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集的铺垫,很好奇当年的“隐情”,究竟为什么妈妈要给人家做小老婆,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大老婆和老公,冷眼旁观自己的亲身儿子东昔被打?
然而,没有隐情,没有苦衷。
这就是一个从小丧亲四处漂泊,没有接受过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不敢当海女也没别的能力靠自己赚钱,无法改变贫穷命运的底层女性而已。
这样受限于认知的女人,没有体会过关爱,连东昔爸爸非常偶尔买的一碗炸酱面都念念不忘了一辈子觉得这就是“对她好”的女人,你要她如何学会爱人?
她对于亲情的理解又能怎样呢?
在她理解的全部世界里,能让儿子吃得饱穿得暖,读书上学,就是好和爱,就是她最向往的人生了。
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身体和时间,是她的全部。
所以临死前面对儿子再三咆哮质问“你怎么可以对我不感到抱歉呢?
”,这个女人回答:“我有什么好对不起你的?
”“一个疯女人,怎么会觉得抱歉呢?
”我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简直想起立鼓掌三分钟。
让人目瞪口呆,却再真实再自然再合理不过了。
这比《请回答1988》里成东日的那句“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更高明。
不过这样的剧情是吃力不讨好的,从评价可见一斑。
观众可能更习惯也更乐意看到无私奉献的伟大母爱,许多人表示“这样的妈我绝不原谅,不接受洗白”。
我看到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这些人应该是活得很幸运很幸福吧,才会无法体会满是缝隙和瑕疵的人性。
我完全不觉得给妈妈“洗白”了,她也不需要洗白。
一个母亲,当然可以有许许多多糟糕,甚至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她同样是个鲜活的人。
对儿子从来没有笑过的玉冬,对着济州岛的其他所有人怜爱地笑,对着路边的小狗笑;你说她冷漠吧,她连墙角新长出朵小花都惊喜不已;你说她麻木吧,她每天路过许愿的玛尼堆都要在在上面放一颗小石头;你说她心硬吧,好朋友春禧奶奶唯一还活着的小儿子也快要没了时,整部剧里都没什么表情的她在大雨里哭得肝肠寸断。
人就是这样复杂,咋概括嘛。
而儿子接受这样的理由了吗?
最后算和解了吗?
我觉得也算不上。
就是我们每个普通人会有的反应罢了。
在山上背上崴脚的妈妈那一刻发觉她已经瘦成那样,真切感受到母亲即将逝去,难过是真的,算了也是真的。
卢编厉害就厉害在,从来不讲“父母也有局限性,也不完美也是普通人”这样的大道理,他的剧甚至没有符合年轻人心理会被疯狂传播的台词截图,但他就是血淋淋地把现实剖在你面前,再让你在平凡的一地鸡毛里慢慢地拨云见山,看到他人的人生,自己的人生。
“为站在生命的尽头、顶点或是起跑线的所有人应援”,都是对人类的爱。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发生在济州岛的人情味故事。
前两集以汉修(车胜元)恩喜(李姃垠)的故事线为主。
这部剧的拍摄手法非常棒,有个一定要介绍的名场面!
青春时期的汉修毫无顾虑地奔向大海,是他内心无所畏惧、自由自在的表现。
想起另一部剧的男演员形容过“青春”就是“波涛”、“大海”,在这里被完美地展现出来了~中年时代的汉修也奔向大海,他漂浮在海面上,却完全不是同样的感觉,晃动的波涛正裹挟着他,就好像无能为力的生活推着他不得不动...
鸟瞰镜头与近景镜头的互补也很有趣!
鸟瞰大海时,人变得非常渺小,青春与中年“并肩”的汉修,看起来和以前差不多,但是已经完全是两个人了。
而中年汉修和中年恩喜,也被大海和沙滩的分界线分割得明明白白,两人已经是不同世界的人。
对比近景,即使在广阔的大海上,他也无法暂时抛开烦恼,仍然被现实所困,近景强调了这种情绪。
汉修对恩喜说“你借我钱”是真心的,“一起去旅行”则真假参半,他开始想利用这个老同学对他的初恋情怀。
通过大海来比喻、对比汉修青春与中年的心态与处境,非常细腻又巧妙,“借钱”的点也容易引起共鸣,现实得令人唏嘘。
这才是真正优秀的青春与现实交叉、引起共鸣的动人叙事!
不过,这部剧的整体风格是轻松、温情向,汉修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在济州岛就是要得到治愈啊!
同时,帅气船长和多情海女的爱情也正在启动中期待后续!
---- 《我们的蓝调》中宣亚的故事,导演用奇特的意象细腻描绘了抑郁症患者的世界。
早上起来,宣亚感觉恍惚,导演用模糊的镜头表达她的精神状态,她坐在床边,指尖在滴水。
这种滴水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在电影中通常用水代表情感。
这里不是真的滴水,而是形容宣亚的内心情绪,就像是溺水的人挣扎着从水中起来那样,冰冷绝望的、湿漉漉的······这种表现手法也生动地展现出一种流动的情绪,表面上看不出,甚至没有表情起伏变化,可是内心是汹涌波动的。
和汉修漂浮在大海上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用水具象化表达内心情绪,只是一个是漂浮、随波逐流、身不由己,一个是溺水、窒息、深陷其中。
这里的水,象征着忧郁的情绪渗入宣亚每个毛孔,又因为太满而不断地流出来······也可以想象成一块吸收了太多水的海绵,变得无比沉重。
还有她丧失对时间的客观认知,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洗澡洗一整天根本不知道天黑了,在海边发呆站一整夜,明明已经天亮,回过头发现自己仍然在黑夜中。
可能是抑郁症让她产生幻觉、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的黑夜,也可能是一种心理蒙太奇,来表现她在发病时内心的绝望感,黯淡无光、失去了一切希望,处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那种黑暗究竟是什么?
比起争不到孩子抚养权的悲伤绝望,我感觉更多是一种虚无,感觉现在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孩子的一句“妈妈生病了,不能陪我一起玩”让她感觉自己不被需要了,即使努力过还是失败,就算孩子跟着她也无法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争这个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晚,皎洁的明月,在她眼中是熄灭的、被乌云遮挡的,一切都隐匿于名为黑暗的虚无中。
而她努力地忍住一跃而下的冲动。
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或许不全然是如此,但至少具象化地表现出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也会让一些观众更具体地认识到“原来抑郁症会有这样的表现”。
促使思考背后的原因,宣亚是不是产后抑郁?
明显老公不关心她,没有积极地帮助、鼓励她治病,还讲得很轻松,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个老公根本就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她内心世界究竟经历着什么样的痛苦折磨。
也许现实中,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就是因为“想太多”、“闲得慌”、“太敏感”、“太悲观”······身边人的不理解、不接纳,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
我之前写过好几篇《人间失格》的剧评,分析过其中对于抑郁症人群感到空虚、无意义、甚至想死的心理状态刻画以及关怀。
《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我在久违的甜蜜滋味中清醒,再次回到记忆的地狱里头。
我是否有一天,能当个没有不好记忆的人,能当个仿佛今天刚出生第一次活着的人。
是否能重新过上什么事都还没发生,那种安安稳稳的生活呢,无法爱自己的我,这样的我,能够重新开始吗?
”宣亚一定也有这种感受,听到“妈妈生病了,不能陪我一起玩”的话,她可能也觉得自己再也无法“重新开始”了。
公众号:霧風誌
1、汉修和恩喜 你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年男人,你是每天叫唤着在菜市场卖鱼的大婶,但曾经你们都是穿着校服的青春少年。
你在公交车上为她出气,你在阶梯上踮起脚吻了他一下。
你们在篮球场被同学打闹着起哄,你们放学后和朋友一起跳进冰凉的海里漂流。
少年时代总是那么美好。
2、英玉和定俊一万个人说她随便、情史复杂,说她来路不明、意图不轨、满口谎言,都阻止不了你喜欢她。
原来,一万个人都错了。
3、英珠和阿显 少年少女偷尝禁果犯下的错误。
浩息心疼女儿要经历那些痛苦,生气女儿没有照顾好自己,却只能跪在地上痛苦地打他自己。
4、东昔和宣亚少年时懵懂纯洁的爱最珍贵、最美好。
相爱的人都会走散,幸好你们又走到一起了。
5、印权和浩息在曾经熟悉的人身上,恨里也许都带着爱。
我不爱你的话,你怎么能伤害我,而我又怎么有力气去恨你。
6、美兰和恩喜 她是万众瞩目的公主,而你是她身边的婢女。
她要回来了,整个蔚蓝都开心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谈论她,所有人见她都称赞她有多漂亮,所有人都欢迎她,但是一直待在这些人身边的你,你的存在和所做的一切好像是理所当然。
或许因为她拯救过你,所以你觉得自己欠她的,所以你从来不会把她伤害你的事说出来,只会阴暗地讨厌着她,偶尔又因为自己讨厌她而憎恨自己。
印权最后说她只是刮过蔚蓝的一阵风,你才是蔚蓝不可或缺的,或许是空气,但是当所有人都因为这阵风而高兴,一直都在却从未被关注的空气心里又怎么是滋味。
7、英玉和定俊以及英希“英玉享受没有英希的孤独”。
那么害怕孤独的英希,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句话的呢。
8、春禧和恩奇月亮船。
奇迹最终还是降临在了他们身上。
9、玉冬和东昔小时候被父母伤害过的心会成长成为一颗破碎、别扭又痛苦的心。
爱你痛苦,恨你更痛苦。
孩子天生爱父母,但不是所有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或者更多时候他们不懂得去爱。
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只会觉得你不孝、劝你善待父母,没有人关心什么样的伤害让你违背本能,逼迫自己去憎恨。
没解开的心是否会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候?
所以长大后的东昔才会像孩子一样追问,你到底有没有心疼过我,你到底为什么不爱我,如果有来世你还愿不愿意当我的妈妈。
憎恨或许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你伤害我的时候,我只有憎恨你才不让自己那么痛苦。
所以东昔才会说,我发现原来我一直都想去拥抱她、和她和解,抱着她让所有眼泪都流出来。
~我们是生下来感受幸福的。
请幸福吧 ❤️
生活不易谁都知道 这剧真是坐实了生活剧的本质——忧伤底色温暖内涵。
家人是不能选择的朋友 朋友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这剧可能更适合我这个年纪的中年妇女看 太有共鸣!
生活教会我们不要轻易评论别人 因为你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不要时时处处讲求公平 否则你就是中二还没长大 ;不要回避真实内心 勇气首先是面对自己。
今天先后看了解放和蓝调 哭的稀里哗啦 自己找虐 不过心里很舒服!
因为善良因为爱 这也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吧!
感恩
如题,那些以任何形式表示理解支持高中生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爱情和孩子负责任”的人。
如果你还是高中生或者更小的孩子,祝愿你早早喜当爹(妈),如果你错过了高中当爹(妈)那祝愿你的孩子高中喜当爹(妈)。
算啦,你们还是不孕不育吧,孩子又做错了什么要投胎你们家。。。。。。。。。。。。。。。。。。。。。。。。。。。。。。。。。。。。。。。。。。。。。。。。。。。。。。。。。。。。。。。。。。。。。。。。。。。。。。。。。。。。。。。。。。。。。。。。。
她的人生:6岁父母双亡,父母的疼爱从此只在模糊的记忆中。
还记得女高中生小时候妈妈走了去和黑老大要饭时候吗?
忽闪着大眼睛,那么自然的说“叔叔给我钱”,在尚未学会自尊尚未学会被爱和爱人的时候,就要为一口饱饭奔波。
13岁相依为命的哥哥去世,13岁的她也开始打工讨生活,可见当初的阿姨也并未给她多少帮助。
她的婚姻:记忆中没有被爱的她、她不识字的她,因为一碗炸酱面就觉得那是爱,就成为别人的妻子,为她生儿育女。
但即使是这样小小的幸福也无法长久,丈夫和女儿相继离世,没有生存能力的她觉得有口饭吃能穿得暖有学上就是幸福就是父母能给子女的爱,她不清楚什么是爱不清楚如何爱人,也不清楚怎样被爱。
不管是炸酱面也好,还是丧夫丧女后的收留也好,她都用尽一生去报答。
给别人做了小妾,伺候正房太太十年,又伺候瘫痪的丈夫十年,丈夫家里还有两个虎视眈眈的儿子,想都知道这十年她是在大房和她儿子怎样的眼色中活下来。
这本来就是封建社会的悲剧,女性在不平等婚姻制度下的悲剧,她和她的儿子都是这种悲剧的牺牲品。
最后的一个电话,她打给前夫的儿子,她前夫的儿子没有接,真的如同二儿子说的“他很后悔”吗?
不是的,他恨他的这个后母,虽然她无愧于他的家人,但她始终是那个夺走他父亲的后母,他不联系,不把地址给她,包括不接电话,等等都证明了他自始至终都是不接受这个“母亲”对他的爱,回溯到多年以前,能对后母的儿子拳打脚踢的,当初又能对后母有什么好话呢?
她的爱:回去的轮渡上,东昔给她在窗户上写字。
写了她母亲的名字,她父亲的名字,东昔爸爸的名字,姐姐的名字,东昔的名字,还有她爱的小狗狗,她没有写后父,没有写后父的儿子,她自始至终都不是爱着他们,他们也从未赢得她的爱。
她的照片墙,她甚至没有和她儿子的合照,因为她儿子的妈妈是大房。
但她把她儿子的照片就放在她和她丈夫合影的旁边。
我虽然不能和你在一张照片里,我也要离你很近很近。
她的爱,只有这种方式,只能有这种方式。
她看着她的儿子,看他在叫卖时很开心的样子,去买他的东西,希望能让他开心,这就是她爱人的方式。
为什么她对她的儿子受苦却视而不见。
某种程度上,很多父母是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生命共同体,我能吃的苦你也可以,我走过的路你也走看看,他们不知道孩子有自己的视角,有自己的人生。
他们如何知道呢?
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导他们的,而东昔妈妈甚至连父母都没有。
她的离开:很多个时候,都以为她一觉就睡过去,再见就是永远了。
和海女大姐的告别,望着东昔上山匆匆的背影,她在咖啡馆趴着睡着了,人来人往,我们以为那就是永远了。
可是她还记得要看那山上的雪景,还记得和儿子约定等他回来。
东昔要离开说我明天来吃大酱汤哦。
她那么开心,她有了明天醒来的理由:为儿子做一碗他最爱吃的大酱汤,再给小狗们准备一顿饱饭,这些做完,她终于可以放心的走了。
还有什么遗憾呢?
甚至连那唯一放不下的儿子的爱人都见到了,她走的时候应该是觉得心满意足的、幸福的吧?
最后…这个世界总是充斥着我们年轻的时候理解不了的东西,父母应该是第一位无法理解的。
他们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缺点,我多么想逃离。
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父母没有变,我们反而变了。
你还记得他骂骂咧咧的模样,你还记得他古板固执的模样,你还厌烦着他训斥你的语气,可是有一天,你突然就淡然了,和这些不理解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和父母和解。
和解不是原谅,你永远等不到那句你期待的“对不起”,就像你也无法对父母轻易说出那句“谢谢你”。
我们能给父母的,可能只有这份和解,和最后的拥抱。
人生海海,恰恰和你有了父母儿女的缘分。
在我不记得的当初,你给我温暖养我长大。
在你不存在的后来,我会想念直到遗忘。
韩国的名编剧里, 有两个编剧是我的心头好,金恩淑金编和卢熙京卢编。
一直觉得金编对现实有一种冷眼旁观的想法,她太知道现实的残酷之处,所以她宁可直接抛弃现实去写童话,但凡她的剧中流露出现实意味,都是冰冷的。
比如《秘密花园》里,她明确告诉观众,王子和灰姑娘是绝对不可能在一起的,除非灵魂交换。
就算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又怎样,王子的家庭也不会接受灰姑娘。
而卢编不是,她明显就是一个热爱现实生活的人,所以她选择大胆拥抱生活。
那些现实生活的忙碌、琐碎、甚至繁杂的小矛盾,都和幸福一起,奏成一曲温暖、忙碌、热气腾腾的交响乐。
她接受人有很多毛病,也接受大家都会很平凡,但她相信平凡人,身上有很多小毛病、甚至有小私心的人又怎样?
照样可以拥有幸福。
年少时容易被金编创造的童话吸引。
长大后明白了那种的不可得,是金编给观众们造的烟花,在心头绽放过后便是虚无,就会觉得还是卢编的这种现实更熨帖人心。
喜欢剧中的所有细节,喧闹的、不再是背景板的、每个人都活灵活现的人群,喜欢女主角围裙上被沾上的污渍、喜欢忙碌男女们累到睡着醒来后软塌塌的头发,褶皱的衬衫,喜欢看起来不怎么讲究的生活场景搭配,喜欢不是很浓的滤镜,不是很靓丽的妆造。
大家不仅生活在这样的剧里,而且忙碌着,每个人都热气腾腾的,有生命力。
同时期的《我的解放日记》风头太劲,深深吸引了我辈北漂社畜,相较之下《我们的蓝调》要平淡很多,我也平平淡淡地追到了这平平淡淡的结局。
是写实的,又掺杂着一些写实的浪漫。
小人物的生活波折和坎坷总是如影随形,可能是朋友一句无心的贬损,也可能是妈妈一次失误的选择,还可能是竹马再见判若两人,现实的大刀狠厉地劈斩向所有人毫不留情。
因为是所得无几的普通人,所以对每一次失去的伤痛都更加铭心刻骨。
但或许是编剧的慈悲,让每一个伤口都缝合,每一颗眼泪都落地,扭扭歪歪地,谱写着生活之歌,四季如梭、五味杂陈,恍然间济州岛混着鱼腥味的空气里飘飘忽忽窜进鼻腔的时候就转为了蓝色大海的味道。
早恋怀孕?
寄人篱下?
抑郁难愈?
夫离子散?
被最好的朋友唾弃,被最爱的妈妈抛弃,被唯一的亲人拖累,还是看得比命还重的儿子生命垂危?
命运的迷障里杀机四伏,不是所有过错都会被原谅,也不是所有误解都有机会说开。
东硕跟妈妈最终还是迟到了一步的和解,或许就是生活的隐喻。
差了一步,又好像没差,每个人的幸福里都隐隐藏着一丝遗憾,但也可能说是小小的遗憾之外仍有幸福。
只是啊,一日一日生活过来的痕迹,一日一日在心里刻下的名字和记忆,都是《我们的蓝调》。
已如此,已足够。
与生活和解的能力,保持善良的智慧,都是济州岛小镇居民的天赋与荣光。
名演云集,齐聚海风吹拂的蓝色济州岛小镇;嬉笑怒骂,普通人的烟火生活尽在一蔬一饭。
尚亮着路灯的晨间小路上,恩熙一抬手向隔壁车辆里的俊准投掷了一颗早餐饭团;日头随着人头熙攘的晨间拍卖渔市火热起来。
平凡的一天来到了平凡面孔们面前,热气腾腾。
海女、船长、卡车司机、市场小摊主和水产店主等小镇居民,连同首尔调职归来的银行中层管理者韩秀,以及拓展开去的他们的生活圈,一同成就着“我们的蓝调”。
那真实生活里的一地鸡毛,琐碎却又充满生命力。
第一集 韩秀和恩熙拿到了“寒门贵子”剧本的中年银行人韩秀,为了供养女儿的高尔夫梦几乎倾家荡产,而老婆带着女儿在美七年,经济与精神双重压力之下也已几近崩溃。
韩秀的原生家庭对他也诸多不满,因为合全家之力甚至牺牲了弟妹升学机会才让他赴首尔读了大学,可眼见着长男事业有成却又眼见着他全数投入了小家庭建设。
from 韩秀弟弟
from 韩秀老婆
from 韩秀妹妹如同不小心踢到桌角劈开的脚指甲,再被投资受损情绪激动的客户雷霆一脚,韩秀的中年危机不可谓不痛。
家庭如是,职场亦然。
难得真心笑出声的中年韩秀。
由于调职,韩秀回到了故乡济州岛小镇,看着童年伙伴热气腾腾的小镇生活,也倚着窗久违地露出了笑容。
富婆恩熙的快乐。
与韩秀不同,不折不扣的大龄单身小镇中年恩熙在老家拥有着万贯家财,咋咋呼呼热热闹闹地活到了四十多岁。
她就像这个渔村小镇本身,粗糙却蓬勃,依旧热情地称呼韩秀为“她的初恋”,跟冷都中年金融男韩秀对比鲜明。
一个预测:对着恩熙的房产感叹“好羡慕”的韩秀,大概率会找老青梅借钱吧。
一路向上爬一路远离贫穷小镇的出人头地金融男,由于超越经济能力的供养囊中羞涩,反而在本地扎根不讲求生活格调的平平无奇渔产女,大大咧咧开开心心且户头充盈。
生活本身,是没有数理公式的,但又不能说毫无逻辑。
画面切回他们的青春回忆,难堪和心动都简单而直接。
这份轻松,中年恩熙尚存,中年韩秀却难寻。
而这些粗粝的生活颗粒感,仿佛扛不住的生活重压混合着回忆青葱时压不下的嘴角上扬,以及还未展开的更多人物和更多故事,令人新生着迷。
小镇生活,未完待续。
我们的蓝调最让我很有感触的是第七集和第八集。
是一对父子和父女之间的故事,这两个爸爸从以前的好兄弟因其中一个落难时另一个说话不当而相互怨恨。
所以在面对自己的高中生儿子和对方女儿怀上了孩子后,各种情绪一触即发。
不仅是两位父亲无法原谅自己的孩子外也更无法原谅对方的爸爸,觉得是对方孩子的错。
转折来到了两人进入警局相互袒露心声,其中一位爸爸告诉对方曾经因为在他最难的时候羞辱自己的女儿,另一位爸爸才恍然大悟。
之后是双方孩子的袒露心声。
女生的爸爸开始道歉,只要有一方愿意软下来,局面就会开始变化。
在对方伤害自己的时候,依旧愿意放下面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去拥抱对方,是很难的。
而两位爸爸做到了。
英玉的故事写得也很好,有个身心障碍的姐姐,但是却能把那种想抛弃但是最后没有还是舍不得抛弃的感受写出来,整个过程是很纠结/很矛盾的。
很难过,很无力希望男方能尽快放弃自己,不想因为自己有个负担姐姐也让对方感受到负担。
能将这部分表达出来真是太爽了。
2022年上半年最佳,有门槛,无关年龄,但适合对人生已有一定经历和感悟的人观看。
播出后很久涨到8.7分,大咖的配置,顶级的编剧,很开心,它值得。
整部剧是由多个故事组成的,每个人物在单元故事分别作为主角、配角,处理的那么自然,仿佛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
人生百态,即使众生皆苦,我们依然要拥抱生活中的温暖和爱。
最有感触的两个故事:金惠子和李秉宪的母子情故事,严正花和李正恩的友情故事。
No.1金惠子和秉叔的故事。
秉叔饰演的东昔从小随着母亲改嫁生活在他人屋檐下,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并因此对如何幸福抱着非常偏激的态度,恨了母亲大半辈子却在母亲临终前的两天与她和解。
没有一句爱他、没有一句对不起,母亲认为已经给了儿子最好的,吃饱饭,能上学,因为她自己也是个从小失去父母兄弟的可怜的人啊,丈夫给她吃炸酱面便已是她所经历的最幸福的事了。
东昔终于在陪伴母亲的两日真正了解并理解了母亲,母亲也因和儿子最后的相处满意地离开了这个痛苦的人世。
一个悲伤的happy ending。
No.2恩喜和美兰。
喜爱这个故事可能是因为太真实了,哪一对多年相处的朋友没有在某一瞬间抱怨过对方,并不是所有志趣相投性格相近的人才会成为朋友,儿时相识本身就已是成为朋友的珍贵条件。
美兰看起来确实有些没心没肺,但是当一个人在被自己的女儿嫌弃、遭遇婚姻的不幸后,谁不愿意有个可以随叫随到的朋友呢,生活这么苦,如果有一根救命稻草,我也会抓住的。
美兰无意间的行为对恩喜造成的伤害既成事实,故事也并没有反转,但又怎么样呢,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故事,两个善良在意对方的人终究还是会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彼此走下去。
其他故事也非常好看,恩奇的一百个月亮、冰块老板和血肠老板的兄弟故事、英玉和唐氏宝宝姐姐的故事等,没有完美的人性,人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过蓝调还是尽可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现实可能会更加残酷。
趁有时间,珍惜和家人的生活,趁有时间,尽可能去了解并理解家人吧,趁有时间,努力让自己幸福起来吧。
我们的蓝调 (2022)8.82022 / 韩国 / 剧情 / 金奎泰 / 李炳宪 申敏儿
苦难的人生,朴素的感情,优秀的演员,动人的演绎。
我的2022最佳韓劇,起初還以為是《海岸村恰恰恰》2.0,沒想到是關於平凡人們的「藍調/爛掉」的人生故事,第七、八集太好哭⋯⋯除了兩個高中生的爸爸們我也好愛宣亞與東昔的故事,透著一絲藍色氣息,「憂鬱症的感覺就像是身體總蓋著一件濕透了的棉被」
莫呀!!!이정은太好了!我简直爱她,近期最鲜活的女主角!偶像剧生活化火热的青春是真实的,너도 좋아했잖아!!中年的黯淡苦涩一扫而空了,青春真美好啊!韩智敏也好,海边真是好地方!!金宇彬这不是帅炸了吗!!!
有几集不错,有几集脑壳痛
2022年怎么还有我要对小孩负责我生完小孩儿照样正常上大学的还理所当然道德绑架单亲爸爸的学霸/白眼狼?全剧最佳自然是洒脱通透可爱纯粹的恩熙,感谢过尽千帆你还是我记忆里闪闪发光的那个人,希望我们都没有辜负那段最美好的青春。这个卡司配这个剧情真的是拉垮了。
片如其名,藍調的特立獨行,讓在酒吧裡買醉的我聽得倒頭大睡。
4-,以亲密情感为内容和冲突,表现人的不幸和救赎。爱被遮蔽、被误解、被扭曲、被拖累,但终究这样爱才能化解苦难,生活不易,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被对待,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对冲突的解释有些比较简单(一句话情景),结局也都是美好的。
OMG为什么要把高中生怀孕拍得这么浪漫?这是要做什么?🙃回归现实,除非男女方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不然青少年早孕就是噩梦,伤身的同时也耽误双方的未来。希望小朋友们不要被电视剧里的欺骗了。
前面看着还在感叹编剧好牛好会写群像,到中后段就开始看得疲惫了。。。就意外的最喜欢高中生的戏,第七集情绪爆炸,虽然情绪表演有点过满,又是我本不喜欢的戏剧冲突,但就意外的喜欢第七集。
平凡生活拍成这样挺好看的,不过部分情节有些逻辑不太好,比如东昔妈妈和高中生。
一群人在这里尬吹,比这个好看的韩剧起码两百部
太好看了!全员演技在线看起来就是舒服,运镜也是干净自然克制。原本最帅学习最好打球最棒的男孩去了大都市首尔,却为了女儿的昂贵爱好倾家荡产;留在小村的矮个子卖鱼女孩却咸鱼翻身,坐拥上亿现金和独栋大楼。所以人生从来没有定式啊。两场堵车,人物悉数出场,性格完美呈现,节奏进入的很好,三对男女的故事,完美串联在一起。可能每天能看到大海的生活,心境因此更乐观、辽阔和洒脱一些。当明月从海上升起,孤独被隐藏,人总在祈求更多平静和自由。
我实在受不了高中生怀孕,有点拿怀孕胁迫两个父亲的味道,虽然男方的坚定真的很容易让女孩子感动,但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这是在吸两个爸爸的血,明明上了大学以后两个爸爸就可以轻松一点享受自己的生活,如果生下来孩子,两个爸爸又有很重的负担,对不起我真的不能理解,这种现象不值得提倡
清新温暖,当然也有命题满分作文的感觉。金宇彬真好看。
不贴合现实而且真的很奇怪有些人真的搞不到啊奇奇怪怪等我
怂恿孩子高中结婚生子???
支行长这个角色真的给我看吐了要,你不能支撑那样的生活,却执意要让妻女留在美国,你出轨还不是为了兴趣或者爱意什么的,而是为了钱,你和别人保持联系也是为了钱,是你一心追寻自己能力之外的“富人的生活”,而让自己深陷借贷的漩涡,我完全不觉得这个人物的人生有让我看到成年人生活的沉重和无奈,我认为那样的沉重应该是“我拼命努力,可我仍然追赶不上”,这里不是,这里纯自己不争气还爱幻想
卢编实在写不出剧本就封笔吧,请了一堆大咖来演你这稀巴烂的剧,狗血至极,高中生生子这也能写出来,看了让人恼火
想去济州岛玩儿~
真实的人,就是没有及时解开所有心结,没有完美无瑕的爱人的能力,没有铭记自己不堪的勇气和躺倒在无数次失败的黑暗中渴求光亮。所有语言浮不出水面的时刻,都是真实包裹着,让人害怕的时刻。我和妈妈非常喜欢,她说这是她看过最好的大结局,她也很喜欢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