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熬着把26集看完了, 冲着王宝强和张国强的品牌。
结果,无比后悔,20多个小时啊,这简直是生命的浪费!。
整部戏充满了拼凑感,及其不严肃。
台词前后错乱、道具极不正常、情节无比虚假。
戏一开始我就对那把狙击枪充满疑虑,我不知道二战的时候到底中国战场有没有那样的狙击枪?
日军有没有用过可以用三八大盖子弹的西方产的狙击枪。
直到我看到有个访谈说,那把枪是王宝强偏爱的,在集结号中用过的,导演专程花了好多钱开拍后很久从北京给他调来的。
我吐....难道?
这是值得夸耀的?
集结号是解放战争后期,王宝强当时不是演狙击手,这枪可以用的???
基本上二战只有两种主要的步枪改型做狙击枪,一种是德国的毛瑟98 一种是美国的珈蓝德M1,那时候步枪共同的典型特征是前护木很简单,单薄,不可能有电视剧中那种厚的滚圆的形象,貌似还有孔?
我不是一个军事迷,但我有一些普通的历史军事常识,抗战后期,国军换了美械装备,可是国军用的居然是抗战前的德式钢盔。
新四军手里的冲锋枪也有很多是德式的,抗战后期时候,新四军有那么多德式冲锋枪么?
另外,电视剧里面最混乱的是人数和时间,人数来来去去是那么多,不管号称多少人,顺溜一会儿总共打死了七十多个鬼子,一会儿三十多个,一会儿又一百多个。
时间上还是三十多个出现在最后。
黄庄战役三天后军区就开会,可是顺溜已经被魔鬼训练一周多了。
荷花的哥哥死了,荷花去找顺溜,顺溜一共参军大半年,而后来,又说荷花的爹妈2年多前死的和她哥哥一起。
至于顺溜把狙击枪当突击步枪使唤, 一个人打一个中队一天,二三百人的部队打日军一个联队,小黄庄一开始说损失很大,貌似只剩几个人了,后来又说死了才十几个人......太不严谨了搞笑的还有,部队门口挂的牌子是:“国民党陆军第五十五师”?!
令人发指啊!
这样的牌子谁见过?
这样的道具水平是不是该枪毙???
细节就说到这里吧,反正数不胜数。
至于情节,更不能说了,整个一个捏造加拼凑,毫无真实感。
屠夫的家远离集市,一直想不通的人忽然想通了,检讨表情像玩儿,还说深刻。
莫名其妙来个记者,一点都不像新四军,活脱一个爱撒娇的大小姐。
我们不是不允许艺术加工,我们也不是不允许一部好片有些细节的瑕疵。
我们不能容忍的是用不正经的态度去面对那么正经的主题。
战争,到底是件民族伤痛的事情,面对这样的主题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那就是认认真真,这部剧毛糙的吓死人,荒诞的吓死人,难道这就是编剧导演对待所谓在央视一套播出的正剧的态度?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
怪不得,我们没有靖国神社。
还好,我们没有靖国神社,不然,说不定也变成了一个笑话。
欣赏的人物是陈大雷和三营长。
尤其在团长里迷龙的角色后,更欣赏这位演员了,确切的说是欣赏战争年代里他们粗犷而充满智慧的人生。
这部片政治味道过浓厚。
抗战胜利后争权斗争,谁没算计过谁,搞得我党得了天下好比是天赋神权一般神圣。
而且对我人民军队的塑造好像坚持了地道战时期的好传统,战士们都是以一敌百,双臂能挡车,胸口碎大石的武林高手。
反而日军真实的多,固执认真,打起仗来威逼利诱,既凶残又有性欲。
石原的嘴形比较有喜感,为什么坂田抓住吴妮时没想法,后来竟学坏了。
听到有说法讲吴雄飞、参谋长做人有水平,真要如此做人,某天我们还得被侵略。
连夜看完了《我的兄弟叫顺溜》,至今还有些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难得的抗战体裁剧,整个看片过程中,感动、流泪、激情、笑声、思考不断交织。
这几年国产战争片很多,和日本有关的题材也不少,像《亮剑》、《集结号》、《南京!
南京》、《海角七号》、《我的团长我的团》都掀起过不小的波澜,相对这些片子要探讨的政治与战争、革命与理想、组织与个人、人性与民族、困境与救赎、爱情与仇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相比,顺溜这出剧显得平实简单,一个人的感情,一个战士在组织与纪律间经历心历路程。
组织纪律与个人感情 在爱情题材记泛滥的年代,这部电视剧显然摒弃了革命与爱情这一主题,整个故事除了极少情节讲述顺溜的朦胧爱情外,大多都集中在他在亲情与革命的演绎上,无论是荣归故里、狙击石原,还是最后的复仇,顺溜和姐姐之间的亲情讲述都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个人感情总是与组织纪律相冲突,顺溜眼睁睁着看着姐姐姐夫被杀,最后复仇时又想到的纪律,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被王宝强的眼神表现得非常出彩,王宝强的演技在这部剧中有些让人刮目相看。
无论以往电影如何去政治化、如何表现个人英雄主义而忽视大局,或者表现人性冲破民族,这部剧还是恪守了革命组织和纪律的底线。
借用司令最后的话说:当兵这么久,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兵,可以像狼像虎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拼尽最后一滴血,但在最需要冷静面对困境的时候,他却可以恪守一个军人的职责和纪律,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兵,我的兄弟。
去意识形态化与去教化 以往抗战体裁的电影电视剧总离不开意识形态化,但寓政治教化于战争片已经没有多少市场。
这部剧中有个这样的情节:一个新四军报的记者到六分区采访陈二雷,这位记者希望能够挖掘到自己想要的那类“高大全”的个人英雄和组织所需的素材,不可否认的是,这位女记者是党培养出来的好同志,有她的一套革命思想和意识形态宣传方针,这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也常用到。
但到了顺溜这突然不奏效了,顺溜并没有按照她的意思来完成这个采访。
当报纸出来后,顺溜说出牺牲的班长真正最后说的话时,一些战士们都愣了,发愣的大概还有我们观众,因为网络已经证明现在有很大部分宣传就是记者和作家这么造出来的。
再谈英雄主义 有人说这是一个反英雄的年代,《集结号》用现代人的感情替代革命英雄大获成功,虽然赚了不少票房,商业上大获全胜,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引来批评:集过于强调战争中的人性而去掉了理想性,也忽略了战争本身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并且试图塑造一种“反英雄的英雄”。
去政治化的战争观是近年来很多战争题材电影的老套路,就像在电影集结号中,内战战场上的战士不再是为了某种特定政治理念而流血牺牲的人,而是稀里糊涂被推向火海的“炮灰”。
《南风窗》有一期专题文章对此解读:去政治化的战争。
民族主义者李北方对集作重点批评时说:“和平的年代,也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
但这不表示我们有权利把老兵们想象成跟我们一样贪生怕死,历史会因此变得不可理解。
今人不该将自己对战争的感受强加给前人。
” 由于市场和现代人的情感所需,加上思想自由,颠覆和瓦解英雄主义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顺溜这部剧中对英雄主义没有明确的立场,顺溜作检讨时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戏谑看得挺好笑,但这并不能阻碍顺溜成为英雄。
英雄藏在不断堆积起的个人情感的困境中,不是一味的革命理想组织纪律,也不是空中楼阁式的人性,这是该部剧在英雄主义塑造上的突破。
对日本人人性的塑造 抗日电影写日本人的自然少不了,顺溜这部剧也有不少的细节写日本人,日本人的情感说的有血有肉,比如有个将军下月就要回家但战死沙场,我很担心他会一直这样描述下去,让人对日本军人产生一种同情式的奇怪感情。
我很喜欢《海角七号》,但它热映时也引起一些批评,我们的报纸曾做过报道,这些批评主要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考虑,认为电影在对日本人的描述上过于美化日本和日本人,不仅以唯美的方式表现日本船只的离开,而且配以几首赞歌,批评者认为《海角七号》隐藏着日本殖民地文化的阴影,如果抛弃艺术,单从民族感情上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个人认为顺溜这部剧在这点处理上比较恰当,我想应该不会引起诸如对《海角七号》的批评,它仅仅是说侵华日军有的有家庭有妻子有小孩,也交待了他们也是受军国主义的祸害,没有用仇恨的眼光去贬低他们这一事实,也没有怜悯更不会高度地美化。
日本人“人性”这一主题,不能因为他们犯下的错误而抵消,这部电视剧只是一种事实表现吧。
如何看待那段历史 凡是战争电影特别是抗战体裁电影,必然要涉及主创人员对战争和历史的看法,《南京!
南京!
》就是这样,该电影站在施害者一方,通过刻画一个日本兵的良心发现和心理救赎历程来表现战争双方都是受害者这一事实,电影充满着对日本人“人性”的描述,导演希望电影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但想想这可能吗?
这部电影在网络被批的一无是处,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岂可以一个士兵的自我救赎来原谅,甚至用日本人的“人性”来消解,不然你很难理解这部电影在网络引起的愤怒。
有个评论说“南京大屠杀日本杀死中国30万,《南京!
南京》再气死30万。
”这部电影反映了新一代导演对人性的描写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人性至少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陆川电影中塑造的那般空中楼阁。
再看顺溜这部剧,它没有把民族的希望放在日本人的良心发现上。
“最后的复仇”可谓是全剧的高潮,抗战突然结束了,顺溜的愤怒无处安放,他说你们的战争结束了,可我的战争还没结束。
当文书喊出战争已经结束了劝顺溜回部队时,顺溜说:“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枪一扔,不打了,回家,连畜生也要回家,他们凭什么不打,鬼子都可以回家,可我的家呢,我姐呢,保国呢。
”这句伴着怒火喷射而出的话,可能是导演对现实中国绥靖派、软弱派、投降派的质问,也是对《南京!
南京!
》这类有着奴颜媚骨的电影最好的回应:一个民族的苦难不是靠侵略者的良心发现就可以消解的。
顺溜讲出这些话时,背景音乐正好是《勇敢的心》中的苏格兰风笛,当年那位苏格兰英雄打动了我,今天顺溜说出这番话同样令人感动,我反复看了几遍,特别解气。
最后一个问题 顺溜的怒火是不是在宣扬仇恨,是不是鼓动民族主义,这是一种批评。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正常人无处安放的感情,尤其是为了中日友好的当下。
但看看日本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分析中日战争,他们依然念念不忘和中国打仗,而我们却一次次阻止中国民间保钓人士登钓鱼岛保钓,想到电视剧中日本人看到国民党开枪顺溜高兴地笑着说“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些投射到今天,都能引起深深的思考。
若不是因为喜欢三营长,根本都不会继续看!
要不是因为看到最后,浪费了时间和心情,根本连骂都懒得骂!
剧情太弱智太变态了!
为了救一个小司令员的老婆,连大司令都出动了!
关键害死了我们优秀的三营长!
而且变态导演把三营长的死设计的那么惨,那么傻,临死还说半天。
最后还站起来中一枪!
气死人了!
后来把我哭的稀里哗啦!
不是煽情删的好,只是因为对三营长有感情而已!
三营长牺牲后,这剧就该结束的!我认为后面全是多余!
这么垃圾的片子是不该看的。
只是它仅仅有那么一点点好看的地方,被拆的零零散散。
和一堆垃圾变态剧情一起。
断断续续拖拉看的最后,越觉得是个烂片!
1 、(翰林收到采访顺溜的报纸,让他小跑来报道,三营长一脸意味深长,来了句)我就信辽你滴邪料!
排长要向文书报到!
还跑步 (对顺溜说)你也是,不要笑,你排长撒,要有那个气势撒,叫你报道你就报道,叫你跑步你就跑步,他叫你上树你是不是要变猴子啊。
2、 信了你滴邪..那个消音器是个很高级很高级的科学3 、鬼子把老子当成瓮中之鳖了。
哦,不对、说错了,鬼子才是鳖,鬼子都是王八蛋 4、你大字不识一箩筐你消音器,我都想把你变成消音器(挺有意思的吧,突然发现孙逊的表演能力很强啊,表情动作什么的都太有意思了)5、老子真滴是信鸟你滴邪,枪都没摸过,讲起射击来一套一套滴6、乖乖地不要动,动一动小命送(在小黄庄向吴大疤瘌说的)7、 明早,鬼子上来时,大家把手上的子弹打光,把身边的手榴弹撇完,大家就可以休息了8 、他已经瞄上我了。
(喘气)二雷阿。
我跟你讲啊,不要动,他就是要你暴露。
比的就是谁(喘气)谁先(喘气)发现。
你就当我不在(看得有良知的人都哭了)9、 我zen si信liao你的邪liao10、一分区是谁啊?
是咱们老大锅!!
11 、顺溜啊。。
顺溜啊。。
那要是个在水伯梁山 那就是小李广花荣啊 张弓搭箭 那就是be步穿杨啊。
12、 天上一个大雷,地上一个二雷,晴空一声霹雳响,轰轰烈烈搞一场13、 一播元(100元)14、司令员啊,这仗要是打起来,我可是顾不到你了 啊 (在第二集里是三营长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从他的表情里看出什么来?
)15 、你讲撒!
16、 这个消音器是很深很深的阔血(科学),你懂不懂撒!
17、战士:“营长,敌人都上来了打不打”,三营长:“你急什么啊,还没进洞房就想开火”(那个年代的军人说话都好……) 18 、陈大雷:“我陈大雷,驰骋战场20年,三十年前老娘生老子的时候,那是晴空一个霹雳响,老娘诞下陈大雷!
” 三营长:“这个我知道!
司令员还在当陈营长的时候我就听说过,晴空一声霹雳响,生下一个陈营长!
” 陈大雷(忍不住笑):“是吗?
我怎么没听说!
” 三营长:“怎么没听说,晴空一声霹雳响,诞下英雄陈营长!
” 陈大雷:“三营长你这马屁拍的,一个马屁拍两次,两次都还不一样!
” 19、要是小鬼子都进入战斗岗位,什么歪把子啊小钢炮啊都一起搞过来,我损失就大啦20、我跟你说 liao几多次了啊21 二雷啊,我跟你讲啊22、你不管出现了什么状况,你只要给他端上了一盆这个红烧肚包鸡,万丈的怒火!
都能下去一半撒23、(陈大雷手拿火柴盒让顺溜开枪)为什么啊!
我滴个娘啊!
为什么非要拿到手上撒?!
(实在是没什么说的啦,笑吧,嘎嘎嘎嘎) 24、盖子盖在茶壶上了,两个硬是般配得很25、三营长:你要多少发子弹撒.顺溜:营长50发就够了.三营长:那哪里够撒,我给你一百(伯)发26、我见你个大头鬼撒
好久不在豆瓣上敲键盘了,倒不是因为懒,主要原因是上周单位组织体检了,作为为数不多的未婚青年,我不幸的被三个医生提醒,称体重的地方说我太胖了,应该减肥了,其实这我早知道了,看着自己日渐隆起的小腹,我完全没有孕妇的那种雀跃,这不光是因为我还没结婚,更重要的是我TMD是个男人。
到了量血压的地方,医生给我的忠告是已经到了临界点了要注意控制饮食的睡眠,否则就高血压了,这我是始料未及的20多岁就高血压,我还活不活了我,还梦想着在青春的尾巴上在挥霍一把,在放肆一下,在风流一段的我吓的说不出话,这就好比一肤白貌美的姑娘在你面前慢慢的褪除防备,你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硬不起来。
到了第三个医生那,我彻底崩溃了,有脂肪肝的征兆,所以,好吧,我终于下决心开始减肥了。
于是吃饭少了,以前一顿的饭现在吃一天,以前吃完就开电脑,现在就出去散步,慢跑,运动后发现全身疲惫的不想动,于是就只能开电视,于是就看了《我的兄弟叫顺口溜》,哦不对,是叫顺溜。
这年头,抗战类型的题材连续剧太多了,虽然我几乎不看电视,但也多多少少了解到好多,之前也看过亮剑啊什么的,说实在的顺溜这片不咋的,至少我觉得讲的不顺溜。
都说好的作品要来源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但这片子给我的感觉是脱离现实又想回到现实,这就好比做上热气球的人,等自己上天的时候才后悔,想回到地上可是已经晚了片子的问题大家都已经说了很多了,比如三八大盖的子弹和狙击枪子弹一样,比如顺溜比狼牙山五壮士还厉害的成了三道弯一壮士,比如新四军报会在头版登两张普通战士的照片,比如顺溜的那顶钢冒可以随便送给姐夫,还有好多,我就不说了,反正就一直觉得这片子讲的不顺溜。
还有一点让我有些想法的是,既然是六分区,为什么只有一个营长,既然只有一个营长,有为什么要叫三营长不叫一营长 还有就是三道湾那次,陈大雷说他说下的干部都死光了,为什么那个侦查排长没死,好吧还有很多,我不说了,该睡觉了,不然血压又高了,娘的,提前老龄化了,我竟然连个老伴都没有
"我真是信了你的邪呀,枪都不会拿,讲起射击来一套一套的”“老子真是信了你的邪,排长向文书报道,还跑步”“对对对,光荣的死球了!
”“你一个马屁能拍两次,两次都还不一样!
”“这是东洋马的马粪,乡下那些土马,绝对拉不出这么精神的粪……”“晴空一声霹雳响,老娘生下陈营长。
”“顺溜啊,顺溜啊,那要是在水波梁山,那就是小李广花容啊,张弓搭箭,那就是百步穿杨啊。
”“不要出声,不要动,动一动你小命送”“天上一个大雷,地上一个二雷。
晴空一声霹雳响,轰轰烈烈搞一场”“傲得像飞机,犟得像头驴”“你家族上好歹也是教皇帝的,虽然教着教着把人家的江山给教丢了”“翰林真厉害,连地球是圆的都知道……地球在哪儿呢,我咋看不见呢?
”“兄弟,你知道吗,我要写检讨书了,是书面的,这我必须得穿上军装啊。
这写检讨就是学文化,学文化我不能光个膀子吧,光膀子太没文化了。
”“标题:检讨。
我参军大半年了,但是思想觉悟没跟上,组织纪律涣散,我有个人英雄主义、流寇残余,如果不思想悔改,必将成为新四军的败类,被革命队伍所抛弃。
钦此。
”这段话一定要看动态的,一脸兴奋和荣耀的顺溜天真得让人忍俊不禁,“钦此”一词暴露了他完全处于混沌的真实状态。
“就是天崩地裂、生死存亡,你也得服从命令、完成任务。
”“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我生是新四军的人,死是新四军的鬼。
”“这是司令发给我的枪,他命令过我,人在枪在,人亡枪也不能亡。
”“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打败了,枪一扔不打了,回家。
连畜生也要回家,他们凭什么不打。
鬼子都可以回家,可我的家呢?
”“你们的战争结束了,我的战争没有结束”“这枪是从你心窝子里长出来的,枪瞄准的时候,天塌下来你感觉不到,地陷下去也不关你的事。
你的呼吸,你的眼睛,你的心肝,你的性命,统统都长在这枪杆上。
”
身处绝境的陈大雷给手下的战士们做思想工作:“我爹是个农民,临死前一天还在地里种豆子,我妈说他死老头子你忙活啥啊明年不知道谁吃呢,我爹说我就知道不能让地荒了!
一个农民的职责就是种地,不管豆子什么时候长出来。
一个战士的职责就是战斗,不断提高自己的战斗素质,即便人牺牲了,战术素质也要传承下去!
”
这部剧刚播出时评分相当之低,近两年有所上升。
之所以一开始评分较低,主要是因为最后一集顺溜的台词,大意是他们杀了我们这么多人,现在拍拍屁股就走了,凭什么,我不能原谅。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句非常正常的台词刺痛了部分类人群体,他们认为顺溜这种思想是反人类的、不文明的,因而更加文明的类人群体决定疯狂给该局刷低分。
近两年类人群体数量减少,评分开始回归正常。
因为一些原因,空闲阶段比较多,所以我也抽空看了看一些当年错过的高分剧,比方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
然后看到这部《我的兄弟叫顺溜》的09年收视冠军剧。
说实话,因为前两部剧的珠玉在前,《顺溜》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差距靠演员演技的弥补是完全不能来满足的。
特别是太多的前后矛盾。
这部剧截止到我看到的第七集,我没有去深抠剧情的情况下,已经在相当多地方让我无比迷惑了。
第一,糟糕的剧情分配。
六分区刚刚建立,根据老六在总部开会时候说的,他手下其实最多就有一个加强连的正规军(实际上肯定没有,这是一个只有三营,三营下只有一个三连的司令,八个班的司令),他手下的人满打满算可能也就百十来号人,这可能还得算上民兵游击队。
然后,大司令让这么一个队伍去和国民党的一个师合作。。。
一个师,一个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的师跟一个加强连合作。。。
我和科比合砍81分的感觉。
第二,编剧导演数学极差。
如果说上面的这个问题算是剧情安排漏洞,下面的这些问题简直就是侮辱智商。
小黄庄战役前,六司令问手下的战士,当时战士们背的都是拉栓步枪,一个人三到八发子弹不等。
为了顺溜这个神枪手,特地给了他凑了50发子弹。
这里这么设计我能理解,根据地艰苦,弹药枪支紧缺。
然后进入战斗,冲锋枪哒哒哒,轻机枪突突突????
大哥,您说好的子弹紧缺呢?
就那么几口子人,那么几发子弹还那么用,楞打了几个小时的局部战争?
鬼子还吃了顿饭?
吃饭完了冲击的时候共军还有子弹?
还有那个一分区司令,几里地的距离打了那么久楞跑到了鬼子吃饭前,还摸不清具体方位。
我这么说吧,一个普通人,一小时溜达着走十里路,您这可是急行军。
还有顺溜的那个枪,打一枪换一把,大哥您这是栓动步枪,拉一下大栓还能再打,吃饱了撑的啊,找俩人一个传递枪,一个上一次子弹就上一发?
后来终于没子弹了,我一瞅,哦为了增加悲壮气氛,钢笔小哥死了。。。
再到最后,类似狼牙山五壮士似的男模排队,往多说十几个人,结果鬼子听到枪声回头了……大哥,前面就是您的伪军部队,冲破这十几个人不比回头打一分区的包夹部队强?
然后清点战场,日军损伤近百人,六分区死了十七个人……战损比接近一比六?!
这是一场近距离遭遇战,面对实力人数都占优的日军“精锐”部队,那边死了近百人,您这十七个人?
包括俩班长?
行吧,六司令治下英勇善战。
然后,后面的台词六分区刚满月,战士们主要是新兵……这都不是英勇善战,这特么就叫天赋异禀。
结果后面的剧情,什么上山鬼子打头下山鬼子打脚。
这玩意像是一个老兵能说出来的话吗?
要是新兵,好家伙,就这个作战素质居然战损比一比六?
这就不仅仅是超人六分区了,这特么就是不识数超人六分区。
第三,让人无语的主角设定。
顺溜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天赋异禀的新兵。
所以会乱开枪打自己领导。
然后,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六司令赐名陈二雷。
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六司令赏赐了一把解放战争时期才有的超时空枪。
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这个兵三番五次的部队集结训练不出席,最后不得不营长亲自出来处罚。
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结果我看完这个兵训练结果:跑动优秀,射击优秀。
战术素养极差,近身拼刺刀极差,堑壕战单兵素质极差。
感觉上就像是一个作文写得特别好的学生因为作文写得好,语文课不上,数学英语课翘了,逼得教务主任亲自出来处罚?!
要知道,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共军部队一直以军纪优良文明。
世纪初出了个李云龙,好家伙,抗战片共军领导层算是放了羊了,基层干部就没一个听指挥的。
这也就忍了,起码那些都是老干部,有经验有判断。
顺溜一个新兵不训练天天砍人家柱子炖竹子搞科研也让我忍?
士兵无组织无纪律,结果怎么着,到第七集天天这货出去打野?!
您这么安排是生怕顺溜有组织有纪律了是吧?
把主角设置成一个除了有射击天赋外无法无天口无遮拦无组织无纪律一嘴片汤话还又轴又拧的没见过世面的野孩子?
所有人还得宠着他,哄着他?
许三多虽然也这样又轴又拧,但起码许三多是每一件事都在努力把上级安排的事情做好,哪怕他做不好,哪怕他特别费班长,起码我们能看到许三多人物弧光的一面。
顺溜?
你无组织无纪律-我枪法好;你暴露队伍行踪-我枪法好;你训练科目表现糟糕-我枪法好;你破坏群众财物-我给他磕99个头,他还欠我32根竹子!?
这样的主角?
七集了,除了枪法好顺溜就只剩下许三多似的执着能被拿出来表扬一下。
问题是这俩为数不多的有点还跟当兵和部队培养无关,换句话说,这部26集电视剧走到了四分之一的位置作为头号主角的顺溜零成长……第四,糟糕的镜头设置。
战争镜头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内容,顺溜成功让我戒了。
镜头晃来晃去就算了,表现战斗的镜头剪得七零八落。
六司令叭叭感慨半天,日军吃了饭拍了照,镜头一转,嘿,您猜怎么着,一司令刚刚冲进镜头跟自己的属下说枪声怎么停了……我明白这是蒙太奇,但这么设置镜头完全没有意义,难不成你在嘲讽一司令听力也有延迟?
这就算了,只是我个人看得难受,硬解释也能说得过去。
那说一个明显的,部队要转移了,顺溜找消音器不归队。
没找到消音器跟着部队走了。
然后这个在黄庄丢失的消音器在转移后的新地方被一个老头在地里捡了起来。
可能编剧也发现这个问题没法解释,借顺溜的嘴说,这是老天爷赐给他的……咋的,就不能多给几个镜头把这破玩意合理化了?
反正已经水了这么多时间,又是炖竹子又是炸膛还能击中目标的,捡个消声器就这么难?
这也不说了,前面六司令吃饭的时候吹牛逼:我也有老兵,也练枪法,没有顺溜准。
然后一场黄庄战斗后,训练射击的顺口溜是上山打头下山打脚……您老兵都去哪了?
非得逼着顺溜这么一个天赋异禀的家伙传授经验?
天才的教育模式普通人学起来不比直接学普通人的东西难吗?
问题是天才的模式最后就出了个这?
这些东西都是我没有死抠细节,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的结果……如果我死抠细节估计这样的毛病我还能找出不少。
我并不是说不接受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团长也好,士兵突击也罢,各种细节各种剧情漏洞也不少,问题是这些漏洞并不会影响人对于剧情的理解。
不会让我有死啦死啦是超人,不会让我有袁朗是天才战术家,不会让我有老七不识数的疑虑。
但这部剧到我看到的部分,我只能说我感觉六分区的士兵数是随机变化的,子弹数是随需要变化的,各项军纪军规是弹性变化的。。。
这样的感觉非常破坏观感。
必须要说明,子弹数这个随需要变化是很多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通病,但顺溜这里玩命用反差进行台词和现实对不上的强烈对比给我造成的影响极差。
当然,顺溜这些硬伤是和《团长》《士兵》对比下产生的。
在一种降智的抗日神剧里比的话,《顺溜》算是客观严谨那一拨的。
起码《顺溜》里的人数不确定是剧情需要,其他神剧里直接正面人物超人化了,剧情什么的可以没有。
而《顺溜》最大的“优点”(我真的想不到这居然是优点),就是伪军是垃圾,日军是傻子,但相应的六分区和总部大司令也不咋聪明。
换句话说,截止到第七集,这个日伪和共军打的有来有回是因为双方智商都不在家,菜鸡互啄了属于是。
而其他的神剧是,正面人物开挂牛逼神挡杀神,日伪军智商堪忧,战斗力挂零。
然后就这还能两边打的有来有回裤裆藏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玩意。
所以,我不确定能不能看下去这个剧,但想想其他对不起观众的神剧,就是我的标题吧《朱砂没有红土为贵》(小声逼逼:七点五分真的给高了)
补遗 结尾的处理很精彩
补标
真实永远是不完美和残缺的...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只有悲剧才能打动人心,才有人性,才真实
T-T,全是感情分,喂,你们在一起吧!!
群众演员啊,跑龙套的,演技太差!!死都死啦还可以看见呼吸一起一伏的真他娘假
我喜欢三营长,不喜欢陈大雷
兵临城下加拯救大兵瑞恩
纯粹的王宝强,比士兵突击还倔
漏洞百出...
三营长可爱
蛮有意思的
只能凑凑活活当喜剧看,三营长给1星,张国强给半星。导演和编剧,充分证明了什么叫智商无下限……
真的很喜欢王宝强演的这部剧,感觉他演什么像什么,之前看过一遍,多少年前的电视剧,现在回过头再来看仍然满满的喜欢。中国电视剧如果一直保持这个水准何愁收视率呢。虽然是抗日题材的片子,但是却不同于现代的抗日雷剧,每一笔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都描写的很到位,真的少有的好看的电视剧。百看不厌。
为了张国强给三星~王宝强你能再傻点儿吗?
天了这个三营长可爱(
有点扯,那个营长很好笑!
影帝以前的片子,挺好看的。贼喜欢三营长!
我就是纳闷那时候世界上有可以连发的狙击步枪么- -……另外,那狙击步枪可以用三八大杆的子弹………………
烂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