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了,新生代的这批演员无论从颜值、演技都是一言难尽,这是哪来的勇气去重铸经典?
旧版不谈主角,光配角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极其深刻:姚乐怡饰演依文,当时的颜值是相当能打的;鲁振顺的“啊顺”偶尔阴阳怪气、偶尔快言快语也是深入人心……看看新版的依文,那是什么鬼,tvb没人了吗?
就只剩这些老戏骨苦苦支撑,可悲啊。
#十月初五的月光#【前言】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开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剧情也已经进展到君好,文初,礼信三人的恋爱中在剧集开播之前,因为是翻拍版,所以观众难免会拿新版和原版来比较,而原版拍摄的时间正是在TVB电视剧鼎盛时刻,当年的演员演戏很好,又是大家的童年回忆,确实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存在如果非要把新剧和原版做比较,确实会有很多瑕疵,但我个人认为,时代在进步,新版里面的内容也更贴近我们现代的生活,所以没有必要一直拿着以前作为一把量尺,去规范着新版的一切之所以说是翻拍版,估计是编剧想把这个故事在用新的角度讲述一遍,但无奈如果直接照搬,定会被骂抄袭,还不如光明正大承认自己就是翻拍,这样还能让观众更直接的去了解整个故事观,和更有讨论度因此我试着把这部剧当成一部全新的剧来看,来分析,而不把它和当年的原版扯在一起,这样才会让自己发现更多的惊喜,更享受追剧本身【优点】(1)说实话,新版十月初五确实有带给我一定的惊喜首先作为一部翻拍剧,不强行把以前的内容照搬,而是只保留了一定的人物关系,其他的剧情都有着与时代相应的改变加上新剧里舞台设定在了香港一个小岛上,风景宜人,每次看到亲人和好友间日常生活的剧情,都会倍感治愈(2)由于剧里大部分的演员都是年轻一代,尽管演技上略显稚嫩,但因近年来TVB确实比较少更符合年轻人的青春偶像剧,所以这次的新版,起码给了年轻演员一个机会,为电视剧注入新的活力,也算是一个进步(3)故事的主线以亲情和爱情为主,气氛渲染上,确实很能打动到我,特别是Q姨对君好,文初的爱,不输很多亲生妈妈,甚至会比一些妈妈更疼孩子,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的【缺点】(1)虽说年轻演员演技稚嫩是难免的事情,但在剧里还是有比几个比较重要的场合,因为剧情和演技上的缺失,而让情感少了几分感动如文初和君好前期看来,只像是一对爱打骂的兄妹,在剧情和演技上,其实不太能看出文初暗恋君好,致使文初发现礼信和君好在一起后,伤心得有点突兀,甚至有点造作(2)新版里有很多不同的感情线,年轻一代的有,老一辈的也有,但目前因为感情线有点过多,反而让观众有点每一段都看不深入的感觉,剧情和感情上也有点进展的很突然,让每一段感情都差点火侯。
总的来说,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如果只是当一部新剧来看,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但不能超越经典希望TVB能多拍一些青春偶像剧,让年轻一代的演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第一次看月光2021版的时候其实是被演员阵容吸引到的,第一次看到如此新的演员阵容,感觉大台真的很厉害,这么大胆。
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整体觉得还不错,剧情很轻松,节奏也比较轻快,可以当一个家庭剧来看,刚开始的莎莎和莎华两姐妹比较抢眼啊,两姐妹很机灵,很灵动,让我有了看第二集的冲动。
现在剧集已经到第十集了,整体感觉还不错。
特别想说一下女主角何依婷,其实很明显可以看的出来何依婷的演技有些青涩,稚嫩,但是可以看的出来她很努力,从第一集到后面感觉她也在不断进步,在服饰方面,剧集组很有心啊,每一件穿搭都特别适合何依婷,也适合这个角色,青春,活泼。
男主胡鸿钧和罗天宇,认识胡是从降魔的的石敢当开始的,再到文初,看到了胡的成长,虽然胡的演技还有进步空间,但是胡饰演出了文初老实,本分的感觉,还是值得认可的,罗天宇是上年港爱里入屋,让大家认识到他了,对于司徒礼信来说罗天宇演绎出了一个不同的司徒,不再是沉闷的司徒,而是有一点点搞笑,有一点情趣的司徒,不错,期待后面的剧情。
#十月初五的月光#说实话真的又被米雪出场这个造型惊艳到 时光真的特别偏爱美人 Q姨的穿搭好优雅好气质!
好喜欢米雪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十月初五的月光#Q姨的发量好多实名羡慕了 而且还有一闪一闪的凉片 真的好好看 再次感叹米雪她吃了防腐剂吗 我小时候她就长这样 长大了 她还是长这样 太美了 🤩
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除了张智霖,谁也不是初哥哥。
老版我没有看过,因为我喜欢TVB是因为她擅长职业剧,没有磨磨唧唧的感情故事,也没有偶像剧的类型,然而这部剧是偏向于描述感情的电视剧,我就一直没有看。
TVB的各类型电视剧都是拿感情做点缀,不油不腻,恰到好处,即使看四十多岁的人谈情说爱,也不会觉得突兀。
刚看了半集新版,弹幕一直都在说不如老版,索性我就看了一下老版。
老版的配置是张智霖+马浚伟+佘诗曼+唐文龙,这种配搭找谁来拍新版都不会成功的,更何况初哥哥和礼信的人物设定又是那么的温暖善良,所以为什么要翻拍我不知道。
十月初五街是澳门的一条老街,而且还有一家十月初五饼家,所以用“十月初五”这个名字就是将故事设定在澳门,新版将故事设定在香港了,十月初五直接变成了朱莎娇的生日,为人像月光,属于硬扣题。
如果只是讲故事里面的爱恨情仇,而没有其他更实际的主题,真的真的没有必要再演一次了。
而且佘诗曼的人物设定是很不好把控的,一个不到20岁的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多一分就是绿茶,少一分就是吵闹,不容易让观众喜欢,更何况让新人演。
张智霖VS胡鸿钧,胡鸿钧已经是新人里面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了,而且在这部剧里面他已经演的很好了,但是没有办法和张智霖比较啊,我只看过张智霖演过七部电视剧,《十月初五的月光》、《西关大少》、《鱼跃在花见》、《冲上云霄2》、《谈判专家》、《非凡三侠》、《家族荣耀》,1、2、3、7因为剧情有些不圆润,4、5、6相对好看一些,在我看来他还真的算不上演技非常好的男演员,求生欲:只代表我个人看法,但是他就是讨人喜欢啊,就跟他演的初哥哥一样,如果不能在故事上取胜,演员的演技在跟不上,那翻拍的结果只有一个。
胡鸿钧已经很努力了,清秀的外表,认真的演技,但是很难对抗张智霖可爱的大眼睛。
马浚伟VS罗天宇,还比啥啊,马浚伟就是无冕视帝啊,十个罗天宇捆一起也没法比啊。
佘诗曼VS何依婷,不说了。
唐文龙VS郭子豪,唐文龙在当时那就是型男的存在,尤其他和马浚伟有一场戏俩人闹别扭了,大家在劝和,弹幕都开锅了,超有趣,俩人演的也特别到位,新版郭子豪简直是个傻憨憨。
也不是一点优点没有,剧情进行了优化,比如初哥哥早早知道他那个狠心的妈妈根本就是骗他,给了他一个假地址;海景叔没有死掉;朱莎娇也没有问祝展辉要钱才放君好走;礼信和君好分手了;初哥哥也没有借海琳来骗君好等等等等,只是整部剧还是温突突的,老版最出彩的顺姨也被忽略了,朱莎华演的没毛病,其余的都平平,没有俊男靓女还是别拍偶像剧了吧,你们演的不容易,我看的也很辛苦。
#我的第198个剧评
最开始知道TVB要重拍这部我最喜欢的港剧的时候,我是很不开心和不理解的,但是到了真正定档和开播的时候,我还是克制住心情想尽量保持客观来对待新版,希望新版的创作团队能做到他们说的致敬经典,希望新版的编剧是个原版粉丝,明白原版的优点。
看到有一些评论说,不应该拿新版和原版来对比,什么不公平,没有可比性,说什么各有各的好。
我不同意,我觉得既然拍了新版,当然是要和原版来对比啦,不然你怎么不改名叫《流浮山的月光》,不把里面的人物名字全改了,然后当作新剧来宣传,大不了被人说是抄袭某某经典而已。
如果又要翻拍,又不让人对比新旧两版,这叫什么致敬经典,这在粤语里面叫“黐金糠“,就是又要蹭原版经典,又不让人去评价它和原版的差距是吧。
TVB从开始决定翻拍就是冲着蹭着经典抄热度的想法来立项的,不然难道TVB真的没有新剧本好拍了,只能拿旧的来翻拍?
新版第一集花了大半集去讲文初君好的上一代/上上一代的故事,相比原版来说,把朱莎娇朱莎华姐妹拆成新版的母女三人(Q姨莎莎姨莎华姨),莎莎姨和莎华姨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新版Q姨莎莎姨更像是把原版朱莎娇的两部分拆成两个新角色,然后用莎莎姨反向性格做了个新的朱莎华。
其实我是很不喜欢这样的改编,因为从这新版的二十集看下来,Q姨和莎莎姨过于完美,已经不像原版那么真实有血有肉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新版第一集就可以发现,它描述人物情感和心理并没有原版那么细腻,过于啰嗦,好像生怕观众不懂它在表达什么一样;而原版相同的内容可能只是简单讲一些对白,让观众去通过看完全剧后来体会故事的内核和人物情感。
第一集莎莎姨和祝展辉的剧情就是这样,莎莎姨把为什么要和祝展辉分手,为什么要坚持生下君好而不告诉祝展辉,为什么要把女儿改名为“祝君好”,这些全部都直接说出来了,但是原版这些朱莎娇几乎都没有自己提过,都是通过全剧剧情和其他角色对她的描述来让观众认识和理解她,所以我看完第一集真的很无语,就像粤语里面说的“画公仔唔使画出肠”,硬塞给观众的还不如让观众自己领悟来得深刻,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原版会让大家觉得经典的原因之一。
然后来看新版第9集最后礼信用文初的哨子向君好表达心意的这段戏,因为前面几集很多属于新版的新增/修改的铺垫类剧情,和原版不太一样,就不拿出来讨论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旧版的更加好。
吹哨子表白这段戏在旧版里面是君好生日中途礼信有急事要先走然后出现的,其实前面剧情也有讲文初礼信金胜从准备生日礼物,到生日当晚的表现,开始把各人的情感表露出来,当中君好对礼信也是看得出来越来越有好感。
所以当吹哨子表白时,君好和礼信的反应也是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来得很自然。
但在新版里面,由于一些剧情的改动和调换先后,君好和礼信之间其实和旧版的感觉不一样,更多的是礼信对君好有好感,直到这集来了个“偶像剧亲密接触”,君好才稍微有点feel,所以新版的这段戏里面,给人的感觉更加突然一点,君好的反应也是体现了这种突然。
也正是这个更突然的表白,新版不像旧版一样,后面君好和礼信就直接开始谈恋爱了,新版两人是一直暧昧了好长一段时间。
可惜的是,这段戏新版礼信由于自己心里也没底,相比旧版礼信,少了表白时的那种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的自信,没那么突出(旧版礼信是重复吹了三遍,每一次都更加坚定,而新版只是吹了一遍)。
反倒新版君好的表现我觉得很好,演出了那种青涩少女被表白后害羞不知所措,但又有点窃喜的反应。
最后说文初的反应,旧版里面文初听到礼信吹自己教他的哨子暗号给君好表白时,也是直接呆住,但是张智霖的文初表现的是两段反应,先是对礼信突然拿哨子表白这个行为的吃惊,然后礼信三次哨子吹完后,镜头慢慢拉到文初的正面,已经可以看到,文初和君好一样,已经完全清楚了礼信这个举动所表达的意思了,文初此时已经是一个在深思的表情,结合全剧剧情,我认为这里文初是在礼信表白后才突然醒觉自己对君好的感情不是兄妹那么简单,所以才会有第二段反应。
但是胡鸿钧的文初在这里并没有,他是全程呆呆地看着礼信,直到片尾都出来了还是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表情。。。
接下来几集有一些君好和礼信去约会之类的场口,同样,新版文初和旧版文初差别很大,新版文初经常听到君好和礼信的事,都会表现得很不耐烦,或者是有点怨恨生气的样子,各种行为表现来让人感觉他很不开心(钧哥哥,你这样谁都知道你在酸礼信啦),和旧版文初遇到相同处境时表现的不去争不去抢、“只望停在远处祝君安好”这种差得好远。
这些我就不找截图了,真的没法比。
后面到了文初生病、君好礼信约会这段戏,这里新版文初就还是和上面一样,和旧版没法比,看不出稍微深一点的内心戏。
这段主要吐槽的是新版Q姨无端端看了文初和君好的背影,无端端看到文初半夜在看窗外月光,然后就要拉文初到内地找工作了,非常突兀,难道新版Q姨有读心术还是背地里掌握了什么证据实锤吗。
旧版这段,文初因为担心君好,带病跑出来找他,Q姨跟随着文初看到这一切,才确认文初对君好的感情。
然后才有带他去内地找工作的事。
还有后面文初和Q姨的母子情深对话也是,新版没有旧版的那种感人,一个是受前面突兀的影响,一个是新旧演员的演绎不一样。
新版的这里是几乎没有改动地把旧版对白沿用下来,但就是没有旧版那种让人动容的效果。
作为旧版的经典场口之一,也是非常可惜。
接下来是海琳沛坚结婚这一集,单从婚礼那天的场口来说,新版和旧版差距不大,新版的海琳也演出了那种心碎的感觉,但是整个结婚事件的一些细节,新版就比旧版少了一些,例如各人对海琳沛坚的祝福和看法、结婚前一晚的准备、君好唱《分分钟需要你》时想着的人等,新版都砍了很多。
看旧版的这段的时候,给我感觉海琳沛坚就是这段的男主女主,所有人的祝福都向着他们,他们千辛万苦终于守住了他们想要的幸福,然后再戏剧性地被摧毁,让人心碎。
但是由于缺少了旧版的这些细节和铺垫,让我在看新版的这段的时候,没有那种所有人陪着海琳心碎的的感觉,整个结婚事件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事件存在,海琳和沛坚也只是这事件的参与者而已。
在新版第12集的最后也出现了一个让我很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君好和文初因出国旅行闹矛盾后(旧版里面是移居国外生活,新版改成出国旅行也是有点搞笑,好像去旅行就不会回来一样),礼信问君好有没有想过她和文初之间的感情不只是兄妹那么简单。
新版这里礼信一问完,《祝钧好》响起,然后就给了君好两秒的一个镜头,没了,下一集也断了这个场口。
我也被整蒙了,这场戏是主角三人真正开始面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的重要场口,你新版搞什么啊。
旧版这里前后的处理都做得比新版好多了,就说君好后面是拒绝正面回答礼信,然后跑到新婚前夜的海琳家中,海琳让她想着心里最挂念的那个人唱一次《分分钟需要你》这里,这些都是对人物的心理描绘,但新版就是砍掉原本这些好的内容,新加上去的内容又完全不是那个水准的。
新版第13集,文初重遇亲生母亲。
这一段在旧版是我印象最深的剧情,也是我第一次看电视剧忍不住流下眼泪的地方。
即使7年来我重看了5次旧版,但是每次看到这里我还是会动容。
其实也正因为这段戏在新版里面表现得十分差,才让我忍不住想要写这篇剧评。
文初刚重遇亲生母亲,然后尾随她直到有机会拿出哨子来表明身份,这里就不用详细对比了,只需看演员表现就行,剧情上没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新版在文初见到亲生母亲离开后,急着找回她,还着急得对帮他找人的大家发脾气;而在旧版,文初都没有主动和别人说这件事,本来想找君好说的,也因为君好有事在忙放弃了,直到有熟人告诉Q姨见到一个很像文贵芳的人回澳门了,大家才直到这件事。
说实话,新版文初在这里发脾气确实不太符合人物性格。
本来已经有评论说新版演的是傻子版文初了,这乱话脾气不是更让人觉得蠢了吗?
然后是正面和文贵芳相认的场口,新版里面是大家找到文贵芳住的酒店来等她,旧版是万朱莎华故意安排的母子相认,单单从戏剧冲突来说,新版就要比旧版平淡很多了,更别说少了一些旧版相认时的动作和对白,总体来说就是简化了不少。
再接下来是Q姨到酒店找文贵芳,把文初的信给她。
这段在对白和格调上改的有点多。
新版Q姨上去就是一副圣人的语气教育文贵芳,然后把信怼给她让她好好看看自己的儿子是什么人;而旧版里面Q姨在这里要温和很多,她不是要文贵芳知错认错,自己也没资格教别人怎么做,只是希望即使她再绝情也能花一点点时间了解一下文初。
然后是信里面的内容,说实话你新版即使照旧版的去用也可以啊,就是头铁要自己重改,还没旧版的那么深情。
除了信,新版文初还做了一本相册,而旧版是文初把多年存下来的几万块积蓄给了妈妈,希望她能买一件喜欢的东西。
我怀疑新版的编剧是不是看不懂旧版的这个地方——文初平时那么努力赚钱那么省钱,都能直接把全副家当给了二十多年没见的妈妈,说不定他一直以来那么省钱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报答生母。
这就能串起人物性格来讲通了。
但是新版也是砍掉,告诉你没有这回事,文初就是单纯抠门而已。
读完信之后,文贵芳下楼见文初。
这里也是剧情上没什么好对比的,看看演员发挥就行。
有点难受的就是,新版文贵芳有点像是被Q姨教育后,不太情愿地来见文初的;而旧版更像是被文初的信打动,主动下来见他的。
旧版的这里我认为演得很好,文初叫出一声妈的时候,也是我当年眼泪掉下来的地方。
当然看新版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啦。
最后的一点也是我最没想到新版也会改的地方,就是文贵芳的朋友问她为什么给大马地址给文初,旧版文贵芳是回答“假的啦,我像是那么感情用事的人吗”,然后就没再说下去了,我当时还在想,她是骗她朋友呢还是骗文初,明明刚刚还那么感动地抱着儿子,我更加偏向于她是骗她朋友,那个地址是真的,这里算是旧版编剧设的一个悬念。
(虽然到了旧版大结局会有答案,但是从这里到大结局之前,我都是觉得文贵芳没有骗文初。
)新版就牛逼了,朋友问完文贵芳,她说假的怎么可能xxxx,然后是一大轮解释,我听完我都不用再怀疑她有没有骗文初了,专门费那么多对白解释自己不可能给真地址,最后还要给文初听到这一坨全世界最难听的话,新版的编剧真的是为了剧情而剧情,好好的伏笔被硬改成这样,就是为了让新版文初显得更加悲情?
效果真的好吗?
接下来看新版14集文初拒绝开声治疗,礼信去找他的这段戏。
这里新版文初拒绝治疗,因为他觉得只要他能重新讲话,就会影响到礼信和君好,就会破坏君好的幸福。
呵呵,又是新版编剧对原版文初的肤浅解读,这种理解后面还会影响到文初打算表白的那段剧情,这个后面再聊。
其实在原版里面,文初没有消极对待开声治疗,但也没有过分激动,而是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他也想重新开口讲话,也不想辜负努力帮他寻求治疗的大家,但他也担心最后可能会让他们失望。
君好礼信金胜海琳他们各自都想着,文初能开口说话之后,肯定会让君好文初礼信这三人的关系得到解决,不管文初是选择争取还是放弃,他们都认为文初仍然不肯表明对君好的心意是因为文初不能讲话而自卑,其实这个是对的但是又不完全对。
文初相比礼信缺少的不仅仅是开口说话,还有他哑了二十多年的经历带来的见识/能力上的不足(相比礼信),他知道这些东西即使他能重新开口也比不上礼信,他也知道礼信对君好的爱不比自己少。
正如原版中海琳对君好讲的那样,文初可以给君好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可是司徒礼信却能够给她最好的中年和老年。
对君好来说,礼信是最适合的人,至少文初也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在原版中即使文初重新开口了,即使君好主动向他表明心意了,他也只是祝福君好礼信永远幸福。
新版文初呢,他也像外人看他一样,觉得我只要能讲话了我就不会自卑,我哑巴我就给不了幸福给君好。
讲回那段戏,新版礼信找文初,主动讲了他们三人间的关系,希望文初不要逃避,也不要辜负大家想要听到他重新讲话的期望。
但文初开始还是一直撒谎找理由,各种口不对心。
其实新版文初的性格真的塑造得很不讨喜。
相比原版文初和礼信各自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是五五开,我觉得新版文初真的相比新版礼信差远了,人家礼信还能堂堂正正面对感情上的困境,主动寻求解决,你文初还找各种借口逃避,又要表现得很不开心,被人挑明了还不承认。
原版没有礼信主动找文初讲三人关系的剧情,而是礼信向祝展辉讲这些的时候,恰好被文初和君好听到,也把三人的感情困局推进一个不能再拖的地步。
这里原版礼信讲的话也是很能表现出他的人物性格,礼信说他是可以不那么辛苦到处把文初找医生,是可以不对这位情敌那么好,但是他做不出来,因为文初是他的朋友,他不想因为一个女人而没了文初这个兄弟,但他又不肯轻易放弃让爱,因为自己也有敢于追求挚爱的自尊心。
也是因为原版把文初和礼信都塑造得那么好,观众才会和君好一样,选哪一个都那么心疼另一个。
新版呢,我觉得理智的观众应该大多偏向礼信吧。
最后一段戏是讲新版15集,文初准备向君好表白的这里。
前面说了,新版文初对能不能开口讲话的理解不同,导致新版文初能重新讲话之后,立马就有信心向君好表白了,也不管当时怎么哭着和Q姨说君好是我妹妹我不会喜欢她的。
他很有信心地准备着,只要一出手就会解决他们的感情困局的样子。
没想到,新版编剧还要再狗血一次,在表白前一刻,给文初直接整了个得而复失,再次要夺取他的开口示爱的机会。
我看到这里我真的顶不住了,才治好不到一集的声音,这就又要没了?
跟玩似的。
当然,新版文初按照开口等于表白自信的想法,肯定立马就放弃表白,转过头祝福君好和礼信。
嗯,看上去剧情好像很有起伏很峰回路转,但是仔细看看难道不是一坨屎吗,完全性格崩坏的文初,我真的只能是为君好礼信感到开心。
老实说,新版的剧情到这里改成这样,再配上演技欠缺的钧哥哥来演绎,已经彻底放飞自我了。
新版后面结局篇的剧情就不拿出来讨论了,由于前面剧情的改动,后面的剧情和原版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要我总结对这二十个晚上追看的内容的话就是,我永远喜欢看《十月初五的月光》,但不是《流浮山的月光》;我永远喜欢听《祝君好》,但不是《祝钧好》。
以下是新版人物评价:朱莎娇:原版是剧中的灵魂人物,因为“只望停在远处祝君安好”的人物性格就是从她这里传承到文初。
本来原版是个有血有肉、性格有优点也有缺点的角色,到了新版被分割出新朱莎娇+朱莎莎,还改动了一些背景,让新版Q姨变成剧中的一个几乎完美的角色,没有性格缺陷没有犯过多少错误,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一个智者身份去对其他角色进行说教,人物变得不太真实。
祝君好:这次何依婷出演的新版祝君好倒是新版中唯一一个让我觉得不比原版差的角色。
看了之前的访问才知道,何依婷在出演新版前没有看过原版,监制也让她不要想着对着原版祝君好来演,因为那个时代的女生思想放到新版这个年代反而会显得不真实,所以监制让她按着自己的理解去演这个新时代的祝君好。
我认为何依婷这次做到了,并不是说她演技有多好,而是她确实演到了“新时代祝君好“该有的东西,而且要说演技,当年佘诗曼演的时候还不是会被人骂演技差吗,一样不影响她后面进步神速的封后之路。
而作为新生代的何依婷,单从演技来说,我认为是很不错了,而且和当年的阿佘一样潜力很大。
当然这次造型也很好看,何依婷也很好看,我挺看好她的。
文初:不管是新版剧情上的改动,还是胡鸿钧的演技,都让新版文初和原版拉开很大的差距。
胡鸿钧这几年演的戏看过不少,从《僵》、《夸世代》的客串剧情不多的配角,到两部《降魔的》的主演,其实可以看出来,胡鸿钧演戏的天赋不高,相比他唱歌来说差远了,像第一部《降魔的》里面的石敢当,戏份不是那种心理层次深的,他还是可以演演的,到了《降魔的2.0》的豪仔,角色心理描绘更加复杂、层次更多难度更大的场口他开始就应付不过来了,给很多观众的印象就是脸瘫,有次在他直播中降魔的的监制也提到过他的演技不算很好。
但是TVB这次还是给了文初这个更高难度的角色给他演。
本来文初就是一个心理层次复杂的角色,而且还不能讲话,很多时候和别人演对手戏都要用手语+表情来交流,对胡鸿钧简直是噩梦难度的挑战,更别说有张智霖的原版文初珠玉在前。
其实胡鸿钧本人也有自知之明,从之前看的几个访问可以看出来,不管是拍新版前后,胡鸿钧都对演出文初没什么信心,只求不让大家骂就算好了,也是算是很清楚自己的演技实力。
之后还有胡鸿钧主演的新剧,其实我建议TVB你还是别折腾他了,让他好好地当个歌手不好吗,这么多年他有几首歌我都很喜欢的,再让他演主角就真的是在坑他。
司徒礼信:新版的礼信也算演得可以了,人物塑造和原版差距不算大,但是相比马浚伟的原版差了一点那种自信,显得更加温和更加斯文一点,发挥空间比较少。
金胜:郭子豪演不出当年唐文龙的那种感觉,完全get不到新版金胜的魅力,人物剧情也改了不少,原版本来也是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角色,新版金胜很难让观众共情。
原版本来有一场金胜表白君好的戏我很喜欢的,在新版里面又是一顿乱改。
新版为了着重写文初君好礼信,以及Q姨万朱莎华祝展辉这些新加剧情,砍了更多原版角色的背景和塑造,除了金胜还有依文海琳沛坚古东,全海景阿顺等(阿顺直接被路人化)。
万朱莎华:姚嘉妮尽力了,剧情改得这样,强行将原版戏剧化程度最高的角色改得想要更加真实更加接近生活,但又想保留原版的霸气犀利不择手段,最后变成新版这样的缝合怪,就因为妒忌姐姐朱莎莎做出多少迷之操作,经常说的那句经典对白“我万朱莎华就最讲道理的“也像是为说而说,演员本身是不错,但是角色改的不行,没有让观众有看原版万朱莎华那种咬牙切齿的感觉。
其他角色:其他角色已经没什么好讲了,不管是原版已有的角色,还是新版新加的角色,都没有能塑造出当年的那种人情味,有些角色都是为有而有,新版只在意文初君好礼信Q姨万朱莎华祝展辉。
最后,作为一个看过6遍原版《十月初五的月光》的老粉丝给大家一个建议:没看过原版但喜欢新版(指喜欢剧情)的朋友,去试试看看原版;希望喜欢原版还没看过新版的朋友,不要去看新版。
最后的最后,再分享给大家一个我觉得写的很好的原版剧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475516/
#十月初五的月光# 说到两部《十月初五的月光》,就必须说到演员,其实不能说旧版的就一定比新版的好,只能说第一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对新版的演员来说是一种挑战。
米雪与石修两大戏骨在头五集一直带领着剧情的推进,最深刻的情感位都在这两位身上。
很优秀,很赞。
前几集讲述很多朱莎华收楼的故事,以及朱莎华和朱莎娇的母子争吵。
而且在祝展辉(海俊杰)出场后,朱莎华的狗血戏也多了不少。
这些故事虽然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你会看得很懵逼,你会以为主角是朱莎华。
①人物评价❗ 客观说,米雪是视后,演Q姨还能接受,胡鸿钧唱歌好,演初哥哥勉强忍了,何依婷颜值高有演技,演君好也还行,罗天宇的司徒礼信至少是文质彬彬的,石修的气场太强,演全海景有些不搭,但勉强还能接受,但,但是,这新版的金胜……确定不是Dino?
故事改了,看到有点迷雾每个角色都带不出那个味道,尤其是金胜,唐文龙的眉目间那种无耐幽鬰和愤怒,真的很自然 ②故事背景评价❗ 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最大的变化,还是整个故事背景变了,它再也不是《澳门街》了!
《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故事发生在澳门,所以又名《澳门街》,而新版的则把故事背景改在了流浮山,从前几集的剧情来看,很多设定还是贴着旧版的在改,但是整个风格其实已经很不一样。
除了故事背景改了之外,新版的《十月初五的月光》还改了不少角色关系,比方说Q姨变成了君好的外婆,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小小的改编,但事实上已经把整个结构打乱了,再加上整个故事背景都换了,所以我挺好奇,为何不把这部剧直接改个名?
毕竟十月初五本来也是一条街的名字……
听说胡鸿钧居然演了新版特意来看,新版的演员争议抛开不说,剧本存在很大问题。
编剧想做好娇姨的人设反而弄巧成拙。
娇姨带着文初和君好一起生活,台词设定是她对文初和君好一样好,觉得君好和文初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但是第一集到第二集文初因为被药房老板为难,被君好和金胜出头,不得不辞职,面对娇姨的态度看出来在娇姨心里面文初和君好不是一个地位的,文初辞职最害怕是如何和娇姨交代,说辞职理由要想出一大堆,还要配合君好演戏,而君好享受家庭最好的付出,到了娇姨和文初都因病出事还可以继续出国深造,享受最好的资源,她是默认不会被牺牲的那个,如果这点代入娇姨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君好是女儿遗腹子还可以理解,那么娇姨对文初的态度就很诡异了,同样是文初辞去药房的工作,娇姨和全海景在背后讨论文初为什么辞职,娇姨一眼就看穿了文初是因为残疾被药房老板为难而失去工作,并且表示如果不是熟人,文初一个残疾人很难找到合适工作,以后的路就会越来越难走,旧版中娇姨拆散文初君好也有类似考虑,礼信的条件比文初优越很多,娇姨希望君好得到幸福所以逼文初退出,新版到这段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娇姨带文初回内地,这是长辈对晚辈得到幸福的期许,虽然有私心,但是无可厚非。
而新版娇姨发现文初对君好有男女之情后,娇姨和文初的对话后文初压抑对君好的情感开始早出晚归,才有了礼信君好的和平发展,但很快问题来了,文初远远没有他自己想的那样可以接受君好和另一个男生一起,君好礼信提议去欧洲旅游他自觉把自己排除在外,完全不顾君好伤心,在三人纠缠中没有一个人不受伤的,最后娇姨妥协了,表示年轻人有自己的空间,她似乎完全忘记了作为残疾人的文初在求职上的困难以及自己当初放弃文初到底为什么,人设就出现前后矛盾,无论从她试图保住君好还是想要不伤害文初,在整个故事剧情都是失败的,让人摸不清她到底做什么。
娇姨对两个女儿也有类似矛盾,莎华做了富太太后要求母亲不要去慈善表演,拒绝理由是娇姨觉得自己凭借本事吃饭,没有偷没有抢养大两代人不丢人,而第一集娇姨和女儿的矛盾是娇姨希望女儿趁着年轻放弃唱歌表演的工作,找正当工作做,读书转行都可以,这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吗???
所以唱歌在娇姨眼里是不是体面工作呢?
娇姨和全海景的剧情我是快进的,因为剧情太平淡了,完全没有看透,海景儿子抱怨娇姨蹭了海景房子十几年,住低价好房子我居然是理解的,全海景说是娇姨当年救了他,所以他在还恩情,实际上那么多年又是房子又是送海鲜,恩情再怎么都还清了,如今儿子直接这么说,娇姨还不走,多少有点不知好歹(再次吐槽文初没有稳定全职工作,君好还在读书,海景的房子又不能住一辈子,按照香港寸土寸金的土地还有高昂的生活成本,娇姨是怎么能放手让文初追求君好的,有情饮水真的不饱,长辈也不考虑经济基础的吗?
)文初的人设是对比全剧少有的连贯,只是和旧版做了区分,新版和旧版剧本的区别在于放大了文初在社交方面的劣势,文初因为残疾而缺乏自信,所以打翻了奶粉罐,说剧情证明文初的工作能力不行的肯定没有认真追求,第一集到遇到礼信开始文初的每个工作都顺利完成,擦车干净整洁,搬货装摄像头样样可以,还有余力帮助君好修电脑和椅子,这种人不能说他们能力不行,新版文初最大缺点在于他因为残疾而衍生的自卑心理,药房上班第一天遇到客人询问药物无法回答而被老板赶去搬货,他的状态不佳,人不自信而导致的工作出错是残障人士很普遍的心理,生理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文初表面的积极乐观是流浮山的街坊还有君好建议都给了他可以安定的机会,允许出错允许试错才会有完美的进步,如果一个地方总是用最高的要求对待你,你只能从中体会到残酷的竞争和最直接的利益考虑,这个地方不适合工作居住生活,有人可能要反驳工作就是工作,哪里有那么多人情可以说?
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了,文初没有抱怨,我们都没有,现实的工作环境与理想的差距仅仅是感慨,理解残障人士的不易比批评他们要好得多,不要陷入居高临下审视他人的困境很重要。
编剧没有真的很想写君好和文初在一起,闻到了很浓的为了炒冷饭而炒冷饭的感觉,整个过程里都有太多巧合,文初对君好的感情不难理解,但是君好对文初的感情转折我很难理解,君好在危机关头两次第一个想到求救的人都是文初,为此被海琳提醒第一个我们下意识求救的人是我们最爱的那个人,但是这就忽略了君好文初不是一般发展的男女关系啊,他们在没有明白彼此心意之前在秘密基地有一段对话,大概就是在争如果以后各自结婚安定了,娇姨跟谁过日子,以及
君好和文初都默认了对方是除了娇姨以外不会离开的那个人,朝夕相处的感情就算不带男女之情也是礼信一个谈恋爱不满一年的不可以比较的,编剧用海琳这段话让君好明白自己喜欢文初的过渡就非常生硬,还不如在前面一段文初答应娇姨不再纠缠君好,晚归被君好抓包去加君好的心态变化剧情。
到了结尾,编剧也忘记了自己借住娇姨口中说出的文初的实际困境
文初有改变自己是残疾人求职难的困境吗?
有获得更大的社交舞台,被流浮山以外的人接受吗?
仪护士不算,她是自动加入流浮山生活的个例。
君好有获得更大的绘画才能发挥的舞台吗?
君好回归流浮山,流浮山适合她发展事业保持谋生吗?
读书增长见识是一个开始,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两个人在一起有独立支撑家庭的能力吗?
文初君好因为教育差异而出现的代沟可以消除吗?
礼信和君好可是可以无障碍交流印象派绘画的哦。
都没有。
剧情只是含糊地让君好发现自己最爱还是文初,所以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可能回来,在文初最困难的手术阶段安排君好什么都不知道然后踏上异国旅途,新版的君好和文初都爱过对方,但是他们没有在对的时间相爱过,所以我说编剧的官配线不行。
最后的最后,我终于释怀了当初旧版的遗憾,也明白了为什么礼信和文初为什么喜欢君好,可能就是这个理由吧?
还有我必须吐槽,谁做胡鸿钧的衣服的,为什么范西哲有人谋杀,这件衣服的设计师没人解决?
请告诉我为什么男主的丑衣服那么多?
还有女主头顶不同颜色的拼夕夕同款贝雷帽是怎么回事,集齐七种颜色召唤龙珠吗?
三个星纯粹给演员和角色,就这种制作水平,一颗星都不值得,冼少玲,还我白月光!
第一集的剧情实在是狗血,何依婷的演技很一般,但还是挺漂亮的;余德丞、罗天宇挺靓仔;胡鸿钧演技比何依婷好,就是长得很一般。
太多新人了,还是老演员的演技自然。
搞得我想去看原版。
好多次被剧情感动到,林颖彤跑去教堂那里真的是痛哭流涕。
这部剧其实还可以,虽然剧情有点狗血老套,但是还是挺吸引人的,唯一败笔就是胡鸿钧,唉,真的是长得很一般,而且在这个剧的造型还很邋遢,不知道妆造怎么想的。
米雪姨真是靓!
这剧情真是赚足眼泪,哭死我了。
无法接受美女和丑男在一起,而且和帅哥连个kiss都没有,遗憾。
十月初五的月光说的原来是Q姨。
又是常见的TVB小人物真情套路家庭伦理剧,不过也把我看得哭得一抽一抽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的演技到底好不好,因为我都是二倍速看的,比起演技更喜欢看剧情。
其实看完还是很感人的,也挺好看的,真的觉得唯一败笔是胡鸿钧,我真的不懂这部剧的团队为什么想不开要找胡鸿钧来演这个角色。
演技虽然还行,我也不讨厌他,但是造型真的很像阿旺,看完我真的想去看原版张智霖洗洗眼,虽然我没看过原版。
只能说他是一个非常不符+演技外貌造型都比不上原版的人,也不能怪他,但是要怪团队,乱选人。
去B站看了原版的一些片段,虽然当时张智霖很黑,但也比现在这版帅一百倍,马浚伟有高贵气质,也很白,罗天宇就比较质朴。
但是感觉米雪比家燕姐更适合这个角色多一点。
原来新版加了双胞胎姐妹的线,万朱莎华的戏份不错,演技也可以,好久没见她演戏了哦。
还有这不就是所有人都喜欢女主的玛丽苏剧情吗哈哈哈哈,我挺buy的。
决定做单身妈妈,最后孩子居然还是跟男的姓……我不李姐……
一般般
垃圾
我以为自己在看上个世纪的剧。虽然是翻拍,但是细节做的好差。珠玉在前,对比下来胡鸿钧演的好糟糕。女主好看。
哭死了,太虐心。胡鴻鈞演初哥哥很適合
这版还挺希望君好和礼信在一起的。其实当成全新的剧来看还是可以的,君好是真的很漂亮,甜美可爱。
1988年文初已经几岁了,那现在文初岂不是快40岁?但原版初哥哥明明是个小伙子。为什么第一集开头不设定在1998年?
tvb新生代的演技真的不行,這劇就是狗血劇,棄劇了
米雪演的外婆让我有点好奇,这造型不对吧,孩子孙子都长大了,米雪都没有任何变化越看越香,多加了一颗星很高兴最后是HE
何依婷和罗天宇勉强接受吧,文初真的。。。还有各种太刻意太狗血的剧情了吧,气得回去补经典的和电影版。看完大结局再来补充吐槽,本来看星空下仁医对何依婷感觉还不错这里的祝君好太作了吧,都有点心疼什么就这样领便当的沛琪,转头你和礼信还分手。。。太无语了,还有万世光的人设变来变去太不符合逻辑了,强行洗白祝展辉也没意思啊。。。最后拼命煽情假的没半点感动,真没意思没必要的翻拍。
因为已经对老版本剧情记不清,这部当新剧看,确实还不错
其实旧版我也可能不太会再去重温,但这个新版是真的根本看不下去,全员浮夸离地,流于表面,尤其当年唐文龙饰演的金胜给我印象最深刻,到这一版却变得脏脏的,造型拉垮、表演也拉垮,依文也没有那种脆弱的风尘感了,只有满满的整容廉价感……更别说人间白月光司徒礼信,那黑黑实实的憨憨样子,半点苏感都没有!初哥哥则畏畏缩缩的,真的好像阿旺!整个画面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可能比例不一样了,以前跟足彩电的屏幕尺寸,人物都显得很大很饱满,现在基本都16:9甚至2.35:1,人就变得很小很袖珍,还总是动用远景拍全身,景又不够美(说是疫情关系条件有限),总之各方面都没什么吸引力的感觉。。。
好似还可以
東施效顰…
对米雪姚嘉妮各一星!忘记忍到几集了。。。女主外形不错!但是演技屎到我弃剧!金胜就像拼夕夕版的一样。。。
看完二集其实也还可以的,女主角挺漂亮,剧情也不错。
主角演技都太差了撑不起来,长得怎么样就不形容了,毕竟原版马浚伟佘诗曼也没有很好看,但至少马仔气质好佘诗曼还是演出点娇憨的,新版兄妹互动完全没有温馨的感觉,君好显得无理取闹,而且何依婷这个粉底也太厚了每天打扮得像个摩登女郎,你和我说这是单纯又男孩子气的君好吗,我觉得她真的还是去演莎华比较合适。
经典剧,先看看,但是难免有比较
两集弃 只能说经典难以复刻 多一星给米雪
一星米雪一星姚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