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影片干脆利落且犀利,于寻常生活中奇峰突起,在不经意间解剖人的灵魂。
这部《观光者》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当令人倍感意外。
本以为是一部展现温情的公路电影,顺带观赏一下英国风光,未承想注意力还未充分集中,影片中第一个受害者的尸体,已是血肉模糊地呈现于你的面前。
短短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以为杀死一个人已经足够,怎能想到后面还会有五起杀人案,还有着六具尸体。
看完后,让人觉得寒气凛然。
影片中的克里斯与蒂娜,除了长得有些古怪之外,怎么看都只是一对寻常英国男女。
克里斯自称是想体验风景写本书,而蒂娜是个与母亲住在一起的宅女。
他们相爱了,然后决定开着房车出去旅游。
蒂娜絮絮叨叨的母亲似乎有双慧眼,她悄悄地向着蒂娜警告,克里斯是个凶手。
可惜她未能看出来的是,她的女儿蒂娜也是。
他们的这趟旅行,竟是一趟血腥的不归之旅。
克里斯除了眼神凶狠,还算是个有着道德感的人,甚至让人觉得他的正义感有些过于强烈。
他所杀的第一个人即是出于道德,那是他们出去的第一天发生的事。
他故意倒车撞死了乱扔垃圾者,却又表现得那么的镇定及若无其事,也让警方未能抓住任何把柄。
他能让不守道德的人激怒,乃至于杀人,但却又在杀完人后如此平静,直让观众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出了问题。
后两起杀人要么出于嫉妒,要么出于激情,总之,杀人在这个有着道德感的人心中,竟然如此容易,甚至易过对行为上微疵的容忍。
蒂娜看着就是一个典型的宅女,三十多岁仍活在母亲的阴影中,迷蒙的眼神显得很是脆弱。
她总是劝告克里斯要忍让别惹事,但她杀人却一点也不比克里斯少,一样是三个。
她所杀的两个人,均是源于嫉妒。
她嫉妒那个胡闹的新娘吻了她的男友,她嫉妒蹬自行车者占去了男友过多的时间。
如果克里斯杀人经过了冷静的算计,手脚极其的干净利索,那么她的杀人就是非常的愚蠢而任性。
至于她所杀的第三人,就更是随心所欲了,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竟开车将路边骑车者撞死。
一次甜蜜的爱情旅行,何以变得如此血淋淋?
两个寻常的有着基本道德感的乡野之人,何以会杀人如麻?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任何的背景,也没有提供给观众足够多的细节,来分析此二人行为之根源,在影片中,他们与我们平时所见的任何人,其实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并非大恶之人,就只是个普通人。
而电影让我们感觉可怕之处,正在于此。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实际上我们还是将人分了类的。
大多数我们认为是与我们一样的、有着良善之意的人,另一类则是社会的渣滓、心存不良意图之人。
而导致这个社会混乱不安定的,肯定都是这些邪恶之人。
在我们的意识中,杀人绝对不会是如我们这样的人干的,因为我们有道德底线,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观光者》这部电影则告诉我们,普通人是多么容易起杀意啊。
剧中两人所杀害的六个人,与他们没有任何的利害冲突,甚至相互之间也缺乏敌意,然而他们却很轻易地起了杀心,并立即付诸实施。
他们并非杀人狂,除了一些小怪癖、两人都很喜欢性爱之外,他们精神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杀人,只是因为对方惹到了自己,违反了自己的意愿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与这对男女一样,平时也会有很多的恨意,甚至也会有杀意。
我们会对周边的人与事愤愤不平,我们有时会有将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心意。
我们之所以没有像他们那样杀人,是道德准则与价值判断在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认为杀人并非了不起的事,不会被法律所制裁时,我们也会变成克里斯和蒂娜。
他们也有着价值判断与道德准则,只是那个时候这种准则与判断已经失灵。
其实,在现实中,更多的也是普通人在犯罪。
杀人者,都是某人的丈夫某人的妻子,某人的父母某人的儿女,他们平时也是温文尔雅,爱意盈盈,与你我完全别无二致。
不过,也许就在平静之中,已经杀气密布、寒意森森了。
在生活中,我们不会害怕那些显而易见的恶人,我们只需远避他们即可。
即使面对面,我们也会有着准备,尚可放手一搏。
最让人恐怖的,是普通人心中的恶意。
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会如脱缰之野马,冲破着各种的限制,给你致命的一击?
而太多的人心中充满着恶意,身体里堆满了戾气。
从善到恶,只在一瞬之间。
这比起杀机四伏的丛林社会,人类社会也许更加危险。
看的时候没觉太好笑,看过之后越想越好笑!
英国人的黑色幽默,强大的杀伤力!
可是除了那些血腥让人作呕的杀人场面,和叹为观止的美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Tina的妈妈。
开场Tina的妈妈,手臂用海绵吊带挂着在胸前,坐在椅子上,不停哀号,我还以为她是精神病患者。
Tina不停地用单调的声音叫着‘mum,mum,mum... ’我真后悔没数她到底叫了多少声mum。
最后妈妈终于转头了...妈妈画画很出色,手臂也没问题,她给Tina梳头,好像Tina还是小孩子一样。
Tina的床上也摆满泰迪熊。
这个家里到处都挂着狗狗的照片,看不到有母女的照片。
母女俩似乎最爱的都是那只狗狗。
妈妈认为狗狗才是她最好的朋友,而女儿只是她的亲戚(you are only a relative)。
她尽自己所能要阻止女儿跟男朋友出去度假。
可女儿一出房门,她就迫不及待地进女儿房间,翻箱倒柜,查看女儿隐私。
(其实我也经常怀疑,我从家里搬出去之后,我老妈是不是查看过我学生时代的日记 = =|||)女儿离开之后,妈妈还不甘心。
电话打到旅游景点,广播找人叫Tina去接电话,接完电话的Tina泣不成声...妈妈坚持不懈,假装从楼梯上摔下来,按紧急呼救钮接通女儿的手机,可惜赶上小两口正在车震...到后来Tina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听到她的哭声,半躺半坐在被窝里的妈妈不禁露出胜利般的微笑;而且不等Tina说完话,就得意地先挂电话。
可能是因为她知道,女儿要回家了。
《观光客》真是一部让人蛋疼的电影,并不是不了解英式幽默,只能说个人不喜欢这种表现形式。
一对暗黑系2B情侣开着房车穿越不列颠诸岛旅行,沿途遇事不爽就杀人,警察也跟着抽风似的,优美和谐的自然景点与讽刺的杀人行为形成鲜明而蛋碎的对比,我明白导演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对于这样的电影,我确实感到凌乱无比。
2013-04-21这部电影的定位是comic, 但是我觉得少有电影比这部悲情,这是英国版的[远离赌城 Leaving Las Vegas]. 两个标准的屌丝在最无聊最困顿的时候相遇。
一辆房车,一趟山风中的旅行,成了杀戮的开始和生命的终点。
没有内心的力量,就会无缘无故的忧伤。
如果他们没有[远离赌城 Leaving Las Vegas]中那两个角色的悲伤过往,他们实在没有理由去活得如此悲怆。
高素质:对于不讲文明,乱扔垃圾,制造噪音,古迹破坏,不处理随地乱拉的狗屎,真的会被人极度的鄙视的。
女生之夜,男生之夜:当一个女生要和一个男生结婚时,他们结婚前一晚,会和各自的朋友放纵一把,一般嫖妓什么也是可接受范围之内事,性自由&开放:这就不多说了,基本上男生经常有这事儿发生,鬼佬并没有贞操一说,甚至说很多鬼佬不结婚,只是维持一种relationship,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和多人。
男女概念:欧美鬼佬男女的概念不像亚洲国家这么明显,更不像中东国家那样赤裸裸的不平等,女人和男人一样,所有东西都是AA,这种AA渗透甚至可以达到买一个灯泡。
看过影片的朋友都会觉得很压抑,这两个人怎么会这样,好好旅游怎么会杀人,世界观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太夸张了…而我却恰恰觉得这部片拍进了我的心里。
我同时能体会到男主和女主那些扭曲的心境,黑暗,难过而压抑。
Tina是一个一直被放养在屋里的老女孩,三十多岁,和一个一直还把自己当小女孩的母亲住在一起,心里渴望自由,渴望撕扯掉束缚在自己身上的看不见的条条框框。
于是她爱上了片中的男主角Chris,一个粗犷高大的男性,还有一辆可以出逃的车。
片中很多情节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不成熟的老女孩处理事情的幼稚和鲁莽,可又由于她也从心底认识到自己不再年轻,在短时间里推挤着自己成长,而这浮躁的情绪只能让自己变得极端和麻木。
因为她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只是被动地去接受外界刺激带来的改变。
正如之前所说,她的心智和小女孩无异,可是当这个小女孩的心智和大人的身体及过激的外部环境重合时,她心里已经没有对错之分,就像她片中所说“我不在乎公平,我只在乎开心。
”Tina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爱Chris,她只是希望借助一个外力来逃脱那个监狱一样的家。
在萨满围着火堆跳舞的情节,她不止一次地表露着对他们的不屑,而实际上她像幻想着成为其中的一员,粗野地围着火堆跳舞。
(推测以前在家里时应该也对母亲表露过对那些出游的人的不屑,其实心里很想去)只为她想的只是逃离,从一个监狱里逃出来。
在她刚逃出来时,她以为逃出了束缚她的监狱。
很快她又意识到她进入了另一个监狱(Chris对乱丢东西胖子的过激反应,及到后面的冷血杀人,他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会真正让她自由)所以她想逃出来,于是她幻想着自己成为萨满的一员。
而她是不能从Chris身边逃脱的,作为一个被困房子里很多年的迟钝老女孩,没有社会技能没有社交经验对外界还存有很多恐惧和疑虑,她还需要Chris,于是她开始寻找其他方式来让自己觉得“自由”了。
比如疯狂的性爱,协助和主动杀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时的快感,让自己忘记那个让她恐惧的影子,会将她拖回黑暗束缚里的影子。
所以她疯狂地挣扎着,甚至做到让一切无法挽回。
曾经有几个瞬间,她想过回头,可是母亲冷漠的回应让她更加坚定一直往前去找,直到彻底撕扯掉那些烦人的束缚,得到她自己所想要的自由。
而Chris,一直以为她很爱他,只是爱得有些畸形了,其实她和他一样,最爱的都是自己,这也是她最后没有跳下去的原因。
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她飞向自由的翅膀了,于是她松开了手,麻木地看着他坠下。
Chris,一个失业的屌丝男。
却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成功人士,带着一个仰慕自己的笨女人,开车出游,实际上是为新书搜索素材,这是他脑海里为自己勾画的完美形象。
甚至后后来他都觉得自己很优秀,是一个优雅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功人士。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喋喋不休地数落电车上的丢纸男的原因,为的就是把自己和这种下等人划清界限。
而当自己第一次杀人之后,他的世界观开始坍塌,这种痛楚让他回到了现实,也认清了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人:生活不得志的一个失业穷屌丝。
他并不是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是的那类人,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第二次刺痛是在遇到那个成功的旅游作家时,有一辆豪华房车,成功的事业,还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作家,已经在写第三本书。
而自己,只是一个满嘴谎言的可笑骗子。
强烈的醋意和妒意让他疯狂,他不能接受这个仿佛一只在嘲笑他的现实,他不需要现实,他需要回到自己为自己设定的那个梦里去。
这里的剧情就好像《记忆碎片》的结局:真相不重要,要的只是那个会让自己觉得欢愉的世界,哪怕是假的。
所以他杀了那个旅游作家,杀了提醒他回到现实认清自己的线索。
从那一刻起,他又重新伪装成自己口中那个成功人士,而实际上只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他的本性已经出来。
下面的桥段用了个很讽刺的对比,一个地理爱好者谴责他不为狗清理粪便(正如他一开始谴责那个丢纸男一样),而他的表现也正和那个竖中指的丢纸男一样。
影片的后面,他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仿佛他的人生在开始慢慢恢复正轨。
而这时,已经失控的Tina却把他冷血杀害,两个人错乱的人生又再次在千丝万缕扯得支离破碎。
最后无奈的他,希望以死亡的方式得以解脱,而那边却在最后一刻戏谑地松开了手。
那一刻他的心里也许很平静,因为他也不爱她,他只是需要一双仰慕的目光。
而这双仰慕的目光温暖地可以一直让自己活在自己的梦里。
现在这双目光已不再温暖,那么是否一起跳其实也不重要了。
两个人。
一个为了本向自己所期望的自由而不断疯狂撕扯,可最终也只是从一个监狱跑进另一个监狱,永远追逐不到她所希冀的幸福。
另一个一直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里而不愿醒来,因为他害怕面对醒来面对的真实的一切。
两个人就这样相互撕扯着撕扯着,像两个孤魂野鬼,纠缠不开。
好吧,我承认我被坑了,被“喜剧”和“公路电影”两个词给坑了。
一开始当“误撞”了那个乱扔垃圾的胖子时,男主流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而且还很保护女主,一直在安慰她。
后来,情节完全走样,原来是两个变态的公路旅行。
瑰丽的景色,沉闷的音乐,压抑的情节,苍白的脸庞,也不知道是什么情节让我一直能坚持看下去,是想数数看到底杀了几个人?
真心毁三观啊,人的阴暗面被无限制的扩大,想杀就杀,能奈我何?
最后,男的说:“GO。
”可是,只能说恭喜,碰到个比他更疯的女矫情。
也许是我的阅历还不够,或者说看的类似电影还太少,亦或是不懂所谓的英式幽默,总之现在要靠着听音乐来缓冲自己的心情。
传说中的“英式幽默”让我这叫一个压抑难过啊,但愿今天别做噩梦,后面几天还要看点低俗搞笑的来缓冲一下自己这颗幼小的心灵啊。
真想借用一句昨天在《看上去很美》里方枪枪小盆友的话“操你妈”,虽然在这美好的社会拒绝说脏话,啦啦啦!!!
从妈妈的态度就能相见女主承受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或许不致命,但绝对让人厌恶。
所以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男人就能轻易的夺走她的心,因为生活的确已经不会更差了,任何改变都是好的。
男主杀第一个人和第三个人的理由截然相反,一个因破坏环境,一个因阻止破坏环境。
可见任何理由都只是借口,他杀人只是心理畸形。
当然第二个被害者完全是因为写了三本书。
一个失业游民连自己臆想的身份都不能成为资本,这让他更加的羡慕嫉妒恨。
两个人在一起真的会互相推动,好事如此,坏事亦然。
男主杀人的变本加厉是因为女主丝毫没有因他的嗜杀而对他产生厌恶,甚至还会帮腔。
而女主也走上了杀人的道路,自然是近墨者黑的缘故。
女主第一次杀人,理由其实和男主杀的第二个人相近,嫉妒。
但男主的大发雷霆,显然是因为一死者刚和他有过亲密行为,多少还意犹未尽;二她自己决定并实施了杀人,侵犯了他的权威。
其实Martin的死依然也是因为嫉妒。
只有跑步的路人死的十分不值,而这种无动机杀人,也只有女人会有。
可见这个女人已经把杀人看成了和生气时候摔个盘子一样的行为。
女主止步于自杀前,是因为她还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虽然那个地方对她而言仅仅比死强了那么一点点。
两个废材中年男女拖着房车去旅行,看起来弱鸡鸡傻乎乎的两个LOSER本来应该是搞一趟趣味知识兼性爱之旅的,看博物馆、逛自然原野,一副向上好学人畜无害的中年油腻男女形象。
没想到很快男主就暴露出暗黑本色,一言不合就杀人;关键是这种暗黑还唤醒了女主内心的暗黑,不仅杀路上遇到的人,最后连男主一起都杀掉。
平淡的长相、平淡的风景、平淡的情景配合轻而易举杀人的发泄感,对比强烈。
首先我是喜欢这电影的,节奏快,但镜头不碎,反应的问题现实又犀利,默默的不狗血的,但却有着荒诞的故事。
我看了个片头和片名本以为是个墨迹的欧洲小清新——一对儿没用大龄男女的相见恨晚,旅行期间的爱恨纠结,撑死讲讲古怪宅女情感观的节奏,我都准备要睡了,但没想到它就是要在不经意间敲碎你的玻璃心,从男主故意撞死一个出言不逊的陌生人开始,才是故事真正的主题——旅途杀人日志,沿途杀了好几个人都轻描淡写的,却没有避开血腥暴力的镜头,导演没有从个案中顺便交代男主的童年阴影或是环境影响因素,他可能只是不爽一个大喊大叫的人,或者嫉妒别人比他的车好,比他会写书,比他的相机好什么的芝麻大点的小事,就把人杀了,他不是变态,在我看来他大多数时候只是杀了一个态度傲慢的中产阶级。
在片子里男主和女主的穿着打扮言辞习性,就算他们是大英帝国的子民,来到中国你都不会高看他们一眼,更何况是态度傲慢的中产阶级。
但是从导演刻画的立场去看,好像那些死去的人不值得同情,挺讨人厌的,所以他们的死也没有过多的描述,就算女主知道了她三十几年来交的第一个男朋友是个连环杀人魔也没怎么惊恐万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
我看了下时间条,片子过半了,我正说高潮该来了吧,女主就去杀人了,虽然没有出乎意料,但是完全在没有情理的情理之中,如果说男主算是遵循自我法规逻辑的杀人者,女主就是无序杀人者,到最后他们准备殉情,女主最后一刻松开男主的手,男主掉下山脑壳摔的稀碎时,我们就知道了女主才是本次旅途杀人日志的作者本尊大boss。
女主妈妈给了我们很多线索,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其实女主一直都是个无序杀人者。
以上是那么多剧透,是我刚看完的时候写的,过了一周多了,它还是萦绕着我,这不是什么犯罪心理,不是什么福尔摩斯,这就是现实的世界,罪犯根本不需要什么精心策划的谋杀细节,也没什么折磨人的变坏心路历程,他们就像我们一样,普通的大多数,只是每个人去衡量要不要杀人的标准不一样,我自己时常在跟某个人说话的时候就一直在幻想我是怎么杀了他的,即使现在我们认为城市足够发达足够文明,可是你出门的时候还是会经常受到不讲道理的粗暴的对待,甚至丧心病狂的对待,有时候来自别的个体,有时候来自整个体制,虽然有的没有刑事伤害,但对个体的心理创伤可能足以扭曲他们的世界观。
就在昨天,北京俩男的就因为和妇女发生口角把人家的婴儿摔死了,听起来不可思议吧,也没什么非杀不可的动机,可这就是发生了。
在古代,婴儿的爸爸就可以“为子取人头”了,可要是技不如人也只能含恨而去,就好像以前的武林高手互相看不顺眼了来个“一试高低”死也就死了,西方就是决斗,为爱情决斗,为财产决斗,其实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衡量一件事的标准和底线,只不过利益与真理倾向于强壮的一方。
阿奎那将法律描述为“一种规则和行为尺度,人们据此而约束某些行为,不做出某些行为”,可是谁去惩治道德伤害呢?
要是那两个男的没摔婴儿,只是辱骂妇女,殴打妇女,谁会管?
谁会关注?
超人吗?
钢铁侠吗?
还是绿巨人!
另一个方面,是不是当下的我们太脆弱了?
被国家氛围跟媒体划分了统一标准,在这个标准下看看周围的人吧,谁不自卑,因为那个标准是个奇葩,你要夜以继日的学习虽然你不知道你学的是不是真理,你要认真努力的工作哪怕是陪领导喝酒,进入体制进入国企才能高人一等,俯视你的所有亲戚朋友,幸福是有标准答案的,没达标的就活该自卑,活该被鄙视,活该扭曲,还得觉得是自己技不如人,没有一颗奋发图强的心,直到你活的跟他们一样。
你以为什么是人情,站在标准线上了再谈!!!!!
前两天看到肉唐僧说:“你知道体制是恶的,只是因为贪图好处加入它,你怎么是无辜的呢?
只要你是自愿上山,哪怕只是喂马烧火,那你也是个土匪。
杀人越货的收入里有你一份,罪也有你一份。
”其实生活里,大家都在扑向那个奇葩的标准,看到有些个没达标的活的那叫个纠结,有些达了标的活的那叫一胡汉三,我祝福你们,祝福你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越走越远!
扯远了!
好电影让人废话连篇,电影还是挺幽默的,完全没有负担。
忠告:如果有人向你推荐电影,先看看自己和他的品味合不合拍。
一个受压抑的逆来顺受的女性的觉醒之路,给两星,表达方式简直是bull shit!
没有意义的杀杀杀 太没意义了
两个疯子,一坨垃圾。
不喜
英国公路杀人片,自杀时请记得抓紧垫背的手~
挺有意思的。
傻逼碰见大傻逼就是这样的
实在是看不下去,欣赏不了这种怪异的影片
莫名的杀人风光片……
尼玛,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傻逼,但处理傻逼也不带这样的。。。。。。。
全片弥漫一股神经质,太喜欢房车旅行了
黑色幽默
一对loser的观光性爱旅行,变成了大开杀戒的血腥之路,价值观神马的真是太没节操了!
.....
道德价值观沦丧的片子。算上男猪脚,男女主一共恶意杀害了7个人。加上男女主丑陋的面貌让我觉得恶心,一副该死的表情。傻逼电影。为了片中可爱的小狗,一颗星。
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喜欢 基本就是讲述两个loser相逢恨晚然后在荷尔蒙的驱使下冲破心灵枷锁努力发泄的变态心理和行为 这不是爱 这是变态 特别是女的 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 真是臭傻逼 啊 我怎么骂人了
好奇第2个秘密是啥?
就是这样极度不善良极度不舒服的片子,居然也看下来了。英伦的口音和风光仍然加分。
你都不知道你媽媽會帶給你多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