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家的在春十三姨身上打了个冷颤。
之前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强盗,有那么点狡猾,有那么点懒惰,还有那么点不仗义,日子反正就这么过着。
一直到他抱着儿子瘫倒在洞外大声呼唤娘子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又”看到了帮主,然后突然问自己:为什么要说又呢?
这个“又”字,意味着他将自己从顺理成章的生活中脱离了出来。
从此,他不再是一个单调扁平的强盗,他成了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孩子的父亲——生活的质感与真实向他呼啸而来。
他很感激那个冷颤,所以他说:好过瘾。
阿泽在一个上海妹身上打了个冷颤。
之前他是一位成功的经纪人,旗下有位大牌的艺人陈奕迅,正要去拍著名导演彭浩翔新片里的一个章节。
阿泽对付工作游刃有余,叫鸡也叫得那么镇定潇洒:从未碰过面的明哥替他安排好一切,告诉他房间号码,他开车到酒店从停车场直接上去。
阿泽说:我就是中意这种简单。
“简单”不仅是指操作流程,也包含着阿泽对于自己和世界关系的定位。
许多事情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交易,无需牵扯其他诸如感情的东西。
然后,阿泽就在那个叫“菲菲”女孩身上打了个冷颤。
因为,交易完成之后,菲菲让阿泽帮他给电话充值。
试了三番四次,现实中总是会碰到的麻烦,不管你是性产业工人还是娱乐事业接班人,一下子让交易变得不再“简单”。
菲菲不再是一个会活动的容器,要充值的电话意味着她与其他人其他事的联系。
阿泽部分地进入了她的生活,虽然只是在门外的匆匆一瞥,却足以让他对过往丝般顺滑从容闪转腾挪不伤自己分毫的生活产生了一丝游离。
然后他学那个女孩去吃一碗牛腩面,纪念他的这个冷颤,哀悼他目前看似光鲜实则冰冷的生活。
虽然,随后他还是要一头扎入其中。
彭浩翔说话总是那么言不由衷,他先是说《出埃及记》跟圣经一点关系都没有,然后在《破事儿》的开头打上这么一段字幕:尘世有几许事可堪动地惊天,还不是去似微尘,所有种种,回头再看,就那么回事。
确实就那么回事,但这些事儿并不破。
在我看来,《破事儿》说了这么些内容:首先,每个人有看上去极其自然的生活;随后,一些有心人发现了这种“自然”背后的不自然;再者,讲述的是力求解决这种不自然的努力。
如果重新安排七个破事儿的顺序,《增值》应该是第一个,他代表着所有剧中人的冷颤。
头皮一麻,浑身一抖之后,倾诉是一个办法。
但是不管向别人讲述自己和老婆的性爱问题,还是向美女讲解自己摆弄小鸡鸡时表现出的公德心,换来的不过是听者毫无意义的回应;欺骗是另一个办法,但结局不外乎外在要面对体积迅速增长状如徳雅星的压力,内在要应付不时出现的那个鬼。
那么就应该听天由命,等时间决定一切,回头看我们或者幸福或者伤心的脸。
最后一个选择,像那位Junior一样老练,随时切换自己的生活,只尊重自己的意愿。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这样一个机缘,打个冷颤,将自己从机械快速因而容不得琢磨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短暂地神游天外,漂在半空中看看尘世间自己的肉身。
就算你不能跟老婆生一个唐僧出来,如果能问出“为什么要说又”这样的问题,也算是物有所值。
当然,做一个尊尼亚一样的成功男人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比如,需要一定的易容术,粘粘假胡子戴上墨镜之类的。
我想,陈冠希在那么多小姐的身上打了个冷颤之后,一定会很同意我的看法。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17050965.html
遇见破事儿的时候,我们面对着这一堆烂摊子,就会很愁苦。
愁苦的姜太公钓鱼玩儿,愁苦的周文王摆八卦玩儿,愁苦的陈冠希自拍玩儿,如果愁苦的我们,周围没有河呀池塘啊之类能钓鱼的地方家里也没有回形针啊大头针之类的东西,没有很深的玩乌龟壳的造诣,也不会把自己私生活公诸于众的话,我们大概就只能看电影玩儿了。
至于看什么样的电影这件事情,就其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一是你肯定找不到100%就是自己要看的电影,二是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看的究竟是什么。
媒体的引导作用也就在这里,当然,这个假设对以电影为业,对所有电影抱有强迫性观看症状的评论界人士完全不适用。
昨天看了彭浩翔的《破事儿》,开头字幕写:“尘世有几许事可动地惊天,还不是去似微尘。
所有种种,回头再看,就那么回事。
”靠,我还以为接下来响起的背景音乐应该是87年某部经典电视剧插曲《好了歌》咧,谁知道接下来的镜头那么生猛,呃,不管怎么说,配合吃东西和消化的某地界儿就很有点不适的感觉。
故事一是不和谐的夫妻X生活。
男受访者还是个为其他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教授,在跟妻子行 房时为了延时哼唱IQ博士(IQ博士就是阿拉蕾,地球人都知道)的主题曲,女的好不容易快要高潮了听到耳边响起的卡哇伊音乐之后%¥!
……%×故事二表现形式是港片里面很常见的帅哥美女以泡吧作为夜生活并且展开对话的场景,聊天话题概括起来说的话也是蛮正经:男青年在美女面前夸夸其谈自己有公德心的优点,只要他不举那个让人囧到家的example进行说明那就万事大吉。
话说回来,这个片子是早在艳照门之前就已经上映了的,至少表现形式上比艳照门事件要隐晦得多。
我上面所说的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感觉不适,大部分原因都在这里。
至于具体是什么,看过也就知道了。
故事三,呃,沿用已经过气但是曾经很流行的一个句式来进行说明吧:一次口 交引起的血案。
光血案还不算完,后面还有港片式的灵异事件发生哦,恐怖片爱好者如我,当最喜欢这个片段。
对香港恐怖片不熟的同学们请看咒怨1,2,卡到阴以及驱魔人等等,这个就不多说啦。
故事四用怀旧镜头处理了一个星球的命名权,星球命名权诶同志们!
你们真的都应该亲眼看看,去见证一下这个历史时刻的诞生。
故事五里面有阿娇,有传说中她的绯闻男友麦浚龙。
当然咯,那时候艳照门事件尚未发生。
两人还可以在故事里面扮演一对小情侣和气生财,然后故事也比较简单,明线是两个少女对于人生,主要是对感情里面发生的同样事情的抉择(怎么说得好像失足似的),暗线是陈百强从当红到突然逝世(这里面难免会被喜欢拔高的人说出一点儿象征意义)。
至于更深的意味,自己体会去吧。
故事六是杜汶泽嫖妓的温馨过程。
本来按照前面的模式推断的话,我还以为电话充值成功之后会有灵异事件发生呢,结果没有。
第一觉得自己被导演玩弄了=_=!!
(不过想起来被玩弄的不止是我一个,还有用来回题的现在好肥的陈奕迅,心理也就平衡了。
)然后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人意料:一波三折之后回归平淡,也是会让人想不到的哦~故事七,呼呼,终于写到最后一个了!
可是,我忘了到底是什么了……(扑通!
)……啊,对了,想起来了,有冯小刚出场的部分怎么能忘记呢?
1.国语和粤语的对话很搞笑。
有点儿怀疑没有翻译他俩究竟是怎样听懂的;2.余文乐的扮相很像张震岳,一开始没认出来;3.还是余文乐,怎么都觉得跟《江湖》里面的青年刘德华有一拼,只不过是个无厘头版;4.还是余文乐,还是跟《江湖》一样执着于女人身上,接到女友(应该是吧,总不会是老 母……)电话竟然连完成任务都忘了就走掉了;5.如果那个杀人俱乐部的赠品,免费被杀的家伙是由彭浩翔自己出演的话,大概就更传神了吧。
就是这些破事儿,可愁死我了。
《破事儿》香港电影圈不乏彭浩翔、韦家辉抑或刘镇伟这样有想法但也必须遵循商业规则拍片的导演,虽不像侯孝贤、蔡明亮那样放得开手脚,但似乎在观众中的人缘更好——幽默、反讽或者出乎意料总是更易懂。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这个小故事中充满了对现代社会的讽刺。
本身就是心理学专业的教授,有了心理问题便携妻一起去找自己的学生(当然,也是个心理医生)去做“治疗”,但教授本人却也在极力否定自己有问题,而只是和学生分享“状况”而已。
而当要谈起细节的时候,教授本人又回归了自己的角色——不愿意自己参与其中,而更愿意把这个“状况”当作是一个别人的案例来分析。
然而,他对他妻子的分析,却不是从心理层面,而是从她的生理表现:“通常呢,她们的腰部扭动,那就是一个信号”。
这位心理学的教授在此时其实对自己的判断具有混淆的逻辑,即如果是案例分析,他能够相当可观的做出引导——正如他学生所做的那样,而一旦他自己参与其中,便又放弃了自己的角色。
就像他和他学生的对话:“——为什么要用枕头垫高她呢?
——一向都是这样的啊,她说这样不会疼”而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得到完整的反馈,可是遗憾的是他妻子只能让他想到那个国家地理上的青蛙图片。
他的妻子——一个长时间受压抑的女人,一个自05年圣诞节以来就没有得到过高潮的女人。
她也不习惯被设定在“画面”中,希望医师在幻想中把她的角色也替换掉。
由于之前被告知过他喜欢被脚缠的感觉,她便服从——即使这让她想到小时爸爸做的烤猪。
但突然某一刻,她觉得这样不行,因为越服从,他便越快射——所以很久没有高潮了。
她甚至开始祈祷“今天有高潮……”教授也了解这个状况,于是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希望能够拖延时间。
但选择了错误的办法——让她看见了他在看电视,失败。
后来他又想到默默的哼卡通片的主题曲应该会有用。
又选择了错误的主题歌“射呀射,射它吧”,失败,again。
于是他马上在心里面转哼另外一首,但却莫名其妙的被他老婆听见——“IQ博士”主题曲,失败,three strikes。
她心中积累的感情一下子被摧毁,只能放弃。
他也觉察到,疲倦让他无法射出,便只好假装抽搐,结束这煎熬的运动。
我们有多少次拒绝承担责任而进行角色替换?
多少次无理由的服从?
多少次充满希冀的祈祷?
多少次为了拖延时间而选择错误的办法?
多少次在心里默唱而不小心哼出来?
多少次被摧毁般的放弃?
多少次不再激情的疲倦?
多少次无法射出而假装抽搐?
说白了,不过是完完整整的一次自嘲而已。
無所事事的節日來了無所事事的情侶原也沒話要說點一份香橙疏乎厘入口都化清風在污濁暖化的城市裡彭浩翔的《破事兒》,腳本是彭氏二十出頭「悠閒好年華」的短篇小說,氣味果然清新。
青春電影不斷脫衣,不脫也只穿T恤校服等等,「破事兒」說髒說性說殺人輕輕巧巧,雖也是靠卡士吃飯,到底放下一身沉甸甸的聖誕老人裝扮,在聖誕檔期的大片裡自個兒哼歌。
離場時有人笑罵是爛電影,我倒覺得是不錯甜品。
可憐是也許大部分人習慣了格套性敘事,連小品也不懂欣賞,我卻重溫了小時看趙良駿《新同居時代》的愉悅。
電影由幾個短篇組成,大群英皇青春明星助陣,大概猜知畫面好看,MTV風格剪接挑起大樑,一種不算期望的預期——實在不能是看演技的。
具內涵性的演員較多發揮,但陳奕迅還是差一點。
出乎意料的是鄧麗欣表現突出,不是說那場生硬的哭戲,而是欲語還休裡竟真的有背面敷粉的滄桑委屈,甚有說服力,對白也唸出八十年代口吻(相較起來阿嬌再卡通化也還是演唱會的偶像)。
「不可抗力」一段,加入心理醫生林海峰的旁白和幻想的青年男女,反而真實動人,電影的設置更勝小說一籌:夫妻二人只能在外人的旁白和青春的幻想中直面「性」這真實的關係,疏離感更有說服力。
「Junior」又狠狠調侃年輕人,《AV》以來有何推進?
網上有影評說看不懂「德雅星」一段,lomo框和過度的沙龍畫面 ,唉我覺得那已經是很明顯的反諷了,真是大家太習慣廣告的人工美化嗎?
最是我心頭好的杜汶澤一段竟顯凝滯,肉帛相見不是坦白亦無助婉約,彷彿對於彭浩翔來說,節奏快還是比慢容易得多,寫壞男人遠勝於寫良心。
唉唉我還是想看見彭浩翔更懂得表達良心。
我是阿慧最好的朋友,而她只是我众多朋友里十分普通的一个;我是她的人生分析员,很高兴她交了男朋友,我就可以腾出时间和他在一起;她怀孕了,需要钱打胎,而我和他正为去日本旅游攒钱,于是,我建议她们结婚,大胆的把孩子生下来,并告诉她,将来一切都会好的...阿慧看着我,就信了!
后来,我也怀孕了,他却离开了我。
阿慧的生活竟如我所愿的变化着,很多年后的同学会上,已成阔太太的阿慧感谢我为她做的一切,而我知道,一切都是我用心留给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上演着阿慧和我的故事,那些千千万万的我,竭力扮演着好朋友的角色,轻易许诺给阿慧们,放心、没关系、不会有事、一切都会好的...,可是,在我那些真正的朋友眼里,我又何尝不是她们的大头阿慧呢?!
只是,阿慧是那个幸运的我,而我则是另一个倒霉的阿慧罢了...
我看陈奕迅的那个段子的时候一直笑,从头笑到尾。
然后我就感叹冯小刚可真掰,港片里还那德行。
阿娇真的很漂亮,和麦浚龙其实挺配。
拍这片儿的时候,陈冠希貌似是出事儿的时候,然后挺不地道的把众女星的生活彻底打乱。
比较惨的是阿娇,时至今日都不忘被人调戏。
有一件事我当时没明白,今天还是没明白。
阿娇错哪了?
你说她装吧,那也是人家的事儿,问题是,男性市场不就喜欢这种装的吗。
所以,你们一边消费着人家,一边还道貌岸然的骂着人家。
够13,挺掰。
最后一句话:挺喜欢片名,破事儿。
就像我老感叹生活中有特别多的破事儿,骂着骂着我也就忘了其实我也挺享受这些破事儿。
彭浩翔说“破事儿”是北京话,用来代表那些乱七八糟、乃至让人沮丧的琐碎事情。
不过我在北京这些年,从未听过人们说这三个字。
不过这也无碍表达,事实上《破事儿》整部片子都是浓郁的香港味儿,以杂志、旅行社、流行歌曲等营造出的氛围充满各种港式文化符号;只有最后一个故事里的冯小刚,冷不丁带出些北京人的气息来,调侃又一本正经的语调让人想起遥远的《甲方乙方》。
《破事儿》改编自导演胖彭的同名小说集,选了七个故事,除了两个故事中的主角是朋友之外,其他的相互间都没什么联系。
比较少见这样的叙事结构,好在导演把握得比较好,从头到尾都带着对人生的淡淡惆怅与嘲讽,情绪连上了,内容是不是紧密相连也就无所谓了。
就像影片开头那段话,把七个故事的共同特征一次摆清:我们活在都市里,一切来得快,去得易。
悲欢离合,总是百味分陈,花开花落,缘起缘灭。
尘世有几许何堪动地震天,一切还不过去似微尘,生死爱欲,恩怨情仇,回头再看,都不过是一堆破事儿。
诚然。
人生也许正如这电影一样,不是什么一以贯之的宏大篇章,只是几个零碎而杂陈百味的瞬间拼图罢了。
《不可抗力》里,夫妻俩明明目标一致,却阴差阳错会错对方的意思,越是迎合,越是背离。
到头来二人都只能用虚假应对,暗暗抱怨对方不知己心。
往往是这样吧,我以为我表现得够明显够坦白了,你却丝毫看不出我的一举一动中有什么含义,于是曲解,错过,直至懒得再费力解释,便这么一拍两散各走各路了。
《公德心》里,陈冠希展示pub沟女技巧,称自己有大大的公德心,因为每次小便时,都忍不住冲掉便池里别人留下的渍迹。
这个故事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意思,直到有此跟男性朋友讨论这片子,对方说导演真是抓到实处,因为他也有这样的习惯,而且几乎男生都喜欢如此。
好吧,我只能说,诚实沟不到女。
《德雅星》说的是,一个男仔为了送女友礼物,编了谎话骗来一颗星球的命名权。
结果这个星球的人因为这个缘故,生下来就带有宗教性质的原罪感。
故事情节没什么意思,这个命题倒是新颖有趣,连整个生活空间都是因为欺骗而来,没有原罪感也难。
那我们的星球是否也背负同样的心理?
导致这种心理的又是什么?
如果《公德心》是做给男孩子看的,那《大头阿慧》就是专攻女生内心最柔软的部位的,我认识的几乎所有这个片子的女观众,都无一例外为之打动。
两个要好的女孩子阿慧与阿琪,阿慧依赖性很强,每天吃什么饭也要好友决定。
阿琪早已有了男友,为了摆脱阿慧无时无刻的纠缠,便建议她接受了修车行打工仔的追求。
后来,阿慧怀孕向好友借钱,但阿琪希望攒钱跟男友出去玩,便建议她生下孩子。
想不到一切到此有了逆转。
阿慧退学结婚相夫教子,丈夫慢慢发家越过越幸福,阿琪则在与男友出玩的那次意外怀孕,又被对方抛弃,成了辛苦的未婚妈妈。
在十几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二人相见,百感交集。
阿慧热泪盈眶感谢着好友当年的建议,阿琪却只能强忍着伤口继续那一份傲气。
怎么说呢,也许人生正是如此,你无意间带来别人的美满,却想尽办法也成就不了自己的幸福。
比你傻比你单纯的朋友似乎总有好运,而自以为看得透彻的你却难得眷顾。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便时光逆转,一切也未能有他选,也许这就是命定,由你哭泣的泪水浇灌出别人的欢心灿烂。
相比之下,《增值》里埋藏着更沧桑更深沉的情愫。
杜汶泽去宾馆找小姐,做事前后二人都相敬如宾,杜还帮不懂粤语的小姐冲了电话卡。
带着些许的体贴与温存,二人客客气气分手,杜去楼下小吃店里吃了一碗小姐说很喜欢的面。
找小姐这类事情的美好,永远存在于前往的路上和之后的回忆,带着点起码的尊敬和温暖,感动他人,也感动一下自己,就算圆满了。
《做节》是七个段落里面的异数,先看着像情色片,后来变成喜剧片,最后原来是个鬼片。
故事里陈奕迅找出古今中外各种节日,以庆贺为由哄女友为他口交,最后女友竟因太过频繁被噎住身亡。
鬼节那天,陈如期梦遗。
想到题外话,初恋总是最痴情的,即使分开,也永远记得对你的承诺。
《尊尼亚》则是对胖彭处女作《买凶拍人》的延伸,雇杀手次数多的人,可以有机会享受一次超值赠送,由junior杀手为他免费杀一个人。
于是余文乐走上岗位,一边跟目标对象一起吸水烟,一边说自己是professional,不管跟目标多happy也要按规定杀掉他。
枪口已经瞄准,枪膛已经上好,他却在下班铃声响起时收枪回家。
明天再杀,好吧?
原来杀手也是按时上下班的,过期恕不奉陪。
一串串的故事像一篇篇短小隽永的小品文,也许没有读长篇巨著那么过瘾,但是每每在心底惹起一个波澜来,回忆起以为已经忘却的一个个小细节和小情绪,也算是一种享受。
不过难怪这个片子在大陆的版本被剪成五个淡如白水的故事,听听监制杜汶泽的话就知道了:“有国内资金就会有很多限制,学生谈恋爱不行、有鬼不行、有妓女不行、有婚外情不行、谈性的不行,而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些,所以不能拍的全都拍了……”顺带要提一笔花絮,在港版DVD中的特别收录里,杜汶泽和胖彭为了表示对陈冠希出演的感谢,特地送上大礼——一个巨大的装满各式避孕套的玻璃灌。
杜汶泽嘱咐陈要在09年保质期之前用完,陈笑着说,几个月就够了。
片子赶上这个时候出来,又有阿娇加盟演出,想不联系艳照事件都难啊。
这真是个值得一看的短片。
几个有开头没结尾的小故事前后不衔接的组合在一起,但是让人感觉悲欢离合,各种滋味尽在其中。
陈冠希在夜店泡妞儿开口就说自己是个:有公德心的人。
他的理由让人啼笑皆非。
陈奕迅的女朋友因为连续性多次口交而噎死。
演艺公司头头儿阿强懵懵懂懂的爱上客人很多的上海车。
冯小刚把自己的娱乐精神带到杀手公司。
余文乐一改无间本色,像个标准的office员工一样做杀手。
阿娇—我只能说电影真的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这部电影很好看,不是因为有上面这些好玩儿的人,是因为很多信手拈来,随口而说,但又很奇特的台词,还有那些不经意酝酿期中的小情节。
时不时捧腹大笑,一转眼又禁不住泪流。
如果我用小便将前一个人留在马桶上的粪便冲干净,我是不是很有公德心?
如果你在家里,不被允许做爱,在楼道里抽烟,又有保安过来禁止,你是不是会觉得生活很渺茫?
如果口交就是做爱,是不是吃冰激凌,就是和冰激凌做爱?
如果杀手公司给你一张年卡,说因为你两年内杀满12个人,所以得到一次免费杀人的机会,条件是要用junior杀手执行任务,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老板叫你去杀人,叫你喊他的名字,等他回头,对这胸部两枪,头顶一枪。
不管是好朋友、亲兄弟,老妈老妈都不能饶恕,因为你是个职业杀手。
但你会不会因为到时间下班,连一秒钟都不能耽误放下任务就走了?
如果你因为自私了一次反而成全了别人,自己落入无间的倒霉之中,多年后,你怎么承受这段被别人感动到泪流满面的感谢?
你知不知道黑社会也有爱国的?
日本之旅原来也并非樱花般那么浪漫。
原来好些事,当时看起来很难很难,过去之后,也不过牵牵嘴角。
在破事儿的5个小故事里(当然还有2个,被剪掉了)还是最喜欢“大头阿慧”(当然,不是因为阿娇和麦##)片子里,最开始阿琪并不觉得大头阿慧怎样,有时还会觉得她很烦后来,2人走上不同的道路,疏远了。
也验证了,幸福这东西,是很奇妙的,并不是赋予自身更好的一方。
人往往在事后会追悔,如果那时不这样,如果那时不那样,该有多好啊,事事难料就在于此。
最后,阿慧,在同学会上,真情的感谢当年好友时,2人再次重新唱起那首歌时,很深的感觉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某些属于女生的微妙关系读书时候,年轻时候可以很要好。
慢慢,长大了,有了各自的生活,再慢慢的,就淡漠了,不再往来,像在这个地球上,从来都没有认识过一样可是,那种很微妙的关系,还是存在着的,即使,已经疏远了,即使很多年都不相往来。
在心底的深处,仍然有这么个存在。
相信,在阿琪的心中,对于阿慧,是有着那么点的嫉妒和不甘的,想当年,她可是什么事都要问自己的“大头阿慧”啊,可,现在却比自己都幸福。
可,当阿慧,在台上,真心感谢,和邀请她再一次,同唱那首歌时,是不是有那么点感动呢,应该是有的吧,在心底里的某一处。
那年夏天,沉闷得校园午后,有某人生活才变得值得回忆。
我越来越觉得吧,这个让我一度十分崇拜的彭导有点少儿不宜了。
本来呢,我觉得一些东西,比如av里那些,都是情节发展需要,可是后来发现,彭导有这方面爱好啊。。。
每部片子都有差不多的东西在里面。。。
我倒不是说人家爱好怎样怎样,只是。。
嗯。。
说不上来什么滋味儿,感觉彭导突破不大。
这部《破事儿》呢,的确讲了好多“破事儿”,还是满丰富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让他扯到了。
每个故事都有自己深刻和独特的地方,也有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小故事。
嗯,还是不错的。
虽然国语版被“和谐”了两个,我也觉得无伤大雅。
我一个一个说吧。
我看的国语版的第一个故事就是陈冠希的功德心,创意在于他把大实话讲出来,但是女孩子觉得恶心不乐意听,也是一种变态的功德心,这是重新被诠释的一种功德心,说他小便的时候会帮忙清理残留在马桶上的粪便,的确恶心,但是他用他的方式硬是靠上了功德心。
比如清洁员明明可以用洁净的水去清理那些东西,虽然也蛮恶心,我们只能说,他帮清洁员避免了一些恶心。。。
然后印象深刻的是大头阿慧,篇幅好长的阿娇,是说了一个呆头呆脑的阿慧,因为婚前孕而退学,当年假惺惺的朋友却因为同样的情况遭到男友抛弃,而阴错阳差的阿慧却得到幸福。
然后再说说增值,一语双关,一方面那男的帮妓女充了话费,另一方面那一瞬间的温情给这段龌龊的交往填上了美丽的色彩。
做节,满有创意的,不过总觉得好像之前看过类似的笑话,其实能把笑话搬到这里来本身也是个创意了。
最后那个鬼节真的把我吓到了。
尊尼达是买凶拍人的续集,就是它之前的一个支路的发展,本来是没什么创意的,但是他最后弄了个,收工了就不杀了,实在是黑色幽默的极点,人的这种冷漠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最后说说今天看得粤语版的两个被和谐掉的故事。
不可抗力,是我觉得最没滋味儿的一个,也还好吧,算是开胃酒。
最亮点的是他俩都拒绝让那心理医生幻想是自己,要求找别人代替,呵呵,有趣,他们会计较这些的确有趣。
那个德雅星,我觉得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所在,一个星球,因为是由谎言而起的命名导致整个星球的人都有宗教一样的原罪感,真是极具讽刺,我们没办法不想到我们这个地球。
其实我觉得,整个电影都是在说谎言的。
功德心是用谎言修饰自己的行为获得良心的安慰,大头阿慧是说谎言本身是有种佛教般的因果报应也说明每个人的谎言都是说给自己听的,增值是说有时候谎言是美却软弱的只是现实的保护层,做节是说谎言的可怕在于你的对象不知道它是谎言并且执着的相信它,尊尼达大概是说不是发自内心的谎言往往不攻自破?
呵呵,这个比较抽象,然后是不可抗力,嗯,我觉得是谎言说多了就成了真的了,因为他夫妻俩都是太刻意的去制造谎言了,太刻意了反而成真了;德雅星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了,这是一个由谎言而起的星球,让我不由想到很多原始神话,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说了各种地球存在论,什么神造啦,等等吧,总之这个地球究竟是怎么来的曾经是各大宗教的存在之源,所以我们也是有原罪感的人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谎言中,自己的,别人的,从来不撒谎的人绝对是神经病,问题只在于怎样去看待这个谎言,嗯。
怎样去看待这个谎言,还有怎样去运用谎言,我一直相信,如果所有的谎言都是善意的,那所有由谎言可能产生的恶劣效果都不复存在。
是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谎,但需要人心纯良。
玩,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尽彭浩翔,就是一个点子故事者,玩趣味的人,这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趣味水平参差不齐,不喜欢
话太多啦
第一个故事真的很符合我对直男导演刻板印象:描述一个欲求不满的男性让女友帮他解决生理问题直到被精液噎死,导演毫不掩饰自己的变态性幻想,也像我们证明一件事——现代之所以性犯罪性别大多多为男性,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们性欲旺盛导致自己要通过在性上虐待异性而达到满足(gao chao)第二个故事:阿娇唱歌原来这么好听第三个故事:再次回到男人自以为是要拯救妓女的自恋心理真糟糕,原来直男的大脑这么无聊……
真不错啊
一堆
破电影儿,不懂欣赏~
额,确实还不错,噎死了那个冷了些,整体感觉不大好形容...
人与人之间常常很难沟通。我们说真话时别人却不喜欢听。所以选择说假话来达到目的。我们成了一个谎言的星球。可是谎言并不会带给自己幸福。因为它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彭浩翔开始变得越来越正经了,但起码在这部片里还有明显的造作卖弄。
拍得很恶趣味,追求形式所以无聊。就阿娇那段还不错
一头一尾还不错。被那个一碗牛腩面的故事打动到爆,太TMD俗世中的苍凉了。。。
狗血。
彭胖纠集一帮明星向自己的电影致敬。天知道在我看到小刚炮在推销杀手计划的时候简直觉得他和林雪附体了!
生命中不能没有高档冷笑话
又是河南!?我操!
彭式黄段子再度来袭
神马破事儿啊...
那个口交雷死我了!
头皮一麻,浑身一抖,冷颤一打。
似乎每个故事都在暗示什么,仔细想想,有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