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啊,第六集他们在办公室问询张家明的时候,一排铁灰西装黑西装气场强大的大佬,镜头从他们沉默的脸上扫过,全是雕像般的轮廓,仿佛奥林匹斯的众神,而张家明仿佛误入神殿的凡人,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他在瑟瑟发抖,旁边的林强年轻俊秀,一样的轮廓深邃气度沉稳,像是对抗父神的阿波罗,带着一股年轻的锋锐……这一幕太经典了,尤其是镜头安静地移过每个人的脸,一股威严的沉默弥散在大佬们的身上,简直是神之领域……
林强在办公室偷偷练习银行礼仪好可爱啊!
林强很显然是个聪明机警的人,他坚持要留在龙源,或许他察觉到了总行那笔贷款是个坑,只有远离中心地带,他才能不掉进坑里。
如果说他查郝伟的贷款问题是出于职业操守,那么当他拿到邮件,发现汶虎的问题之后,实际上他就已经无法停止了;要么,他就入局成为下一个郝伟,要么,他就坚持查到底,或许还有可能揭穿真相摆脱这个局——没有第三条路了,除非他像张家明一样庸庸碌碌,否则只要他想往上走,这个局就是避不开的一个坑!
他此时还很稚嫩,也有些急于求成,以至于带鱼项目的风险没有仔细研究。
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对事不对人,原则面前不徇私情,包括对自己也一样:张家明跟着郝伟对付他,但是他对张家明并没有任何偏见,也不允许其他人对他进行排挤;郝伟为了对付他,指出带鱼项目的风险,他在夏总指点下主动承认错误,甚至后来意识到郝伟也只是颗弃子时,主动邀请他回来;银行里小伙伴们犯了错,他当面锣对面鼓地提出来,正大光明该如何就如何,并不因为嘴里正吃着她们包的饺子就放过她们的错误;对师父他感情上亲近,但对他越过金融红线的行为也不打算徇私——私下里可以嘻嘻哈哈做朋友,可以撒娇卖萌做晚辈,可以点头哈腰做下属,但涉及工作和原则,他就绝不退让一步。
正因为无论何时都遵守规则,所以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避开了陷阱,在未来,或许这也是他逃离这个局最值得信赖的武器。
说说温情时刻:张家明女儿登台,对这部剧来说或许算是个闲笔,银行的小伙伴们觉得没必要,害怕破坏晚会;或许有些观众也觉得没必要,他们或许会觉得这种柔软缓慢的几分钟,和整体的节奏不一致。
但是张家明和他女儿很需要,林强愿意成全这种需要,因为他足够强不怕意外事件破坏这场晚会;导演和编剧愿意成全这种需要,因为剧情足够好不怕这种闲笔破坏剧的节奏;而我愿意看这个情节,是因为这个情节展露了林强的另一面:他不止为工作和规则而坚持而奋斗,他也会为了一个父亲和一个花季少女而坚持而努力,这突然慢下来的几分钟,是我们了解林强另一面的一个窗口。
我们知道他聪明机变坚持原则对事不对人,也知道他机灵可爱喜欢八卦长袖善舞很容易讨人喜欢,现在,我们还知道他善良温柔愿意去理解去呵护一颗脆弱的心。
林强感觉其实并不是小白兔啊…陈行要给龙源设为中心支行的时候,他直接“吓尿”了,之后陈行对他的青睐,让他心里也觉得不安稳……他嗅觉非常灵敏,又或者是早就从蛛丝马迹中发现这是一滩浑水,所以对一切天上掉馅饼的事都存疑,包括陈行让他在椅子上坐下,强行按着他坐,这某种意义上是默许他在这个局里有一席之地,认同他成为局中人,然而他并不想入局,所以他不愿意坐,勉强坐了也是坐立难安……之前纸牌屋的时候陈行让他坐、祝行暗示他别坐,也是一种让他不要入局的意思,这一入局,就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呀……这部戏真的很多隐喻,每个大佬说话都有深意,但又不是故作高深,就只是一道谜题分步骤呈现然后解开。
林强这两集的成长非常明显,似乎和罗莎的对弈是他的一次升级,看得出他沉稳了很多,青涩之气褪去了不少,对于总行后来不再支持龙源,他也似乎早有预料。
利用小袁的身份这一点就很机智,也很符合现实,包括从秦正要调走小袁这件事立刻明白龙源已经不被看好,这种事也是反应极快。
他不是一个人成长,而是带着团队一起成长,郑帅看起来靠谱多了,小袁也在…慢慢融入,其他人虽然被他训斥,但事实教会她们做人……年轻人都在成长,但依然干净。
前途无量第24集看得我起鸡皮疙瘩!
首先一个是监察部,不听从任何领导命令,只受董事会领导——这仅仅是说银行吗?
我忽然就明白为啥这部剧不宣传了!
邢礼穷途末路,在车上对邱老唱的那段戏,仿佛讲述了他的人生,也不是生来的贼寇,当初也曾是英雄,如今太多不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我居然为他感到难过!
董勇演得太好了!
钱勃这个没品的坏蛋,最终发现自己是背锅的弃子,我居然也对他产生了同情!
而林强,虽然又回到了龙源,但他利用陈行远的电话警醒了钱勃,通过电话遥控,让祝丰山一波一波给钱勃施压,最终策反了钱勃……小猴子已然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幕后奕棋人!
在这个即将收网的时候,也只有林强还愿意网开一面给钱勃一个机会,也只有祝丰山,愿意配合他促成这个机会,就像邱老也愿意给邢礼一个自首的机会一样。
而当陈行远说自己不喜欢头上有人时,郑帅脱口而出说他也是,林强愕然之下说自己也是,但他这句“我也是”和郑帅的“我也是”是不一样的,他是希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获得支持不受上级掣肘,而郑帅是希望独当一面不再跟随他人,陈行远就是要当老大一切他说了算!
所以结局时各自的的选择,此时已经显露得分明了。
第25集太精彩了,可以说是所有人的理念的一次剖白!
股东会上,祝丰山和林强很明显对陈行远不留余地的行为不满,在陈行远步步进逼之下,邱老甚至提出自己辞职,林强为了支持邱老主动叫好鼓掌。
邱老无疑是胸怀宽大极有容人之量的,而且看他对邢礼的态度,就知道他是一个用人不疑、舍得放权的人,而陈行远一定要独立出去,就是因为他要把所有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即使他对祝丰山说愿意做他的助理,但显然权力依然还会是在他手上。
这样的陈行远,假如祝丰山或者林强想要做一件事、而这件事他又不赞同的话,他就不会听任何意见强硬反对,而邱老是愿意听取别人意见的——所以林强说邱老会让着他。
邱老对人才的态度是“善用”,而陈行远的态度是“利用”,邱老看上的人,哪怕如邢礼一样走到末路,他也会给个机会,而陈行礼利用的人,一旦出现问题,就是被抛弃的炮灰——所以祝丰山说跟邱老他会有安全感,而林强更是耿耿于怀他对自己的利用。
林强对银行业的理解,他亲口告诉了团队:银行掌握着巨大的金钱,所以可以改变世界,他想要世界编程什么样,可以通过银行资金去做到,他希望通过银行职业把生活变得更美好。
而他也说,陈行礼是实用主义,在乎的是利益,而不是社会价值,这和他对银行价值的追求是不同的。
陈行礼说不和邱老斗一斗他不甘心,而其实,想到要和他斗,林强又何尝不是浑身细胞都兴奋呢?
但是陈行远在股东大会的做法也未尝不可理解,因为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独立出来,也只有这样,邱老才会正视他独立的想法。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每个人理想不同、行事风格不同罢了。
最后一集看完了,这个结局的合理性我也分析过了,也有很多人分析过了,但是仔细看这一集而不是匆忙快进了解结局时,我忽然就明白刚开始为什么那么多人对结局不满了。
因为这一集白宇的情绪太感染人了:从林小枣辞职时的失落,到得知郑帅决定的震惊与愤怒,再到所有人都羡慕郑帅给的福利时他带着哭腔说的那番话……真的就不由自主地被他操控情绪,觉得郑帅你怎么这么过分!
你为啥背叛朋友!
所以为这个结局生气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林强的愤怒委屈溢出屏幕了。
然而观众情绪还沉浸在林强的哭腔和委屈里,他已经跑出去开始挖莫小姐的墙角了,正如一开始刚救了凌乐乐,转身就立刻推销校园贷一样,打不死的小强,感动和伤心持续不过三秒,立刻转为业务脑。
开业那天,邱老和陈行都有意撮合这两兄弟和好,林强别别扭扭过去,却又主动道歉了,此时他已经想通了,知道自己不该阻拦郑帅的个人选择,就如同一直让郑帅睡上铺一样,一直让他跟随自己,也是不公平的。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郑帅为什么跟陈行走,而郑帅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说欢迎他来打游戏,林强恍然大悟,说这个boss够难打的,然后两人握手心照不宣地笑了,抱在一起说合作愉快……再联想到之前郑帅开会对自己团队说绝对不能和林强恶意竞争,遇到项目首先考虑和林强合作……再想到之前林强说无论跟谁走,他都会被秒得渣都不剩,而陈行说服郑帅的话里,大概也包含了同样的意思,那么郑帅能想到的最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自己接手龙源,这样林强就不用直面“穷凶极恶”的陈行,可以给他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直到他真正能够和陈行掰腕子……最后张家明他们那一伙人的话说出了真相:他俩从来都是一伙的!
确实如此!
郑帅自然也有自己的野心,但毫无疑问,他的选择是当下对双方最有利的,他就是一副润滑剂可以将摩擦降到最低。
而至于陈行能不能识破他的目的,这,就是他和林强要玩的一场游戏了,这个BOSS确实不好糊弄!
初看前两集差一点就弃了,特别是五分钟搞定70万理财那一段,差点当成“抗日神剧”,或者“霸道总裁”类的电视剧,越往后看越有味道,各种套路,各种算计,各种职场潜规则,既可以当成职场剧,也可以当成悬疑剧来看,总之一句话,这部剧值得一看。
现在更新到10集,罗莎刚刚落马,看演员表,后面还有陈宝国还没出场,估计是个大反派。
白宇,王志飞,李乃文,都演技在线,陈宝国虽然还没出场,也非常值得期待;编剧,导演对情节的把握也很真实。
盲猜一下,这部剧将会成为本年度的经典。
陈行远第一次见林强,就问他想要什么,林强说只是发现问题上报,并不是为了把谁整下去;而在最后,林强和祝丰山不跟陈行远走,他冷笑着说“谁又没有野心呢”从一开始他就认定林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往上爬,到最后也没改变这个认知。
而祝丰山从一开始就知道林强是个热爱这个职业、遵守规则的人。
对林强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他们对他不同的态度,也决定了林强对他们不同的态度。
现在不仅是越来越多新观众喜欢看这部戏,一些原来不喜欢这部戏的人现在也喜欢了。
剧情渐入佳境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这部剧真的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以前国内是没有这种理想主义浓度极高、且完全专注职场不写其他内容的职场剧的,它不符合大多数人对职场剧的概念,甚至不符合任何一种剧的概念,当他们用脑海中的固定模式去套这部剧、发现这部剧和任何一种模式都对不上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觉得这部剧不好,因为能够在他们脑海里成为模板的剧,一定是同类剧中出色的那种,不符合优秀剧的模式,就被认定为不优秀。
然而这部剧本身的质量和可看性,终究会随着剧情越来越精彩而被人认识、接受并喜爱。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意识到,这部剧它自身就足够优秀,它为部分人所诟病的地方,其实正是它打破旧模式、独树一帜的地方,也正是它如此节奏紧密、层层递进、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之一。
它就像林强本人一样,是一个崭新的存在,是一个破局者,它年轻充满生机,一路逆流而上,让所有人看到它的理想并且认同它的理想。
我是真的很喜欢这部戏,从第一天播出开始,就被它完整的结构和紧凑的节奏所吸引,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契合这部剧的风格,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
这是白宇在沉默的真相之后接到的最好的一部戏,而林强和江阳,仿佛是黑夜和白昼的两世轮回,同样是正直坚定的灵魂,江阳燃烧自己陨于日出之前,林强迎着朝阳一路灿烂,一个演员演绎的两个角色,光与暗的际遇,这也是最好的传承。
阵容有审判欲望,看过之后发现实力派就是不一样。
白宇中生代实力派演爽文,王志飞李乃文这些老戏骨扎堆飙演技,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的灵魂,群像特别丰满生动。
好像在他们身上好像看到了现实中许多职场人的影子,职场上的众生百态感觉都浓缩在了不同的角色里。
林强,职场上的理想主义者,有着初入职场年轻人的满腔热血,有抱负有理想有原则愤恨不公。
在职场、尤其银行业这个名利场摸爬滚打许久还依旧保持银行人的初心,对违规操作、问题贷款严格把关。
调任支行日常幻视00后整顿职场,发现工作问题绝不惯着,对领导贴脸开大、带下属冲刺业绩。
林强像很多人最初的样子,以后可能还是林强、也可能成为祝丰山、甚至是钱才,单看他自己何去何从钱才,典型逐渐被职场磨平了棱角的人。
教导徒弟,从交代一定要带好规则紧箍咒到告诫徒弟年轻人要学会圆滑、“学会活着”,曾经赤诚的青年或主动、或被动成了利益场上玩弄砝码的一员。
有人说过这是人性、是现实,浸染在利益里想一身干净完全是违背本能,不过这种反驳反而验证了这个群体、这个角色的鲜活郝伟,老领导、一心求稳的上司。
能力过强或不担事的人入职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场子的震动,所以别人争抢的林强偏他看不上,别人嫌弃的张家明他用着正好。
有点像偏安一隅的土皇帝,跟京城的人有点来往、地处偏远无人在意,能捞点好处,还能稳到退休。
而张家明,更像圆滑的职场小人物代表。
生活教会了他如何凭圆滑取胜,可能能力不大但很会抱大腿,靠利益捆绑、情绪价值也能稳站一角。
可能很多人不看好这种职场生存方式,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生活中就是有能力不大却在职位上节节攀升的人。
至于龙源支行的小柜员们,则是日常社畜、普通打工人的缩影(要哭了、看到了自己)。
勤恳干活、偶尔休闲娱乐,对职场不公没有那么大反抗的勇气却也有点自己的小倔强。
她们就像是平凡职场生活里的普通人,一切按部就班。
能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很多时候总能代入到自己或是同事身上,熟悉的职场面目让人在爽文剧情外还能感受到共鸣,可见这剧对角色塑造是成功的。
1,职场剧成了国产类型剧的缺失拼图近年来,国产类型片已经在不少类型中出现了强突破。
如悬疑口的《沉默的真相》《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已经代表了接近世界级的社会推理风格,漫改口的《异人之下》《棋魂》,古装悬疑《唐朝诡事录》《风起陇西》,年代戏作为国产的特色大剧,更是蔚为大观。
《繁花》《人世间》《山海情》等聚焦时代变迁的年代戏,反映的是时代共振的年代之声。
扫黑除恶的《狂飙》等,塑造了富有魅力的反派角色,更不用提古装女频和男频IP改编的滥觞。
可以说在制作技术上、编剧把控上,某些类型剧已经走向了世界级的水平,这不得不提到以爱奇艺、阅文等为核心的平台为国产类型剧所做出的贡献。
然而,在全球都非常流行的职场爽剧中,国产剧的声音却一直非常孱弱,而观众对职场剧的风格也抱有一丝不信任。
一方面,过去的职场剧,更多是披着职场皮的言情剧,更多的停留在了男女主谈恋爱,搞事业只是添头(比较明显的诸如微微一笑很倾城,女主在事业上成了男主的“老板娘”等)。
“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范式在不同职业中反复出现,消解了观众对于职场剧的信任。
对于职场剧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搞事业,而许多国产剧的“搞事业”线却少之又少,反倒是在扫黑除恶中的反派,却是认认真真搞事业的(如《狂飙》高启强等)。
职场剧的言情性不仅失去了原本应该是主力的男性观众,缺乏了美貌加成的服化道也让习惯古偶IP的女观众接受不良。
另一方面,国产职场剧在流量元年2015年后,进入颜值致胜的时代。
90年代濮存昕的警察,或者 《黑洞》《黑冰》 等黑社会剧集中,富有魅力的中年主角逐渐被年轻化的流量演员取代(濮存昕甚至直接表达,电视剧已经不需要他了),平台流量之争“抢剧”的那些年,流量职场类型剧大行其道,演技不够、剧情悬浮的制作,让人物塑造更容易被观众诟病,况且职场剧离当代观众近,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观众的评价非常容易受到自己生活体验的干扰。
没有说服力的剧情与角色,造成了观众反复被“骗进”剧集又反复流失(犹如当前的电影行业一样),观众基础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动摇。
这应当怎么办,应该是有志向的电视从业者们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职场类型剧本应是全球剧集的重要类型。
无论是东亚日韩的《半泽直树》《doctorX》《律政英雄》《相棒》《未生》《on air》《机智的医生生活》,还是美国的《实习医生格雷》《傲骨贤妻》《广告狂人》,好的职场类型剧,具有非常持续的生命力,不断开拓续集的可能。
而国内,显少看到职场剧的续集化,观众的不信任、平台的望而却步, 本格职场剧成了国产类型剧的缺失拼图。
2,职场+爽剧,国产精品化对标全球从制作角度,爽剧已经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全球概莫能外。
升级打怪,逆流而上,符合观众的普世价值,并且我们在男频上已经出现了古装《庆余年》这样非常优秀的爽剧。
这本《前途无量》这部剧,也因此成为了我非常关注的剧集。
因为首先,它的定位是爽剧,其次,它是聚焦银行的职场类型剧。
第三,编剧、导演与演员无一不靠谱,众戏骨频出。
时代呼唤现代爽剧以久。
我看到有不少观众评论,认为结果走向太“不科学”,我不由得好笑。
其实爽剧本身,消磨了观众认为“悬浮”的吊诡——用“爽”来提醒你,情况是真,但结果是假。
也因此, 爽剧成为男女老少都爱看的类型。
《前途无量》改编自起点男频《钱途》一书,删掉了过于奇葩的“钱财透视眼”buff,但是爽的内核并没有改变。
爽剧按我的理解,就是在类似于密室无法逃脱的现实困境中,通过观众无法做到的手段,得到超乎预期的效果,“爽点”是观众期盼看到的。
因此,《前途无量》所关注的情节,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节,授信部副总拒绝签字,但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授信一条线,甚至有可能是全行的系统性造假;职场空降被领导穿小鞋,在职务范围内给你坏果子吃;理财卖不出去,学生使用小额信贷被欺骗……但因为有了“爽”的存在,这些原本似乎难以解决的系统性问题,也迅速迎刃而解。
可以说,“爽”是第一性原理的极致: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果你们都勾连成了错误的蛛网,那我就捅破这天,“我跟你干!
”金融反腐是今年以来最为关注的话题。
也因此,我认为好的作品确实是印证和引领时代的。
为什么今年央视连续推出了《城中之城》《前途无量》两部银行类型剧,宣传交替印证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
银行的系统性贪腐、违规贷款,是曾经蛋糕做大过程中的铤而走险,但当融资市场进入庞氏市场的时候,整顿和叫停在所难免。
于是,银行+职场+爽剧的前途无量,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姿态,杀向了国产剧市场。
这可以说是老牌剧集商华策的又一次对标全球、精品化的尝试。
3,编剧导演演员,无一不在线如果是银行+职场+爽剧是一盘好的做菜选题,那么做菜的师傅和菜品就尤为重要。
我们已经探讨了职场剧的“披皮恋爱”“流量为大”的种种问题带来的结果,而《前途无量》很明显,在剧集制作上走得,就是精品化。
首先,编剧紧凑,张挺作为老牌导演、编剧,《风吹半夏》《天下长河》均是强剧情强节奏的风格,这在《前途无量》剧集中凸显明显。
大佬们之前的你来我往,信息密度极大,而在这种勾心斗角之外,小小的龙源营业部,则又充满了情景喜剧的风格,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小丑张家明贡献了大量的笑点。
并且,剧集开头把编剧张挺的名字大标题打出,很难得让人感受到剧集对于编剧的尊重。
其次,知名导演沈严挂帅。
《中国式离婚》 《我的前半生》 《流金岁月》等作品,让我感受到沈严在现代剧的进攻性:他非常擅长把握时代脉搏,不仅是婆婆妈妈爱,更有现代性,男女老少皆宜。
最后,则是前台的演员们。
《城中之城》的问题,《前途无量》不再有,过于青涩稚嫩的年轻小兵VS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们,年轻线很容易被喧宾夺主。
《前途无量》的选择是:抛弃爱情戏,拥抱年轻人的群戏,而这些对抗的核心,则是由青年实力演员白宇担任。
这些年,白宇的剧,我的观看率是非常高的,《沉默的真相》《乔家的儿女》《风起陇西》都是我心中非常优秀的作品,他也是一个极有进取心、深度和专业能力的演员。
曾经因为白宇的受气包形象深入人心产生了担心,是否观众会对他这一形象定型?
他自己完成了答卷。
无论是生活化又带有爽感的台词,举重若轻的肢体语言,都代表着新一轮的进化,演员白宇,前途无量。
李乃文、王志飞 、许亚军 、陈宝国……视帝开会庞大阵容,把老狐狸们的算计、惜才、阴阳表现得淋漓尽致,目前第二集看到的是李乃文饰演的钱才,一方面对林强保护中带着历练与试探,一方面又不由自主投入到黑贷款的漩涡中。
林强一路升级打怪,最终迎来的挑战也一定是总行级别的。
毕竟,就是一个字“爽”!
4,随剧更新体验第3、4集:第三集的节奏略显沉闷,但第四集的整体完成度是前四集最佳。
目前的集团对立已经非常明显,林强率领的青年龙源团VS银行官僚众人。
关键是,目前漏出来的官僚还只是冰山一角,祝丰山连拉带哄,说明林强有着很强的利用价值,可以作为更高层对垒的武器。
但是龙源行的郝伟一众,已经让人感觉到银行现管的沆瀣一气的腐臭气息,特别好看的是审计部门的查账,林强的机智、反客为主凸显明显,白宇饰演的林强在一开始表现得非常弱气,我甚至怀疑他真的无计可施,可很快他便将军成功,这时候回复气定神闲的语气,原来之前的扮猪吃老虎都是演的!
太精彩!
龙源行的群戏,让人忍俊不禁。
郝伟和张家明作为丑角惟妙惟肖,与女孩子们的执拗善良相映成趣,已经逐渐掀起银行的阴暗一角,进入主线副本,期待新的升级打怪。
第5、6集 小强初露尖尖角第五集,罗莎总的戏份太好笑!
一个雷厉风行、玉面罗刹的女上司,面对林强字字苛责,面对郑帅却又柔情万分,人事部的总经理身份,让我不禁想到短视频里的辛西娅姐姐,不过区别在于,辛西娅姐姐骂人巴子是为了解决问题,罗莎姐姐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张家明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鲜明,从一个小丑形象立体化。
职场小丑其实只是他的生存之道,家庭压力让中年男人奴颜婢膝,也不过为了保住工作。
良知让他并没有走得太远,第六集的开会戏,气场全开,每个人各有打算,老狐狸们对待林强,有欣赏,有厌憎,还有阴谋。
林强一个又一个惊喜抛出来,让人措手不及,大呼精彩!
从第七集开始,这个剧的全貌才逐渐展开,一开始的勾心斗角仅仅是营业部层面的小鬼打架,而到了后期,才会看到银行高层的各怀鬼胎、神仙下凡。
看到有说法说林强像孙悟空,仔细想想确实是,每次升级打怪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去的坎就得去搬救兵,而很多时候面前的妖怪也不过是神仙的一颗棋子而已。
随着他越走越远,遇到的妖怪级别越来越高,搬出的救兵也越来越大,到最后迎来邱老爷子的时候,才发现,前期的每次小怪原来都是齿轮的一部分,而此时齿轮正在飞速转动了!
第十八集,林强推外资合作,有领导说他太贪婪反对,最后邱老爷子站台特批,简直让我幻视一些历史。
林强去找老爷子这,作为一个体制内金融业老人,同时感到了胆颤和舒爽。
林强和老爷子的话真的太大胆了,这是在为企业家正名啊。
企业家精神已经被蔑视以久,贪婪与勇气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而企业家又带来了创新与活力。
没有边界的资本会成为贪婪的饕餮,但并不代表资本是错误的,在规则内,为了自己的福祉努力,会成为全人类的福祉。
有些人看起来很疯狂,但他们的疯狂改变了世界。
“白猫黑猫抓住了老鼠都是好猫。
”邓公的话言犹在耳,正好邱老爷子说了一句四川话“过界了”就更严丝合缝了。
这个剧播出恰逢邓公120岁诞辰。
邓公倡导的市场经济,激发出来了中国经济最有竞争力和开创性的50年。
(此处省略100字)这一段又给我当年陇西的感觉了,银行不仅仅是银行,前途无量也不仅仅讲的是银行。
权力的倾轧固然舒爽,但业绩是不是第一生产力,银行说小了是银行,说大了就是一个Guojia。
这个剧业内一定是极其关注的,这么多戏骨做出来的剧,果然不仅仅是奔着短时间的一亩三分地,高,实在是高啊。
第19、20集,规则的重要如果说17、18集强调的是业绩的重要性,那么19、20集摆上台面用陈行远和邱老爷子等的口说出,规则的重要性。
过去的业绩在不受规则的束缚下成为庞氏,那么现在的业绩还应该重蹈覆辙么。
银行离钱最近,应该是最讲规则的地方,但遗憾的是也最容易被杠杆绑架。
经济社会的最核心特征就是周期,明斯基的周期理论提到,银行周期总是在业务高歌猛进时通过贸然放大杠杆来扩大利润,但借新还旧成了最终特征。
当一切条件都具备时,一定会有人刺破这虚假的繁荣,用古话来说,高际必堕,也是必然。
《前途无量》的现实意义,我们用明斯基理论非常好理解,稳定不稳定的经济,需要更积极的给金融与银行业给予规则。
不喜欢的一点是:几个高管讲话“张不开嘴”太刻意了。
好看的国产职场剧
2集,什么破剧情
简介的确是《半泽直树》即视感…不过白宇演的没那么亢奋hhh前两集看下来没感情戏好评…不过几分钟内卖掉理财产品还是有点扯啊。。。
不太行 日常黑银行女
总行的人是不是各个都有心眼子kpi啊,一个靶场射击局,一个打牌局,不看大家的解释根本get不到各位大佬们的深意,长见识了
拍的太爽了…刚上任就乱杀,真的能这么顺利吗。一天内跟同事打成一片,五分钟搞定一个理财产品不然就辞职(虽然后边交代有观察,但是五分钟设定真的很无语),晚上就把底套出来,第二天早上就大改革,全体同事支持,除了俩领导,还有女性角色玩游戏扒同事衣服,同事关系这么魔幻,还连着聚集,这ooc了吧小地方的银行…上班的人们光鲜亮丽一点班味都没有,节奏也奇奇怪怪的,好僵硬的剧情还有推动情况。
老银行家们斗法算是最大看点,主角演技也是合格的,整体看似是很优秀的金融反腐剧,但禁不住仔细审视。男主天真无邪一身正气在银行系直上青云,现实中这可能吗。五分钟卖理财都懒得说了,之后每一个证明男主能力超群的客户都像NPC一样儿戏。
先观望说个题外话,男主旁边那个小跟班长得有点帅的过分了…建议演古装去,不是一个次元的。
全剧偏幼稚,专业深度太浅,但我爱看,也有好的段落……
前面还行,节奏挺快,越到后面越离谱,银行每天不干正事光闹辞职了是吧。
非常有意思的权谋剧,张挺的剧本不错。主角手里拿到的总是有限地图,一次次被人当枪推到台前大闹天宫,在极小空间内腾挪跳转,借机实现自己的目的。被人利用当然是对自己所谓「价值」的肯定,但理想主义者的幻灭难免,分道扬镳是必然。很喜欢结局,革命派vs改良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途无量。
近期每晚和妈妈的睡前电视剧 看完睡觉 过上了小时候的生活😴
看到白宇蛮期待的 看了半集五分钟卖理财好无聊 弃剧
一旦开始注意到男主对患难兄弟呼来喝去像小弟一样就没有办法不留意,太膈应了,不知道是不是剧情设置表现男主高傲&为兄弟叛变埋伏笔,但是不想往下看了。对罗莎的塑造也很恶心,不知道为啥一直强调离婚老女人,对男主兄弟的剧情像性骚扰。男主一直死赖在龙源不走也不知为啥。陈行远给我看恶心了,像酒囊饭袋,幻视装逼阴阳怪气嘲讽你的大爹领导。
喜感剧情下是对行业“钱规则”的讽刺,商业银行内部种种灰色操作、问题的贷款、不公平的薪资比例等隐形规则夹杂在故事细节里,看点是足的。
看林强和郑帅这对哥们突然就懂了上岗整顿职场的段子,该硬钢的时候硬钢+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反鲨的手法那叫一个6~
导演编剧真对不起这几个老演员
为什么要把女性角色写成这样??
越往后越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