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喜欢的朋友那里知道了这部电影,马上就下载来看,刚刚看完。
你细品,这部电影,就是在讲斗鱼啊。
三七分,三分留给还残存在我脑海里的青春荷尔蒙。
看完在网上搜才知道,纹身是是斗鱼,斗鱼是两条鱼只能活一个,燕子是活下的那条鱼。
也有说鱼是于皓的于。
才知道导演在04年拍了同名电视剧,当年特别火爆,而那个时候的中学生很难有看电视的时间。
才知道斗鱼,是很多人的青春。
镜头很美很独特(好几处像演员自己拿着摄像机拍的摇晃镜头)。
超级喜欢电影里阳光出来的时候,街道、阳台、辣椒树、教室,还有飙车、晒衣服、看电影。
从单子在巷子里看到燕子的那一刻,我就喜欢单子胜过男主角,在单子眼里,感受到他愿意为燕子付出一切的意志。
不过电影里燕子似乎从来没有感受到这份感情。
感觉单子比较像自己,会毫不犹豫的杀了那个人,然后自首。
可是越是回忆越是觉得压抑。
有人说狗血,承认剧情单说起来的确是狗血的。
有人说不合理,承认电影观众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这样不合理的一连串事件。
我觉得既不狗血也很合理。
同是警察,辉叔没有权力,而上级又勾结黑社会,或者本身就是黑社会。
男女主不仅不是一个世界,生长环境不同,未来走向本来也要不同的。
燕子可以令人羡慕地去美国,在房间里漂漂亮亮弹钢琴(单立杰每次路过都会看好久的吧),而皓子他们能够好好活着就让辉叔安心了(辉叔似乎宁愿自己卖血也不愿他们与黑社会有任何关系)。
因为年轻。
魁哥说皓子像年轻时的自己。
辉叔说年轻人的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
年轻人没有进入过社会,不知道大家怎么生活的。
有的见血,有的不见血,却都会受伤。
越写越觉得电影很多地方没有讲到位,留了很多坑。
因为是喜欢的朋友提的电影,所以我要给五星。
导演真的很有才,故事也不赖,可能时间太少,想表达的太多,所以感觉有些零散。
年轻的爱是什么呢?
是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吗?
是发现更完整的自己吗?
是似梦中的房间里弹钢琴的女孩吗?
整个故事可以说单薄的像张卫生纸一样,整部电影下来,别的感情线故事线先不说,就女主和他父母的这条线怎么就说断就断呢??
断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
我明白编剧想要表现女主渴望挣脱约束她的家庭,想要拥有独立自主的人生,可难道这就成为了女主和父母之间天大的仇恨么??!
影片中裴语燕的父亲虽然看起来严肃刻板,从小对女主严加管教,可是他也会细心留意到女主吃饭的时候换下了校服,其实,尽管对子女有很强控制欲的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用错了方法而已。
那么我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女主逃家和父亲大吵一架后,父亲赌气说出“我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之后,电影就再也没有父女感情这条线的羁绊?
我原以为剧情的发展应该是父亲说出了那句气话后,反思这些年对女儿的苛刻教育,于是暗中保护女儿,不让涉世未深的女儿受欺负,可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甚至一个镜头一句交代都没有?
一个对女儿呕心沥血栽培了18年的父亲真的能坦荡荡的当做没生过这个孩子?
我寻思着电影也没问交代他们还有别的子女啊,裴语燕是他们唯一的牵挂啊!
就这么放任不管?
编剧你怕不是孤儿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斗鱼 (2018)6.62018 / 中国台湾 / 爱情 / 柯翰辰 胡远宁 / 王净 林柏叡
匆匆的改编并没有什么特别,男女演都只平平,毫无当年角色的那抹青春风采,街景的质感还算可以亮点都在lydia再次飘来的结尾,同步多年后的旧演员们,都倾情回归,阿奇找回单子,他正要与红豆结婚,重逢红豆和小燕子还是要数红豆的变化最小,小燕子只能说清纯不再,阿奇和单子都是一圈的沧桑,可惜她口中的那个皓子没有来这波曾经澎湃过一代人的青春哪,难得现在能看到他们,再聚首,仿佛依然如旧
感动于燕子的“我喜欢于皓,因为他让我更完整更真实”。
小混混追求乖乖女的剧情已经看过很多,也一直觉得这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所以好像挺不真实,但是当裴语燕说出喜欢于皓的原因时我心头一惊,突然觉得特别能理解和感动于这样的爱情。
喜欢一个人,不管ta是谁,不管彼此之间差距多大,不管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仅仅因为喜欢,因为这份喜欢让彼此变得更好,所以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真诚的爱也应该像这样,让两个人都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完整,彼此之间的爱,应该丰富两人的心灵。
单子迟迟没有说出口的爱,不能够说出口的爱,也实在让人动容。
燕子被羞辱和最后穿着白色背心的几个少年都倒在雨天的片段虐到不行,让观影者都切实感受到那种压抑无助和绝望。
整部电影洋溢着青春气息,有浓浓的台湾情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都让人不由得对宝岛台湾产生期待和向往,特别喜欢电影开头或者穿插在中间的那种台湾特有的生活气息和那份学生时代好朋友患难与共义气无双的青春记忆。
剧情还算流畅,只是限于篇幅除了男女主角,单子、红豆、阿奇的角色沦为了男女主的背景板,加上演技生疏:剧版的单子是内敛沉默的骑士,但并不是闷骚的胆子;红豆的角色扁平化,暗恋于浩的情愫一笔带过,义气女儿的篇幅仅有抽烟一个片段,显得角色更苍白。
另外,三个男角色长得那么像是怎么回事?
最后郭品超因为角色问题无法露脸,有点可惜。
题外话,电影里女主爸爸控制欲好强,逼女主去美国,演员居然是王志平,刚好王志平对王若琳控制欲超级强,从小让她去美国,出道前几张专辑都是他全权负责,导致后来王若琳开始叛逆,说其实自己不喜欢唱老歌,做一些他爸不认可的音乐,放飞自我
前半部分就是热血少年与乖乖女的校园爱情戏份,家庭环境悬殊的两个人,一个敢于做自己,一个想做自己。
大概每个看似乖巧的女孩内心都比任何人想做自己,当遇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激发自己内心时,她会比任何人都勇敢。
电影的前半部分,男主追求女主,以及两人在一起后单纯的恋爱还是挺美好的,还有几个人之间仗义的友谊,让人感受到了青春里最纯粹的感情和快乐。
最后女主为了摆脱家里,去找男主,当被劝回家的路上女主对男主干爹说的那句话应该最打动观众了:“我喜欢于皓不是因为他帅,不是因为他会逗我开心,是因为他让我变得更勇敢、更完整,不管未来怎么样,我都不会后悔,因为这是我的决定啊。
”正是这个决定,女主父亲和女儿断绝了关系,(觉得这个当爹的太狠心了)自此电影后半部分,掺杂的社会化的内容太多了,一下将电影拉入了黑暗化,社会远比想象中的复杂,连大人都无法保护自己想守护的人,结局更是不尽如意。
电影的节奏有点快,像是一个故事的简单概述,看别人影评说是有电视剧版,电影是为了纪念剧版拍的,最后还有电视剧的原班人马出现。
要在哪里才可以看正片,,,,,,,,,,,,,,,,,,,,, ,,,,,,, ,,,,,,,,,,,,,,,,,,,,,,,,,,,,,,,,,,,,,,,,,,,,,,,, , ,,,, , , ,, , ,, , 哥古古怪怪古古怪怪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于皓还是睡着了,一切终究平息了,庭院里的辣椒又长出来了。
我感叹的是阴差阳错的暗恋,是家庭压力的包袱,是每一代人都有的意气,是对爱人的无力感。
燕子长大了,最终,会不会还有人记得于皓,一个有着正义感还很礼貌的男孩。
他没有未来,生活压迫,官商勾结,残喘的人生路上于皓永远停留在那里,而其它人,能有未来可言。
是挺难受的
本以为是校园青春的电影,结果后半部分那么压抑和虐心。
电影把社会上黑暗的一面展现的非常真实,同时也揭露了扫黑除恶还存在一些残留的恶势力的现象。
女主主动要求去与男主一起去上班其实是非常无脑的行为,但,小女孩终究还是要学着自己长大。
比如我不会像女主那样无脑,主动要求去那里上班,即使男朋友会保护你,但他还是能力有限。
不禁让我想起了《少年的你》那段他们两个互相帮对方顶罪那段,都是拼命想保护对方,结果最后都是一种伤害。
首先说一点,因为我太爱斗鱼这部剧,所以这篇影评会很长。
2004年的斗鱼实际上我2010年上初中的时候才看,是买了街上的DVD看的,结果马上就深深的陷进去了,之后我虽然看了很多经典的影视剧都没有这个感觉,这可能也是一种情怀,一个一无所有的小混混和家境优越的乖乖女的爱情故事,这种故事其实并不新鲜,刘德华和吴倩莲演的天若有情也是这个套路,但一开始场景放在校园的斗鱼拍的更有青春气息,两个人的相遇,小燕子面对于皓从一开始的没有好感到渐渐的欣赏,最后喜欢上他,为了于皓和教官顶嘴,甚至最后放弃去欧洲留学,和父母决裂,都让想起现在很多青春片的桥段,不过斗鱼拍的让观众始终牵挂着几位主角的命运,越是天差地别的环境越是能够彼此吸引,小燕子和于皓两个人能够彼此相爱,就是因为对方有自己所没有而且渴望的东西,除了两个主角,默默爱着女主的单子,红豆和阿奇这对欢喜冤家,阴险狡诈的阿豹,老谋深算的雄哥,苦口婆心的辉叔,每个角色现在再想都是印象深刻,好的作品就是这样,历久弥新,2018年导演柯翰辰再度翻拍了这部斗鱼,这部电影把背景放到了八十年代,那是台湾黑帮最猖狂的时代,片中男女生整齐划一的发型和衣服有点让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小燕子家里压抑的气氛显的更夸张,也让她最后的选择更说的通,于皓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她所向往的,片中很多桥段都在向剧版致敬,于皓帮小燕子追公车,小燕子掂着脚亲于皓,两个人骑摩托参赛等很多,我们这些老粉丝看到都会会心一笑,很多人批评斗鱼教坏小孩子,可影片中吸引观众都是美好的东西,不顾一切的爱情和有难同当的友情,整个斗鱼系列也没有歌颂暴力和犯罪,反而一直在告诉我们混黑道没有好下场,于皓付出了生命,小燕子失去的更多 ,电影版的结尾拍的很惨酷,平行剪辑阿皓,阿奇,单子被人刺伤的画面,燕子骑摩托车带阿皓去医院的场景真的太催泪了,几个主演年纪虽小演技是真不错,尤其的女主的扮演者王净,当你以为以为要这样悲惨结束的时候,画面一转来到十四年后,当年红极一时的单曲lydia把人瞬间带回到当年的回忆中,随着张勋杰的阿奇,蓝正龙的单子,陆明君的红豆,安以轩的小燕子一个个出现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谢谢柯导导了这么一部充满情怀的作品献给当年追过这部剧的剧迷,又让我回忆起来了那些感人的爱情,友情,亲情。
世界上还有这么难看的电影
把电视剧压缩成电影本来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原著党也就不要苛求太多了。
打来打去的好傻逼。
抖音解说
为了片尾的Lydia才看~ 大故事没法放进2小时的电影这么小的容器里 很苍白
105分钟,正片开始
要是我年轻的时候 我会觉得这男生很cool 但是现在要我女儿找了这样的混子男朋友 我一定打断她的腿
倦怠青春,为了你俩所谓情爱害惨一群人。当今的“爱情至上主义”其本质就是“性缘至上主义”,它刻画了一个理想国,你在友谊、亲情里面找不到,摸到不到,甚至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可以在一段仅仅因荷尔蒙激发的关系中悉数获得。仿佛最能拯救个人,最能给人力量的只能是“性缘关系”。这种叙事习惯,塞满了各种奶头乐制品里,填满了女生之间的谈资。并潜移默化地让女性接受“性缘关系”的神秘性、神圣性和神话性。总结来说就是非常不值。很多女性姐妹,也有部分男性兄弟,因为爱,因为爱而不得而独自痛苦,而彷徨。非常不值。爱情是个什么罕见物,这个在地球自转公转间隙不停发生的小东西,在近几个世纪,彻底被高估。
不得不感叹2个小时竟然能发生这么多事情.. 太丰富残忍以至于不能接受.. 毛弟演死坏人来也恐怖了..
失去比得不到更可怕 它多了一个过程叫曾经
到电视剧版打止就很完美了
我为什么为了那个一个镜头看这么惨的电影。这个年代没有了,会组成这样家庭的,再也没有了。只有亏待的,然后结束的。
邊看邊懷疑人生 台灣那個年代背景下的小混混根本不是那樣的 劇情非常不明所以就算了 年輕演員逞兇鬥狠的演技也讓我尷尬到差點離開電影院 同時坐在隔壁的小學生時不時感嘆:好帥哦.....我:)全片唯一值得讚美的只有法蘭黛唱的片尾曲 希望台灣不要再拍這種爛片騙小孩了
选好的版本永远是当年记忆中的小燕子和单子
看过影版以后,才知道剧版的好。故事少了很多铺垫,没来由的爱情,女主缺了点高中生富家千金的气质,男主缺了点痞气。而且实在不能接受飙车不带头盔诶!
剧情严重窜改:阿豹强姦小燕子整个变low,原版(电视版)阿豹之所以能成为于皓的头号死敌,是在于他的狡诈慧黠,若他亲自辣手摧花的话(电影版),他就沦为低俗的臭俗辣而已。两颗星全数奉送给电视版原班人马(安以轩、蓝正龙、张勛杰、陆明君)客串大团圆结局。
男主演技很拉跨
我时常以为这一类型的台湾电影都是同一个导演拍的,镜头语言和节奏风格都好像,演员也都是那些熟面孔,完全没法入戏;虽然林柏叡很帅但演得真的太尬了,感觉只是在走个流程。。。我没看过剧版,不过怎么说呢,虽然现在社畜看这种故事是会觉得这都什么人生啊,但人都有年轻时候的幻想嘛,我虽然从高中就讨厌高中男生,但不妨碍我有喜欢帅校霸的情结。。。
7分。太残忍了真真太残忍了。还有就是王净真太有灵气了!
有点不想补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