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随心所欲的五月

En mai,Darling Buds of May,Come What May

主演:奥古斯特·迪赫,奥利维埃·古尔梅,玛蒂尔德·瑟妮,爱丽丝·伊萨,马修·瑞斯,贾克·鲍那非,克里斯朵夫·罗西尼翁,洛朗·杰拉,戈洛·欧拉,康斯坦丁·卢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德语,英语年份:2015

《随心所欲的五月》剧照

《随心所欲的五月》剧情介绍

随心所欲的五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法国,德国人的铁蹄踏破了笼罩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宁静,位于加莱海峡省的一座小村庄内,村民们为了保命,决定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罗(奥利弗•古尔迈Olivier Gourmet 饰)身为村长,自然肩负着引导村民们的重任,而她的妻子玛多(玛蒂尔德•塞尼耶Mathilde Seigner 饰)也用她独特的方式来带给村民们信心和希望。 年轻的苏珊娜(爱丽丝•伊萨 Alice Isaaz 饰)并没有追随大部队,她带着8岁的德国男孩踏上了另一端旅程,他们要去寻找男孩的父亲汉斯(奧古斯特•迪赫August Diehl 饰),这个男人被冠以战犯之名投入了监狱。就在苏珊娜和男孩寻找汉斯的同时,汉斯也没有放弃过寻找儿子的希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新米炼金术师的店铺经营毒蛇军民大生产废柴保镖电子管Kamikaze红色代码狗狗学院第二季空想大河剧小田信夫舍她其谁猎阳洗漱睡觉吧,宝贝!银河英雄传说外传夺还者这个医师超麻烦解码游戏前任与圣诞哈利与雪人马一拳超人干物妹!小埋OAD2乐高DC超级英雄:亚特兰蒂斯之怒无花果树下一箭穿心猫忍奈德冰血暴第二季艾米丽·布莱尔的秘密地儿美人鱼村公文包人生切割术第一季

《随心所欲的五月》长篇影评

 1 ) 史诗般的荡气回肠

看似平淡,却是史诗般的回味无穷……悠扬低沉的配乐述说着无尽的痛苦希望和思念。

特别是最后小女孩突然发现走失的小男孩那一场,以及最后小男孩牵着两人的手走向远方,字幕配的老照片,让我们对那个年代的人们无比敬畏。

虽然电影没有激烈的情节,但充满了人性。

就像是在看“天堂影院”时,好像很平淡,但看后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特别是法国小女孩的表演太精彩了。

 2 ) 迷人的五月里稻草的清香

本片以1940年5月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与法国交战法国北部800万人大迁徙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德国父子,父亲Hans(奧古斯特·迪赫 August Diehl饰演)为德国反战人士而遭到盖世太保的迫害,带着8岁的儿子Max伪装成比利时人逃亡法国北部乡村。

不料Hans的德国身份被发觉而逮捕。

此后不久,儿子Max所在的乡村开始了迁徙,乡村女教师Suzanne对Max照顾有加并指导他一路为父亲留下行踪。

与此同时,因战争开始监狱释放所有囚犯,Hans在出逃中与一位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大部队失散的中尉Percy(马修·瑞斯 Matthew Rhys饰演)一同结伴前行。

途中两人多次遇到德国士兵深陷险境,而Max所在的迁徙队伍在路中也遇到食品补给以及德军轰炸的危险。

这对父子能否在这战乱中团聚?

亲情的牵系赋予他们坚强勇敢的力量,是否能成就动人的故事?

片中,导演以沉着的手法,为观众展现了战前法国乡村生活的优美,以及战争中普通民众的恐惧对纳粹的痛恨。

其中不乏幽默的笔触,让人笑着流泪。

印象特别深刻的几个画面,当村长带着大家离开家乡,背景音乐响起配合村长难以掩饰的悲伤,非常动人;村子里唯一一个没走的农民,因为担心收藏的好酒被德国人享用,横下心能喝多少是多少,结果敏酊大醉错过出发;父亲在村子里到处乱翻,突然间发现黑板上儿子的留言,那刻的欣喜若狂;一路上许多人在家门口或墙上给亲人或朋友的留言,那时的每一句留言每一个约定,都是不见不散的生死之约;儿子Max喜欢的邻家小女孩,可爱甜美如安琪儿一般,当父亲为找儿子挖开坟墓的一刻,看到她面无血色的尸体,即便陌生人也为之神伤……麦浪中行进的迁徙长队和德军的坦克交错而过,每一次枪声响起的背后,都是令人揪心的死亡。

本来是随心所欲的五月,在血的阴影中让人们看不到麦田的尽头看不到晴朗的天空,但是依然有人能够呼吸尊严的空气,用人性的光辉吹散战争的阴霾。

感谢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给了我在大荧幕观赏这部影片的机会。

影片中真挚的情感带给人难以忘怀的感动,恰如迷人的五月里稻草的清香。

 3 ) 无法随心所欲的世界

《随心所欲的五月》有幸请来了杰出的莫里康尼为其谱写配乐,在那微风中徐徐飘动的树叶和麦浪里,流淌的是乡愁,是思念,也是生存下去的信念。

战争带给人的教训似乎永远都不够深刻,也许这正是战争题材不断地被搬上大银幕的原因。

对于当下生活的人们,这些我们在大银幕上经常能看到的一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作为人类的个体,作为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里的一份子,希望我们再也不会见证这种悲剧的发生。

《随心所欲的五月》并没有彻底的 绝望。

即使路边不时有乡村老师不忍孩子们直视的尸体,虽然德国纳粹的坦克杀气腾腾的碾过金黄色麦浪,我们从电影中还是会能够看到一丝丝充满人性的闪光。

法国人特有的幽默和浪漫在这中环境中恰如其分的显示出了它强大的力量。

虽然每一次枪声响起都代表着生命的又一次结束,但正如最终历经千难万险父子二人最终团聚的那一刹那,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我们才能体会到电影的真挚——只有作为人类的一员才能感受到人类的顽强和伟大。

 4 ) 我给满分

我给打五星,满分。

一个70多年前的5月,春天和夏天相交的季节,战争面前的众生相,能看到流离的法国农民,不堪一击的法国军人,走过场的悲催外籍军团,战争孤儿,垂死的德国军人,呼啸而过的战斗机和满麦田碾过的虎式坦克,人之间的真情,父子亲情。。。。

正是我最想看的片子,在一个略有郁闷的夜晚点开这部影片,慢慢的沉浸进去,在上个世纪的法国农村,看着他们,随着故事流淌,剧终出戏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个世纪的跨越,真是用电影看过了别人的人生。

满分,谢谢这么棒的作品!

 5 ) 五月的夜晚和阳光

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坎托雷克,他们个个都深信自己在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做最好的事。

但这正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西线无战事》(1927) 本片是以导演克里斯蒂安·卡西雍母亲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由著名电影配音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作曲,讲述了二战期间,一群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普通人在战争的灾难中流亡奔走,寻找归宿的故事。

从德国政治避难而来的一对父子,隐姓埋名住在法国北部的一座小村庄里,本以为可以安顿下来远离暴力与黑暗,不料父亲被发现国籍抓进法国监狱,而此时纳粹也发动了战争,一片混乱之中,父亲逃出了监狱,儿子却和村民们一起逃难向了南方。

就此,一场父子寻亲的漫漫长路就在乱世的人情冷暖里铺展。

这个随心所欲的五月,在鲜血和美酒的浸泡下,注定将成为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

在影片中,五月的一切都是那样真切,又那样模糊。

慵懒而不灼热的春日阳光,万物生长的森林和田野,波澜涌动的麦陇……所有自然的景致都在提醒我们,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五月,一个美好的季节,一切都会在这里生长。

一切本该如此生长。

可是这是1940年的5月,这里是希特勒的野心与保罗雷诺的懦弱碰撞的日子,是战争的乌云在原野上最终爆发的年月。

英法军队正在崩溃,800万难民和不计其数的士兵拥挤在大大小小道路里向南逃跑,黑暗的岁月即将到来,这段我们熟知的绝望时间,导演却把它做成了一份苦杏仁的蛋糕,让我们优雅地品尝。

影片里穿插着无数让人忍俊不禁又唏嘘感动的小细节。

一个藏酒的村民,因为不想让酒被德国人夺去,就想要能喝多少喝多少,却因为宿醉错过了集体撤离。

善良的老师为了不让孩子们看到路前面血腥的场面,选择避开走另一条路。

奸商大发国难财,村长夫人带着村民们“公然抢劫”了店面,为队伍拿到了至关重要的补给品。

影片的喜怒哀乐如同五月的日夜交替,在泥泞的死亡里,也有人性的乐观和阳光。

但战争就如同一台巨大的机械,以人血为燃料,它的设计目的就是一刻不停的运动下去。

在把整整一代人送进堑壕里送死之后,英法两国不想也不敢对抗邪恶的势力。

如同身为政治犯的父亲所说:“你们都是自作自受。

”邪恶不因为善良的人善良而罢手,只因为软弱的人软弱而猖獗。

可是身为普通人的村民,父子,甚至士兵,都只是有血有肉有爱人的渺小生命,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丝痕迹,他们何尝不想赢得这场战争,可是胜利的代价又让谁来承受?

村长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辈已经为国家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呢?

这个随心所欲的五月里,小人物们在混乱里跟随自己的欲望,也要被指摘为耻辱吗?

在这颠沛的路途中,在这战火裹挟的五月,在这个本该被无奈与无力灌注的季节,人们在挣扎中蜕变,在暴虐中醒悟,于是村长逆着人潮迁回村庄,士兵砸烂了德国的疯狂摄影机,这对父子和老师也手挽着手向无垠的天空走去……他们都做到了随心所欲。

写于2016年6月27日

 6 ) 《随心所欲的五月》二战爆发,一对德国父子的逃亡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9-1940年期间,恰值二战爆发。

影片在《舒伯特小夜曲》的悠扬旋律中,徐徐开幕。

一名德国反战分子 Hans 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带着8岁儿子 Max 仓促逃离。

他们从家里连夜逃往法国,路上目睹了德军屠杀其他逃亡同伴,父子俩躲趁夜幕掩护,躲在树上侥幸躲过一劫。

他们伪装成比利时人,逃亡法国北部加莱海峡省所属的一个乡村避难。

Hans 在村长 保罗 家里务农。

因儿子 Max 不小心说出德语,引起乡村教师 苏珊娜 和 保罗 的怀疑。

Hans 因故意隐瞒国籍,被怀疑为间谍而逮捕。

儿子 Max 暂时由 苏珊娜 照顾。

1940年,德军进攻法国。

英法联军仓促应战,结果联军不堪一击,全线撤退,史称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

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影片开局以简短的文字,交代了故事的时代大背景。

在这次大撤退的背景下,主角所在小村子也要迁徙躲避战乱。

村长依依不舍地把自家农场的兔子,奶牛都放开,让它们自己出去找食物,自己叹息着离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回家园。

村长夫人 玛多 还提醒着要把农场大门锁起来,村长无奈自嘲说:“难道锁起来路人就不会闯进来了吗”。

这种时候,人走家空,锁大门也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而另一边,Hans 也因为法国人都撤离了,无人看守犯人而被释放。

Hans 在逃亡路上又遇到了一名和战友失散的英军中尉 Percy,他所带领的小队中了德军埋伏,只有他幸存,三天三夜未睡觉,地理不熟,他只能挟持了 Hans 带路一起撤离。

当 Hans 和中尉回到小村子时,发现所有人都迁移了,只剩下一位在酒窖里喝醉了的老哥,这位可爱的老哥错过了撤退的大部队,只能独自留下。

Hans在村里的教室黑板上,发现了儿子留给他的信息。

得知他们撤退的目的地和路线。

而此时危机再一次来袭。

两名德军的侦察兵来到了小村子。

他们发现了英国中尉丢弃的烟盒,并准备搜查这个小村子。

一名德军士兵贸然进入农场仓库搜查,另一名在外监视。

随着仓库里几声枪响和打斗声,这名士兵被埋伏的中尉刺死。

另一名士兵想逃走去报信,也被 Percy 中尉击毙。

三人组抢了德军的摩托车,笑容满面地去追赶村里的其他人。

可爱的大哥还不忘带着一战时英军留下的苏格兰风笛。

突然,Hans 让中尉停车,他们还在为左侧行车还是右侧行车争辩。

因为英国是左侧行车,法国是右侧行车。

这也是导演的冷幽默,在生死攸关,前路未卜的情形,缓解一下紧绷的神经。

村里其他人在撤退的路上,遇见了其他村子的难民,才发现迁徙的大军不只他们一支。

而教师 苏珊娜 担任起侦查的任务,为村民先去探路。

结果发现路上有一家人已经遇害惨死。

为了不让村里的孩子看到这些可怕悲惨的场景,苏珊娜 召集了所有孩子在一起背诵课文,并强制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用这种方式,保护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不被世间的鲜血淋漓和恐怖侵扰。

这些孩子们有一位善良负责的老师,真是非常幸运。

而同样还是孩子,有的却不幸的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村里的孩子在村民和老师的保护下,浑然不知这次撤离的原因和目的地,只是贪玩地在路上成群嬉闹。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却要承受着战争即将带给他们的痛苦。

只因为他们生在那个可怕的年代。

村民们日复一日地走着。

他们所经之处,皆是一片人去楼空的冷清。

路旁各家各户皆是举家逃亡,墙上门上都是写给失散亲人的留言。

当路过一家杂货铺时,村长想为大家买点食物补给。

可这铺子的老板却在发国难财,借机涨价,囤积居奇。

面对流离失所的难民,无动于衷,唯利是图。

村长只能悻悻地空手而归。

而 善良的 苏珊娜 老师在镇子上的教室里发现了红十字会的人和一群被人丢弃的孩子。

原本在撤离时,村长 保罗 就劝她要把 Max 交给红十字会的人照顾。

而 苏珊娜 和 Max 在路上形同母子,已经有了亲情,苏珊娜 坚称 Max 是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把他抛弃给红十字会的人。

进军神速的纳粹已经占领了大部法国领土,他们想给德国的百姓拍一部纪录片,借机宣传鼓动德军的战争胜果。

Hans 三人组也来到了一座小镇。

Hans去镇上的教室找儿子留下的信息,Percy 中尉去想办法给摩托车加油。

不想这时经过一队德军,他们抓住了和 Hans 以及 Percy 中尉走散的村民大哥,而另外两人也在暗处看到了这一情景,可无力营救。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德军导演枪杀了村民。

村里的难民们经过几天的迁移,所带的食物已经不够维持的了。

这时 玛多 发动了村民,抢劫了那家不良商贩。

临走之时,村长 保罗 还教训了一顿奸商夫妇,并承诺会还清这次抢劫的账单。

看来善良的人终归还是善良的。

教堂里 Max 在和他的小女朋友过家家,并承诺长大以后要结婚的。

小女孩还在问 苏珊娜 老师是否为抢劫行为向上帝忏悔。

苏珊娜 老师为 Max 缝了一个身份证明,证明他是自己的孩子,以防走散而被当成孤儿抛弃。

村民们在路上遇到了德军的空袭,德军飞机疯狂地无差别射击这些手无寸铁的农民。

村民的马车被炸毁,有的还受伤甚至丧命。

一转眼,Hans 和 Percy中尉找到了村民路过的小镇,并发现了 Max 的留言。

这些信息继续指引着他们追赶逃亡的大部队。

在村民遭遇空袭的地方,Hans 和 Percy 终于遇到了英法联军的防守部队。

Percy 和 Hans 在这一路上已经成为朋友,所以 Percy 为 Hans 打掩护说他是法国村民。

Hans 在被炸毁的村长小汽车里发现了 Max 的东西,误以为 Max 已经不在了。

结果发现死去的是 Max 的小女友。

Percy中尉留下来准备加入防守部队,他还是一名有骨气的战士。

虽然屡战屡败,但这并不是他的失误。

防守部队准备炸毁桥梁,借以拖延德军,为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

但这样也切断了村民们的归路。

大战来袭,谁还顾得了老百姓的想法。

Max 因为德军空袭,惊慌跳车逃生,而和大家走散。

他独自一人在田野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作为一个只有 8 岁的孩子,他并没有哭泣或不知所措。

只是迷失方向,四处游荡。

却意外遇到了一个受伤濒死的德军士兵。

德军士兵得知 Max 是德国人,便托付 Max 把自己的钱包和证件交给德军。

Hans 独自一人,苦苦寻找他的儿子,近乎绝望。

却偏得上天眷顾,意外与儿子重逢。

迁徙的村民们再次遇到德军的坦克部队。

德军自顾自地行军而并没有浪费时间与村民们纠缠,甚至还扔给孩子们巧克力。

德军经过的田野一片狼藉,这庄稼也没人在意了。

村民们也遇到那位德军导演,导演给他们录像,本想拍下他们欢迎的笑脸。

可村民们用正直麻木的表情回馈给导演。

只有村长的那只鹅,好奇地伸长脖子张望着,彷佛是象征着待宰的村民们任由德军摆布。

既然德军进攻的部队已经超过了迁徙的村民们。

那么他们要前往的目的地也必然会沦陷了,迁徙避难已经失去意义。

哪里都是沦陷区,那还不如回到自己的家园,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静静地等待战争的结局。

于是村长决定回家去,有一部分村民追随着村长一同回家,而另一部分村民选择继续逃亡,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该逃到哪里去。

苏珊娜 还在为丢失 Max 而自责,她也决定跟随村长回去寻找孩子。

Percy 中尉被俘了,德军导演想拍下他吹苏格兰风笛的镜头,然而 Percy 趁机拔出导演腰间的佩枪,射杀了导演。

随即 Percy 也被乱枪击毙。

这位有骨气的英军中尉也算是为先前死在导演手里的村民报仇了。

村长一家人往回走的路上,遇到了设关卡把守的德军,所有人都在逃离,只有村长少数人往回走。

在这里,善良的 苏珊娜 遇见了 Hans 父子。

Hans 用 Max 遇到的那位死去的德军军官证和军装伪装成德军士兵,带着 苏珊娜 和 Max 蒙混过关卡守卫。

三人就像一家人一样,终于在这离乱的世道里团聚了。

本片没有激烈的大军团战斗画面,但战争带给人的压迫感依然呼之欲出。

战争来临,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得不离开自己温馨的家园,举家颠沛流离,前路未卜。

该片是导演送给自己90岁母亲的生日礼物,讲述了母亲当年的亲身经历。

片名是随心所欲,源自于法国的一句谚语:“En avril netedé couvre pas d'unfil, en mai fais ce qu'il te plaît”意思是“四月里一根毛线都不要脱下,到了五月就可以随心所欲”,原本是描述法国当地天气四月多变,而五月温和。

电影名截取谚语的后半句,“En mai,fais ce qu'il te plaît” 就变成了“随心所欲的五月”。

一方面原本是说本应该风和日丽的五月,却因战乱而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另一方面是说德军的入侵,破坏了美好的五月。

 7 ) 随心所欲的五月,无法随心所欲的世界

随心所欲的五月,二战题材电影。

舒缓的音乐,明丽的色彩,展现的却是真实的黑暗。

哪里有什么随心所欲,只有一条无可奈何的逃亡之路。

被迫的离开,人去楼空。

微风吹过麦田,一望无际的草甸。

喝酒,跳舞。

自行车,碎花裙,无忧无虑孩童的朗诵声。

这场逃亡,并不都是窒息的回忆。

沿途留下的只言片语,都是不见不散的约定和信念。

影片的最后,一束金色的光从黑暗中打出,三个人在阳光中慢慢走远。

温暖,是阳光般的希望。

战争才开始,故事并没有结束,他们仍在逃亡的路上,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往哪里走才是安全的。

但亲人爱人身边就是故乡,爱是归宿。

自己要走的路,自己选择。

一旦做出选择,就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吧。

活下来,走下去,随心所欲,自有归属。

战争题材拍成了文艺片的样子,是属于法国人的浪漫吧。

配乐值满分。

 8 ) 第二次在大银幕(第一次在中国的大银幕)上看见八月

这同样不是影评,只是找个地方写点相关的东西纪念一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本来这次没有打算来北京国际电影节。

因为之前看片单时没发现特别想看的片子,当然有很多我感兴趣的片子,只是这种片子可以有十几部,但没有一部特别到让我专门跑到北京进影院。

没想到在4月第一周突然看到微博上August Diehl的粉丝页转发北影节有《随心所欲的五月》这部片子(同样感谢Daniel Bruhl的主页君)。

想来是片子太多,我也没那么仔细地过片单,漏看了这部片。

因为这是部法语片,即使有了片源Janie同学在字幕上也没有办法,所以我立刻就决定了要去北京。

这部影片关注的是比较少在二战电影作为主题刻画的非犹太普通法国民众。

虽然法西斯并不重点攻击普通法国民众,但他们为了躲即将到来的战乱也举家迁移,有点像咱们抗日时逃到西南。

而影片的切入点就更有意思了,居然是一对德国父子。

八月演一个反对纳粹统治的人(应该是非犹太人),偷偷办“反动”电台,印发共产主义传单。

影片一开头,八月为了躲避盖世太保的缉拿带着儿子逃到了法国,冒充比利时人,并一直说法语。

其实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切入点,因为没有德国父子,照样可以展现法国普通民众的这段迁移故事。

也许导演也想展现德国民众某个不为人知的一面?

八月带着儿子到法国不久就因为伪造身份被抓了。

德军要打过来了,村子里的人带着八月的儿子一起迁移。

后来德军轰炸过来时监狱把犯人放走了,八月在逃难中结识了一位英国军人(由Matthew Rhys扮演,看之前不知道有他,有点小惊喜。

但看了半天才确定是他,而且那时连演员名字都忘了,只记得他曾演过的一个角色的名字…)。

他和大部队脱离了,而大部队正准备敦刻尔克大撤退。

他希望和他们会和,或者找到港口想办法往外走。

他们和村子里的另一个人结伴上路,想办法找到各自要找的人。

所以影片可以说是两条线发展,但英国兵带出了军人这第三方/第三条线:有和他们交火的德国兵,有德军宣传小队,还有法军,还有这个英国军人自己家庭。

这三条线/三方每个都遇到了一些事,可是每个感觉都不是完整的故事线。

当然可能导演也不追求故事线,只是想借人物的眼带大家看战乱中的遭遇。

所以觉得挺平淡的,看的过程中情绪没有太大起伏。

当然战争题材肯定会包括无数触动人心的情节,但因为没有人物和故事推动,冲击力不够大,毕竟群像不是指镜头在每个人身上扫一遍。

而影片没有一味批判德国,也呈现了德国士兵的恐惧脆弱无助。

影片的结尾是每个人都做出了选择:有人掉头,有人继续向前,有人选择与众不同的路,有人选择死,停在选择的结尾似乎算不上是结尾,但也符合前面提到的这部影片的风格。

这部影片在北京电影节没记错的话共放映4次,排片表上写着其中两次有映后座谈,我根据自己日程安排选了一场写着有座谈的。

但到底有没有也没人来确认,我本来猜有的话可能是导演制片一类的,没想到来的是其中一位主要女性角色的扮演者,一位法国女演员。

这片子里的演员来自法国、德国、英国,但是国别上算作法国电影,所以请法国演员到场也很合理。

我当然也有幻想过有0.1%的可能八月会来,但要他来了可能会觉得还不如不来。

我对于能不能见真人倒不太在乎,我在乎的是能不能把我想表达的表达给他,但我觉得我很可能会失败…随心所欲的五月这个名字和我们要出海同样听着挺平淡,但看完后会发现这是大家从始至终都没能实现的愿望。

不过座谈里女演员谈到这个名字也不完全是讽刺或反衬,因为迁移流浪的生活也有其浪漫之处,可能尤其对于孩子来说。

影片中也有展现大家在野外喝酒跳舞的场景,不完全是苦大仇深。

另外看到八月这次独特的切入点再次感叹当代德国演员们真是演了二战的方方面面。

从纳粹到受害者,到纳粹的后代…PS:八月在电影里很长时间都跟英国士兵在一起,所以他在说英语,大家看生肉(微博上August Diehl的粉丝页已有下载)也能看部分剧情。

另外八月有时候穿衣打扮实在让人一言难尽,所以我在观影过程中某些时候觉得这个落魄逃难的父亲比出席活动的他帅……

 9 ) 在战争中,平静而自由的生活却那么的遥不可及!

“随心所欲的五月”一个看似轻松的名字,却隐含着战争的残酷。

在战争中,平静而自由的生活却那么的遥不可及!

导演的切入点很独特,以一对儿德国父子在大逃亡中各自的遭遇为主线,在浓重的舒伯特钢琴曲中,缓缓拉开序幕,镜头如行云流水,视角的把握非常到位,让人唏嘘战争残酷之余还领略了一回法国乡村美景。

 10 ) 一个随心所欲的五月

这部电影故事背景是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德国军队,一名市长号召并带领大家放弃自己的家园转移到更远的南方的故事。

不同于一般战争题材的电影,整部电影拍摄的节奏缓慢,有战争场面的惨烈,譬如不知道战争是否已经打起,但是依然决定背井离乡踏上前途未卜的民众,转移途中路两边横七竖八躺倒在地的平民百姓,眼看轰炸机遮云蔽日的飞了过去却又突然掉头冲向人群,有掉队的德国士兵在碰到剧中小男孩(德国人)时,他褪去战士身份后普通人的恐慌和哀叹。

所以激战场面并不是很多,但是人性,战争中人们的恐慌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电影还重现了战争期间随军摄影师的真实拍摄,有德国军队诱导俘虏抢步枪然后集体被枪杀的画面,也有摄影师为了电影的效果要求一名战士在杀戮面前吹响自己的风笛,却又毫不留情的将其一枪毙命的黑暗镜头。

战争,使强者对弱者有了毫无人性的无所约束的裁量权。

什么是践踏?

居高临下地肆无忌惮就是践踏。

不光是过去,放在现在也依然通用,区别仅仅在于践踏的内容不同而已。

《随心所欲的五月》短评

战争中的小人物永远让人印象深刻

2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这辈子都不懂为什么有人希望战争发生

7分钟前
  • 默默的哭泣
  • 推荐

父爱

8分钟前
  • ivanjob2008
  • 推荐

b站的是个什么狗屎字幕 法语尤其(要不我来///) 故事小切口讲迁移的人 但感觉想讲的有太多了 写实和再现穿插显得太乱。父亲被捕,女老师回头,和片尾三人一起向北走 揪窝。

13分钟前
  • Val
  • 还行

4-战争背景,田园生活,法国电影总给人以惊喜,细腻悠长的生活画面,引发观影者的思考。

14分钟前
  • 不羁的風
  • 推荐

法国人的战争,分离和死亡也是比较温情脉脉和生活化的,但泪点也会来得猝不及防。最后的结局,战争才刚刚开始,剧中人的命运也只是暂时的安定,向南走和向北走的两拨人,又会遭遇什么呢

15分钟前
  • 咧咧
  • 推荐

五月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这个五月不一样,你想做的任何事都做不了,只能逃难,如果对历史进程一无所知,甚至是一个生死未卜的五月。平民的二战,是妻离子散,每个人设法保全自己,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战争的牺牲品,有绕过死亡的机智和侥幸,也有发不出的临终遗愿和身后交待。而五月就此别过了。

18分钟前
  • 成富贵
  • 推荐

是看到封面的罌粟花才點進開看到,事實上電影里的罌粟花場景不過幾秒。剛去義大利的時候那個小城市pavia,有一片罌粟花海,讀完語言進入大學就再也沒見過了。的確是五月,罌粟花盛開的季節。

19分钟前
  • 李還亂
  • 还行

看得想起法兰西组曲,然而这部略套路了……

21分钟前
  • 热带素描
  • 还行

都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却有满满的爱与温暖!假若当今社会多一些这样的老师,社会也许也会更棒

26分钟前
  • 忧郁哒芋泥卷ᰔᩚ
  • 推荐

对于战争的复杂事实,随便拍拍都值得哭一鼻子。

30分钟前
  • SHAN
  • 还行

以小人物的视觉看战争。配乐特别切合剧情。

33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感人是感人,法国的二战片感觉都拍的有点不痛不痒的

34分钟前
  • 若埃尔
  • 还行

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 干掉两个德国兵那段有点小精彩 最后那个老师怎么就跟着小男孩来了呢 不明白

37分钟前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推荐

法国片儿总是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40分钟前
  • 三石小屿
  • 还行

乏善可陈

42分钟前
  • 阿铂姬
  • 较差

会吹风笛的英国人,有种!

47分钟前
  • 恋恋风尘
  • 还行

没想到这是个有情怀的电影,深沉的音乐,深沉的情感,深沉的思念,还把希望给了马克思,不错哦

52分钟前
  • 老房
  • 力荐

配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把原本平淡的电影提升一步。很多时候其实剧情并不是多么感人,至少并不想落泪,但是配乐一出立马鼻子泛酸甚至眼眶含泪,容易让人领悟理解剧中人物的遭遇与困境。为配乐和真实故事改编加半星。PS那只鹅是演技派;那个德国“导演”真是侮辱导演这个职业和词,当然我们也不承认他是

55分钟前
  • A.C
  • 还行

五月,这个一年中最美好时光,对他们来说却意味着要背井离乡开始逃亡……电影中这群平凡的人,包括市长口袋里的大白鹅,都令我动容。对这种温情徐缓的叙事诗般的电影,真的没有抵抗力……

60分钟前
  • 杨三月_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