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完第二部才来补的第一部。
主要吸引的点在于很想比较一下这两部的反派区别。
如果说第二部的姜海相是个人的邪魅癫狂的话,那这一部的张谦就是以狠劲来征服一切的真正意义上的“匪帮”。
考虑到年限以及真实故事改编,并没有觉得剧情上有多离谱。
看到很多人吐槽的比如警察不带枪(难道马东锡不就是个派出所吗),靠张谦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杀死老大控制整个帮派(都是小混混谁见过这狠劲啊??
)。
跟第二部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血腥暴力,也算精彩好看。
让观众对这种骨子里的狠和恶感到恐惧,就算是成功了。
本想着大捞一笔就跑路,可还是抵不过马东锡这个一拳超人。
这种暴力犯罪片,既然要拍,就拍的爽。
无论是孙锡久还是尹启相,这反派都演的太可以了,完全颠覆其他演绎过的人物,可见这两位牛逼的可塑性。
电影讲述了三个中国朝鲜族混混偷渡到韩国后如何在某地区横行霸道索要钱财的故事。
情节简单,三个坏人征服了一群坏人为非作歹,然后作为警察的主角最后正义凛然地解决他们。
有人觉得这个情节简单,某些地方还不符合逻辑;有人觉得动作打斗戏突出。
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却是,这电影通过演员的演技呈现出来的盘根挫折的社会生态系统。
电影里没有人介绍这块地区是怎样的地区,却通过各种各样的势力斗争和拍摄细节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真实多层次的社会系统,这根本也是一场人性角力的呈现。
先说主角警察,他的出场是拿着个电话,一边聊天,一边进入事件现场。
事件中,两个人拿着小刀扬言要斗个你私我活。
主角一进来,首先掰其中一个人手腕解决了一个,然后再让另外一个过来自动投降。
全程他就拿着个电话闲聊着,然后完事后还给钱卖小刀的摊主让他不要在这里摆摊。
你见过类似的情景在天朝的警察某个真实情景场景或者电影里直接出现过吗?
这个出场直接告诉观众,主角实际上是这个地区秩序维系者,但这个维系者并非传统的总是正义凛然的维系者,而是一个所谓强力维系者。
这个地区的治安和秩序也是建立在他的强力基础之上的。
果然,电影下面好几个画面就突出了这个地区背景—只有武力才能维持秩序。
春植帮,地区黑帮之一,主角到KTV的时候,手下是直接喊大“大哥”。
夷帅帮和毒蛇帮,为了抢地盘毒蛇帮的某个手下被捅了,毒蛇帮想要复仇,然后主角直接找上门KO掉了毒蛇帮领头,让毒蛇帮领头跟夷帅帮领头坐下来,让夷帅帮的领头跟毒蛇帮的领头说对不起,毒蛇帮的领头说好的接受道歉,最后让他们坐在一起拍了和好照片.....两个领头的之所以照做,是因为首先他们都打不过主角,而且他们的手下也完全零机会打败主角。
他们很清晰认识到这个实力的悬殊。
另外,主角是正当的警察身份,他们做的生意不正当,更加没办法上台面角力。
因此,哪怕多么不情愿,他们也接受了主角的调停。
类似的画面和情节有很多。
电影想要告诉观众,这个地区的最实际的控制者是主角,而主角没办法控制整片地区的秩序,也是以他特有的黑白两道的手段去解决所有的治安案件,维持这个地区的最安全最安稳的局面。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地区是个繁华的地区,捞金发财的机会多,外来人口多,人员复杂,也依靠不同的势力来维持总体的平衡。
有了一个平衡的局面,不平衡被打破了,那就是故事要来了。
三个混混,据说是黑龙江省朝鲜族的,在中国犯下罪行后偷渡到韩国,来到这片地区。
这三个混混很是有趣,也导致了某些观众没办法用逻辑来理解这群高调的混混。
这三个混混首先放高利贷,借别人三千网,让别人还两忆。
别人还不到,就砍手脚,引来受害者背后的帮派毒蛇帮。
他们结果直接捅死了毒蛇帮领头和手下,还碎尸散落街道。
这就是著名的“哈尔滨张谦蛋”。
(哈哈哈哈名字厉害了)他们三个混混以张谦为首,首先吞并毒蛇帮,再拿了夷帅帮的地盘,再去KTV砍下了他们不爽的一个经理的手.....总结来说,他们在短时间内直接把整个地区的黑白两道都威胁了一遍,再若无其事地横行霸道。
有观众就认为他太不合逻辑了,在中国被通缉还到了韩国拽。
不过,张谦,这个人还真的不能用逻辑来想明白。
这也是整部电影里最出色的人设。
他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运筹帷幄,吞并毒蛇帮的这个一系列动作明显都是有预谋的,再到后来主角给他设一个套,他也很清晰地知道别人在给他设计了一个套。
面对天真相信了警察的套的兄弟,他冷笑,抽搐了下。
他让兄弟继续天真地执行那个计划,而他去另外一个地方去砍人赚钱。
他毫不疑问是一个智商在线的罪犯。
然而,另外一方面,让智商急速下降的是他的性格,直接来说,是他自卑到极端的性格。
他跟主角最大的不同,那边是使用武力的根本目的是不一样的。
主角希望通过简单的武力来维持局面,而张谦是通过武力来获得快感,获得认同,再顺便解决问题。
有什么问题出现,让他觉得自己被看低了,砍人,杀人来解决问题。
这个点我是在他KTV包厢时砍人才意识到的。
KTV经理过来阻止了张谦要强暴他们小姐的手下,当然,还骂了几句粗口,再打了其中一个手下。
那个手下拿起烟灰缸正要还手,张谦怒吼不要惹事。
他们三个正准备离开,经理对着张谦骂了粗口,当然是对着他们三个骂的,关键面对对象是张谦。
结果就不一样的,张谦马上动手解决了经理,还交由他手下随便处置那个经理。
他知道这一切发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后果影响,但是他就是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看低和蔑视。
这就是张谦的逻辑,谁都不能看低他。
这个极端自卑的性格也让他每次打架,都会告诉别人他是谁.....那句著名的“我是哈尔滨张谦蛋” 就是以各种方式呈现在电影里。
在张谦的逻辑里,只有他对人不好,别人不能对他不好。
按照这个逻辑,你就能懂为什么张谦完全不在乎是否惹事,他吞并毒蛇帮后还上了毒蛇帮二把手的女人,还把碎尸抛到街道(直接激怒警察),还直接到夷帅帮的地盘抢钱。
这一切,都是他觉得应该得到的,别人不听从他的吩咐或者不给他要的东西,很简单呀,杀。
平静时,张谦运筹帷幄;被人挑战时,他歇斯底里。
这也说明他到最后只是个混混,并非一个帮派头目或者什么黑帮大哥。
他能控制的,也只是跟他类似歇斯底里的两个手下,前提还在于两个手下都肯定不够他打。
他管理的模式基本就是暴力恐吓+允许别人歇斯底里地作恶,因此那两个手下对他还挺忠心不二的。
再来说下其中的一个有趣的配角—毒蛇帮二把手。
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张谦屠杀的毒蛇帮手下,因为张谦需要他来维系整个毒蛇帮运营(收钱,管理小弟)。
其中有一幕是他在张谦威迫下向地盘内的老板收保护费,而保护费比以前多出很多,老板没办法交,跟他埋怨。
他企图用声势来吓那个老板,其实也希望那个老板能按照要求来做,以免被张谦三个人用极刑对待。
结果他失败了,张谦其中一个手下用刀子刺穿老板手掌,并塞他吃打火机。
二把手在旁边不忍地看着。
后来,直到张谦强暴了他的妻子,他竟然对妻子拳打脚踢,谴责妻子的不忠。
基于第一次他的善良,我还以为他会安慰妻子,毕竟能看得出来他在乎妻子。
他的确在乎,却不是爱的那种,更多的是占有欲的在乎。
他眼睁睁地看到毒蛇帮被张谦占领了,妻子也被占领了。
张谦也许实现了他一直都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情,也无法反抗。
妻子的强暴也让他找到了发泄出口。
妻子是弱者,他可以在弱者前找回尊严。
这个二把手的角色,有些善心,油滑,也同时背负着些许张谦的影子。
这电影最精彩的,便是每个人物互相暗地里角力,这实际上也是人性的互相角力。
你会从不同的角色上看到他们负责多层次的人性表现,这也许便是那个生态系统在每个人身上的映射吧。
题材不新鲜,不过看得挺过瘾的,主要还是来自马叔的碾压,自带气场,基本上一出场就是压倒性胜利。
不算是非常突出的动作片,毕竟以马叔这身板,敏捷类动作都有点吃不消,马叔主要还是坦克型,防守厉害,攻击力爆发,很多时候都是一招制敌。
得益于影片节奏快,简单,加上黑色幽默,冲着马叔的人气,还是值得看看的。
本片的基调是警匪类型片,但马东锡的这两部警察对悍匪的影片,有他独特的风格,剧情设置并不复杂,干脆利落,善恶分明,立场坚定。
情节推动基本也是单线条主题,就是警察如何扑灭罪犯。
但这两部影片有他独特的视角,都是从基层小警队入手,一群普通的警察在勇猛顽强,善恶分明的警察小干部,也是大哥的带领下勇猛拼命,同时穿插了各种诙谐,往往是对罪犯的一种嘲弄,也是对自身小警察身份的一种自嘲。
影片的节奏感非常强,剧情推进快速不夹杂其他旁枝末结,紧紧围绕警察抓捕罪犯,令人沉浸其中。
正派角色和反派角色的塑造形象也极其鲜明,当然,最大的亮点还是马东锡扮演的主角,拳拳到肉,干脆利落,爱憎分明,嘲弄强者又体恤弱势,被誉为“韩国第一神男”,这两部影片基本上也奠定了马东锡“警匪宇宙”的拓展空间。
这两部影片曾经获得韩国票房前茅,马东锡本人也多次获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7/10 相较于剧作使用素材以及过往使用方式而言, 本片观赏性优秀可谓意外之喜。
适当加入的笑料使影片不过于沉重, 国语台词与口语亦可窥见练习的痕迹, 诸位演员精湛的演技更为影片增色几分。
可惜剧本完成度不佳。
省去背景描绘后角色的行动缺少足够的动机,如同速射炮般倾泻的大量脏话严重损伤听感, 复杂的人物关系更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得到有效的刻画。
此外作为核心的动作戏份虽然可观, 但繁多的角色亦使部分场面略显混乱。
此外部分桥段以角色的智商为代价推进故事, 实在可惜。
本片是一部韩国动作犯罪片,比较小众。
晚上私人电影院只来了四位观众(三男一女),令我惊喜的是当晚《犯罪都市1》和《犯罪都市2》两部电影连看!
相当刹火!
十分过瘾!
《犯罪都市1》是我到私人顶级电影院观看的第39部电影,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看的第532部电影。
影片121分钟,一刀未剪,全程无尿点!
我也从来没有在私人电影院拉过尿!
(这点挺牛,39次观影,平均每次呆3个多小时,也就是在私人电影院呆了130个小时近乎六天六夜都没有上过厕所!
真是强大的前列腺!
)福州酷热,晚上也一样,还好私人电影院的中央空调冷气够强劲!
舒适的大沙发和脚凳给人舒适的观影体验。
我非常喜欢韩国“一拳超人”马东锡,他在《釜山行》孔武有力、有情有义!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永恒族》里他成为十位永恒族之一,跨入国际巨星行列!
本片他演活了一位尽忠职守,除暴安良,有血有肉的重案组副组长!
他长袖善舞,善于平衡朝鲜族黑帮毒蛇帮和夷帅帮的矛盾;他力大无比,对付街头混混就像杀鸡用牛刀!
他有勇有谋,利用两个搞笑线人对哈尔滨暴徒引蛇出洞!
正派主人公已经如此出彩了,没相到反派男一号更是牛逼轰轰!
尹启相扮演的哈尔滨张谦暴力冷血,杀人不眨眼,令人不寒而栗!
他手下的光头猛将(陈善圭扮演)更是比“孙红雷”还“孙红雷”!
演技封神!
其他几个本地黑帮头子也都是老戏骨,演绎地非常到位!
所以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警匪群戏!
结尾的男卫生间终极对决精彩绝伦!
之后上映的《碟中谍6》的卫生间大战估计都是模仿本片的这个桥段!
影片也有一些硬伤,比如哈尔滨张谦一行才三个人就直接吞并了毒蛇帮,简直匪夷所思,而且张谦手法过于毒辣,已经达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
而且为突出动作片的精彩,导演把片中所有人的枪都给他没收了!
歹徒用斧头、匕首和折椅,警察只能用拳头👊 !
[捂脸]一本好莱坞关于编剧的书说到:“几乎所有的电影故事都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某人要做某事,成或没成。
”所以这部电影就是“2004年哈尔滨朝鲜族黑帮分子逃到韩国首尔,大杀四方,地头蛇难压过江龙!
重案组副组长马东锡为维护辖区安宁,誓要铲平黑帮!
他成功了吗?
为避免剧透,暂且不表。
”精彩台词:“相亲相的怎样?
”“不怎么样。
”“不是说相亲对象是模特?
”“手模。
”“难道警察就可以为所欲为?
”“对你这种杀人的家伙,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是哈尔滨张谦蛋!
”豆瓣评分7.7,我给7.5分。
2017韩国动作片《犯罪都市1》,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豆瓣评分7.7,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7.2。
非常精彩、超乎预期的一部警匪、融合了黑帮、犯罪、警匪、动作、惊悚、喜剧、暴力、血腥……等诸多元素于一身,不亏为韩国影史19禁电影票房第三位 。
节奏紧凑,引人入胜,血脉贲张,人物角色形象鲜活丰满,演员表演生动,动作戏干净利落、剪辑快速、刀削斧砍、血肉横飞、暴力血腥,是典型的韩国犯罪片画风。
韩国电影中较为少见的警察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犯罪片,故事直击2004韩国扫除黑帮行动。
通过本片和众多韩国黑帮片,可以看到韩国黑帮的猖獗和肆无忌惮,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中国。
马东锡担纲主角、饰演重案组副班长,第一次见他是在2016年的韩国著名丧尸动作片《釜山行》,如今的马东锡胖了好多,满满的肉感。
马东锡饰演的警察不落俗套,不脸谱化,有正义的一面,也有生活化的一面,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人物形象鲜活丰满,马东锡的表演朴实自然、深入人心,不刻意、不雕琢,为角色增色很多。
演员的选角都很棒,虽然脸谱化,但很贴近角色,尤其是黑帮演员形神兼备。
黑帮演员都是经常韩国电影中常见的反派角色,有几个还剃了光头,更加地有流氓地痞的狠样,用我小时候对黑社会的描述来说就是“刀枪炮子”。
大反派的饰演者尹启相的表演非常惊艳,令人不寒而栗。
本片有浓浓的中国元素,当然,中国元素在本片中阴暗不光彩,中国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到了韩国成为黑帮。
片中有多处画面中简体中文。
片中有多处出现汉语普通话,不过多数是韩国演员说出来的生硬汉语,韩国观众并不以为然,但中国观众听起来就会觉得非常可笑。
最绝的中国元素是大反派张谦是来自哈尔滨的黑帮,作为哈尔滨人,看到这一桥段搞不清是悲是喜,毕竟在外国电影中听到“哈尔滨”字样,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本片有一大硬伤,就是全程无枪,无论是黑帮还是重案组警察,竟然完全没有枪。
黑帮无枪倒还可以解释,但警局的重案组不配枪,抓捕犯人全靠穷追猛打、拳脚肉搏,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虽然导演是为了突出影片的暴力尺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真实感。
2017年,我是一刷。
2022年,为了给续集做铺垫,我二刷。
二刷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本打算看一部分就睡觉,次日继续看,结果全程观感亢奋,不忍离席,一直看完。
我曾在其他影评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好电影能让人从犯困看到不困,差电影可以让人从不困看到犯困。
本片虽然是二刷,虽然对剧情已经了如指掌,但仍然越看越精神,越看越不困,像兴奋剂注入了体内,有比喝咖啡还要强大的兴奋效果,这正是优秀电影的魅力所在。
2022年,续集上映,一跃成为韩国影史票房榜第3位(第一部是韩国影史19禁电影票房第三位),马东锡的这个另类刑警IP已经成为韩国本土第一大电影IP了。
「毕竟大家是同胞」from本来老六
《犯罪都市》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所有:打得过治各种不服。
韩国某地。
大家处于一种奇怪的相安无事:流氓定期定量收取保护费,警察定期定量治理各种流氓,没有反抗,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流氓。
食物链近乎岁月静好,大家安好。
忽然有人被剁了手。
旧上海也有斧头帮的说法,但是大部分时间斧子只是别在腰里吓吓妇孺和自己。
就如黑社会忽然遇见【毕竟大家是同胞】的同胞,武斗未果,竟然想到报警。
当黑社会还是误以为只要横眉瞪眼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遭到了毒打。
他们开始哀嚎:你们为什么像黑社会。
因为本地的帮派已经忘记帮派的样子了。
过江龙近乎势如破竹。
手挡砍手,脚挡剁脚。
如果不是遇见在审讯时会遮挡监视器的警察,简直所向披靡到电影结束。
当然这是娱乐片不是纪录片。
所以在毒药的附近出现了解药,在张谦附近出现了警察马大哥。
记得异形系列有个大哥这么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在这,但是只要我出现了就说明会有很多人死。
马大哥的话就是会有很多人挨揍。
从【坏家伙】到【釜山行】,马大哥出现的地方一定会血肉横飞,骨断筋折。
而且他绝不会毫发无损,每次都会被刮伤,被弄疼。
这时候他就会皱眉,越来越频繁的皱眉,直至狂化。
电影开头他几乎都没有用武之地,大有承平太久,肌肉生锈的懊恼。
三两蠡贼,塞牙缝都不够。
单手通讯,单手擒贼。
不会皱眉,但会有宝宝吃不饱,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宝宝不哭,宝宝不苦,宝宝遇见了张谦。
张谦三兄弟让我想到了《非常突然》里的猎户江山二兄弟。
香港悍匪折腾了一大半,他们不过作为牙缝里的香菜被提及:会射雕咩。
黑社会从骨子里瞧不起这群哈尔滨观光客,k房老板犹如《省港奇兵》里那个妓女瞧不起大圈仔那样咆哮:你们这些混蛋要死吗?
妓女不过是被枪顶着脑袋逼着口,老板直接变成了杨过;柏青哥老板觉得我忍辱负重还要怎么样。
怎么样?
直接在母亲的寿宴上变成了刺身。
黑社会疯了:你们这帮家伙为什么不像黑社会,我们黑社会一直不都是动口不动手的好市民。
老板娘仗着自己老公是黑道竟然对要来一瓶哈啤的张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
然后几个镜头以后,她开始上班了。
张谦带着一股莽撞的暴戾之气,当他咆哮着要九亿人民币现钞登机跑路的时候几乎弥漫着悲壮的感觉【我一度以为他会唱国际歌】。
他太能打了,上一个这么能打的还是一个人一把刀从中环杀到铜锣湾的张耀扬。
但是再能打他还是不会飞,他还是知道上飞机之前不能满脸是血。
于是被吐槽了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纸。
张谦做过无数坏事,然后因为浪费厕纸被堵在马桶上暴揍。
他一如既往的能打。
打碎了马桶,打碎了镜子,打碎了拖把。
但是他打不碎马大哥。
马大哥冲过了碎的马桶,碎的镜子,碎的拖把打碎了哈尔滨头号杀手张谦的手指,眼角。
然后冲着他最后的一句【操你妈】直接捶了脸。
用已故著名评弹艺术家吴君玉老爷爷的话讲:个记么。
小弟弟,侬晓得个是啥额份量。
市民,同僚,黑社会该集体磕一个:额呀大哥,必须的,太给力了大哥,这汉化版的黑社会太瓷实了,就得这么捶一个。
老鼻子了。
一部憋屈的电影就这么一口气打通了。
马大哥打拳理不偏,谁说刘谦蛋他没有个蛋。
照着【操你妈】就是一拳。
无论什么结果。
看到胖子马东锡厕所揍张谦,最后逼急了中文骂起来了“卧槽泥马)怎么多少感觉有点 韩国人痛扁中国人,有点过了 ,歧视华人的成分有点另外 电影中中国小老板都是被韩国警察保护着 还有两个假扮中国公安 放走打手的过程 蹩脚的中文听起来也够难听的多少看着不太舒服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不同于香港电影对江湖、义气的美化和浪漫而幼稚的意淫,注重剖析人性、影射历史的韩国犯罪片,口味比韩国泡菜辛辣百倍,但往往失之于用力过猛。
用特吕弗的话来说:蹩脚电影之所以充斥暴力、色情,是因为导演没有能力借助朴素而节制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情感。
推荐几部艺术、思想俱佳的韩国犯罪片:《下女》(1960)披着色字头上一把刀的惊悚和道德惩戒的外衣:
锋芒直指男权社会、人性黑暗,懦弱、勤劳、自私的主人夫妇代表沉默的大多数;伤残女孩瞧不起下女,影射手足相残的韩朝政治;姐弟的歧视象征等级分明的社会,病态的环境造就下女变态的人格。
诸多细节非常出色,因弟弟死于毒水,姐姐哀求爸爸不要喝水。
可怜的孩子,你以为有毒的只限于水吗?
《误发弹》(1961)直面韩战之后的街景:开场就是退伍兵喝霸王酒,后半部分完全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韩国版:
抢银行,一路遭遇自杀、游行、罢工,个人苦况与时代悲剧狭路相逢,非常震撼。
《绿鱼》(1997)大兵哥英雄救美被痛扁、违章车追着警车满街跑等反抒情、反英雄叙事,给欢快、浅薄的韩流注入了清新、锐猛的活力;顺便还给韩国宗教文化送上了一分小小的见面礼:教会神职人员勾引有夫之妇惨遭黑帮修理,吓得屁滚尿流、丑态百出。
2003年《杀人回忆》横空出世,时代背景结合得非常出色——酷爱作秀的警官,被妹子鄙视:
警力用于镇压学生致使案犯漏网、刑讯逼供、警员的飞腿,都是军政府时期的特色:
血案频发,反对刑讯逼供的警官愧疚难言、压力山大,也开始对嫌疑人大打出手:
被虐待的无辜,是对军政府的集体控诉,引发韩国观众的强烈共鸣:
萌萌的小女孩哪里知道人间有这么多罪恶、无奈: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双眼,于无声处听惊雷,看得人头皮发麻,浑身战栗:
影片用一个悬疑故事显示正义终将但不是每次都能战胜邪恶的哲学主题,朴实无华,逼格爆表,影史与之媲美的也就《M就是凶手》、《罗生门》、《复仇在我》等寥寥几部。
《追击者》(2008)对男主与前警察同事关系的处理,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显示出编导深厚的内力; 《黄海》(2010)继承了韩国电影人用电影反政府的光荣传统:朝鲜族、韩国两大黑帮相互残杀,前者狠字当头,坚持一条龙服务,把男主送上不归路,一直送到奈何桥;后者马屎皮面光、遇强则弱,生死关头坚决拉稀摆带。
杀手踩点时,蒙在鼓里的金教授竟施舍于他:
这一温情脉脉而又略显滑稽的细节,集中体现了导演对同胞慈悲、厌恶和讽刺等强烈而复杂的情绪。
朝鲜族大佬命令韩国大佬为自己裹伤,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征服,不要脸的怕不要命的,一叶知秋的影射功夫炉火纯青:
表现朝鲜族黑帮,《犯罪都市》(2017)不如《黄海》(2010)丰满、立体,但对警察的刻画让人眼前一亮,横扫韩国票房。
韩影市场竞争激烈,大多数犯罪片为了票房一味追求残酷,令人作呕;血腥之外,《犯罪都市》强调自然而又突然的现场感;对警察关系的处理真实可信,小警察负伤后说他害怕,铁汉柔情令人激赏:我也害怕……
真正的勇敢:恐惧,但依旧义无反顾。
. 欢迎关注西风影评:
另一个片名应该叫《我们都内讧》+《我们爱刺人》。
马东锡好可爱啊
失去了内在的逻辑,纯粹欣赏暴力,高明的色情电影也比这个处理的好.
大韩民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今儿抽空补了下第一部,感觉这种底层互害的片子看太多真的有些审美疲劳。
这难道不是派出所的故事?
什么黑帮,什么暴力犯罪,槽点太多都吐不过来,当作喜剧片来看还不错,有意思挺过瘾。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哈尔滨张谦蛋” 233333333 全片中文最流利的是男二对马大叔说的那句:操你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看可不看的爆米花,水平不咋样。
某种程度上是韩版“省港旗兵”,八十年代香港警匪都用枪对轰,到21世纪初的韩国黑帮都倒退为冷兵器的刀砍斧剁。暴力是足够暴力,大巴掌扇得也简单干脆。
马东锡担纲主演的一部犯罪片,大背景是2004年韩国清理在首尔混迹的中国东北尤其是哈尔滨为首的黑帮,片中汉语可真是蹩脚。男主属于片区副警长,遇上不讲理的也就以暴制暴,黑龙帮头头张谦先是放高利贷灭了毒蛇帮,跟斧头帮似的将对方分尸,然后暴力接手游戏厅的地盘并逐渐鱼肉普通民众。警局抓了他们兄弟,并设局调出老大。最后机场卫生间那段打斗还是可圈可点的。很期待后年出的续集,应该是要讲后台郭老板了。。。
这个坏人实在是太脸谱化了,而且还嚣张
韩国票房很好,今天看了觉得还不错。前面有点无聊,中间开始看明白后面就很有意思了。马可爱真的太壮了😂尹继尚的发型像大妈😂最后俩人对决那里他问马可爱就一个人?马可爱回答嗯,我是单身😂真是笑死了!结尾看到原来演的是04年的事,怪不得都用翻盖手机了。
故事精彩还有对话的加成,值得看一看。
大韩民国刑事警察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都不配枪的么?
老哥儿几个怎么吃小龙虾带壳啃啊!!!不扎吗!!!
韩国犯罪片总是有一种冰冷无情,打碎牙齿痛感的观感,姜允成的犯罪都市也有同样的凛冽感,一言不合就开干。
拳拳到肉的快感,给力
太男气了。
一群早年去韩国的朝鲜族在首尔当小混子,被3个刚来的朝鲜族小混子打得七零八散,同胞互相伤害,呵呵,3人各种无敌,然后各种扯淡,韩国凡是涉及黑帮的电影都过分的装b,韩国警方都是白痴吗?智商太低了,剧情也没什么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