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我刚开始接触说唱,那时候我听的是热狗、杀手和阴三儿他们的早期作品,我认为的说唱就是破口大骂和吼叫,说着别的流行歌没有的话题,感觉很刺激,他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消遣的东西,我每次都会在打穿越火线运输船的时候放。
十五岁,我开始慢慢的了解说唱,在无聊的时候我也拿起笔在纸上乱写一通,我知道了百度贴吧,在里面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于是我开始看帖发帖提问,认识了很多朋友和前辈,他们帮助我了解学习这个文化,在不断开阔视野的时候,我爱上了battle比赛的现场,开始幻想自己也有一天能在台上激情四射大喊举起你们的手用巧妙的梗和押韵把对手呛爆,让所有人跟着我的flow摇头,让台下性感潮流的美女为我尖叫,我买了人生中第一顶棒球帽,我把它当成一个title,我觉得当饶舌歌手是一件很酷的事。
十六岁,我慢慢的进步了,我终于写了自己认为拿得出手的作品,我给他取名叫长大,里面写满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和愠怒,记录了自己的如今的感悟和想法,我把他当做千金不换的宝贝,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我做起了虚幻缥缈的饶舌梦,但终归只是一个梦而已,这个年纪里我变得很敏感,我感受到了贫穷和富有之间阶级的差距,在跟别人的鞋子、球拍对比上,我知道了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我的父母已经把他们能给的最好的给了我,我开始关心周围的人,开始关心这社会上多少人跟我一样有着相同的想法,我开始思考,我也想试着用我的话去影响别人,我觉得饶舌歌手应该做的是传递精神。
十七岁,一年的时间真快啊,这段日子里我写了好多好多歌,在私下里练了无数遍,我的听众是一只小花猫,身边没有人知道我的创作,我把自己沉淀,我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也没人洞察到我内心复杂的想法和理念,我时常感觉到有些孤单,就像一个没人赏识的画家一般,知己总难求,我也想过把他们录出来,把他们上传到网站平台上,让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和我的故事,我好想好想,可现实是我买不起专业录音的设备,请不起专业的后期制作人,没有学习音乐制作技术的渠道,我对乐理一窍不通,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办法为了梦想孤注一掷,我不想伸手朝我辛苦工作回家的老爸要这么多的钱,我爱我的家人,我的爸妈已经够辛苦了,我不能那样自私,为了自己的一个执念让他们替我埋单。
我也不想随便用手机录一些半成品去糊弄听众,我宁愿他们被深埋在我心里,也不愿把他们做的敷衍,我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我尊重自己的梦,我仍然不自称是饶舌歌手,因为饶舌歌手不是在网络上下载一些伴奏,填几个歌词的业余选手,但是我打心底,已经爱上了她,就像情窦初开的少年遇见了初恋一般,她是那样美好,那样令人迷恋和不可自拔,我想做出点成绩回报她带给我的感动和力量,也想要在这条大路上留下一步自己的脚印。
后来,我对我的搭档明杰说,我们得走起来,我们需要做出一点成绩,他说好,今晚就开始通宵写吧。。。。。
但是过了很久很久,这些话我们似乎心知肚明似的不再提起,变成了口号和回忆,“走起来吧,走起来吧,瓷!
”,之后,他开始忙于生活的奔波,而我则被学业囚禁在小房间里,我们就像笼中的鸟儿,想飞,想飞,想飞,却怎么也飞不出这个笼子,我时常向他他抱怨,如果我们的家境能有那些富二代的一半,不用生下来就为生计而奔波,老子们不比他们做的更像样子?
我们是那样快乐!
许多年前在餐馆的门口freestyle,面对路人打量疯子的眼神的时候,我们一笑而过,好不洒脱!
他不用去考虑跟女朋友结婚的问题,不用考虑吃喝穿的问题,我也不用考虑他妈的那些令人作呕的教育体制的各种科目的问题,我们饶舌的时候就像两个孩子一样,我们都是我们这样年龄的早已成熟的人,这时候却又那么单纯纯真!
单——纯!
纯——真!
他对我说钱真的好难搞,我说我晓得,我说我羡慕那些发光发亮的人,他说我也晓得。
我们都晓得,都晓得这个梦想距离我们这样的人如此的遥远和不切实际,如此的荒诞离奇却又充满意义!
如果你有梦想,我希望你努力接近它触碰它,同时尊重它,别让你的人生留下太多遗憾,在你现在还年轻还没有被套上过多枷锁的时候去做,尽量去做!
别等你老了,很多的借口和麻烦就会变成顺理成章的东西扣在你头上,让你无法前进无法动弹,人什么时候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候,把握它!
哪怕最后粉身碎骨,哪怕狼狈不堪,但起码你做过,你来过,你看到过,那些别人不曾看到过的风景,最后也无悔一生这样走过。
看过几户所有的hiphop题材的电影,除了娱乐向、自传向的一些“hiphop”电影之外,这部是最好的一部。
个人认为比《八英里》好,特伦西·霍华德是最好的黑人演员。
电影音乐制作都是“荷枪实弹”以至于电影结束后不光输出了一部好影片,还输出了那么多首好音乐,影片中白人制作人搬出“MPC2000XL”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沸腾了。
剧情跌宕起伏,主角从“迷失”到“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
包括女主角从把“命运交给别人”到“自己掌握命运”。
看完电影记住一句话“talk to talk n walk to walk”。
此片获得了奥斯卡两项提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歌曲,最终也凭借出色的饶舌音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这是继艾米纳姆之后奥斯卡第二次将最佳歌曲奖颁给饶舌音乐,也充分说明奥斯卡对流行音乐元素的偏爱回到影片当中,一提起黑人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些低俗有些脏,这是很主观的一些印象,其实这里我所说的黑人电影是指那些引领主流文化的电影,而并非斯派克.李拍的那些电影,现阶段所谓黑人主流文化是指黑人街头文化,Hip-hop,饶舌音乐等,体现这一方面的电影也并不少,但大部分属于有好的题材不知道好好拍,比如新近的《热力四射》《理发店》《哈尼》等等...要不就是画面拍得很炫,眼花缭乱的街舞,毫无剧情可言,就是一个冗长的MV,要不就是干脆破罐破摔,自己拿自己开玩笑,充斥着低俗的段子;《川流熙攘》虽然还是以饶舌音乐作为基本出发点,但可以说完全摆脱了以上所说的那些通病影片的情节设置其实与《8 Miles》有些相近,讲的都是小人物的奋斗史,D.Jay是孟菲斯的一个普通皮条客,整天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偶然的机会遇见身为音响工程师的老友Key,二人回想起年轻时为饶舌音乐痴迷的日子,于是决定重拾梦想,又拉来了擅长打击乐器的教堂乐手希尔比,三人一同踏上了自由的说唱歌曲的创作之路...与《8 Miles》中压抑的气氛相比,《川流熙攘》明显要更加温暖更加积极向上,几个人共同奋斗的日子虽然条件很苦,但始终有不断的惊喜出现,在这期间,主人公还经历了爱情的洗礼,虽然最终被判入狱,但他的梦想还是实现了,可以说整部影片的基调还是蛮光明的。
《川流熙攘》中主人公的定位是中年人,而在涉及到中年人生活的电影时,导演往往都会拿中年危机说事儿,家庭事业的双重压力无疑是表现戏剧性的重要砝码,而他们往往忽略了,人到中年,并非生活就是一潭死水,既无法把握好现在,也无从谈及未来,其实在我们身边,像我们的父母这样的中年人心中也还会有着对过往年华追忆,对当初梦想的依恋,只是在外界的压力下只能屈服于生活罢了。
《川流熙攘》就将这么一位不屈服于生活的中年黑人男子刻画得惟妙惟肖,在他的心中有的是一个信念:“Every body gotta have a dream”,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无论你是意气风发的青年阶段,还是暮气沉沉的中年阶段,只要我们坚定这么一个信念,梦想其实并不遥远的。
电影的配乐沿袭了黑人电影中的Hip-hop风格,除去主题曲《It's Hard Out Here for a Pimp》之外,其它几首饶舌音乐的品质也似相当高,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就是最好的证明,背景音乐方面用的是布鲁斯,故事发生的城市孟菲斯就是布鲁斯的发源地,往往出现在故事冲突的时候,总的来说算是中规中矩。
本片主角特伦斯.霍华德的表演也很出色,好多场景都表现出了精湛的演技,刚开场的那一大段独白,坐在教堂里聆听时得潸然泪下,以及等待混音时的焦急状态,都把握得很精准,而且在《撞车》中的戏份虽然不多,但还是将一个黑人导演的苦衷与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
虽然霍华德离奥斯卡影帝尚有一段距离,但仅凭这两部电影就完全可以获得不错的口碑。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个梦想,但当我们现在还可以对自己的梦想高谈阔论又无度的挥霍着青春的时候,建议你去看看《川流熙攘》,也许会得到某些启示吧
男人四十,除了顾影自怜和患得患失,还有没有更为强悍的应对?
本片中的皮条客倒是给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答案。
教堂的圣歌唤起了Terrence Howard灵魂深处的本真,虽身处卑微和肮脏的社会底层,却决定拥抱奢侈的梦想,用热泪和创伤唱出最为震撼人心的嘻哈歌声。
在传统的励志元素之外,导演并不回避追求理想过程中不择手段的原罪。
因为毕竟音乐对于像皮条客般的小人物来说绝不仅仅是聊以自慰的心灵鸡汤,饶舌歌成为他脱胎换骨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与他相对照的是Ludacris扮演的成名歌手,一味的在梦想中自慰和腐烂, 最终被梦想所吞噬。
这会不会也就是Terrence Howard的明天?
并没有人知道。
相比于《Ray》,本片似乎和《8 Mile》更接近些,是后者的中年励志版,影像方面的水准则更胜一筹。
Terrence Howard在影片中展现了全面的表演才华,凭借近几年来他在一系列影片中的出色表现,有理由相信他会成为和Jamie Foxx同重量级的中生代黑人当家影星。
甚至无法回忆起是在哪个网站上down来了这部电影,因为名字就是“all”,引不起我的丝毫关注热情,它就这样在D盘里面静静等候我多日。
终于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它主动跳出来,一种惊艳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皮条客D.Jay也一样,他是个黑人,在美国属于跟咱们一样受到不同程度歧视的有色人种;工作为了房租和生计周旋,活得也不轻松。
D.Jay和三个女人相依为命,三个女人靠出卖自己廉价的肉体来供养这个临时的生计组合体,其中两名黑人女性(其中一个怀上他的孩子变成孕妇,无法继续接客)、一名白人女性。
一天夜里,D.Jay在停车场内遇到了一个小偷,小偷大力鼓吹自己手中偷来的破电子琴,D.Jay跟对方一阵讨价还价后,购置了这一家用电器。
在手指触摸到那个卡西欧的玩意儿时,他感觉有些异样,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受从脑后飞过。
上帝有时候也不会消极怠工,他一旦关注起一个人,说不定就会在短期内给他安排无数的生命契机。
D.Jay就是这样,他邂逅了在教堂担任音响师的高中同学凯。
这个黑胖子带着他和他手下的白人妓女,一起到教堂聆听了一次唱诗班的现场演唱,台上的女人浑厚沧桑的嗓子唱至高潮时,D.Jay坐在台下已是泪流满面。
他想,自己将来的人生只有靠音乐才能改变,否则将来会变成一个身上长满脓疮的老皮条客,一事无成,像条流浪狗一样的死去。
但是,一个生活窘迫受人白眼的皮条客,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多远呢?
带着他的家庭成员们,D.Jay敲开了凯的家门,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做黑人饶舌音乐。
胖子同学觉得D.Jay脑子有毛病,让他滚蛋,因为自己都是一名靠老婆供养的闲置人员,还提什么做音乐?
D.Jay在厨房拿出了自己那台超级不专业的破电子琴,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说唱,几分钟后凯被彻底折服——D.Jay说唱词里面写满了无奈和沧桑,那些最底层人们的生活,那些最能让同样的人群产生共鸣的节奏,让人无法拒绝执着的皮条客D.Jay。。。。。。。
白人混音师谢尔带着他的录音设备加入了这个团队,于是,一切按照上帝眷顾的宠儿一样开始继续:D.Jay的灵感像泉水一样飞泻、录音设备从简陋的几样散物变成了DIY的录音棚、歌曲不再散乱随意开始有了反复有了和声有了节奏变得紧凑变得丰满变得让人震撼。
打听到D.Jay的偶像黑人饶舌乐巨星凯尼·布莱克将会来不远的地方进行表演,D.Jay兴奋不已,准备将几个人心血打造的demo献给偶像,让他当一回伯乐。
经过黑人朋友的引见,心怀忐忑的D.Jay穿着自己生平最好的衣服,梳着自己认为最酷的发型坐在了凯尼·布莱克的对面,可对方对他不屑一顾,要知道无数个黑人少年都在做着自己的饶舌巨星梦,更何况是一个微不足道已近中年的皮条客?
“20美元一次的妓女我都能成功推销出去,我也能靠这种能力说服凯尼。
”D.Jay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把握住了机会,与凯尼相见恨晚彻夜长谈,对酒当歌好不快乐。
D.Jay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凯尼最初在地下演出中的demo,凯尼视D.Jay为知音,感动不已。
顺便,他也送上了自己凝聚着自己心血的demo——属于他的音乐。
两人都喝得大醉,酒吧人已稀疏。
凯尼去了洗手间解决腹部负担,而D.Jay坐在椅子上,开始憧憬自己未来的大好人生,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的音乐多么棒。
D.Jay在洗手间里碰到了醉倒在马桶边的凯尼,扶他起来后,他不经意地扫了一眼马桶,酒意被愤怒扫得一干二净——马桶里飘着自己的demo。
为了弄个明白,他抓起醉猫凯尼,自负的醉猫仍然对他能做出好音乐表示不屑。
这样的状态下,拳头最能解决问题,D.Jay用自己的拳头砸向对方的头,几乎要哭出来。
凯尼的酒精被拳头挤出了好多,开始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正在遭受一次袭击,他拔出了手枪。
正在打得起劲的D.Jay手脚自然麻利许多,他没费多大的力就夺过了手枪,继续发泄自己的郁闷。
凯尼的保镖进了洗手间,看到主子血琳琳地躺在拿着手枪的D.Jay身下,便很有职业道德地掏枪,D.Jay的子弹终止了他的行为。
上帝总喜欢在关键的时候跟那些充满梦想的人开一个小小的玩笑,一场人生的转折从对波峰的向往,变成了向波谷的跌落。
接下来的D.Jay没走向梦想中的饶舌舞台,倒是被蛮横的警察殴打后进了监狱。
临走时,他给自己手下的白人妓女说:这里现在是你作主了。
等我出来的那天,我要在自家的院子里听到广播里传出我的音乐。
通过伯乐走向舞台的美梦变成了恶梦,D.Jay却从另外一条道路走到了成功的大门口。
白人妓女用她天赋的沟通能力说服了几乎所有的电台DJ在节目里播放D.Jay的demo,很短一段时间里,在饶舌乐的排行榜上,D.Jay 的单曲超过了自己的偶像凯尼成为榜首热歌。
还在狱中的D.Jay成为了真正的明星,几个黑人狱警找到了,同样送给他一盘自己灌录的demo磁带,希望能让D.Jay当伯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D.Jay微笑着收下——“每个人都有一个梦”,他最了解个中真意。
看完影片,除了电影中的主题音乐萦绕耳际外,对于那份执着的触动,也是久久挥之不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在命运漩涡里面挣扎的小蚂蚁也不例外,他们会哭会笑会梦想会徘徊,也会倒下会重新站起来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
以前看过的类似影片有几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八英里》,讲述一个白人少年慢慢成为自己梦想的饶舌歌手的故事。
与《川流不息》相比,我更喜欢后者,可能是影片中触手可及的底层痛感、太过真实的磨难更能打动我吧。
It's hard out here for a pimp。
一个皮条客如何出人头地?
川流熙攘将无数从地下走到地上的皮条客的生涯作了一个浓缩总结,那就是:去做音乐。
影片名:Hustle and flow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指妓女,一个就是指努力。
DJ同样也是双重身份,在其老爸死后,无一技之长的DJ只好跟随其叔叔,当起皮条客这一很没有前途的职业。
但这是一个有追求的皮条客,一个在教堂听黑人灵歌会流泪的皮条客,影片开头就有一段DJ的独白,DJ一本正经的向自己手下的妓女滔滔不绝,说明人与狗是如何的不同,这段独白很开宗明义,清清楚楚地讲述了本片的主题是什么。
之后剧情的发展一如意料之中,DJ终于使得自己的歌曲得以在电台播出,尽管他还在服刑中。
标准的励志片模式,令人感觉和痞子阿姆的8 milles很相像,只不过8 milles是半自传式电影,川流熙攘是虚构的人物,但其实很多黑人音乐家都是走这一条路出来,例如大名鼎鼎的布鲁斯歌手B·B·KING,以及数不胜数的rap歌手,无不是来自街头地下。
因此也难怪rap歌曲中充斥的都是性、暴力、毒品以及愤怒。
这些rap歌手都是直接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用歌曲表达出来,毫不掩饰的表达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他们的心理感受,也因此这些歌曲引起了很多处于他们成名前状况的人的共鸣,rap的走红也就毫不奇怪了。
强烈节奏下隐藏着人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为追求梦想的不顾一切,尽管有些手段有点无耻,并非如表面风光一般。
这就是本片要表达的一切。
另外有点花絮,男主角特伦斯·霍华德其实一点都不喜欢rap音乐,在银幕下的他其实弹吉它还有几手,但出演本片他不得不努力学习演唱rap,成绩居然还不错。
年幼的时候,我们的言语是那么的阔气,梦想似乎都紧握在手中,只需自己喜欢便能过上喜欢的生活,自由随意。
但随着时光流逝,现实渐露锋芒,许多“一定要”变成了“看情况”;很多“没问题”变成了“算了吧”;直到有天拾起已经灰尘遍布的梦想,才发现它眼角还带着委屈的泪,还有点怅惘。
“出名要趁早。
”没能成形的broken dreams把都市的天空渲染的灰蒙蒙,于是我们这些闲杂人等只得机械的迈动着步伐穿梭在人群和地铁之中,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纵然就像片子中的D Jay开卡迪拉克,也不过是做些皮肉生意(但是基本没有什么特别香艳的场面,主要咱们跟人家的审美观还是有些区别的是吧)。
然而一件乐器,一个旧友,一个目标,使他走上了重拾梦想之路。
有几个帮手,再加点任性,最终到成功,“全胜,英雄皆有用武之地的概念”;模式依然如此。
经过川流熙攘的考验和川流熙攘的各色人等他蓦然回首,眼中的期待,川流般涌入熙熙攘攘的壮志未酬的人们心中。
像是一丝希望, 然后在羡恨之后,埋头继续自己的生活,日子照旧。
MTV搞的片头和派拉蒙的相比更富创意,两者联合拍片更可谓强强联合。
本片以一拉皮条的黑人D.JAY为主人公,简述他的生活及生活环境。
情节简单,题材一般。
剪辑手法上倒是有点意思,值得学习。
音乐上继续黑人饶舌的风骨,直白得让人心寒。
我觉得该片的中心思想即是D.JAY讲的最后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梦想。
看完了《川流熙攘》,这部部绝对低成本制作的美国电影,MP罗前天晚上介绍给我的,他说,你看完以后也许会潸然泪下,被他猜对了一点,没猜对的是我还没看完,就已经潸然泪下,这个成语好矫情。
心思越来越敏感,一句简单的话,一个眼神的交汇都可能会让我有些许触动。
甚至是电影里出现的那一粘紫红色的灯,D.J望着那盏灯时的眼神,还有那个怀孕的妓女稣嘉温暖知足的表情,看到那里时止不住的哭出来,联系起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不是对自己产生怜悯,只是知足。
我一直在梦想里走着,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小时候的爱好变成了现在的职业,虽然我不富有,但是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知足。
有时候不免会想,我们犹如杂碎般活着,又从何谈起“梦想“两字。
原来“梦想”只是遥不可及的虚幻,它只是当我们还拥有足够时间挥霍的时候的意淫与白日梦。
而当终于需要为衣食奔波,劳心劳神地活着时,它却早已消失不见,连梦到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
或许现在的我们只能偶尔看上一部梦想主题的电影,重温一番当年的意淫时光,仅此而已,再无其他。
这世界或许有两种人,前者是一直在紧追梦想的人,他们当中少数人触到了梦想而多数人却在追赶的过程中疯掉,后者是在长大后告别了梦想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他们以务实为准则,就这么为车为房困顿地活着。
而我就是属于后者中的一位,无可奈何地呼吸着都市中无味的空气。
也许后者会突然转变成前者,但就其发生的概率而言这一切微乎其微。
虽然发生的概率的微乎其微,但并不是不可能,因为这个世界上人实在是多,总会有不可能在发生。
迪杰属于我所说的后者,他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最底层,干些贩毒拉皮条的勾当,只为了混口饭吃。
不论何种行业,高低贵贱,其实都是一样地活着,撕去光鲜的表面,本质又有何不同呢?
昏昏噩噩,谁都不喜欢自己的这种状态,但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又或者根本不曾有过,迪杰终于在某天醒来被自己的梦想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是他猛然间由后一类人变成了前一类人。
小人物渴望成名的愿望变得无比强烈,因为这已经不光是因为梦想,还有一种摆脱残酷生活的渴求。
迪杰找来一样渴望追梦的基与希尔比,一起开始他们朝梦想出发的艰难历程。
在不同国度不同人群,他们都有达到梦想的最善长的捷径,如巴西的孩子们他们渴望用足球来接近梦想,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美国的黑人们,他们可以靠打篮球来使自己功成名就,而音乐同样是他们的强项。
节奏布鲁斯、嘻哈乐、爵士乐这些世界流行的音乐形式全都源自黑人最初的音乐,这些底层的黑人们有着天生的音乐才华,他们在街头自娱自乐的音乐日渐发扬光大。
迪杰的饶舌歌和所有黑人的饶舌歌一样,充满了粗口、暴力、消极、愤怒情绪,但却是最真实的底层心情写照,他将自己的生活写成歌词唱出来,引起同一族群的共鸣。
但是在还没有达到梦想彼岸时,这个世界依旧现实,而通往梦想的路途依旧困难重重。
导演克鲁尔布鲁格并没有去表现迪杰梦想成功后的情形,而是着力表现通往梦想路途的残酷性。
在影片中他用温情和残酷两个不同方面来表现这一过程,影片的主人公迪杰绝非是个好人,这个在社会底层打滚的混混,他可一怒之下将一个妓女母亲和儿子扫地出门,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也可以让依附于他的妓女牺牲一下肉体。
这个看起来颇有些无耻的家伙,用着各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梦想,唯一能打动人的是他那种对梦想坚持不懈的执着,只不过藏在执着背后的一切未必都是干净的,局外人只能看见光鲜表面却读不到真实的故事,精神啊终究不能当饭来吃。
梦想有时也是光明的,因为它可以给你看到一个希望,一种改变的希望,迪杰怀孕的女友为他打制了一条项链,妓女诺拉在他入狱后疯狂地为他推荐他的样带,这不是一个人的梦想,而是一群人的梦想,迪杰、女友、基、希尔比和诺拉,所有生活在底层人的梦想。
做足一切,然后迪杰带着众人的梦想前行,他想找到那个当年的同伴,如今的饶舌歌星史金尼,希望通过他找到使梦想成真的捷径。
迪杰与史金尼的相遇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梦想的追逐者,一个是已被梦想腐化的人,他是迪杰在成名前后的两个反映。
迪杰在朋友的帮助下渴望与史金尼搭上话,但在困难前显得局促不安。
迪杰在史金尼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对音乐的想法,这里面有对成功后的史金尼在商业化操作后丢失了地下音乐最初的那份不妥协精神的批判,这其中包含着导演对地下音乐归入主流后的思考。
虽然故事情节按着预想的发展着,但巧妙之处在于导演并没有让迪杰就此顺利地走上了光明大道。
虽然影片最终的结局还是圆满的,但是如果没有样带被扔入马桶和迪杰入狱这一插曲,影片的水准便要缩水不少,从整个故事来看《川流熙攘》并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的励志片,这部影片之中蕴含着除了拼搏精神之外的残酷、堕落、物质的现实状态。
迪杰的成功或许是值得肯定的,但成功之后的迪杰或许又是另一个史金尼,影片并没有就此说得更多,但仍有轻轻点到。
影片最末迪杰对两位警察粉丝说:“每个人都要有梦想。
”我在想,下一句潜台词是否应该是“梦圆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最近好莱坞热衷于拍摄音乐名人传记影片,诸如关于查尔斯雷的影片《雷》,以及痞子阿姆的影片《八英里》,还有今年的大热影片《一往无前》。
与所有这引起音乐人物影片不同的是,《川流熙攘》里的人物是虚构的,他没有特指的背景人物,但同时却又泛指了一批从地下直到地上的音乐人物。
这部关于音乐人物的电影似乎比那些真实人物传记影片展现得更透彻、更直露,它可以更加大胆地深入到音乐后面的真相。
梦想从来就不是甜蜜的,糖衣外壳里包裹的是一切看不到的肮脏和卑鄙。
这是去年令人颇有些惊喜的影片,这离不开特伦斯.霍华德的表演,我们仿佛又看到一位黑人实力影星的升起,从这点而言霍华德与主人公迪杰是有相通处的,他们都等到了一个机会。
而年轻的塔恩.曼宁同样也为这部影片带来了惊喜,也正是这两位演员撑起了这部影片。
文:眉间尺
15分钟
感觉剧情有些简单~~~
烂牙妹演得很好耶
for another song
讲dirty south说唱曲风,几年前t.i.大红大紫的时候,看着电影应该很兴奋,现在南部说唱也许再也没法翻身了
美国好歌曲
Everybody gotta have a dream,励志故事不新鲜,表演很好
歌很好听,故事结构很传统,最后的反转可惜了,否则就会高级很多
励志的pimp rapper,全是freestyle噢。男主看着像老墨啊
泰伦斯真像 安东尼+皮尔斯
音乐超棒!
pimp can become a star!
OST很好听
没觉得有多好看,虽然很励志。可能我就是个反面教材···
一提起黑人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些低俗有些脏,这是很主观的一些印象,其实这里我所说的黑人电影是指那些引领主流文化的电影,但《川流熙攘》可以说完全摆脱了那些通病, 饶舌音乐的品质也似相当高!当我们现在还可以对自己的梦想高谈阔论又无度的挥霍着青春的时候,看看《川流熙攘》!
2012.11.11 Every body gotta have a dream.
fucking perfect !man!
川流不息。
个人喜好,不太喜欢黑人音乐
不错的电影,收有原声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