吗?
我做到了。
请原谅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笑喷了,因为那一瞬间,社会最近流行的腐味,让我莫名对一句很正经的话觉得很宠。
不过我也明白到这句话不是对白,而是说给很多接受能力在现实世界里也只不过如此的观众听的。
这就是韩剧的魅力所在,他的台词带有极高的指向性而且这种指向总是让人无比熟悉。
《家庭的戏剧性》第一章便是:我对事实的发生了解得如此透彻,却仍然不能跳出这个范围。
所以他们了解事物的运转却也仍在寻找解决途径的路上。
世界总是互相的借鉴,模仿,吸收,应用,废弃。
六非坑,理想国。
我们从自己的环境中以被对待的方式,学习对待世界的方法,其中有人会觉醒从看到火光的影像中走出来,看到太阳;也有人对是否觉醒毫无愿望,甘于现状,死磕世界的光明是火焰。
苏格拉底说最好的城邦管理者是哲学家,因为他除了向往善对物质一无所求。
主角便是一个披着政治家的皮囊,内心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苏格拉底。
有些人生来经受了各种苦难,注定成为不一般的人,但这并不代表苦难活该由这类人背负。
在正义面前没有站队这项说法,墙头草才站队。
审判席上的三百个自由公民的投票决定了苏格拉底的死亡,所以很多事就是你那一票怎么投出来的,在理想国与地狱之间你投了哪一票,才决定你身在何处。
安于现状没有错,这表示那被剥夺不属于你的也没有不公,即便有比你更不堪的人却安然无恙。
我不想说活该,也不觉得需要指责你什么,只是觉得你在抱怨地狱天天下雨时,需要提醒你,当初插在无辜者身上的匕首可还在流血。
有些人在黑暗里行走,不支持时也不该打击,就像这么多年看小崔孤军奋战,从抑郁症里走出来,也是唏嘘不已。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说:人类努力的把自己从野兽中提炼出来,却还在把自己同伴推到野兽中去。
七,这是一个关于people和public的补充。
人民和公民是两个单词,是否从一开始分别指的生而为人和天下为公。
有些人不从一开始只能做到照顾好自己,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心里放了太多人。
到第八集的时候,张泰俊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不仅预感到我最喜欢的李成敏要死了,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影——卢武铉。
他曾说他要让所有贪污腐败的人身败名裂,这个韩国真正基层上位的总统,想必是所有真正有节操的人,都会心生尊敬。
世上哪有那么多身披特异功能的拯救者,不过是他们不愿意伤害无辜者罢了。
我实在很生气,生气为什么编剧不按照那种恶心脑残的八点档肥皂剧来,为什么要把事实说的如此透彻,非要到把血肉剥开挖出那颗真心出来。
他被韩国媒体炒作过,被他所关怀的人民所抛弃过,到最后他以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还是会被炒作,被利用,被污蔑,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
很多人喜欢琅琊榜,可是我非常非常的反感。
或许就是,所谓经历过的一句轻描淡写,却让人再也直不起来的悲伤,应该是辅佐官这样吧。
终于明白从李成敏出现的那一刻,就非常非常的喜欢这个人,就像当年新闻出来后,非常非常喜欢那个人一样,他们从一开始或许就是编剧说的一个人。
我承认编剧你真的虐到我了,上一次我还在为小白兔的反击而笑出来猪叫,而这个反转真的是让我真的是万千感慨也只能说一句这才是真的狠。
几年前的那则新闻,若在当年只是同情和怜悯,那么今日一路走来的全部,人活生生的在你眼前活过一次,你理解了他的挣扎,忧伤,难过和痛苦后,还怎么能轻易的叙述一个人。
“所谓改变这个世界,不是因为有那么一个愿意站出来的人,而是你站在旁观者的席位上愿意参与进来,当你永远是旁观的那个人时,事情的结果不会把你当成不相干的人”。
这段话我写了却又删掉然后又补上来,因为它已经重复了第四坑的部分。
但是我想有些话需要说的更直白:我想一个集体,不会缺少那么一两个提出Idea的人,但是没有声援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好转,就像“十二怒汉”,从第一位老者站出来声援主角,所以事情才会改变。
所以不要去想你什么也改变不了,然后视为一切理所当然,乃至情有可原。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
” 是卢武铉说过的文在寅,可能就是那个想要改变世界的男人吧现在,也许已经跟大财阀同流合污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李胜利一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会成为文在寅向财阀开战的开端,结果,就这么算了。
看到疲惫的文在寅,仿佛看到那个努力了,付出所有的张泰俊,最后终于站在了权利的巅峰,却依旧发现自己对改变这个黑暗的世界无能为力。
韩国的司法界都烂到根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
公平正义的完全没有的,人们只能寄托于政治家的“良心”,可是,想当上政治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抛弃良心。
为什么没人指望法制呢?
想要做正义的事情,只能靠权谋,利益交换,媒体曝光。
没一个人指望法律,法律以及整个司法系统,都是政治家们排除异己的工具。
韩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也太悲哀了吧。
跟纸牌屋一样描写了政治,最大的区别就是,辅佐官里面的人物更理想化,更黑白分明。
所以,故事显得也更悲剧。
又一部韩剧完结了。
这年头能追的韩剧很多,能够追到最后一集的屈指可数。
李政宰主演的《辅佐官》不仅完结,口碑依然高达8.9分,一路坚挺。
《辅佐官:改变世界的人们》他,韩国中央警校第一名毕业,野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
他,有这个眼力价,有这个能力,还有这个魄力,就是缺一个机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追到最后一集,也就是第十集的时候,这个机会终于摆在了他的面前。
抓住了,一飞冲天,错过了,追悔莫及,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
前9集中,他一路奋战,辅佐宋议员,终于当上了大权在握的法务部长。
自己呢?
还是一介辅佐官而已,说白了,就是男秘书,能有什么前途。
从警局辞职的那一天,决定从政的那一天,回眸一看,十年时光已经过去。
十年啊,他当了十年的辅佐官,一路卧薪尝胆,为的不就是权力呢?
宋议员是他的主子,此刻,他的手上握有一个视频,足以让宋议员声名狼藉。
宋议员和财阀勾结,人尽皆知,苦于没有证据,看起来是高深莫测。
但他张泰俊是什么人?
辅佐了十年,隐忍了十年,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
宋议员,送他一句话:如果你想往上爬,记住一句话,舍掉身上的包袱。
最后一集,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亲自去找宋议员,当面把有视频原件的硬盘弄毁。
紧接着,就是一个字:跪。
狠狠地跪在地上。
老大满一杯酒,递给他,眼神之中藏着刀锋,不怒自威,喝还是不喝?
张泰俊从不喝酒,可是那一刻,他毫不犹豫,一口气喝光。
这叫什么?
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投名状,自此以后,他才算是宋议员的心腹。
他很清楚,只要是被是宋议员提名上去的话,十有八九,他就是下一届市长。
只要在市长任内政绩突出的话,那么提名国会议员,进入权力心脏,顺理成章。
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自信,只是缺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
寒门子弟即便拥有天才的政治嗅觉,但在和平年代,想要上位,必须有靠山。
谁是他的靠山?
那一晚他想的很清楚,是宋议员,再没有第二个人。
就职演说之前,他接到女朋友打来的电话,一直犹豫,就是不接。
这就是一个选择过程,感情和仕途,选一个吧?
必须选一个。
女朋友可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男人,会为了权力,几乎不择手段,放弃尊严。
一直以来以张泰俊为榜样的实习生,三观也在那一刻扫地。
真到了进入大厅的时候,你会看到光彩夺目,权力的舞台是那么的夺目耀眼。
那一刻,张泰俊的内心热血澎湃,一时之间,激扬文字,演说十分精彩。
几乎所有人都站起来给他以最为热烈的掌声,成了。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当上了实权在握的地方行政长官。
虽然离青瓦台的距离还很遥远,但是,第一步已经逃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然而,他果真背叛了自己的信念了吗?
当年的正义斗士,口口声声的理想主义者,改变世界的热血好男儿,死了吗?
他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被狼群吞噬,不如与狼共舞。
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一丁点儿的权力,嗓门再大,世界也听不到你的呐喊。
改变世界,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
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辅佐官》肯定还会有续集,战斗才刚刚开始。
只是,如果权力的代价是失去清纯的爱情,你若是张泰俊,会愿意吗?
可以说是至今为止看得最认真的一部剧,以前看剧都是一边玩手机一边看,这次都是挑安静的时候集中精神来看,还常常倒回去截图,做了好多记录,剧情节奏很快,稍不注意就跟不上了。
可能是马上要步入社会,成为公务员的缘故,以前不感兴趣的政治类电视剧突然变得有趣起来,对剧中人物的心情和选择也能感同身受。
辅佐官就是议员的高级秘书,为议员处理各种事务。
本剧的主人公是宋熙摄议员的辅佐官张泰俊,他想要戴上木槿花徽章,成为国会议员,以实现自己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世界的梦想。
本剧的前半段,他尽力推动宋熙摄成为长官,希望以此获得宋熙摄的选区,他恐吓威胁宋熙摄的对手和同盟,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后半段却成为宋熙摄过河拆桥的弃子,开始搜集证据准备反抗,然而反抗使得他和身边的人都身处险境,最终他摇身一变,投身黑暗,得以成为议员候选人。
放弃了自尊和良知之后,他即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特别喜欢申敏儿饰演的姜善英,简洁,干练,勇敢又善良,和张泰俊是地下恋人的关系,然而两人之间的爱情势均力敌,互相体贴关心,将工作和爱情分得很清。
在宋熙摄和赵甲永的夹缝中走钢丝时,她的勇气和坚毅令人敬佩,愿意为了保护别人的人生放弃自己拼尽全力得到的议员席位时,也让人泪目。
李诚民议员是另一个单纯的正派人物,只是没想到他会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选择自杀。
他的死将男主张泰俊逼上了绝路,最后选择了深渊。
这样的死总觉得不值且有些草率,在心理承受能力这方面,正直的人还真的不如坏人,他们只需要坚守信念而不必承担道德谴责,在心理上要好受的多,这也许就是李诚民不如男主坚强的地方吧。
男主辅佐的宋熙摄议员,权势的代表,即便粗俗不堪,即便坏事做尽,即便能力不强,但在和其他人的斗争中却能够屡屡获胜,最后如愿以偿成为了长官。
让人看到了权势和地位的悬殊带来的不公平,以至于男主宁愿被黑暗吞噬也要成为有力量的人。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或许正是因为这很难做到。
究竟是先追求权力再改变世界,还是努力改变世界以获取权力。
后者的路比前者要难走很多。
为了成为照亮黑暗的光,男主选择了走进黑暗,甚至不惜被黑暗吞噬。
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高分……真的很无聊,而且真的负能量……
我已经过了喜欢老男人闷骚的年龄了,大叔已经不感冒,李政宰总是无形中透露出一股勾引人的风情,演政治剧好像不适合,最近不想看那么严肃的剧,在我眼里,所有的政治人物都是在表演,其实韩国的民主选举也是被阉割过了的民主,所以就别自以为自己的体制有多优越而总是拍这种类似科普的片了,要拍就拍深刻点的吧,别挂羊头卖狗肉,讲政治却卖爱情。看到一帮只因为是李政宰和申敏儿主演就狂打五星的粉,神烦!
看完一集弃,男主角或许在电影界吃香,但是抱歉!电视别辣眼睛了,好老气
政治題材的劇就是嗨的人很嗨 不嗨的人根本不會看 看過幾部政治劇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說演的不好或劇本不好 而是韓國政治劇的同質化太嚴重了 男主集智慧膽識于一身 女主聰明幹練 性冷淡 然後女二溫柔賢惠長得好看 基本還會有個啥都不會的菜鳥 這樣的 嗯!
看剧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代入,在男主逐渐黑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越来越排斥的心理,超脱出来又会觉得现实往往就是这样的,政坛只有利益交换和不断地背叛,男主以一种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的决心逐渐抛弃了自尊和良心,不择手段追求结果正义,而不论过程的正义与牺牲,一将功成万骨枯,踩着战友们的未寒的尸骨往上爬向前走,试图用魔法打败魔法。作为一个观众来说,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抛去一些不合理的剧情,整部剧的主题鲜明,不论观众看得多憋屈,故事算是讲好了!
又是一味用音乐烘气氛,人物脸谱化的厉害,这点小把戏,怎么跟《纸牌屋》比啊。
除了李叔的演技 主题剧情仍然不痛不痒 尤其男二的角色设定是败笔
Netflix 出品. 渐入佳境. 揭开政坛权势争斗的黑暗冷酷的真实一面. 而在这之外 也有为理想而努力 即使摇摆 即使悲观也终究不放弃的人们 为国家而在黑暗中 并肩前行 战斗不止的故事.
冲着李政宰来的,海报和题材都告诉你这是一部严肃的片子。只不过1集半就实在看不下去了,没有任何的质感可言,纯纯肥皂洗澡剧,实在看不动。
我就是被政治剧门槛淘汰的人。。。不喜欢题材,但不否认精彩。。。只是,对我来说会觉得没有意义,也没有乐趣。。
男主和李诚民的CP感比和女主还强就很绝😂有点卢武铉和文在寅的意思了。给最后一集的拍摄手法加半颗星。
别烂尾,今年前三了无疑了。
剧都能拍成这样,可想而知它依托的社会是多么深不可测。泰俊对李诚民议员道歉,包括他提到得力量才能做些什么,可是多少人在将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卖良心,直到变得麻木,和它们融为一体,出淤泥而不染,似乎不存在
以为会看到一部好的剧作,可惜编剧导演在人物塑造上含糊不清,他们的结尾以为可以留给观众自己,可是什么都可能的事情什么都不是,丢下一根鸡肋,剧终。
看完4集弃了……改看60天了
烂尾了,第六集之后剧情拖沓,估计至少得有五季。
三星半?题材加分演员加分,但是剧情有些老套,不那么吸引人。
前几集还不错,最后几集实在乱七八糟,节奏混乱.
是不是有点夸张
这种题材的, 韩国拍不出高级感来, 有的是故弄玄虚和装腔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