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手机陪我奶奶看得,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代还有这种剧,更不知道为什么我奶奶还无比喜欢。
演员演技承认,但是剧情真的尬,不是一般的尬。
第一,女主无比善良,无比热心,做什么都是好心,圣母玛利亚的属性不多说。
但是这种皇冠也不能遮盖里面的几个问题。
首先,女主的自私。
当然是指某项感情方面,主要体现在和她女儿见面那一段。
当初小女孩哭着要见她,女主坚定不移的扭头不见。
多年后,女主想见女儿,女儿不见似乎就成了不懂事。
和前夫哥约定不见女儿结果还是见了,事后在前夫哥等逼问下表现出无奈可怜,头像顶着编剧写的“看啊,多可怜啊,你们怎么这么不近人情”。
其次,把一堆人弄的倾家荡产,只要做一做家务就可以取得原谅。
果然是女主呢,一般情况下,难道不是还钱才能解决吗。
第二,吴若曦真的biao得很搞笑,以至于后来她一出场就有一种单人小品的错觉。
虽然还是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年龄还可以在风月场所如鱼得水,美名曰:风韵犹存。
第三,总有一个男配,默默喜欢女主,很不幸,这个名额给了牛胜先生。
牛胜先生让我看到什么叫做“蠢”,没错,就是蠢。
哪怕是浑身上下每个细胞从脱氧核苷酸水平述说“我是老实人,我善良忠厚”也无法掩盖他真的蠢这个事实。
例子不用举,只要他出场就是例子。
第四,小小的吐槽一下,女主女儿真的不像一个初中生。
妆有点不太合适,大学生或者高中生还有可能。
第五,全剧戏份较多三观最正的大概就是前夫哥和张梅女士。
第六,要命的是,我还是陪我奶奶看完了全剧。
我也是偶然看到这个剧,然后一看豆瓣评分,低的离谱,踩点无非就是剧情俗套,女主圣母,三观不正,还有上来就说恶心的。
不吹不黑,这剧真的没有这么烂,我真的特烦这种一看主演不爱,一看剧情不高大上就踩的行为。
下面我讲讲这部剧好的地方:1.剧情这个东西就像唱歌,即使你跑调了,但只要你会唱,照样能好听。
说剧情不合理的,你先想想这个人物群体,主要就是社会底层,他们的眼界是有限的。
如果你非要显摆自己的上帝视角,骂女主脑子蠢,蠢得是你吧。
每个人都做出过许许多多错误的抉择,做出背离原则的事情。
如果你们不肯接受生活的笨拙,执意往完美上靠,你怎么不去看仙恋剧。
看仙恋多好,可以假装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误入过传销,没人住在监狱里,没人不得已。
这就是你们正极了的三观吗?
说没动机的,告诉你,动机是为以前错过的,过错的事买单,擦屁股。
2.说人物,人物塑造的很好。
这包括演员演技好,台词契合人物形象。
这部剧我很少看见什么电影腔,文艺腔,舞台腔,塑造的非常生动合理。
举一个例子:王善秋是成熟有担当的男人,牛胜是典型的市侩思维,小人物思维,完全不懂社会运转的规则,他没有大局观,懦弱而倔强。
在女主去王善秋家应付柱子的时候,王善秋和牛胜都打了电话。
王善秋说你好吗。
而牛胜问了两遍你什么时候回来,泫然欲泣,诉说自己的孤单委屈。
镜头也给的恰到好处,王善秋近镜头,那种忍耐和压抑的感情淋漓尽致。
牛胜给远镜头,那种外露的情绪表达洋溢出来。
而女主的反应也很明确,前者如恋人欣然,后者如母亲无奈。
人物个个鲜明生动,细致极了。
哪一句台词不符合人物身份,哪一句台词不拿捏的恰如其分。
你拎出来给我看看。
你现在还觉得这部剧有这么烂吗?
我想奉劝各位,这部剧可能跟主流审美不太一样,女主也是已不讨喜,形象刻板的演员。
但是不要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去否定,贬的一无是处。
创作者的用心,我看到了。
没有作品那么完美,要迎合的不仅是观众,还有合作者,导演,商业得需要。
希望大家多一些宽容之心,不仅仅对那些现实中实际上似乎高高在上的演员,也对剧中的人物怀有尊重和同情心。
每个人都被各种原因掣肘,请不要做无脑黑!
谢谢!不服来辩。
补评人物:吴若曦吴若曦是个很抢风头的女配,也是剧情推动者。
她做事动静大,轻浮泼辣。
但她也是命运极为多舛的人物。
先说性格:吴若曦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绝”这个绝体现在她做事利落,狠的下心上,更体现在她做事不给自己留后路,这才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这也是市侩思维,格局小最典型得一点,从这点来说,吴若曦并非什么能够玩弄权术之人,而是不懂社会法则之人,终被权术玩弄之人。
她若是不要的,便要赶尽杀绝,若是有用的,便投怀送抱,整个依靠,却不懂得风水轮流转的道理。
只用钱色交易,裙带关系的角度来思考社会,太幼稚了。
她始终没明白自己追求的到底掌控在谁的手里,这就是阶级的局限性,看不到实质,能被轻易画饼。
社会关系是经营,而不是赌博。
勿要用自己的命运下注。
人还是能靠自己就靠自己,把命运的决定权抓在自己手里。
再者,便是多给自己留后路,凡事不要做太绝。
多一条路便多一点转机。
终于把这剧看完了,看完了有很多很多感想。
不过首先还是要重复一点、以90甚至10后的标准来看这些剧都有一个共同点“俗、流水账”、虽然这剧成功了描写了世间冷暖,不过如果你把视线放到国产同类的剧里你会发现“诶?
这情节我似乎似曾相识?
”、这表明了剧本的无力,而且《回家》这剧有些情节很不符合逻辑、比如最初唐亚莉为了那点儿钱参加了由骗子组建的集会,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只要你不是个大老板一个月赚这么多钱根本都是不正常的,而且集会里那些人嘴里的“兰姨兰姨、天下无敌”这个一听都有点危险的味道,可是她结果还是参与了、这里暗中讽刺现实社会里那些“要钱不要命”的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金钱所换不来的,当然唐亚莉也是个“天才”——竟然拉100多个人下水,结果造成了后面的剧情。
这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很不符合逻辑的问题,前期那么多被她拉下水的人去找他们一家的麻烦、等唐亚莉出来前期那么多人恨他,这很正常,再后来那些被拉下水的人仿佛把这件事遗忘了一般,所有人都不去找唐亚莉他们的麻烦了?
大哥大姐阿姨,你们钱都不要了???
这放在现实里是根本不可能的,作为观众的我也只能说这情节我也是醉了……之后几乎都是流水账,讲述唐亚莉这个圣母如何“厚颜无耻”、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乞求别人的原谅,最终她成功了…值得一提的是唐亚莉承包厕所那一段儿,把厕所弄得跟个花园似的,这要放到现实中来,没人干不说,如果是现实世界里的人——“喂!!!
那边那个家伙,你在墙上乱画什么!?
这摆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赶快给我弄干净,不然我罚款罚死你!!
”。
你还敢弄艺术品吗??
(笑哭),而结尾个人也觉得和奇葩,如果导演意图把家庭的温馨和重要表现出来整个“霸道老总”干什么?
而且那句“清洁环境找金兰?
满意服务找金兰?
”这不是明显的打小广告吗???
结局看似跌岩起伏而事实上感觉很平庸,都不知道这剧最后想表达的是什么鬼了…好吧,导演你牛!
最终我提提对这些剧中人的看法,唐亚莉想钱想疯了、有完美的家庭做人不脚踏实地,之后发生的怪不了谁,完全是自作自受、有很多观众说唐亚莉在剧中是“圣母”,我觉得她就是一个笨蛋;以前看过一本书说人的感情会感染周围的人比如你开心那你周围的人也会豁然开朗、比如你情绪低落你身边的人情绪也有些按奈不住,而这剧中唐亚莉给我的感受是几乎每一集不是哭就是闹、烦死了!!!
最后说说这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角色——吴若曦!
第一感觉就是这家伙抓去该枪毙好几回的了!!
丢下丈夫和儿子不管还得意洋洋的去上其他人的床,一张嘴就是钱钱钱、处处刁难王主任和唐亚莉,这什么人啊?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也有很多,这大概也是在影射现实中那种人吧。
总而言之,我又成功地发现了一部国产“神剧”、评论最后说说心里话,如果国家把支持这些片子的钱拿去拍一些像美国一样的电影大片、像《你的名字》、《千与千寻》、《柯南》等等一样的动画片、像国产一些正能量的励志剧的话那中国的影业还会更上一层楼,连《喜羊羊》“烤羊事件”都有孩子会去模仿的话,那导演们你们能否确定“抗日神剧”中的血腥和“圣母神剧”的中负能量会令他们变坏?
太恶心了,主角智商没得下线,还是编剧觉得观众的智商没得下线。
不管什么年代的保安(男的估计都不会)都不会下跪被人依次淋大粪,还有体罚打屁股,除非傻子。
估计导演和编剧就是智商不够用了。
太假的剧情,演技也差,还有路人演技是非常差,路人喊打120,几乎是还没喊,他手机就先拿出来了。
还有很多和现实也不合理。
医生也假。
太狗血了,编剧你到底会不会写?
女主圣母白莲花愚蠢到令人发指,人物性格平面。
女主演技差,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什么都迷之微笑,我有时候都不知道她笑什么。
女主传销害了不少人,帮人做做家务什么的就能得到原谅。
你搞到人家小孩脑部发育有问题,连站都站不好,讲话也不会,搞到人家家破人亡,但很快就受到原谅。
还有,那个街道主任,把100+的公厕清洁管理都给她了,100多家,涉及到多少钱呀?
一个公厕1个月1万,1个月也100多万元,麻烦公开招个标好吗?
还有那个反派吴若熙,那个富二代是眼瞎了吗?
富二代本来有个门当户对的老婆,年轻漂亮有钱,因为不能生育,被婆婆逼着离婚了。
这么有钱,去美国找个代孕不行呀?
好了,现在富二代竟然和吴若熙搞上了,要和她结婚,要她生儿子。
我看到这里,真的……富二代长得不难看,即使没钱,也能找个漂亮一点的年轻女孩帮他生呀。
还这么有钱的,包养个嫩模不好?
为什么要找个看上去都超过45岁,又没钱的老女人帮你生呀?
没外在表也没内在美,没钱没背景,一无是处呀。
吴若熙这演员看上去能当这富二代的小姨了好吗?
你要写姐弟恋没问题,但能不能有点铺垫,无端端一个三十出头富二代喜欢上一个四五十的阿姨?
看了一下剧照,我觉得说她是差不多五十岁,保养得不错的阿姨比较令人信服。
陪妈妈看系列,闫每集都要哭,都快要受不了那眼泪了,恶心死我了,我妈怎么总喜欢看这类剧情,前阵子还陪她看了娘亲舅大,啊啊啊啊!
无力吐槽!!!!!!!!!!!!!!!!!!!!!!!!!!!!!!!!!!!!!!!!!!!!!!!!!!!!!!!!!!!!!!!!!!!!!!!!!!!!!!!!!!!!!
家里老人看这剧,我查了一下剧情发现剧情很不好。
但是电视台(CCTV8)放电视剧有个特点,片头片尾都不能跳,片尾曲还挺好听。
只是片尾曲里“伟大常隐无名之路,长大常写无名之作”这两句根本听不见歌手唱歌了,就能听到童声合唱团的伴奏了。
估计是后期合成音量没调好。
我吃饭陪他们看,放剧我就不看,不过会陪老人说几句广告比电视剧都长,听听片尾曲还不错。
这个剧情在央视播出有啥用,难道是要糊弄看电视的人让大家越来越蠢吗?
咱们现在的剧能不能符合一点现实,能不能不要总是女主有天大的过错她都有好结果,能不能不要总是结婚才算好结局,能不能不要老是啥都不懂的理直气壮的做违法行为还觉得自己了不起,咱剧情扯能普法也行啊。
一群人把人绑了还觉得自己对,一群人跑别人家里大吵大闹的一家人没办法,这都啥,警察是摆设吗?
编剧的脑子里吗塞大粪了吗,太他妈傻逼了,给一星都高了三观不正的电视剧还他妈在厕所吃方便面有幸福感他怎么不吃屎啊剧情太傻逼了。。。。。。。。。。。。。。。。。。。。。。。。。。。。。。。。。。。。。。。。。。。。。。。。。。。。。。。。。。。。。。。。。。。。。。。。。。。。。。。。。。。。。。。。。。。。。。。。。。。。。。。。。。。。。。。。。。。。。。。。。。。。。。。。。。。。。。。。。。。。。。。。。。。。。。。。。。。。。。。。。。。。。。。。。。。。。。。。。。。。。。。。。。。。。。。。。。。
我们俩发生了争执和冲突!
我忍不住打了你一巴掌,你没有生气,还把脸伸了过来。
看打你也没什么事,而我天生坏种,不禁又多打了你几巴掌,打的过程太用力,把手指弄折了。
你不仅没有怪我,问我伤得怎么样,还给我买药包扎伤口。
我心想,圣母最多也就做到这个程度吧,于是我惭愧了。
我向你道歉,你当然是原谅我啊!
一片和谐,皆大欢喜。
看似大善,其实大恶!
我作恶,不仅没得到惩罚,还得到你的包容。
作恶不仅0成本,还可能有收益。
你的包容和以德报怨,难道不是在变相鼓励?
为什么不作呢?
为什么中老年人喜欢看这种电视剧?
1、年纪大的人,有几个没“苦”过呢?
苦情戏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2、潜意识希望身边这样的人多点,那样自己的生活应该会更好过点吧。
(重点:希望身边的人变这样,但不要求自己是这样)为什么央视喜欢播放这类电视剧?
或者说为什么要传递这种以德报怨的价值观?
1、中老年群体中喜欢的人多,收视率高。
2、相对于“易燃易爆炸”和“有一说一”,当然是“以德报怨”的价值观更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和谐稳定最重要,管它三观正不正。
图文无关
没想到豆瓣评分这么低,里面有很多的事迹我身边都有,很贴近生活的啊,也算是为普通小老百姓发声的一部剧吧
回家的路有多远
小学看的 还挺好看的 哭戏也挺感动的
这剧也不算很老吧,2017年播的,但价值观太陈旧了,可怕。
闫氏演技666
之前从不看国产剧的,输液中看了十集,老实说,国产剧整体水平提升不少,配乐有水平台词接地气,就是情节太TMD烂俗了。
劳改释放人员的救赎,创业故事,励志灌鸡汤类型,典型国产剧,成本低,情节不够细致,全程哭戏很多,泪点低的我看着别人哭眼泪也跟着打转……最终还是坚持看完的,结局不太完整,加点被抓传销头目那几个人审判结果,更具有教育意义……
编剧基本把所有恶心招都来了一遍
这种电视剧没必要拍这么多集
闫学晶饰演的唐亚莉心地善良而愚昧糊涂,剧情开始就以一出传销公司诈骗为底展开的,但是剧情老套,没有很大突破。新时代应该有新思路,编剧不妨多设一些防骗指南,或讲一些诈骗手段,不能为了进行下一步俗套剧情而略过真正有意义的部分。
粗暴至极,演员导演都非常棒,灵魂洗礼
不太符合实际
我的子弹都给你留着,还不起肉偿,我可没欺负你。
嗯……和现实会有点出入
父母天天看,我瞟了几眼就很烦,闫学晶演一个烂好人如同《被遗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类似反正就是一切背叛、辜负、陷害等的都加在她身上而且好人没好报就是这样的套路这是什么?这就是清朝时期的奴性吗,现在不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中央电视台还播出这种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材?而且闫学晶现在就吃这碗饭净演这样的烂好人(奴颜屈膝的)净是这样的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连续剧,毕竟连续剧是按集付钱的所以可想她现在是什么人?
深圳都市频道在播放,老妈追看。。感觉挺心酸的
一看到闫学晶我就连夜站票屁滚尿流逃跑
我在家里人看的时候看了一点,还阔以,虽然有很多人不是特别喜欢,但这好像也不是给我们也这一年代人看的吧,所以还是应该理解一下没错😊
陪爸妈看的,说实话演员演技都还行,有教育意义,让人远离传销,我闺蜜说闫学晶一看就命苦😂
陪妈妈在齐鲁台看的剧ㅍ_ㅍ剧名改成了《回家》,妥妥的苦情剧,真的看不下去😂那种看了上一秒就会猜到下一秒的剧情😂还有各种虐女主的套路😂绝了,我妈还真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