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第1部:不安之人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1,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台),Les Mille et Une Nuits,Arabian Nights – Volume 1: The Restless One
导演:米格尔·戈麦斯
主演:克里斯塔·法亚特,米格尔·戈麦斯,罗基里奥·萨莫拉,卡里托·科塔,路易莎·克鲁兹,奇科查帕斯,玛丽亚·吕埃夫,布鲁诺·布拉沃,迪纳特·布兰科,阿梅瑞科·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法国,德国,瑞士语言:英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简介:深受国际影坛瞩目的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继享誉国际的《金色八月天》、《禁恋》后,以长达383分钟的新作《一千零一夜》三部曲,呈现当代葡萄牙的众生相。首部曲《一千零一夜I:不安之人》以天方夜谭中诉说故事的皇后雪哈拉莎德展开,藉由三段故事描绘富人、穷人、强者、鲁蛇、小偷和诚实的人,如何在金融风暴下存活下来。米格尔戈..详细 >
2024.9.30 重看。愈发觉得精彩,每个故事构成一个完美结构的同时留下了无数个出口。难道不是正好补齐了潘佩罗的缺口吗?疯狂的故事讲述方式➕无数的微观政治节段。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对隐喻接受,也不是对隐喻的拒斥,而是质疑与困惑。胡蜂与造船厂工人的故事如何连接?是单纯地并置指向索影式解读,抑或转向戈达尔的想象/现实之间的正反打?至少戈麦斯给出的答案是后者,但他同时质疑二者之间的链接,这种自我怀疑到了如此的不可承受的地步以至于导演需要自身逃逸至画面之外。第1部因此是一本mode d'emploi,可惜的是第三个故事中的各个元素堆叠得太多了。PS非常好奇影片中的演员是否就是真实的工人与民众?
看到后来越来越闷了
事实上只想看把引入部分里倒闭船厂/入侵胡蜂/落魄导演三条线索组合起来的半纪实形式的葡萄牙《二十四城记》,差点就要抓住感觉了。后边集跳跃割裂/直白浅显/符号堆砌于一身的故事,倘若称得上是锐利的现实寓言,那么针砭时弊的门槛可谓过分的低了。善良的国王会呼呼大睡,残暴的国王会怒不可遏。
#nziff (1pm) 估计开始了要半小时了才正式出标题吧。然后再一个小时后我就羞愧的睡着了,关键是早晨起得早,又是吃了午饭看。拉丁语系的创作者玩魔幻现实真是手到擒来,还一脸的陈恳。
公鸡后面的故事有点无聊看着想睡了
影片质量应该是很不错的,就个人而言,有点看不太来
从序的现状记录作引,转入“电影导演”的第一层叙述,继而进入导演架构的雪拉莎哈德的第二层叙述。以“高尚之泳”段落为例,在男人的第三层叙述里引入三组民众的次一层叙述。不断地转换叙述者架构起立于现实的荒诞神话。
把讽刺和荒诞拍得诗意纵横
真无聊
4.5
勃起的男人 / 公鸡与火焰 / 神奇浴场
挺烦这种片的。况且这片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后面两部我直接就不想看了
对于这个陌生的国度,导演过度的私人情结,让生为他国的观众,很难快速切入,晦涩难懂,甚至于放弃观影。于是,这第一部就像一个沉默孤傲的陌生人,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不妨碍其后的两部逐渐进入佳境,遂成为天才之作。
3.5 好玩
经济不好造船厂失业——罢工——各地胡蜂——银行家开会——黑人巫师——勃起的喷雾——打鸣的公鸡——纵火的少年——不想选举的民众——选举了公鸡——奇事一:没病吃药——奇事二:救济金培训——奇事三:冬泳的失业工人
我从来不否认电影艺术的存在,可是,绝大多数看电影的都不是搞电影艺术的,多数是为了图个开心,曲高和寡并非电影的成功之道。看了三十来分钟,看不出什么路道,感觉就像一团乱麻,真的无法硬把自己往高雅的电影艺术殿堂里拽,欣赏不来,果断弃剧!
曲高和寡,看得要我命。
这部电影的神奇之处在于,枯燥无聊的日常纪实场景却配上了深沉悲悯的旁白和音乐,一个个强行超越现实却无法摆脱雕琢的无聊故事。大导演是不可能不会拍电影的,最后20分钟的故事就精彩很多。也许是想在结构上做全新尝试,去拍摄一部纪实又超越现实的电影,想捕捉葡萄牙一年经济萧条对人们的影响,又想给出很多警示和哲理,想表现的太多了,全套在一个叫一千零一夜的盒子里,真繁杂,真苦涩,真无聊!
一点没看明白,我对这种放弃叙事结构的片儿真的理解无能,配上这丑丑的画面构图和让人昏昏欲睡的枯燥旁白,这片儿是真正做到了“赶客”,近年各大电影节好像特别青睐这种片子,抱歉我审美不够。
底层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