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部很孤独的电影,一个孤僻的人,抱有一个梦想,不管在别人眼里是有多可笑,多不切实际,但是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自己的事,相信着自己的想法,不是她太傻,而是现实让她想要相信自己的想法,渴望着宝藏,让自己或许变的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
电影里久美子曾经有过想要和母亲分享她的想法,但是在母亲的眼里,最重要的只有工作和结婚,虽然最后没有讲出来,但是可想而知,就算说了,也只能得到不理解的指责和谩骂。
公司里的遭遇,其实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久美子自己的行为导致,因为她的孤僻,导致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公司里,都没有一个朋友,上司也对她不喜,这些加起来,也让她越来越压抑,沉默。
路上遇到的以前同学,在一起喝咖啡的时候,逃跑了也许是因为察觉到和她的差距,完全不同世界,同学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好,同样的年纪,就已经有了一个小孩子,和美满的家庭,对于久美子来说,和同学一起喝咖啡,意味着又要重复着谈论和母亲谈论过的东西,那些正是她所缺少的。
对于宝藏的渴望,就是久美子对于生活中所缺失的渴望,渴望着找到宝藏让自己的生活也许有不一样的变化,证明着自己,但是这样的梦想,本来就是很难实现的,更何况那只是从一部虚拟电影中得到的地点,我们永远不知道现实中她到底能不能找到,但是起码,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她不但找到了宝藏而去她唯一的朋友文象在陪着她,一起感受梦想实现的喜悦。
2014NZIFF,第一场,20/07/2014,CIVIC。
1. 看完后想想,感觉单纯是表现一个精神病人/抑郁症?
自杀的全过程。
也许理解偏了,反正就是这个路子了,实在想不出别的。
2. 第一幕,kumiko找到Fargo的录影带,回头想应该是kumiko的幻觉。
3. 第二幕,kumiko在房间,人的状态,房间的状态应该是交代了人已经不正常。
4. 影评讲工作上受排挤,母亲咄咄逼人什么的。
但感觉影片应该根本没有想分析kumiko问题的原因。
也并没想分析kumiko的心理,这些都不是影片的重点。
影片就是要单纯表现kumikou走向死亡的过程而已。
5. Fargo出现,吸引kumiko走向死亡,走向自由。
这就算是这两兄弟向那两兄弟致敬开的玩笑吧。
6. kumiko跟社长辩解说,每个人有不同的路,这算是一点说教?
7. kumiko的种种异常行为,应该是向观众反复说明这不是个正常人。
哎呀,看之前就被影评误导了。
NZIFF的影评从来都是装逼,各种拽词不说,而且驴唇不对马嘴。
8. 自由,放生Bunzo时,kumiko少有的表现出正常人该有的情绪。
无法在野外放生,而是采取另一种被动的方法。
kumiko时而正常的时候,是自知有问题而无法自拔的。
9. 新世界?
不明所以。
10. 机场的导游,也是kumiko的幻觉吧?
真有这类事吗?
哈哈。
11. 感觉所有镜头都拉得稍长,有必要吗?
kumiko的心理活动不是很复杂呀。
11. 对了,对了,octopus的音乐非常好。
12. 路上的老夫人,不是想帮助kumiko的人。
13. Shogun?
为什么全场大笑?
不懂。
14. 警察,kumiko真的以为是能帮助她的人,感觉kumiko的泪和吻,是内心最后一次求救的体现,此后,就完全丧失自我意识了。
15. 中餐馆。
大概是在讽刺西方向来搞不清亚洲文化吧。
说深一点就应了萨义德的观点。
16. 还可以的片子,没什么大的缺点,但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表演是亮点,可惜受制于影片本身的局限,角色的可塑性不强。
17. 看完后,脑子里不知为什么出现两部片子,The wrath of god,Dead Man and Ghost Dog。
17. 这个东西,要么让蔡明亮拍,要么让Jim拍,才会拍对吧。
搜索了一下背后的故事:2003年,Paul Berczeller追寻Takako的死因,拍摄的纪录片:This is a true story: https://vimeo.com/66512803,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ZW94Wx5nwOUO2ZbLwd_og 密码: di7b)纪录片拍得低成本但有效,全片只有几个活动影像镜头,其他都是静帧图片,以还原演出的方式配上画外音采访和音效。
以我所剩无几的英语六级听力,看完了全片,下面是要点:Takako是想以冻死的方式在Fargo的湖边自杀的,她发给父母和弟弟遗书是在她的“都市传说”已经传开的之后才收到的:“当你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死去,请原谅我不幸的人生”。
寻宝的误会主要来自于她遇到的第一个警察。
警察听到Takako提到Fargo,并联系bury money脑补了剧情,他以为她患有胃癌,而最后尸检结果表明她没有疾病。
或许Takako只是跟他形容她要去的地方。
Takako身边携带的图示也不是电影中的铁丝网和电线杆,而是一条路和一棵树。
这让我想到很多流行文学或电影中都有主人公看到一张画/照片,或者对一个人,而对某个地方心生向往。
甚至这事情在我自己身上也发生过。
Takako是个漂亮姑娘,她的男性邻居对她很留意,motel前台经理用好几次attractive来形容她,看到她跑向树林的主妇跟孩子们说她是“山上的女巫”,最后见到她的哥俩称她为chick。
她穿衣单薄(符合冻死自己的目的,最后酗酒嗑药多重自杀),警察起初还以为她是脱衣舞娘。
在motel酒吧里她邀请一个男伴一起看星星看电影,对方婉拒。
后来她打了一个40分钟的长途电话给新加坡,对方是一个美国人,根据导演的追查,应该就是曾经在东京工作并与Tatako交往的美国已婚商人。
在另一篇Tatako的报道中Berczeller披露,这个美国男人的家乡是Fargo(https://kotaku.com/the-real-story-behind-kumiko-the-treasure-hunter-1694010461)。
这篇报道中写到: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并非因为它是真实的,而是人们希望它是真实的,或者因为它够骇人听闻,或者这些故事让人们感到自己的过得比别人强。
从纪录片中看Tatako和家人的关系并不好,她所工作的旅行公司倒闭后,被父母带回家乡,然后不多久她又逃出来。
房东太太保留了她留下的单卡录音机,里面的磁带是她最爱的歌曲——邓丽君的ふるさとはどこですか(故乡在哪里): ふたりして行かないかと 私にはきこえたの (“我们一起回去好吗?
”我听出了你的这番心愿)ああだけど今では思い 出ね (啊,然而如今这却是一个回忆了)あなたはふるさとへ (你一个人 )ただひとりただひとり帰るのね (独自一人回故乡去了)ふるさとはそんなにも あたたかいものなのね(在我的心中 故乡是多么温暖的地方啊)
与其说女主角久美子性格阴郁智/情商低,不如说她是集各种被主流价值观否定的特征于一体的象征性角色。
这个角色不是指某一类人,而是所有人的个性投射。
在这个投射出的角色身上能看到每个人自己的影子。
她像一面镜子,反衬出电影中所有与她有过接触的人的形象。
她与社会脱离,亲情淡薄,大龄未婚,身份低微,社交恐惧,个性阴暗,唯一的精神支柱是自己幻想中的宝藏,为此不惜孤注一掷。
她是现代的探险家,一个与社会对她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悲剧命运角色。
虽然并没有什么过错,但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已经让她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地。
她在日本的日常生活,就如同她在美国的寻宝旅程一样,笨拙可笑,又让人觉得充满心酸。
她没有遵守既定的规则,穿着褴褛的服装,对外形毫不在意,不在乎他人看法,不强颜欢笑,只是孤独地生活在东京一个小公寓里,又来到明尼苏达州的冰天雪地中,寻找着可笑的宝藏。
她为了自己的目标,吃尽苦头,同时忍受着周围人们的不理解,这些都没有动摇她的信念。
这跟传说中的英雄何其相似。
明明道路满是荆棘,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家人和一切,做各种不可理喻的事情,去自寻死路。
当然传说中的英雄最后杀死了恶龙,统领了王国,得到了宝藏。
久美子并不像孤独的英雄,大概是因为她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屠龙宝刀,却还要自不量力,当一个异类走上艰难的路,让她显得尴尬又滑稽。
她碰到好心的老太太收留,这个老太太无视她的要求,径自说要带她去自己觉得好玩的商场,这跟她母亲的独断专横如出一辙,她敏感地发现了,没有犹豫,没有贪恋温暖和享受,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连夜逃走。
她碰到了好心的警察,带她吃饭买衣服,让她换掉破毯子,穿上保暖的新鞋,还耐心给她解释这只是她的幻想,电影里的宝藏都是假的,最后她还是逃走了,就像她从咖啡厅逃走一样。
警察跟她的朋友一样,是个好心肠的正常人,希望能带她回到正常的普通人的道路上,他们都不能理解她,没有办法加入她的旅程,只有跟他们再见。
这些人象征着人生中的诱惑,她有很多机会重新来过,放弃自己的目标,享受普通人快乐的日常,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
她所追求的东西,是象征意义上的宝藏,她从头至尾都没有动摇过自己追寻的意志和信念。
所有看起来不自量力、心怀信念和幻想、不顾他人眼光、用不合常理的方式生活过的人,在普通人眼中就像久美子一样尴尬笨拙可笑。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每个人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到,而不是被灌输的关于正常和理智的定义,都不应该被嘲笑。
“我并不仅仅在寻求“结果”...如果只为了寻求“结果”的话,人是容易走捷径的...在走捷径时,也许就会迷失真实,甚至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
我认为重要的是“寻求真实的意志”!
只要有了这种向真实前进的意志,即使这次失败了,我也终于会达到目标的,因为我仍在继续前进...这是不会错的。
”——《JOJO》雪地中的久美子,抱着失而复得的兔子,提着挖出的宝箱,永远行走在地平线上。
我就不是写影评的料,在没看其他的影评前,碎碎念一会29岁,天天上班,拒绝和同事交流,暗自揣度老板是傻X,总觉得全部人都默默的嫉妒自己29岁,害怕碰见熟人,不愿与老友碰面,总觉得那些自个友善的朋友都是外星球的人,肯定有沟通屏障29岁,有一个天天和复读机一样询问你升职没?
有南票没?
怀孕没?
为什么不回家和老妈一起住的老妈,你想她爱你,结果自己却是她的耻辱29岁,相信电影中的桥段,处心积虑计划远走高飞探险寻宝,执拗的在冰天雪地里匍匐前进直至最后印堂发黑、融入雪景这个29岁的,由菊地凛子演绎的姑娘,其实是我、是你、是她或者是任何一个,拒绝在成长过程承认内心年龄只有9岁姑娘旅途中,久美子遇见了一个抱怨儿子不回家、推荐另一个旅游路线的母亲;泛滥着权威性质的亲情像幽灵一样,她偷偷的溜了迷失中,久美子遇见了一个有家室的暖男警察大叔;大叔试图破除文化冲突,解释什么是故事、什么是真实;警察传递处理像爱一样的暖;如同白炽灯泡一般的光亮闪碎了久美子的梦,她愤怒的逃了逃亡中,久美子遇见了一个丧失听觉的司机;久美子终于不用解释和沟通,坑了司机来到fargo,她狠心的跑了寻宝中,久美子的fargo让最后一个生灵,一条蓦然出现的狗叼走;然后,冰天雪地中,披着被子的小红帽,默默地抗拒着由整个世界幻化的大灰狼一般的虚伪和残忍和谎言,寻找着内心还相信和坚持的宝藏,不是工作、不是婚姻、不是朋友、不是母亲,是童心未泯所结晶的宝藏最后呢?
最后,其实我们也看见了,久美子找到了宝藏、失而复得抛弃的兔子,慢慢消失在天际。
这个成为了故事的完美结局。
拒绝成长的孩子都会在飞速的时光自我消失或成长为另一人。
this is a true story。
这句是病句吗?
故事有真假之分吗?
故事就是故事,你相信,她就是真的了;不信,就是假的了。
是啊。
哪个29岁的女子会是久美子这样,这个故事圆了29岁的我不在相信童话、猎奇和故事的二缺心智。
菊地凛子阿姨的演技!
很赞!
如果抛开久美子荒谬的人生目标,主观的看待这个人物。
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经典的名人励志故事的套路。
她有梦想,有目标,厌恶世俗的固定思维,可以忍耐世间的饥寒穷。
不顾世人的阻碍,坚定不言放弃。
坚信自己的理念,为之奋斗努力策划,追逐梦想。
虽然没人支持她,却依然坚信自己的理想。
而又是有多少人在这些词汇中谱写自己的自传或者他人的传记呢...不过导演给出的结局是,失败。
所以我臆想一下现实,是否会有孤独的成功者?
是否可以一夜成名?
是否可以一夜暴富?
是否能做个梦就创造出伟大的发明?
这些,无非也是和这个电影一样的都市传说。
成功无非也是一个单方面的定义,而且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才能达成。
有时候成功论就是让成功者通往成功的近路。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有人相信他是伟大的。
所以我{猜}真实的成功是平凡的,道路是平庸的,故事也是通俗的。
传奇这个词已经是上上个世纪的迷信了。
惊天动地血雨腥风的故事还是停留在小说里吧.. 追名逐利的人们,多和身边的俗人聊聊吧。
也许,那就是你的归宿。
因为这个世界的励志,大多时候都是浮躁。
信不信由你,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久美子不必迎合那个社会的标准去生活,但同样对等的,不被社会和周遭人认同的时候,她也该有足够的觉悟去做好准备;可以把“寻找宝藏”作为梦想,但,难道不应该是做好工作、攒够路费去做这件事么?
盗用公司信用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错的吧?
无论给这样的人套上多么“光芒万丈”的“在“追梦人”的外衣,都无法掩盖她自己亲手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事实。
每一个与她相遇的人,都不欠她什么,她也从未真的打开内心与这些人平等的交流,而只是偏执的希望外面所有的人和事都主动理解认同自己、并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梦想”,这,并不是孩童般的“天真”,只不过是一个成年人的“自私、自我中心”。
在久美子生存的那片土地上,肯定不止一个人有类似她的际遇,也一定有无数比她更困顿的人在苦苦挣扎,可,依旧可以看到很多人以积极许多的方式“自救、自渡”,人世苦海,哪一个不是苦苦挣扎、哭哭笑笑里自我救赎?
有梦想的人很多,但通往梦想的自我之路上如果满是谎言欺骗和以损害侵占他人为手段,那,这样的所谓“梦想家”,全世界各大监狱重刑犯里有许多好不啦?
还用单独拍部片子来致敬?
看完这部片子,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心疼她的际遇、却并不认同她的“选择”。
是的,她选的路,就是“物竞天择”规范下,必然的一条路。
没什么好唏嘘的,试想一下,大草原上一只狮子天天不捕猎、梦想就是“找到堆满羚羊斑马肉的那个地方”,这只狮子大概率也是要死在寻找“肉堆”的路上的。
这只狮子,必须死,并且,个人以为,没啥好拿来歌颂的,真的,否则,对那些好好打猎、并最终实现“肉肉自由”的其他大猫来说,就是最大的嘲讽。
在录像带阶段,虽然影片中前三个出现的镜头写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就已经在纳闷:假如确有真事,那么男人藏宝的影像,又是谁拍出来的呢?
既是藏宝,肯定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应该不会有摄影师跟拍。
可如果是自拍,他又怎么做到把这些给录下来呢?
莫非远远地就架设好Camera,选好角度,一次不行再试第二次?
他只要直接画个藏宝图就好了嘛!
随着剧情反复地播放,我马上确信:这个故事完全不值得相信。
试问:所谓的藏宝,无非就是在雪地里挖个洞,把箱子埋进去。
那么等来年春暖花开,雪融化了以后,这箱子还怎么隐藏?
更搞笑的,插个“红旗”权当标记?
实在是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
断定了这一点之后,再看女主角的言行,智商真令人捉急。
可悲催之处在于: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之后,能够帮她解决问题的,却又只是一个美国警察,两人之间存在语言的交流障碍。
此女虽然表情呆滞,但逃跑功夫堪称一流。
剧中她就跑了好几次 -- 老妇人家、旅社、警察、出租车 -- 很奇怪美国人怎么都喜欢帮别人、却不喜欢追别人?
除了在智商层次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这个女人不同于常人的,还有生活方面的常识极差。
录像带直接冲进厕所,丝毫不担心可能会卷成死结、把下水道堵住。
你把上司的卡偷了跑了,人家难道不会在第一时间把卡挂失 / 冻结啊?
你身为29岁的大姑娘,竟然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快乐地逃跑了。
(她的母亲虽然同中国家长一样爱唠叨,整天把“找对象了没”、“工作怎样”、“升职了否”碎碎念挂在嘴边,但不至于就培养出她如此地不同常理、感情用事吧!
)最后一切背景都虚化,只留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她找到了想要的,同时遗弃了的那只兔子也出现了。
如此寓意,不言自明。
这是一个困在自己的世界出不去的人。
千遍一律又没有前途的工作,恶意满满的上司,不关心不体谅的母亲,构成封闭她的牢笼。
她养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她有一卷老电影的录像带。
她偶尔喂小兔子吃她自己吃的方便面。
她经常反复看那部老电影。
在电影里,她认为她找到了关于宝藏的线索。
现实的逼压令她最终开始了荒谬的寻宝之旅。
她恶狠狠将从干洗店刚取出的上司的衣服丢进垃圾箱。
她盗走公司信用卡。
她将小兔子遗弃在地铁里,难过地哭泣。
孤身一人独自远行却总能遇见对她怀有善意的陌生人。
她的残酷结局不是这个世界强加给她的而是她自己走出来的。
披着花色羽绒被在异国的冰天雪地里跋涉,最终冻死在那里。
故事结束在一个童话般的想像中。
第二天清晨她神采奕奕地醒过来,她找到了她想要的宝藏,和心爱的兔子一起,笑意盈盈走向远方。
也许她是个傻子,也许她是个疯子,也许她是个真正的勇者,平庸的生活谁都想摆脱,但不是每只温水里的青蛙都敢冒着被摔死的危险跳出那只能提供短暂安逸的深锅。
有人在电影里埋下一份宝藏,有人在另一部电影寻找这份宝藏,你我在屏幕前指指点点,以为自己洞悉真相,其实,所有一切不过虚妄。
在这份巨大的虚妄中,你想去哪里最终就会去到那里。
#星期三电影# 第41期 《宝藏猎人久美子》推荐星:二星关键词:宝藏;猎人;目标曾有人说,社会是靠那些少数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来推动的,但冒险家却越来越少。
冒险家与现在这个时代好像很不相符,虽然科技水平、装备设施越来越强了,但最多就是在游戏里、电视里进行冒险,这种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见。
一、黑与红宝藏猎人是一个很复古的名词概念,这些人的故事基本被锁进了历史文献之中,现代没有什么冒险家,游侠,只有职员和领导。
上班了,大家都是身着商业装,工作之余也都是黑白灰色,世界陷入了灰暗。
大家都是公司、单位的螺丝钉,这样的人生很难找到目标,找到动力。
有的人或许就不适合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久美子就不适合。
她每天穿着醒目的红卫衣,上班的日常就是对着电脑发呆,扯丝袜上的破洞走神,下班就是撸猫,看着窗外放空。
朋友没有几个,同事们的话题,参与不了,也不感兴趣。
她并不是一个老实、孤独的人,她只是有更大的目标,更大的世界要去追寻。
二、大目标久美子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一个宝藏猎人,她到处搜集藏宝图,然后去找寻,希望有一天能找到宝藏,将她从枯燥的生活中解放。
可另一面,她又是年方28的办公室女郎,既没有结婚的对象,又没有什么存款。
经常遭到老板、同事的欺负,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宝藏,她的世界将会多么痛苦。
可没有人懂她,最亲近的母亲关心的是她工作是否升值,有没有男朋友,朋友就连关心都谈不上,她需要的只是宝藏.她在一副藏宝图中找到了一盘录像带,那里面的电影《冰血暴》片尾埋藏了一箱美金,她认为那就是她自身的使命,生活的宝藏。
三、新世界在旧世界里有太多的制度与条条框框,就像一个笼子将人困住太久。
所以她就如笼中的兔子,即使被主人放生,她仍是很难享受自由的。
但久美子不相信,她只身前往异地,这个世界她不再需要附和别人的言语,不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这里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她对别人来说也是陌生的。
她的色彩与质感,永远与世界脱轨,在新的世界,她虽然收到了很多善意,但依旧跌跌碰碰。
在新的世界,虽然言语不通,但表达的目的更加真切,易懂。
我们不需要看她内心的独白,只需要看她的生活,就会明白。
她的这些行为,很可怜,但不可笑。
新世界很冷,也很暖,但她想追寻的东西并未达成。
尾声
这部电影虽然改编自真事,但作者选择了最浪漫化的那种处理,既解构了当代英雄之旅对自我追寻的迷惘,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不再敏感。
这个世界可能不再需要敏感之人,唯有伪装自己,在生活与自我中找到信任,找到依托,从而让自己内心感到平衡。
蠢足以抵消一切闪光点
虽然很荒诞,但是菊池凛子还是把这电影撑起来了
再也不是一个人了。
身披花棉被的小红帽在新世界寻宝最后却展开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都市传说,悲伤童话
相信梦想就会实现
这个故事证明:如果智商不足,分不清故事和事实,那么越努力、越坚持,反而越悲剧。
本來想說真是難看,只給打一星的,看到下面有個評論說背後有個真實故事,就給兩星了
百忍成金的意念,视归如死的孤独。奇妙的观影经历,有幸看过《Fargo》所以知道真实与幻想的界限在哪,虽说是致敬科恩,但更带有佩恩“孤独角落”的影子。所谓宝藏的藏身之所一定埋在人心里内片神圣的精神之地,希望也一定安放在内片纯净的灵魂雪原,冷酷的世界尽头缓缓流露出静谧的诗意。惊喜之作。
虎头蛇尾 演员满分
长假漫漫,离乡离乡,皑皑白雪,有我宝藏!
看到oh lucy想起这部了
创意很好,小红帽造型,宝藏猎人的设定,但是把孤僻拍得如此压抑,缺乏悬念和冲突,剧情有如流水账,观赏体验太差。既然致敬科恩兄弟,为什么不学学人家?
即使最後是久美子的幻想,對她來說也是圓滿吧,一點也不覺得久美子傻啊。雪地與紅帽,攝影與菊地凜子都好棒。
下了个英字的真是适合我,跟女主一样自动屏蔽了剧里所有的英文台词=''=
人人都爱雪花膏。
都市传说,悲伤童话,有趣又哀伤,菊地凛子又美又萌得像兔子,全靠一人表演撑起,前半段拍对一成不变的焦虑,后半段像个极简主义的公路片,把美国拍得处处是好人,导演客串了个真·好人,理想化假结局的配乐摄影色彩真心好看
片子不错,放进年度top10候选,日本部分的孤独感营造的相当棒。
三观正的别看。
大韩有裴斗娜,岛国有菊地凛子,都是深受西方导演赏识的女演员,就和我大朝天名麻豆吕燕一样走性格路线。快进着看完总感觉不太好,想起张楚那首名曲。故事虽然荒诞,但也真实地映射出当代人的孤寂。
最后三分钟好看,两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