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成都到峨眉上的客车上看的这部片子,可能是正好应景。
有股淡淡的慵懒的气息。
窗外田间的晚雾朦朦胧胧。
有种平平淡淡的味道……一个司机由于一次意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一次内心深处的震动,也让自己明白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爱并不是责任,爱就是爱,就是你喜欢这个人,和他有心的沟通,一切都不用说明,眼神的沟通,一个身体的语言,一个欲言又止的动作,她便能明白你……这才是能支撑起一个家的爱的基础,简单的说就是:懂你。
8年,很长的时间,一个人一辈子的青春,但爱情和家的基础并不能以时间来衡量。
只是彼此心里明白的那份淡淡的,但又汹涌澎湃的感觉,游动于彼此的默契之中……又有多少人为了责任而并不幸福的活着,有多少人能拥有这样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默契,那算是一辈子的幸福吧?
今次,很高兴是同家人一起去到影院的,一个人离开家越久,便越珍惜携手的光阴。
这样一个有些严酷却蕴含冬日阳光的午后,不在乎来去费时的摇曳,甚至来不及感叹这个城市之广袤,人群之繁密,很快便投入了这段与人生旅程有关的小文艺故事,人生总有意外,然而电影却并未出乎意料,我想我是喜欢这个故事开头的叙述方式,而对结局不置可否的。
荧幕里,货柜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穿插起剧中人的生活背景,他们平行在各自的生命轨迹里,肩负着明确的生活目标,不紊不乱地为此计较营生,直到一场意外将彼此相连,而意外之冷酷,无非有人生有人死,惟独生死不由人,如同那离群的风筝,挣脱了手中线,却争不过被禁锢的命数,如同那盆中花,一日不浇水,便成了濒死的钓线鱼。
许城亮的梦里是吐着血也要和妻子话别的张谦,他说不想死,还是枯萎如盆栽植物,许城亮买了道歉的卡片,想着那个因为他而变得不幸的女子,始终说不出口对不起,当许城亮蜷缩着身体日复一日在梦魇里彷徨时,苏珊抱着他,却发现了自己的可怜,这个坚持了八年的男人,让她开始动摇了,因为有一个女人,比自己更值得去关怀,她悲惨地发现一个负责任的男子,从此要负责起两个女人,手中的风筝,早已在她的果敢独立和他的容让将就之间不知不觉消磨得断了线,命运仿若天大的玩笑,而他们从此都不能一笑而过。
故事朝着一点也不意外的情理之中迈进,况且,剧情已经给足了太多的理由继续下去,所以,当结局出现时,我们反而没有故事开始时那般心神不宁。
电影最明媚的恐怕就是那大片的草莓田地,它让一个女人坚持了爱,让一个男人看到了生活,而让另一个女人相信了选择。
这就是戏剧,生活之后还是故事。
货车、车祸、遗腹子、马拉松恋情,这些元素都是比较吸引我眼球的,整个100来分钟,心里感觉还是蛮轻松的。
整片就是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古天乐扮演的许成亮在影片中是一个香港货车司机,和莫文蔚剧中为有了八年恋情的情侣,黄奕扮演的陆茵为车祸受害者,在剧中为最大的受害者,也为弱势群体,最是容易博得同情心。
对于这部影片,剧情上是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亮点的,从餐馆老板车祸去世,就猜到了整个故事的大致走向,整个的影片是以许成亮为主线的,车祸是他闯的,故事讲述的爱情与责任,也是以他的心理状态为线路的。
看电影就是看故事,现在编剧和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太大众化了,阴影,责任,爱情,房产,都市,乡间,事业,婚姻,都是剧中可以参杂的元素。
所有的这些,在这部有点无聊的电影中,一样都不缺少。
剧中,古天乐扮演的许成亮是一个老实本分的货车司机,但求心安,但求问心无愧,是一个典型的善良的人,在最后,也是得到了受害者的谅解,也算是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做人,求的不就是内心的安宁吗,做人,还是老实些的好,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如此,而已!
我抽了筋,一连看了两遍。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不过让我看了两遍的原因是,我想研究一下莫文蔚演的那个角色。
这是个典型的现代香港女孩子,工作卖力,仍然事业如履薄冰,有个同居八年的男朋友,感情稳定,发展很自然,随时准备注册结婚。
结婚就面临着买房,这个时候分歧变得明显而尖锐。
男朋友比较敦厚,热爱花草行山大自然,希望可以买村屋,因为空间大比较自由,而且有花园可以种花种菜。
而女方是city girl,成熟的小区是她的首选,因为这是房子升值的必要因素,如果有游泳池网球场会所,哗,那是perfect house啊尽管,她的工作每天都累的跟狗一样,完全没有时间游泳打网球。
这是分歧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当然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性格不合适。
这个时候,还有意外出现,男朋友开车,撞死了人,这是意外,但是却改变了事件相关人等的命运。
“内疚”这个词将永远写在这个30左右的男人的生命里。
“你开心的时候他不开心,他开心的时候,你又不知道他在开心什么”莫文蔚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她做了决定,在30多岁的高龄,在闺蜜劝她没有更好的男人的同时,她第一次下厨房给自己的男友做了一顿饭,然后,分手。
干净漂亮。
意外的确改变了她的男朋友,但是性格确实根深蒂固。
她很清楚;“谁都没有错,你要的不是我,我要的也不是你”,而已。
这样的女子真是让我肃然起敬。
最近看的很多电影,都会看到这样的女生的身影。
《爱情与灵药》中安妮海瑟薇的角色,患有帕金森症,当她意识到爱她的男朋友突然带着她到处求医是不想以后两个人suffer,她仿佛看到了舞台上的幕布合拢,time's up.她想医好自己的病,但是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她更愿意用有限的时间享受现有的生命,任你再爱我,任我再爱你,你也不能改变我的生活方式。
她提出分手,转身离去,分手不是再见,而是“you have to leave”。
啧啧啧,让人不禁竖拇指。
如果这两部电影换成我们的编剧,会怎么样呢?
也许《一路有你》里,提出分手的那个人是古天乐的角色,因为他要去照顾被他开车撞死的人的遗孀。
而莫文蔚应该哭天哭地,继而恨古天乐恨黄奕因为她是小三恨这个社会。
而安妮海瑟薇更不得了,这简直是歧视病人嘛。
编剧们也觉得很冤,这样才能吸引观众才有票房,一定要演纠缠,那是有张力的剧情,一定要有苦情,两个人分手以后是如何的痛苦,欲罢不能,又在一起,藕断丝连,斩不断理还乱,我看到这样的剧情,就头疼,立刻关上电脑电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观众会喜欢看呢,因为这就是现实。
看一看你身边的姐妹,有多少这样的:明明不是多爱一个男人,或者,明明和这个男的不合适,但是有几个能潇洒说再见,各自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怕。
怕什么?
怕找不到更合适的,不如迁就下,怕年龄一大就剩了,怕家人社会的压力。
连张爱玲都说了“哪有感情不是千疮百孔”,就这样迁就下吧,就这样就走进婚姻,就这样就不小心成了怨妇。
这几天收拾书柜,在一本旧杂志上看到一个广告语:“Do what you want, not you can”去做自己想要的那种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和另一半。
不要勉强,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他人。
【人生总有唏嘘,幸好一路有你】下笔的时候,看到曾经很喜欢的一段话: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处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却不知道,原来还有下一句: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在电影里,我学会了站得远远的看自己,学会了越是美好的东西越不去碰。
我希望所有电影的开始都是云淡风轻,伴着蓝调或是民谣,一点一点的娓娓道来。
最怕,看到血腥,看到斗殴,看到争吵,看到杀害... ...终究是无法面对世上所有恶的东西,连说话,最好也不要大声。
但是免不了,真的免不了,总会有人离开,有人逝去,有人被误解被骗。
我收拾好自己的心情,泡了奶茶暖手,专注的看剧中的细微末节。
都是何等聪明的人,一道清蒸桂花鱼,一切尽在不言中,她说:他是好人,你不要误会。
最感动,也是在这里,K去了她的饭馆,K在他遍体鳞伤后去看她。
一进门,四目相对,K是客人,仅是眼神的交换,个中滋味微妙的无以言说。
她招呼K坐下,点菜,K说吃不惯湘菜,点了一道粤菜清蒸桂花鱼。
K尝了一口,她问味道可是好。
K说不及男友的桂花鱼,姜切的不够细。
她不说话,转身拿了那一袋钱,只说,你帮我还给他,他是好人,你不要误会。
K接过那一袋钱,付过饭钱,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
K在饭馆周围看着那一片菜园,寂寞无声,我看着K的背影,竟无语凝咽。
在回去的出租车上,K坐在后排,感伤的要流下泪来,那神情,直叫人心疼。
我隐隐想起之前有过的那段话,K心情不好,在办公室外狠狠抽烟。
K说,迁就着的感情真的很累,我开心的时候,他不开心,他开心的时候,我又不知道他为什么开心。
八年了,才知道,彼此这么多的不同。
K说不是因为她,只是你不是我要的人。
他回来,K故作镇定的提醒他回乡证,驾照都要重新办,提醒他...提醒他..K忙着摆好碗筷,忙着收拾厨房,他看到一桌饭菜,他一进门就被提醒被关心。
他似乎看出有点反常。
K出来,与他对坐,说了太多碎碎的小事,也许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
K真是坦白,淡定的说,你知道我不会做菜的,我喜欢换房,你喜欢住一辈子,我们有太多的不同。
K说,我见过她了,不是因为她,K拿出那一袋钱,说,这是她还给你的,纸袋上放下钥匙,又说,这是我还给你的。
我又一次看到K的背影,她转身,她放弃,她离开。
K说爱和责任是不一样的。
K是敏感的,心酸逼得我嗓子发紧,回眸里,我看到K。
眼泪还是忍不住的掉下来,我记不住她的台词,却记得她的姿态,决绝的姿态。
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不必做,又不是没见过悲欢离合,不过一场迷惑,要心安理得。
【要有多么坚强,才敢念念不忘】她一直沉静,丈夫出了车祸,是意外。
她作为家属,去谈赔偿金。
她不说话,整个人的姿态是低的,太过突然,只是悲伤。
在一个人的房间里低声哀嚎,她难过,无比难过,悲惨至极。
但是,生活,还要往下过,她要撑起生活的重担。
她跟婆婆告别,婆婆说,别太为难自己,外面太幸苦,就回来。
不知道是因为镜头太慢,还是因为这句话打动了我,我沉寂在这悲境中,颇为感伤。
她只是不说话,低着头沉默。
有人来闹事,她都应下来,赔钱消灾。
有人要辞工,她也不强留,再多的苦,都一个人背负。
她也不开心,她吃巧克力,她说,这样心情会好一点。
她也不开心,她看到别人不开心,就说想想开心的事。
都是很小很小的事,可是,足以让她不去想伤心难过。
只是,她忘不了,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她并不恨他,就算她后来知道司机是他,她也不恨,她躲着他,最后,只是说,忘不了。
恨一个人多么不易,她不恨,只是不能忘,只是看到他就会想起,只是无法释怀。
【世事何曾是绝对】K和他唯一一次争吵,是因为他说她生活很难,还想给她点钱。
K说:你同情她,我同情你,那谁同情我呢....我忐忑的看着这一段争吵,怕极了接下来会无法收场,也许是我主观意念太强烈。
这不过是一段小波折,无伤大雅,最后以K的同情对话结尾。
我又想起那个古老的阿拉伯童话。
巴格达某人梦见有人说:你的财富在开罗。
此人不辞艰辛来到开罗,却被当成窃贼逮捕。
警察审问后大笑,告诉此人他梦见有财富在巴格达一个院子大树下。
警察描述的院子大树很像巴格达人的家,此人释放回家后果然在树下挖出珠宝。
这个《一千零一夜》故事可以诠释苏轼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某导演曾以这样的寓意拍过一个电影,我看了两遍,才体会其中深意。
珍惜现有的,珍惜身边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最珍贵的,就是财富所在。
在爱情里,有人懂得转圈,有人太绝对。
放不下,衍生出许多的是非。
一场意外,改变了命运。
而意外本身,是人生的一部分。
快乐,求之不得,用心,好好活着。
一场交通事故让三个人的命运碰撞在一起:内疚的肇事司机阿诚 刚怀孕的事故死者的妻子 阿诚同居八年的女友。
《一路有你》一部看似无聊的电影。
寻常而微妙的人物关系,暧昧而残酷的拷问。
一个还未来得及享受初为人母的喜悦,突然痛失丈夫,崩溃边缘却不得不坚强的女人,面对一个危急时挺身而出,生活上细心照顾的男人,会不会有那么一刻的脆弱,想卸掉伪所有装靠一副肩膀钻进一个怀抱,听一个浑厚可靠的声音对对她说,想哭 就哭吧。
感动是不是爱?
这样一个遭遇巨变的女人,一个独自支撑亡夫留下的饭店,照顾丈夫的家人,怀着孩子上下忙碌,从不皱眉的女人,在大雨中泪眼滂沱还保持着坚强别过脸去,面对这样一个无助疲惫的背影,会不会有那么一秒的冲动,想替她承担一切痛苦,紧紧抱着她,坚定的告诉她,别怕 有我在。
同情是不是爱?
感动不是爱,为什么想信赖和依靠?
同情不是爱,为什么会理解和心疼?
诚喜欢养花种菜,女友不会浇花施肥,诚甘心蒸鱼煮饭,女友不爱进厨房,诚想买海边的村屋住一辈子,女友想买楼下有会所的公寓升值后转手换大房。
相恋八年才发现一个要生活,一个要生存。
但今天才发现吗?
八年了啊…阿诚承认彼此有问题,但希望互相迁就…女友含泪主张不再委屈彼此,放开对方。
习惯是不是爱?
拜访了死者的妻子,女友发现诚向往的生活就是那样。
回家的路上,表情复杂的她哭的我心脏要裂开了。
八年的感情她应该不是认为阿成有所背叛,痛是明明不是彼此想要的,却因为时间、责任在一起,没有爱。
最痛的大概是面对如此迥异的你我,已经忘了为何要在一起,甚至开始怀疑最初。
责任是不是爱?
责任不是爱,为什么甘愿担当?
习惯不是爱。
为什么默契,为什么做了噩梦女友静静的搂着诚就不慌?
你是否都会害怕,如果我们之间不是爱怎么办?
只是感激 同情 只是责任 习惯…只是相遇在对的时间怎么办?
有一天,出现那个真正适合对方的人怎么办?
如果我们结了婚有了家在一起大半辈子了他突然发现那才是他想要的怎么办?
这不是爱,那也不是爱。
爱是什么呢?
没错,用什么概括爱都不准确。
爱是怎样开始都是一种亵渎,只有电光火石一见倾心才够神圣,爱要怎么发展都不纯粹,尤其类似爱到最后只剩下……更是悲哀。
那你来告诉我,什么样的爱是爱呢?
微妙的电影必有微妙的标题。
一路有你。
不管最初怎样结伴,或者终点在哪,一路有你可以互相依靠,互相保护;再美的风景也不擅自走开,再深的沼泽也不默默掉队;即使有更好的选择依然跟随你的脚步,你一时间迷路我也有信心在原地等待;你的心便是我的心,你不说我却知道你想休息一下还是继续前进……总之,一路有你,从彼此决定一起走开始。
《一路有你》里面,我还记得一句话,就是最后在陆茵说一堆谁谁能接受吗之后许城亮脱口而出的“那你能接受吗”,虽然接下来两个人依旧是分手。
生活里大部分人的结局是到此为止吧,“人生能有如果就好了”。
最后那个车祸大概是编剧的美好愿望,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个结果很温暖。
这个电影里面的几段感情,我都觉得很真实,苏珊和许城亮恋了许多年,一个迷恋城市,一个热爱自然,之前数年在一起的时间不过是在消耗对方的耐心,不懂爱人心里想的,对方就在眼前,却觉得摸不着,就是他们俩的状态吧。
许城亮第一次去丰年小厨吃饭,应该是出于愧疚,但从正式到店里见了陆茵之后,我想他就应该爱上这个女人了。
而苏珊应该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决定提出分手。
我想,陆茵很早就意识到阿弟是谁,只是不愿意去证实罢了,美好的时光过得总是太快。
不知道陆茵看到钱包后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应该就是“死刑已宣判”之类的感受吧…一场意外,打破了原本看似和谐却没人愿意扰动的平静,几个主角开始面对自己内心所想。
如果没有这意外,也许他们根本没有勇气这么做。
前几日闲来无事,从影库中随手翻来《一路有你》,一部之前并没有过多在意的影片,却在看完之后长时间怅然若失。
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与多次来往一条通往惠东的路程有关,影片最后从字幕出来开始也一直是漫长的公路镜头的晃动摇曳,但定义为公路片显然还不够典型,如果因为主人公的良心谴责而被定义为道德伦理片则更为偏颇,而若定义为爱情片,却又把它看得太过肤浅,还是说剧情和温馨最好吧,于是我把它当做温情片。
因为导演拍出了难得的人性光辉,让我看完之后感到温暖,如果你的洞察力够敏锐,甚至能够感受到编剧和导演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讽刺和挖苦,而这种作为对立面的集中表现则体现在许诚亮的女朋友苏珊身上,稍后详谈。
影片一开始就温暖人心,几个镜头不仅交代了主人公许城亮的简单生活,而且直视他的内心:几个盆栽,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的音乐CD,几盒巧克力,包括居家园艺的几本书,晾衣绳上的几件小衣物……非常喜欢这段音乐。
而第一个抓住我眼球的镜头,是许城亮给女友苏珊打电话,尤其第二次:他一边给女友苏珊打电话,一边在给自己心爱的植物浇水。
一般来说,女人爱花草是有些天性使然,但男人爱种植物,则一爱至深,是代表了这个男人的生活态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雷昂临死都不忘带上他的盆栽。
许城亮这个镜头的出现让我的大脑开始了转动:电话那边的苏珊,是个典型忙碌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之中的女人,甚至忙到定好的结婚注册日期都要推迟延后,似乎与许城亮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也许这便是二者关系发展的的张力所在。
一场车祸,丰年小厨的老板张谦被许城亮撞到而意外死亡。
警局的派出所内。
苏珊最后问许诚亮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说:“记得帮我的花浇点水。
”李队长告诉许诚亮,根据刹车痕迹来看,他的车并没有超速,因此不必负全责而只负次要责任,然而许城亮握杯子的手仍在颤抖,此时,编导借李队长之口,对我们所有人说出了本片中第一句经典台词:“意外就是你的人生一部分,它要来了,你想躲也躲不开的。
”许城亮的手还在发抖,在这里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角色的内心,从意外事故的现场发生来看,他首先并不在意自己是负全部责任还是负次要责任,给他造成巨大打击的事实是:他撞了人!
因为他没有想过肇事后逃逸,而是惊慌失措地用苍白的声音喊着“救命”,在人少的夜间显得那么荒凉无力,而老板被撞后的凄惨之状、向他伸出血淋淋的手、喷了他一身的鲜血、对他说“给我老婆打电话”、近处电线杆上缠绕飘舞的断线风筝等等,这些“毁灭性的景象”无疑成为他经常的梦魇。
在他们隔壁的房间,坐着正在接受询问死者家属情况的陆茵,在听到陆茵说自己刚怀孕的事情时,许城亮更加歉疚,他对苏珊说他想过去给死者家属道歉,而这个人道的行为被苏珊劝下,苏珊的理由是对这里又不熟,还是一切交由律师处理吧。
此刻,二人的价值观再次发生冲突:弥补死难家属的创伤,是要靠内心愧疚的道德情感,还是法律和金钱?
此后,陆茵接手了丈夫死后遗留的湘菜馆丰年小厨,许城亮在再次去往惠东的路上经过那里,他想亲口对陆茵说对不起,但是没有勇气,写了“I'm so sorry”的卡片也没有交出去,而是叫了丰年小厨外卖之后多给了很多小费。
对许城亮来说,通往惠东这条路已经给他留下了后遗症,再次经过事发地点的时候,他依然内心忐忑不已,尤其在看到附近电线杆上那个仍旧随风飘动的风筝,它经常在许城亮的梦中出现,那个断线风筝意外地缠绕到电线杆之后就再也挣脱不开,就像他意外的因这场车祸而永远摆脱不了内心的愧疚,就像张谦妈妈说:“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撞死过人。
”终于,许城亮第一次走进了丰年小厨,没有男人作为顶梁柱终究不行,连灯泡坏了这点小事都要她亲力亲为,看着陆茵怀孕还要操持丰年小厨的辛劳,他更加因为自己撞死张谦而感到自责,于是他想要多给她一些补偿和照顾,而为了不让陆茵感到是缘于可怜或是同情,许城亮没有直接给钱,而是买了地里的一些蔬菜。
买菜的场景,倍感温馨。
许城亮看到地里的蔬菜都是丰年小厨自己种的,脸上挂着像是微笑般的异样表情,也许是羡慕陆茵可以种植这么多蔬菜,也许是因为在生活上找到互相认同的人而高兴,他询问陆茵辣椒如何种才能长得那么好,许城亮说:“我在香港也很想种菜的,但是香港人太多,连住的地方都不够。
”一句话,便向我们交代了很多,很多很多……而这块绿油油的菜地,承载的是陆茵那类人的生活,也是许诚亮一直向往但没有实现的生活。
之后许诚亮多次在生活上帮助陆茵,带司机朋友去光顾丰年小厨,帮助她从游手好闲总来要钱过活的弟弟手中夺回了钱,载着她去医院做检查,下厨教她做广东菜清蒸桂花鱼,驱车载她回老家看她的婆婆等等,总之,他在尽自己一切的所能来帮助陆茵,甚至瞒着苏珊从联名户口中拿了八万块钱让朋友交给苏珊。
不由得,我想起了六个字“人性,太人性的”!!!
死去的人无法复活,而对死者家属的创伤无论怎样弥补都显得远远不够,正是这种想法才让他一次次帮助陆茵,而这种帮助在他拿给陆茵八万块钱而达到顶峰。
说说苏珊。
她是个忙于工作的人,是个投身于社会洪流中又乐于艰辛奔命其中的人,她喜欢住楼房而且换来换去,她从来不下厨,她喜欢时尚并追求名牌等等,而这样一个生活方式的人跟许城亮钟爱的慢节奏生活显得格格不入。
她拒绝与作为死者家属的陆茵见面道歉,也不懂得许城亮在生活上的某些旨趣,她不曾用心帮许城亮照顾他的花,于是把他的花都浇死了,许城亮经常做噩梦时,她能感到他的伤痛和内心的阴影,她同情许城亮,却不理解他,如果理解,苏珊就会明白许城亮对陆茵的赎罪补偿,正因为她不理解,所以在许城亮拿了八万块钱给陆茵时,两个人的矛盾像火山爆发一样倾巢而出。
“我开心的时候他不开心,他开心的时候我又不知道他在开心什么”,这是苏珊对此的描述,生活理念的不同实在没有办法迁就,在看到许城亮伤痕累累回来之后,苏珊终于选择开始了解他,也是为了了解他的想法,苏珊走进了丰年小厨。
苏珊与陆茵的第一次见面,场面有些难堪。
苏珊的一句:“还会做广东菜啊。
”来者不善的嘲讽语气,让陆茵一脸尴尬。
苏珊望着在厨房做菜的陆茵,这个跟自己截然不同的女人,会做菜会下厨房的女人,她看到熟悉的清蒸桂花鱼做法,她品尝了熟悉的味道,说:“我男朋友蒸鱼啊,姜和葱都切得很碎,你这个有点儿粗。
”一句话,既表明苏珊已经知道这道菜是许城亮教她的,也让陆茵知道了眼前这位便是许城亮的女朋友。
陆茵拿出分文没动的八万块钱时,苏珊恍然有些明白了,许城亮是个好人,所以他才会那么负责任,陆茵是个好人,所以她一分钱没动反而把钱还给了她,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讹人,此刻她明白自己与这类人的巨大鸿沟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即使当陆茵说这顿饭算是请她吃的时候,苏珊也依旧不愿接受他们的处世原则,继续贯彻自己的行为方式,丢下一张百元钞票,以示她不欠陆茵什么。
但是当苏珊从丰年小厨出来,看到旁边那一大片绿色的田地时,她彻底被震撼了,站在那里很久,看着那片田,真切的感受到许城亮的世界,终于知道为何他喜欢养花,为何他会喜欢住爬山坡累死人的海景村屋,放佛在一起八年的时间里,这是她第一次走进许城亮的内心去了解他,让她明白自己和许城亮追求的生活方式的差异,而这种在根本性上有所不同的问题无法得到调和式的解决。
苏珊痛苦地接受了这一切,于是她在回去路上的车里,哭了。
回到家中,苏珊八年来第一次把问题摆上来认真解决,而不是像以前“治标不治本”的不敢面对就一直逃避,她提出了分手,并告诉许城亮:“你想要的不是我。
”分手后的苏珊一如既往的奔波忙碌,毕竟她有她的生活方式,而这不是许城亮想要的。
丰年小厨歇业转让,许城亮看到的只有人去楼空的小屋,旁边的田地伴随着小馆人们的离去,也失去了蓬勃的生命而变得一片荒芜。
个人感觉影片从这里之后急转直下,反而平淡无奇,不像前面可圈可点。
编导本意只是想拍成纯爱情片,通过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而导致爱情车道的变轨,但是编导的聪明之处在于加进了人性的真善美、追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这是在爱情外皮下包裹着的真实精华;为了表现许城亮和苏珊的分歧不是仅仅源于一场车祸,为了表现车祸只是导火索,于是必须设置成在车祸之前两个人在生活态度上面就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看到影片开头便有好多处伏笔,同时也借巧克力暗示了许城亮和陆茵在生活追求上的共通之处。
许城亮一开始对陆茵只是歉疚而已,从他送陆茵去医院检查那次的对话来看,尽管他意识到陆茵与自己有共同的生活追求,但并没有想到爱情这个领域,对他来说更多是生活上终于遇到了一个知音,在陆茵曲解了他的帮助时,他直言不要误会,因为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反过来从陆茵的角度看,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处处照顾她的好男人,她也难免会误会,但是也表明态度说现在不想考虑这些事情,毕竟她还不能从丈夫刚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所以说这个时候两个人之间并没有感情。
如果说两个人之间有所谓的爱情,那么感情的萌芽便是清蒸桂花鱼。
陆茵此时已经开始有所顾虑,在小娟不在的时候她有些避讳单独与许城亮接触,而许城亮呢,八年来苏珊从不下厨都是他一个人做饭炒菜,应该说能够跟知音一样的陆茵一起在厨房里谈论做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此他主动提出下次再来教她做凉瓜炒牛肉,可以说是一道清蒸桂花鱼让彼此有了好感。
许城亮送陆茵回湖南探望她的婆婆,一路上的谈话又让两个人的感情增进了不少,尤其是在夜间行车时许城亮恍惚间的急刹车,让陆茵在生活上的苦闷和压抑有了宣泄,而一向不温不火的许城亮,在看到眼前这个坚强的女人的时候,才真正产生了想要保护她的感觉。
而从湖南回去之后,许城亮和苏珊分手了,当他想要真正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时,却发现丰年小厨已经歇业转让,那边厢,陆茵的清蒸桂花鱼做得越来越好吃了,她也开始想念那个曾经给予她很多关怀的许城亮。
其实许城亮对陆茵并不是因为自责而产生的爱,就像苏珊对他说的,负责任和爱是两码事,许城亮跟苏珊一起生活八年,很难说他真的爱那种生活,但正因为他是个负责任的男人,所以他会迁就苏珊委屈自己,仍然选择跟她一起买房子结婚,在与苏珊分手之后,他没有什么需要迁就的,他想与跟自己人生理念相同的陆茵一起过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所以他才会去找寻陆茵,如果说陆茵与他也是格格不入的话,他只会负责任而不会爱她。
最后想说的题外话:爱盆栽的男人真是好男人,喜欢植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正是因为许城亮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才会那么心痛自己葬送了一条生命,在苏珊眼中的过了头的那些帮助,在他心里也换不回一条生命的苏醒,也正是许城亮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才会那么喜欢下厨、音乐、洗衣、读书等等。
《一路有你》是部纯粹简单的电影。
一看到本片是赵崇基导演,尔冬升监制,就联想到当年的《忘不了》,毕竟故事架构类似,也是著名影星实力对手戏,《忘不了》更把张柏芝捧成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
想来依旧传承的高端创作班底不会让人失望,不过此次情节更是揪心,爱情被绑上了世俗的枷锁,选择与煎熬让观众也身临其境。
其实,本片更类似1995年的中国大陆电视剧《承诺》。
相比之下,本片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意外事故没有导致一段心灵救赎的伦理故事,而是回归人性最原真的爱情,浅尝辄止,云淡风轻。
诚如影片所说,“意外就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只是当潘多拉魔盒打开后,盒底剩下了希望。
“相逢好似曾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这句衍生自《增广贤文》“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的台词是整部影片的主旨句,即使放在一部现代香港电影中也没有突兀扎眼,反而恰到好处,因果缘分。
许城亮和Susan是如此,许城亮和陆茵亦是如此。
Susan和许城亮双方八年的生活波澜不惊,却逃避了人生观的根本分歧:植物溺死,不爱做饭,纵有无奈,也能包容,可你的Gucci和黄金小区实在迁就不了我的山郊乡墅。
在Susan真正见过丰年小厨那片油绿的田地后,她第一次决定直面横亘二人的鸿沟,坦言互相迁就累了大家,双方要的都不是彼此。
陆茵和许城亮虽在愧疚和压抑中萍水相逢,却有寄情山水的共同人生追求:一个栽培花草,钟情海景村屋,一个善育菜畦,享受晨雾霞光,两人都爱做菜,都爱吃巧克力(还都是德芙“心随”系列哟),火辣鲜丽的杨梅山与清浅色淡的香港岛在粤东的乡野山脚融汇出久违的温暖与出世的情愫。
古天乐、黄奕和莫文蔚的克制、隐忍、爆发与释怀是本片最令人触动之处。
一切都那么稀松平常,一切又都那么含情脉脉。
许城亮默默的关心、温情和不自知的心动,陆茵的纯真内敛、朴素坚强与潺潺的善良,Susan日常的爱抚、迁就以及最终的理解,正如片中的清蒸桂花鱼,色鲜味浅,佐姜丝去腥,辣椒圈套束葱段点缀,自然的习惯。
只是,钢筋森林和乡郊野园,在男人心里,注定有人是不合适的一个。
本片可以说是黄奕、古天乐和莫文蔚三人的演技巅峰之一了。
黄奕宜古宜今,娇柔精致,在片中饰演的美丽少妇更是温文尔雅。
不过黄奕曾坦言,大量的哭戏时常让她入戏过深而无法自拔,在塑造角色时,也卖力地投入,并表示这是她迄今最耗费心力的一部作品。
这也正是我对她的看法。
古天乐和莫文蔚也在影片中大胆挑战自我,出演时刻压抑的小市民,把各自对生活的坚持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黎耀祥的加盟也为本片锦上添花,甚至有点小喜感。
影片没有音乐的过度渲染,没有情绪的跌宕起伏。
男与女,女与女,安静地在路道旁,在餐桌前,在烟火间,细语轻言。
片中的色光、节奏、音乐、人物、情感——一切都是柔软的,淡淡的。
尽管全片都蒙上了一层轻薄的阴郁,但许城亮和陆茵相处的时光仍在风格和基调的框架下被暧昧化到了最大边界,从许城亮送陆茵去医院还顺便悄悄帮她换掉漏气的单车轮胎开始,往后两人多次相遇与独处,都伴随着两人独有的舒缓澄澈的多重奏,间或突出竖琴、长笛、吉他和木琴:每一次都是越来越放空的节奏,每一次都是越来越浪漫的气息。
《一路有你》中还有一条值得注意的线索。
拥有两次较长镜头特写和一次短镜头特写,作为影片一个图腾式的象征符号,自由的彩虹风筝意外地缠在路灯上,从此只游弋于三尺之间。
到底天不遂人愿,还是缘命一线牵?
浸透着无奈与压抑,它也预示着人生中下一场彩虹,对许城亮,对陆茵,也对Susan。
反观豆瓣电影,自然是一边倒地差评了:不符合他们的“重口味”啊,感情线蜻蜓点水啊,就是给德芙打广告啊等等。
撇开艺术,即使在商业上,个人认为,它作为当时玛氏的投资标的,不仅艺术而且智慧。
2008年,德芙“心随”系列四款口味在中国六大城市面世并迅速赢得人们喜爱。
2009年,作为德芙产品全线升级的重要一环,“心随”系列全国上市。
这部电影是正儿八经的客户沉淀营销。
玛氏在2013年又投资拍摄了《意外的恋爱时光》,虽说不如本片艺术性强,但其美术与视觉效果以及音乐还是挺浪漫和吸睛的,而且还有郭采洁的美丽和房祖名的呆萌为其加成。
这可以说是电影中的风景片了。
其后,在微电影上,玛氏也是数次一掷千金。
在文化产业上的精准投资让玛氏名利双收。
仅德芙单个品牌在2014年就为玛氏斩获38.16%的巧克力市场份额,勇冠中国。
即便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中国巧克力市场调整衰退期,人们也没有轻易忘记玛氏,玛氏仍旧以中国市场39.8%的销售收入稳执牛耳,期间德芙虽受冲击,仍以前期培养的忠实群体和营销积淀,斩获超过1/4的市场份额,达到26.2%。
在商言商,尽管作为“肥皂剧”创始人之一,宝洁也不过是在日本持续共同赞助一些片中基本不带产品或品牌宣传的电视剧而已(精品电视剧还是有的),收效甚微。
遑论优劣,没有亮眼作品的宝洁市场部近几年似乎渐渐落后于时代了。
作为全球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领导者,宝洁真得好好学习食品类快消同行了。
以上的铜臭味似乎离本片远了些。
最后,影片仍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留待解决,也是不少观众好奇难耐的问题:嗯…………就是……如…果……陆…茵不是由…黄…奕饰演……或者…这少妇没有那么…美丽养眼…的话…………结局……会…不会…不…同?
嗯…………其实……大概的话…………啊当然不同啦!
毕…竟…………投资方肯定要撤资啊!
你四要怎样啦,骚年!
吼!
那你给我包销电影四不四?
28.07.2018
⭐ 原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光与影故事集” 。
⭐ 于贩卖焦虑的时代下,寻一片孤独的林间地。
⭐ 图片来源于《一路有你》、豆瓣电影和必应图片。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本文为原创,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来以为这又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合拍片,可因为是古天乐主演的,所以还是找来看看,结果发现比想象中要好看多了,故事比较自然,节奏略有些缓慢,但是大部分剧情还是能吸引观众看下去,古天乐饰演的不太会说话的香港货车司机这一角色也很有特点,优点和缺点都挺常人化,看了会让人有些熟悉感,而且影片除了主线情节之外,古天乐和莫文蔚的男女朋友相处,也让人能多少得到一些认同的感觉,当然,这个需要有过相处时间比较长的情侣或者夫妻,可能才能体会到,所以,这片子的感情因素不被很多太过年轻的观众接受也是挺正常的。。。
影片缺点同样明显,国产配角演员明显不给力,女主黄奕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演技实在是有限,至于古天乐,很奇怪,这一次近镜头的表情戏都不是发挥的很好,不明白原因。。。
有尔冬升监制本片,看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悲伤啊。。。还不错
德芙真是扔进去很多钱……
女主的出演略显生硬...
男人女人都不容易
这故事情節,傷不起。。。
虽然情节狗血,但是细节和演绎出众,倒是值得一看……
DOVE的植入太牵强了
表演上可圈可点,但故事背景还是有点脱离,比较浪漫了
略微平淡的剧情,却又能紧紧抓住我的心并为之起伏。很佩服勇敢的苏珊,能把一切都坦诚倾诉,纵使失去的是一个极品负责好男人及八年的光阴。或者她更清楚,即便再相处下去,维系二人的更多是责任而非爱吧。而许城亮却更在乎对方的感受,不管是为包容苏珊的挽留,还是向陆茵坦白过后的转身,至少尽力了…
意外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来了就来了,想躲也躲不掉。
这样的剧本也好意思拿出来,拿出来还有人去拍,情节也太俗套了吧,整个一个三流电视剧的精减版。
没法给无星!给1星表态度。
还有什么比不仅让观众感动的努力被看穿,而且尝试失败更让一名演员值得怜惜的呢,这就是我看着莫文蔚那场在出租车中的哭戏时的想法。说到剧情,编剧的思路起始似乎相当简单,但当逐步引到一起事故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变动以及给观众带来的小人物在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时故事就该止步了,之后纯属画蛇添足。
有良司机啊 嗯 房子只有越换才越大
黄奕是败笔
徐与苏珊的分开是一定的无论有没有那场意外 但徐与陆茵的感情基础在哪里?主题曲好听的紧~
做这么有责任的男人难啊
这一小盆狗血啊!就莫文蔚的歌好听……
= =欲言又止的电影..
一直很狗血