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离婚

Talaq,The Divorce‎

主演:奥玛洛娃·阿米拉,叶尔博拉特·阿尔科扎

类型:电影地区:哈萨克斯坦语言:哈萨克语,俄语年份:2024

《离婚》剧照

《离婚》剧情介绍

离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草原上普通的哈萨克族人萨里姆萨克因在反对一夫多妻制的戏剧中反串女性而被妻子嫌弃有辱家门。他在争吵中无意地说出“Talaq(离婚)”,根据当地的宗教传统,只要丈夫对着妻子连说三遍“Talaq”,就意味着离婚。从来没想过离开妻子的萨里姆萨克到处祈求解决办法,妻子却在“妇女解放”的流行口号影响下萌生离婚心思…… 萨里姆萨克的传统小家庭在时代洪流中的崩溃隐喻,是导演达尼亚尔·萨拉马特电影的内核缩影,萨拉马特从处女作起就坚持哈萨克语创作,他认为电影在社会教育中有很大意义,没有电影的进步,民族精神就无法恢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医院的治疗方法~Doctor有原的挑战~爱很美味傻哥的逆袭霍家拳之铁臂娇娃3正义联盟大战致命五人组爱是一把枪第四面墙淘金俏冤家魔法战队魔术连者我失去的爱最后一公里芬妮的旅程英雄主义2碧蓝幻想第2季小宝与康熙老公大作战联邦调查局:通缉要犯第五季魔女的使命库德拉特阿琳娜追梦者联盟路西法第六季人狼游戏:死亡游戏的运营人名校风暴第一季十三省女巫第一季骇客娃娃我怕来不及三面形医我们一起摇太阳

《离婚》长篇影评

《离婚》短评

—“请问片中的红色是否隐含一种政治表述”。—“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全片都是在描述一场悲剧。如果讲到背景的话,红色是革命,也是反抗”。

8分钟前
  • 15
  • 推荐

#26siff 上海影城导演见面会场 作为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片子,其叙事是够格的。导演的视听很扎实,开头一幕长镜头就迸发出了黑色幽默的基调并直至片尾,远全景和画幅的切换都在塑造哈萨克斯坦的community。一句talaq展开父权、三从四德的规训和个人崇拜的主题,自然又浓重,矛盾就在于一个第三世界的男导演拍性别叙事的落脚点却在男生视角身上而尽显出一种拳击空气的幽默感,也许留白的讽刺是最好的。impressing point:1.女主在做爱时还空闲用脚推着婴儿篮哄睡2.女主认为丈夫反串妻子的角色很低贱,有种反父权只是为了巩固更正统的父权的幽默3.小女儿每次都用折寿来祈祷家人康复,次次应验

12分钟前
  • Evanie与靛蓝
  • 还行

如果是对哈萨克斯坦的文化和宗教有一定好奇,可以考虑看看,黑白色调看起来是有点累人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20年前拍的,不过其中有很多镜头真的非常体现功力,让人印象深刻。从女性角度来看,真没看出影片想表达的女性自由主题,更多的,反而是宗教对于民族的影响,虽然这样的影响无法定义好坏,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没有生活在如此的环境之下。观看不同国家的电影,总是会莫名感觉到一种低沉的压迫,那是自己无能为力的悲伤。

15分钟前
  • 小小小小惠
  • 还行

小女孩三次跪地祈求真主保佑,给了父亲四十年,小牛两年,母亲二十年,那你还剩几年,哭哭。

16分钟前
  • 我送你一个春天
  • 推荐

真的没有更好的最佳影片了吗…看完才明白海报上的是什么。#SIFF2024

17分钟前
  • Ecane
  • 还行

?

20分钟前
  • 梦角八做
  • 较差

电影节开的盲盒,前一天看了简介。以为是女性主义的,没想到是讽刺主义。头次看哈萨克斯坦的电影,看字幕有点累。

25分钟前
  • NANA1109
  • 推荐

#10437. #26th SIFF# 金爵奖+最佳女演员。本片最大亮点就是画意摄影,一些长镜头调度也是颇为用心。相比之下声音就做得有些粗糙。1920年代的哈萨克斯坦确实也是稀缺题材,不过以女权议题进入来清算苏联(除了比较陈词滥调的漫画式蠢且坏的官僚,主要是落到苏联对民族传统和日常生活的破坏上),也是实打实的后冷战民族主义叙述了。看这部的时候居然想起了谢晋大师的“新婚姻法”宣传片《一场风波》。

28分钟前
  • 胤祥
  • 较差

押中了

31分钟前
  • tarsan
  • 推荐

siff26/各种原因多给一星。从电影到映后,哈语、俄语、英语、中文,几经倒手不知消解掉多少讯息;女人在宗教夫权和party无一出路,漂亮的口号下红裤子成了历史的裹尸布,妻子在以为自己要奔向新生前从令人绝望的房事中伸出一只脚晃动着摇篮,女儿跪倒在雪地中虔诚祈祷一次次用自己看不见的命运换此刻苟存能延续。可惜对传统的批判太浅尝辄止,甚至因镜头的惜别和同情显露出某种对女主的责备。

32分钟前
  • 岕川
  • 推荐

7/10。客观技术条件造成的瑕疵就不挑了。前半段很好的包容了历史的复杂性。后半段红裤子事件处理得简单了,倒不是说不真实而是迅速的落入了电影一开场所反对的那种二元对立。最后镜头从主角身边转开构造了一个表面上的开放,但也明显地展现出倾向性。启蒙现代性推广到极致遭遇的自我反噬得到呈现(这本来就是启蒙和一切现代进步ideology的自我要求),可是,蒙昧传统就应该避开这种审视吗?(电影当然有对传统的反思,但强度显然是不平衡的)

34分钟前
  • Xieirse
  • 推荐

最无语是一边说这个女性平等,一边践踏戏弄女性。最感动是小孩的三次祷告。(siff的翻译真的无力吐槽,中间有一段唱歌的部分直接一句不译🙄)

38分钟前
  • wiredo
  • 推荐

画面不错,看的过程中会难过会受触动,但结束后越回味反思越怀疑:这是(如宣传中一直强调的)一部女性主义影片吗?结合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可以报以理解,但听闻它得奖了又难以理解了。

43分钟前
  • 米特
  • 较差

#26SIFF乡土嘲讽,象征到位,叙事实在无力

44分钟前
  • 阿d
  • 还行

从买票收到最后一天的最佳影片,最后得奖作品是这个,多少有点遗憾。

45分钟前
  • 罗贝托唐尼酱
  • 还行

#上影节2024主竞赛 娜拉走后怎样;女主的沉默刻画成功,角度新颖,但侧重点有点奇怪,或许是导演本人刻意为之,对现代性批判不遗余力但是对传统的态度模棱两可甚至有时候感觉在怪罪女主;叙事略散;音效糟糕但这个不能苛责;摄影很好 突出红色显得有些刻意讨巧;字幕被翻译了n次有点不好评价(其实“离婚”这个翻译就已经错了);糟糕的观影体验:旁边一直有男的给女友大声不知道讲解什么以及小女孩一祷告观众就开始笑…

46分钟前
  • 任雨AmC
  • 还行

#26thSIFF第十二场#

47分钟前
  • zyx_Jocelyn
  • 较差

孩子求真主把寿命分给爸爸、妈妈还有牛,就像孩子天真地相信生命可以瓜分,丈夫也以为婚姻和感情可以瓜分。他看不到妻子在房事时还在用脚踢着摇篮哄着孩子,只知道在戏台上装扮成女人却注定无法理解女人。孩子在十月革命的红旗下撒尿,女人在枪口下被迫脱掉内裤,红色标语如同戏台上的演出制造出荒诞。

48分钟前
  • 西楼尘
  • 很差

SIFF 43/ 呃呃金爵奖最佳影片…迷惑的情节和难受的观感,最能看的部分是画面摄影,是有美感的,而声音完全是一言难尽,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只会扯着嗓子喊的大老粗,不分主次的嘈杂太折磨我的耳朵了。再者这个剧情,本以为是反民俗谁知道是反苏联,不明所以(对这些不咋了解)的内涵苏联,含沙射影的嘲讽,以一气之下口出狂言的“离婚”两字作为引子,人物都是空的动机不明的,宗教元素感觉类似于藏族那边。生活的安稳与平静被破坏,借四十年给爹,借二十年给妈,最后再来五年给农作(牛),所谓的女性平等与自由只是个虚伪的幌子,小家庭和大环境对比下女性的下场,自由的代价是病魔缠身,穿红内裤就是抹黑革命,吸特乐模样的官僚手拿枪对准人民高喊“十月革命胜利”,挺没劲的…

52分钟前
  • 1900
  • 很差

上影节第三场。看似较晦涩的影调将红色衬托的格外耀眼,政治语态下女性觉醒的命题。多了很多历史的厚重。

57分钟前
  • 云翼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