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不是最重要的?
上级的命令应不应该无条件的坚决执行?
”作为典型社会栋梁的男主角给出的答案是——对,工作比一切都重要,服从命令是天职。
所以,面对清丸所代表的“极端的恶”,男主角可以说好听点是收起情感好恶,说难听就是泯灭天良人性的站在“恶”的一边,以“这是工作”为理由,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恶”。
工作比被劫持的女孩重要,比有可能再被伤害的无辜者重要,比自己的丧妻之痛重要,比同事的生命重要,比是非善恶的判断重要……总之,工作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东西。
跟工作比起来,个人意志是不值一提的东西。
在一个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弹丸之地生存发展,如今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人的民族性——对规则的绝对遵守,对命令的完全服从,强烈的等级和集体观念等等,可以说功不可没。
但是,凡事兴一利必生一弊,这种民族性在二战时也险些将日本引入万劫不复。
二战后期,德国有部分国防军军官拒绝执行希特勒的命令,甚至有“七月阴谋”这种经过独立思考以后做出的“反叛”行为。
而在日本,面对即将到来的战败,日本人计划并部分实施的是一系列“玉碎计划”。
我不想假装只做事实判断不做价值判断,不想一分为二辨证的看待这种国民性,我赞同汉娜阿伦特说的: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
平庸的恶是指极权主义下的个体放弃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变成了官僚行政体系驱动的一只顺从、麻木、不负责任的齿轮。
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推脱。
所以无论如何,我无法接受男主角的行为。
有人说男主角拼命维护的不是“恶”而是法律的尊严。
并不是。
男主角可从没一句台词提到过法律的尊严,他只是不断说这是工作。
何况法律也是人所写就的,如果是没人性的恶法呢?
是不是也要拼了命去维护它的尊严呢?
还有人说男主角是不愿为钱杀人。
好吧,就算怕落下“为钱杀人”的污名,开始完全可以不接受任务,后来也可以让第一个受害女孩的父亲下手或自己下手不接受那笔钱啊。
是榆木脑袋还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失业?
结尾,男主角轻松愉快的继续生活,也许偶尔会想到那些枉死的冤魂,但只要转念一想,这毕竟是工作嘛,有什么办法呢,也就又可以安心睡去了。
看完之后才想起,是仁医的那个男主,还有剪了短发几乎认不出的松岛菜菜子,还有不知为何经常都看他电影的藤原龙也....剧情很简单,幼童强奸犯被富可敌国的死者家属赏金10亿追杀,走投无路向警方自首,警方派出5人小组护送他到法院受审,途中N多人要杀强奸犯,而护送小组内部貌似也有内奸,护送小组保护的是警察的尊严,还是更接近那10亿的赏金?
当全世界都与你为敌,那什么才是正义?
保护十恶不赦的罪犯?
还是为10亿出卖一下法律和尊严?
日本片很擅长把荒谬的剧情拍得理所当然,两三个镜头便把你带入戏了,只是这次剧情太好猜,而且为了保护坏人而死了那么多好人,实在是...
整部电影看表象是讨论一个道德与法律之间的悖论问题,谁才是正义。
但真正让人刻骨铭心的是,国家可以动用这么多财力物力甚至宁愿牺牲一部分人都要保护的是什么?
正义吗?
法律的尊严吗?
都不是,唯一需要保护的是惩罚人的权利,这种权利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样掌握国家的组织才有权利。
这种权利类似于皇权,利用道德绑架,利用法律约束,利用宗教束缚,最终要得到的目的只有一个,掌握自己的权利,这种权利建立在大众可以普遍接受的法律法规下的稳定社会中。
杀人犯的生命并不重要,但他被谁杀这很重要,如果大众觉得他们可以脱离权力者设计好的所谓稳定社会法律框架。
那么稳定社会秩序就会被打破,当权者现在所依附的最低成本统治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整部电影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在讨论金钱,道德,人性,和虚无的法律和职业道德。
忽略了社会运作的本质,一个人,一个组织,想要在国家这个体谅上管理人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绝对武力为前提下的法律管控还有潜移默化的所谓道德认同,形成绝对武力的条件当然是当权者拥有和人民不对等的武器装备,禁枪,管控刀具,都可以用一句很漂亮的为了社会安定来粉饰,然后是法律,法是什么,是最低道德准则下的强制约束力,法无禁止皆可为,为什么不在法律上设定 较高的道德标准?
为什么道德本身不具有强制力?这就是统治学中很重要的一项:适量麻痹。
就是在你想反抗的时候,发现这样的社会你还能勉强活下去,在这样法律基础上你还能有其他选择,不去推翻这个当权者。
稻草之盾保护的当然不是稻草,是那些管理稻田的人。
稻草嘛总是要被收割的,但只有管理者有权利决定何时收割,用人还是用机械收割,寻求和平,安定的生活同时,我们放弃了人性最基本的欲望,那就是做个人。
生而为人,不可做人。
这是现代世界的悲剧,用金钱控制你的生活,忙于奔命,用法律控制你的底线,畏首畏尾。
用道德控制你最后的良知,为了父母,为了妻儿,很多事,你是不是想想就过去了??
让人性扭曲的,就是这份和平,这份我们需要付出所有来维持的所谓安稳的日子。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稻草们!
你们敢燃烧自己吗?????
个人观点:从利益角度,青丸是真该杀,在后段青丸杀掉白岩的时候是最合适,也是合法杀人。
感想: 1.私刑成功(论金钱的魔力),必然会队社会造成不小的冲击,富人和平民的家人被同一个变态杀星莫名杀死,但后果截然不同,平民只能靠法律,富人可以靠钱,如果青丸被杀死,私刑成功,是否会助长这种行为?
,甚至更多的民众以后是否会潜意识认为法律不能给犯罪者应有的惩罚,那么我就自己来,所以平民以命搏命,富人则可以买凶杀人。
往大了说私刑成功很可能破坏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也会对富人的心态造成未知的变化(钞票的力量又增强了?
)。
往小了说是大众默认私刑是直接有效一种解决方法,凡是不满意法律判决的将有更大的可能性私下报复。
2. 法律审判(前提是判决结果让民众满意),社会国家会更受民众信任,有利于社会稳定,老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复仇的越多,也代表犯罪的越多。
槽点:1.火车站破产老板挟持女孩的那段剧情是拍的真降智,众人都在逃跑,唯独母亲拉着女孩蹲到"持刀凶手旁边",看到这段是真无语。
2.还有SP组三人 + 青丸徒步拦车那段强行降智 + 巧合,悬赏信息上了报纸、电视、各地电台(出租车那段有表明电台里在重复播放悬赏青丸的信息),但偏偏主角一行还要让车主坐在副驾驶(信不信我随时摇你方向盘?
车毁人亡?
),哪怕是稍微小心一点也不至于这样安排。
3.还有一些细节回忆不清晰了,就不吐槽了,总的来说故事剧情整体不算很流畅,在槽点处过于刻意加剧情,实在找不到好片了还是能看。
先抛开影片一大堆的逻辑硬伤不说。
影片说了一个已经确定杀人的人被人悬赏截杀。
然后护卫的警察决定让国家给他死刑还是让民众把他杀死。
一个具有“正义感”的警察护卫杀人犯到了终点。
当然,在护卫的过程中,一个个警察因杀人犯而死去。
在牺牲了无数人后,法庭“庄严”地判定,这个本该死在途中的人死刑。
当法官绷在一张马脸下这个结论的时候,可想知道,这个结论蕴含了几条生命的死亡,几多家庭的破碎?
蠢即是恶,保护罪犯到最后一刻的执拗警察,间接害死了好多人。
等同于他杀了那些人。
这世上最大的恶就是伪善,和罪犯永远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一样,那个警察也永远意识不到自己恶,做圣母很容易,只要自欺欺人就足够了,但是假慈悲是会害死人的。
规则本身是为了服务于人而存在的,而不是人为了服务于规则而存在。
没有人性的规则,就跟没有变通能力的警察还有没有反悔过的罪犯一样可恶。
这三种,都是大恶。
在观念不断变化,朝令夕改的世界。
善良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随波逐流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善良。
很多所谓的善良都像表面包装一样不堪一击。
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个社会的当下有约定俗成的规则,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准则。
但是这些准则都是工具,当工具凌驾于人心人性之上时,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善良。
一切就都成了恶的障眼法。
没有人愿意成为工具的奴仆,除非是为了掩饰什么。
梗概:藤原龙也奸杀了大富豪的七岁孙女。
大富豪悬赏10亿日元要他的命。
大泽隆夫和松岛菜菜子是SP,奉命将藤原龙也押送到东京受审。
二人一路与全日本一亿多人为敌,最终完成任务。
大概核是在程序正义上。
故事设计很极端。
藤原龙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没有丝毫辩解余地,最终被判死刑,遗言是早知如此该多杀几个人才好。
就是说:哪怕是这种人渣,也得按程序审判哪怕为了护送他死上好多人也不能直接就地枪毙么?
答案那么简单:当然不是。
人渣就该早死。
早死早好。
去他娘的程序正义。
然而我知道当代社会的这些“程序”固然有其缺陷,却不能否定它的作用更多地在于保护弱者。
如果藤原龙也是冤枉的呢?
毕竟他那么帅。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其实还是金钱的力量。
10亿日元——再加上那些背地里的小动作和千金买马骨的投入,大富豪实际付出的价钱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可以被抽象为符号了。
你会为了10亿日元去杀一个真正的人渣么?
你会为了10亿日元去杀一个酒后驾车撞死人的家伙么?
你会为了10亿日元去杀一个正打算去杀人的人么?
你会为了10亿日元去杀人么?
啊我扪心自问沉默良久。
结论是:不要考验人性。
菜菜子还是那么漂亮。
喜欢三池崇史的观众笼统来分有三种人:追求刺激的人、寻求快感的人和娱乐至上的人。
在三池崇史的电影作品中,很难找到一部或清新、或优雅、或写实的影片,大部分作品充满血色和残暴。
有些观众把三池崇史比作日本的昆汀·塔伦蒂洛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四溅的血浆、暴走的行径、疯狂的杀戮呈现在画面中的却有种难以言表的美。
能令影迷疯狂,必定有着难以替代的魅力。
比起昆汀,三池崇史更多了一份叛逆和愤世。
他的血腥之美是黑暗的、阴冷的、深沉的,也是严肃的。
早期为影迷追捧的影片《杀手阿一》、《切肤之爱》、《热血高校》……中无不透着浓浓的怨念,似幻非真的剧情和画面更增添了作品黑暗、阴冷的气质。
但是,极有新意的杀戮方式又给影片增添了相当高分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无怪乎得到那么多观众的支持。
但是《一命》之后,三池崇史似有改邪归正、书写正义的苗头。
风格上比过去趋于写实、情节的连续性更强,故事更显得比以往更饱满,但是节奏跟着下降了,全无过去叛逆青年的疯狂。
2013年新作《稻草之盾》更是如此,其深沉内敛的气质更胜,以至于见惯他厮杀风格的观众一下还适应不了比血腥更残暴的是现实这件事。
《稻草之盾》是部有关法律公正和人性自私面的作品,其中反复强调最多的就是残酷的杀人犯在被国家机构审判之前是否值得保护这个问题,且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前提,土豪出巨额资金买杀人犯的人头。
如果在过去,这样的剧情设置,三池崇史的处理很有可能偏向《大逃杀》的风格,多走残杀路线。
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三池导演一反常态,更注重人物心理的捕捉和环境的表现,尽可能的降低了屠杀的过程。
其实,这样的改变是好事,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多面的三池崇史,也能领略更多类型的影片。
但是,作为一部主题沉重、思想深沉的影片,徘徊在主流边缘太久的三池崇史的把控能力还是有限。
护送过程中设定的几个高潮点表现得略显平淡,减少血浆量之后的节奏感也变得乏力,冲击力减少了很多。
文戏方面的处理没有太细腻,编剧安排的对白里信息量和深度都不太够,最后给出的答案也没有太强的说服力,使全部的气质支撑不足,仍觉浅薄了点。
其实,这些问题都应该在意料之中。
转变对于三池崇史来讲本来就是实践的起步,缺乏经验导致的始料未及,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观众以此来判断三池崇史的才华是否枯竭或是其他状况,未免会有失偏颇。
值得一看的是此片令观众不爽的能力——让人从在心中默念“一群装逼货,草泥马”,之后大叫“真他妈不值,草泥马!
”,再到砸桌子怒吼“快打死他啊!!
草泥马!!
”,最后无力地嘟囔“活该吧,草泥马……”至于秩序伦理什么的玩意,拜托,此片还没上升到那个高端好吗?
设置和剧情过于傻逼和混乱,无法自圆其说,冲突点极端不平衡,人物塑造生硬,想表现男主角的忠于职责却活生生演成了一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择手段的装逼犯,给人一种“喂,男主角,你才是反派吧”的感觉。
所以整片看似高端但实为荒唐,真是太浮夸……想看好看的,还得移步《战略特勤组》、《彷徨之刃》啊
日本民族的表现就是假大空。
一部电影表现的淋漓尽致。
名声大的一匹这部电影,被很多博主夸的吹上天的此片评分如此之低,是豆瓣用户观影水平太低了吗?
我看完只能评价这部电影剧情漏洞太多,缺乏基本逻辑,是一部比较差的片子,这部电影6.7分的评分不但不低,而且还给高了,最多5.5分才差不多。
本来以为探讨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结果泥马我想多了,整部剧似乎想表达这点,但是我看完都没感受到这点,包括人物的台词,统统没有,整部片居然以最低级的方式就讲了个故事,甚至高潮阶段,给了主角点明主题的机会,他丫的居然都没说出来。。。
最后纯粹就是一泡污,最后只是让藤原龙也这个大戏霸美美表现一把,警察到头来连自己在干什么自己都扯不清楚,我是万万没想到在我国警察这么难考的国家对岸的小日子警察水平居然如此之低,真是给个阿猫阿狗就能当警察了,这啥子智商啊。。。
小日子的警务系统真的如此片所说,实在是太烂了。
1,开头第一波,卡车司机开着自爆车冲向车队,发生爆炸。
周围那么多车,那么大仗势,没有开道的????
就干等着堵车?
基本逻辑不通,你都那么大车队了,已经把路挡完了,那么这条路只能被是你征用了,那么必然有开道的,必须到前面疏散,然后车队才能按调配开动,这个问题表现出导演编剧的幼稚,所以后面狗屁不通的剧情就是自然的了。
2,本来以为是一个维护法律而不是处刑的,结果我多想了,直到最后也没这个觉悟。
白岩纯粹就是剧情杀,作为一个警察脑子简直秀逗,玩忽职守,剧情杀太明显,侮辱观众智商。
3,火车枪战。。。
日本火车没有安检吗???
枪怎么带进去的?
而且带枪上火车,火车站不汇报吗???
4,发布悬赏令后,没人抓老头子吗?
前排几个人吆喝这么好的片子,怎么评分这么低,豆瓣人素质低???
叫我看,恰恰不是群众素质低,欢迎水平低,反而是豆瓣最后的脸面了,豆瓣基本人均观影水平不但不低,反而是极高的。
这种片子给高分?
跪着吧,跪着不够你四脚着地,行伏拜礼吧。
法律要求的正义是既要结果正义也要程序正义的正义,是从一而终、绝无例外的正义,是永不被金钱、情感和舆论左右的正义。
主题大赞,没想到三池崇史也能拍价值观那么复杂的社会题材,我开始觉得他这些年应该想得很深。藤原龙也临终遗言真是让人惊艳,这片到最后都hold得不错,不如说是太好了!莫讲什么正邪善恶,B极片思路看主流就没错,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模版了。唯一的遗憾是,就不该让大泽隆夫活下来好么?
日版《十月围城》
这是那种典型的好故事拍的人看完之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片子,有深度,有冲突,但又好像什么都不好,没有让你感动或激增肾上腺素
從賭博黙示録開始,藤原竜也最近的幾部片子,風格相當統一啊。
虽然节奏很紧凑明快全片也无尿点 但是总觉得些空洞和干瘪 没看过原著所以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菜菜子就为的这个片子剪去了长发呀~
三池团队的老毛病了,前期高能,后段无能,自圆其说简直不可能。他的每部电影,你都能看得很爽,看完骂娘,说了不想看也会听着声音把头撇过去,你怎么能这么多年都这样!!!!!!!
这片咋混进戛纳主竞赛单元的?!
三池崇史毁三观!!既不恐怖也没推理啊摔 看的真捉鸡 饼哥怎么老演负能量满满的角色 演技还浮夸的要命 啧啧啧 结局略神了
被骗了,真的很烂,尤其节奏控制,太逊
本来当惊悚推理片拍就好了,非要往程序正义、废死、贫富矛盾这些三池老怪驾驭不了的大道理上套,主角伟光正,坏人彻底的恶,结果就拍成了狼牙山五壮士。
正义与法律,工作与道德的边界问题。
也只有日本人能够造就这么荒诞的一个故事~
某位演的还是那么用力啊 结局也没劲
两个小时死了那么多人,最后最该死的临死前还是说了那么混蛋的话,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不知道在搞啥
本片和此前的《脑男》、SP系列以及《白金数据》一起向全世界证明了日本完全可以驾驭完成度极高的商业大片。当我们还在为能够拍出《全民目击》这种蹩脚的山寨片沾沾自喜的时候,日韩早已用更标准的工业化制作方式把我们甩出了万丈之远。
这么好的片子分这么低豆瓣儿们在逗我么。。夜神月演变态演的越来越好了!所有人都是敌人,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杀怪啊。。这种暗搓搓又带感的电影最好看了嘿(*-`ω´- )
前半部分很好啊,后面突然不给力了⋯⋯
藤原龙也的确把一个人渣演活了,不过处心积虑选择的保护5人组竟然有这么两个死心眼,正常人早把这种人渣干掉了吧。PS:那是松岛菜菜子吗,完全是大妈造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