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这几个镜头 就可以给3星<图片1>朱莉·埃斯特尔演的榔头女 好吧4星<图片2>再加上伊科·乌艾斯的武打应该在给一星
再加上伊科·乌艾斯的武打应该在给一星纯碎的动作片 拳拳到肉 本来可以打五星 但是由于是印度尼西亚电影 1998年5.18事件的原因只能给四星
满地的尸体代表着电影里的城市被重新洗牌:小帅哥的家族群龙无首,基本上完了;不懂规矩的阿拉伯佬也挂了,巨大的野心彻底葬送;就连罩着他们的坏警察也死了。
但是,这个城市真的被彻底清洗了吗?
虽说这是一部标准的类型动作片,但还是能感觉到,导演在里面倾注了自己的思考: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罪恶之都,都可以成就一个英雄,像拉玛一样,一路冲到底,杀死所有的腐败警察和黑恶势力?
当然不可能。
《突袭2》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模型,在里面,所有罪恶链条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所有目标都是那么明确,所有势力之间的关系都是那么条理清晰。
最重要的是,里面所有的人都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如果说这样设计剧情是为了给主角营造足够的大展拳脚的空间,倒不如说,这是导演苦心经营的罪恶的乌托邦。
影片里的城市虽然污秽、肮脏,但至少,它的问题可以依靠一个不那么肮脏的反腐部门和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主角来解决,坏蛋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有主角在,杀了不就好了吗?
也许比起《精英部队》和《怒火救援》这样从各个不同角度反应一个城市罪恶的电影比起来,《突袭》系列显得幼稚、单薄而肤浅,但是却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人们希望——这些罪恶,都可以用极致的正义,也就是暴力来洗刷,坏人们不讲道理,但主角的拳头也一样不讲道理。
大家都喜欢拯救城市的超级英雄,但是《突袭》里的印尼小伙儿来得更加真实,他没有强大的后援支持和华丽的动作,也没有远大的抱负和澄明的正义之心。
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和家人团聚,他是这个城市里的小人物,却是最具代表性的正义模型。
开片1里拉马 大哥直接被干死,死因是他在老牌黑社会坤哥和新势力jojo里选择了坤哥,结果jojo直接把他给办了(经过1,楼里的战斗力明显弱了)。
然后某个好警察组织出现,首长直接把1里白化病老头给干死了,顺便让主角去卧个底(当然是大饼➕语重心长的套路,“你跟我年轻时一样,balabala”“我们要重塑秩序,balabala”)。
于是主角出发了,其实是因为参加完葬礼,想去给他哥报仇,遵从吩咐,进监狱,靠近坤哥儿子小尤,又救了他一命。
两年了,虽然不知道咋过的,终于出来了,小尤接上他直接见家长。
坤哥老江湖,见面直接大喊让我康康,小马哥的白底裤都没留下,通过测试,换了套新的保安制服美滋滋的进了新宿舍。
坤哥心腹Eka说了句“我俩来自一个地方”,潇洒离去。
第二天,小尤带着小马哥去刷第一个副本,制片狂魔小老头,轻松刷完之后小尤飘了,回去直接跟他爹坤哥说老头该给本少爷让让路了。
坤哥意思孩子这里面水很深,你把握不住,还是先去收收保护费,小尤开始黑化。
晚上,小尤带着小马哥欢乐ktv,在他欺负陪酒小妹时候,他爹安排一个狠人乞丐杀手(1里的大boss,只是演员一样,我一开始还以为没死)去干人。
小尤欺负完了不解气,又开始打电话摇人,要跟jojo见见面,趁此时机,小马哥把窃听器放进小尤钱包。
第二天,小尤跟jojo的烛光晚宴上,jojo又是牛排又是美酒,还有鸡汤大饼相伴,这一顿中西结合直接把小尤整迷糊了,认为这一次见面好比西门庆见到了潘金莲,宋喆见了马蓉。。
反正是一拍即合,决心搞点大事情。
嘴上说着,手里也不能闲着,jojo把之前监狱里刺杀小尤的人给绑了,小尤挨个嘎喉,最后一个小喽罗手腕上特写了一个刺青。
过了两天,乞丐狠人正舔老婆,求看自己儿子时,被约到了村口野狼迪厅见小尤,结果发现进陷阱了,解决完一屋子小龙套之后,在迪厅门外带着“焯,环境问题如此严重了吗,印尼都能下雪”这样深深的疑问被双刀男干死了。
(感觉这个乞丐狠人还是很讲信义的,直到最后明白一切,也选择去干敌人而放过了小尤)小尤和jojo把乞丐的死家伙给小日本,唆使坤哥去干他们。
结果坤哥格局大,不按计划来,那小尤说他不干,我们干。
于是,jojo安排三名大将开始了抗日战争。
棒球男、锤子妹,双刀哥,三路出手,干死小日本组织3名骨干和若干小弟。
小尤心想这下肯定能打起来,结果坤哥不仅道歉割城,宁事息人,回去就是给他一顿胖揍。
jojo的出现让小尤彻底黑化,在自己的潘金莲面前丢了这么大面子,干脆一枪把自己爹干了。
jojo夫唱妇随,给了eka一枪,小马哥姗姗来迟,也不知道啥情况,见这么多人打老乡,直接开干,然后被干趴,被拖到车上。
eka逃出来后,又去救小马哥,后者成为汽车战神,两人杀出重围。
eka重伤死前说,我俩不是老乡,是同事啊,不过我被坤哥感化了,但是我没干坏事儿。
另外,这些gangsta不被斩首,你以后不会消停的。
小马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警察最后的正义,更是为了冠希哥,决定勇闯虎穴,消灭gangsta。
然后就是小喽啰-锤子妹棒球男-双刀哥挨个领盒饭,此间小尤也发现窃听器,又发现jojo手腕上和之前被他嘎乐的男人一样的纹身,他以为自己又懂了,一枪喷死坏警察,两枪喷死jojo,三枪喷坏沙发,然后被小马哥捅死。
小马哥下楼,碰见了刚开完动员大会的小日本,双方好像都有点懵,由于不会读唇语,更不懂印尼语,只能推测双方对话“他们人呢,小老弟”“楼上”“在干啥呢”“这会差不多刚到阎王殿”“有点东西啊小老弟,要不跟哥混,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算逑,你爹累了”
看了突袭2,真不能自吹自擂了,说中国功夫片怎样怎样;看了伊科的动作,再不可自高自大,夸甄李的招术如何如何.无论是场景的安排,动作的设计,还是镜头的调用,音乐的渲染,这部电影都高过众多的中国动作片.中国动作片这几年来乏善可陈,不是欺骗观众,就是意淫自我.打着各种旗号,招摇过世,最终一个个被观众的口水淹没.好就是好,烂就是烂.看突2的时候,从头到尾,连眼都不敢多眨两下,生怕漏了什么精彩画面.这两年东南亚几个国家为领土,跟中国争来争去,现在看样子,连电影也受到危胁了.唉,老大真不容易做啊!
应了那句老话--最好的一个永远是下一个,而这下一个,谁都可能是.醒醒,醒醒啊...
这片子跟第一部一样在动作方面有创新,值得肯定,但是剧情简直不敢恭维,可以当做纯动作爆米花来看,还有那个拍摄不喜欢,镜头太抖,晃的人眼睛疼,这种样子的片子要是在国内,分如果超过7.5都会被人骂的,可一旦变成国外的,就捧上天了,这是什么尿性呢?
零几年的杀破狼和导火线在这些方面处理得更好才7点几分,我只能呵呵了,指望你们打分理性客观是不可能了,说白了,要是二流子打架符合你们的口味,你们会追着捧着说街上的二流子打架才是真实的最吊的,对吧
比敢死队三这样的垃圾强太多了。
150分钟绝无冷场。
情节比第一部好太多了,如果说第一部60分的话,第二部绝对有95分。
既有监狱情深又有黑帮火拼,还有地铁杀戮,公路追逐,还有酒吧车轮战。
对了就是车轮战,没有看哪部片子能有这部小怪兽车轮战这么爽的。
感情戏掺和的很好,让人物更丰满。
棒球锤子聋哑人,各种元素新鲜爽呆!
脑浆喷溅,锤子乱飞,好一场锋花血月的人生。
话说学院是否能够增设一个动作片类型,让埃文斯也能够有个奔头,不必像小李那样苦熬这许多年。
编剧出身的埃文斯故事编的不复杂,《教父》+ 《无间道》+《大逃杀》,但摄影与剪辑功力煞是了得,将一部亚洲背景下的黑帮动作片,拍出了英式黑帮片的无厘头,日式黑帮片的阴郁,香港黑帮片的独狼,这一碗浓郁的五颜六色,喝下去五味杂陈,酣畅淋漓。
不过话说回来,印尼的几月份会下雪?:)
我们是个小部门,但小是有原因的,因为需要信任。
世上不存在干净的战争。
做些足以坐牢,但又不足以在牢里待一辈子的事。
永远没有足够的墙掩护你的后背。
我如今指望你,像你以前指望我那样。
我信不过任何人。
我的责任就是确保在这个城市干活的所有人记得表示他们的感激。
这正是这个国家的问题,什么都说“好”,什么都说“是是是”,但等到收钱的时候,什么都变了,“对不起,不行”。
我这一生从来不用遵守任何人的规矩,因为没人期待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规矩可遵守。
用钱和女人拉拢一个警察或政客是很简单的。
我不想再听你说你想改,因为已经过去15年了,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你父亲并未失去肚子里的火,他只是学会了控制。
时代变化得比你想像中还要快。
只有傻瓜才会为死人的尊严而辩。
我们都不是英雄,我们都被困在一张大网之中。
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我希望我们最后不是同一个命运。
总的来说武力高低就是看谁更抗揍 挨别人一两下挂了的就是喽啰 挨十下以内挂了就是精英 一边挨打一边搞死几个后来挂了的就是小boss 至于猪脚绝对是星矢附体啊 由于是大腐国导演的作品 一定是要有些基情的。
馊,剧情是酱的:先是前情回顾,第一部十八人副本上来就是差点团灭,剩下小猫两三只只有主T满血,于是单刷到通关。
通关的三人猪脚的哥哥回去混黑挂了,还有个别工会的奸细被警察局长杀了。
猪脚将第一部通关得到的证据交给警察局长大叔,大叔在下很大一盘棋嫌证据太瘦,叫猪脚打入敌人内部将证据养肥了直接搞保护伞君。
于是猪脚就被黑户了混到监狱去找他的好基友黑二代君。
黑二代君是傲娇女王受和猪脚强气年下攻性向很合啊,于是打打架泥地里滚一滚就搞在一起了两年后黑二代君来接猪脚出狱拜见岳父大人,岳父很直接叫猪脚脱衣服验货。
发现本钱很大,儿子的幸福有保障了于是欣慰的同意了。。
说起来岳父也是受啊,还有一个忠犬攻的心腹。
忠犬心腹是上一代卧底,发现岳父是真爱于是弃明投暗了,他一来就看出猪脚也是同属性的对他说我看好你哦,你要好好照顾黑二代君他人不坏的只是傲娇而已。
转天黑二代君带猪脚去过小副本,摧毁A.V工厂任务。
刷完任务感觉自己可以带主力团开荒了,可岳父觉得他图样图森破,小攻猪脚也不向着他,于是黑二代君傲娇属性发作去找瘸腿腹黑大叔。
腹黑大叔是攻啊,等小受很久了,还把监狱里想要用小刀插死小受的几个人送来当礼物攻受定计挑拨大叔帮和日本鬼子帮派间关系。
于是把岳父手下头牌红棍长发大叔搞死了。
黑二代君找老爹说是小日本干的,不能忍啊,一定得削他们,岳父很淡定,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这就是长发男的命呀,于是忍了。
傲娇小受不服啊,和腹黑大叔一合计直接把水搞浑吧。
于是大叔手下锤锤墨镜女,手语棒球男和双刀红棍男去把两个帮派的人都杀了杀。
岳父年龄大以后一直走以德服人的路子,于是两帮讲数时候又忍了。
猪脚消失了大半小时终于上线了,逃过一票追杀发现是警察在搞他。
回家加了个血到公司正赶上黑二代弑父。
然后就是两个卧底的救和反救,期间飙飙车打打枪,最后上代卧底挂了并坦承了自己的卧底身份,连一句爱过都没和岳父说过就双双挂了。
然后就是最后的副本了,先刷一群小怪,然后刷了2个精英棒球男和锤锤女,最后是小boss双刀男。
其间猪脚星矢赛亚人附体被打被砍被插无数终于来到关底。
黑二代、腹黑大叔和保护伞正在吃饭,黑二代看到腹黑大叔和之前监狱里要搞他的人有相同纹身,终于反应过来这是腹黑大叔的阴谋。
于是不知道为啥一枪把保护伞先搞死了,然后又崩了腹黑大叔。
黑二代以为之前猪脚放他钱包里窃听器也是腹黑大叔搞的,于是掏出来给他看,此处应该补一个大叔无辜的眼神。
终于,黑二代被猪脚用小刀刀插死了,由于是最后一下了,馊插得很深,还狠狠往里捅了一下最后是通关画面,猪脚往出走碰到姗姗来迟的日本鬼子。
期间说了啥不晓得,大概是 小伙你很牛掰啊我们才刚组好团,你自己单刷都拿首杀了,看你没工会过来跟我混呗猪脚表示心好累真心带不动了于是就结束鸟。。。
总的来说没第一部好,虽然有剧情了,但是这种片谁要看剧情了。
第一部的枪战也很有看头的,这次涉枪的就不咋地了。
估计第三部的反派就是日本鬼子了。
算上《出走》和《突袭:救赎》,《突袭2:暴徒》是导演格雷斯•伊文斯与演员兼动作指导伊科•乌艾斯和亚言这一“铁三角”组合的第三部作品。
依旧是印尼传统武术“班加西拉”,依旧是血浆四溅的暴力场面,依旧,印尼影人站在了世界动作电影的最前沿。
《突袭2》的故事发生在第一集剧情结束的两个小时,一直发展到两年后。
主角刑警拉玛为了替兄弟报仇,受命打入黑帮内部卧底。
在父子两代黑帮首领与日本帮派分子的对垒中,他一面要面对情与法的纠结,一面要迎击更多更强的对手。
导演加雷斯•埃文斯在片中安排了多达11场的动作戏,论精彩程度,不逊于上一集。
观众对于主打拳脚动作的影片,总有个美丽的误会,以为拼的是“真功夫”,喜欢谈论成龙和史泰龙谁更“能打”。
其实任何一部动作片都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电影各部门密切合作的结晶。
新动作片更好看不是因为新人更“能打”,而是因为他们站在了以往所有动作片奠定的基础上,并借助了新的拍摄技术。
《突袭2》也不例外。
《突袭》系列的动作基础是印尼传统武术“班加西拉”。
这种功夫以近距离抢占中线,重点击打对方关节,使对手失去战斗力为特点,糅合了棍和匕首等多种器械,泥地混战一场,伊科•乌艾斯为我们示范了从长棍到短棍的种种威力。
“刺客”使用的“爪刀”则是印尼传统的随身兵刃。
最有趣的是“锤妹”和“棒球男”的兵器,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器械,但重心远离手腕,威力强大却失之笨重,于是动作指导给二人加了一些长兵短用的技巧,往往打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些都可以说是融合了传统武术与现代理念的设计。
据说为了磨合动作班底,演员们在开拍前半年就开始了训练,其中也包括毫无动作基础的朱莉•艾斯戴尔(饰演“锤妹”)。
而三大杀手中的“棒球男”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棒球教练,他和动作指导一起设计了极富特色的棒球招数。
导演格雷斯•伊文斯本身是动作片的骨灰级粉丝,对于动作场面有高水准的鉴赏力和花样百出的拍摄手段,对每一场动作戏的节奏和气氛都有精细的拿捏。
拉玛痛击22个囚犯前,用慢镜头特写交代门栓上弹出的螺丝,杀手舞厅混战前,用一个长镜头交代全场的空间关系,这些都在感官刺激之外营造出了影像特有的韵味。
影片最值得称道的段落无疑要数三杀手分头杀人一段,由血溅甘蔗叶开始,“刺客”、“球棒男”和“锤妹”三个变态杀手一一上场,交叉剪辑配上疏密有致的构图,将暴力和电影之美成功融为一体。
《突袭2》的动作摄影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看得出,摄影方案根据动作设计精心制订,用手持摄影死死“咬”住演员的关键动作,既拍出了动作的真材实料,又最大限度萃取出了其中的刺激因素。
一个精彩的例子是拉玛把黑帮分子从窗口摔入室内的镜头,先仰角摇入,再水平旋转,然后摇拍拉玛跳入,清楚交代了动作之余又有种令人目眩的失重感。
而最后7分钟的决斗则由196个镜头组成,整整拍了10天。
在监狱泥地群殴中,摄影师巧妙地利用甩镜头三次跳接,制造出了一个长达一分半钟的长镜头,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影片中最有趣的一个长镜头出现在飞车场面中,镜头在18秒钟之间匪夷所思地穿过两辆车的三扇车窗,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纵。
真相如何呢?
原来这个镜头是由三位摄影师接力完成,其中第二位摄影师装扮成了座椅,第三位潜伏在后座下,这才让镜头得以带着观众的视觉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旅程。
走廊打斗中,在拉玛一棒打死棒球男之后,镜头又利用跳接顺着动作的余势旋转360度,为这场令人窒息的打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突袭》系列的写实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被大量运用的电脑特效。
各种飙血镜头大多由CG完成,包括赤裸裸地在人体上狂戳出无数个血口,其实实拍的时候只需拿道具比划一下即可,各种吓人的伤残效果都是后期合成,并不困难。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特技化妆,《突袭2》中各种断肢、断头和烧伤场面犹如恐怖片般真实,极大地渲染出了拳脚的威力。
据说每次拍到这种场面时都需要停下20-30分钟,好给化妆师留下时间大显身手。
时下的动作片摄影都喜欢毫无节制地滥用慢镜头,《突袭2》完全戒绝了这个毛病。
仅有的几个慢镜头都发生在大战之前,为的是蓄势和渲染气氛,一旦开打,动作都是与观众同步的真实时间。
既没有慢镜抒情,也没有加快动作和“偷格”现象,这让打斗场面有了一种逼人的真实氛围,在当下尤其难得。
可以说,《突袭2》的胜利是动作场面的胜利,而动作场面的背后,又有着先进电影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支持。
其实单纯看动作的话,伊科和亚言的身手固然漂亮,但要说强过全盛时期的成龙和甄子丹,却也未必。
影片的很多动作场面中,套招的痕迹很明显,一脚就能踩死一个罪犯的主角居然往往跟几个小兵缠斗半天,也实在说不过去。
但在编导、摄影、美术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已经走在了港片的前面。
应该说,《突袭2》的成功是在以往动作片经验的基础上的又一次大胆探索。
时至今日,以动作片闻名世界的华语电影确实不能再固步自封了。
与动作场面的用心相映成趣的,是电影剧情的拖沓平庸。
身兼编剧的格雷斯•伊文斯最大的问题是不擅长营造戏剧冲突,影片所有的峰回路转都似曾相识,有影像手段而无充实的情节和叙事技巧。
虽然打斗够血腥,背后却没有能真正激动人心的动机,每一个段落都只有动作悬念而无故事悬念。
《突袭2》的这个毛病其实与《出走》相同,《突袭》不重情节,反而好看。
从这个角度来衡量,格雷斯•伊文斯比起昆汀•塔伦蒂诺和奉俊昊等导演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我们可以回忆《解放的姜戈》中瓦尔兹枪击迪卡普里奥一场戏,剧情张力营造到极致时,并不需要打生打死,一枪就足以让观众的情绪得到极大的释放。
《突袭》系列如果想从B级片迈向真正的经典,在这方面无疑还需要多加努力。
最后,导演格雷斯•伊文斯显然有着深重的日片情结,不但把拉玛的监狱编号设定成KSC2-303,与北村龙平的新世纪邪典《千年决斗》中的主角编号相同,还从日本请来了松田龙平和北村一辉等异色男星,可惜直到最后也没有让他们卷入打斗。
不过据导演说,第三集的剧情将开始于第二集结束前的3个小时。
或许结尾主角与日本黑帮之间的谈判预示着,下一集将是印尼武术大战日本武士吧。
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
第一次看印尼电影,给5星,动作片拍出了国内拍不出的感觉。电影院里老外也是一声声尖叫,虽然现在的我很反胃,不知道是因为影片中的打斗还是晚上吃不好了= 。= 影片中还有一些熟悉的日本面孔,比如安堂机器人里的警察先生,还有神探伽利略的草雉桑。
7.7 场面升级,剧情着急,顾头不顾尾,最后的坏警察名单呢?
配上剧情了,长进了。6
要不是为了长子和北村先生我就真的不看了,也没太大意思ps:松田龙平先生你是不是应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呢╰_╯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的
不如第一部,制作大了就全乱套了
马来西亚功夫版杀死比尔,在电影院叫了N次,年度最佳动作片谢谢
打
比第一部差,故事太烂
比第一部增加了很多恶俗狗血剧情,因此又臭又长。演员们个个都打的很卖力,但动作设计太过单调,缺乏想象力,只一味的死缠烂打卖弄血腥暴力,令人厌倦之余而生厌恶。那些瞎嚷嚷什么“史上最牛逼动作片”的豆逼们,你们看过动作片吗?
节奏太拖沓,看了一小时,完全不知所云
比中国武打片差了远了,不是打的血腥,打的多就是打的好看。
PS:黑二代很像陳坤……
这唐突生硬又冗长的剧情让人质疑导演到底会不会讲故事。动作戏依旧如前作般残暴极端,凶残指数足以诱发观影人内心的原始野性。但尽管如此,跟凌乱平庸的剧情一中和,却又大大削弱了它的精彩程度,使其无奈地沦为了一部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品,真是太可惜了,不如第一部来得猛烈干脆。剧情太鸡肋。
小学生水准编剧 一星打底 二星给了唯一的可看点 就是格斗
血腥av,只有更烂
太长了,节奏毁了。
别忘了一年之约。时间花在刻意练习上面。
因为我会武功,所以打了2个半小时才打完!
简单粗暴的剧情
专心秀你的拳脚可好,谁给你的勇气还加文戏,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